一、德国文理中学高中历史课教学要求及其特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超[1](202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的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自信的培养,对于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里十分有必要。高中生作为祖国建设的重要接班人,具有积极自信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文化观念对于国家的繁荣发展有着不可限量的意义和作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盛所必须具备的底蕴,青年学子是未来祖国建设的重要接班人,对高中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容来看,在历史学科中植入文化自信教育具有很强的优势,所以选择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植入“文化自信”教育十分有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并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与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及不足等。第二部分,分析了文化的概念以及文化与文明的区分,进而又梳理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以及提出过程与背景。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特别是通过挖掘新版历史教科书中所蕴含的“文化自信”教学资源,把《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与“文化自信”有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以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以为一线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植入文化自信教学时提供一定参考。第四部分,对“文化自信”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学习情况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反馈的调查结果中总结出了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植入文化自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教育时所产生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苏争艳[2](2018)在《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评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举措。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当今,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显着标志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颁行。随之,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将面临变化与革新。研究这些变化对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实施科学有效的培训,帮助历史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当前我国历史教师培训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我国中学历史教师培训改革的重点,调研分析了当前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初步研制了《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学科教学)并予以分析;还以柯氏评估模型、CIPP评估模型为基本依据,生成了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评估体系,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明确了选题的缘起、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厘清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分析了文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调查我国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的现状,并根据结果分析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的利弊得失,提炼出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问题。第三章,依据PCK理论和我国不同层次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研制了中学历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模型,并以义务教育阶段中学历史教师为例,根据模型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历史教材,初步研制了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包括专业水平诊断表和课程内容,并对标准予以分析。第四章,针对教师培训轻视评估的现象,阐述了评估对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必要性,以改进的柯氏评估模型和CIPP评估模型为基础,以中学历史教师培训实施中四个方面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为基点,构建了新的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评估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培训课程标准的科学性,评估体系的有效性。结语部分总结了文章的创新与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建议与展望。本文从培训需求、培训课程标准、培训评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现行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的策略,希望通过有效的培训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本研究将为中学历史教师培训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借鉴,有利于教师培训事业更加规范、科学、有序地发展。
林倩倩[3](2018)在《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以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却在很多人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德国人也在不断反思,并用各种教育方式让后代能够铭记这段历史。本文从德国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的历史教课书看德国对二战的反思。德国的二战历史教育经历了一段曲折且复杂的时期,这也使得德国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经历了这样一段时期,从“掩盖式”、“揭露式”、到如今的“反思式”。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称为文理中学高级部,文理中学高级部将历史课作为基础课。文理中学高级部的历史课程分为入门阶段和资格阶段,并且规定了基础课程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德国将二战历史内容放在了“德国民主与独裁——魏玛共和国和国家社会主义”这一单元中,分为“魏玛民主与纳粹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政策”、“魏玛共和国的外交政策与国家社会主义的外交政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公民身份和工业社会”、“屠杀犹太人”、“抵抗国家社会主义”的6个必修内容和“欧洲法西斯主义”、“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在现在历史上的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这3个选修内容。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德国人对于二战的反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否定希特勒和纳粹主义”、“对种族屠杀的反思”、“对集体罪责的认识”。从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历史的反思,可以看出德国人不仅自身正视历史、反思战争罪行,而且要求德国青少年接受历史的真相。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如实讲解二战历史,并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反思战争罪行,承担战争的罪责的目的,同时也培养青少年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正如德国前总理科尔说过“纳粹德国使世界陷入恐怖和惊骇,这段屠杀时期,这段杀戮各国人民的时期,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和最痛苦的一章。但是,我们毕竟知道观察和了解纳粹的罪过,能够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传给下一代,这就是我们所要理解的、‘从历史中学习’这句话的含义”。
王志强,陈富[4](2017)在《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其中有关中国历史的描述,通过对所选教科书中国历史描述内容的梳理和分析,界定其对中国历史认知的取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五种中国形象建构类型。相关研究旨在了解德国中学教育历史观和中国历史观,促进中德人文交流,这也是本文学术目的之所在。
田佳鑫[5](2017)在《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借鉴》文中提出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办社会主义大学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然而,在全球多元化发展融合的过程中,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国际化的需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改革创新。所以我们也需要借鉴西方有益的成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来补充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本文从借鉴外国经验入手,选取德国高校政治教育(1)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等多方面经验进行梳理归纳,为更好的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历史发展与现实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德国高校政治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局限性,遵循我国借鉴外来经验的基本原则,同时立足中国国情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借鉴德国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得出了对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借鉴,包括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丰富多学科隐性和渗透性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体系、整合和利用社会优势平台资源等,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胡晓丽[6](2016)在《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对我国的启示研究》文中认为联邦德国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在维护德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有益启示。论文第一章围绕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容、作用及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成功经验展开,分析了联邦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主要有“自由、平等、诚实、善良、民主、宽容”等内容,及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积极性和促进民族团结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研究了德国在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成功经验,具体表现为德国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借助政治教育思想寻求理论依托;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通过大众传媒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进行价值观宣传。论文第二章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借鉴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成功经验的可能性,分别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社会各界力量、大众媒介及教育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在充分借鉴德国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成功经验之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
朱晓琳[7](2014)在《德日二战历史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和日本作为二战法西斯纳粹战败国,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惩罚。但从当前社会现状来看,以德国政府为首的德意志民族彻底反省战争罪责,公开承认错误并积极主动向邻国、向世界人民道歉,承担起战后责任,尤其是青年一代在诚恳的态度下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欧洲一体化。相反,以日本政府为首的日本人以一种“认输不认罪”的态度三番五次向亚洲各国人民发出挑战信号,挑衅亚洲人们的忍耐力,其年轻一代更是因篡改或残缺的历史教育而对二战史一知半解。基于两国此类截然相反的态度,学界对其产生的原因不断分析,并将原因集中于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及教育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本文正是以学界提出的各种观点为依据,结合当前国际社会现状、德日两国历史背景以及对二战历史的不同态度表现,总结发现他们形成如此大差距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两国“二战历史教育”的不同,从而肯定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紧接着以此历史教育为切入点,也就是本文的创新点,从两国历史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官方行为影响等方面对比研究,从差异中得出历史教育所发挥的不同作用;然后,进一步论证得出在不同二战历史教育大背景下,对两国国内、国际关系,尤其是对国内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历史教育在一国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确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国年轻一代的历史观以及国家民族未来的命运。
马子茵[8](2013)在《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后,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在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堪称世界一流。探讨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其特点,有利于开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眼界,拓宽教育思路,认清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教育理念,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主要教育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二战后德国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阐述了借鉴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方法的现实意义,深刻、全面地挖掘了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傅安洲[9](2012)在《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变革》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德国政治教育,以其发展的曲折性、转型的彻底性和效果的显着性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它在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上发生了三次重大转换与变革。德国政府和学术界对政治教育理论建构高度重视,并把"政治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
顾刚[10](2008)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国政治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促进德国民主政治文化形成、民主政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魏玛共和国为了保护襁褓中的民主政权而忍受着其他列强的肆意蹂躏,新体制本身的缺陷,以及国内外的危机困境等因素促使各类矛盾加剧,民不聊生,民族复仇情绪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德国人终于在阿道夫·希特勒的蛊惑下扛着纳粹主义大旗踏上了建设“千年帝国”的道路。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攫取了德国的政权,他的上台不仅是德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使德国教育彻底脱离了传统的模式,德国政治教育也随之步入了第三帝国的黑暗时期,并导致其政治教育传统惨遭破坏,成为德国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污点。纳粹统治者对政治教育进行畸形的扭曲和非人性的贯彻实践,将之作为第三帝国意识形态工作和重要的政治任务,推动纳粹意识形态的传播,维护着纳粹独裁政权的统治。本文第一章首先对第三帝国政治教育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历史背景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指出希特勒及纳粹政权为了维护其极权专制统治,实现他们的个人利益和政治野心,必然以争取德意志民众为基础,获取民众对纳粹政治体系的认同,使他们臣服于纳粹的奴役并为之而献身。故而,发动青年运动,点燃德意志民众的复仇火焰,培养忠于领袖、认同并服从纳粹政权和甘愿牺牲的民众,成了第三帝国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这是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社会现实背景。其次,本文通过从德意志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中挖掘其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根源,认为纳粹政治教育思想实际上是根植于德意志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之中。如费希特、黑格尔、特莱奇克、尼采等代表性人物的理论和学说为德意志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给予方向引导的同时,过度强化民族主义意识,致使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一起成为了主导德意志人思想的主旋律。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整个德意志政治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等印记。本文第二章在分析第三帝国政治教育背景之后,从哲学基础、政治目标和教育设计三个层面详细分析该时期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体系,指出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基于种族主义的民族社会主义思想,其政治目标是要实现德意志民族“种族纯洁”的理想和争取“生存空间”的扩张策略,同时在此指导思想和政治目标的引导下精心设计纳粹政治教育。希特勒及纳粹党人为了实现和维护极端专制主义的独裁统治,极力鼓吹基于种族主义的人性论和“民族共同体”(Volksgemeinschaft)思想,宣扬国家全面“一体化”和超人统治的“领袖原则”,成功发动德意志民众以高涨的军国主义热情,籍以残暴的战争手段去实现“种族纯洁”的民族“愿望”,争取“生存空间”的扩张主义政策。这种政治教育理论有其深厚而驳杂的思想理论基础,具有鲜明的政治目标导向性,其全部的教育设计都旨在贯彻纳粹主义思想和实现德意志人的政治诉求。本文第三章详细讨论了纳粹德国政治教育的实践状况。纳粹政权对纳粹政治教育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继续延续学校作为政治教育实践的坚强堡垒的传统,加强中央对各级学校的控制,并把各级学校变成政治教化的机构,同时还建立大量民族政治教育学院、阿道夫希特勒学校和骑士团城堡等特征学校,在纳粹学校政治教育中突出强调历史教育。纳粹政府强化家庭及社会组织的政治教育功能,把家庭也纳入国家教育的轨道,纳粹青年组织更是疯狂的训话德意志青年,使其投入纳粹运动之中。纳粹还强有力地进行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灌输和政治符号的广泛渲染,深入贯彻纳粹主义思想,在微观运作的层面上对德国人进行塑造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第四章分析概括了纳粹时期的政治文化及其主要特征,认为纳粹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极端的专制主义、畸形的种族主义、狂热的军国主义、政治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臣民主义等。希特勒及纳粹政府通过政治教育促进纳粹这种政治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同时促进纳粹政治认同、维持纳粹政治秩序稳定过程中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特点,认为希特勒及纳粹政权强制性的把教育服务于他们的政治,使教育沦为政治的奴婢,成为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工具。这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教育,具有极其反动的政治属性,直接导致了德国社会进程惊人的倒退,表现出扭曲的社会属性,同时通过摧残式的政治教育塑造并给战后德国留下了无数具有纳粹政治人格的德意志青年,又表现出极端异化的教育属性。随后,本文分别讨论了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在人性观、政治观、文本观视角下的不同特征。另外,本文反思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对战后德国社会及政治文化的影响,认为纳粹政治教育扭曲了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分裂德国政治教育传统,同时纳粹政治教育本身始终作为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及政治文化建设的史鉴,纳粹政治教化的重要影响还表现在导致了战后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曲折过程。
二、德国文理中学高中历史课教学要求及其特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文理中学高中历史课教学要求及其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的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化自信”概念解读及提出 |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以及与文明的区分 |
一、文化的概念 |
二、文明与文化的区分 |
第二节 “文化自信”概念及其提出 |
一、“文化自信”内涵 |
二、“文化自信”提出 |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学植入“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植入“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
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
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植入“文化自信”教育的可行性 |
一、高中历史教材蕴含丰富的“文化自信”教学内容 |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概况 |
二、访谈情况 |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高中生对文化自信的基本认知情况分析 |
二、教师植入文化自信的教学能力分析 |
三、历史课堂上文化自信的植入现状 |
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提升高中生文化自信水平 |
一、提升学生对文化自信内容的认知 |
二、增强学生对“文化自信”活动的参与意识 |
三、转变教学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二节 提升教师“文化自信”内容教学水平 |
一、学习文化自信知识,增强自身文化素养 |
二、提升教师与文化自信相关共情能力 |
三、做好“文化自信”内容的充分备课准备 |
四、丰富植入文化自信时的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更好植入文化自信内容 |
一、增加“文化自信”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
二、创设文化自信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
三、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生文化自信及历史课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历史课堂教学中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2)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评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研究综述 |
(二) 我国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本章小结 |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 教师专业发展 |
(二) 教师教育 |
(三) 教师培训 |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成人学习理论 |
(二) PCK理论 |
(三) 扎根理论 |
(四) 柯氏评估模型和CIPP评估模型 |
三、本研究基本理论框架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 |
一、国内外中学历史教师培训发展 |
(一) 国外中学历史教师培训发展 |
(二) 国内中学历史教师培训发展 |
二、当代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的新要求 |
(一) 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
(二)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
三、中学历史教师培训现状调查 |
(一) 调查内容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结果 |
(四) 结果分析 |
四、中学历史教师培训改革的方向 |
(一) 加强培训课程标准研发 |
(二) 重视培训评估体系构建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CK理论的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 |
一、“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实施现状 |
二、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 |
(一) PCK与各国教师教育标准 |
(二) 中学历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分析 |
(三) 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 |
(四) 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柯氏与CIPP模型的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评估体系构建 |
一、培训评估分析 |
(一) 培训评估现状 |
(二) 培训评估分析 |
二、培训评估体系构建 |
(一) 培训评估目的 |
(二) 培训评估模型 |
(三) 培训评估体系构建 |
三、培训评估实证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本研究的着力点 |
(一) 基于PCK理论的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化路径探索 |
(二) 基于柯氏和CIPP评估模型的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评估体系构建 |
二、未来研究的关键点 |
(一) 重构教师培训的理念与价值 |
(二) 做好历史教师培训的顶层设计 |
(三) 重视科学高效的项目组织实施 |
(四) 注重高水平专业化培训团队的组建 |
(五) 促进培训课程资源的生成 |
(六) 创建混合式培训模式 |
(七) 基于课程标准规范教师培训内容 |
(八) 健全历史教师培训机制 |
(九) 促进教师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3)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以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取德国黑森州的理由 |
1.1.2 德国现行教育体系与文理中学 |
1.1.3 选题理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德国二战历史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 |
2.1 二战教育指导思想的发展 |
2.1.1 “二战”后的“非纳粹化”和“再教育”运动 |
2.1.2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的逃避性教育 |
2.1.3 20世纪60年代后“二战”历史教育的全面改革 |
2.1.4 德国统一后“二战”历史教育的深入和扩展 |
2.2 教材中二战叙述形式的演变 |
2.2.1 20世纪50年代:掩盖式的叙述 |
2.2.2 20世纪70年代:揭露式的叙述 |
2.2.3 21世纪:反思式的叙述 |
第3章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对二战史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
3.1 黑森州文理中学的历史课程 |
3.1.1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 |
3.1.2 黑森州文理高中历史课程内容 |
3.1.3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的任务和目标 |
3.2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课程对二战史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
第4章 黑森州文理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二战历史的描述视角 |
4.1 从反人类罪的角度 |
4.1.1 种族理论和反犹太主义 |
4.1.2 剥夺德国犹太人的权利和实施迫害(1933-1939) |
4.1.3 杀害欧洲犹太人 |
4.2 从战争罪的角度 |
4.2.1 希特勒的目标 |
4.2.2 新的联盟和战争准备的过程 |
4.2.3 全面战争的策略 |
4.3 从纳粹党实施专政统治的角度 |
4.3.1 纳粹党建立专政国家方式 |
4.3.2 纳粹党统治国家的方式 |
4.3.3 宣传纳粹主义的方式 |
第5章 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的反思 |
5.1 否定纳粹主义与希特勒 |
5.2 对种族屠杀的反省 |
5.3 对“集体罪责”的认识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
一、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
(一)产生和萌芽:封建君主专制时期 |
(二)转变和尝试:一战后魏玛共和国时期 |
(三)减缓和退化:“纳粹德国”时期 |
(四)体系重建和改革:二战后西德时期 |
(五)完善和发展:东西德统一时期 |
二、当代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现实考察 |
(一)教育宗旨:思想基础丰富广泛 |
(二)教育目标:民主自由平等公正 |
(三)教育内容:宗教历史道德伦理 |
(四)实施途径:多元融合隐性渗透 |
第二章 德国高校政治教育考察分析 |
一、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分析 |
(一)宗教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贯彻始终 |
(二)多学科丰富的隐性灌输与渗透性融入 |
(三)多党派执政特色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合 |
(四)高素养政治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组成 |
(五)完善的多元化高校政治教育机构体系 |
二、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分析 |
(一)宗教信仰导致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
(二)政治教育理论缺少系统归纳总结 |
(三)多党执政环境下政治教育目标不明确 |
三、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经验的借鉴原则 |
(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为基点 |
(二)坚持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为前提 |
(三)坚持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核心 |
(四)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为实施途径 |
第三章 德国高校政治教育对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 |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 |
(一)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教学吸引力 |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
(三)拓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网络教学资源 |
(四)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社会环境 |
二、丰富多学科隐性和渗透性教育教学方法 |
(一)广泛培养高校全体师生的隐性育人意识 |
(二)充分开发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三)探索专业学科显隐性教育融合的教育方法 |
(四)建立健全高校隐性与渗透性教育的教学考察体系 |
三、构建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体系 |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多领域知识拓展培养 |
(二)对专业学科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培训 |
(三)强化落实辅导员队伍教育与心理咨询相关职能 |
(四)完善社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授课的规范化体系 |
四、整合和利用社会优势平台资源 |
(一)利用校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资源 |
(二)校园与社会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与创新 |
(三)社会机构团体走进校园开展教育活动 |
(四)专业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对我国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文章基本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德国复兴的重要力量 |
第一节 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
一、自由、平等、公正、团结 |
二、诚实、善良、尊严、责任 |
三、民主、宽容、和平、统一 |
第二节 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
一、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维护战后德国的社会稳定 |
二、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积极性,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
三、促进东西德的统一,增强德意志民族团结的力量 |
第三节 德国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成功经验 |
一、借助政治教育思想寻求理论依托 |
二、借助社会广泛力量实现价值传播 |
三、借助大众传媒实现舆论引导 |
四、借助其他学科教学实现教育渗透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复兴的灵魂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迫切性 |
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挑战 |
二、社会秩序的权威性面临威胁 |
三、公民个体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
第二节 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作用 |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思想保证 |
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三、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
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三章 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应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一、不断提高学者自身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 |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理论 |
第二节 共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
一、运用广大的社会教育力量 |
二、打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
第三节 运用大众传媒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打造多平台,拓宽大众传媒的广度和深度 |
二、弘扬主旋律,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引导 |
第四节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融合 |
一、转变各科教师教学观念,自觉进行渗透教学 |
二、充分发挥和利用教材,将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德日二战历史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德国历史教育问题的研究述评 |
1.2.2 关于日本历史教育的研究述评 |
1.2.3 关于德日历史教育问题的研究述评 |
2 历史教育的功能 |
2.1 历史及其主要功能 |
2.1.1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2.1.2 “以史为鉴,读史使人聪慧” |
2.1.3 “以史为鉴,防患于未然” |
2.1.4 “以史为鉴,支撑信念” |
2.2 历史教育及其主要功能 |
2.2.1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历史教育 |
2.2.2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历史教育 |
2.2.3 以提高个人修养为内容的历史教育 |
3 德日二战历史教育比较分析 |
3.1 德日二战历史教育形成的背景分析 |
3.1.1 客观环境分析 |
3.1.2 二战大历史背景分析 |
3.2 德日二战历史教育比较 |
3.2.1 德国二战历史教育 |
3.2.2 日本二战历史教育 |
3.3 德日二战历史教育差异 |
4 德日二战历史教育影响比较 |
4.1 德国二战历史教育的影响 |
4.1.1 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
4.1.2 德国二战历史教育对本国政治、经济和民众的影响 |
4.1.3 德国二战历史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4.2 日本二战历史教育的影响 |
4.2.1 对日本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
4.2.2 日本二战历史教育对国内关系的影响 |
4.2.3 日本二战历史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4.3 德日二战历史教育影响总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引言 |
第一章 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第一节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背景 |
一、 早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阶段(文艺复兴之前) |
二、 中期由宗教化向世俗化转变阶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19 世纪中后期) |
第二节 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一、 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教育 |
二、以诚实、善良、尊严、责任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
三、以民主、平等、和平统一、法制为核心的政治教育 |
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
第三节 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
一、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各科教学相配合 |
二、通过宗教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在家庭和劳动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问题 |
第一节 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一、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
二、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层次性 |
三、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隐蔽性和渗透性 |
四、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配合性和覆盖性 |
五、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
六、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推广 |
第二节 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
一、 在教育中如何对待纳粹统治的历史 |
二、 东西德统一后,如何整合形成新的价值观 |
三、 新纳粹主义抬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意义及启示 |
第一节 借鉴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一、 有利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
二、 有利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三、 有利于繁荣我国市场经济和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
四、 有利于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和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 |
第二节 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要注重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
二、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要注重针对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
三、 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上,要注重灌输性与渗透性相结合 |
四、 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上,要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相结合 |
五、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要注重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
六、 在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上,要注重培养公德意识与责任意识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变革 |
二、德国政府和学术界对政治教育理论建构的重视 |
三、“政治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 |
(10)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研究的意义及对象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 相关概念的理解和界定 |
§0.4 主要内容和研究路径 |
第一章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历史背景 |
§1.1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社会现实背景 |
1.1.1 政治 |
1.1.2 经济 |
1.1.3 文化教育 |
§1.2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背景 |
1.2.1 哲学思想基础 |
1.2.2 社会达尔文主义 |
1.2.3 反犹太主义传统 |
第二章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
§2.1 基于民族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 |
2.1.1 纳粹主义人性论 |
2.1.2 "民族共同体"思想 |
2.1.3 "领袖原则"和"权力意志" |
2.1.4 极端军事与国家主义观念 |
§2.2 基于"种族纯洁"和以侵略战争为目标的政治诉求 |
2.2.1 维护和巩固纳粹极端专制的独裁统治 |
2.2.2 为侵略战争和夺取"生存空间"营造氛围和积蓄力量 |
2.2.3 为实现"种族纯洁"的种族理论实践做准备 |
§2.3 基于理论基础和政治目标的教育设计 |
2.3.1 政治教育目标 |
2.3.2 政治教育内容 |
2.3.3 学校政治教育教学设计 |
第三章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
§3.1 学校政治教育的教化 |
3.1.1 中央加强对各级学校的集中控制 |
3.1.2 各级学校成为政治教化的机构 |
3.1.3 特种政治教育学校 |
3.1.4 历史教育 |
§3.2 家庭及社会组织的型塑 |
§3.3 大众传媒的强力灌输 |
§3.4 政治符号及像征的渲染 |
第四章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与纳粹政治文化 |
§4.1 第三帝国政治文化及其特征 |
4.1.1 专制主义 |
4.1.2 种族主义 |
4.1.3 军国主义 |
4.1.4 浪漫主义 |
4.1.5 臣民主义 |
§4.2 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在其政治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功能表现 |
4.2.1 促成第三帝国政治文化的形成 |
4.2.2 推动第三帝国政治文化的传播 |
4.2.3 维持第三帝国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 |
第五章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基本特征及其历史影响 |
§5.1 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
5.1.1 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反动的政治属性 |
5.1.2 第三帝国政治教育扭曲的社会属性 |
5.1.3 第三帝国政治教育异化的教育属性 |
§5.2 不同视角下的第三帝国政治教育 |
5.2.1 人性观视角下的第三帝国政治教育 |
5.2.2 政治观视角下的第三帝国政治教育 |
5.2.3 文本观视角下的第三帝国政治教育 |
§5.3 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的历史影响 |
5.3.1 扭曲政治教育价值,分裂政治教育传统 |
5.3.2 始终作为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及政治文化建设的史鉴 |
5.3.3 导致战后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曲折过程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德国文理中学高中历史课教学要求及其特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历史教学中植入文化自信的教育研究[D]. 王宏超. 喀什大学, 2021(07)
- [2]中学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评估体系研究[D]. 苏争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德国教科书中对“二战历史”的反思 ——以黑森州文理中学10-12年级教科书为例[D]. 林倩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4]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J]. 王志强,陈富. 德国研究, 2017(04)
- [5]德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借鉴[D]. 田佳鑫.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2)
- [6]德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对我国的启示研究[D]. 胡晓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6(12)
- [7]德日二战历史教育比较研究[D]. 朱晓琳.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8]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D]. 马子茵.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3(02)
- [9]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变革[J]. 傅安洲. 高校理论战线, 2012(09)
- [10]德意志第三帝国政治教育研究[D]. 顾刚. 中国地质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