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一代网络通信协议IPv6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葛彦凯[1](2021)在《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致使空气质量污染状况日渐严重,因室内污染气体超标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迫使人们更加关注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监测设备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监测,这些监测设备可实现获取室内各项空气指标实时数值,并可在远端查看监测结果,为人们判断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提供了依据。当前绝大多数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仅支持通过IPv4协议接入网络,但IPv4网络通信受限于IP地址数量空间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同时监测大量节点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基于新型物联网与IPv6通信协议相结合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空气质量监测节点、IPv6网络通信网关、云平台与APP组成。空气质量监测节点基于GD32VF103C微处理器设计,通过SHT15传感器、CCS811传感器以及MQ-7传感器实现对温湿度、二氧化碳、TVOC、一氧化碳等空气质量指标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本地实时显示。IPV6网络通信网关基于ESP32设计,通过移植Lw IP协议栈使其支持IPv6协议,实现将空气质量监测节点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IPv6网络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采用Tomcat+My SQL+Java的架构进行设计,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并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所采集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当前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评价结果。APP基于MVC架构设计实现,可实时显示监测数据与评价结果。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间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本文详细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部分的具体实现方法。监测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了相关的系统测试,通过多次测试与改进,最终实现相关预期功能,如采集空气质量指标数值、通过IPv6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远端通过Web网页和APP查看空气质量状况,能够满足现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适用于在家庭居室、办公场所、教室等场合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王明玉[2](2021)在《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工厂内部网络呈现出工业协议种类多、协议间互不兼容的异构网络形态,导致工业设备之间信息难以互通。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工厂内部网络呈现出IP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在工业异构网络中研究统一的IP地址分配方式,以支持设备之间的无差别寻址通信。传统的DHCP方式不能根据设备在工业现场的位置信息为其分配固定的IP地址,不能满足工业场景需求。此外,地址分配过程涉及的子网和地址池等配置数据没有统一的数据建模机制以及配置管理方式,导致配置管理成本高,配置效率低下。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IPv6编址技术和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提出了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异构网络的IPv6地址分配机制(AAMIN)。该机制为工业设备分配与其业务特征信息绑定的IPv6地址,解决了DHCP在工业场景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其中设备的业务特征信息包括设备在工厂车间中的位置信息以及设备类型信息。针对不支持直接配置IP地址的工业非IP设备,AAMIN采用网关地址映射机制实现了非IP设备的IPv6寻址方式,解决了工业异构网络设备间难以直接寻址通信问题。为了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该机制,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AMIN的地址分配系统,主要根据AAMIN的地址分配原理实现工业设备的IPv6地址自动分配。(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NETCONF的配置管理系统。论文定义了五种RPC操作用于管理地址分配中的配置数据,并对定义的RPC操作以及需要管理的配置数据统一建立YANG数据模型,提供了易于操作、可扩展的配置管理方式。配置管理系统分为远程管理端、NETCONF代理端和配置执行模块。远程管理端根据RPC操作的YANG模型自动生成XML格式的配置消息模板,方便用户进行配置内容下发。NETCONF代理端根据配置数据的YANG模型验证配置请求消息的合法性,防止配置出错。配置执行模块根据用户下发的配置内容更新配置数据存储,以将配置数据应用于后续的地址分配过程。(3)搭建测试环境并设计实验,通过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了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系统能够适应工业场景需求,基于工业设备的业务特征信息为其分配特定的IPv6地址,并支持通过NETCONF协议实时的下发配置操作,实现配置数据的动态管理。
刘天一[3](2020)在《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剧增,这使得IPv4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作为替代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在地址空间、安全性、转发效率、移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相比IPv4都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服务。因此,从IPv4升级到IPv6是必要且迫切的。CERNET是我国发展IPv6的先驱,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服务目前都依托于CERNET环境建立。本文对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支持情况进行了测量和数据聚合,深入研究IPv6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部署进度。同时,对比CERNET环境下IPv6服务相对于IPv4服务的性能和稳定性差异,以反应现阶段IPv6 Web服务的发展质量。本文使用Node.js和Socket编程方法进行了高并发网络测量,使用多种测量方式对全国2688所普通高等院校官网的IPv6服务状况进行了探测,对比了其中支持双栈访问节点的IPv6和IPv4性能及稳定性差异,通过分析多个关键指标,如HTP平均时延、HTTP时延方差、ICMP时延、ICMP丢包率、TCP握手速度、DNS响应速度等,得出当前CERNET环境下全国高校官网的Web服务在IPv6协议下的性能和稳定性整体表现上不如IPv4的结论。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实验过程和测量结果,本文基于Nuxt.js框架搭建了“全国高校官网IPv6部署进度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包含了数据爬虫、网络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使用图表、GIS可视化、南丁格尔玫瑰图等多种方式对全国高校官网IPv6的网络质量、普及率和覆盖率等信息进行聚合与可视化。作为CERNET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该平台将依托于CERNET网络中心提供的C6IaaS云服务平台长期运行,为关心CERNET环境下IPv6普及现状及IPv6 Web服务发展质量的相关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参考。
姜楠[4](2019)在《通用自治信令协议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领域愈加广泛,人为管理维护大型ISP网络和企业网络变得愈加困难,网络管理的复杂性和冗余性正成为业界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网络中引入自治化是解决网络管理、运营、扩展和业务部署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自治网络通过自我管理实现最优决策,减轻人工管理网络的操作负担,从而降低网络管理的复杂度。与传统网络相比,自治网络需要通过发现、协商和同步等方式管理多种复杂的参数类型。因此,自治网络设备之间有着特殊的信令需求。2014年互联网任务工程组成立了自治网络集成模型方法工作组,该工作组旨在提出通用的自治网络模型。本文以该自治网络模型为基础,聚焦于解决自治网络中的信令需求问题。首先,本文详细阐述和分析了自治网络及通用自治信令协议(Generic Autonomic Signaling Protocol,GRASP)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自治网络的架构、网络特点和应用场景。同时,阐述了实现GRASP协议所需关键技术。其次,深入研究了GRASP协议的相关原理和工作流程,包括GRASP协议的组成模块、消息类型以及各大模块的交互流程。并通过研究和实际测试发现GRASP协议在发现过程和协商过程中存在多条消息控制开销冗余以及相应过程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效快速的通用自治信令方案,该方案包含高效合并多参数的发现机制和基于发现过程的集中协商机制。同时,详细阐述了该方案的具体操作流程。然后,详细阐述了GRASP协议的注册模块、发现模块、协商模块、同步模块和洪泛模块的功能,研究了各个模块的工作流程,设计了具体实现方案。同时,在Linux操作系统下使用C语言分别对现有GRASP协议和提出的新机制进行开发实现。搭建测试平台,对GRASP协议软件各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各模块运行正常,满足预期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完成了GRASP协议软件的性能测试。通过对比分析,新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现过程和协商过程的控制开销,并加快收敛速度。最后,总结全文。分析了自治网络和GRASP协议的发展前景。并根据自身的研究及开发经历,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刘超[5](2019)在《基于IPv6的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协同建模与验证》文中指出不同于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社区医疗物联网中更加强调网络数据的有效传输,以及物联子网中大量传感执行节点的有效标识与管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IPv6可以有效满足社区医疗物联网网络需求。然而,物联子网中的节点通常具备资源受限的特点,难以直接运行IPv6协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IPv6通信方案以实现物联子网节点与IPv6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此外,社区医疗物联网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优先建立起有效的仿真模型可以从宏观上对系统进行整体把握,在对模型进行充分设计、分析与验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发,可极大降低研发周期与成本。本文就如何有效的将IPv6技术应用于社区医疗物联网以及社区医疗物联网建模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社区医疗物联网的IPv6通信方案,同时,提出了一种组件协同建模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连接标识实现异构的、资源受限的物联子网节点有效接入IPv6网络,实现医疗感知数据的有效传输,同时保证网络数据帧具有稳定的、高比例的有效数据传输率。2.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思想引入社区医疗物联网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种面向社区医疗物联网的组件协同建模方法。该方法依据物联网设备不同功能构建不同类型组件,并结合物联网网络通信特点设计了一套组件间的通信机制,同时采用可视化方式进行建模。3.设计了一套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库系统,并基于自主研发的XModel建模仿真平台,构建起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模型。同时依据模型的仿真结果,完成了对所提出的建模方法有效性以及IPv6通信方案可行性的验证。
邢进[6](2019)在《基于RT-Thread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软件设计》文中认为当代世界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工业改革,嵌入式技术也必须与互联网相结合,并进一步趋于智能化。顺应这一大趋势,设计了一种基于RT-Thread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软件设计可分为下位机和上位机两个部分,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二次开发平台,实现对小型设备进行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下位机软件设计方面,将下位机软件框架分为四层:用户层、API层、RT-Thread层、驱动层。针对以往嵌入式开发过程可移植性差、扩展性低、实时性不高的缺点,本文基于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进行设计,应用多线程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嵌入式控制器的可移植性和实时性。另一方面,针对用户二次开发的需求,为用户封装了函数库,设计API供用户调用。其中,针对用户不了解梯形图编程语言的情况,设计了可编程逻辑控制API,设计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采用节点连接逻辑识别的方式,使用户可以直接对该API进行参数设置,最终在控制器上实现自己的电路逻辑。另外,采用系统时钟进行高精度时间采样,实现PID算法控制,用户调用PID算法控制API,配置参数后即可实现对输出量的实时调节,实现自动控制。此外,为了顺应下一代互联网络趋势,同时满足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时采集控制器数据的需求,本文设计网络通信模块支持IPv4/IPv6协议,设计嵌入式网络控制器为基于TCP协议的服务器端,采用并发多线程服务器模型进行软件设计,实现了多个客户端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对控制器的数据采集与监测。上位机软件设计方面,为了满足用户实时观测、存储下位机采集数据结果的需求,选用C#语言,采用Winform框架,引入Iocomp外部工业控件库,设计了上位机软件UI界面。另外,为了给用户提供直观数据观测功能与便捷的数据处理功能,本文实现了数据显示与图形显示功能,通过数据的实时发送和接收实现了数据的动态与静态分析。此外,采用SQLite嵌入式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实现了数据的再处理功能,最终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实现对控制器外的接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最后,对嵌入式网络控制器进行下位机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功能、上位机数据采集监测功能以及整体的网络通信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的实际应用价值。
张金龙[7](2019)在《基于6LoWPAN技术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应用是我国政府的战略性发展政策,在节能减排和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已经大量应用到充电设施当中,这不仅有利于更科学地充电设施管理、提供更好的充电服务,同时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工作。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充电桩接入网络的必要性和各种方式以及现存的问题与缺点后,提出了基于6LoWPAN技术的组网方案。首先,通过分析充电桩通信网络的发展背景及现状论证了本文课题的研究意义。其次,详细介绍了充电桩通信网络的现存形式和6LoWPAN等相关关键技术。然后,针对目前充电桩通讯存在的网络扩展性差、成本高等问题,引入了6LoWPAN技术作为充电桩组网的解决方法,设计出一种基于6LoWPAN无线网络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系统。对充电桩的功能结构框架进行设计,在其中加入专用于通信功能的控制模块,对充电桩终端无线6LoWPAN网络的协议栈进行设计,利用NAT64网络协议转换技术使该网络系统能够同时支持IPv6和IPv4网络,采用RPL路由协议,以此实现充电桩终端的6LoWPAN自组织网络,利用专为嵌入式设备的无线网络设计的CoAP协议实现对充电桩的远程监控管理。最后,针对本文设计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利用TI公司的CC2538芯片和Contiki嵌入式操作系统搭建仿真环境,模拟实现6LoWPAN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分析说明该网络系统的特性及优点。最终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初步论证了基于6LoWPAN通信技术组建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赵旭东[8](2019)在《基于IPv6的智慧路灯组网及路由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效的城镇路灯管控不仅能有效改善照明能耗问题,同时对于提高照明智慧化水平也极其重要。科学有效的通信网络是实现智慧路灯高效管控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促成智慧照明通信网络高效的控制策略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路灯控制网络规模大、节点数量多,实现路灯节点的全IP化精确控制将使其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研究基于IPv6的智慧路灯控制通信网络,在提高路灯信息化管控水平的同时,可实现对路灯节点设备灵活组网,提高路灯控制效率。然而,智慧路灯通信网络中大量的路灯节点和复杂的通信环境,极大的影响着通信网络的质量,本文基于IPv6技术,对智慧路灯通信网络IPv6接入、组网以及路由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以期实现路灯节点的全IP化控制并提高路灯控制通信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文在分析路灯控制通信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智慧路灯分簇组网方案,并针对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提出相应的路由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路灯控制通信网络的特点,对其组网策略和路由控制方案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本文研究内容的设计方案,并对组网和路由方案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2、结合路灯大多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并基于IPv6的无线通信技术,对智慧路灯组网方案进行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带状分簇网络模型的组网方案,并结合IPv6网络中的邻居发现协议以及IPv6地址编制策略,研究适合智慧路灯通信网络的IPv6地址编制策略,从而实现路灯节点的IP化接入控制。3、基于路灯分簇网络模型,设计一种分簇路由方案,针对传统分簇算法收敛速度慢、簇首节点选取不合理等问题,通过采用群体智能算法中的人群搜索算法对分簇方式进行优化改善,从而降低路灯通信网络时延,提高路灯控制的可靠性。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本文所提出的智慧路灯通信组网及路由方案进行测试,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案在降低路灯控制时延和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方面的效果,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案的有效性。
任智男[9](2019)在《基于6LoWPAN的寒旱区野外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我国寒旱区野外环境内蕴藏着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其战略地位突出。寒旱区野外环境观测体系在寒旱区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目前应用于寒旱区野外环境观测的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着观测网络地址空间不足、无法与IP网络实现端到端通信等弊端。因此,论文基于6LoWPAN技术设计了一种适合寒旱区的野外环境监测系统。该研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为未来构建寒旱区跨学科、跨区域的虚拟同步联合观测系统做好技术储备。首先,为了延长布置在寒旱区野外环境内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论文提出了基于剩余能量改进RPL协议的方案,协议改进后在Cooja仿真器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协议的网络与使用原始RPL协议的网络相比,节点能耗更加均匀,网络生命周期得到了有效地延长。然后,论文基于6LoWPAN技术设计了寒旱区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系统采用全IP的网络架构,并使用MQTT协议实现应用层通信。监测系统主要由6LoWPAN节点、网关、MQTT服务器和远程客户端四部分构成。6LoWPAN节点采用CC2538SF53作为主控芯片,并选择搭载了6LoWPAN协议栈的Contiki系统作为软件平台。6LoWPAN节点主要负责采集野外环境信息以及执行来自远程客户端的控制指令。网关由6LoWPAN网卡和主处理器两部分组成,主处理器选用iTOP-4412开发板进行开发,其操作系统使用Linux系统。网关负责建立并维护6LoWPAN网络,在6LoWPAN节点请求加入网络时,对其进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同时,网关还负责在6LoWPAN网络与IPv6网络间转发数据报。MQTT服务器选择MQTT代理服务器Mosquitto,远程客户端选择MQTT的客户端软件Eclipse paho。远程客户端通过订阅6LoWPAN节点发布的消息来获取环境信息,通过发布6LoWPAN节点订阅的消息来下达控制指令。最后,论文在实验室内模拟了寒旱区野外的气候环境,并对监测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寒旱区野外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6LoWPAN节点与IPv6网络中主机的端到端通信,并且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因此,该研究能够解决寒旱区野外环境观测体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靖小伟[10](2017)在《基于IPv6的油气水生产专网建设与安全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基于IPv6的工业生产网建设和应用,加快IPv6规模化部署,对于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国家发改委确定“基于IPv6专网的安全防护研发及应用试点工程”项目由中国石油承担(文号:发改办高技[2012]1468号),在大庆油田开展了基于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的安全防护研发及应用试点工程,是大型国有企业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示范试点。本论文针对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架构及其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贡献包括:(1)提出并设计了基于IPv6的油气水生产专网架构。专网覆盖油田13个采油厂,69个作业区,近800个小队,规划申请/21位的IPv6地址空间,其地址空间仅次于运营商,是全国最大的IPv6工业生产专网;专网规划设计多种技术,为油气生产数据传输和视频监控提供了网络支撑,实现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形成了16项企业标准。(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Pv6的生产专网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在专网中,划分网络安全域,设计部署无线接入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行为审计、防病毒,构建安全、可信的DNS服务,定制实现网络过渡的DNS64域名转换。按照等级保护第三级的要求,制定测评指标、测评方法,设计测评过程,完成测评,符合等级保护第三级要求。(3)设计实现了油气生产数据加密传输的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设计了在IPV6环境下数据传输的加解密LIC算法,同时实现了对接入终端的安全管控。考虑RTU功能、性能、安全要求,包括物理设计、插槽设计、无线传输等,加密板卡的工作温度区间为低温-40摄氏度,高温70摄氏度,在性能方面能够适应大庆油田极端环境,确保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的信号稳定传输。(4)验证了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的传输性能和安全性。结合产品参数验证了IPv6技术在生产环境中业务数据采集、传输、展示等性能。通过网络测试、设备测试、软件测试、无线加密测试等验证了IPv6生产网的传输性能和安全性。
二、下一代网络通信协议IPv6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一代网络通信协议IPv6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研究现状 |
1.2.2 IPv6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介绍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监测节点功能需求 |
2.1.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设计需求 |
2.1.3 云平台与APP设计需求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
2.4 IPv6技术介绍 |
2.4.1 IPv6简介 |
2.4.2 IPv6报文格式 |
2.4.3 ICMPv6协议 |
2.4.4 邻居发现协议 |
2.4.5 LwIP轻型协议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
3.1 监测节点与IPv6网路通信网关硬件设计方案 |
3.2 监测节点硬件设计 |
3.2.1 GD32微处理器 |
3.2.2 数据采集模块 |
3.2.3 实时显示模块 |
3.2.4 报警模块 |
3.2.5 电源电路 |
3.2.6 UART模块 |
3.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
4.1 监测节点软件设计 |
4.1.1 监测节点软件流程 |
4.1.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1.3 实时显示模块 |
4.1.4 报警模块软件设计 |
4.1.5 UART模块 |
4.1.6 通信协议 |
4.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
4.2.1 搭建ESP32 SDK开发环境 |
4.2.2 移植LwIP轻型协议栈 |
4.2.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平台与APP开发 |
5.1 云平台 |
5.1.1 云平台总体设计 |
5.1.2 TCP server |
5.1.3 Data back |
5.1.4 Web页面 |
5.1.5 云平台部署 |
5.2 APP |
5.2.1 APP总体设计 |
5.2.2 APP功能模块开发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配置 |
6.2 监测节点测试 |
6.2.1 监测节点硬件测试 |
6.2.2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通信测试 |
6.3 IPv6网络通信网关测试 |
6.3.1 IPv6网络ping测试 |
6.3.2 监测节点与网关稳定性测试 |
6.4 云平台测试 |
6.4.1 云平台压力测试 |
6.4.2 Web页面功能测试 |
6.5 APP测试 |
6.6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网络IP地址配置研究现状 |
1.2.2 NETCONF协议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IPV6 编址技术 |
2.1.1 IPv6 地址格式 |
2.1.2 IPv6 地址分类 |
2.1.3 IPv6 地址分配技术 |
2.2 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 |
2.2.1 NETCONF协议简介 |
2.2.2 NETCONF协议架构 |
2.2.3 NETCONF能力集交互 |
2.3 数据建模语言YANG |
2.4 本章小结 |
3 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总体方案 |
3.3 AAMIN地址分配机制设计 |
3.3.1 工业场景中DHCPv6 面临的问题 |
3.3.2 AAMIN功能模块划分 |
3.3.3 IP设备地址分配 |
3.3.4 非IP设备地址分配 |
3.3.5 AAMIN跨子网服务 |
3.3.6 AAMIN与 DHCPv6 对比 |
3.4 基于NETCONF的配置管理系统设计 |
3.4.1 模块组成 |
3.4.2 配置操作定义 |
3.4.3 配置数据建模 |
3.4.4 系统工作流程 |
3.5 基于AAMIN的地址分配系统设计 |
3.5.1 AAMIN报文设计 |
3.5.2 地址分配服务器设计 |
3.5.3 工业IP设备地址请求模块设计 |
3.5.4 网关地址请求映射模块设计 |
3.5.5 中继代理设计 |
3.5.6 超时重传机制设计 |
3.6 数据库表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实现 |
4.1 总体实现 |
4.2 开发环境与框架 |
4.2.1 开发环境 |
4.2.2 开发框架 |
4.3 配置管理系统实现 |
4.3.1 远程管理端实现 |
4.3.2 NETCONF代理端实现 |
4.3.3 配置执行模块实现 |
4.4 地址分配系统实现 |
4.4.1 公共模块实现 |
4.4.2 工业IP设备地址请求模块实现 |
4.4.3 网关地址请求映射模块实现 |
4.4.4 中继代理实现 |
4.4.5 地址分配服务器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测试验证与分析 |
5.1 测试思路 |
5.2 测试环境 |
5.3 功能测试 |
5.3.1 配置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5.3.2 地址分配系统功能测试 |
5.4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IPv6与网络测量技术 |
2.1 IPv6协议分析 |
2.1.1 IPv6的诞生背景 |
2.1.2 IPv6的格式和结构 |
2.1.3 IPv6的地址类型 |
2.1.4 IPv6与IPv4的异同 |
2.1.5 ICMPv6协议 |
2.1.6 IPv6过渡技术 |
2.1.7 IPv6的重要意义 |
2.2 网络侧量的基本概念 |
2.3 网络侧量的分类 |
2.4 基准网络侧量指标 |
2.4.1 时延 |
2.4.2 HTTP/HTTPS响应时间 |
2.4.3 可达性 |
2.4.4 丢包率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网络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
3.1 实验工其及环境 |
3.1.1 Nodejs特性与架构 |
3.1.2 Socket编程 |
3.1.3 MongoDB数据库存储 |
3.1.4 测量系统环境 |
3.2 全国高校基本信息爬虫 |
3.3 网络测量方式的研究 |
3.3.1 DNS测量方式 |
3.3.2 ICMPv6/v4测量方式 |
3.3.3 HTTP/HTTPS测量方式 |
3.4 测量系统的实现 |
3.4.1 测量系统的架构 |
3.4.2 网络测量过程 |
3.4.3 Nodejs实现高并发测量 |
3.4.4 时间戳打点与精度 |
3.5 实验数据存储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IPv6网络测量结果分析 |
4.1 评价标准 |
4.1.1 DNS测量的评价标准 |
4.1.2 ICMP测量的评价标准 |
4.1.3 HTTP/HTTPS测量的评价标准 |
4.1.4 IPv6与IPv4对比评价标准 |
4.2 实验数据选取 |
4.3 DNS测量结果 |
4.4 ICMP测量结果 |
4.5 HTTP/HTTPS测量结果 |
4.6 CERNET环境下IPv6/IPv4性能和稳定性对比分析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实现 |
5.1 数据可视化简介 |
5.2 数据可视化平台架构 |
5.3 IPv6测量结果数据可视化 |
5.3.1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详情 |
5.3.2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率南丁格尔玫瑰图 |
5.3.3 全国高校IPv6覆盖率地图 |
5.3.4 数据可视化平台其它功能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通用自治信令协议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治网络的研究现状 |
1.2.2 信令协议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自治网络及相关技术概述 |
2.1 自治网络概述 |
2.1.1 自治网络架构 |
2.1.2 自治网络的特点 |
2.1.3 自治网络的应用场景 |
2.2 通用自治信令协议实现技术 |
2.2.1 TCP/UDP协议概述 |
2.2.2 IPv6 协议概述 |
2.2.3 CBOR编码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用自治信令协议及其改进 |
3.1 通用自治信令协议原理 |
3.1.1 通用自治信令协议相关概念 |
3.1.2 消息类型和功能 |
3.1.3 通用自治信令协议工作原理 |
3.2 问题描述 |
3.3 一种高效合并多参数的发现机制 |
3.3.1 高效合并多参数的发现机制原理 |
3.3.2 高效合并多参数的发现机制的操作流程 |
3.4 一种基于发现过程的集中协商机制 |
3.4.1 基于发现过程的集中协商机制原理 |
3.4.2 基于发现过程的集中协商机制操作流程 |
3.5 高效快速的通用自治信令方案操作流程 |
3.6 算法理论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用自治信令协议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架构 |
4.2 系统开发平台 |
4.3 消息类型与消息格式及其实现 |
4.4 注册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注册模块设计概要 |
4.4.2 注册模块实现 |
4.5 发现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发现模块设计概要 |
4.5.2 发现模块实现 |
4.6 协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6.1 协商模块设计概要 |
4.6.2 协商模块实现 |
4.7 同步模块设计与实现 |
4.7.1 同步模块设计概要 |
4.7.2 同步模块实现 |
4.8 洪泛模块设计与实现 |
4.8.1 洪泛模块设计概要 |
4.8.2 洪泛模块实现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用自治信令协议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功能测试 |
5.2.1 注册模块测试 |
5.2.2 发现模块测试 |
5.2.3 协商模块测试 |
5.2.4 同步模块测试 |
5.2.5 洪泛模块测试 |
5.3 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1 端到端往返时延测试与分析 |
5.3.2 发现过程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3 协商过程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4 同步过程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5 洪泛过程性能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5)基于IPv6的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协同建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Pv6 物联网数据通信 |
1.2.2 系统建模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创新点分析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社区医疗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 社区医疗物联网通信技术 |
2.2.1 无线通信技术 |
2.2.2 IPv6 技术 |
2.2.3 6LoWPAN技术 |
2.3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技术 |
2.3.1 面向角色建模方法 |
2.3.2 分层和协同建模方法 |
2.3.3 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区医疗物联网IPv6 通信方案 |
3.1 社区医疗物联网通信层次模型 |
3.2 面向社区医疗物联网的IPv6 地址模型 |
3.2.1 IPv6 地址模型 |
3.2.2 IPv6 地址模型分析 |
3.3 异构物联网节点IPv6 通信方案 |
3.3.1 节点初始化 |
3.3.2 连接标识协商 |
3.3.3 数据通信 |
3.3.4 移动性支持 |
3.3.5 IPv6 通信方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区医疗物联网建模方法与组件库设计 |
4.1 组件协同建模方法 |
4.1.1 组件基本结构设计 |
4.1.2 模型通信机制设计 |
4.1.3 模型仿真执行设计 |
4.2 组件库设计 |
4.2.1 基本组件库 |
4.2.2 CMIoT组件库 |
4.2.3 CMIoT组件模型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模型仿真与验证 |
5.1 XModel建模仿真平台 |
5.2 基于XModel平台的CMIoT组件模型构建 |
5.3 模型仿真与验证 |
5.3.1 仿真方案设计 |
5.3.2 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主要科研成果 |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已申请和授权的专利 |
已登记的软件着作权 |
获奖情况 |
(6)基于RT-Thread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2 嵌入式网络控制器需求分析与框架设计 |
2.1 嵌入式网络控制器需求分析 |
2.2 下位机软件架构设计 |
2.3 上位机软件架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嵌入式网络控制器驱动层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驱动层软件设计方案 |
3.2 硬件平台介绍 |
3.3 驱动模块软件实现 |
3.3.1 主控模块 |
3.3.2 扩展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4 嵌入式网络控制器RT-Thread层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实时操作系统的需求与选择 |
4.2 RT-Thread层软件设计方案 |
4.3 RT-Thread的移植与运行 |
4.4 线程调度方案设计 |
4.4.1 线程调度方案设计 |
4.4.2 线程调度状态描述与转换 |
4.4.3 任务间同步通信机制设计 |
4.4.4 具体任务规划设计 |
4.5 RT-Thread系统运行与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嵌入式网络控制器API层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API总体概述 |
5.1.1 应用程序接口概述 |
5.1.2 各类API简述 |
5.2 可编程逻辑控制接口设计 |
5.2.1 模块总体设计 |
5.2.2 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
5.2.3 节点连接逻辑识别模块设计 |
5.2.4 线程控制与同步通信模块设计 |
5.3 PID算法控制接口设计实现 |
5.3.1 经典控制PID算法 |
5.3.2 软件设计与实现 |
5.4 网络通信模块接口设计与实现 |
5.4.1 基于TCP协议通信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5.4.2 并发服务器模型的实现 |
5.4.3 IPv6的使用 |
5.5 本章小结 |
6 上位机软件设计 |
6.1 总体设计方案 |
6.2 串口通信协议 |
6.3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
6.3.1 Iocomp控件的实现 |
6.3.2 串口控制部分 |
6.3.3 数据采集和数据库操作部分 |
6.3.4 图形数据显示分析和实现 |
6.4 SQLite数据库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测试与总结 |
7.1 系统测试 |
7.1.1 可编程逻辑功能测试 |
7.1.2 数据采集监测功能测试 |
7.1.3 网络功能测试 |
7.2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基于6LoWPAN技术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现状 |
1.1.2 充电桩与“智慧城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充电桩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支持项目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充电桩通信网络和6Lo WPAN技术 |
2.1 充电桩通信网络 |
2.1.1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通信网络 |
2.1.2 分散式充电桩的通信网络 |
2.2 IPv6 技术和全IP化网络 |
2.3 6LoWPAN技术简介 |
2.3.1 6LoWPAN和 IEEE802.15.4 标准 |
2.3.2 6LoWPAN的协议栈 |
2.3.3 6LoWPAN的体系架构 |
2.3.4 6LoWPAN中的邻居发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总体设计 |
3.1.1 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的特点 |
3.1.2 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基本架构 |
3.2 充电桩终端6LoWPAN网络 |
3.2.1 充电桩终端节点功能设计 |
3.2.2 充电桩终端6LoWPAN网络的拓扑设计 |
3.3 6LBR节点设计 |
3.3.1 融合IPv4 网络方案 |
3.3.2 6LBR协议栈设计 |
3.4 基于Co AP的 B/S架构远程访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1 实验设计 |
4.2 仿真实验平台搭建 |
4.2.1 实验平台软件环境搭建 |
4.2.2 实验平台硬件设计 |
4.3 RPL 路由仿真实验 |
4.3.1 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节点自动加入网络测试实验 |
4.4.1 节点参数设置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中相关程序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基于IPv6的智慧路灯组网及路由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智慧路灯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
第2章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通信架构及关键技术 |
2.1 智慧路灯通信网络架构分析与研究 |
2.1.1 智慧路灯无线通信网络架构 |
2.1.2 智慧路灯无线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
2.1.3 智慧路灯无线通信网络协议结构 |
2.1.4 智慧路灯无线通信网络设备 |
2.2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组网及路由功能需求分析 |
2.3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组网及路由方案分析 |
2.3.1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组网方案 |
2.3.2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路由控制方案 |
2.4 关键技术 |
2.4.1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组网技术 |
2.4.2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路由控制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组网技术研究 |
3.1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组网总体方案设计 |
3.1.1 基于IPv6 的分簇网络模型 |
3.1.2 网络簇首节点的选取 |
3.1.3 路灯节点设备IPv6 地址配置 |
3.2 基于IPv6 的带状分簇网络的构建 |
3.2.1 网络初始化阶段 |
3.2.2 网络发现接入阶段 |
3.3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网络维护 |
3.3.1 簇首节点网络维护策略 |
3.3.2 簇内节点网络维护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路由控制技术研究 |
4.1 相关路由协议分析 |
4.1.1 平面路由协议 |
4.1.2 分簇路由协议 |
4.2 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分簇路由协议 |
4.2.1 人群搜索算法概述 |
4.2.2 模型的建立和问题描述 |
4.2.3 基于人群搜索的分簇算法 |
4.3 簇间路由控制策略 |
4.3.1 贪婪算法 |
4.3.2 簇间路由转发控制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组网及路由方案测试 |
5.1 测试环境及测试内容介绍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内容 |
5.2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通信组网功能测试 |
5.2.1 网络构建初始化测试 |
5.2.2 节点路由功能测试 |
5.2.3 测试结论 |
5.3 分簇路由算法性能测试 |
5.3.1 测试方案 |
5.3.2 数据包投递率和平均控制时延 |
5.3.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基于IPv6 的智慧路灯控制应用测试 |
5.4.1 节点开关测试 |
5.4.2 节点控制成功率测试 |
5.4.3 测试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9)基于6LoWPAN的寒旱区野外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课题来源及本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综述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介绍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 |
2.1.2 ARM处理器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
2.1.3 无线网络标准介绍 |
2.2 IPv6 介绍 |
2.2.1 IPv6 数据报的格式 |
2.2.2 IPv6 编址体系结构 |
2.3 IEEE802.15.4 介绍 |
2.4 6 LoWPAN介绍 |
2.4.1 6 LoWPAN适配层功能 |
2.4.2 6 LoWPAN邻居发现 |
2.4.3 6 LoWPAN的研究现状 |
2.5 RPL路由协议介绍 |
2.5.1 RPL信息控制报文和网络构建 |
2.5.2 RPL路由机制 |
2.5.3 RPL的研究现状 |
2.6 MQTT介绍 |
2.7 本章小结 |
3 RPL协议改进与仿真 |
3.1 Cooja介绍 |
3.2 RPL协议的不足与改进方案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4.2 6 LoWPAN节点设计 |
4.2.1 6 LoWPAN节点的硬件设计 |
4.2.2 Contiki系统介绍与移植 |
4.2.3 6 LoWPAN节点功能开发 |
4.3 网关设计 |
4.3.1 网关硬件设计 |
4.3.2 Linux系统介绍与移植 |
4.3.3 网关功能开发 |
4.4 服务器环境搭建 |
4.5 远程客户端功能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监测系统功能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2.1 IPv6 支持测试 |
5.2.2 信息采集上传功能测试 |
5.2.3 控制指令执行测试 |
5.2.4 实验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IPv6的油气水生产专网建设与安全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家IPV6战略 |
1.1.2 企业数字化油田战略 |
1.1.3 油气水井生产物联网规划 |
1.1.4 试点项目要求以及对国家和企业战略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主要贡献点 |
1.4 文章体系架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综述 |
2.1 IPV6技术发展现状 |
2.1.1 IPV6网络应用技术 |
2.1.2 真实源地址验证防护 |
2.1.3 IPV4与IPV6的过渡技术 |
2.1.4 IPV4与IPV6协议安全的差异分析 |
2.2 国内外IPV6应用现状 |
2.3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业务需求分析 |
2.4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安全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架构设计 |
3.1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建设挑战 |
3.2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架构设计遵循的原则 |
3.3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功能范围 |
3.4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架构设计 |
3.4.1 专网与企业网 |
3.4.2 专网骨干网络 |
3.4.3 采油厂IPV6网络 |
3.5 IPV6地址规划 |
3.5.1 IPV6地址申请 |
3.5.2 IPV6地址规划 |
3.5.3 IPV6地址分配策略 |
3.6 IPV6与IPV4过渡设计 |
3.6.1 IVI地址转换系统 |
3.6.2 改进和定制开发 |
3.7 专网网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安全体系设计 |
4.1 安全需求 |
4.1.1 面临的威胁 |
4.1.2 业务安全要求 |
4.1.3 法规依从性要求 |
4.1.4 安全设计原则 |
4.2 基于等级保护的安全体系框架设计 |
4.3 安全区域的划分 |
4.3.1 安全域划分 |
4.3.2 生产数据采集传输区域 |
4.3.3 边界安全防护 |
4.3.4 无线接入加密安全防护 |
4.3.5 数据中心区域 |
4.3.6 接入源地址认证 |
4.4 安全技术体系 |
4.4.1 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架构 |
4.4.2 网络边界防护 |
4.4.3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数据中心边界防护 |
4.4.4 无线接入防护 |
4.4.5 SAVI技术方案 |
4.5 安全管理和控制体系 |
4.6 边界安全控制机制 |
4.6.1 专网边界需求分析 |
4.6.2 安全接入设计方案 |
4.7 RTU端点安全接入 |
4.8 RTU数据安全保障 |
4.8.1 软硬件技术需求 |
4.8.2 TF加密卡功能介绍 |
4.8.3 RTUSAFELIB接口设计 |
4.8.4 RTU的数据连接 |
4.8.5 对RTU的改进 |
4.9 标准和规范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轻量级分组加解密算法设计 |
5.1 LIC算法的编制描述 |
5.2 LIC算法的加密过程 |
5.3 LIC算法的解密过程 |
5.4 LIC算法的密钥扩展过程 |
5.5 LIC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
5.5.1 差分/线性分析 |
5.5.2 不可能差分/零相关线性分析 |
5.6 LIC算法的实现效率 |
5.6.1 硬件实现效率 |
5.6.2 软件实现效率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IPV6油气水生产专网实施验证 |
6.1 生产专网部署 |
6.2 IPV6地址分配 |
6.3 网络流量测试 |
6.3.1 测试内容 |
6.3.2 测试环境 |
6.3.3 测试方法 |
6.3.4 测试结果 |
6.4 接入数据加密测试 |
6.4.1 第一阶段测试 |
6.4.2 第二阶段测试 |
6.4.3 第三阶段测试 |
6.5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 |
6.5.1 测评指标 |
6.5.2 测评方法 |
6.5.3 测评过程 |
6.5.4 测评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规划和设计得到验证的成果 |
7.2 试点工程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
7.3 研究体会 |
7.4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下一代网络通信协议IPv6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葛彦凯.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D]. 王明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D]. 刘天一.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通用自治信令协议研究与实现[D]. 姜楠.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1)
- [5]基于IPv6的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协同建模与验证[D]. 刘超.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6]基于RT-Thread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软件设计[D]. 邢进. 海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6LoWPAN技术的充电桩群间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D]. 张金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基于IPv6的智慧路灯组网及路由控制技术研究[D]. 赵旭东.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9]基于6LoWPAN的寒旱区野外环境监测系统设计[D]. 任智男.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10]基于IPv6的油气水生产专网建设与安全保障研究[D]. 靖小伟. 清华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