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心安思想探析

贾谊心安思想探析

一、试析贾谊的安民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黄稼辉[1](2016)在《贾谊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汉初之政治思想家,贾谊一直是研究汉代思想史中绕不过的一个存在。其政治思想对两汉四百年之长治久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贾谊具有以“天下”安危为课题的问题意识,因而其思想往往集中于政治设计之中,由此,理解、阐释贾谊之思想,必然回到其政治设计中来,这就需要我们看待、研究贾谊思想,必须宏观之远眺,而非微观之梳理。贾谊政治思想产生于秦末汉初,有其历史及学术背景。历史上,汉初政治“汉承秦制”,显示出汉廷治国之艰难,无智识设计政治蓝图,只能沿用前朝之治国模式;又因其经济凋敝,人心思定,故“无为而治”,以图休养生息。学术上,贾谊,生长于以洛阳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背景下,从小接受《诗》《书》六艺之教,同时因天下之中之地缘优势,而接受了儒家以外之道、法、墨、阴阳等诸家思想。贾谊思想的形成,除历史与学术原因外,还有其现实背景,即“诛吕安刘”、文帝登基、黄老之术继续对江湖与庙堂产生影响,但在黄老之术之“无为”中,有一股儒学之暗流涌动。贾谊在明以“过秦”,实则“戒汉”过程中,提出其政治设计之逻辑起点,即王道论。贾谊认为秦亡于“废王道”,而未如汉初思想家“过秦”之时,一味地谴责秦之“法治主义”。贾谊肯定了秦一统天下之历史作用,同时肯定了秦北击匈奴之功绩。贾谊之观点,为武帝与桑弘羊所接受。但这都是贾谊政治思想之表象,贾谊依然想上溯周文,构建王道盛世,故其在阐释“先王之道”时,依然以王道为视域,提出其别具一格之安边策,以招降匈奴。贾谊之“君道论”为其政治设计之重要环节,有两个内在特征,其一是“势”,是治国之依托,可避免社稷为墟。君王应当有分辨“势”是否转移之能力。其二是“明”,只有“明”才能辨其“势”,才能明了“天下大势”。“明”与“诚”二元一体。“势”与“明”是贾谊君道之内在特点。由此,贾谊提出“君道”何以可能的问题,即“立君之道”和“为君之道”。“立君之道”阐述立君之合理性,“为君之道”侧重于阐述君主行为之实然性。只有明白“立君之道”,才能理解“为君之道”,这是贾谊“君道论”中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但贾谊文本呈现了这种内在的逻辑结构。有了指导思想“王道论”,有了实行“王道”的“君主论”,贾谊在其政治设计中主张“礼治论”,而非秦之“法治论”。贾谊主张礼乐为主,法治为辅,教化为主,刑罚为辅,以儒学为核心,推行“礼治”。贾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王道盛世。贾谊之“礼治”,源于汉初之两大乱象,其一是诸侯国之“僭越”;其二是民俗奢侈,无亲亲尊尊。贾谊指出,诸侯国“僭越”是因为无制可依,诸侯王又有“布衣昆弟”之心。因此贾谊提出温和的推恩众建之方案,以强干弱枝,分割诸侯。而民俗奢侈,无亲亲尊尊是因为汉初社会由秦末而来,六国纵横之士习气未消。于是汉廷通过皇帝下诏书之形式移风易俗,从而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民本思想是贾谊政治思想之最重要部分,主要强调以民众为治国安邦之学说。儒家以民为本,强调君民之间的张力。在这种关系中,他们强调“民”为“本”之重要性。贾谊之民本思想是古代最为系统的民本思想,它上承先秦民本思想之精华,下启汉以后两千年民本思潮,将尊君之目的指向“民”而不是“君”,为文帝之治国方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依据。贾谊之民本思想,以儒家之仁政爱民为特点,提出“重民”、“安民”、“富民”、“民议”等核心观念,为儒学与皇权之融合奠定了基础。

郭彦霞[2](2015)在《贾谊的政治理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贾谊是西汉初期重要的政论家,他的作品文笔优美,思想内容深刻。贾谊通过对秦朝灭亡的分析,得出了关于应该如何维持国家稳定的独到见解。西汉初期盛行的黄老思想,在解决诸侯割据与匈奴入侵这两个威胁国家稳定的问题时,表现出的软弱无力也深深触动了贾谊。鉴于此,贾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贾谊的政治理想从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出发,要求统治者应学会正确的为君之道,并强调要善待普通百姓。本文结合西汉初期政治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对贾谊的政治理想进行了概括梳理。首先,针对汉初匈奴入侵与诸侯王国并存这两大问题,贾谊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理想。其具体内容就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以及设“三表”、“五饵”。其次,在实际处理社会民生问题时,贾谊提出了仁政理想,认为统治者应该善待百姓。再次,贾谊注意到了君主在政治生活中重要作用,提出了明君的理想。另外,贾谊也很重视对未来接班人的培养。贾谊的政治理想是其思想体系中最

梁悦[3](2014)在《贾谊社会历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共四章,以贾谊《新书》为主要研究资料,运用历史学及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贾谊去理解知识分子群体的制度设计,从而解读东周至秦汉的社会历史大变局。第一章总体概述了贾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西周末年礼乐制度和分封制崩溃,此后的许多思想家们都致力于社会重建,贾谊正是这个重建过程中的人物。第二章论述了贾谊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在理想社会状态下,天下是统治的最高目标,以天下为思考问题的基本单位构建王道社会。第三章论述了贾谊关于社会结构的基本设计。这种设计是通过对君、臣、民三个基本社会角色的规范完成的。因此本章又分君、臣、民三节,分别论述了贾谊对这三个社会角色的构建和这三个社会角色的社会功能。第四节在前三节的基础上论述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第四章论述了贾谊制度设计的价值支撑。贾谊批判继承了先秦的社会政治伦理价值观,以此作为社会价值体系重建的重要依据,进而支撑他的制度设计。本章分为三节,分别论述了贾谊思想体系中比较重要的礼、仁、孝、忠四种道德观念。

吕琦[4](2014)在《汉初历史反思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汉初期,最高统治者与思想家形成了以“过秦”为主的历史反思思潮。首先,因为汉代秦,对于在时间上前后相接的秦朝,其政权仅存15年就分崩离析,这为汉初统治阶级寻求社会长治久安之道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借鉴;其次,新政权刚刚建立,统治阶级又要面对诸多社会现实问题,所以当时引起的历史反思思潮是汉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各方面社会矛盾推动的结果。三位思想家陆贾、贾谊、晁错与当时最高统治者为了解决当时政治、经济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使他们的政治思想、治国之策自觉地产生共鸣。针对汉初经济凋敝、诸侯王坐大、匈奴扰边等问题,思想家与最高统治者相应地提出了“以民为本”、“削藩弱藩”以及“安边固疆”的政治思想与措施。这是统治阶级建立在当时社会现实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为实现社会的和平安定,在积极寻求一种更好的治国安邦的“良药”。这时期的历史反思思潮可以说对于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及汉朝的巩固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为汉武帝达到的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钱彦惠[5](2012)在《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思想、政策及实践研究 ——以贾谊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经济思想。该文选择以西汉前期具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贾谊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思想观念提出的背景与过程、政策设计的内容与完善状况,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实施进行研究,着重探讨“重农抑商”在贾谊总体社会构想中的地位,探究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思想的阶段特征与实质。一、简单介绍贾谊“重农抑商”思想、政策的提出。以“重农抑商”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概念规范为切入点,其贾谊“重农抑商”思想及措施的提出文化背景。贾谊是“重农抑商”思想与政策的兼论者,他的这一思想的提出脉络伴随着《过秦论》、《论定制度兴礼乐疏》《论积贮疏》、谏使民放铸疏与《治安策》等政论文的先后提出渐趋形成。二、阐述贾谊“重农抑商”思想的提出原因及其在总体社会构想中的地位。这一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论述了贾谊“重农抑商”思想提出的原因,笔者认为,此思想是在贾谊认识到当时社会不和谐、政治不安定和经济不平衡状况后提出的,在《新书》中他已对“重农”、“抑商”原因进行过分别阐述;其次,阐释了贾谊的“重农抑商”思想在其整体社会构想中的核心地位,即巩固中央权力是贾谊思想的核心问题,而“重农抑商”思想又是巩固中央集权的核心。三、论述贾谊“重农”“抑商”思想、措施的内容、实质。这一部分主要分三个主要层面:第一,阐释了其“重农抑商”思想中包含有“后备经济思想”、“货币统一思想”与“抑奢思想”等具体内容;第二,对贾谊的“重农”与“抑商”措施进行系统归纳,认为贾谊所倡导的“积贮”、“驱民归农”是其重农措施,而“抑奢”、“令禁铸钱”、调节商品流通和供需价格则是其“抑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对贾谊“重农抑商”实质进行分析,提出贾谊“重农抑商”的实质在于加强政府对商业资源和商业利益的争夺。四、分析贾谊“重农抑商”主张的完善情况。贾谊“重农抑商”主张的完善过程,主要包括思想的完善和措施的完善两方面:思想的完善主要得益于晁错、公孙弘、董仲舒、张汤、桑弘羊等人的继承与宣传;措施上的完善主要依托于文帝、景帝、武帝等最高统治者以诏书、法律的形式,对诸项“重农抑商”措施的强制推行。最后,论文还通过对贾谊“重农抑商”实施状况的研究,对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思想、政策的发展脉络与实质进行深入探讨。西汉前期(高祖到武帝时期)重农抑商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由“重农”向“重抑商”转变的脉络特点,并体现出中央集权统治日趋强化的实质。总之,对贾谊“重农抑商”思想措施提出、实践、完善过程的研究,便利了我们对西汉初期商业发展状况和政府商业政策认识,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封建国家从一开始就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原因,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方明智[6](2009)在《贾谊《新书》之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汉初着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和文学家,贾谊以其文、赋创作见长,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散文集《新书》,被誉为“西汉鸿文”,成为汉初文风的卓越代表。今版《新书》存有贾谊的五十八篇文章(其中两篇缺失),内容涉猎丰富,多为国计民生的政论性文章,且思想深邃,文笔犀利,代表了一个时代。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史论结合法、文献分析等方法,从贾谊的生平、《新书》的真伪及版本流传、古今学者对贾谊及《新书》的研究概况、《新书》的主要思想内容、以及贾谊散文的艺术风格等方面,对贾谊及其《新书》作多角度的研究。得出贾谊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汉王朝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时代危机感,是时代决定了贾谊的命运;贾谊的思想归属问题仍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任何思想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最终会实现;其散文具有气势磅礴、论证方法多样等自身独特的、鲜明的艺术特色等结论。

于舒[7](2009)在《汉初思想家群体德治法治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历史经验教训为鉴就可以得到一些如何进行统治的治国方略,特别是秦王朝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朝代的短命而亡,更是让汉初的统治者担心如何稳固江山的问题,秦王朝过度倚仗刑罚,最终民怨四起,奋起抗争,致使秦朝短命而亡。汉初的一些儒者在此时提出了休养生息、安抚人民、以德治国、德主刑辅的一系列治国理念,很好的契合了这一时期的统治者以及社会大环境需求,儒家学说重新又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努力为后来新儒家学说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说,影响了中国古代儒家的发展。

李美平[8](2008)在《论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文中研究说明伦理或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自有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都要利用伦理或道德来为自己服务,所以伦理或道德与政治的联系非常密切。早在秦汉时期,学者们就开始关注伦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他们都认为政治应建立在伦理或道德的基础上,以伦理或道德来维护政治统治的合理性,并把政治看作是伦理或道德的具体体现和延伸,致立于政治伦理的解释和建构。这种学说既不属于纯粹的伦理学,也不属于纯粹的政治学,而是把二者融合在一块以伦理学为指导的政治伦理学,这种学说对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西汉初期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的深入系统研究,阐述了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揭示了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德主刑辅,礼法结合。从中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西汉初期以来以贾谊为代表的政治伦理思想儒家化的发展过程。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儒家为主,还广泛地吸收道家法家的思想,开创了政治伦理思想儒家化的先河,对西汉以来中国政治伦理制度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学习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对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历史启迪。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这一章从贾谊所生活的时代的背景出发,阐述了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的结果。解决了贾谊政治伦理思想的形成问题。第二章: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每种政治伦理思想都有其哲学基础,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也不例外。此章通过深入的分析,阐述了“人性非甚相远”是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解决了贾谊政治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问题。第三章: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非常丰富,贾谊在对道家法家思想批判与吸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本思想、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等思想,其核心内容是民本思想和礼治思想。第四章: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当代启示。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极其丰富,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政治文明建设有着深刻的启迪。首先,我们必须坚持与为本,不断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政治文明。其次,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最后,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韩秀坤[9](2008)在《西汉才子贾谊之命运与创作风格解读》文中提出贾谊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绝代才子。他的生命短暂,只匆匆走过短短的三十三个春秋,但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思想上、政治上,他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他关注颇多,尤其是对他的心路历程和命运遭际的研究,更是学术论争的焦点,但概括起来基本上都是围绕“遇”和“不遇”这两个主题来展开。而文品反映人品,所以研究一个作家自然也离不开对其作品的分析,贾谊政论文的气势历来为人称道,他的赋作更不乏受人关注。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把贾谊的命运与创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解读,并探讨造成贾谊生命悲剧及其作品创作风格差异的根本的、内质性的原因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论及。通过对前人及时人研究贾谊的资料的汇集、整理和对比研究,本文从分析基本材料入手,主要从贾谊的生命轨迹、命运解析以及作品创作风格解读三方面层层深入,分析和探讨了造成贾谊生命悲剧和创作风格差异的根源这一问题并得出结论:即在于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具体说就是自由与理想的二难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摧残和精神折磨直接导致了他生命的毁灭。并且通过对贾谊个体的研究以及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考察,我们发现,文化人格的二重性不惟独体现在贾谊身上,而是普遍存在于中国历代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综观整个中国文学史,可以说不管什么时代,什么流派,什么人生取向、创作倾向的文人作家,尽管他们的生命形态纷纭多状,但是他们的内在人格从根本上说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种分裂和变异,而正是这种深层结构的矛盾冲突,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状态及其文学创作的总体品格和主流特征。

张超[10](2008)在《贾谊《新书》研究》文中指出贾谊作为汉初着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和文学家,以其文、赋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影响久远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散文创作集《新书》,被誉为“西汉鸿文”,成为汉初文风的卓越代表。今版《新书》存有贾谊的五十八篇文章(其中两篇缺失),内容十分丰富,多为涉及治国安邦及民生大计的政论性文章,且紧密联系汉初社会的现实,思想深邃,文笔犀利,代表了汉初大一统时代政治家们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本文拟从贾谊及其《新书》概况、《新书》孕育的主要思想内涵、《新书》、的考辨及校勘研究三方面对贾谊及其《新书》作个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研究。一、贾谊及其《新书》概况。这一部分首先论述了秦汉之际的时局及其对文人思想的重大影响,其次对贾谊的生平及后人的评价作了一定程度的整理,最后考察并整理了《新书》的流传与版本系统。二、《新书》孕育的主要思想内涵。这一部分首先论述了《新书》的思想渊源,其次从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经济思想等三个主要方面对《新书》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三、《新书》的考辨及校勘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书》的真伪进行考辨,其次对《新书》的篇目进行考辨,最后探讨了《新书》两个主要版本的校勘得失问题。

二、试析贾谊的安民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贾谊的安民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贾谊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之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历史、现实及其学术背景
    第一节 “汉承秦制”的弊端与“无为而治”的“国是”
        一、在楚制与秦制之间
        二、“汉承秦制说”的质疑及其弊端
        三、无为而治的“国是”及其弊端
    第二节 贾谊政治思想的现实背景
        一、“诛吕安刘”及其影响
        二、汉文帝与黄老之术
        三、汉初儒学之暗流涌动
    第三节 贾谊的学术背景
        一、贾谊缘何以儒学为其学术基础
        二、以洛阳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背景
        三、贾谊儒家以外的学术背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王道论
    第一节 汉初的“过秦”思潮
        一、陆贾等人之“过秦”
        二、贾谊之“戒汉”
        三、汉初“过秦”思潮的总结:以《盐铁论》为依据
    第二节 贾谊之王道论
        一、何谓王道?
        二、贾谊之王道论
        三、贾谊之王道论对汉廷的影响
    第三节 王道论视域下的安边策
        一、安边策之前状:用兵或者和亲
        二、安边策之核心:招降
        三、安边策之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君道论
    第一节 君王之“势”论
        一、先秦之“势”
        二、贾谊之“势”
        三、贾谊之“势”的意义
    第二节 君王之“明”论
        一、儒、道之“明”
        二、贾谊之“明”
        三、贾谊之“明”的意义
    第三节 贾谊的君道论
        一、荀子、贾谊之“立君之道”
        二、贾谊的君道思想之来源
        三、贾谊的君道之可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礼治论
    第一节 汉廷与诸侯国的礼治思想
        一、汉廷与诸侯国紧张的原因
        二、贾谊对诸侯国礼治所做的思考
        三、贾谊思考之影响
    第二节 贾谊的礼治论与移风易俗
        一、贾谊之前对风俗之认识
        二、贾谊对社会风俗之批评
        三、贾谊制礼移风易俗的意义及其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本论
    第一节 贾谊民本论之源流
        一、《尚书》之民本论
        二、《左传》之民本论
        三、《孟子》之民本论
        四、《荀子》之民本论
    第二节 贾谊的民本论
        一、重民思想
        二、安民思想
        三、富民思想
    第三节 贾谊的民本论对汉廷之影响
        一、贾谊民本论对汉廷学者之影响
        二、贾谊民本论对汉廷官吏之影响
        三、贾谊民本论对文、景二帝之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为天下政治设计的儒者——贾谊
    一、以天下为课题的问题意识
    二、长治久安的政治设计者
    三、一个“理想纯粹”的儒者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贾谊的政治理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贾谊政治理想的缘起
    第一节 政治理想的概念释义
    第二节 先秦诸子们的政治主张与理想
    第三节 陆贾的政治理想
第二章 “明君”的政治理想
    第一节 先秦思想家的明君理想
        一、 儒家的明君理想
        二、 法家的明君理想
        三、 道家的明君理想
        四、 墨家的明君理想
    第二节 贾谊的明君理想
第三章 以民为本的仁政理想
    第一节 贾谊以民为本仁政理想的形成
        一、 历史的沉淀
        二、 对西汉前期社会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贾谊以民为本的仁政理想
        一、 从理论上阐述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二、 从实践上落实以民为本的仁政理想
    第三节 民本仁政理想的历史评说
第四章 大一统的政治理想
    第一节 大一统释义
    第二节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一、 分封诸侯王的历史渊源
        二、 诸侯王的僭越与贾谊的应对主张
    第三节 建三表,设五饵,与单于争其民
        一、 西汉初期的匈奴民族与“和亲”政策
        二、 “三表”与“五饵”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贾谊社会历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贾谊研究史概述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贾谊的时代
    第一节 战国秦汉的大变局
        一、 士阶层的变化
        二、 汉初社会问题
    第二节 秦汉一体性
        一、 过秦论
        二、 秦汉一体性
第二章 贾谊思想中的理想社会状态
    第一节 天下
        一、 以天下观天下
        二、 天下为公
    第二节 王
第三章 贾谊关于社会结构的基本架设
    第一节 君
        一、 君的角色构建
        二、 君的角色功能
    第二节 臣
        一、 臣的角色构建
        二、 臣的角色功能
    第三节 民
        一、 民的角色构建
        二、 民的角色功能
    第四节 三者关系
        一、 君臣关系
        二、 民本思想
第四章 贾谊社会建构的价值支撑
    第一节 礼
        一、 礼的概述
        二、 贾谊关于礼的社会功能论
    第二节 仁
        一、 礼与仁
        二、 仁的内涵
    第三节 孝与忠
结 语
附录 贾谊研究综述
    一、 贾谊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二、 贾谊仕途不得志的原因
    三、 政治思想
    四、 贾谊解决一些具体社会问题的方案
    五、 哲学思想
    六、 《新书》研究
    七、 其他
参考文献
    一、 古籍类
    二、 今人着作、译着(译着外依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序)
    三、 论文类(依发表时间顺序排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汉初历史反思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历史反思思潮代表人物的研究
        (二) 从思想和政治两方面对汉初历史反思思潮的研究
        (三) 港澳台及海外人士对汉初历史反思思潮的研究
一、 历史反思思潮兴起的原因
    (一) 秦朝速亡的警示
    (二) 汉初社会现实的需要
    (三) 汉初统治者政治自觉意识
二、 历史反思的理论与实践
    (一) “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1、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2、 以德治国,轻罚慎行
        3、 以农为本,重视生产
        4、 勤俭节约,节省民力
    (二) 关于分封问题的历史反思
    (三) 关于匈奴问题的历史反思
三、 历史反思思潮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思想、政策及实践研究 ——以贾谊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历史上贾谊思想研究回顾
        1.2.2 近年来贾谊思想研究状况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1 贾谊思想研究的不足之处
        1.3.2 “重农抑商”研究的概念规范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贾谊“重农抑商”思想的提出背景与其在贾谊整体构想中位置分析
    2.1 贾谊“重农抑商”思想的提出
    2.2 贾谊“重农抑商”思想提出的背景
        2.2.1 主观原因
        2.2.2 客观原因
    2.3 贾谊的整体社会构想
        2.3.1 社会道德与礼治构想
        2.3.2 政治构想
        2.3.3 经济构想
    2.4 贾谊“重农抑商”思想在其整体社会构想中的位置分析
        2.4.1 在社会构想中的位置分析
        2.4.2 在政治构想中的位置分析
        2.4.3 在经济构想中的位置分析
3 贾谊“重农抑商”思想、措施的内容
    3.1 贾谊“重农抑商”思想的内容
        3.1.1 后备经济思想
        3.1.2 货币统一思想
        3.1.3 抑奢思想
    3.2 贾谊“重农抑商”措施的内容
        3.2.1 重农措施
        3.2.2 抑商措施
    3.3 贾谊“重农抑商”思想、措施的实质
4 贾谊“重农抑商”思想、措施的完善
    4.1 贾谊“重农抑商”在思想上的完善
        4.1.1 晁错对贾谊“重农抑商”思想的继承发展
        4.1.2 武帝时贾谊“重农抑商”思想的继承与完善
    4.2 贾谊“重农抑商”在措施实践上的完善
        4.2.1 文帝时贾谊仕途与其措施的实施
        4.2.2 景帝时贾谊“重农抑商”措施的实施
        4.2.3 武帝时对贾谊“重农抑商”措施的实践
5 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措施的发展脉络与实质
    5.1 发展脉络
        5.1.1 高祖到景帝时的重农为主
        5.1.2 武帝时期的以“重”抑商为主
    5.2 发展实质
        5.2.1 政治上,“重农抑商”由思想、政策向制度转变
        5.2.2 思想上,“重农抑商”思想体现出思想大一统的实质
        5.2.3 经济上,“重农抑商”政策体现出政府干预力度加强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贾谊《新书》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贾谊生平介绍
    一、少年博学 破格入仕
    二、权贵诋毁 贬谪长沙
    三、居安思危 激扬文字
    四、沾溉后人 其泽深远
第二章 《新书》的真伪考证、流传情况及版本系统
    一、《新书》的真伪考证
    二、《新书》的流传情况
    三、《新书》的版本系统
第三章 古今学者对贾谊及其《新书》的研究
    一、对贾谊生平遭际的研究
    二、对《新书》所阐述思想的研究
第四章 贾谊《新书》的思想内容
    一、贾谊《新书》的思想内容
    二、贾谊思想形成的原因
    三、贾谊思想的时代意义
第五章 贾谊散文的艺术风格
    一、贾谊散文气势恢弘磅礴
    二、贾谊散文具有辞赋的某些特点
    三、贾谊散文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四、贾谊散文的语言精炼、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汉初思想家群体德治法治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德治与法治的历史沉思
第一章 德治、法治的概念及溯源
    第一节 先秦的“德”与德治
        一、“德”的概念
        二、德治
    第二节 先秦的“法”与法治
        一、“法”的概念
        二、先秦“法”的二个含义
        三、法治
    第三节 汉代之前的德治法治观
        一、周人的德刑观
        二、儒家的德治法治观
        三、法家的德治法治观
第二章 汉初思想家群体德治法治观
    第一节 时代与时代的问题
        一、汉初的时代背景
        二、汉初思想家德治法治观的总体特点
    第二节 陆贾、贾谊、贾山的德治法治观
        一、陆贾的德治法治思想
        二、贾谊的德治法治思想
        三、贾山的德治法治思想
第三章 汉初思想家群体德治法治观的意义与限度
    第一节 汉初思想家群体德治法治观的意义
        一、汉初思想家“德治”思想的意义
        二、汉初思想家对权力与道德关系认识的意义
        三、汉初思想家对董仲舒“德主刑辅”模式的影响意义
    第二节 汉初思想家群体德治法治观的思想限度
        一、德治的作用及限度
        二、法治的作用及限度
        三、道德与法的合理融合
        四、君德的重要性及其限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1章 贾谊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1 贾谊的生平
    1.2 贾谊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2.1 三大矛盾初步显现
        1.2.2 黄老无为思想并不能解决当时社会三大矛盾
第2章 贾谊政治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2.1 “人性论”思想渊源
    2.2 “人性非甚相甚相远”习从善恶的人性观
第3章 贾谊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
    3.1 “民必胜之”之民本思想--贾谊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
        3.1.1 “民必胜之”的民本思想提出原因探析
        3.1.2 民必胜之”主要内涵
        3.1.3 贾谊民本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实践
        3.1.4 贾谊民本思想评价
    3.2 贾谊的“礼治”思想
        3.2.1 贾谊的礼治思想渊源
        3.2.2 贾谊的礼治思想原因及内容探析
    3.3 贾谊的法治思想
第4章 贾谊政治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4.1 加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
    4.2 加强制度建设的思考
    4.3 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西汉才子贾谊之命运与创作风格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贾谊生平事迹简介
二、贾谊命运解析研究
    1、贾谊悲剧之表层分析
        (1) 贾谊和汉初社会
        (2) 贾谊和汉文帝之间的君臣际遇
        (3) 贾谊和同僚的关系
    2、贾谊悲剧在个人
    3、贾谊悲剧之根源
三、贾谊创作风格之解读
    1、政治才华的个性展示和自信力的极度张扬
    2、牢骚满腹、抑郁不平之气的宣泄与生命价值理想的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其它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贾谊《新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贾谊及其《新书》概况
    (一) 秦汉之际的时局及其对文人思想的重大影响
    (二) 贾谊生平及评价
    (三) 《新书》的流传与版本系统
        1、《新书》的流传情况
        2、《新书》的版本系统
        3、《新书》较有代表性的版本
第二章 《新书》孕育的主要思想内涵
    (一) 《新书》的思想渊源
        1、儒家渊源
        2、法家渊源
        3、道家渊源
    (二) 《新书》的思想内涵研究
        1、政治思想
        2、教育思想
        3、经济思想
第三章 《新书》的考辨及校勘研究
    (一) 《新书》真伪考辨
    (二) 《新书》篇目考辨
        1、《新书》的基本篇目
        2、《新书》的篇目次序考辨
        3、《新书》的篇目内容考辨
    (三) 《新书》两个主要版本的校勘得失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试析贾谊的安民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贾谊政治思想研究[D]. 黄稼辉. 武汉大学, 2016(06)
  • [2]贾谊的政治理想研究[D]. 郭彦霞. 淮北师范大学, 2015(09)
  • [3]贾谊社会历史思想研究[D]. 梁悦.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4)
  • [4]汉初历史反思思潮研究[D]. 吕琦.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3)
  • [5]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思想、政策及实践研究 ——以贾谊为中心的考察[D]. 钱彦惠. 宁波大学, 2012(06)
  • [6]贾谊《新书》之研究[D]. 方明智. 福建师范大学, 2009(02)
  • [7]汉初思想家群体德治法治观[D]. 于舒. 黑龙江大学, 2009(12)
  • [8]论贾谊的政治伦理思想[D]. 李美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08(07)
  • [9]西汉才子贾谊之命运与创作风格解读[D]. 韩秀坤. 曲阜师范大学, 2008(10)
  • [10]贾谊《新书》研究[D]. 张超. 南昌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贾谊心安思想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