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喹啉类化合物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1](2021)在《蝙蝠葛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干燥根茎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探讨其抗乙酰胆碱酯酶和抗肿瘤活性。方法:本实验从天然药物化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经典的回流提取法,用95%乙醇对蝙蝠葛的干燥根茎进行提取,利用生物碱在不同p H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将生物碱类成分从其醇提物中分离出来,利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液对其进行萃取得到总生物碱,再利用现代天然产物的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所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理化性质的对照,再经过各种波谱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以加兰他敏为对照,利用ELLman法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试验;运用MTT法初步测试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毒活性。结果:本研究从蝙蝠葛的干燥根茎中纯化得到1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Pecrassipine B(1),Menidaurine A(2),Thalifoline(3),尖防己碱(4),O-甲基黄堇碱(5),青藤碱(6),杏黄罂粟碱(7),蝙蝠葛苏林碱(8),蝙蝠葛碱(9),Pycnarrhine(10),O-甲基蝙蝠葛碱(11),Amurolin(12),N-methylcorydaldine(13),黄堇碱(14),蝙蝠葛米定(15),木兰花碱(16),(R)-6-Methoxy-1-(4-methoxybenzyl)-2-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7-ol(17);部分生物碱对乙酰胆碱酯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值的范围在25.8-64.8μΜ。所测试的生物碱显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的范围在20.0-68.5μΜ。结论:从蝙蝠葛根茎中共分离得到七种结构类型的生物碱:化合物10为简单异喹啉类,化合物8、9、11属于双苄基异喹啉类,化合物1、2、7、17属于单苄基异喹啉类,化合物5、14属于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3、13属于异喹啉酮类,化合物4、6、15属于吗啡烷类,12、16属于阿朴菲类。其中化合物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从蝙蝠葛干燥根茎中分离得到的部分生物碱通过体外酶活性实验,表明均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分离得到的部分生物碱进行了抗肿瘤细胞毒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部分生物碱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肿瘤细胞毒活性。
佘波[2](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乌药炮制前后异喹啉型生物碱的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药是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ea(Sims)Kosm-term的干燥块根。主要作用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在2020版《中国药典》中以去甲异波尔定作为乌药含量测定的成分,但单一含量的测定不足以反映乌药整体的质量情况。乌药的炮制品研究主要集中在醋制,对乌药及其炮制品的物质基础差异研究一般只涉及到几个有效成分,不够系统全面,对乌药的炮制机理方法研究就更少,故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乌药炮制前后的异喹啉型生物碱差异,对于研究乌药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提升乌药质量标准,扩大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一.研究乌药中异喹啉型生物碱的裂解规律。二.筛选乌药炮制前后的差异代谢物。三.研究乌药炮制前后的异喹啉型生物碱的差异。方法:1.液相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REH C18色谱柱(1.7um,2.1×100mm),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Waters Xevo G2-XS QTOF飞行时间质谱仪。采用时间依赖型质谱扫描模式(MSE)采集模式,对异喹啉生物碱对照品分析,结合参考文献和数据库,同时依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研究异喹啉生物碱的裂解规律。2.对乌药进行炒制、醋制、酒制和盐制,每一种制法重复10次,分别进行液质分析,利用markerlynx提取分子离子峰匹配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有保留时间、分子离子峰归一化之后的峰强度的表格,再将表格数据导入SIMCA-P 14.1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模式识别和分析。3.结合1中研究总结的裂解规律,鉴定混合样品中两类异喹啉生物碱,用质谱自带软件quanlynx对生品和炮制品中两类生物碱的峰面积进行提取,比较生品与炮制品生物碱含量差异。结果:1.根据一级、二级质谱,结合参考文献,乌药中主要的阿朴菲类生物碱可以分为三类,去甲异波尔定型,六驳碱型,紫堇碱型,由于含有相同的结构骨架,可以产生共有的碎片离子177.0704,再结合碎片离子297.1227、311.1283、295.0970可以对这三类主要阿朴菲类生物碱进行鉴定。苄基异喹啉型生物碱可以分为网脉碱性,乌药碱型,Karakorine型,N-甲基去甲乌药碱-7-o-β-D-吡喃葡萄糖苷型,苄基异喹啉型生物碱的部分裂解规律与阿朴菲类生物碱类似,由于可以发生α裂解,可以产生143.0497的特征离子,结合碎片离子299.1289、269.1178、391.1545、255.1021可以对这四类主要的苄基异喹啉型生物碱进行快速的鉴别。2.利用非靶标性代谢组学,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炮制品各组与生品均有很好的区分,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设置VIP值大于1.5,共鉴定出48个差异性化合物,其中含有39个异喹啉型生物碱,占绝大多数。3.利用靶标性代谢组学,结合裂解规律,共鉴定出68个化合物,其中生品中含有59个异喹啉生物碱,炒乌药含有61个异喹啉生物碱,醋乌药含有62个异喹啉生物碱,酒乌药含有42个异喹啉生物碱,盐乌药含有44个异喹啉生物碱,对含量进行t检验,大部分生物碱含量有显着差异。通过实验结合文献总结了乌药中异喹啉型7类生物碱的裂解规律。首次运用UPLC-QTOF-MS/MS技术,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结合靶标性代谢组学的策略,鉴定乌药炮制前后48个差异代谢物,其中异喹啉型生物碱占绝大多数。首次建立乌药及其炮制品所含异喹啉生物碱的特征轮廓谱,对乌药及其炮制品所含异喹啉生物碱进行了全面表征,首次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比较了乌药生品与不同炮制品异喹啉型生物碱成分的差异,为乌药炮制机理方法研究和乌药及含乌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乌药不同炮制方法引起的药效差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彭小进[3](2021)在《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黄檗(Phellodendron amuense Rupr.)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药源植物,其树皮,树叶和果实中均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组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对黄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树皮内生物碱以及树叶和果实内精油的分离等方面,且采用的提取方法面临着提取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黄檗为原料,设计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温和条件下黄檗植物材料的全组分溶解,并对溶解液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精油,种子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进行组分分离,同时研究了其分别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建立了[C4C1Im][OOCCH3]/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设计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黄檗木质部的全组分溶解,并通过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对可能影响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溶解的阴离子类型,阳离子烷基侧链的长度,稀释溶剂的类型和离子液体摩尔浓度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且在动态流变学等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对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可能的溶解机理进行还原。结果表明,最佳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为2.0 mol/L的[C4C1Im][OOCCH3]/DMSO,木粉最大负载量为4%,溶解反应温度为70℃,溶解反应时间为60 min。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主要通过阴离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新的氢键以断裂原植物材料中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实现纤维素分子链的解离,阳离子与半纤维素分子乙酰基和木质素分子链之间的醚键等反应实现了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溶解,三种植物细胞壁主要组分的溶解导致了植物细胞壁结构的塌陷,进而为植物细胞内容物的流出创造了条件。其次,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分析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单因素优化,Plackett-Burman(PBD)模型和Box-Behnken(BBD)模型对可能影响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因素进行优化和筛选并分别确定其通过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树皮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1.99 mol/L,液固比26 mL/g,超声辐照温度75℃,超声辐照时间4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01 mol/L,液固比25 mL/g,超声辐照温度79℃,超声辐照时间3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得到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平均得率分别为4.22±0.20 mg/g和2.47±0.12 mg/g。而且,通过与其他生物碱分离方法进行比较,以及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稳定性,可回收性和可重复性进行评价,充分证明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用于生物碱分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种子中的精油和种子油进行分离,并对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产物进行评价。经过单因素优化,PBD显着性筛选和BBD优化得到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条件,其中精油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6 mol/L,液固比24.90 mL/g,超声辐照时间23.46 min,超声辐照温度7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7 mol/L,液固比25.15 mL/g,超声辐照时间57.86 min,超声辐照温度6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分离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分别为15.38±0.76 mg/g和393.57±19.03 mg/g,这与BBD模型预测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15.50 mg/g和401.13 mg/g高度吻合。同时,比较分析了该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与其他分离提取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的差异,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溶剂体系有效的促进了精油和种子油得率的增加,且不会对精油和种子油组分产生负面影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提取溶剂。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木质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进行分离,并借助传统的苯-醇方法制备同源的综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标准参照物,有效的提高了再生材料的可识别度。根据植物细胞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向黄檗木质部的离子液体溶液中依次添加丙酮/水(1:1,v:v),95%乙醇和去离子水实现了黄檗木粉的离子液体溶解液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最大程度的分离。其中再生纤维素材料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85.96%,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中半纤维素组分的质量分数为79.16%,而再生木质素组分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为97.35%。而且,在植物材料溶解,再生和分离过程中,纤维素的结晶类型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且再生材料的热稳定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极大的降低了生物质材料高值化利用的难度。最后,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再生半纤维素和再生木质素为原料,研究了其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为基质,通过添加多壁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等导电填料实现了再生纤维素表面双层导电网络的构建,促进了其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中再生纤维素与多壁碳纳米管之间通过氢键进行连接有效的削弱了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团聚效应,而石墨烯则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促进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散。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3:2的复合材料具备最佳的电导率和抗拉强度,且复合材料的标准化电阻在周期性形变状态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这证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为基质,在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中,借助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1-磺酸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O3S(CH2)4C1Im]HSO4)实现了糠醛的制备,有效的提高了糠醛的得率和转化率。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实现了糠醛的制备和萃取同时进行,有效的避免了糠醛在水相中的降解,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的引入为体系提供了足够多的酸性位点,加速了再生半纤维素的降解。通过优化得到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的最佳条件为: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催化剂,双相体系组成(甲基异丁基甲醇.·水=1:1,v:v),液固比40 mL/g,酸性催化剂的摩尔浓度0.10 mol/L,微波辐照时间40 min和微波辐照功率385 W,最佳条件下的糠醛得率和转化率分别为332.85±16.64 mg/g和51.36%。通过动力学拟合和Arrhenius方程对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强酸性均相催化剂[HO3S(CH2)4C1m]HSO4将再生半纤维素在酸性环境中解聚制备糠醛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30.36%,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双相体系中糠醛得率的增加,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再生半纤维素水解制备糠醛的酸性催化剂。以分离得到的再生木质素材料为基质,结合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通过季铵化反应和生色基团的包合制备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并评价了其紫外线防护能力。通过再生木质素的包合极大的降低了由于二氧化钛光催化产生的自由基数量,二氧化钛为核的球形结构以氢键与再生木质素的生色基团酚羟基连接有效的降低了纳米微球的颜色,促进了其在紫外防护化妆品领域的使用。以防晒指数和光催化活性为优化目标,对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中再生木质素和二氧化钛的质量组成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最佳质量组成为再生木质素:TiO2=1:2,最佳组成的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的防晒指数为37.92,具备较强的紫外防护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紫外防晒剂。本研究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中实现了黄檗资源的有效溶解,并顺利的完成了植物体内各个部位的生物活性组分的分离及应用,为黄檗植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赵田园[4](2020)在《中药白屈菜中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中药化学成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质体系,特别是生物碱类的化合物。生物碱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其分离纯化工作变得异常艰巨,一直以来都是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一大难题。本论文针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的难点,以中药白屈菜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从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制备和表征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针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的难点,构建了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二维离线反相色谱分离方法,将发展得到的二维分离体系应用于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通过试验条件的优化和线性放大实现了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大规模制备。然后利用质谱和核磁等表征手段对白屈菜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屈菜生物总碱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N-甲基金罂粟碱((S)-N-Methylstylopine)和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Noroxyhydrastinine)为白屈菜中首次分离。实验表明,构建的二维离线反相色谱分离体系实现了对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高效分离纯化制备。针对核磁共振等传统化合物鉴定方法时间长、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了基于HPLC-Q-TOF/MS的白屈菜生物碱化学成分快速鉴定方法。通过分析白屈菜中不同种类生物碱的质谱数据,归纳生物碱的质谱裂解规律,结合相关文献,对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结构鉴定,并用对照品进行了验证。结果从白屈菜生物总碱提取物中共鉴定得到21个生物碱化合物,其中N-甲基金罂粟碱((S)-N-Methylstylopine)为白屈菜中首次报道,二氢黄连碱(Dihydrocoptisine)和去甲基白屈菜碱(Norchelidonine)为白屈菜中首次用该技术鉴定。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等特点,对天然产物复杂体系中成分的初步定性研究,以及对生物碱分离纯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建立了一种二维离线反相液相色谱制备生物碱的方法,实现了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高效分离,并利用液质联用法(LC-MS)对白屈菜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对认识中药物质基础,提升中药分离纯化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二兰[5](2020)在《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合成及其抗哮喘和抗炎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可药食两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齿苋具有抗菌、抗炎、镇痛、镇静、抗哮喘、舒张骨骼肌、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神经保护等多方面活性。《本草经疏》言马齿苋“能散肺家之热”,以马齿苋为主药,佐以清热化痰之品,可治疗肺脓肿(肺痈)、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化脓性支气管炎、小儿百日咳、肺结核咳嗽、慢性咳嗽等肺系病证属痰热壅肺咳喘者,伊朗传统医药记载马齿苋可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此外,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表明马齿苋具有抗哮喘作用。上述结果提示马齿苋具有抗哮喘应用基础,并具备发现抗哮喘创新药物的潜力,目前马齿苋平喘作用研究仅局限于水煮液,其激动β2-AR抗哮喘活性成分尚不明确,有待深入研究。一、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纯化本课题组前期发现马齿苋中一系列结构新颖的水溶性儿茶酚型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Tetrahydroisoquinolines,THIQs),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激动β2-AR和抗炎双功能,推测其可能是马齿苋抗哮喘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然而,由于这些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所得含量通常很低,造成后续体内药理活性研究无法深入展开,化学合成方法成为制备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关键手段。本文以盐酸多巴胺和醛为反应底物,采用条件温和的磷酸盐介导的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了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生物碱1、2、12及其系列衍生物,共14个化合物(1-14),其中14为新化合物,除产物1、3、4、5、8、12、13外,其余7个生物碱均为首次通过磷酸盐介导的Pictet-Spengler反应仿生合成。由于现存分离纯化方法的局限性,从水溶性反应体系(含磷酸盐、维生素C以及未反应完全的盐酸多巴胺)中大量分离纯化水溶性儿茶酚型THIQs产物成为本实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本实验首次发现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首先采用水洗脱可除去磷酸盐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成分,然后采用乙醇洗脱可实现目标THIQs与未反应完全的底物多巴胺的分离,从而制备得到纯化的THIQs。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为实现磷酸盐介导的水溶性儿茶酚型THIQs的高效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简便、绿色、环保、通用的新方法。二、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抗哮喘活性研究本文利用稳定表达α1B-AR、β1-AR和β2-AR的CHO-K1/Gα15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模型,分别以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作为阳性激动药物,通过钙流检测,考察了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及本实验合成的衍生物在100 μM时对β2-AR的激动作用及其对α1B-AR、β1-AR和β2-AR的选择性,并探讨了构效关系。首次发现12具有很强的β2-AR激活作用,但其对β1-AR亚型亦具有较好的激动活性;化合物2及本课题组前期制备的马齿苋酰胺E(oleracein E,OE)为选择性β2-AR激动剂,其对α1B-AR、β1-AR的作用弱。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磷酸组胺诱导的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收缩模型,发现马齿苋中β2-AR激动剂12、2和OE能够剂量依赖性地舒张气管,其解痉百分率的EC50值分别为0.8、2.8和7.0 μM,12、2和OE在低浓度时的气管舒张作用可被β受体阻断剂盐酸普萘洛尔阻断。上述三个化合物按照摩尔比1:1:1混合时在低浓度范围内(0.01 μM~1 μM)可协同止痉,作用强于单个化合物,但在高浓度(大于1 μM)时可能产生竞争性抑制,提示马齿苋抗哮喘作用可能是儿茶酚型异喹啉类生物碱协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进一步利用超声雾化组胺诱导的豚鼠化学刺激性急性哮喘气道痉挛模型,发现12在10、20、40 mg/Kg时能剂量依赖性地显着延长豚鼠的引喘潜伏期(p<0.05,p<0.01,p<0.01),而且抽搐跌倒的豚鼠只数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趋势。2仅在高浓度(40、80 mg/Kg)时能剂量依赖性地显着延长豚鼠的引喘潜伏期(p<0.01),OE仅在高浓度(80、160mg/Kg)时能剂量依赖性地显着降低豚鼠的引喘潜伏期(p<0.05,p<0.01),2和OE对豚鼠抽搐跌倒的只数影响很小或无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马齿苋中的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对组胺喷雾致豚鼠哮喘模型具有抗气道痉挛作用,其作用强弱依次为12>2>OE,与12、2、OE在组胺诱导的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平滑肌收缩模型中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强弱一致。进一步地,本文利用卵白蛋白(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模型,发现12虽然有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势,但各剂量组与OVA模型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2仅在高剂量80 mg/Kg具有抗气道炎症作用,其显着降低了过敏性哮喘小鼠BALF上清液中IL-1β、IL-5、IL-13含量(p<0.05 或p<0.01),分别降低了 34.64%、23.40%、37.63%,但对 BALF 中 TNF-α的含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中低剂量(5、20mg/Kg)的12无抗炎作用(p>0.05)。三、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和2对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的抗炎活性研究本文通过测定血浆中NO、IL-6以及TNF-α以及BALF中IL-6、TNF-α等炎性因子指标,进一步评价了马齿苋中具有平喘作用的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2是否对LPS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具有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单剂量腹腔注射LPS会造成昆明小鼠眼睑分泌物增多、精神萎靡、活动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次造模的脓毒症小鼠模型血浆NO(p<0.05或p<0.0001)、TNF-α(p<0.0001)和 IL-6(p<0.0001)以及 BALF 上清液中 TNF-α(p<0.01)和 IL-6(p<0.01或p<0.05)炎性因子水平均显着升高。各剂量12组对脓毒症小鼠血浆NO的过量释放均无显着影响(p>0.05)。12仅在高剂量80 mg/Kg时显着降低了脓毒症小鼠血浆和 BALF 中 TNF-α(p<0.01,p<0.05)以及 IL-6(p<0.01,p<0.05)的含量,分别降低了 65.16%、56.54%、73.53%和54.75%;但中低剂量的12均无显着影响(p>0.05)。中低剂量的2对脓毒症小鼠血浆和BALF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2仅在高剂量(80 mg/Kg)显着降低了血浆和BALF中 TNF-α(p<0.01,p<0.05)以及 IL-6(p<0.05,p<0.05)的含量,分别降低了48.57%、54.62%、46.65%、62.09%。上述结果表明 12 和 2 在 80 mg/Kg 时对 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具有一定抗炎作用。
高振华[6](2020)在《中药生物碱类组分与单体纯化制备》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各成分混杂,使用传统方法分离纯化较为困难,也难以进行有效物质基础研究,导致现代中药研究发展缓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更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的纯化分离方法,进行中药复杂化合物成分研究。方法:本文以中药延胡索和荷叶为例,利用延胡索中两类生物碱成分在不同p H值条件下自身电荷性质不同,通过调节流动相的p H值,建立了延胡索不同生物碱类组分分离方法;利用荷叶中生物碱和黄酮所带基团及电荷性质的不同,采用表面正电荷填料C18HCE,开发了一种分离荷叶生物碱及黄酮类组分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果:利用针对延胡索及荷叶两种中药材中生物碱成分开发的组分分离方法,通过放大制备实验,成功制备得到了延胡索及荷叶生物碱类组分,其中延胡索两种生物碱类组分纯度分别达到84.0%和60.7%以上,荷叶生物碱根据活性筛选导向分离纯化出8个生物碱单体。结论:中药材中含有大量复杂多样的化学成分,并且其中很多同类化合物结构和药理活性都十分相似,使得单一化合物的分离非常困难。但是如果将结构及药理活性相似的化合物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进行分离,对其结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开发出新的组分分离制备方法,就可以极大的简化化合物分离难度。这种新的分离制备方法可以有效的分离制备出中药材中的生物碱成分,并且可以应用于多种药材中,有助于对该类化合物进行化学、药理、作用机理等方面的深入表征和认知,对以类组分为基础进行组分配伍新药的研究开发意义重大,为中药物质基础研究做出了贡献。
产清云[7](2020)在《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与生物碱类成分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紫堇属Corydalis是罂粟科Papaveraceae的一个大属,紫堇属植物(如延胡索、苦地丁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应用广泛。紫堇属中延胡索和夏天无均为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但在中国东北等地,实心延胡索组的多种植物也都作延胡索入药用,延胡索药用来源较为混乱。历代本草文献注意到延胡索类药材断面颜色有黄白之分,并认为“肉黄小而坚者良”。为探讨延胡索类药用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是否与所含化学成分相关,本文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分类;(2)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种类异同;(3)紫堇属植物块茎中生物碱种类、系统分类与断面颜色的相关性。方法:(1)对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进行观察并拍照;(2)利用UPLC Q-Orbitrap HRMS技术对16种紫堇属植物的块茎提取物进行生物碱类成分分析,对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结构分析和鉴定;(3)结合紫堇属分子系统学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紫堇属植物块茎断面颜色与其生物碱类成分及物种亲缘关系的相关性。结果:(1)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可以分为黄色和白色两种类型,只有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ex Z.Y.Su et C.Y.Wu、齿瓣延胡索C.turtschaninovii Bess.和小药八旦子C.caudata(Lam.)Pers.的块茎断面颜色与历代本草及《中华本草》中记载的延胡索商品“断面色黄者为佳”相符。(2)建立了紫堇属样品UPLC Q-Orbitrap HRMS的分析方法,并对紫堇属16种植物的块茎进行液质表征分析,最终从延胡索、齿瓣延胡索、夏天无C.decumbens(Thunb.)Pers.等样品中初步鉴定出74个化合物,包括16种四氢原小檗碱类生物碱、17种原小檗碱类生物碱、10种阿朴菲类生物碱、9种原阿片碱类生物碱、11种异喹啉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及其他7种生物碱。(3)对紫堇属16种植物进行了生物碱类成分的定性研究,发现块茎断面为黄色的延胡索、齿瓣延胡索、小药八旦子和夏天无中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隐品碱、黄连碱、延胡索乙素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块茎断面为白色的样品中,除了黄山夏天无C.huangshanensis L.Q.Huang&H.S.Peng和全叶延胡索C.repens Mandl et Muehld.外,其余的样品中只有N-methylcanadine的相对含量高。(4)紫堇属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支持实心延胡索组中块茎断面颜色为黄色的延胡索、齿瓣延胡索和小药八旦子聚为单系;块茎断面颜色为白色的东北延胡索C.ambigua、角瓣延胡索C.watanabei、胶州延胡索C.kiautschouensis和临江延胡索C.linjiangensis作为姐妹群聚在另一分支上。叠生延胡索组中黄山夏天无块茎断面颜色为白色,其近缘种夏天无块茎断面颜色为黄色,分子分类结果也明显支持二者为两个物种。结论:(1)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可以分为黄色和白色两种类型,块茎断面黄色与白色的分型与分子系统中物种分类结果一致,块茎断面颜色为黄色的聚为一支,块茎断面颜色为白色的则聚为另一分支;(2)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中所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种类相近;(3)推测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与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隐品碱、黄连碱、延胡索乙素和N-methylcanadine等成分的含量有关。
李敏[8](2020)在《蝙蝠葛的化学成分研究&狼毒大戟中松香烷二萜绝对构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中的化学成分,重点是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狼毒大戟中松香烷二萜的绝对构型。方法:1.将蝙蝠葛干燥根茎用95%乙醇进行醇提,得到醇提物后用“酸溶碱沉、有机萃取”的方法富集得到总生物碱部位,借助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分析手段,结合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色谱(ODS)、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后再通过光谱分析及理化性质对照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2.将狼毒大戟根部的95%乙醇提取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物通过重复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所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然后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CD、ECD等方法确定其绝对构型。结果:本实验共从蝙蝠葛的根茎中分离得到10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蝙蝠葛苏林碱(1),青藤碱(2),杏黄罂粟碱(3),O-methylcorypalline(4),pecrassipine B(5),蝙蝠葛碱(6),黄堇碱(7),(R)-6-methoxy-1-(4-methoxybenzyl)-2-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7-ol(8),蝙蝠葛米定(9),O-甲基蝙蝠葛碱(10);确定了狼毒大戟中松香烷二萜化合物17-Hydroxyjolkinolide A(1)的绝对构型为(5R,8S,9S,10R,14R)、17-Hydroxyjolkinolide B(2)的绝对构型为(5R,8S,9R,10R,11R,12R,14R)。结论:1.从蝙蝠葛根茎中共分离得到四种结构类型的生物碱:化合物1、6、10为双苄基异喹啉型结构的生物碱,化合物3、5、8为单苄基异喹啉型结构的生物碱,化合物2、9为吗啡烷型结构的生物碱,化合物4、7为四氢异喹啉型结构的生物碱。另外,化合物3、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CD、ECD等方法研究了一系列松香烷二萜类化合物12位碳的绝对构型,为同类松香烷二萜类化合物12位碳绝对构型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和判定准则。
张娜[9](2019)在《莲须、茺蔚子及益母草薄层色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莲须质量标准中收录来源、性状、粉末鉴别、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无薄层鉴别项。同时,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鉴别项是以盐酸水苏碱为对照品,但在实际应用中,药典规定的显色剂稀碘化铋钾或稀碘化铋钾-三氯化铁(10:1,V/V),无法让水苏碱显色清晰。为了提升莲须、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色谱,本论文在莲须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莲须的薄层鉴别项;在优化生物碱显色剂的基础上,提升了茺蔚子和益母草的的薄层鉴别项。1莲须的化学成分研究为了完善莲须的质量标准,发现莲须的专属性或指标性成分,我们对莲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现代药理和临床应用表明莲须具有抗炎作用,前人化学研究表明环阿尔屯烷型三萜具有抗炎活性。因此,我们对莲须中富含此类成分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传统的色谱柱分离方法、制备液相等分离手段以及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方法从该部位中共分离、纯化、鉴定了16个化合物,其中2个新化合物:3,23-二棕榈酰-齐墩果酸(Nelmnucifergenin A)和齐墩果酸-3,23-二棕榈酰-28-O-β-D-葡萄糖苷(Nelmnuciferoside A),10个首次从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28-羟基-齐墩果烷-12-烯-3-酮;环阿尔屯烷-23,25二烯-3-酮;25-羟基-环阿尔屯烷-23-烯-3-酮;环阿尔屯烷-25烯3β,24二醇;3β-羟基-25,26,27-三降环阿尔屯烷-24-羧基;(5α)-24-降-9,19-环阿尔屯烷-3-酮-23-羟基-4,4,14-三甲基;5,8-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醇;6-羟基豆甾-4-烯-3-酮;正二十八烷-7β醇和8-十七醇。同时以新化合物齐墩果酸-3,23-二棕榈酰-28-O-β-D-葡萄糖苷(Nelmnuciferoside A)为莲须的指标性成分,制订了莲须的薄层鉴别项。2茺蔚子和益母草中生物碱显色剂的研究为了提升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鉴别项,本论文对生物碱显色剂进行改进。在明确生物碱组成的基础上,用RSM响应曲面法优化了显色剂中次硝酸铋、碘化钾和碘的用量,确定显色剂比例分别为:次硝酸铋为0.82 g,碘化钾为11.06 g和碘为0.76 g;最后优化得到稀磷酸溶液的最佳体积为90 m L,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得出盐酸水苏碱和氯化胆碱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0μg和1.0μg,RSD分别为1.93%和2.34%,板间、板内、日间、日内的精密度RSD均小于5.0%,在15~90 min的RSD为4.79%,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将该显色剂应用到茺蔚子、益母草的薄层鉴别项中,发现它们除了含有盐酸水苏碱外,还检测到其它差异成分和共有成分,并利用TLC-EFISI-MS对茺蔚子和益母草中的差异成分和共有成分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扩大了显色剂的应用范围,将其应用到了豆科植物胡芦巴以及复方制剂抗宫炎胶囊的薄层鉴别上。3莲须、茺蔚子及其益母草薄层鉴别项的研究为了制订莲须的薄层鉴别项,对莲须的薄层色谱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考察,筛选出了最佳的薄层色谱条件,即:提取溶剂优选甲醇;提取方法选择超声30min;对照品点样量定为2μL,对照药材和供试品点样量定为8μL;薄层板选用Merck板;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98%)(7:3:0.6,V/V/V);显色剂优选10%硫酸乙醇溶液;温度选择常温环境;湿度范围为42%~72%之间。在此基础上,以新化合物齐墩果酸-3,23-二棕榈酰-28-O-β-D-葡萄糖苷(Nelmnuciferoside A)及莲须对照药材为对照,制订了莲须的薄层色谱;通过优化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条件,使用改良后的显色剂让斑点明显可见,修订了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鉴别项,且修订后的茺蔚子和益母草的薄层色谱图被《中药材薄层色谱彩色图集第三册》收录。
任风鸣[10](2019)在《罂粟科植物毛黄堇分子鉴定、活性成分及肝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毛黄堇Corvdalis tomentella Franch.为磐粟科紫堇属植物,民间作为治疗肝炎和肝硬化的特效草药使用,疗效显着。但其化学成分尚不明确,药理作用缺乏基础数据,药材鉴定缺乏有效手段,严重制约其临床应用。本研究基于本草基因组学、植物化学及中药药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毛黄堇药材鉴定、活性成分及肝保护作用开展研究。为药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对人工栽培、重要化合物生物合成具有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紫堇属最大样本量开展毛黄堇及同属物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结果显示DNA条形码能有效鉴定毛黄堇与同属物种。从5条(ITS,ITS2,matK,rbcL和psbA-trnH)核基因组及叶绿体基因组DNA条形码序列中,初步筛选出鉴定效率较高的3条(ITS,ITS2,matK),基于毛黄堇及同属131个样本进一步评估鉴定效率最高的条形码及分析方法。结果显示,DNA条码对毛黄堇及其同属物种鉴定效率最高为69.6%。单序列中,ITS(65.2%)鉴定效率最高;单序列及复合序列中,ITS+matK(69.6%)鉴定效率最高;比较各分析方法,BLAST提供最高鉴定效率,DNA条形码能有效鉴定毛黄堇与同属物种。聚类分析显示,毛黄堇与石生黄堇亲缘关系最近。2.高通量测序紫堇属首个叶绿体基因组,有效鉴定毛黄堇与石生黄堇。Illumina HiSeq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毛黄堇及同属近缘种石生黄堇叶绿体基因组,组装获得190kb的毛黄堇叶绿体基因组和189kb的石生黄堇叶绿体基因组。总计注释107个叶绿体基因,包括7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5个tRNA和4个rRNA基因。毛黄堇叶绿体基因组具有较为特殊的结构,高度扩增的IR区和极度收缩的SSC区(9636bp),以及高比例的散在和串联重复序列。通过叶绿体基因组全局比对和提取70个共有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能有效鉴定毛黄堇与近缘种石生黄堇。3.高通量测序毛黄堇核基因组,组装获得高质量基因组。PacBio Sequel三代测序平台7个SMRT cells共测序产生27.64 Gb(约107×)原始数据,过滤后N50为9.63 kb。Survey分析显示,毛黄堇基因组约258.56Mb,具有非常低的杂合度(约0.3%)。最终组装生成252Mb的基因组,Contig N50为2.36Mb,覆盖预测基因组97.3%,BUSCO评估显示毛黄堇基因组完整性95.70%。共注释到25,595个基因座位,编码36177个蛋白质,43.54%(110,107,533bp)的重复序列,BUSCO评估毛黄堇蛋白编码序列注释完整性84.8%。CAFE分析显示,毛黄堇扩张基因1374个,收缩基因2532个。根据tune tree的标准生物钟以及系统发育树的进化节点计算分化时间,毛黄堇与博落回聚在一枝,其分化时间大约为36.48百万年前。13C稳定同位素标记酪氨酸培养毛黄堇植株,HPLC-Q/TOFMS检测代谢通路中化合物同位素标记。结果显示,关注通路中22个化合物中21个检测到被同位素标记,标记的形式与预测通路中化合物代谢规律一致,证实毛黄堇中脱氢卡维丁等生物碱合成上游途径与酪氨酸途径合成异喹啉生物碱一致。结合化合物结构、酶特性及同位素示踪,推测从已知途径终产物金黄紫堇碱起始,经过2步脱氢酶和2步甲基转移酶催化合成脱氢卡维丁。从毛黄堇基因组中,筛选到与脱氢卡维丁等生物碱合成相关22个关键酶同源基因,根、茎、叶、花不同部位转录组和生物碱含量分析显示,关键酶基因表达与生物碱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4.从毛黄堇总生物碱中首次分离、鉴定6个生物碱成分。75%乙醇回流提取毛黄堇总生物碱,制备液相色谱仪分离、制备单体生物碱成分,UPLC-ESI-Q-TOF-MS液质联用仪,AM600型核磁共振仪鉴定化合物结构。共分离得到6个单体成分,鉴定为:脱氢卡维丁、脱氢阿卜卡维丁、脱氢异阿卜卡维丁、黄连碱、脱氢碎叶紫堇碱和甲基黄连碱,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黄堇中分离。不同部位毛黄堇药材化学成分差异显着,其主要活性成分脱氢卡维丁在花和根中含量较高,茎、叶中偏低,黄连碱特异性分布在花中。野生和人工栽培毛黄堇化学成分差异不显着,表明人工栽培药材可以作为野生药材的替代品。不同采收期化学成分差异显着,3月采收毛黄堇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最高。5.研究表明毛黄堇具有显着的酒精性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采用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及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对毛黄堇水提物肝保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毛黄堇水提物各剂量组(200 mg/kg.400 mg/kg、600 mg/kg)均能显着降低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ALT和AST酶活性(P<0.01,P<0.05),减轻肝组织受损程度,对酒精性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结果显示,毛黄堇水提物在低剂量(200 mg/kg)时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ALT活性有微弱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以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草药毛黄堇为研究对象,为药材鉴定提供有效方法,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明确其主要药理活性,为毛黄堇药材地方和国家用药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异喹啉类化合物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喹啉类化合物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蝙蝠葛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蝙蝠葛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溶液的配制 |
1.3 提取与分离 |
2 结果 |
2.1 蝙蝠葛中分离鉴定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
2.2 结构鉴定 |
3 讨论 |
3.1 选择提取方法 |
3.2 流动相等系统的选择 |
3.3 工作难点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蝙蝠葛中生物碱的药理活性研究 |
第一节 蝙蝠葛中生物碱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AchE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 |
2.2 分子对接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蝙蝠葛中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蝙蝠葛的生物碱类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基于代谢组学技术乌药炮制前后异喹啉型生物碱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乌药中异喹啉型生物碱裂解规律的研究 |
1.仪器与试药 |
2.方法和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基于非靶标性代谢组学对乌药炮制前后活性成分的分析 |
1.乌药炮制的文献研究与代谢组学 |
2.仪器与试药 |
3.方法与结果 |
4.讨论 |
第三章:基于靶标性代谢组学乌药炮制前后的异喹啉型生物碱的差异分析 |
1.仪器与试药 |
2.方法与结果 |
3.讨论 |
附图 |
乌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创新与结语 |
附录 |
致谢 |
(3)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黄檗资源的植物化学组分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碱 |
1.2.2 精油 |
1.2.3 种子油 |
1.2.4 其他组分 |
1.3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1.3.1 酶辅助提取法 |
1.3.2 索氏提取方法 |
1.3.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
1.3.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
1.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 |
1.4 精油的获得方法 |
1.4.1 水蒸气蒸馏方法 |
1.4.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
1.4.3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
1.4.4 无溶剂微波辅助蒸馏方法 |
1.4.5 离子液体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
1.5 种子油的提取方法 |
1.5.1 索氏提取方法 |
1.5.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
1.5.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
1.5.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
1.5.5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方法 |
1.6 植物细胞壁组分的研究进展 |
1.6.1 植物细胞壁组分分离方法 |
1.6.2 纤维素的应用 |
1.6.3 半纤维素的应用 |
1.6.4 木质素的应用 |
1.7 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研究进展 |
1.8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8.1 研究背景 |
1.8.2 研究内容 |
1.8.3 研究意义 |
2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促进植物组分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组分分离及细胞壁组成分析 |
2.3.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的测定 |
2.3.3 动态流变学性能的测定 |
2.3.4 方法验证 |
2.3.5 表征方法及机理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影响植物组分分离的因素分析 |
2.4.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分析结果 |
2.4.3 黏度测定结果及动态流变学分析 |
2.4.4 方法验证结果 |
2.4.5 FT-IR光谱结果分析 |
2.4.6 再生材料的~(13)C NMR分析 |
2.4.7 XRD结果分析 |
2.4.8 不同物料的微观形态比较 |
2.4.9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溶解植物材料的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生物碱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
3.3.2 生物碱组分的定量分析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3 单因素优化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
3.3.4 生物碱分离条件优化设计 |
3.3.5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
3.3.6 方法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生物碱组分鉴定及定量分析 |
3.4.2 分离生物碱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组成分析 |
3.4.3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因素分析 |
3.4.4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
3.4.5 BBD优化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分析 |
3.4.6 验证实验 |
3.4.7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
3.4.8 方法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同时分离黄檗精油和种子油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同时分离 |
4.3.2 单因素优化精油和种子油分离条件 |
4.3.3 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优化设计 |
4.3.4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
4.3.5 精油和种子油的组分分析 |
4.3.6 种子油物化性质的鉴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优化结果分析 |
4.4.2 影响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
4.4.3 BBD优化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 |
4.4.4 验证实验 |
4.4.5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
4.4.6 精油和种子油组成成分分析 |
4.4.7 种子油理化性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细胞壁组分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药品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植物材料的溶解及细胞壁组分的再生分离 |
5.3.2 细胞壁组分标准参照物的制备 |
5.3.3 再生组分的鉴别 |
5.3.4 再生材料的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再生分离结果分析 |
5.4.2 再生分离材料的鉴定 |
5.4.3 XRD结果分析 |
5.4.4 SEM结果分析 |
5.4.5 TG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应变传感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药品 |
6.2.3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6.3.2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传感器的制备 |
6.3.3 导电性能测定 |
6.3.4 力学性能测定 |
6.3.5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
6.3.6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表征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复合材料电导率的结果分析 |
6.4.2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分析 |
6.4.3 SEM结果分析 |
6.4.4 XRD结果分析 |
6.4.5 FT-IR结果分析 |
6.4.6 XPS结果分析 |
6.4.7 TGA结果分析 |
6.4.8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药品 |
7.2.3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再生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
7.3.2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7.3.3 糠醛制备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7.3.4 Arrhenius方程的建立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
7.4.2 糠醛结构鉴定及定量分析结果 |
7.4.3 糠醛制备的溶剂体系组成分析 |
7.4.4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的优化分析 |
7.4.5 验证实验 |
7.4.6 一阶动力学结果分析 |
7.4.7 反应活化能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 |
8.2.1 实验原料 |
8.2.2 实验药品 |
8.2.3 实验仪器 |
8.3 实验方法 |
8.3.1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
8.3.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
8.3.3 防晒指数(SPF)测定 |
8.3.4 光催化活性测定 |
8.3.5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性能表征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紫外防护性能分析 |
8.4.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光催化活性分析 |
8.4.3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性能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中药白屈菜中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药生物碱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
1.2.1 中药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1.2.2 中药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
1.2.3 中药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制备研究 |
1.2.4 中药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析表征研究 |
1.3 白屈菜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中药白屈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
1.3.2 白屈菜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制备与表征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制备 |
2.1 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分离方法的建立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2 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制备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表征 |
2.3.1 白屈菜中分离纯化的生物碱类化合物信息 |
2.3.2 白屈菜中分离纯化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谱表征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样品准备 |
3.1.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3.1.4 质谱分析条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优化 |
3.2.2 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液质联用分析 |
3.2.3 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3.2.4 白屈菜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谱定性结果的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制备化合物的质谱分析谱图 |
附录B 制备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合成及其抗哮喘和抗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1 抗肿瘤活性 |
1.1.2 抗病原微生物活性 |
1.1.3 抗炎作用 |
1.1.4 激动β_2肾上腺素受体和扩张支气管作用 |
1.1.5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
1.1.6 治疗糖尿病 |
1.2 本课题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2.1 哮喘等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1.2.2 扩张支气管和抗炎是治疗哮喘等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两大策略 |
1.2.3 肾上腺素受体概况及β_2-AR激动剂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机制 |
1.2.4 马齿苋具有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炎症疾病的应用基础,其激动β2-AR抗哮喘活性成分有待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试剂 |
2.4 实验步骤 |
2.4.1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14)的合成 |
2.4.2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14)的分离纯化 |
2.5 实验结果 |
2.5.1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14)的合成 |
2.5.2 化合物结构鉴定 |
2.5.3 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制备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洗脱工艺研究 |
2.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抗哮喘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对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筛选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 |
3.3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2以及OE对组胺诱导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模型的影响 |
3.3.1 实验动物 |
3.3.2 仪器 |
3.3.3 试剂 |
3.3.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3.5 实验步骤 |
3.3.6 实验结果 |
3.4 马齿苋提取液(WEAPS)以及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2、OE对组胺致豚鼠哮喘模型气道痉挛的影响 |
3.4.1 实验步骤 |
3.4.2 数据处理 |
3.4.3 实验结果 |
3.5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对卵白蛋白诱导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 |
3.5.1 实验动物 |
3.5.2 仪器 |
3.5.3 试剂 |
3.5.4 实验溶液配制 |
3.5.5 动物分组及给药 |
3.5.6 小鼠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制备 |
3.5.7 小鼠BALF上清液TNF-α含量测定 |
3.5.8 小鼠BALF上清液IL-1β含量测定 |
3.5.9 小鼠BALF上清液IL-5含量测定 |
3.5.10 小鼠BALF上清液IL-13含量测定 |
3.5.11 数据处理 |
3.5.12 实验结果 |
3.6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和2对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的抗炎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仪器 |
4.2.3 试剂 |
4.3 实验内容 |
4.3.1 试剂配制 |
4.3.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4.3.3 小鼠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制备 |
4.3.4 小鼠血浆一氧化氮含量测定 |
4.3.5 小鼠血浆TNF-α含量测定 |
4.3.6 小鼠血浆IL-6含量测定 |
4.3.7 小鼠BALF上清液TNF-α含量测定 |
4.3.8 小鼠BALF上清液IL-6含量测定 |
4.4 数据处理 |
4.5 实验结果 |
4.5.1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12对LPS诱导脓毒症小鼠的影响 |
4.5.2 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2对LPS诱导脓毒症小鼠的影响 |
4.6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1: 第二章附表 |
附录2: 第三章附表 |
附录3: 第四章附表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药生物碱类组分与单体纯化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生物碱研究基础 |
1.1.1 延胡索生物碱研究现状 |
1.1.2 延胡索生物碱药理活性 |
1.1.3 荷叶生物碱研究现状 |
1.1.4 荷叶生物碱药理活性 |
1.2 中药生物碱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
1.2.1 中药材生物碱提取方法 |
1.2.2 中药生物碱分离方法 |
1.3 结论与展望 |
第2章 延胡索生物碱类组分制备及其D2活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样品的制备 |
2.2.3 延胡索分析及制备液相方法 |
2.2.4 细胞活性筛选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延胡索样品液相分析 |
2.3.2 延胡索类组制备方法开发 |
2.3.3 延胡索类组分分离制备 |
2.3.4 延胡索类组分样品脱盐 |
2.3.5 类组分样品含量测定 |
2.3.6 延胡索样品活性筛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荷叶生物碱类组分制备及其D2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 |
3.2.3 荷叶提取物样品富集浓缩 |
3.2.4 荷叶样品液相分析条件 |
3.2.5 荷叶类组分制备条件 |
3.2.6 荷叶类组分活性筛选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荷叶样品富集纯化 |
3.3.2 荷叶制备方法开发 |
3.3.3 荷叶类组分制备 |
3.3.4 荷叶类组分活性筛选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D2受体拮抗活性导向的荷叶生物碱单体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荷叶生物碱单体分离制备条件 |
4.2.3 制备馏分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
4.2.4 质谱分析条件 |
4.2.5 多巴胺D2受体活性筛选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荷叶生物碱单体分离制备 |
4.3.2 生物碱单体馏分分析 |
4.3.3 荷叶生物碱单体活性筛选 |
4.3.4 SAR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7)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与生物碱类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性状及其断面颜色研究 |
1 材料及仪器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3 块茎性状及其断面颜色描述 |
4 小结 |
4.1 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形状与外表颜色比较 |
4.2 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断面颜色比较 |
第二章 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中生物碱类成分的表征和鉴定 |
1 材料及试剂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方法 |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对照品溶液配制方法 |
2.3 色谱条件 |
2.4 质谱条件 |
2.5 液质样品的分析方法 |
3 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中生物碱类成分鉴定 |
4 小结 |
4.1 实心延胡索组中生物碱成分 |
4.2 叠生延胡索组中生物碱成分 |
4.3 紫堇属各组共有生物碱数量 |
第三章 紫堇属植物块茎中生物碱类成分裂解规律 |
1 对照品质谱结果 |
2 生物碱类成分裂解规律 |
2.1 四氢原小檗碱类生物碱 |
2.2 原小檗碱类生物碱 |
2.3 阿朴菲类生物碱 |
2.4 原阿片碱类生物碱 |
2.5 异喹啉苯并菲啶类生物碱 |
第四章 紫堇属植物块茎中生物碱种类和系统分类与断面颜色的相关性 |
1 紫堇属植物块茎颜色与系统分类 |
2 紫堇属块茎类近源物种的生物碱数量与块茎颜色 |
2.1 实心延胡索组的生物碱数量 |
2.2 叠生延胡索组的生物碱数量 |
2.3 生物碱数量与块茎颜色 |
3 紫堇属植物块茎中生物碱的相对含量 |
3.1 实心延胡索组植物块茎中生物碱的相对含量 |
3.2 叠生延胡索组植物块茎中生物碱的相对含量 |
3.3 黄色块茎中生物碱的相对含量 |
3.4 白色块茎中生物碱的相对含量 |
4 小结 |
4.1 块茎断面颜色分型与种的分子系统位置有关 |
4.2 不同断面颜色的块茎中生物碱种类无明显差异 |
4.3 块茎断面颜色与生物碱成分含量可能有关 |
4.4 对药用植物替代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启示 |
总结与展望 |
1 结论 |
1.1 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基本上分为黄色与白色 |
1.2 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与分子系统分类学位置有关 |
1.3 16种紫堇属不同断面颜色的块茎中生物碱种类无明显差异 |
1.4 块茎断面颜色与生物碱成分含量可能有关 |
2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蝙蝠葛的化学成分研究&狼毒大戟中松香烷二萜绝对构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蝙蝠葛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3 提取与分离 |
2 结果 |
2.1 蝙蝠葛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2.2 结构鉴定 |
3 讨论 |
3.1 提取条件的选择 |
3.2 流动相的选择 |
3.3 工作难点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狼毒大戟中松香烷二萜绝对构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提取与分离 |
2 结果 |
2.1 结构鉴定 |
2.2 17-Hydroxyjolkinolide A(1)和17-Hydroxyjolkinolide B(2)绝对构型的确定 |
2.3 17-Hydroxyjolkinolide B(2)的CD谱和ECD谱的测定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莲须、茺蔚子及益母草薄层色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莲须的化学成分研究 |
1 莲须中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鉴定 |
2 实验部分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茺蔚子和益母草中生物碱显色剂的研究 |
1 常规生物碱显色系统对于益母草植物中生物碱的影响 |
2 影响益母草植物中生物碱显色因素的研究 |
3 应用响应曲面法对显色剂组成进行研究 |
4 方法学考察 |
5 TLC-EFISI-MS方法对益母草植物中生物碱的结构表征 |
6 改良显色剂在其他中药及复方中的应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莲须、茺蔚子及其益母草薄层鉴别项的研究 |
1 莲须薄层色谱的建立 |
2 药典条件下和优化后的茺蔚子薄层色谱的比较研究 |
3 药典条件下和优化后的益母草薄层色谱的比较研究 |
4 结论 |
结论 |
致谢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莲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益母草及茺蔚子生物碱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化合物附图 |
附录三 TLC-MS附图 |
(10)罂粟科植物毛黄堇分子鉴定、活性成分及肝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紫堇属化学成分研究 |
2 紫堇属药理作用研究 |
3 紫堇属植物资源研究 |
4 本草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毛黄堇及同属物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试剂、仪器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引物通用性及序列特征 |
4.2 遗传距离及Barcoding gap |
4.3 不同片段及其组合鉴定效率比较 |
4.4 不同分析方法的鉴定效率比较 |
4.5 叶绿体和核基因片段的聚类分析 |
5 小结与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毛黄堇及同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鉴定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试剂、仪器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叶绿体基因组基本信息 |
4.2 叶绿体基因组注释 |
4.3 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 |
4.4 叶绿体基因组比较 |
4.5 毛黄堇及近缘种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
5 小结与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毛黄堇核基因组测序及生物碱合成途径预测 |
1 引言 |
2 材料、试剂、仪器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因组测序数据统计及survey分析 |
4.2 基因组组装 |
4.3 基因组重复序列 |
4.4 基因预测及非编码RNA |
4.5 基因家族扩张与收缩 |
4.6 ~(13)C稳定同位素示踪毛黄堇生物碱代谢通路 |
4.7 毛黄堇生物碱合成途径预测 |
4.8 毛黄堇生物碱合成上游途径关键酶基因筛选 |
4.9 毛黄堇生物碱合成关键酶基因差异表达 |
5 小结与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毛黄堇总生物碱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试剂、仪器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毛黄堇总生物碱化学成分鉴定 |
4.2 毛黄堇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学验证 |
4.3 不同部位毛黄堇药材化学成分比较 |
4.4 野生和栽培毛黄堇化学成分比较 |
4.5 不同采收期毛黄堇化学成分比较 |
5 小结与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毛黄堇肝保护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试剂、仪器 |
3 试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毛黄堇水提物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4.2 毛黄堇水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5 小结与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筒历 |
四、异喹啉类化合物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蝙蝠葛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D]. 李旭.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基于代谢组学技术乌药炮制前后异喹啉型生物碱的差异性研究[D]. 佘波.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D]. 彭小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中药白屈菜中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制备与表征[D]. 赵田园.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马齿苋中儿茶酚型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合成及其抗哮喘和抗炎活性研究[D]. 杨二兰. 山东大学, 2020
- [6]中药生物碱类组分与单体纯化制备[D]. 高振华.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7]16种紫堇属植物块茎的断面颜色与生物碱类成分分析[D]. 产清云.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蝙蝠葛的化学成分研究&狼毒大戟中松香烷二萜绝对构型的研究[D]. 李敏.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9]莲须、茺蔚子及益母草薄层色谱研究[D]. 张娜.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罂粟科植物毛黄堇分子鉴定、活性成分及肝保护作用研究[D]. 任风鸣.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