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渗漏难题得以圆满解决(论文文献综述)
蒋勇军[1](2015)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工赈,即以工代赈,是“工”与“赈”的矛盾统一体,是以“工”为手段,以“赈”为指归,既是消极救济,亦是积极善后。它一般是指灾害发生后,政府或民间力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灾民出工投劳,参加公共工程的兴建而获得赈济的一种自救方式。其内容囊括清除淤积、疏濬河流、开凿水渠、打造水井、修筑堤坝、兴修公路、修筑铁路、建造机场、修缮房屋、推广农事、植树造林、举办工厂、创办识字班诸项;其类型亦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特征,覆盖水利工赈、交通工赈、房屋工赈、市政工赈、农林工赈、实业工赈等方面。它既可赈济灾民,亦可举办工程,奠定了灾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基础,实为一举两得,不失为“授人以渔”、祛灾除荒之至善良策。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梳理了这一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论述了这一时期工赈管理的基本情况,并对这一时期举办的工赈事业进行了总体评价。本文由绪论、主体及结语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绪论部分简明扼要地交代了选题的意义,系统地回顾了工赈的研究现状,对工赈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科学地界定,详细地介绍了本文相关史料的搜集情况。最后,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以前的工赈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工赈的萌生与成长、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三个部分,基本上勾勒出国民政府以前工赈事业发展的大致轮廓,阐明了工赈作为传统的赈灾救荒举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第二章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国际因素四个层面对其进行了条分缕析、分门别类地考察。并详细地阐述了国民政府前期工赈事业全面勃兴的表现,包括施行科层制管理体制工赈救灾组织的建立、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并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所举办的工赈事业作了简要地评价。第三章详细地论述了抗战时期、复员时期这两个时期我国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首先,运用生态史观、现代化史观从宏观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抗战时期我国工赈事业曲折发展的表现,一方面,继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在曲折中前行。最后,运用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对抗战后我国工赈事业走向全面兴盛作了深入细致地考察,并对其历史作用作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介。第四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大致流程,其程序虽琐碎繁杂,但有规律可循、有迹可觅。其运作流程具体包括准备、施工、验收三个阶段。其中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囊括成立工赈管理机构、审批工赈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制订征地拆迁制度、拟定工赈计划和开展招标承包业务;工赈的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前准备和工赈计划的实施;工赈的验收阶段包括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进行工程验收及整理工赈档案资料三个方面。第五章从“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两个层面详细地论述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的大致情况,并分门别类地对这两个层面的管理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首先,从“人”的管理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进行了探究,从工作管理、生活管理、卫生管理、教育管理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其次,从“物”的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进行了全面地考察,从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和物料管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第六章综合运用各种史观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进行总体评价。首先,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特点;其次,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以及这一时期制约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最后,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进行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余论部分在综合考察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历史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人事管理、关系处理、依托条件四个方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为后人提供殷鉴。
孔键[2](2007)在《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以环境行为学、社会学、地下建筑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心理、认知规律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地铁车站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本质和内涵,为“人性化”设计的目标,探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原则和策略,并籍此提出“人性化”设计价值取向,为创造符合国家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提供新的思路。论文首先对上海市地铁车站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外地铁发展历程,指出融合交通换乘、商业、娱乐、休憩等功能的地铁车站综合体是未来地铁车站发展的方向,在此趋势下,设计应更注重营造健康心理和生理环境,倡导“人性化”设计。随后是论文的主体研究部分,主要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对地铁车站空间环境相应的设计要素进行了梳理和定位。随后结合笔者的工程实践及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从人文、无障碍设计、安全与防灾、标识系统等几个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提出“人性化”设计的对策。最后,阐述了地铁车站空间环境“人性化”设汁的案例和工程实践,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郝俊华[3](2006)在《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文中认为近年来“,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问题”成为居民住宅质量投拆的热点,给业主和施工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带来诸多矛盾。从设计角度、原材料质量、施工技术等方面对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李群[4](2004)在《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文中提出城市防灾、减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水平得到了举世公认的提高。城市防护功能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大批大批优秀的规划师、建筑师及学者积极投身到本领域。并在此寻求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和支撑点。当然,我们还应清醒的认识到,由于人防行业的特点和行业要求的制约,多数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发展不均衡,部分建设者对城市的整体概念认识局限。单纯讲究意象、建筑风格、建筑流派,而忽视了最起码的防护功能;或是注意不够,使得建筑功能单一、脆弱,城市功能不全。本文以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当前社会多数城市建设者对人防的认识水平有限为前提,通过基本理论的铺设和实例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论文第一章着重介绍了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出处、演变过程及我国现阶段进行城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城市作为国家的特殊地域,维系着国家的整个经济命脉,如果从城市自身功能上不具备防卫功能,不具备抵御天灾人祸的基本能力,城市不可能长久,生态不可能平衡,国家不可能强大,民族文化只能时断时续。虽然城市存在地域性,但城市功能具有一致的共性和依赖性。第二章主要通过实例介绍了国内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发展的弊端以及人防工程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主要篇幅介绍了国外人防工程建设现状和作法,从指挥工程到部分专业队工程建设及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相结合方面都体现出现代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出美的实质和对城市建设方面一些片面的浮躁心态。第四章从人防工程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出发,找出城市防护功能<WP=4>上的不足与差距,从战略和人类战争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城市存亡能力和防护办法与措施。进一步简述了人防工程建设对城市的作用是人类生活建筑空间产生初源本质的回归。第五章是对国家人防工程建设的政策、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探讨和推敲。并对一些具体做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论述。第六章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与人防工程经营结合方面作了浅层次的挖掘分析。
邓金科,王志成[5](2002)在《房屋渗漏难题得以圆满解决》文中研究指明 一种新型SQ-I900建筑密封胶 粘剂日前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宏达化工公司投入批量生产。该产 品的问世填补了我国胶粘剂行业 的一项空白,是当今建筑业防水维 修施工中替代进口的理想产品。
王惠祖[6](1996)在《建筑物用裂缝密封堵漏材料──有机硅弹性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物用裂缝密封堵漏材料──有机硅弹性体王惠祖(化工部南通合成材料厂,南通226006)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时常会遇到裂缝现象。以往对裂缝特别是房顶裂缝采用密封材料堵漏效果往往不理想,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将房顶全面覆盖,用得最多的是玻璃布加氯丁沥青胶。前...
庞新燕[7](2020)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 ——基于三个典型案件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美丽中国”是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战略性要求,而环境作为生态文明的评判标准必将置于改革的前沿。同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司法的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厘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条件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结束了之前行政公益诉讼的试点工作,使其进入常态化运行模式。这也标志着环境公益诉讼双规模式的正式确立,既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又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经过几年的发展,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积存了丰富的实践样本,发展势态良好。但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法律文本规定以及司法实践的运行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检察机关提起诉讼的条件问题。虽然立法规定了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提起条件,即在诉前程序阶段,提起条件是行政机关怠于履行法定职责,致使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诉讼阶段的提起条件为检察建议发出后行政机关依然怠于履行职责,致使环境公共利益仍然处于受侵害状态。但该规定过于笼统,导致在实践中不同地区的检察机关对启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标准认定不一。因此,不同阶段行政机关不作为、怠于履职以及环境公共利益受侵害程度等细化标准亟需进一步的完善。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执行。文章在整合近几年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例的基础上选择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比,特别是对诉前程序阶段中行政机关履行职责不到位亦或是不作为、环境公共利益的界定等问题进行细化研究,以期明确提起条件的标准问题,更好地实现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价值。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案情简介和争议焦点的引出”。本章主要介绍了三个案例的基本情况和判决结果以及在整合三个案件争议焦点的基础上归纳了三个共同的争议焦点。第二章是“法理分析”。本章是对三个案件所反映的三个争议焦点进行法理分析。文章的第一个争议焦点是被告是否怠于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使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第二个争议焦点是检察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文章的第三个争议焦点是行政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之后是否全面、负责的履行了相关职责,环境公共利益是否仍处于受侵害状态。通过对行政机关是否怠于履行职责、环境公共利益范围的界定以及环境公益受侵害标准的认定等问题进行法律文本和司法实践的分析。第三章是“完善建议”。笔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结合实践中的经验提出合理建议,以完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中关于提起条件的规定。
二、房屋渗漏难题得以圆满解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房屋渗漏难题得以圆满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1)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文献资料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工赈的萌芽与成长 |
一、清代以前工赈的出现与推行 |
二、清代前中期工赈事业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 |
一、近代新型工赈观的形成 |
二、工赈管理趋向近代化 |
三、工赈筹资渠道趋向多元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 |
一、工赈管理体系日益近代化 |
二、工赈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
三、民间工赈事业蓬勃发展 |
四、官办工赈事业缓慢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上)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社会因素 |
四、思想因素 |
五、国际因素 |
第二节 抗战前工赈事业的蓬勃兴起(1927-1937) |
一、设立科层制工赈管理组织 |
二、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 |
三、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 |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下) |
第三节 抗战中工赈事业的曲折发展(1937-1945) |
一、科学设置工赈管理机构 |
二、继续大力举办各类工赈 |
三、工赈活动开展有所掣肘 |
第四节 抗战后工赈事业的迅猛发展(1945-1949) |
一、兴修水利工赈工程 |
二、实施交通工赈工程 |
三、推行房屋工赈工程 |
四、举办市政工赈工程 |
五、推广农林工赈工程 |
六、兴办复业工赈工程 |
第二、三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 |
第一节、工赈工程的准备 |
一、成立工赈管理机构 |
二、审批工赈项目 |
三、进行实地勘察 |
四、制订征地拆迁制度 |
五、制定工赈计划 |
六、开展招标承包业务 |
第二节、工赈工程的施工 |
一、施工前的准备 |
二、工赈工程的施工 |
第三节 工赈工程的验收 |
一、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 |
二、进行工程验收 |
三、整理工赈档案资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人”的管理 |
一、工作管理 |
二、生活管理 |
三、卫生管理 |
四、教育管理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物”的管理 |
一、质量管理 |
二、资金管理 |
三、物料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工程的主要特点 |
一、分布不平衡 |
二、类型多样 |
三、以政府主导为主 |
四、合办色彩浓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绩效分析 |
一、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的主要成效 |
二、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国民政府时期影响工赈成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 |
一、政治影响 |
二、经济影响 |
三、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余论: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 课题研究的实践背景 |
1.2 理论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地铁、轻轨与轨道交通 |
2.2 “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基本出发点 |
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内容组织与研究框架 |
4.1 内容组织 |
4.2 研究框架 |
第五节 论文创新点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地下空间开发与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上海地铁车站实地调研 |
1.1.1 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徐家汇站调研 |
1.1.2 上海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科技馆站、南京西路站调研 |
1.1.3 上海地铁四号线:浦电路站调研 |
1.1.4 上海南站调研 |
1.1.5 调查与分析——上海徐家汇地铁站心理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
1.1.6 现代地铁车站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 |
第二节 国内外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地铁的发展历程 |
1.3.1 地铁的发展历程 |
1.3.2 地铁路网规划 |
1.3.3 国外地铁的现状与发展 |
1.3.4 国内地铁的现状与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涉及的相关学科及基础理论的发展 |
2.1.1 “人性化”设计研究的相关学科和方法论 |
2.1.2 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及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人性化”成为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2.2.1 “人性化”是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2.2.2 国内地铁建筑室内设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2.2.3 21世纪设计发展趋势的社会学和哲学思考 |
第三节 地铁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研究的内涵 |
2.3.1 地铁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研究的涵义 |
2.3.2 地铁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研究的内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地铁车站的特点和类型 |
3.1.1 地铁车站特点 |
3.1.2 地铁车站建筑类型 |
3.1.3 地铁车站的空间类型 |
第二节 人在地铁车站中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
3.2.1 生理问题 |
3.2.2 心理问题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对策 |
第一节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之表达 |
4.1.1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新的理解和定位 |
4.1.2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人性化”之表达 |
第二节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标识系统设计 |
4.2.1 调查与分析——上海徐家汇地铁车站服务标识系统问卷调查与分析 |
4.2.2 标识的形成 |
4.2.3 影响标识系统功效的主要因素 |
4.2.4 地铁标识系统的内容 |
4.2.5 地铁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 |
4.2.6 地铁车站标识系统信息分类与内容构成 |
4.2.7 案例研究——以上海地铁4号线世纪大道站为例,标识寻路(进站口——通道——站厅层——站台层) |
4.2.8 案例研究——日本、香港、上海的地铁车站标识系统设计比较 |
4.2.9 工程实践——上海徐家汇地铁车站标识系统改造方案 |
4.2.10 小结 |
第三节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
4.3.1 调查与分析——上海四号线地铁车站无障碍设施问卷调查与分析 |
4.3.2 国内外无障碍环境建设概况 |
4.3.3 亚太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概况 |
4.3.4 新的“残疾人观” |
4.3.5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的无障碍设施设计内容 |
4.3.6 小结 |
第四节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安全防灾设计 |
4.4.1 调查与分析——上海四号线地铁浦电路车站防灾设施问卷调查与分析 |
4.4.2 地下空间内部灾害的特点、类型和成因 |
4.4.3 地下空间的防火 |
4.4.4 内部灾害的综合防治 |
4.4.5 工程实践与分析——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地下空间规划(庆春路过江隧道地铁车站防灾设计部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案例 |
第一节 国外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案例 |
5.1.1 日本京都新车站——铁表现中对建筑文化的思考 |
5.1.2 法国巴黎14号线——多元化的城市空间节点 |
第二节 国内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案例 |
5.2.1 香港地铁“迪士尼”线——主题车站设计典范 |
5.2.2 北京地铁“复八线”与天安门东、西站——传统文化语境中的现代艺术 |
5.2.3 深圳地铁罗湖站——现代都市的地铁车站综合体 |
第三节 工程实践 |
5.3.1 工程实践——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地下空间规划(庆春路过江隧道地铁车站换乘枢纽概念设计部分) |
5.3.2 工程实践——上海新江湾城知识商务区地下空间规划(地铁10号线新江湾城车站概念设计部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及来源 |
致谢 |
附录一 东京地铁12号线(大江户线)地铁车站的装饰及公共艺术 |
附录二 上海地铁车站服务标识系统设置手册(摘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加强人防工程建设 增加城市抗毁能力 |
1.1 前言 |
1.2 加强人防工程建设是建设国防的手段之一 |
1.3 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是城市防空的重点和出路 |
1.4 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的意义 |
1.5 人防工程双重性的可能 |
第二章 国内人防发展现状及有关经验 |
2.1 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有机结合 |
(附图:廊坊市几个典型人防工程实例) |
2.2 居住小区应侧重人员掩蔽部建设 |
2.3 早期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矛盾突出 |
2.4 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体建设的经验及不足 |
第三章 国外人防工程建设的有关经验 |
3.1 国外人防工程建设现状 |
3.2 国外借助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的经验及体会 |
第四章 当前人防工程症结及发展方向和前景 |
4.1 当前我国人防工程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
4.2 当前人防工程发展方向和前景 |
第五章 有关人防工程建设及规范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
5.1 地下交通与城市机理的协调 |
5.2 人防工程结建防空地下室建设的相关规定 |
5.3 人防工程防护原则及措施 |
5.4 出入口功能单一 形式单调 |
(附图:廊坊市部分人防工程口部现状) |
5.5 人防工程的室内环境设计相对落后 |
(附图:廊坊市部分人防工程内部现状) |
5.6 人防工程规模及使用性质上的误区 |
第六章 人防工程未来发展展望 |
6.1 科学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
6.2 搞好人防建设规划是搞好人防工程建设的前提 |
第七章 人防物资库实例 |
7.1 廊坊市新源小区物资库简介 |
7.2 物资库附图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7)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 ——基于三个典型案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公益诉讼制度梳理 |
(一)国外公益诉讼制度梳理 |
(二)国内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梳理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归纳 |
一、案件的基本情况和判决结果 |
(一)案例一:庐阳区检察院诉合肥市排管办案 |
(二)案例二:官渡区检察院诉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林业局案 |
(三)案例三:伍家岗区检察院诉伍家岗区农林水局案 |
二、案件争议焦点 |
(一)被告是否怠于履行职责致使环境公益受到侵害 |
(二)检察建议的发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三)检察建议发出后被告是否依法履职及环境公益是否仍受侵害 |
第二章 法理分析 |
一、行政机关怠于履行职责致使环境公共利益受侵害的认定 |
(一)行政机关怠于履职的认定 |
(二)环境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受侵害的判断 |
二、检察建议发出的合法性认定 |
(一)检察建议的价值 |
(二)案例中检察建议的合法性认定 |
三、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及环境公益仍受侵害的认定 |
(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 |
(二)环境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认定 |
第三章 案件得出的结论及完善建议 |
一、案件得出的结论 |
二、完善建议 |
(一)明确行政机关怠于履职的标准及合理界定环境公共利益 |
(二)完善检察建议的路径 |
(三)明确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以及环境公益仍受侵害的判断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四、房屋渗漏难题得以圆满解决(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D]. 蒋勇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2]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D]. 孔键. 同济大学, 2007(03)
- [3]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J]. 郝俊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07)
- [4]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D]. 李群. 天津大学, 2004(04)
- [5]房屋渗漏难题得以圆满解决[J]. 邓金科,王志成. 建材工业信息, 2002(01)
- [6]建筑物用裂缝密封堵漏材料──有机硅弹性体[J]. 王惠祖. 化工新型材料, 1996(10)
- [7]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 ——基于三个典型案件的思考[D]. 庞新燕.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