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星上FDMA-TDM转换设备及其演示测试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姗姗[1](2021)在《卫星激光通信系统信号传输与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大数据和高速率通信业务的蓬勃发展,对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容量、信息传输速率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宽带宽、高速率、高能效等优点的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弥补了微波通信在卫星通信应用中的不足。随着对卫星激光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在卫星与地面间建立激光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是未来实现星地高速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对激光的高速传输和可靠接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成为卫星激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实现星地激光通信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面临如下问题:激光信号经过星地链路大气信道段时由于受到湍流效应的影响导致光束相干性的劣化,对通信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充分利用信道容量,卫星激光通信系统中信号调制格式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接收端需要准确识别出信号所采用的调制格式才能正确解调。为了解决卫星激光通信系统中的上述问题,以提高激光信号的相干性和保障激光信号识别的可靠性为目标,开展卫星激光通信系统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和信号识别技术研究。面向校正激光光束畸变和无需先验知识识别激光信号的需求,本文重点研究卫星激光通信中涉及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单载波信号识别技术以及多载波信号识别技术,完成对激光光束畸变的实时校正,实现激光信号的可靠识别。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大气信道建模与光传输特性分析在研究大气湍流特性和柯尔莫哥洛夫湍流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功率谱反演法和子谐波补偿法完成了随机相位屏的构造,模拟了高斯光束在大气湍流多相位屏信道中的传输过程并对其相干性劣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强变化指数的湍流影响衡量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比光束在多相位屏信道中传输与自由空间中传输在光场强度分布上的差异计算得到光束的畸变程度,从而对所受到的湍流影响做出衡量,仿真研究了所提方法衡量湍流影响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中的光强变化指数与闪烁指数随光束波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光强变化指数随湍流强度的增强而递增。(2)基于混合输入输出算法的自适应光学补偿方法在研究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输入输出算法(Hybrid Input-Output Algorithm,HIOA)的自适应光学补偿方法。该方法设计了基于混合输入输出算法的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al Based on Hybrid Input-Output Algorithm,HIOA-AO)补偿模块完成对畸变激光光束的失真补偿,仿真研究了所提方法在不同传输距离和迭代次数下对畸变激光光束的失真补偿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补偿湍流效应导致的畸变激光光束相位失真,提高光束的模式纯度;HIOA经过50次或50次以上的迭代可以重构得到准确的波前畸变相位信息,通过相位校正可以对畸变激光光束的高斯分布进行较好的恢复。(3)基于分区分形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单载波信号识别方法在研究大气时变信道下单载波激光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分形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单载波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设计了基于分区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 of Region,FDR)的特征提取算法得到单载波信号星座图的分区分形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完成信号识别分类器的构造,从而实现单载波信号的自动调制格式识别,仿真研究了所提方法在自由空间信道和大气时变信道两种传输条件下的识别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所提方法构造的分类器在自由空间信道中所有信噪比范围内整体分类精度达到89.8%以上,当信噪比大于7.5dB时分类器的分类精度性能收敛,实现单载波信号100%的精确识别;在大气时变信道弱湍流条件下,在所有湍流强度和信噪比范围内分类器的整体分类精度达到86.7%以上,随着信噪比增加而递增随后收敛;与其他识别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有效提高分类精度和收敛速度的同时具备对信道变化的高鲁棒性。(4)基于多特征输入和混合训练神经网络的多载波信号识别方法在研究大气时变信道下多载波激光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输入和混合训练神经网络的多载波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设计了基于多特征输入的混合训练神经网络(Hybrid Training Neural Network,HTNN)结构,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子载波信号的高阶统计量特征及星座图特征作为网络的双输入特征,训练HTNN自主挖掘高阶关联性特征得到学习模型,实现OFDM子载波信号间的自动调制格式识别,仿真研究了所提方法在自由空间信道和大气时变信道两种传输条件下的识别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所提方法得到的识别模型在自由空间信道中所有信噪比范围内的整体分类精度达到93.37%以上,当信噪比大于7.5dB时学习模型的分类精度性能收敛,实现OFDM子载波信号100%的精确识别;在大气时变信道弱湍流条件下,在所有湍流强度和信噪比范围内学习模型的整体分类精度达到73.5%以上,随着信噪比增加而递增随后收敛;与其他识别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基础上降低了对信道变化的敏感性,提高了收敛速度,实现了大范围信噪比下对OFDM子载波信号的可靠识别。
丁少行[2](2020)在《星载激光通信端机指向误差分析及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卫星传统微波通信正面临着严峻的容量瓶颈问题,而激光通信与微波通信相比除了具有高传输速率优势外,还具有保密性及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作用距离远、终端设备体积及重量小、功耗低等优点,是取代卫星微波通信的极佳选择,多个国家已经在空间光通信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为了保证激光通信链路的快速顺利建立和高通信传输速率的稳定,星载激光通信端机需要具有高指向精度。考虑到星载激光通信系统需具有足够的控制带宽和发射升空时要经历复杂强烈的振动环境,星载激光通信端机应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本文在总结常用星载激光通信端机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较新颖的端机结构设计方案,并围绕指向误差和振动特性展开分析和研究。在比较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星载激光通信端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端机结构形式分为三大类:二维摆镜式、潜望镜式和经纬仪式,并详细分析了每一类型的优缺点。根据端机实际使用要求,选择经纬仪式端机结构形式作为最终星载激光通信端机的研制路线。经过计算,发现T型跟踪架俯仰轴弯曲变形会引起较大较复杂的视轴指向误差,给地面装调、测试等造成一定的困难,而U型跟踪架不存在此问题。又考虑到使用库德光路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库德光路的U型跟踪架形式的星载激光通信端机设计方案,该方案使端机同时具有经纬仪式端机和潜望镜式端机二者的优点,包括口径大、转动范围大、转动惯量小、重量轻、尺寸小、功耗低等。针对星载激光通信端机信标光指向误差,利用多体系统误差描述理论进行研究。依据此理论,在分析端机各项误差影响因素后提炼出了端机拓扑结构,建立了相邻体间坐标系,然后对每一对相邻体间的理想静止特征矩阵、静止误差特征矩阵、理想运动特征矩阵以及运动误差特征矩阵的建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信标光轴指向向量建立了信标光指向误差数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手段研究了误差源对信标光指向误差的影响,获得了信标光指向误差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为17.5″。对于信号光指向误差研究,包括信号光和信标光之间指向误差研究以及信号光和理想方向之间指向误差研究,首先将激光光束和镜面法向用向量表示推导出了光反射计算公式,其次建立了库德镜坐标系,并利用多体系统误差描述理论求取了每片库德镜在惯性参考坐标系里的法向量,之后根据库德镜法向量利用光反射计算公式计算出了信号光在库德光路中的前进方向,然后分析了信号光经过离轴镜头之后传播方向的改变,建立了信号光指向误差数学模型,最后利用数值仿真手段研究了误差源对信号光指向误差的影响,获得了信号光和信标光之间指向误差以及信号光和理想方向之间指向误差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分别为0.33″和17.5″。利用MSC/Pa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星载激光通信端机振动分析,包括模态分析、正弦振动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详细介绍了爆炸螺栓和记忆金属分离螺母作为锁紧装置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了可重复使用、锁紧力可调的记忆金属分离螺母作为端机锁紧装置以期其在实现锁紧功能的同时还能提高端机整机基频。在模型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整机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振动分析。模态分析结果显示整机基频为93.3Hz,满足基频大于80Hz的技术指标要求,正弦振动分析结果和随机振动分析结果也同样满足使用要求,表明星载激光通信端机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搭建了振动试验平台,结合振动分析结果,进行了端机振动试验。扫频试验结果表明端机基频为94.37Hz,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试验结果表明端机能承受发射时复杂的振动环境。振动试验结果验证了振动分析的正确性,证明了端机振动特性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通过扫频试验研究了记忆金属分离螺母锁紧力对端机基频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锁紧力从170kgf加大到250kgf,x向扫频试验响应峰值频率增加5Hz左右。端机轴系精度经振动试验后有所变化,经复测满足结构设计技术指标。根据指向误差相关试验与分析,获得了振动试验后指向误差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信标光指向误差最大值为19.5″,信号光和信标光之间指向误差最大值为0.67″,信号光和理想方向之间指向误差最大值为20.1″。
赵卓[3](2020)在《空间激光通信电光章动耦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空间激光通信以其信息容量大、通信速率高、光束发散角小以及系统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在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实际应用中,如何实现空间激光到单模光纤的高效、稳定耦合接收已经成为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上述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首先,本文主要开展了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的理论研究,研究了横向偏移、轴向离焦和角度偏移等静态偏移对空间光-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卫星平台振动等因素引起的随机抖动和大气湍流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其次,针对激光通信系统实际需求,完成了激光通信电光章动耦合总体方案设计。依据总体方案,开展了对电光晶体光束偏转技术的研究,阐述了电光晶体的电光效应和光束偏转原理,分析了不同电光晶体材料、结构形式等因素对电光效应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电极结构电光晶体的电场分布对电光偏转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铌酸锂(LiNbO3)材料的新型四极电光偏转器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电光偏转器件的性能与设计指标匹配,满足电光章动偏转的实际需求。然后,本文研究了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中的章动算法和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研究了两种算法中的关键参数选取对耦合效率提升和算法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两种算法条件下的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性能。此外,利用谱反演法生成模拟湍流相位屏的方法仿真研究了大气湍流对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搭建了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系统,测试了存在静态偏移和大气湍流影响下对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光功率的影响,实验测得激光章动方案的实验结果与仿真研究一致。本文通过研究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的电光章动耦合技术,设计了支持章动偏转的新型电光偏转器件,仿真研究了章动算法对随机抖动和大气湍流引起耦合效率下降的补偿效果,并与SPGD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验证了利用新型电光偏转器和章动算法对提高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有效性,为今后空间激光通信的电光章动耦合模块设计和工程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方啸天[4](2020)在《超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量子信息和计算机领域的高速发展,其学科交叉产生的结晶,量子通信,成为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量子密钥分发(QKD)作为量子通信的关键方向,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为保密通信提供了理论上的解决方案。因此,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量子密钥分发具有物理本质上的先天优势,极适合应用于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学校等需要高安全性的保密通信环境中,成为未来网络安全通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早在1984年,BB84协议作为世界上第一个QKD协议就已经被提出。自此以后,QKD领域在理论和实验角度,向着更高成码率、更远安全传输距离的方向日新月异地发展,成为了量子通信领域中实用化程度最深,覆盖范围最广的方向。目前,随着商用QKD系统的应用及相关网络建设的日益成熟,我国已经成功测试并投入使用了合肥网、济南网、量子京沪干线,以及“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与此同时,QKD系统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在理论上,基于BB84协议的若干方案,由于其安全性是建立在单光子的基础上,对信道损耗非常敏感,使其点对点通信距离较短。而测量设备无关的QKD协议(MDIQKD),虽然理论上可以将通信距离增加一倍,并且可以完美克服测量端的安全性漏洞,但是实用过程中,其对通信双方发送的双光子干涉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实际成码率不高。从实验的角度来看,目前偏振编码方式在诸多QKD协议中广泛使用,然而其难以保证长距离传输之后偏振编码的保真度,而相位编码方式虽然在长距离传输中,对环境的抗性有优势,但是由于其采用干涉解码的方式,使得光信号存在3dB的损耗,这些问题都阻碍了 QKD实用化进程的推进,亟待解决。本论文作者在博士期间主要针对光纤环境的QKD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更高速率、更高成码率、更远安全传输距离的QKD系统,以及相关新型理论方案和协议分析。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MDIQKD结构的相关理论基础、实验技术,介绍了本人参与的系统设计和搭建以及实验过程。其中,相关理论基础包括时间比特-相位编码的MDIQKD理论、双场QKD理论(Twin-Field QKD,TFQKD)、发送选择 QKD 理论(Sending or Not Sending QKD,SNSQKD)、相位匹配QKD理论(Phase Matching QKD,PMQKD),并且本人通过对协议的实用化改进,使得相关理论可以在实际中应用。在实验和系统方面,文中报告了本人参与的QKD系统的技术设计、系统搭建的过程,克服了超远距离系统中的相位扰动问题,实现了超远距离系统中的单光子干涉,从而完成了高速、高性能、高稳定性、结构简便的适用于相关新型理论的通用型QKD系统,并成功完成了PMQKD协议的实验。该实验是首次实现了世界最远距离室内的QKD实验,突破了 QKD理论成码率极限。该工作创造了量子通信安全传输的世界纪录,大大推动了 QKD的实用化进程,为未来的量子通信网络建设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技术积累。
张新乔[5](2018)在《卫星物联网系统中的解调与信道译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信息系统中重要的技术,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目前物联网技术难以在大范围、跨区域以及恶劣环境下部署。这是因为目前物联网中,普遍采用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而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难以在大范围、跨区域进行通信。另外,在恶劣的环境中,无线通信容易受到很强的干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基于卫星通信技术构建新型物联网系统(简称卫星物联网)。本文围绕卫星物联网展开研究,并取得如下成果:(1)针对卫星物联网没有通用设计模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行云系统的卫星物联网模型。设计了卫星物联网的智能选频算法。分析了卫星物联网中通信干扰的来源,并给出了抗干扰方案,提出了卫星物联网中资源分配算法。(2)针对卫星物联网数据误码率高的问题,提出在卫星物联网中采用差分调制和双差分调制解调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双差分调制的数据传输方法用到卫星通信上面,可有效减小多普勒频偏的影响。(3)为了进一步降低误码率,提出设计基于BCH和卷积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实现了 BCH译码电路、卷积码译码电路以及两种译码的级联电路。其中卷积码译码电路通过串并结合译码方式保证译码速率,降低硬件资源占用。仿真表明,该信道编码可有效降低误码率。设计了地面终端系统,在该系统上设计与实现了调制解调器与信道编码器。为了测试地面终端系统的性能,搭建硬件测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预期的功能。
陈立明[6](2016)在《卫星通信应用系统一体化网控中心的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网的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国民经济很多领域中,在军事和民用通信中发挥着重用的作用。为使我国新一代专网卫星通信系统达到自控可控、高效可靠运行,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需研制开发卫星通信系统一体化网控中心。而新一代专网卫星通信系统独有的通信节点、运行特性、卫星转发器资源以及多手段、多体制的互联互通给卫星通信网络管理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成为一体化网控中心的难点所在。通过开展对卫星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针对新一代专网卫星通信系统的管理控制对象,通过对卫星网络网系管理架构、体系、协议以及关键技术上的研究和实现,建立多频段、多卫星、多体制的一体化网控中心,保障新一代专网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高效运行。本文对对一体化网控中心需求分析设计、软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实现系统功能所需要的实体进行抽象,确定了软件模块所需要的类和交互关系,研究并设计了卫星通信应用系统一体化网控中心的网络管理体系总体架构,包括管理应用程序、公共服务、网系管理、接入控制、地球站管理、进程管理等以及系统数据库的表设计、存储国产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及部署关系。设计并实现了网控管理与控制服务(MSW)、短消息服务器(SMS)、站控服务(MAN)、网控同步服务(NSA)、运控代理(RA)、数据操作服务(DBW)。搭建了全实物测试环境,通过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结合的方式对一体化网控中心进行了系统测试和性能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一体化网控中心达到了设计要求。本课题的研究为复杂卫星通信系统网络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和实现手段。
易克初,李怡,孙晨华,南春国[7](2015)在《卫星通信的近期发展与前景展望》文中提出从分析卫星通信的特点入手,综述了卫星通信的卫星平台、可用频率资源和主要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概述了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特点,介绍了卫星通信的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情况,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汪春霆[8](2010)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十年来,由于因特网的空前繁荣和卫星通信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宽带卫星通信兴起,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势头。当前,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正在朝着两个大的方向发展:一个是基于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大容量通信系统;另一个是基于低轨道(LEO)卫星星座构成的移动通信网。本文重点研究地球同步轨道(GEO)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这一领域的关键技术,从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解调技术、高速16APSK调制解调算法和TDM/FDMA双向链路共享频带传输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在低信噪比解调技术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导频辅助的和LDPC信道编码的通信系统方案;以此方案为基础,研制成功一种调制解调器工程样机;理论分析、仿真及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和系统方案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技术指标居国内领先。2.在高速16APSK调制解调算法研究方面,对于无导频情况下各种盲估计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符号定时、大频偏估计、载波相位同步等关键技术;提出了MMSE鉴相算法,将相位模糊从12重减少到4重;设计的两种模式的AGC算法,可以快速而又精确的控制输入信号的量化幅度;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又切实可行的以FPGA为核心的16APSK调制、信道模拟以及解调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及设计方案可达到优良的性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3.提出了一种双向链路共享频带传输的TDM/FDMA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方案。在深入分析系统链路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扰抑制处理方案,以及针对该系统传输性能的分析、仿真和评价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方案具有频带利用率高的突出优点,并能以不太高的代价确保传输链路的性能。4.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群延迟滤波器的信号采样率变换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修改正交下变频器之后的低通滤波器或匹配滤波器的群延迟值,实现信号的重新采样和采样率变换。与已有的方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实现复杂度低,而且能确保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输出信号信噪比基本不恶化。
齐亮[9](2007)在《FDMA-CWTDM系统下行链路的QOTDM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星通信FDMA-CWTDM系统具有星上设备简单、应用灵活性高、透明转发等特点。准正交时分复用(QOTDM)技术能够将多个频带受限的连续信号复接,并在接收端无失真地恢复各路信号。该技术频带效率高,应用方式灵活,发射端设备复杂度低,而且易于实现信道均衡技术。本文在深入研究QOTDM技术以及FDMA-CWTDM卫星通信系统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QOTDM技术在FDMA-CWTDM系统下行链路中的应用,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QOTDM技术和卫星通信FDMA/CWTDM体制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行链路的总体实现方案,将QOTDM技术成功应用于FDMA-CWTDM系统。2.设计了下行链路星上发射端的同步导频序列,研究了地面接收机的载波同步技术、高精度同步技术、自适应信道均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高精度同步与信道均衡相结合的简化的接收机实现方案,降低了接收机的复杂度。3.完成了CWTDM系统下行链路星上发射端的FPGA设计,并通过综合后时序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童煊[10](2007)在《多用户卫星处理转发器的干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卫星通信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干扰敌方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链路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基于互调噪声会使多载波通信系统性能严重恶化的事实,探索针对基于FDMA/CWTDM转换的卫星通信实验系统的转发器进行饱和式攻击的高效能干扰模式。本文在对行波管非线性特性,FDMA/CWTDM卫星通信实验系统原理及数字AGC,自适应滤波器等星上各种抗干扰措施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时频干扰样式在饱和式干扰中的性能进行了实验仿真和硬件测试。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有:1.详细讨论了卫星转发器的结构,分析了卫星转发器末级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及互调噪声的产生和分布,给出了一种幅度与相位联合非线性补偿算法,并且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2.分析了FDMA/CWTDM系统和其星上抗干扰技术,设计了时频域非平稳的干扰模式;完成基于时频干扰样式的数字AGC、自适应陷波器功能仿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整个系统的误码性能仿真试验,总结出最佳的原子干扰样式。3.对FPGA设计进行改进,通过优化算法,调整参数,使时频干扰样式的性能达到最佳。和他人合作,完成了系统的中频互联调试,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对比新干扰模式和普通干扰的干扰效果。结果表明,新干扰样式效果远远好于白噪声和噪声调频,技术指标达到了要求。
二、一种星上FDMA-TDM转换设备及其演示测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星上FDMA-TDM转换设备及其演示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卫星激光通信系统信号传输与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激光通信发展现状 |
1.2.2 卫星激光通信传输保障性技术现状 |
1.2.3 信号调制格式识别技术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大气湍流特性与信道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大气湍流特性概述 |
2.2.1 大气湍流产生原理 |
2.2.2 柯尔莫哥洛夫湍流理论 |
2.3 基于多相位屏的湍流信道建模方法 |
2.4 激光的光强分布模型 |
2.4.1 Log-Normal模型 |
2.4.2 Gamma-Gamma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气激光传播特性与自适应光学补偿方法 |
3.1 引言 |
3.2 大气激光传输特性 |
3.2.1 光的波动方程与菲涅尔衍射 |
3.2.2 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 |
3.2.3 基于光强变化指数的湍流影响衡量方法 |
3.3 基于HIOA的自适应光学补偿方法 |
3.3.1 设计思路 |
3.3.2 基于HIOA的波前相位重构原理及实现 |
3.4 基于HIOA的自适应光学补偿方法性能分析 |
3.4.1 仿真设置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分区分形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单载波信号识别 |
4.1 引言 |
4.2 基于分区分形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单载波信号识别方法 |
4.2.1 设计思路 |
4.2.2 基于FDR的特征提取算法 |
4.2.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设计 |
4.3 基于分区分形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的单载波信号识别方法性能分析 |
4.3.1 仿真设置 |
4.3.2 自由空间信道中的识别性能 |
4.3.3 大气时变信道中的识别性能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基于多特征输入和混合训练神经网络的多载波信号识别 |
5.1 引言 |
5.2 基于多特征输入和混合训练神经网络的多载波信号识别方法 |
5.2.1 设计思路 |
5.2.2 OFDM信号模型及特征 |
5.2.3 基于多特征输入的混合训练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5.2.4 基于多特征输入的混合训练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
5.3 基于多特征输入和混合训练神经网络的多载波信号识别方法性能分析 |
5.3.1 仿真设置 |
5.3.2 自由空间信道中的识别性能 |
5.3.3 大气时变信道中的识别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和其他成果 |
(2)星载激光通信端机指向误差分析及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星载激光通信系统研究及进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及进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及进展现状 |
1.3 光电设备转台指向误差研究现状 |
1.4 结构振动分析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端机结构形式与组成 |
2.1 引言 |
2.2 端机结构形式及选择 |
2.2.1 端机结构形式种类 |
2.2.2 端机结构形式确定 |
2.3 端机部分结构技术指标 |
2.4 端机总体设计 |
2.4.1 端机整体组成 |
2.4.2 轴角编码器 |
2.4.3 无刷力矩电机 |
2.4.4 杂散光抑制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标光指向误差数学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多体系统误差描述理论 |
3.2.1 拓扑结构 |
3.2.2 变换矩阵 |
3.2.3 目标体误差 |
3.3 误差源分析及坐标系建立 |
3.4 信标光指向误差数学模型建立 |
3.4.1 星体与方位轴之间特征矩阵 |
3.4.2 方位轴与俯仰轴之间特征矩阵 |
3.4.3 俯仰轴与信标光轴之间特征矩阵 |
3.4.4 指向误差数学模型 |
3.5 信标光指向误差数值仿真分析 |
3.5.1 单项误差源影响 |
3.5.2 误差源综合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号光指向误差数学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光反射计算公式 |
4.3 库德镜坐标系建立 |
4.4 库德镜法向量变换矩阵 |
4.5 信号光指向误差数学模型建立 |
4.6 信号光指向误差数值仿真分析 |
4.6.1 单项误差源影响 |
4.6.2 误差源综合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端机振动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振动基础理论 |
5.2.1 模态分析理论 |
5.2.2 谐响应分析理论 |
5.2.3 随机振动分析理论 |
5.3 锁紧装置选择 |
5.3.1 爆炸螺栓 |
5.3.2 记忆金属分离螺母 |
5.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5 振动有限元分析 |
5.5.1 模态分析 |
5.5.2 正弦振动分析 |
5.5.3 随机振动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端机测试试验 |
6.1 引言 |
6.2 振动试验平台搭建 |
6.3 振动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扫频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2 正弦振动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3 随机振动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4 锁紧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指向误差相关试验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研究内容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空间激光通信电光章动耦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空间激光通信光纤耦合技术发展现状 |
1.2.2 电光偏转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理论研究 |
2.2 静态偏移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
2.2.1 横向偏移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
2.2.2 轴向离焦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
2.2.3 角度偏移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
2.3 随机抖动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
2.3.1 随机抖动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
2.3.2 卫星平台振动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
2.4 大气湍流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电光偏转技术研究 |
3.1 电光章动耦合总体方案设计 |
3.2 电光晶体的光束偏转原理 |
3.2.1 晶体的电光效应 |
3.2.2 电光偏转晶体的选取 |
3.2.3 电光偏转原理 |
3.3 四极八边形结构电光偏转器的设计 |
3.3.1 不同电极结构的电场分布特性分析 |
3.3.2 八边形电极结构电光偏转器的设计 |
3.4 二维电光偏转器的设计 |
3.5 四极八边形电光偏转器实验测试 |
3.5.1 偏转性能测试实验 |
3.5.2 波前误差检测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电光章动耦合仿真研究 |
4.1 章动耦合的基本原理 |
4.2 章动算法对静态偏移补偿的仿真研究 |
4.3 章动和SPGD算法对卫星随机振动补偿的仿真研究 |
4.3.1 基于SPGD算法的耦合补偿方案 |
4.3.2 基于章动算法和SPGD算法的耦合补偿对比研究 |
4.4 章动耦合对大气湍流补偿的仿真研究 |
4.4.1 大气湍流相位屏模拟方法 |
4.4.2 模拟相位屏的评价 |
4.4.3 激光章动耦合补偿大气湍流的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实验研究 |
5.1 静态偏移对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影响实验 |
5.1.1 静态偏移对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影响实验 |
5.1.2 静态偏移对空间光-单模光纤章动耦合影响实验 |
5.2 大气湍流对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影响实验 |
5.2.1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大气湍流模拟实验 |
5.2.2 大气湍流对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影响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超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量子信息与量子密钥分发 |
1.2 量子密钥分发进展 |
1.3 本文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量子密钥分发相关理论 |
2.1 BB84协议 |
2.2 针对光源的攻击方式与诱骗态方案 |
2.3 针对探测端的攻击方式和测量设备无关QKD方案 |
2.4 时间比特-相位编码的测量设备无关QKD方案 |
2.5 双场QKD方案 |
2.6 Sending or Not Sending QKD方案 |
2.7 Phase Matching QKD方案 |
第3章 超远距离通用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3.1 QKD系统参数 |
3.1.1 参数概念 |
3.1.2 光源、信道和探测器 |
3.2 QKD技术实现方法 |
3.2.1 发送端技术 |
3.2.2 光纤传输与探测端 |
3.2.3 双场协议及其衍生协议对系统的要求 |
3.3 通用高速系统研制 |
3.3.1 整体框架 |
3.3.2 发送端设计 |
3.3.3 探测端设计 |
3.3.4 硬件需求与系统流程设计 |
3.4 实验过程与结果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卫星物联网系统中的解调与信道译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技术的现状分析 |
1.2.2 物联网中通信协议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卫星物联网的现状分析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章节概述 |
2 卫星物联网系统建模 |
2.1 模型设计 |
2.2 关键模块设计与分析 |
2.2.1 用户地面终端设计 |
2.2.2 行云卫星系统分析 |
2.2.3 应用服务模块设计 |
2.3 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设计 |
2.4 卫星通信机制设计 |
2.4.1 卫星物联网中通信协议的性能分析 |
2.4.2 智能选频算法的设计 |
2.4.3 链路资源分配 |
2.4.4 抗干扰方法设计 |
2.5 章节概述 |
3 调制解调器与信道编码设计 |
3.1 调制解调器设计 |
3.1.1 多普勒频移 |
3.1.2 DPSK调制解调方法 |
3.1.3 DPSK调制解调实现及误码率分析 |
3.1.4 DDPSK调制解调方法 |
3.1.5 DDPSK调制解调设计与实现 |
3.2 信道编码设计 |
3.2.1 BCH编码译码原理 |
3.2.2 BCH编码译码设计 |
3.2.3 BCH误码率仿真与结果分析 |
3.2.4 卷积编码译码方法 |
3.2.5 卷积码编码译码设计 |
3.2.6 卷积码误码率仿真与结果分析 |
3.2.7 BCH码卷积码级联的设计及其仿真 |
3.3 章节概述 |
4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4.1 总体模块设计 |
4.2 硬件设计 |
4.2.1 信号电源模块 |
4.2.2 接收通道 |
4.2.3 发送通道 |
4.2.4 信号处理模块 |
4.2.5 PCB设计 |
4.3 系统测试 |
4.3.1 测试平台 |
4.3.2 性能分析 |
4.4 章节概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卫星通信应用系统一体化网控中心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的开发工具和相关理论知识 |
2.1 MY ECLIPSE简介 |
2.2 ORACLE 11G背景介绍及简述 |
2.3 PYTHON简介 |
2.4 设置MYECLIPSE连接ORACLE数据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描述 |
3.1.1 管理对象 |
3.1.2 系统能力需求 |
3.1.3 一般性要求 |
3.2 网控中心功能需求分析 |
3.2.1 卫星信道资源配置与管理 |
3.2.2 地球站管理与控制 |
3.2.3 为地球站提供通信服务 |
3.2.4 网控中心自身管理 |
3.3 性能需求分析 |
3.3.1 网控中心时间性能需求 |
3.3.2 网控中心管理能力性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架构 |
4.2.1 管理应用程序 |
4.2.2 公共服务 |
4.2.3 网系管理与控制服务 |
4.2.4 接入控制服务 |
4.2.5 地球站管理与控制协议的一体化设计 |
4.2.6 网控中心进程管理与控制协议一体化设计 |
4.2.7 短消息服务器一体化设计 |
4.2.8 管理应用程序的一体化设计 |
4.2.9 代理的一体化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表设计 |
4.3.2 存储过程设计 |
4.3.3 数据库逻辑结构及部署关系 |
4.4 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一体化网控中心设计与实现 |
5.1.1 MSW设计 |
5.1.2 NCP设计 |
5.1.3 NOC设计 |
5.1.4 RA设计 |
5.1.5 一体化网控中心的实现界面 |
5.2 异地备份设计与实现 |
5.2.1 异地备份功能要求 |
5.2.2 主备网控中心间的通信信道 |
5.2.3 主备网控中心间信息同步方式 |
5.2.4 备份控制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
6.1 系统测试 |
6.1.1 系统测试的目的 |
6.1.2 系统测试的原则 |
6.1.3 系统测试的实施 |
6.2 测试环境 |
6.2.1 软件项 |
6.2.2 硬件及固件项 |
6.3 系统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6.3.1 公共功能测试 |
6.3.2 网控中心功能测试 |
6.3.3 结果分析 |
6.4 系统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6.4.1 每秒呼叫数(PER_IBN_HJS) |
6.4.2 平均处理时延(PER_IBN_CLSY) |
6.4.3 管理的终端数量(PER_IBN_ZDSL) |
6.4.4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宽带卫星通信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
2.1 国外军用宽带卫星通信的发展 |
2.1.1 美国宽带卫星通信的发展 |
2.1.2 英国军事通信卫星天网 |
2.2 国外民用宽带卫星通信的发展 |
2.2.1 IPstar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
2.2.2 日本的超高速因特网试验演示系统(WINDS) |
2.2.3 美国宽带卫星通信系统(Spaceway3) |
2.2.4 欧洲宽带卫星系统(热鸟6号) |
2.3 国外宽带卫星通信发展的趋势 |
2.4 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与应用 |
2.5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重点 |
2.5.1 低信噪比解调技术 |
2.5.2 高速16APSK调制解调技术 |
2.5.3 频谱重叠共享频带传输技术(PCMA与CRMA) |
第三章 基于并行导频辅助的低信噪比解调技术 |
3.1 概述 |
3.2 信号模型 |
3.3 同步偏差对于基于并行导频的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1 导频信号导致的发功率损失 |
3.3.2 导频信号对有用信号的干扰 |
3.3.3 载波同步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 |
3.3.4 符号同步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 |
3.4 一种基于并行导频辅助的通信系统方案 |
3.4.1 定时同步算法 |
3.4.2 载波同步算法 |
3.4.3 导频信号消除 |
3.5 系统传输特性的仿真测试 |
3.6 系统原理样机的测试结果 |
3.7 小结 |
第四章 高速16APSK调制解调算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16APSK调制方式与星座优化 |
4.3 16APSK在AWGN信道下的理论性能 |
4.4 指标要求与仿真验证环境 |
4.4.1 希望达到的技术指标 |
4.4.2 指标分析 |
4.4.3 仿真验证环境 |
4.5 解调器架构、信号处理流程以及状态机 |
4.5.1 架构和信号流 |
4.5.2 状态机 |
4.6 算法 |
4.6.1 CORDIC算法 |
4.6.2 自动增益控制(AGC)算法 |
4.6.3 定时同步算法 |
4.6.4 载波相位同步算法 |
4.6.5 符号解映射算法 |
4.7 算法的定点实现与性能 |
4.7.1 定点实现 |
4.7.2 AGC性能 |
4.7.3 定时同步性能 |
4.7.4 载波相位同步性能 |
4.7.5 解调器整体性能 |
4.8 小结 |
第五章 双向链路共享频带的TDM/FDMA系统 |
5.1 概述 |
5.2 系统的组成及技术特点 |
5.3 相互干扰分析及干扰处理方法 |
5.4 系统传输性能的分析、仿真和评价方法 |
5.4.1 系统分析方法 |
5.4.2 系统信号模型 |
5.4.3 前向链路传输性能的仿真分析 |
5.4.4 反向链路传输性能仿真分析 |
5.4.5 反向链路传输性能仿真结果 |
5.4.6 反向链路传输性能仿真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
5.5 典型系统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
5.5.1 系统主要参数 |
5.5.2 卫星转发器功率分配方案 |
5.5.3 反向链路传输性能分析 |
5.5.4 前向链路传输性能分析 |
5.5.5 晴天情况下的链路余量恶化 |
5.5.6 雨天情况下的下行雨衰补偿能力恶化 |
5.5.7 共频带传输时的系统功率控制 |
5.5.8 系统可行性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9)FDMA-CWTDM系统下行链路的QOTDM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连续波时分复用技术 |
2.1 连续波时分复用技术介绍 |
2.2 CWTDM 的实现方式 |
2.2.1 分帧叠接相加传输法 |
2.2.2 QOTDM 传输法 |
2.3 FDMA-CWTDM 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
第三章 下行链路星上发射端关键技术 |
3.1 同步导频序列的设计 |
3.1.1 理论推导 |
3.1.2 基于频谱搬移构造同步导频序列 |
3.1.3 基于互补序列构造同步导频序列 |
3.2 信道成形滤波器设计 |
第四章 下行链路地面接收端关键技术 |
4.1 系统接收端原理 |
4.2 接收端同步匹配滤波器设计 |
4.3 载波跟踪技术 |
4.3.1 频偏对序列相关性的影响 |
4.3.2 叉积鉴频环仿真 |
4.3.3 科斯塔斯(Costas)环仿真 |
4.4 QOTDM 高精度帧同步环 |
4.4.1 基于多相滤波器组的帧同步环 |
4.4.2 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帧同步环 |
4.5 信道均衡技术 |
4.5.1 信道估计 |
4.5.2 自适应信道均衡 |
4.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CWTDM 帧时分分接及解调译码 |
4.7 简化的接收机实现方案 |
4.7.1 接收机简化方案 |
4.7.2 仿真与分析 |
第五章 星上发射端的FPGA 设计 |
5.1 FPGA 设计方法介绍 |
5.1.1 FPGA 简介 |
5.1.2 FPGA 设计方法 |
5.2 星上发射端实现方案 |
5.2.1 全局工作时钟模块 |
5.2.2 自动上电复位模块 |
5.2.3 QOTDM 组帧模块 |
5.2.4 成型滤波模块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多用户卫星处理转发器的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工作的发展动态 |
1.3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卫星转发器特性及一种非线性补偿算法 |
2.1 转发器系统组成 |
2.2 功放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
2.3 转发器非线性特性分析 |
2.3.1 互调干扰 |
2.3.2 AM/AM,AM/PM特性 |
2.4 一种卫星转发器非线性补偿算法 |
2.4.1 幅度与相位联合非线性补偿算法 |
2.4.2 QAM信号仿真 |
2.4.3 OFDM系统仿真 |
2.4.4 小结 |
第三章 一种基于FDMA/CWTDM的卫星通信实验系统及星上抗干扰技术 |
3.1 基于FDMA/CWTDM转换的卫星通信实验系统 |
3.1.1 FDMA/CWTDM卫星通信体制的基本原理 |
3.1.2 星上FDMA-CWTDM转换处理转发器原理结构 |
3.2 星上数字AGC技术 |
3.2.1 AGC技术概述 |
3.2.2 FDMA/CWTDM卫星通信体制中的数字AGC技术 |
3.3 自适应滤波抗干扰技术 |
3.3.1 自适应滤波器结构概述 |
3.3.2 多阶ⅡR陷波器原理分析 |
第四章 针对抗干扰处理的卫星通信实验系统的饱和式干扰 |
4.1 时频集中的干扰样式饱和式干扰原理 |
4.2 时频干扰样式原理 |
4.2.1 时频干扰样式数学模型 |
4.2.2 时频集中的干扰样式的时频分布特性 |
4.3 饱和式干扰性能 |
4.3.1 基于时频干扰样式的AGC功能仿真 |
4.3.2 基于时频干扰样式的干扰自适应滤波器功能仿真 |
4.3.3 系统性能仿真 |
第五章 FPGA设计和饱和式干扰测试 |
5.1 FPGA设计 |
5.1.1 FPGA简介 |
5.1.2 整体设计 |
5.1.3 详细设计 |
5.2 系统功能调试 |
5.2.1 系统中频功能调试 |
5.2.2 系统干扰性能测试 |
5.3 实验器材及干扰环境 |
5.4 饱和式干扰测试 |
5.4.1 中频调试 |
5.4.2 干扰性能测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一种星上FDMA-TDM转换设备及其演示测试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卫星激光通信系统信号传输与识别方法研究[D]. 李姗姗.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星载激光通信端机指向误差分析及振动特性研究[D]. 丁少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8)
- [3]空间激光通信电光章动耦合技术研究[D]. 赵卓.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0(02)
- [4]超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研究[D]. 方啸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卫星物联网系统中的解调与信道译码技术研究[D]. 张新乔.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4)
- [6]卫星通信应用系统一体化网控中心的实现[D]. 陈立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7]卫星通信的近期发展与前景展望[J]. 易克初,李怡,孙晨华,南春国. 通信学报, 2015(06)
- [8]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汪春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5)
- [9]FDMA-CWTDM系统下行链路的QOTDM技术研究[D]. 齐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05)
- [10]多用户卫星处理转发器的干扰研究[D]. 童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