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密达治疗小儿口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诗恒[1](2020)在《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肠炎疾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微致病生物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腹部胀满、高热、里急后重、腹泻、大便稀、伴脓血或黏液等,严重者可导致脱水、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由于生活、学习、工作等压力的不断增大,暴饮暴食、酗酒、过食油腻等不良饮食习惯在民众中的日益增多,加上食品卫生问题和滥用抗生素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肠炎类疾病的发生率持续较高。西医治疗肠炎的主要手段是使用抗生素,但是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和增强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等问题,而中医治疗肠炎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中的一首经典方剂,目前多用于治疗包括肠炎疾病在内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研究通过检索常用数据库中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旨在对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种类、中医证型、用药规律、用药量、药物加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使用临床试验方法学评价文献的质量,并使用Meta分析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平台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相关文献,使用NoteExpress对文献进行管理,使用Excel对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总结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的疾病种类、中医证型、临床症状、药物加味类型和用量、用药方法、疗程、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再选取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进行Meta分析,以分析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和有效性。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10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35篇文献(RCT试验111篇,非RCT试验24篇),年份范围为1997~2019年,共检索到13种肠炎,纳入6种文献较多的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急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和细菌性痢疾,大部分都为肠道湿热型。共有患者总数为10638例(RCT试验有9089例,其中非RCT试验有1549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的平均治愈率为41.32%,平均有效率为93.37%,西医治疗平均治愈率为22.37%,平均有效率为82.84%,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共有247例不良反应事件,葛根芩连汤有59例,西医治疗有188例,葛根芩连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安全性优于西医治疗,特别指出的是葛根芩连汤治疗的乏力症状多于西医治疗,需引起重视。用药情况方面,成人用量范围为葛根3~40g,黄芩5~30g,黄连3~30g,炙甘草2~30g,儿童用量范围为葛根5~15g,黄芩4~12g,黄连3~15g,炙甘草3~6g,成人用量范围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儿童的用量范围除黄连外基本在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之内,成人和儿童用药量均小于《伤寒论》中的用量范围。药物加味上,使用最多的三大类是健脾祛湿药、理气药和养血调经药,与中医证型和临床症状基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或者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肠炎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受制于文献数量和质量,本研究结果还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去进一步验证。
王丽,李金芬,黄凤霞,易环,刘玉珍,康汉珍[2](2020)在《三种方法护理化疗性口腔炎的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复方氯己定、海藻生物胶和思密达用于化疗性口腔炎的护理效果,探讨化疗性口腔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64例化疗性口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88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护理,观察1组应用思密达进行护理,观察2组应用海藻生物胶进行护理,护理5 d后比较三组疗效。结果护理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有效率分别为44.32%、78.41%、93.1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氯己定、海藻生物胶和思密达护理化疗性口腔炎均有效,但复方氯己定疗效欠佳,思密达次之,海藻生物胶能够更有效地改善与减轻化疗所致口腔炎。
王立[3](2019)在《基于循证医学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推拿在小儿腹泻病中单用或联合其他疗法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为小儿推拿治疗儿童腹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维普、万方、生物医学、PubMed和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5月31日所收录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参照Cochrane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5软件对临床文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0项RCT,包括4011例患儿,试验组为单用小儿推拿或小儿推拿联合其他疗法,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1)推拿单用或联合使用治疗小儿腹泻在临床疗效方面较西医常规治疗更有优势[OR=3.42,95%CI(2.20,5.30),P<0.00001]、[OR=3.16,95%CI(2.08,4.82),P<0.000 01],可提高腹泻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2)推拿单用或联合使用能改善中医证候,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试验组有效率提高[OR=4.35,95%CI(1.68,11.26),P=0.002],部分患儿治疗后脾胃证候完全消失[OR=2.63,95%CI(1.47,4.70),P=0.001],但因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可能夸大了其作用。3)与对照组相比,推拿单用或联合使用可明显降低患儿的临床总症状积分[MD=-2.32,95%CI(,2.42,-2.22),P<0.000 01],改善大便性状[MD=-0.21,95%CI(-0.52,0.11),P=0.002],减少排便次数[MD=-0.86,95%CI(-1.37,-0.36),P<0.0001]。说明推拿可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促进患儿脾胃功能恢复。4)安全性评价方面,纳入研究中,13个研究将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其中1篇文章因联用了穴位敷贴(暖脐贴),出现了2例皮肤过敏现象,更换敷贴材料后过敏症状消失,未报道其他不良反应;1篇文献报道了推拿过程1例患儿在使用爽身粉介质后出现短暂的皮肤潮红,改用介质后,皮肤潮红减轻,顺利做完疗程。可见推拿过程中介质(润滑剂)的选择除了要因病适时就地取材外,还得考虑患儿的体质因素,才能确保儿推的疗效及安全性。结论:1)小儿推拿单用或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2)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小儿推拿单用或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较快地降低患儿临床症状积分、减少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且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儿及家属接受,但因纳入的文献部分存在发表及其他偏倚,可能高估了其作用,结果的真实性还需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3)目前相关研究虽多,但受研究的样本量及设计缺失的限制,文献质量普遍不高,诸多研究结论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实验和实践予以验证。
韩姗姗[4](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王晗峄[5](2019)在《加味三物黄芩汤治疗儿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心脾积热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加味三物黄芩汤治疗儿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影响,评价加味三物黄芩汤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纳入病例均来自于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三物黄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治疗,疗程均为4天。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溃疡数量,溃疡直径,疼痛指数,平均溃疡期,中医症状-体征疗效判定积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总有效率及远期复发率,结果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理化检查、疗效指标基线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疗效性指标比较:溃疡数量治疗组为1.00(1.001.00)个,对照组为1.00(1.002.00)个,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溃疡直径治疗组为(0.43±0.22)mm,对照组为(1.27±0.44)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指数治疗组为1.00(0.002.00)分,对照组为3.00(2.004.00)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溃疡期治疗组为4.23(3.764.74)天,对照组为6.00(5.007.00)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中医症状-体征疗效判定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组内各项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各项积分比较,在溃疡大小、渗出面积、充血、疼痛、大便、小便及总积分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烧灼感、口干口渴积分方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0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49%,P=0.00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复发率33.33%,对照组复发率58.06%,P=0.04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本研究中两组因患者不配合治疗各脱落1例,入选患者均未见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1.加味三物黄芩汤治疗儿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心脾积热证中医证候疗效较维生素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2.加味三物黄芩汤在减少溃疡数量、减小溃疡面积、减轻疼痛,缩短平均溃疡期方面优于维生素治疗。3.加味三物黄芩汤在调节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恢复正常和减少复发方面较维生素治疗效果明显。图0幅;表18个;参90篇。
刘向婕[6](2017)在《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198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9例患儿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99例患儿给予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和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用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效果显着,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岩[7](2017)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71例小儿秋冬季腹泻患儿,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儿口服思密达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显效18例(50.0%),有效16例(44.4%),无效2例(5.6%),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显效13例(37.1%),有效11例(31.4%),无效11例(31.4%),治疗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42,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王亚娟[8](2016)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腹泻的护理与治疗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腹泻的护理与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慢性腹泻268例,其中儿科小儿腹泻病198例,神经内科70例。随机将2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思密达灌肠组)和对照组各134例,所有病例均行抗炎及支持疗法等对症治疗,灌肠组在此基础上行思密达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思密达。结果观察组(思密达灌肠组)134例:有效:104例,显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134例:有效:45例,显效65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并加强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此方法用于治疗慢性腹泻以来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操作方便、价廉,值得临床推广。
陆山鸣,毛乐,朱远慧,陆建中[9](2014)在《口疮散敷脐治疗小儿口疮40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口疮散敷脐治疗小儿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口疮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口疮散敷脐治疗,对照组予思密达局部外敷治疗,治疗7 d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疮散敷脐治疗小儿口疮有较好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
李金嫦,廖初林[10](2014)在《小儿腹泻应用思密达与叶酸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采用思密达与叶酸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并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42例腹泻患儿,将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行思密达与叶酸联合治疗,对照组16例,行单一思密达治疗。治疗期间观察全部患儿的病情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差异。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腹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总治疗时间均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2%,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162,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3例。结论:思密达与叶酸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着,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二、思密达治疗小儿口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密达治疗小儿口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前言 |
1 葛根芩连汤概述 |
1.1 方证概述 |
1.2 用量和用法 |
1.3 组成和方解 |
1.3.1 方剂组成 |
1.3.2 方解 |
1.4 现代药理研究 |
1.4.1 退热作用 |
1.4.2 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
1.4.3 解痉、抑制胃肠运动作用 |
1.4.4 抗炎、化痰、止渴、清热作用 |
1.4.5 增强免疫力作用 |
1.4.6 抗缺氧作用 |
1.5 肠炎疾病简述 |
1.5.1 放射性直肠炎 |
1.5.2 急性肠炎 |
1.5.3 溃疡性结肠炎 |
1.5.4 慢性结肠炎 |
1.5.5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1.5.6 细菌性痢疾 |
2 临床文献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纳入和整理 |
2.1.2 数据分析 |
2.1.3 文献的检索和纳入 |
2.1.4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5 文献整理 |
2.1.6 文献质量评价 |
2.1.7 文献要素分析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过程 |
2.3.1 检索策略 |
2.3.2 文献数量统计 |
2.3.3 文献要素录入 |
2.3.4 文献要素处理 |
2.4 研究结果 |
2.4.1 文献年份 |
2.4.2 文献类型 |
2.4.3 文献分布地区 |
2.4.4 肠炎类型 |
2.4.5 医院级别 |
2.4.6 患者信息 |
2.4.7 诊断标准 |
2.4.8 疗效标准和分级 |
2.4.9 干预措施 |
2.4.10 中医证型 |
2.4.11 临床症状 |
2.4.12 用药情况 |
2.4.13 临床疗效 |
2.4.14 安全性 |
2.4.15 文献质量评价 |
2.4.16 疾病分类论述 |
3 葛根岑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3.1 葛根芩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3.1.1 资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Meta分析 |
3.1.4 讨论 |
3.1.5 结论 |
4 讨论 |
4.1 文献研究情况总结 |
4.1.1 文献的一般情况总结 |
4.1.2 文献质量总结 |
4.1.3 用药情况总结 |
4.1.4 临床疗效 |
4.1.5 安全性 |
4.1.6 Meta分析结果总结 |
4.2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
4.2.1 存在的问题 |
4.2.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三种方法护理化疗性口腔炎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护理方法 |
1.2.2 评价方法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化疗药物导致口腔炎的机制 |
3.2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护理化疗性口腔炎的作用机制及局限性 |
3.3 思密达护理化疗性口腔炎的作用机制 |
3.4 海藻生物胶护理化疗性口腔炎的作用机制及其优势 |
(3)基于循证医学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进展 |
1.中医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
1.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对辨证分型的认识 |
1.3 对治则治法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
2.1 病因研究 |
2.2 治则治法研究 |
3.小儿推拿概述 |
3.1 小儿推拿历史发展 |
3.2 小儿推拿发展现状 |
3.3 小儿推拿疾病谱研究 |
3.4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取穴规律研究 |
3.5 小儿推拿作用机制研究 |
4.小结 |
第二部分 疗效评价 |
一、资料与方法 |
1.纳入标准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2.排除标准 |
二、资料来源和检索策略 |
三、文献筛选 |
四、资料提取 |
五、文献质量评价 |
六、统计分析 |
七、结果 |
1.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1.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1.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META分析结果 |
2.1 治疗有效率 |
2.2 治愈率 |
2.3 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 |
2.4 主症积分 |
2.5 不良反应 |
2.6 发表偏倚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 |
2.0 引言 |
2.1 研究现状 |
2.1.1 流行病学 |
2.1.2 机制 |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
2.1.6 诊断 |
2.1.7 治疗 |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
2.2 指南制定过程 |
2.2.1 构建临床问题 |
2.2.2 循证研究 |
2.2.3 专家共识 |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
2.2.5 形成推荐意见 |
2.2.6 形成初稿 |
2.3 讨论 |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
2.4 结论 |
2.4.1 茵栀黄口服液 |
2.4.2 茵栀黄颗粒 |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
2.4.4 茵陈五苓糖浆 |
2.5 创新点及意义 |
2.6 不足与展望 |
2.6.1 存在不足 |
2.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加味三物黄芩汤治疗儿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心脾积热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内容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试验病例选择标准 |
1.1.4 研究方法 |
1.1.5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一般资料统计比较与分析 |
1.2.2 疗效比较与分析 |
1.2.3 安全性比较与分析 |
1.3 讨论 |
1.3.1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认识及对免疫因素的探讨 |
1.3.2 中医学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认识与探讨 |
1.3.3 加味三物黄芩汤的理论依据 |
1.3.4 加味三物黄芩汤的组方原则 |
1.3.5 儿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心脾积热证病因病机的分析 |
1.3.6 现代药理研究 |
1.3.7 研究结果分析 |
1.3.8 问题与展望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中医药对儿童口腔黏膜病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与发病机制 |
2.1.1 中医对口腔黏膜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2 现代对口腔黏膜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 中医药治疗 |
2.2.1 中药局部外治法治疗儿童口腔黏膜病 |
2.2.2 中药汤剂加减治疗儿童口腔黏膜病 |
2.2.3 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口腔黏膜病 |
2.2.4 中西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口腔黏膜病 |
2.2.5 针灸推拿或联合中药治疗儿童口腔黏膜病 |
2.2.6 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口腔黏膜病 |
2.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中医症状-体征疗效判定积分表 |
附录B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观察评分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判定标准[7]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口疮散敷脐治疗小儿口疮4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一般资料 |
1.5 治疗方法 |
1.5.1 治疗组 |
1.5.2 对照组 |
1.6 疗效标准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疗效比较 |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
3 讨论 |
(10)小儿腹泻应用思密达与叶酸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病情改善时间及疗效比较 |
2.2 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
3 讨论 |
四、思密达治疗小儿口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 王诗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三种方法护理化疗性口腔炎的效果比较[J]. 王丽,李金芬,黄凤霞,易环,刘玉珍,康汉珍. 护理学杂志, 2020(05)
- [3]基于循证医学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 王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6)
- [4]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加味三物黄芩汤治疗儿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心脾积热证的疗效观察[D]. 王晗峄.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评价[J]. 刘向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14)
- [7]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高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05)
- [8]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腹泻的护理与治疗效果观察[J]. 王亚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0)
- [9]口疮散敷脐治疗小儿口疮40例疗效观察[J]. 陆山鸣,毛乐,朱远慧,陆建中. 中医药导报, 2014(14)
- [10]小儿腹泻应用思密达与叶酸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 李金嫦,廖初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