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推拿治疗骨性失眠经验

手法推拿治疗骨性失眠经验

一、手法推拿治疗骨伤失眠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孙素鹏[1](2021)在《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疗效差异,探究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寰枢椎半脱位受试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两组受试者运用松解手法后予以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旋转扳法为主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组予以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所有受试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以及寰齿前间距(atlanto dental interval,ADI)、寰齿侧间隙差值(variance of bilateral lateral ailanto dental space,VBLADS)、枢椎棘突偏移度和颈椎曲度等影像学数据的测量,治疗结束后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评价治疗前后各组数据的差异。结果:1.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VBLADS、枢椎棘突偏移度、VAS评分和颈椎治疗成绩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I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手法。2.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可以调整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的ADI、VBLADS和枢椎棘突偏移度,且对于VBLADS和枢椎棘突偏移度的调整作用优于传统推拿手法。3.脊柱微调正骨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对于寰枢椎半脱位患者颈椎曲度可能没有调整作用。

杨润[2](2020)在《棍操干预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和颈痛的机理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棍操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颈痛改善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二科门诊青少年患者138例,随机分为牵引组34例、推拿组34例、锻炼组35例、棍操组35例,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牵引组患者采用颈椎牵引治疗,推拿组患者行颈椎推拿治疗,锻炼组患者选取颈部后伸肌群进行功能锻炼,棍操组患者采用棍操康复锻炼。各组患者均在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颈椎生理曲度、疼痛(VAS评分)改变情况。结果1.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的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比较的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情况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牵引组与推拿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棍操组、锻炼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情况优于推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棍操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锻炼组(P<0.05)。3.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的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棍操组、推拿组、锻炼组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优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棍操组治疗后VAS评分优于锻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棍操组与推拿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治疗前后NPQ评分比较的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N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棍操组、推拿组、锻炼组三组治疗后NPQ评分均优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棍操组治疗后NPQ评分优于锻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棍操组与推拿组治疗后N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棍操治疗青少年颈痛有明显疗效。2.棍操对青少年颈椎曲度的恢复有很好作用。

王宾[3](2020)在《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组包括高血压、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在内的代谢紊乱,会增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它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Gerald Reaven率先提出,并于1999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征”。有研究显示,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而欧洲的患病率为24.3%。代谢综合征的常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膳食结构调整、规律运动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此外,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还需要合理准确的使用药物控制,也包括近年来的各类外科手术治疗。振腹推拿疗法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臧福科教授20世纪90年代所创立的内脏病推拿手法,经过多年的临床探讨与实践,振腹推拿疗法已发展成为脏腑推拿的代表流派之一,在推拿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对于内、妇、儿、骨伤等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本文参考和总结近年来代谢综合征和振腹推拿疗法的文献,进行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目的在于:①对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了解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现状,探讨推拿治疗的优势,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也为开展紧随其后的临床试验打下基础;②通过振腹推拿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腰围、腹内脂肪厚度、中医证候评分、血脂、血糖的影响,评价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③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振腹推拿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物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1系统评价全面检索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各类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PEDro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相同干预措施的相同指标有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将进行Meta分析,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门诊收集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以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基础治疗联合振腹推拿疗法,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穴位贴敷安慰剂,两组均为隔日治疗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如下指标:(1)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腰围及腰臀比、腹内脂肪厚度;(2)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中医证候评分、体重及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3)安全性指标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不良事件记录等。3机制研究随机选取临床试验中治疗组代谢综合征患者32例,在治疗前、后采集清晨空腹血液;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门诊的18-65岁健康人,采集空腹血液作为健康对照组,共3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措施及疗程等同临床试验部分。血液标本经低温离心后取上层血清,经处理后进行样品分析。本次实验采用OPLS-DA模型的VIP值(阈值>1),并结合t检验的P值(P<0.05)来寻找差异性表达代谢物。通过搜索本地的数据库(600种化合物)和在线数据库(HMDB和LIPID MAPS),最终得出的差异性代谢物,并通过登录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数据库寻找代谢途径。通过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得出差异性代谢物,再通过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得出差异性代谢物的变化趋势,明确代谢途径。结果:1系统评价纳入5篇文献,均为中文,共纳入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受试者486例。大部分研究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盲法等存在局限性,PEDro量表进行研究质量评价,6分及以上研究有3项。因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案无完全相同者,故不能对疗效指标合并进行meta分析,只进行描述性分析。只有1个研究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记录,其余4个研究均未提及。2临床研究纳入病例120例,治疗组剔除4例,对照组剔除5例;治疗组56例脱落5例,对照组55例脱落5例。最后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进入统计分析。两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腹内脂肪厚度、血压、血脂、血糖等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1主要结局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腰围、腰臀比、腹内脂肪厚度均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没有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腰围、腰臀比、腹内脂肪厚度显着下降(P<0.01)。2.2次要结局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TG、TC均显着下降、HDL-C显着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显着下降(P<0.01),其余指标没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TG、TC下降(P<0.05)。2.3治疗组总有效率76.4%,对照组总有效率6.0%,差异有显着性(P<0.01),提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4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3机制研究3.1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出现了溶血磷脂酰胆碱等14种上调趋势的物质,也出现了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等11种下调趋势的物质(VIP>1且P<0.05)。3.2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出现了溶血磷脂酰胆碱等1 1种上调趋势的物质,也出现了神经酰胺等7种下调趋势的物质(VIP>1且P<0.05),其中神经酰胺(d18:1/25:0)、鞘磷脂(d18:1/12:0)、L-组氨酸、二甲基精氨酸等4种物质同时也是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得出的差异性代谢物,经振腹推拿疗法治疗后,4种物质都有良性的调整趋势,且含量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3.3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获得4条代谢通路,其中主要通路是鞘脂代谢通路和组氨酸代谢通路。结论: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推拿在改善代谢综合征总有效率、体重指数等方面有效,在改善血糖、血脂等方面可能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纳入研究较少、文献质量不高等原因,所以需要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再结合正确的循证医学方法,得出有意义的临床证据。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振腹推拿疗法可以在腰围、腰臀比、腹内脂肪厚度、中医证候评分、TG、TC等方面对代谢综合征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它可能是通过影响代谢综合征患者神经酰胺、鞘磷脂、L-组氨酸、二甲基精氨酸的水平来发挥其调节糖、脂代谢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鞘脂代谢通路和组氨酸代谢通路有关。

印明玉[4](2020)在《基于筋骨辨证理论的推拿整复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以筋骨辨证理论为指导思想,观察推拿配合针刺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AS值)、眩晕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及颈部动脉血流速度(TCD参数)的变化,来证明筋骨辨证理论指导下的推拿整复配合针刺对颈源性眩晕的作用效果,为临床上治疗颈源性眩晕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于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心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颈源性眩晕诊断的患者60例,根据受试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合颈源性眩晕的患者中包含了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所以把这些患者分成椎动脉型颈椎病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组和混合型颈椎病组,按照患者就诊的时间顺序编号。通过筋骨辨证法分析再通过问诊、触诊,明确患者的病因病机确定推拿手法及针刺穴位处方,疗程结束后重新评估患者的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AS值)、眩晕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及颈部动脉血流速度(TCD参数)。结果:1.椎动脉型颈椎病组治疗前后在VAS测试数据对比、中医证候积分对比以及颈部动脉血流速度(TCD参数)对比,结果p值均小于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组治疗前后在VAS测试数据对比、中医证候积分对比以及颈部动脉血流速度(TCD参数)对比,结果p值均小于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混合型颈椎病组治疗前后在VAS测试数据对比、中医证候积分对比以及颈部动脉血流速度(TCD参数)对比,结果p值均小于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推拿整复配合针刺能显着改善颈部动脉血流速度。2.推拿整复配合针刺能显着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症状。3.筋骨辨证体系下的推拿整复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洪丽玲[5](2020)在《四步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四步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泉州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6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3人对照组33人。试验组给予四步整脊手法,对照组给予颈椎定点旋转扳法,两组治疗频次均为3日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指导患者进行饮食、生活及工作习惯调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的简式McGill疼痛评分、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病疗效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所收集到的数据釆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分布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简式McGill疼痛评分:两组治疗前的McGill总分和PRI、VAS、PP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McGill总分和PRI、VAS、PP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手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后的McGill总分和PRI、VAS、PP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试验组疼痛指标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3.NDI指数:治疗前,两组N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DI指数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使NDI指数下降;组间对比,治疗后试验组N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试验组NDI指数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4.颈椎病疗效评分:治疗前,两组疗效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治疗前两组颈椎病疗效评分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后试验组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5.试验组总有效率96.77%、总愈显率67.74%;对照组总有效率96.88%、总愈显率25.00%。两组总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步整脊手法的临床疗效更佳。结论:四步整脊手法、颈椎定点旋转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颈肩、上肢疼痛等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四步整脊手法的改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徐翔宇[6](2020)在《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观察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对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原理进行初步分析及探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患者,患者被详细告知该研究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将愿意参与本课题的患者纳入研究。70例患者根据其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用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的治疗都是隔天1次,1周3次,持续2周,共6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胃脘痛程度,并对疼痛频率、持续时间、程度等变量评分,以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除胃痛外的其他单项症状的疗效根据患者报告结局指标(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进行评价。所有数据以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治疗期间有4例脱落,最后共66例患者完成6次治疗并纳入统计学分析,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2.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症候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脘痛VAS评分、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结果发现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脘痛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4.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6%,二者有差异(P<0.05)。5.在胁肋胀痛、胸闷、喜太息、失眠等4个症状的改善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胸闷、失眠两项症状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的方法以及常规推拿手法对于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均有确切疗效。2.试验组采用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在改善患者存在的胁肋胀痛、胸闷、喜太息、失眠等4个次要症状方面更有优势。3.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安全可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李玉鹏[7](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筛选养血汤中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探讨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的药动学参数(口服利用度(0B)和药物相似性(DL))筛选养血汤的有效成分及潜在药物靶点,利用Uniprot网站进行标准化处理;整合药物银行(Drugbank)、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TD)、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0MIM)和DisGeNET等5个疾病靶点预测数据库关于膝骨关节炎的靶点,与药物靶点相互映射,取共同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Cytoscape的cytoNCA插件筛选核心靶点;用R语言将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分析(GO)和通路分析(KEGG);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经TCMSP数据库收集得到养血汤共991个有效成分,符合OB≥30和DL≥0.18的共72个,其中淫羊藿23个、牛膝20个、熟地黄2个、鸡血藤24个、桂枝7个、当归2个、鹿衔草9个、木瓜4个。(2)本研究共获得269个养血汤预测靶点,经Uniprot标准化,汇总去重后得到249个唯一靶点,其中淫羊藿213个、牛膝205个、熟地黄30个、鸡血藤133个、桂枝49个、当归51个、鹿衔草178个、木瓜148个。(3)经 DrugBank、GeneCards、TTD、OMIM、DisGeNET 等五大数据库对膝骨关节炎靶点的预测,共得到1710个靶点,其中DrugBank数据库98个、GeneCards1598个、TTD17个、OMIM28个、DisGeNET92个。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相互映射,共得到126个共同靶点。(4)本研究经String网站的PPI分析和cytoNCA插件的筛选,共获得IL6(Interleukin-6)、AKT1(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VEGF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TNF(Tumor necrosis factor)、T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PTGS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CASP3(Caspase-3)、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JUN(Transcription factor AP-1)、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CXCL8(Interleukin-8)、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MAPK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MAPK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FN1(Fibronectin)、IL1B(Interleukin-1 beta)等17个核心靶点。(5)本研究利用R语言进行GO分析,共富集到1624个条目,生物过程(BP)1578个、细胞组分(CC)20个、分子功能(MF)26个,其中的氧化应激、脂多糖及炎症反应、促进肌肉增殖与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关系密切。(6)本研究通过KEGG通路分析,共富集137条信号通路,其中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凝集素原细胞信号通路富集程度较高。(7)本研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养血汤的核心化合物与膝骨关节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1)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共同发挥作用,其中beta-sitosterol、sitosterol、quercetin、Stigmasterol、kaempferol、ent-Epicatechin、luteolin)、(+)-catechin等可能是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核心成分。(2)通过养血汤与膝骨关节炎的核心靶点筛选,养血汤补肝肾的功效可能与靶点CXCL8、EGF、MAPK8有关,祛风湿、止痹痛的功效可能与IL6、AKT1、VEGFA、TNF、TP53、PTGS2、CASP3、EGFR、JUN、MMP9、MAPK1、IL1B 等 12 个靶点有关,PTGS2、CASP3、JUN则可能与养血汤“温”的作用关系密切。(3)通过G0分析,养血汤主要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促进肌肉增殖等治疗膝骨关节炎。(4)KEGG通路富集显示,养血汤通过干预MAPK signaling pathway、IL-17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等通路治疗膝骨关节炎。(5)经分子对接,提示筛选出的潜在靶点和结合性较高,验证了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的可靠性。

任朝莹[8](2019)在《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代表性手法医学术语英译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根据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手法医学治疗过程中的特色理论和治疗方法,选取手法相关术语进行英译,提高其英译的精准度和统一度,旨在提高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手法医学着作英译及相关国际会议英译的准确性,从而推动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手法医学在世界的传播。方法:首先,收集整理目前已出版发行的手法医学汉英双语或英译出版物和研究成果,选择常用手法英译术语进行横向比较,发现现存问题,寻找英译特点和规律;其次,以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手法医学整体辨证论,脊督一体论,阴阳五行理论,六不通理论等为基准选择《脊柱相关疾病学》、《韦氏骨伤阴阳五行疗法》、《中国手法诊治大全》、《图解脊柱三联疗法》、《中医骨伤科治疗手法图解(汉英对照)》五部具有代表性的出版物,以手法施行动作名称分类,筛选110个手法医学术语;再次,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运用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简化原则等方法和原则对选取的术语进行英译;最后,对所选术语的英译版本进行分析,得出手法医学术语英译的一般规律。结果:通过对基础手法术语英译的比较分析,得出目前中医手法术语英译规律,进而对国医大师韦贵康手法医学术语以功能对等的不同形式英译得出三组手法术语,共110个,且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和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简化原则等概念适合手法医学术语英译,呈现较好的结果,有利于手法术语的精准英译。结论:1.手法术语的英译应遵循简洁化原则,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在不同的语境和英译目的下,若单个手法术语翻译不能涵盖复杂手法整治过程的全部,还需进行对施用动作进行解释性的翻译,不必拘泥于词组翻译形式,必要时还需进行段落解释翻译;2.英译出的手法术语可用于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手法医学向国外传播的实践过程,同时进一步可指导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系列骨伤手法的着作英译及国际会议等场合的英译,对手法医学的外向型传播具有实际意义;3.译者除了拥有英译翻译功底外,还需对手法医学知识进行储备和适当的临床亲身体验,方可了解此医学技术的精髓,英译出较贴切的译文。4.本研究所英译的有关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系列手法医学术语不能涵盖和代表所有手法医学相关术语,仍需相关专业人士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韦建深[9](2019)在《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治疗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研究颈椎调曲手法与CBT-I治疗颈椎病合并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提供各自治疗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有效性、安全性的可靠临床证据,明确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疗效及作用特点,为颈椎病合并失眠症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和临床依据。2、通过收集影像学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HAMILTON焦虑量表(HAMA)、VAS评分等数据,探究颈椎病与失眠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160号,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这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颈椎调曲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8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CBT-I治疗,每周进行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拍摄常规X线颈椎侧位片,进行颈椎曲度的测量,同时运用PSQI、HAMA进行评估,统计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并用SPSS 22.0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同组数据治疗前后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在颈椎病的治疗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在失眠症的治疗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HAMA评分、VA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PSQI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A评分改善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治疗组颈曲C值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曲C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颈曲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调曲手法治疗颈椎病合并失眠具有显着疗效,且显着优于CBT-I治疗。颈椎调曲手法可以有效减轻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症状,同时能够恢复患者的颈椎曲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焦虑状况。颈椎病引起的病变和症状与失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颈椎病的症状得到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也得到改善。所以,颈椎调曲手法能够通过改善颈椎曲度,松解紧张痉挛肌肉,调节颈部的力学平衡,消除不良刺激因素,治愈颈椎病,同时使患者身心放松,缓解焦虑,提高睡眠质量。

许金海[10](2019)在《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并分析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和生活质量;通过meta分析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利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3个行政区的3600名社区居民进行颈椎病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人群的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月收人、职业工种、体力活动、工作强度、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吸烟、饮酒、既往疾病史等信息;由临床医师结合问卷、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颈椎病的诊断;对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疾病特征调查和VAS、NDI和SF-36量表评分。2.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以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均截止至2019年1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3.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西乐葆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西乐葆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随访第8周的VAS评分、NDI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共计完成3349例城市人群的调查,平均年龄53岁,年龄最小18岁,最大85岁,其中男性1597人,占47.7%,女性1739人,占51.9%;确诊颈椎病826名,患病率为24.6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8.91%(302人/1597人),女性患病率为29.96%(521人/1739人);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34.94%。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病史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2.系统评价共纳入41篇文献,4079例受试者,样本量36~480例,服药疗程为10~60天。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或者结合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OR=3.82,95%CI,(3.01,4.85),P<0.00001]、治愈率[OR=2.45,95%CI,(2.02,2.98),P<0.00001]高于使用安慰剂或者西药,或者西药结合非药物疗法,或者单纯非药物治疗方法;对VAS评分[MD=-0.84,95%CI,(-0.93,-0.76),P<0.0001]、NDI评分[MD=-4.6,95%CI,(-7.92,-1.29),P=0.006]以及CSR20评分[MD=1.5,95%CI,(0.08,2.92),P=0.04]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活血化瘀类中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胃脘不适等,但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由于所纳入的大多数临床研究的质量较低,未来需要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提高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3.共纳入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结束和随访8周时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N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克朗巴赫系数为0.823,整体量表的信度较好,两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SF-36躯体健康PC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F-36心理健康MCS评分在第2周和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F-36总分在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24.66%,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率10.6%;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2.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低于西药,但文献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有待提高。3.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西乐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颈椎功能残障指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心理健康。

二、手法推拿治疗骨伤失眠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法推拿治疗骨伤失眠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内容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伦理学审批
        2.3 随机化分组
        2.4 治疗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安全性控制
        2.7 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病例入选及试验完成情况
        3.2 基线资料比较
        3.3 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3.4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3.5 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3.6 总疗效比较
        3.7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寰枢椎半脱位的认识
        1.1 寰枢椎半脱位的病因病机
        1.2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寰枢椎半脱位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寰枢椎半脱位的命名与定义
        2.3 寰枢椎半脱位的发病机制
        2.4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
    3 寰枢关节的运动与解剖结构
        3.1 骨性稳定结构
        3.2 关节连接
        3.3 神经、血管
        3.4 运动与关节
    4 脊柱微调正骨手法的理论基础
        4.1 脊柱推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4.2 脊柱整体理论
        4.3 脊柱枢纽理论
        4.4 脊柱半脱位理论
        4.5 脊柱“微调”理论
    5 结果分析
        5.1 基线资料
        5.2 总有效率
        5.3 影像学指标
        5.4 量表评分
        5.5 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的比较
        5.6 脊柱微调正骨手法的作用机制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影像学数据记录表
    附录4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附录5 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文献综述 寰枢关节的解剖与功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棍操干预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和颈痛的机理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和脱落标准
        1.2.5 病例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和测量方法
    2.3 安全性评价与不良事件处理
    2.4 统计学处理
    2.5 课题研究所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结果
    3.2 四组患者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VAS评分、NPQ评分对比
    3.3 四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3.4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各组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比较的结果
    3.5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各组间VAS评分比较的结果
    3.6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各组间NPQ评分比较的结果
4 讨论
    4.1 祖国医学对青少年颈痛、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青少年颈痛、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认识
    4.3 棍操理论基础
    4.4 牵引、推拿、康复锻炼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特点
    4.5 棍操的优势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附表
        附表1
        附表2
附录 C
致谢
个人简介

(3)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 流行病学
        2 病因
        3 发病机制
        4 诊断标准
        5 危害
        6 预防
        7 治疗
        8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病因学研究
        3 病机学研究
        4 中医证候分析
        5 代谢综合征的中药治疗
        6 代谢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振腹推拿疗法的源流与临床应用进展
        1 振腹推拿疗法源流
        2 振腹推拿疗法的概述
        3 振腹推拿疗法的临床应用
        4 振腹推拿疗法的现代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资料的检索和纳入
        1.3 文献质量的评价
        1.4 资料提取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研究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
        2.4 研究质量评价
        2.5 疗效评价
        2.6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疗效
        3.2 安全性分析
        3.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
        1.6 伦理学原则
    2 结果
        2.1 纳入病例
        2.2 基线资料比较
        2.3 疗效分析
        2.4 安全性分析
        2.5 随访
    3 讨论
        3.1 前期研究基础
        3.2 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3.3 振腹推拿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3.4 不足之处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代谢组学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措施
        1.3 样本采集和保存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
        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质控评估
        3.2 样本分析
        3.3 组间潜在生物标志物鉴定
        3.4 通路分析
    4 讨论
        4.1 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4.2 通路分析
        4.3 不足之处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基于筋骨辨证理论的推拿整复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颈源性眩晕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四步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及处理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项目与评价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伦理学要求
        2.6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比较
        1.1 年龄
        1.2 性别分布
        1.3 病程
    2 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2.1 两组治疗前McGill总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McGill分布比较
        2.3 两组治疗后McGill分布比较
        2.4 两组McGill量表各观察指标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NDI指数比较
        2.6 两组治疗前后NDI指数比较
        2.7 两组治疗后NDI指数比较
        2.8 两组治疗前颈椎病疗效评分比较
        2.9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病疗效评分比较
        2.10 两组治疗后颈椎病疗效评分比较
        2.1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分布比较
    3 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学对CSR的认识
        1.1 CSR的中医学归属
        1.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
        2.1 定义
        2.2 西医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的认识
        2.3 西医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机的认识
    3 手法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
        3.1 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
        3.2 正骨手法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
    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4.2 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cGill疼痛评分影响
        4.3 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NDI指数影响
        4.4 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病疗效评分影响
    5 颈椎手法意外原因分析
        5.1 患者因素
        5.2 手法因素
    6 四步整脊手法的治疗机制
    7 四步整脊手法的治疗特点与优势
    8 四步整脊手法操作要点
    9 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2.6 研究病例的退出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流程
        3.2 样本量
        3.3 随机方法
        3.4 对照设计
        3.5 盲法处理
        3.6 治疗方案
        3.7 可能出现的临床意外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3.8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3.9 观察项目
        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1 伦理原则
    4 结果
        4.1 安全性分析
        4.2 脱落、中止、剔除病例
        4.3 一般资料
        4.4 疗效观察指标
讨论
    1.研究结果分析
    2.中医从肝胃不和论胃脘痛
        2.1 肝的生理特点及其与脾胃的联系
        2.2 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
        2.3 肝胃不和型胃脘痛详细分型及治疗
    3.西医对胃脘痛的认识
    4.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立项依据
        4.1 推拿镇痛的机制研究
        4.2 背俞穴治疗胃脘痛的研究基础
        4.3 整脊治疗胃脘痛的研究基础
        4.4 筋出槽、骨错缝与肝胃不和
        4.5 推拿部位及手法的选取依据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临床试验观察表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膝骨关节炎的现代研究
        一、膝骨关节炎的定义
        二、膝骨关节炎的病理表现、分级和诊断标准
        三、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四、膝骨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五、膝骨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第二节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一、膝骨关节炎的发展源流
        二、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三、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第三节 方坚教授临证经验
        一、师古从新,崇中参西
        二、治学严谨,强调基础
    第四节 养血汤
    第五节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一、网络药理学产生和发展
        二、网络药理学与中医学
        三、网络药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 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一、养血汤的主要成分和预测靶点结果
        二、膝骨关节炎的预测靶点与养血汤—膝骨关节炎靶标构建结果
        三、养血汤—成分—靶标—膝骨关节炎调控网络构建结果
        四、PPI互作网络分析结果
        五、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六、分子对接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代表性手法医学术语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回顾
    1.1 手法医学的沿革
        1.1.1 手法医学的概念
        1.1.2 手法医学在中国的沿革
        1.1.3 手法医学在世界的沿革
    1.2 中西医手法医学的对比
        1.2.1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手法医学
        1.2.2 以西医理论为基础的手法医学
    1.3 手法医学标准化的发展
        1.3.1 存在问题
        1.3.2 面临机遇
第二章 国医大师韦贵康及其手法医学英译研究进展
    2.1 国医大师韦贵康及其团队概述
    2.2 国医大师韦贵康手法医学概述
    2.3 国医大师韦贵康手法医学英译研究现状
        2.3.1 国医大师韦贵康手法医学向世界的传播情况
        2.3.2 英译的不足和局限性
        2.3.3 英译的必要性
第三章 中医手法医学术语英译研究进展
    3.1 中医术语英译研究进展
    3.2 中医手法医学英译现状
    3.3 常用中医手法医学术语英译对比分析
        3.3.1 选取标准
        3.3.2 对比分析
        3.3.3 问题与意义
第四章 国医大师韦贵康手法医学术语英译研究
    4.1 术语来源
    4.2 术语筛选与分类
    4.3 术语英译参考
    4.4 术语英译指导理论
        4.4.1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念
        4.4.2 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下中医手法医学术语英译对策概述
    4.5 手法术语英译探讨
        4.5.1 直译法
        4.5.2 意译法
        4.5.3 音译法
        4.5.4 简洁性原则
        4.5.5 “法”的翻译
    4.6 手法医学术语英译的分类总结
        4.6.1 术语英译的评判标准
        4.6.2 术语英译的分类
        4.6.3 总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

(9)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治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症与颈椎病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病因
        1.4 颈椎的退行性变
        1.5 颈部的慢性劳损
        1.6 分型
        1.7 治疗
        1.8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与失眠症相关性的认识
    2 中国传统医学对颈椎病与失眠症的认识
        2.1 基本认识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对不寐的辩证分型
        2.4 治疗
        2.5 中国传统医学对项痹病和不寐相关性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质量控制
        2.5 开展治疗后的随访
        2.6 研究对象缺失的处理
        2.7 患者出现不适反应情况处理
        2.8 统计学方法
        2.9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比较
        3.2 治疗结果的比较
        3.3 总体疗效评定
第三部分 讨论
    1 失眠的相关研究
        1.1 正常人类睡眠
        1.2 睡眠与觉醒的神经调节
        1.3 颈源性因素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2 脊柱的生物力学
        2.1 椎体
        2.2 椎间盘
        2.3 颈椎的运动
        2.4 颈椎肌肉韧带的生物力学与失眠的关系
        2.5 脊柱稳定性的研究
    3 手法对颈椎曲度及睡眠质量影响机理的研究
    4 研究结果的讨论
        4.1 PSQI评分结果的讨论
        4.2 HAMA评分结果的讨论
        4.3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颈椎曲度比较结果的讨论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项韧带钙化及颈曲变直情况的讨论
        4.5 PSQI评分变化与HAMA评分变化的探讨
        4.6 患者病程与HAMA评分的讨论
        4.7 颈椎病病变与失眠症的关系讨论
    5 颈椎调曲手法原理的讨论
        5.1 颈椎调曲手法的特点
        5.2 颈椎复位的力学原理
        5.3 在手法复位过程中颈椎发生的力学变化
    6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7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与治疗研究进展
    1.颈椎病流行病学现状
    2.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1 机械性压迫
        2.2 血液循环障碍
        2.3 炎症免疫反应
        2.4 其他机制
    3.颈椎病的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2.1 诊断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调查方法
        1.2.4 质量控制
        1.2.5 数据管理
        1.2.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2.1.1 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
        2.1.2 职业种别、文化程度、工资收人及工作强度
        2.1.3 行为习惯
        2.1.4 既往疾病
        2.2 颈椎病患病率分析
        2.2.1 不同性别颈椎病患病率
        2.2.2 不同年龄段颈椎病患病率
        2.2.3 不同职业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4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5 不同收人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6 不同工作强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7 不同行为习惯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8 合并不同疾病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3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3.1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赋值
        2.3.2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分析
        2.4.1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分布
        2.4.2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2.4.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3.1 颈椎病的患病率
        3.2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
        3.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与生存质量分析
        3.4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4.研究小结
第三部分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资料库来源
        1.1.2 检索方式
        1.2 文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提取
        1.3.1 文献提取方法
        1.3.2 文献提取内容
        1.4 文献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
        1.5 数据分析
        1.5.1 统计学分析
        1.5.2 异质性检验
        1.5.3 绘制森林图
        1.5.4 漏斗图分析
    2.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1 样本量
        2.2.2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2.2.3 诊断标准
        2.2.4 干预措施
        2.2.5 疗效评价标准
        2.2.6 结局指标
        2.2.7 疗程及随访情况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3.1 随机方法及分配方案的隐藏
        2.3.2 盲法实施情况和结局评价者盲法
        2.3.3 结局数据的完整性及选择性报道
        2.3.4 基线情况和样本量
        2.3.5 其他偏倚
        2.4 结局指标mate分析
        2.4.1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的总体疗效评价
        2.4.2 活血化瘀类中药VS安慰剂
        2.4.3 活血化瘀类中药VS西药
        2.4.4 活血化瘀类中药+非药物疗法VS非药物疗法
        2.4.5 不良反应
    3.讨论
        3.1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3.2 研究的方法学治疗及偏倚风险评估
        3.3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
        3.4 问题与建议
    4.研究小结
第四部分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证候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退出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1.8 病例脱落与处理
        1.8.1 脱落的标准
        1.8.2 脱落的原因分析
        1.8.3 脱落病例的处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方法
        2.3 盲法的设计与实施
        2.3.1 盲法的设置
        2.3.2 盲法的具体实施
        2.4 治疗方案
        2.4.1 试验组
        2.4.2 对照组
        2.4.3 药品包装
        2.4.4 药品的随机编号、分配和清点
        2.4.5 合并用药
        2.5 结局指标与数据记录
        2.5.1 一般记录项目
        2.5.2 疗效指标
        2.5.3 安全性指标
        2.5.4 数据记录
        2.6 总体疗效标准
        2.7 安全性评定标准
        2.8 质量控制与保证
        2.9 数据管理
        2.9.1 研究员填写数据要求
        2.9.2 监察员监察数据要求
        2.9.3 数据录入与审核
        2.10 统计学分析
        2.10.1 统计分析数据集的定义与选择
        2.10.2 统计分析方法
        2.11 伦理原则
        2.11.1 伦理审查
        2.11.2 受益与风险
        2.11.3 受试者医疗和保护
        2.11.4 受试者隐私的保护
        2.11.5 受试者知情同意过程
        2.12 临床试验报告流程
    3.结果
        3.1 流程图
        3.2 受试者基线特征
        3.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3.2.2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3.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3.2.4 两组患者BMI指数比较
        3.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DI评分比较
        3.5 结局指标SF-36评分比较
        3.5.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总评分比较
        3.5.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PCS)评分比较
        3.5.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的PCS各维度评分比较
        3.5.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评分比较
        3.5.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各维度评分比较
        3.5.6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HT)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7 安全性评价
    4.讨论
        4.1 筋痹颗粒的历史渊源
        4.2 对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
        4.2.1 VAS评分
        4.2.2 NDI评分
        4.2.3 SF-36生活质量评分
        4.3 临床试验设计
    5.研究小结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益气化瘀法异病同治慢性筋骨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信息调查表
已公开发表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获奖情况

四、手法推拿治疗骨伤失眠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D]. 孙素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棍操干预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和颈痛的机理及临床研究[D]. 杨润.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3]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D]. 王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筋骨辨证理论的推拿整复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D]. 印明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四步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洪丽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D]. 徐翔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玉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代表性手法医学术语英译研究[D]. 任朝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颈椎调曲手法对颈椎病合并失眠症治疗的影响研究[D]. 韦建深.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许金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标签:;  ;  ;  ;  ;  

手法推拿治疗骨性失眠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