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盏憩室与肾囊肿的CT鉴别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春,李海洋,罗能钦[1](2021)在《经皮肾穿刺引流治疗肾盏憩室合并感染的病例报道》文中认为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17岁,因反复右腰痛伴发热1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行CT、彩超检查提示右肾中极囊性占位,性质不明。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给予抗感染治疗两周后患者症状无任何缓解,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行血常规WBC 9.8×109/L、中性粒细胞81.3%,血沉54 mm/h。泌尿系平扫和增强CT可见右肾中极囊性占位,无增强效应,直径约4 cm,彩超提示为右肾中极囊性占位。入院后行经皮肾穿刺引流后,引流出暗褐色液体约200 ml,行细菌培养为粘质沙雷菌,引流1个月后引流液逐渐变清亮,每天约100 ml,引流物肌酐为3 073.1μmol/L,行静脉肾盂造影,以及经引流管顺行造影未发现囊性占位与集合系统相通,持续引流3个月后,
杨旭东,张勇[2](2021)在《特殊类型肾囊性疾病误诊误治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特殊类型肾囊性疾病误诊误治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方法对2017—2020年收治的曾误诊误治的特殊类型肾囊性疾病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分别因超声检查发现双肾囊肿3年、CT检查发现左肾囊肿1年、超声检查发现左肾囊肿20 d和超声检查发现左肾囊肿11 d入院。术前CT尿路造影检查均提示肾囊性疾病。1例术前诊断双肾单纯性肾囊肿(BosniakⅠ级),术后确诊复杂肾囊肿(BosniakⅡ级),手术失当,造成大出血及尿瘘,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好转;1例肾上盏扩张积液误诊为肾囊肿,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后转归良好;1例肾盏憩室合并结石误诊为肾囊肿伴钙化,术中缝合肾盏憩室交通口并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后转归良好;1例为肾囊肿,手术失当致手术困难,造成术程延长。结论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和选择最优手术方案对避免肾囊性疾病的误诊误治具有重要意义。
王超[3](2021)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患者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4.86±9.91)岁,平均BMI(23±1.37)kg/m2,憩室结石位于肾上极7例、肾中极7例、肾下极8例,憩室平均最大径(3.40±0.93)cm;结石平均最大径(1.77±0.21)cm。6例患者于院外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均未清除,但是2例患者症状稍缓解。4例患者于院外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因术前诊断为肾盏结石,进软镜未找见憩室结石导致治疗失败,其余患者均无既往手术史。18例出现腰部酸痛、胀痛或不同程度的肾区叩击痛等,其中9例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4例无任何临床症状,只在体检时偶然发现。2例患者尿培养阳性,根据药敏试验选取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术前均根据血压及血糖情况进行处理。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禁忌症后,再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在截石位先置入输尿管导管,后改为俯卧位进行PCNL并处理憩室颈部。总结22例患者手术经验,并将患者根据憩室位置分为肾上、中、下盏憩室三组,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术中使用可视穿刺针进行精准穿刺,穿刺成功后扩张至标准通道碎石取石,然后处理憩室颈部。手术采用单通道,平均手术时间(85.09±21.04)min,术后住院时间(6.77±0.69)d,术中出血(46.11±18.77)m L,术中使用可视穿刺针均精准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后使用碎石工具(EMS或钬激光)进行碎石,结石清除率达97.27%。1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0℃,采用对症处理,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胸膜损伤、血气胸和肾周组织损伤等。术后5~7d拔出肾造瘘管,2月拔出双J管。患者于术后3~12个月复查CT或静脉肾盂造影,结石均未复发,10例憩室体积缩小至50%,其余12例患者憩室基本塌陷。统计分析本研究中肾上极与肾中极在憩室大小、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肾中极和肾下极在憩室颈部通道粗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清石率、并发症、憩室缩小率、症状缓解率在三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结论:本研究通过比较使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上、中、下盏憩室结石,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本研究也发现憩室大小和憩室颈部通道粗细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影响更大。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关键步骤及难点在于目标憩室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和处理憩室颈部。使用可视化经皮肾镜处理憩室结石具有以下优势:精准穿刺憩室,适时停止穿刺;小憩室可采用跨憩室穿刺扩张安全有效的建立经皮肾通道;使用亚甲蓝寻找憩室口简单方便,术后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可充分扩张引流;使用可视化经皮肾镜治疗肾上盏憩室结石及腹侧憩室结石具有一定安全性,尤其对于软镜治疗困难的肾下盏憩室结石优势明显。总之,使用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具有穿刺更加精准、建立通道更加便捷、处理憩室颈部更加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陈兴发,陈煜,崔振宇,贺大林,何翔,金讯波,王荣江,熊晖,杨文增,俞蔚文,周密[4](2020)在《单纯性肾囊肿手术治疗的安全共识》文中指出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renal cysts,SRCs)是一种良性病变,也是人类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好发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以上健康人群肾囊肿超声检出率达6.36%~24%[1]。随着微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单纯性肾囊肿主要
罗圆满[5](2020)在《肾盏憩室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并评价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03月至2019年03月于山东省立医院行腔内微创手术治疗的13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 33.54±7.30 岁(20-44 岁),平均体重 70.69±11.60Kg(60-100kg)。结石位于肾上盏的患者9例,中盏3例,下盏1例。5例患者憩室结石位于左肾,8例位于右肾。根据术前各种影像学检查评估憩室及结石大小,憩室平均大小9.51 ±11.40cm2,4例患者憩室内单发结石,9例患者憩室内为多发结石,结石平均大小4.76±9.02cm2。其中有2例患者曾于院外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憩室结石,术后1例患者未见结石排出,1例见结石排出但复查示结石残留,其他患者入院前未曾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行泌尿系B超、KUB、CTU、RP等检查,明确术前诊断,完善肾功能、尿培养等检查,给予必要的抗炎、对症等治疗,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6例患者直接行PCNL治疗憩室结石,其中3例患者术中在超微皮肾通道下使用输尿管镜处理憩室结石;6例患者直接行FURL治疗;另有1例患者术中输尿管软镜探查后中转PCNL治疗。总结13例患者的手术经验,并对PCNL组与FURL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相关指标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3例直接在经皮肾镜下操作:超声碎石后将结石冲出体外,有2例患者经过输尿管导管逆行推注亚甲蓝溶液后发现憩室开口,其中1例患者行钬激光切开憩室颈部后放置肾造瘘管通过憩室颈部,1例患者行肾镜反复扩张后放置肾造瘘管通过憩室颈部,另有1例患者的术前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憩室颈部严重狭窄、开口接近闭锁,术中成功碎石后未发现憩室开口,考虑患者憩室颈部可能已完全闭锁,遂结束手术;3例患者在超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下操作:所有患者均成功取石,有2例患者经过输尿管导管逆行推注亚甲蓝溶液后发现憩室开口,另1例患者直接镜下探查到憩室开口,此3例患者均通过输尿管镜镜体反复扩张,并放置肾造瘘管通过憩室颈部;1例试行输尿管软镜碎石:由于憩室位置较低、软镜镜头在肾内弯曲角度有限等原因,经输尿管软镜探查后未发现憩室开口,术中转PCNL,肾镜下碎石、取石,经过输尿管导管逆行推注亚甲蓝溶液后发现憩室开口,再经肾镜镜体反复扩张,放置肾造瘘管球囊通过憩室颈部;6例患者直接在输尿管软镜下完成手术:有5例患者软镜下仔细探查后发现憩室开口,经过钬激光切开颈口、扩张颈部,借助套石篮取出较大块结石,再行钬激光碎石,另1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憩室颈部严重狭窄、开口接近闭锁,术中软镜下未发现憩室开口,但结合术前影像学、RP定位,仔细寻找到憩室壁明显薄弱处成功进行憩室颈口重建,行碎石操作后放置双J管上端于憩室内持续扩张引流,结束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碎石,PCNL组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05.71±39.10min,术前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平均15.86±13.30g/L,术后常规留置肾造瘘管、双J管、导尿管,术后平均拔除导尿管时间5.43±1.81天,平均拔除肾造瘘管时间18.71±10.01天,平均拔除双J管时间40.67± 18.04天,平均住院时间18.29±4.61天,术后1-2个月复查KUB、双肾CT等显示所有患者未见结石残留,碎石成功率100%,拔出双J管后3个月复查示5例患者憩室较前缩小,2例患者较前无明显变化,憩室缩小率达到了 71.4%,症状缓解率高达100%,术后远期随访10-16个月未见结石复发。FURL组6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85.00±26.65min,术前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平均10.67±8.71 g/L,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导尿管,术后平均拔除导尿管时间3.50±0.84天,平均拔除双J管时间36.67±7.69天,平均住院时间9.00±2.76天,术中、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KUB、双肾CT显示4例患者未见结石残留,1例患者残留小结石<4mm,碎石成功率83%,1例患者残留结石直径约为5mm,与术中未发现憩室开口,重建颈部引起较多出血、影响操作视野有关,远期随访该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憩室较前缩小,结石未见明显增大,遂行保守治疗,嘱患者定期复查。FURL组患者拔除双J管后3个月再次复查示症状缓解率100%,所有患者憩室均较前缩小,憩室缩小率100%,远期复查10-16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统计学分析得出本研究中FURL组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上明显优于PCNL组,而在碎石成功率、症状缓解率、憩室缩小率等方面无显着差异。结论:总体来说,PCNL与FUR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都安全、有效,各有优点和局限性。本研究表明PCNL相对创伤更大,病人疼痛更明显,住院时间明显延长,而FURL更加微创,对患者身心打击更小,患者也更容易接受体表无伤口的手术方式,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技术和器械的发展,在疗效越来越明确的情况下,以FURL作为主要手术方式来处理肾盏憩室结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要特别注意术前针对患者憩室及结石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本研究中有1例下盏憩室结石行输尿管软镜探查后术中转PCNL,说明了对于下盏憩室结石,尤其术前影像定位考虑到软镜镜头弯曲角度有限可能会影响寻找憩室开口、碎石等操作时,建议首选PCNL,手术成功率更高,或者术前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表明FURL治疗肾下盏憩室结石,在术中转PCNL几率更大。而对于上盏及中盏、直径小于2cm结石,特别是肾脏腹侧憩室结石,经皮肾镜碎石通道更长可能加重肾脏损伤和出血,且肾镜操作角度可能更小,而FURL可以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却能减少患者身心创伤,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病人身体及经济负担,此时FURL应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崔梦莺[6](2019)在《儿童肾盏憩室的诊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儿童肾盏憩室的鉴别诊断与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09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4例肾囊性占位病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7例诊断为肾盏憩室,总结分析7例肾盏憩室患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以及转归等情况。结果:7例患儿中,女性3例,男性4例;右侧5例,左侧2例;年龄4个月至10岁,平均年龄6.4岁。7例患儿中,3例因腹痛就诊,4例无临床症状,为体检时彩超发现。憩室直径1.4 cm6.2 cm,平均直径3.8 cm。4例患儿予随访观察,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腹痛缓解好转出院,2例予腹腔镜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8年。5例保守治疗患儿定期随访憩室大小,未见明显变化;2例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憩室无复发。结论:儿童肾盏憩室易与单纯性肾囊肿相混淆,CT增强后延迟扫描对诊断肾盏憩室有较高的检出率。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徐峰,李晓欣,孙文学,叶雄俊,熊六林[7](2019)在《细针穿刺技术在肾囊肿与肾盏憩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肾囊肿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患病率约10.5%[1],50岁以上人群,约占50%。尽管泌尿系CT增强扫描诊断肾囊肿相对可靠[2],但肾盏憩室在影像学上与肾囊肿极其相似,通常很难鉴别。因此,不少肾盏憩室被误诊为肾囊肿,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出现尿漏,给术者及患者术后带来很多不便。而细针穿刺技术能最大化降低这类疾病的误诊率,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实用。
梁占东,刘燕霞,刘彦芳,朱月香,崔书君[8](2018)在《640层螺旋CTU分泌期低剂量容积扫描在诊断肾盏憩室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640层螺旋CTU分泌期低剂量容积扫描方案(80k V+自动毫安+AIDR)在诊断肾盏憩室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肾盏憩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或静脉肾盂造影证实为肾盏憩室患者,所有病例均行640层螺旋CTU多期扫描,且分泌期采用低剂量容积扫描方案。由三位不同年资医师(A、B、C)采用双盲法分别对CTU分泌期扫描前后图像进行后处理并分析、诊断。记录所有患者各期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出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A医师CTU分泌期图像前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3.3%(2/15)、86.7%(13/15),前后诊断符合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16.13,P<0.05);B医师CTU分泌期图像前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1/15)、73.3%(11/15),前后诊断符合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13.89,P<0.05);C医师CTU分泌期图像前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0%(3/15)、66.7%(10/15),前后诊断符合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6.65,P<0.05)。在低剂量容积扫描方案下,分泌期单期平均ED较皮质期、髓质期减少了43.0%,CTDIvol则减少了42.9%,分泌期ED仅占总ED的15.89%。结论 640层螺旋CTU分泌期低剂量容积扫描不仅能明显提高肾盏憩室的诊断准确率,而且能明显降低单期ED,其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季健,普超,朱元全,冯伟,李胜斌[9](2018)在《肾盏憩室合并肾盂输尿管扩张误诊为肾囊肿致术后漏尿1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肾盏憩室又称为肾盂源性囊肿,临床少见,且多数因无症状而不需外科治疗,但易误诊为肾脏单纯性囊肿,处理不当常致严重后果[1]。肾盏憩室排泄性尿路造影发现其发病率约为0.45%,成人与儿童发病率相似,无性别差异,双肾受累概率均等[2]。在临床中部分肾盏憩室表现酷似肾囊肿,鉴别诊断困难。肾盏憩室合并有肾盂输尿管扩张时鉴别诊断的难度更为加大。目前文献多集中于单纯肾盏憩室的诊治,肾盏憩
崔梦莺,张德迎,陆鹏,刘俊宏,林涛,何大维,李旭良,魏光辉,刘星[10](2018)在《儿童肾盏憩室的鉴别诊断与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童肾盏憩室的鉴别诊断与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09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4例肾囊性占位病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7例诊断为肾盏憩室,总结分析7例肾盏憩室患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以及转归等情况。结果 7例患儿中,女性3例,男性4例;右侧5例,左侧2例;年龄4个月至10岁,平均年龄6.4岁。7例患儿中,3例因腹痛就诊,4例无临床症状,为体检时彩超发现。憩室直径1.46.2 cm,平均直径3.8 cm。4例患儿予随访观察,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腹痛缓解好转出院,2例予腹腔镜手术治疗。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8年。5例保守治疗患儿定期随访憩室大小,未见明显变化;2例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憩室无复发。结论儿童肾盏憩室易与单纯性肾囊肿相混淆,CT增强后延迟扫描对诊断肾盏憩室有较高的检出率。临床应严格把握手术指证。
二、肾盏憩室与肾囊肿的CT鉴别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盏憩室与肾囊肿的CT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2)特殊类型肾囊性疾病误诊误治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3)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病史采集及临床表现 |
1.4 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
2 手术仪器设备及准备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术前准备 |
3 手术方法 |
4 手术观察指标及随访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 概述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分类 |
4 诊断 |
5 治疗 |
5.1 体外冲击波治疗 |
5.2 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 |
5.3 输尿管软镜治疗 |
5.4 经皮肾镜治疗 |
6 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憩室结石的优势 |
6.1 精准穿刺 |
6.2 判断穿刺位置 |
6.3 跨憩室穿刺扩张 |
6.4 提高常规PCNL治疗肾上盏及腹侧憩室结石的成功率 |
6.5 标准通道、微通道及超细通道等多种通道选择 |
6.6 单通道或多通道同时处理憩室合并憩室外肾结石 |
6.7 激光切开或球囊扩张憩室口安全性高 |
6.8 造瘘管孔径大,支撑憩室口,扩张确切,引流憩室腔效果好 |
7 憩室结石治疗焦点问题 |
7.1 是否存在过度诊治 |
7.2 憩室颈部如何处理 |
7.3 憩室内壁是否需要处理 |
8 笔者关于肾盏憩室结石诊治经验 |
8.1 术前诊断个人经验 |
8.2 手术经验总结 |
8.3 腹侧憩室结石治疗经验 |
9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肾盏憩室结石的微创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4)单纯性肾囊肿手术治疗的安全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安全共识 |
1.1 医院、科室条件保障 |
1.1.1 组织架构 |
1.1.2 人员保障 |
1.1.3 设备匹配 |
1.1.4 医患沟通与患者管理 |
1.2 实施操作 |
1.2.1 患者评估 |
1.2.1. 1 LRCD适应证 |
1.2.1. 2 LRCD禁忌证 |
1.2.2 临床操作 |
1.2.3 疗效评估 |
1.3 临床风险事件的管理和控制 |
1.3.1 不良反应管理 |
1.3.1. 1 肩背部疼痛 |
1.3.1. 2 腰腹部疼痛 |
1.3.1. 3 肠道胀气 |
1.3.2 特殊人群 |
1.3.3 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处理 |
1.3.3. 1 出血 |
1.3.3. 2 腹腔内脏器损伤 |
1.3.3. 3 肾盂、输尿管损伤 |
1.3.3. 4 囊肿复发 |
2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安全共识 |
2.1 医院、科室条件保障 |
2.1.1 组织架构 |
2.1.2 人员保障 |
2.1.3 设备匹配 |
2.1.4 医患沟通与患者管理 |
2.2 实施操作 |
2.2.1 患者评估与知情教育 |
2.2.1. 1 适应证 |
2.2.1. 2 禁忌证 |
2.2.2 临床操作 |
2.2.3 疗效评估 |
2.3 临床风险事件的管理和控制 |
2.3.1 不良反应管理 |
2.3.2 特殊人群 |
2.3.3 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处理 |
2.3.3. 1 出血 |
2.3.3. 2 损伤 |
2.3.3. 3 尿瘘 |
3 输尿管软镜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安全共识 |
3.1 医院、科室条件保障 |
3.1.1 组织构架 |
3.1.2 人员保障 |
3.1.3 设备匹配 |
专家共识推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技术的安全和顺利开展,需要医院及各相关科室的政策扶持和设备硬件及人员保障,开展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引流技术的医院及科室需要拥有处置严重并发症应急处理机制、条件及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医院必须配备齐全的输尿管软镜仪器设备、钬激光设备及手术器械,同时主刀医师应接受输尿管软镜技术规范化培训,在最初的手术中,应有输尿管软镜手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台下指导。 |
3.2 实施操作 |
3.2.1 患者评估与知情教育 |
3.2.1. 1 适应证 |
3.2.1. 2 禁忌证 |
3.2.2 临床操作 |
3.2.2. 1 术前准备 |
3.2.2. 2 手术操作 |
3.2.3 疗效评估 |
3.3 临床风险事件的管理和控制 |
3.3.1 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处理 |
3.3.1. 1 术中出血 |
3.3.1. 2 输尿管损伤 |
3.3.1. 3 感染 |
3.3.1. 4 术后出血 |
3.3.1. 5 囊肿复发 |
4 经皮肾镜通道治疗肾囊肿安全共识 |
4.1 医院、科室条件保障 |
4.1.1 组织构架 |
4.1.2 人员保障 |
4.1.3 设备匹配 |
4.1.4 医患沟通与患者管理 |
4.1.4. 1 适应证 |
4.1.4. 2 禁忌证 |
4.2 实施操作 |
4.2.1 患者评估与知情教育 |
4.2.2 临床操作 |
4.2.2. 1 麻醉、体位、建立通道 |
4.2.2. 2 切除囊壁 |
4.2.2. 3 其他情况 |
4.2.3 疗效评估 |
4.3 临床风险事件的管理和控制 |
4.3.1 术中出血 |
4.3.2 液体外渗 |
4.3.3 感染 |
4.3.4 术后出血 |
4.3.5 囊肿复发 |
(5)肾盏憩室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内容与方法 |
2.1 临床数据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收集患者资料 |
2.4.1 采集病史 |
2.4.2 临床特征 |
2.5 术前检查 |
2.5.1 术前影像学检查 |
2.5.2 术前实验室检查 |
2.6 手术相关器械以及术前准备 |
2.7 手术步骤 |
2.7.1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 |
2.7.2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 |
2.8 术后恢复与随访 |
第3章 结果 |
3.1 术前指标比较 |
3.2 术后指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肾盏憩室结石的形成 |
4.2 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特点 |
4.3 肾盏憩室结石的术前诊断 |
4.4 肾盏憩室结石的治疗 |
4.4.1 肾盏憩室结石的早期开放手术治疗 |
4.4.2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 |
4.4.3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 |
4.4.4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 |
4.4.5 腹腔镜与机器人手术治理肾盏憩室结石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肾盏憩室结石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按英文字母顺序) |
个人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儿童肾盏憩室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肾盏憩室的诊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8)640层螺旋CTU分泌期低剂量容积扫描在诊断肾盏憩室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分析、诊断与单期辐射剂量测定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肾盏憩室影像学特点 |
2.2 各医师分泌期图像前后对肾盏憩室诊断符合率 |
2.3 单期辐射剂量 (表1) |
3 讨论 |
3.1 CTU特征性表现分析 |
3.2 CTU分泌期扫描在诊断肾盏憩室的重要性 |
3.3 CTU分泌期低剂量扫描方案的意义 |
(9)肾盏憩室合并肾盂输尿管扩张误诊为肾囊肿致术后漏尿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儿童肾盏憩室的鉴别诊断与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一、肾盏憩室的临床特点 |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三、治疗与预后 |
四、肾盏憩室与肾囊肿的CT鉴别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肾穿刺引流治疗肾盏憩室合并感染的病例报道[J]. 杨晓春,李海洋,罗能钦.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05)
- [2]特殊类型肾囊性疾病误诊误治临床分析[J]. 杨旭东,张勇. 临床误诊误治, 2021(07)
- [3]可视化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疗效分析[D]. 王超.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单纯性肾囊肿手术治疗的安全共识[J]. 陈兴发,陈煜,崔振宇,贺大林,何翔,金讯波,王荣江,熊晖,杨文增,俞蔚文,周密.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0(08)
- [5]肾盏憩室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临床研究[D]. 罗圆满. 山东大学, 2020(02)
- [6]儿童肾盏憩室的诊治[D]. 崔梦莺.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7]细针穿刺技术在肾囊肿与肾盏憩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徐峰,李晓欣,孙文学,叶雄俊,熊六林. 实用医学杂志, 2019(07)
- [8]640层螺旋CTU分泌期低剂量容积扫描在诊断肾盏憩室中的价值[J]. 梁占东,刘燕霞,刘彦芳,朱月香,崔书君.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07)
- [9]肾盏憩室合并肾盂输尿管扩张误诊为肾囊肿致术后漏尿1例临床分析[J]. 季健,普超,朱元全,冯伟,李胜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06)
- [10]儿童肾盏憩室的鉴别诊断与疗效分析[J]. 崔梦莺,张德迎,陆鹏,刘俊宏,林涛,何大维,李旭良,魏光辉,刘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