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铁路以桥代路设计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蒋代军[1](2019)在《多年冻土地基桩土界面特性及桩基竖向承载性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二十年来,我国多年冻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建筑(构)物基础工程遇到诸多理论与技术问题。多年冻土地基进行桩基施工时,开挖成孔、混凝土灌注、水泥混凝土水化放热等都会将热量带入到冻结土层,产生热扰动,破坏土层的原始冻结状态,形成融化圈,冻土强度减小,桩基承载力大幅降低。随时间的推移,在桩周冻土初始地温及大气环境的作用下,桩及桩周土逐渐回冻,土体强度增加、桩基承载能力逐渐提高。多年冻土的温度敏感性和独特的工程性质,给桩基工程设计、施工带来了诸多难题。为保证各类建筑(构)物桩基础的正常使用,多年冻土地基中桩土界面关系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桩基础长期承载力、变形问题更是影响桩基础安全和长期稳定性的关键。本论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桩基工程为研究对象,考虑桩基施工时桩周土体的热扰动效应,通过现场实测、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旋挖钻成孔及混凝土灌注后对桩周冻土热扰动效应,桩-土体系回冻过程及桩土界面特征。基于桩周土热扰动效应分析,通过水分迁移和冰膜形成模型试验,研究多年冻土桩土界面-冰膜形成机理。通过一系列低温剪切试验和蠕变试验,研究多年冻土桩土界面-冰膜力学特性。考虑桩土界面-冰膜特性,开展不同冰膜厚度、不同成桩方式下基桩静载模型试验,进行多年冻土桩基承载力计算,研究多年冻土桩基承载机理与荷载传递特征。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基某场地桩基下沉病害为工程背景,提出辅助桩加固技术,考虑温升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不同温升条件下桩基承载力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针对高温冻土和低温冻土场地旋挖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选取试验桩基,埋设测温元件,在桩基混凝土浇筑后即开始进行地温观测,获得地温测试现场资料。考虑不同地温和水化热条件,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深度处桩周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热扰动数值计算,得出混凝土灌注后,桩中心、桩壁及距桩壁不同距离处地温随时间变化曲线。综合现场试验、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研究旋挖钻成孔及混凝土灌注后对桩周冻土热扰动效应,分析地温变化和不同水化热条件下多年冻土地基桩-土体系回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温不稳定多年冻土地基,试验场地由于冻土初始地温及入模温度的影响,在桩底断面及天然冻土上限处地温变化率分别为0.122℃/天、0.12℃/天,高温不稳定多年冻土地基回冻速率较慢;对于低温多年冻土地基,50天后,沿桩身各点地温均降至降至负温,桩底断面及天然冻土上限处地温变化率分别为0.33℃/天、0.28℃/天。(2)从水分迁移的角度,进行粉质粘土冻结过程水分迁移试验,分析单向冻结条件下,土体初始含水率、干密度、温度梯度、冻结时间对正冻粉质粘土中的温度变化及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研究桩体表面冰膜的形成机制。以桩-土界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冰膜厚度、桩体材料、温度及法向应力条件下开展低温剪切试验,获得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界面抗剪强度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研究冰膜厚度和桩体材料对桩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以粉土-混凝土界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和法向应力条件下进行分级加载的蠕变剪切试验,获得桩土界面剪切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蠕变变形曲线,确定界面蠕变变形破坏模式,研究接触界面的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冻结粉土-混凝土界面的蠕变破坏形式表现为脆性特征,剪切蠕变曲线分为衰减蠕变和非衰减蠕变两类,非衰减蠕变又分为瞬时蠕变阶段、非稳定蠕变阶段、稳定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四个阶段。冻结粉土-混凝土界面蠕变特性受到剪应力水平、试验温度、法向应力影响。剪应力以指数形式影响界面的蠕变变形速率和蠕变时间,界面的长期强度与法向应力服从摩尔库伦准则。(3)针对青藏高原腹地高温多年冻土、低温多年冻土地基钻孔灌注桩,对现场基桩开展回冻过程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未回冻状态下基桩承载性能研究。在基桩灌注60天后,进行桩基静载试验,分析基桩极限承载力。根据钢筋应变计测试结果,获得桩身轴力、桩侧冻结力(摩阻力)分布规律,分析桩侧冻结力分布规律及发挥机理、桩端阻力发挥特点。进行单桩承载力计算,分析桩端阻力、冻结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将规范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单桩承载力进行验证,研究多年冻土桩基承载机理与荷载传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多年冻土地基钻孔灌注桩试验加载至4800k N时,平均冻结力为64.8k Pa,桩端阻为735.7k Pa,产生了较大的塑性沉降。低温多年冻土地基钻孔灌注桩加载至7600k N时,基桩桩顶位移为4.93mm,卸载后的残余沉降量为1.01mm,回弹率为79.51%,主要是弹性变形。(4)考虑桩土界面-冰膜特性,开展不同冰膜厚度下基桩承载性状室内模型试验,获得不同冰膜厚度下桩身轴力、桩侧冻结力沿桩身分布曲线。分别选取钻孔灌注桩、预钻孔灌注桩、预钻孔插入桩和预钻孔打入桩4种成桩方式,开展不同成桩方式下多年冻土地基桩基承载性状模型试验,获得不同成桩方式下桩顶位移、桩身轴力、桩侧冻结力和桩端阻力的分布曲线,研究成桩方式对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钻孔打入桩桩端阻力发挥程度较钻孔灌注桩大,体现了打入桩的挤密效应和灌注桩这两种不同成桩方式在桩基荷载传递特性上所造成的差异。钻孔灌注桩和预钻孔灌注桩长期承载力相近。(5)针对多年冻土地基桩基承载力退化,得到气候变暖下多年冻土桩基承载力退化预测公式。针对辅助桩加固措施,借助有限元方法,获得了辅助灌注桩和插入桩在不同时间的地温分布规律,进行桩基础承载力计算,分析了不同温升条件下桩基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钻孔灌注辅助桩带给桩土体系大量的水化热,使得原有桩周土地温升高致使其承载力降低,在灌注辅助桩初期,整体桩基础出现了明显的承载力退化,在辅助桩施工后2个月才恢复至未设置辅助桩的承载力,随着辅助桩的回冻整体承载力逐渐提高,在辅助桩施工后6个月达到稳定状态。
何菲[2](2019)在《冻结粉土-混凝土界面非线性剪切蠕变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多年冻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青藏输电工程、管道工程的建成使用,标志着我国寒区工程建设技术水平的进步与发展。桩基作为多年冻土区重要的基础型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多年冻土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然而,由于冻土特殊的物理及热力学性质,考虑不同温度、不同冻土类型及冻土蠕变特性,研究多年冻土桩基长期承载和变形问题成为桩基设计和服役的关键技术问题。考虑桩土作用关系的蠕变特性,将桩与冻土的力学关系简化为冻土与结构接触面问题,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本文在研制大型蠕变试验仪的基础上,开展了冻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着重研究接触面抗剪强度、抗剪强度参数及其随各试验因素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接触面直剪试验,在考虑接触面直剪试验影响因素、剪应力水平及加载时间对接触面蠕变特性影响的条件下,开展了接触面蠕变试验,揭示接触面剪切蠕变规律。根据接触面蠕变变形特征,定义接触面状态破坏的特征值,建立接触面的长期强度准则,研究接触面的长期强度及长期强度参数。基于接触面蠕变应力-应变等时曲线和现象学理论,建立冻土-混凝土接触面的现象学蠕变方程。并基于维亚洛夫蠕变模型理论,考虑蠕变过程中接触面物质的强化和弱化效应,建立接触面剪切蠕变本构模型。将接触面蠕变本构模型植入ABAQUS有限元中,实现接触面理论研究的数值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不同试验温度、试样含水率、法向应力条件下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的直剪试验,探讨接触面的剪切受力机理,提出接触面直剪试验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建立考虑温度和含水率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影响的抗剪强度准则。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直剪试验的剪应力-位移曲线先后出现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滑动破坏阶段,宏观地反映了冻土-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破坏机理。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受试验温度、试样含水率、法向应力的影响,可归结为各因素对接触面抗剪强度各组分的影响。试验温度越低,接触面抗剪强度越大;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接触面抗剪强度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接触面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冰-混凝土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存在接触面抗剪强度最大的临界含水率,该临界含水率为试验粉土饱和含水率的80%93%。采用双曲线函数及直线函数的分段结合形式,能较好地模拟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应力-位移关系。(2)基于蠕变剪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冰-混凝土接触面及冻结粉土三者剪切蠕变特性的异同,并考虑剪应力水平、土样初始含水率、试验温度、法向应力对蠕变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蠕变曲线的阶段类型分析,土样含水率大于wp+35±5%时,接触面剪切蠕变类似于冰-混凝土的接触面蠕变曲线,表现为非衰减蠕变型;土样含水率小于wp+35±5%时,冻土-混凝土接触面蠕变和冻土的剪切蠕变包含衰减蠕变和非衰减蠕变两种类型。从蠕变变形量及破坏类型分析,冻土-混凝土接触面及冰-混凝土接触面蠕变变形量较小,蠕变时间短,而冻土蠕变变形量较大。剪应力以指数形式影响接触面的蠕变变形速率和蠕变时间,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蠕变长期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呈线性降低趋势,接触面蠕变长期强度随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增大趋势。如-2℃条件下,含水率为22%的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蠕变黏聚力仅为直剪试验抗剪强度的50%。因此,考虑蠕变特性的接触面强度的降低是不可忽视的。(3)基于接触面蠕变试验的变形状态特征分析,得到了接触面衰减蠕变应力,可表示为应变幂函数与时间幂函数的乘积,其中,稳定阶段的应变速率为剪应力的幂函数,渐进流阶段的应变速率为时间的指数函数。结合时效理论,建立不同蠕变状态下应变与应力函数及时间函数的关系式,并引入时间硬化参数,建立接触面的统一现象学蠕变模型。(4)结合接触面蠕变的应力应变关系,探讨蠕变变形机理,引入硬化因子和损伤因子来描述蠕变变形的强化和弱化效应。采用接触面蠕变模型辨识,建立可用于表述接触面全过程的蠕变本构模型。基于接触有限元理论,采用接触有限元的罚函数法来模拟冻土-混凝土接触问题,并选用法向软接触形式,编写接触蠕变本构模型的UINTER子程序,用于计算冻土-混凝土接触面蠕变。研究结论对认识多年冻土区桩基长期承载和变形问题更加趋于理性,可为多年冻土桩基础的设计、运营提供理论依据。
陈建兵,熊治华,李军,李晓竹,朱东鹏[3](2018)在《青藏高原冻土区桥梁使用状况调研及对新建工程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给青藏高速桥梁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桥梁运营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起点为格尔木,终点为拉萨,全程共1183公里。从桥型选择、方案设计、病害情况等方面,对冻土区现有桥梁开展全面的分析和总结。调研发现桥梁下部墩柱开裂、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等典型病害。结合青藏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实际情况,分别对冻土桩基设计方法、构造;上部结构选型、路桥过渡段处置方案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工程解决方案。
薛宝科[4](2012)在《青藏高速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技术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回顾总结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成套关键技术,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青藏铁路保护多年冻土的成套路基关键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为解决青藏高速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技术问题提供了途径与方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霍元坤[5](2011)在《机车荷载对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础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逐渐变暖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外界因素引起热扰动的影响下,青藏铁路沿线的冻土将面临退化的问题,从而威胁到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营。为确保青藏铁路安全通过高温极不稳定和高含冰量的多年冻土地段,铁路大量采用了“以桥代路”的工程结构形式。决定这种“以桥代路”工程安全运营的关键因素是坐落在冻土地层中的桩基础,而影响桩基础稳定的关键因素是桩与桩周冻土在温度与动力耦合的作用效应。近数十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普遍上升了0.2-0.4℃,气温年较差逐年减小,造成了该区多年冻土多呈现出区域性退化的状态。同时,冻土地温的升高也造成了多年冻土强度的降低。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每天往返数十辆列车,列车高频振动将对桥梁桩基结构产生振动效应,影响到桥梁桩基的稳定性,进而威胁到青藏铁路的安全运营。本文选取了青藏铁路高温极不稳定多年冻土区“以桥代路”的典型工程—清水河特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考察和文献的查阅,确定了研究区内的工程地质和气候环境资料;在清水河特大桥开展了机车通过实时的现场强震动测试和温度测试,掌握了机车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的振动响应特征、衰减规律及振动能量的分布和温度变化规律;最后采用二维有限元瞬态动力分析方法,结合现场实测的数据,分析了机车荷载下,桥梁桩基的振动响应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结论可归纳如下:1.机车通过时,桥梁桩基的振动响应明显。振动加速度由桥面向桩基传递时,存在明显的衰减效应。振动三方向上的响应强度不同,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响应最为强烈,但衰减幅度大致相同。机车的振动能量多集中在50Hz-60Hz,该频率范围内的能量衰减也最为显着,振动能量到达桩基表层时为原来的10%左右。2.通过对现场温度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机车实时通过时,机车振动对桥梁桩周温度场产生扰动,但由于作用时间较短,温度场瞬时升温幅值仅为0.02℃左右。3.数值计算表明,机车荷载下,振动能量由桥面到达桩基底部时为原来的2%左右。基础最大沉降量发生在桩基附近的上部土体处,最大沉降量为0.085mm。沉降量的大小随着距离桩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桥梁桩基底部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桩土接触部分处于紧密接触状态,没有出现开裂、错动情况。
严学斌[6](2013)在《青藏铁路五道梁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铁路冻土环境特征和未来气温升高趋势决定了冻土路基工程设计必须以“冷却地基”为主导思想,采取能够降低路基基底土体温度,保护多年冻土的特殊路基工程结构和综合性工程措施。·但是未来气温升高和冻土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对冻土区路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如何评价运营以后的冻土区路基工程稳定性是青藏铁路运营养护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青藏铁路五道梁低温冻土区不同结构形式断面的冻土地温变化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不同冻土路基结构形式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进行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研究,建立了青藏铁路五道梁低温冻土区冻土地温观测系统。2、对经过冻融循环的五道梁冻土区路基、桥涵等特殊结构形式断面的冻土地温测试数据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3、在五道梁地温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冻土地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而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模型,对青藏铁路沿线不同地段的冻土路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模糊推理评价模型,对五道梁区域的路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冻土地温与沉降变形的映射关系模型,对片石路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总之,论文是以青藏铁路五道梁地段的冻土工程实践为基础,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研究了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模糊数学、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组合应用构建评价模型,提出了相应的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青藏铁路运营后的维修养护工作,不仅对青藏铁路路基病害的预警有直接的作用,对今后类似工程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程昊[7](2009)在《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铁路沿线所经地区地貌类型丰富、气候环境多样、海拔高度垂直变化大、多年冻土发育、生境条件独特,从而形成了沿线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珍稀特有物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高寒、干早、少氧的严酷的自然条件,导致了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十分独特、脆弱、对人类扰动极为敏感的自然属性。本文从铁路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特点出发,与青藏铁路的工程特点相结合,根据有关研究、试验情况,在基本掌握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影响范围内生态环境的基本数据和特性上,对青藏铁路格唐段工程建设工程中的生态保护和扰动后的恢复机制进行研究,并对恢复程度和恢复速度进行预测,提出与工程结合的生态保护措施,探索施工期、运营期的路域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的措施和方法。青藏铁路建设动用了大量的土石方,巨大的土石方工程量会对地表植被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工程征占用土地可能会对地表径流造成影响,引起湿地萎缩、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施工期间还可能会对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繁殖造成影响,冻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等等。综合铁路工程建设各种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引起的土地扰动、植被破坏而形成的各种直接影响,二是由各种直接影响长时间累积作用而造成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自然保护区整体性和荒漠化平衡性破坏等累积影响。工程建设后受到破坏的高寒植被并非是不可恢复的,只要地表能够保留一定比例的原始土壤,工程结束后20一30年物种多样性基本上可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运用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理论,采用以原生植被自然修复为主的人工措施,维持植被原生物种是一种安全处理方法。采取按工程类别提出的各类缓解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对策措施,在条件满足要求的地方适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可缓解工程对生态环境及植被的总体影响。
王多青[8](2009)在《多年冻土路基工程技术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简要总结了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工程技术探索与实践过程,认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设计应以冻土地基稳定为核心,依据冻土年平均地温、含冰量、不良冻土现象及水文地质等,考虑全球气温升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以科学试验为指导,采取主动保护冻土的措施动态设计,为列车快速通过高原提供技术保证。
赖文宏[9](2009)在《科学设计 精心施工 创建高原生态铁路——青藏铁路环保和生态设计、建设及施工期环境管理》文中指出一、工程概况1.项目地理位置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以下简称"格拉段")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行政区跨越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玉树州治多县,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那曲县,拉萨市当雄县、堆龙德庆县、拉萨市区。
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青藏铁路公司[10](2009)在《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环保工程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铁路公司于2002年9月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正式挂牌成立。公司管辖线路营业里程2207公里,青藏铁路东起西宁,南低拉萨,全长1956公里。西宁至格尔木段1958年开始建设,1979年9月15日铺通,1984年5月1日开通运营,全长814公里。格
二、青藏铁路以桥代路设计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铁路以桥代路设计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多年冻土地基桩土界面特性及桩基竖向承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多年冻土地基桩基础承载性状研究 |
1.2.2 多年冻土地基灌注桩温度场研究 |
1.2.3 多年冻土地基桩土界面特性研究 |
1.2.4 多年冻土地基桩基础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多年冻土地区典型地段基桩回冻过程与次生桩周土热效应研究 |
2.1 高温冻土旋挖钻成孔对冻土地基的热效应分析 |
2.1.1 试验场地概况 |
2.1.2 高温冻土地基桩基回冻过程与次生桩周土热效应分析 |
2.2 低温冻土旋挖钻成孔对冻土地基的热效应分析 |
2.2.1 试验场地概况 |
2.2.2 低温冻土地基桩基回冻过程与次生桩周土热效应分析 |
2.3 多年冻土典型地段基桩回冻过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2.3.1 模型试验概况 |
2.3.2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2.4 高温冻土地基桩基回冻过程与次生桩周土热效应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2.4.1 热分析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
2.4.2 基桩回冻过程与次生桩周土热效应数值计算 |
2.4.3 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多年冻土地基桩土界面-冰膜形成机制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正冻粉质粘土水分迁移规律试验研究 |
3.1.1 试验概况 |
3.1.2 试验现象分析 |
3.1.3 土体冻结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
3.1.4 各因素对土体温度分布影响分析 |
3.1.5 冻结作用下试样含水率分布规律分析 |
3.1.6 冻胀量变化规律分析 |
3.2 桩周冻土水分迁移室内模型试验 |
3.2.1 模型试验概况 |
3.2.2 地温变化规律分析 |
3.2.3 含水率变化规律分析 |
3.3 多年冻土地区桩土界面剪切特性研究 |
3.3.1 冰膜厚度对桩土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研究 |
3.3.2 桩体材料对桩土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研究 |
3.4 多年冻土地基桩土界面蠕变特性研究 |
3.4.1 桩土界面蠕变试验方案 |
3.4.2 数据处理方法 |
3.4.3 桩土界面蠕变试验结果分析 |
3.4.4 剪应力水平对界面蠕变的影响 |
3.4.5 法向应力对界面蠕变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年冻土地基典型地段桩基础竖向承载性状研究 |
4.1 高温冻土地基桩基础竖向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
4.1.1 试验场地工程概况 |
4.1.2 测试元件布置 |
4.1.3 现场试验系统布置与加载 |
4.1.4 基桩加载测试曲线及基桩竖向承载性状分析 |
4.2 低温多年冻土地基桩基竖向承载性能现场试验研究 |
4.2.1 试验场地工程概况 |
4.2.2 测试元件布置 |
4.2.3 现场试验系统布置及加载 |
4.2.4 基桩加载测试曲线及基桩竖向承载性状分析 |
4.3 多年冻土地基不同冰膜厚度下基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
4.3.1 试验概况 |
4.3.2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4 不同成桩方式下多年冻土地基基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
4.4.1 模型试验概况 |
4.4.2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5 多年冻土地基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5.1 规范法计算多年冻土地基桩基竖向承载力对比 |
4.5.2 基于气候变暖下多年冻土桩基承载力的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多年冻土地基桩基承载力退化治理措施效果分析 |
5.1 初始地温场分析 |
5.2 辅助桩加固措施效果研究 |
5.2.1 混凝土水化热在冻土中的放热 |
5.2.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5.2.3 不同工况下设置辅助桩后桩土体系温度场分析 |
5.3 设置辅助桩后桥梁桩基础承载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冻结粉土-混凝土界面非线性剪切蠕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冻土蠕变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土-结构接触面剪切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剪切蠕变研究现状 |
1.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2 冻土-结构接触面蠕变剪切仪研制 |
2.1 大型蠕变剪切仪结构组成 |
2.1.1 主机框架 |
2.1.2 剪切盒 |
2.1.3 加载系统 |
2.1.4 导向系统 |
2.1.5 温度控制系统 |
2.1.6 数据采集及量测系统 |
2.2 剪切仪摩擦系数测定 |
2.3 剪切仪校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研究 |
3.1 土物理性质测试 |
3.2 试样制备 |
3.2.1 混凝土试样制备 |
3.2.2 试样制备 |
3.3 接触面直剪试验加载方案 |
3.3.1 加载工况 |
3.3.2 加载方式 |
3.4 试验现象描述 |
3.4.1 冻结试样描述 |
3.4.2 剪切界面描述 |
3.5 剪应力-剪切位移试验曲线 |
3.6 接触面抗剪强度 |
3.7 接触面抗剪强度参数分析 |
3.7.1 负温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 |
3.7.2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 |
3.7.3 强度参数的多因素回归 |
3.8 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本构模型 |
3.9 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破坏机理 |
3.10 本章小结 |
4 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蠕变试验及现象学蠕变模型研究 |
4.1 接触面剪切蠕变试验方案 |
4.1.1 加载方式 |
4.1.2 加载工况 |
4.1.3 试验稳定标准 |
4.1.4 数据处理方法 |
4.2 试验现象描述 |
4.3 接触面蠕变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剪应力水平对接触面蠕变的影响 |
4.3.2 含水率对接触面蠕变的影响 |
4.3.3 温度对接触面蠕变的影响 |
4.3.4 法向应力对接触面蠕变的影响 |
4.3.5 接触面和冻土蠕变特性的差异分析 |
4.4 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现象学蠕变模型 |
4.4.1 接触面蠕变应力-应变关系 |
4.4.2 接触面蠕变现象学模型 |
4.5 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长期强度 |
4.5.1 长期强度破坏准则 |
4.5.2 长期强度结果分析 |
4.6 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蠕变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蠕变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
5.1 接触面剪切蠕变本构模型辨识 |
5.2 接触面蠕变过程中的强化与弱化效应 |
5.3 考虑强化弱化效应的剪切蠕变本构模型 |
5.4 考虑法向应力效应的非线性剪切蠕变模型 |
5.4.1 接触面法向软接触 |
5.4.2 剪切蠕变模型建立 |
5.5 ABAQUS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模型二次开发 |
5.6 冻结粉土-混凝土接触面剪切蠕变试验数值模拟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青藏高原冻土区桥梁使用状况调研及对新建工程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藏铁路桥梁调研 |
1.1 桥型特点 |
1.2 铁路桥梁病害 |
2 青藏公路桥梁调研 |
3 青藏高速桥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3.1 冻土桩基 |
3.2 上部结构方案 |
3.3 路桥过渡段 |
7 结语 |
(4)青藏高速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技术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的特殊问题 |
(1) 含冰量 |
(2) 地温 |
(3) 环境变化 |
3 多年冻土地区的主要路基病害 |
(1) 地基融沉 |
(2) 路堑边坡溜坍 |
(3) 不同结构物、不同地质条件下结构物衔接部位的不均匀沉降 |
(4) 路堤冻胀开裂 |
4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关键技术 |
4.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思路 |
4.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成套技术的应用 |
5 青藏铁路路基的成套技术对高速铁路的可靠性分析 |
5.1 高速铁路对路基设计的沉降变形要求 |
5.2 青藏铁路成套路基技术应用于高速铁路的可靠性分析 |
6 青藏高速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探讨 |
6.1 多年冻土复杂程度综合条件等级划分 |
6.2 多年冻土地区工程结构设置 |
7 结束语 |
(5)机车荷载对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础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未冻土区 |
1.2.2 冻土区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清水河特大桥段工程地质条件 |
2.1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自然地理与环境条件 |
2.1.1 高原冻土气候特征 |
2.1.2 高原冻土区地形地貌特征 |
2.1.3 高原冻土区水文地质特征 |
2.1.4 高原冻土区地质构造特征及高原冻土区植被覆盖特征 |
2.2 高原冻土区气温变化特征 |
2.2.1 高原冻土区年气温变化 |
2.2.2 高原冻土区气温的季节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车荷载下现场强震动监测及数据的处理 |
3.1 试验段概况 |
3.2 测试断面概况 |
3.3 强震动数据采集 |
3.3.1 强震动观测目的及内容 |
3.3.2 强震动观测原理及意义 |
3.4 现场数据采集 |
3.4.1 仪器类型与采样参数 |
3.4.2 采集参数 |
3.4.3 测线布置与数据采集操作 |
3.4.4 采集波形例 |
3.5 分析结果 |
3.5.1 振动加速度时程波形分析 |
3.5.2 傅里叶频谱分析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车荷载下现场温度监测及数据的处理 |
4.1 现场测试 |
4.1.1 温度测试仪器 |
4.1.2 测线布置与数据的采集 |
4.1.3 测试结果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数值计算 |
5.1 瞬态动力分析 |
5.2 桥梁桩基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
5.2.1 分析方法与桥梁桩基结构的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假设与模型中接触面的处理 |
5.2.3 计算模型的破坏准则 |
5.2.4 计算模型中的载荷及工况 |
5.2.5 计算模型自重应力的处理 |
5.2.6 机车荷载下桥梁桩基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
(6)青藏铁路五道梁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土路基设计施工及科研现状 |
1.2.2 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 青藏铁路五道梁冻土区路基典型观测断面构建 |
2.1 青藏铁路五道梁冻土区路基典型观测断面构建概况 |
2.2 五道梁试验段地形、地貌及冻土特征 |
2.3 路基结构监测断面设计 |
2.4 特殊路基结构形式监测断面设计 |
2.5 试验段数据测试基本情况及观测频率 |
3 青藏铁路五道梁地区冻土地温监测结果分析 |
3.1 路基结构监测断面地温分析 |
3.1.1 片石护道路堤地温变化分析 |
3.1.2 碎石护坡路堤地温变化分析 |
3.1.3 路堑地温变化分析 |
3.2 特殊路基结构监测断面地温分析 |
3.2.1 桥梁桩基地温变化分析 |
3.2.2 涵洞断面DK1095+974地温变化分析 |
3.2.3 涵洞断面DK1107+410地温变化分析 |
3.3 小结 |
4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 |
4.1 稳定性评价常用方法 |
4.1.1 专家调查法 |
4.1.2 有限单元法 |
4.1.3 层次分析法 |
4.1.4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方法 |
4.1.5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4.1.6 人工神经网络法 |
4.2 冻土稳定性预测方法的选定 |
4.3 青藏铁路冻土稳定性评价 |
4.3.1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模糊综合评价 |
4.3.2 青藏铁路五道梁典型断面模糊推理评价 |
5 基于神经网络的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研究 |
5.1 神经网络含义及特点 |
5.2 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学习 |
5.3 BP网络的学习与建模方法 |
5.3.1 BP网络的学习 |
5.3.2 BP网络算法的数学描述 |
5.4 冻土地温及变形数据生成和网络结构的确定 |
5.5 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编程 |
5.6 冻土路基稳定性神经网络的学习与预测 |
6 结论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铁路工程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修建意义 |
2.2 工程技术标准 |
2.3 主要工程概况 |
第三章 青藏铁路格唐段沿线环境概况及特点 |
3.1 铁路沿线环境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象特征 |
3.1.3 河流 |
3.1.4 植被 |
3.1.5 土壤 |
3.1.6 水土流失现状 |
3.1.7 冻土环境 |
3.1.8 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功能区 |
3.2 沿线生态环境特点 |
第四章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及生态保护要求 |
4.1 铁路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
4.1.1 自然保护区保护问题 |
4.1.2 野生动物保护问题 |
4.1.3 植被和自然景观保护问题 |
4.1.4 江河水源保护问题 |
4.1.5 冻土环境保护问题 |
4.1.6 水土保持问题 |
4.2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
4.2.1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
4.2.2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4.3 铁路施工的生态保护要求 |
4.3.1 对路基工程的环保要求 |
4.3.2 对桥涵工程的环保要求 |
4.3.3 对隧道工程的环保要求 |
4.3.4 对临时工程的环保要求 |
第五章 铁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技术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
5.1 铁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技术研究 |
5.1.1 技术管理措施 |
5.1.2 植被保护技术措施 |
5.1.3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
5.1.4 冻土环境保护措施 |
5.1.5 沿线景观保护措施 |
5.1.6 沿线地表水体及湿地保护措施 |
5.1.7 水土保持措施 |
5.1.8 污染防治措施 |
5.2 铁路施工中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
5.2.1 研究路线与方法 |
5.2.2 植被恢复研究结论 |
第六章 铁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效果评估 |
6.1 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 |
6.2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6.2.1 评价样地选取原则 |
6.2.2 植被影响调查 |
6.2.3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6.3 野生动物保护效果评价 |
6.3.1 野生动物通道监测分析 |
6.3.2 影响评价 |
6.4 冻土保护效果评价 |
6.4.1 片石气冷路堤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4.2 热棒路基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4.3 片石保温护坡路堤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4.4 通风管路基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5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价 |
6.6 土壤保护效果评价 |
6.6.1 影响分析 |
6.6.2 综合评价 |
6.7 景观恢复效果评价 |
6.7.1 工程措施景观保护效果-以措那湖景观保护为例 |
6.7.2 植被恢复措施景观效果 |
6.7.3 临时用地景观恢复效果 |
6.8 地表水体及湿地的保护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业绩 |
四、青藏铁路以桥代路设计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年冻土地基桩土界面特性及桩基竖向承载性状研究[D]. 蒋代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2]冻结粉土-混凝土界面非线性剪切蠕变特性研究[D]. 何菲.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3]青藏高原冻土区桥梁使用状况调研及对新建工程的启示[J]. 陈建兵,熊治华,李军,李晓竹,朱东鹏.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8(02)
- [4]青藏高速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技术问题探讨[J]. 薛宝科. 铁道建筑技术, 2012(04)
- [5]机车荷载对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础稳定性影响研究[D]. 霍元坤. 兰州交通大学, 2011(05)
- [6]青藏铁路五道梁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 严学斌.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1)
- [7]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 程昊. 合肥工业大学, 2009(02)
- [8]多年冻土路基工程技术探索与实践[J]. 王多青. 铁道建筑技术, 2009(09)
- [9]科学设计 精心施工 创建高原生态铁路——青藏铁路环保和生态设计、建设及施工期环境管理[A]. 赖文宏. 铁路工程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9
- [10]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环保工程简介[A]. 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青藏铁路公司. 铁路工程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9
标签:青藏铁路论文;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文; 桩基工程论文; 天然地基论文; 剪切试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