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丰产林建设必须加快推进

速生丰产林建设必须加快推进

一、速生丰产林建设必须加速(论文文献综述)

邱玉芬,肖燕城[1](2013)在《速生用材林营造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指出了我国对于木材及相关产品的消费量逐渐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木材供应量的严重不足。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速生用材林的营造,有效地推动了全国速生生产林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以江西省为例,就如何提高速生用材林的营造技术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以对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有所裨益。

么蕊,孙志宏,左海娇[2](2012)在《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我国木材市场供应日趋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速生丰产林不仅能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最主要是还能给林业带来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用材林的需要。河北省作为沿海大省,交通便利,扩大速生丰产林建设,不仅满足自身需要,还带动本省经济发展。本文利用中国林业统计的相关数据对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现状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马花如[3](2012)在《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加大,1999年以来,我国进口木材及其制品耗汇每年均在100亿美元以上,2009年,我国进口商品材及人造板、木浆及纸和纸板耗汇220亿美元,是仅次于石油、钢铁的第三大用汇产品。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对生态脆弱区的天然林实行了商品性禁伐,对国有林区实行了减产限伐,进一步减少了木材供给,加剧了木材供需矛盾。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发展速生丰产林受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水平低下;尽管从2002年以来,我国把发展速生丰产林纳入林业六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速生丰产林的进一步发展,但平均生长量为9-12 m3/hm2,远远低于新西兰、瑞典、巴西等国家的30 m3/hm2左右水平。本文从影响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试图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潜力评价模型,探索出提高其潜力的方法和适合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的规划布局,并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对自然资源潜力分析,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以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为尺度,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了我国林地和后备林地质量,再结合不同区域、主要树种的相关气候综合模型定量和系统分析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进而概算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可能的林地供给潜力为1134.42万hm2,每年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为18778.39万m3。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可以挖掘木材供给潜力为6198.08万m3,其中桉树为3099.02万m3,杉木为1850.19万m3,马尾松为1248.87万m3。(2)在对社会经济条件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良种育苗技术、抚育管理技术、林地维护技术、加工利用技术对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科技服务体系对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速生丰产用材林促进作用的角度,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造林积极性的影响,并用实证案例,定量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挖掘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文登市三倍体毛白杨的经济效益与普通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种植毛白杨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证明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供给力的经济上的可能性。(3)在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问卷和课题组讨论,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把我国31个省区分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Ⅰ类核心区域、II类一般区域和III类不适宜发展区域;并以这13个I类省区为核心,形成了五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以广西、福建、广东为核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江苏、江西、浙江、湖南为核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山东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吉林、黑龙江、辽宁为核心的东北地区;以四川、云南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东南沿海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应该作为核心区域优先发展。以充分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潜力,促进生丰产用材林科学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测算出了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供给潜力和木材供给潜力,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树种可能挖掘的木材供给潜力;二是综合自然资源潜力、科技和社会经济潜力,构建了我国速生丰产林综合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三是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据此划定了发展的核心区域,确定了发展的优先顺序。

胡延杰[4](2010)在《国外工业用材林集约经营技术比较与借鉴》文中研究指明从经营理念、经营目标以及具体经营技术等方面,介绍国外林业发达国家人工用材林集约经营概况;结合我国速生丰产林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提升速生丰产林集约经营水平,从制定速生丰产林标准及相应的技术指南,推动速生丰产林的专业化经营,注重植被管理、环境管理和景观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成茂[5](2010)在《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从森林资源培育入手,通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以提高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发展的要求,是当前林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运用调查法和文献法收集了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分类法将我国林业划分为9个区域,采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9个区域数十年来的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培育状况、林业产业状况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对9个区域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进行优势度分析,找出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产业的需求,运用趋势分析法对林产品进行供需平衡预测分析。根据未来林产品的需求缺口,林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的问题与潜力、以及各区域资源优势度与产业优势度的差异,提出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导向的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调整建议。经过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和成果:(1)、初步提出了中国林业产业新的区划方案。本区划方案兼顾了林业生产的相互关系,从行政界限上对全国林业产业发展进行分区,既体现了各区域自然资源的属性,也兼顾了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便于对林业生产发展的统一规划。本研究将全国林业划分为京津区、东南区、东北区、冀鲁豫区、长江中下游区、黄土高原区、蒙新区、青藏区和西南区。(2)各区域森林资源和林业产值不断增长,但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全国和各区域森林资源总量逐年增加,林业产值逐年增长,但各区域资源分布差异大,第一、二产业产值高,第三产业产值较低。(3)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较明显,需要从加大内部资源培育力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利用国外资源三条渠道来弥补资源缺口,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需求。(4)森林资源量增长与林业产值、林产品增长具有一致性,但是各区域的资源丰富度与产业发展程度不一致。全国和各区域以森林资源培育业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在林业总产值中占主体地位,所占比例在44%以上。森林资源量增长与林业产值增长具有一致性,尤其是与森林面积同增长,森林资源培育情况直接影响林业产值、林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各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不完全一致,需要根据资源优势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5)提出了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林产品生产能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通过提高林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重点发展以人造板、纸张和纸板、木质家具、特色森林食品、特色林化产品的加工产业等第二产业;通过政策、资金倾斜等措施,积极鼓励发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6)提出了区域布局、林种发展、林产加工业布局调整方案。第一,在京津区、中西部生态脆弱区,重点发展防护林等公益林以及特色经济林建设,加快森林旅游资源培育。第二,在东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第三,促进东北区、西南区的天然用材林培育力度,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材生产后备资源。第四,加快南方区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第五,发展中东部区平原林业建设。第六,加强西北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确保生态安全。

吴远征[6](2009)在《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高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纸的用途越来越广,对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造纸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造纸工业可培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与国外近百年的林纸一体化发展历程相比较,我国林纸一体化发展虽已取得很大成就,但是进展依旧缓慢。在我国林纸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借鉴国外林纸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经验对于我国林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发展意义深远。本文是在占有大量国内外造纸企业和速生丰产林发展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比较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对国内外林纸一体化的发展的影响因素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别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林纸产业宏观层面,从林纸一体化集群化产业带开发、原料林基地和林纸企业布局以及保障林纸一体化健康发展的宏观产业政策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林纸企业微观层面,从原料林基地规模效应、生产方式、企业投资水平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林纸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林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马驰[7](2009)在《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的研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农林专家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现有森林培育专家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基层林业工作者及林农的认知方式出发,本着服务于基层的设计宗旨,设计并建立了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本文首先对专家系统理论,专家系统的开发技术以及相关的森林培育知识进行研究,然后采用河北省速生丰产林的解析木数据,通过分析林分收获量预估模型与材积表,并结合树木经济成熟的指标,建立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预测模型;设计并构建速生丰产林专家系统框架体系,分析了速生丰产林培育知识的内容、特点以及分类,并对几种常用的专家系统知识表示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将产生式表示法与框架表示法相结合,采取复合型知识表示法表示速生丰产林培育知识,该知识表示方法大大减少了专家系统规则的条数,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并符合专家整理森林培育知识的思维模式;分析并设计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的推理流程、冲突消解策略,同时利用速生杨经济效益预测模型,实现了速生杨经济效益预测在web上的展示,使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能够更好的为基层服务。

秦涛[8](2009)在《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已经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林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会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林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林业资本形成缺口必然导致出现林业投资缺口,从而对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这必然形成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迫切需要在公共财政经常性账户纳入预算和已有稳定来源的资金支持之外,制定新的特殊政策,允许从全社会范围合理并适度地筹措资金,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提高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林业金融支持正是为弥补林业资本形成不足造成严重资金缺口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制度安排,林业金融运行的核心集中于林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实现,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是由其金融制度、体系、治理、运行机制等共同决定的过程,效率取决于制度供给的完备性和有效率的传导。林业金融支持基本职能在于实现对林业金融的动员和配置,林业投资风险规避与防范,以保证林业资本的顺畅循环、周转和有效流动,满足林业产业发展日益增强的资金需求,林业金融支持理应成为推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重要途径。本文借鉴产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林业金融资源效率等多个角度,论述了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内在机理,并基于金融战略视角,从林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会融运行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梳理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为林业金融支持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林业金融支持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体制的完善能够提供林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源集聚与配置机制,通过以财政性融资、政策性融资和商业性融资所构成的三维空间支持体系奠定了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基础平台。在林业金融支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别从金融需求和供给角度对林业融资需求和引资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林业信贷融资需求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信贷供给理论探讨林业面临信贷约束和融资困境的本质原因,提出利用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以及通过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来缓解林业信贷融资困境。其次,通过对商品林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林业政策以及不同因素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而认识在现有的政策条件还无法改变商品林投资收益率低、投资风险大的基本状况,对商品林投资还不能产生足够的激励,提出通过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完善林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体系来解决林业资本形成不足,林业产业“吸融力”不强的困境。第三,分别就抵押品替代和扩展机制三种应用模式、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以及林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进行论述。随着林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和健全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及其高效率的金融制度,日益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林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林业金融支持必须坚持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从完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制度供给、优化林业金融支持供给结构、制定并协调林业财政与金融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从而促进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力度和效应,增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综合能力与比较利益。

马花如,李红勋[9](2009)在《中国速生丰产林发展状况研究》文中提出从速生丰产林工程发展阶段出发,论述了现阶段速生丰产林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具体分析了制约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并从政策、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生产布局、产权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实现速生丰产林快速发展的措施对策和政策支持。

陈震[10](2008)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速生丰产林建设必须加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速生丰产林建设必须加速(论文提纲范文)

(1)速生用材林营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发展现状
2 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技术措施
    2.1 速生丰产林树种选择
    2.2 速生丰产林的布局
    2.3 速生丰产林的集约经营
        (1) 选用高标准、高质量的苗木。
        (2) 严把质量关。
        (3) 要坚持适当的施肥和浇水。
3 结语

(2)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现状
    1.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阶段
    2.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现状分析
        (1) 速生丰产林建设面积。
        (2) 速生丰产林建设投资来源。
        (3) 速生丰产林种植树种。
        (4) 速生丰产林种植模式。
        (5) 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
    3.河北省规划中的速生丰产林
三、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1) 资金投入比例不高。
        (2) 龙头企业没有发挥带头作用。
        (3) 树种品种单一。
        (4) 种植模式比较单一。
    2.对策建议
        (1) 建立林业建设专项资金。
        (2) 正确处理好国家, 政府, 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3) 龙头带动是基地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4) 丰产林营造应以速生品种为主, 保证经济效益, 以提高农民积极性。
        (5) 速生丰产林在造林模式的选择确定上, 应以林粮间作和四旁绿化为主。

(3)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1.3.2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研究
        1.3.4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的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2.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相关概念辨析
        2.1.2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概念与内涵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林业分工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要素禀赋论
        2.2.4 林业区划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绿色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历程
    3.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3.3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建设状况
    3.4 现阶段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分析
    4.1 巨大的木材供需缺口:发展的内在需求
        4.1.1 我国木材供需现状
        4.1.2 我国木材需求预测分析
    4.2 天然林保护与沉重的木材进口压力:发展的重要推手
    4.3 现实的客观自然条件:发展的前提基础
        4.3.1 适宜的气候条件
        4.3.2 合格的林地质量
    4.4 工程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发展的空间前景
    4.5 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弥补供需缺口的主要途径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自然资源潜力分析
    5.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资源潜力分析
        5.1.1 我国林地资源总量评价
        5.1.2 我国林地资源质量评价
        5.1.3 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供给潜力分析
    5.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生产潜力分析
        5.2.1 分地区林木的可能生产潜力分析
        5.2.2 分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树种生产潜力分析
        5.2.3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速生树种的木材现实生产力和供给潜力
    5.3 本章小结
6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社会经济潜力分析
    6.1 科技潜力分析
        6.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科学技术分析及评价
        6.1.2 提高科学技术利用率的途径
    6.2 林业制度创新潜力分析
        6.2.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激发挖掘潜力的积极性
        6.2.2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可以解放发展潜力的桎梏
        6.2.3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降低资本进入门槛,有利于扩展发展能力
    6.3 投资潜力分析
        6.3.1 投资现状
        6.3.2 投资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6.3.3 投资潜力实现途径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发展思路
    7.1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影响因素分析
        7.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及分析
        7.2.1 评价步骤
        7.2.2 评价结果分析
        7.2.3 基于评价结果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的划分
        7.2.4 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域发展优先序
    7.3 本章小结
8 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对策建议
    8.1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技术支撑
        8.1.1 培育良种壮苗,奠定更加适合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生物基础
        8.1.2 应用高新生物工程技术,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的集约经营
        8.1.3 提高木材利用率,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产出效率
    8.2 建立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8.2.1 林地政策
        8.2.2 投资政策
        8.2.3 保险政策
        8.2.4 贷款政策
        8.2.5 税费政策
        8.2.6 资源管理政策
        8.2.7 森林资产流转市场政策
    8.3 科学选择生产经营方式和模式
        8.3.1 坚持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
        8.3.2 创新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运作模式
    8.4 实施分区域重点扶持、重点发展策略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国外工业用材林集约经营技术比较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工业用材林集约经营技术概述
    1.1 集约经营技术遵循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
    1.2 集约经营目标的多元化
    1.3 集约经营技术措施
        1.3.1 品种选育和无性系造林
        1.3.2 立地选择
        1.3.3 造林技术
        1.3.4 抚育技术
        1.3.5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
        1.3.6 病虫害防治
        1.3.7 木材采伐技术
        1.3.8 环境监测技术
        1.3.9 景观管理
2 我国速生丰产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2.2 存在的问题
        2.2.1 速生丰产林经营注重木材生产, 还未体现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理念
        2.2.2 经营目标注重速生丰产, 对定向培育和优质目标重视不够
        2.2.3 集约经营技术欠缺
        2.2.4 缺乏环境监测和景观管理措施
3 国外经验对我国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启示

(5)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发展对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的巨大需求
        1.2.2 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3 中央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划
        1.2.4 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战略咨询项目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4.1.1 国外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4.1.2 国内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4.2 国内外森林资源培育发展现状
        1.4.2.1 国外森林资源培育发展现状
        1.4.2.2 国内森林资源培育研究现状
        1.4.3 森林培育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1.4.3.1 森林培育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国外研究现状
        1.4.3.2 森林培育对林业产业发展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1.4.4 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调整研究现状
        1.4.4.1 林业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1.4.4.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1.5 数据来源
2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的方法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3 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概况
    3.1 世界森林资源与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
        3.1.1 世界森林资源现状
        3.1.2 世界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
        3.1.3 世界林业产业发展特点
        3.1.4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演变趋势
    3.2 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与现状
        3.2.1 森林资源总量与结构
        3.2.1.1 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
        3.2.1.2 权属结构
        3.2.1.3 林种结构
        3.2.1.4 林分结构
        3.2.1.5 龄级结构
        3.2.1.6 树种结构
        3.2.1.7 森林质量
        3.2.2 森林资源消长
        3.2.2.1 森林面积消长
        3.2.2.2 林木蓄积量消长
        3.2.2.3 森林可采资源消长
        3.2.3 森林资源特点
    3.3 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情况
        3.3.1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3.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3.3.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本章小结
4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4.1 全国林业区划
        4.1.1 林业区划原则
        4.1.2 林业区划的依据
        4.1.3 林业区划的性质和任务
        4.1.4 本研究林业区划的提出
        4.1.5 本研究中的林业区划与其它林业区划的区别
    4.2 森林资源培育
        4.2.1 森林资源变化及分布状况
        4.2.1.1 全国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4.2.1.2 各区域森林资源变化及分布
        4.2.2 森林资源培育
        4.2.2.1 森林资源培育措施
        4.2.2.2 重点林业工程实施情况
        4.2.3 森林资源培育优势与问题分析
        4.2.3.1 森林资源培育优势分析
        4.2.3.2 森林资源培育存在的问题
    4.3 林业产业发展
        4.3.1 林业产值及其结构
        4.3.1.1 全国林业产业产值及其结构
        4.3.1.2 各区域林业产业产值及其结构
        4.3.2 林业产业区域布局
        4.3.2.1 主要森工产品产量及结构
        4.3.2.1.1 全国主要森工产品产量及结构
        4.3.2.1.2 各区域主要森工产品产量及结构
        4.3.2.2 主要林产品产量及结构
        4.3.2.3 经济林花卉产品结构
        4.3.2.4 森林旅游业发展
        4.3.2.5 林业建设投资构成
        4.3.3 林业产业发展优势与问题分析
        4.3.3.1 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
        4.3.3.2 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4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4.4.1 资源增量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4.4.1.1 森林资源增量与林业产值增长的关系
        4.4.1.2 森林资源量与主要森工产品的关系
        4.4.1.3 森林资源量与主要林产品的关系
        4.4.2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
        4.4.2.1 营造林措施与林业产值的关系
        4.4.2.2 不同林种营造与主要森工产品和林产品的关系
        4.4.2.3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的一般关系
        4.4.3 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本章小结
5 林业产业发展供需平衡分析
    5.1 国内需求预测
        5.1.1 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
        5.1.2 木质林产品需求结构与预测
        5.1.3 能源林需求量预测
        5.1.4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
    5.2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国际供给预测
        5.2.1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5.2.1.1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
        5.2.1.2 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5.2.1.3 非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
        5.2.1.4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5.2.2 国际供给预测
    5.3 国内供需平衡分析
        5.3.1 我国林产品消费缺口分析
        5.3.2 林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5.3.3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供需平衡分析
        5.3.4 木质林产品供给潜力与供需平衡分析
        5.3.5 能源林供给潜力与供需平衡分析
        5.3.6 非木质资源供给潜力与供需平衡分析
    5.4 重点林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本章小结
6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调整
    6.1 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森林资源培育
        6.1.1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理论支撑
        6.1.1.1 培育森林资源的基本原则
        6.1.1.2 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中的几种关系
        6.1.1.3 实现森林资源培育理念的转变
        6.1.2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政策支持
        6.1.2.1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鼓励森林资源培育
        6.1.2.2 营造良好的森林资源培育政策环境
        6.1.3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科技平台
        6.1.3.1 以科技为支撑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
        6.1.3.2 森林资源培育关键技术措施
        6.1.4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森林资源培育条件保障
    6.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6.2.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
        6.2.2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思路
        6.2.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6.2.3.1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
        6.2.3.2 调整林产品生产加工业为龙头的第二产业
        6.2.3.3 积极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及林区多种经营
    6.3 林业产业区域总体布局调整
        6.3.1 调整的原则
        6.3.2 林业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内容
        6.3.2.1 林业产业区域布局调整总体思路
        6.3.2.2 各区域林业产业布局调整
        6.3.2.3 林种发展布局调整
        6.3.2.4 林产品加工业布局
    6.4 重大林业产业政策建议
        6.4.1 加强二、三产业建设,进一步理顺产业结构
        6.4.2 宏观调控向资源优势地区转移林产加工业
        6.4.3 资源培育中应大力加强能源林建设
        6.4.4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6.4.5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6.4.6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导师简介
致谢

(6)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林纸一体化发展动态
        1.3.2 国内林纸一体化发展动态
        1.3.3 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动态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主要思路
        1.4.2 主要内容
        1.4.3 本文技术路线
    1.5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态势
    2.1 国外林纸一体化发展态势
        2.1.1 国外林纸一体化的发展历史
        2.1.2 国外林纸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2 国内林纸一体化发展态势
        2.2.1 国内林纸一体化的发展历史
        2.2.2 国内林纸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影响林纸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因素比较
    3.1 产业经营模式比较
        3.1.1 集群化产业带开发
        3.1.2 国外林纸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3.1.3 国内林纸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3.1.4 国内外林纸产业产业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3.2 林纸产业发展布局比较
        3.2.1 产业布局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3.2.2 造纸原料林基地布局分析
        3.2.3 造纸企业布局分析
        3.2.4 国内外林纸产业布局比较分析
    3.3 林纸产业扶持政策比较
        3.3.1 财政补贴政策
        3.3.2 低息贷款政策
        3.3.3 林业税收政策
        3.3.4 国内外林纸产业扶持政策比较分析
第四章 影响林纸一体化发展的企业因素比较
    4.1 林纸企业规模及效益比较
        4.1.1 林纸发达国家规模化经营获得较高效益
        4.1.2 国内粗放扩张效益较差
        4.1.3 国内外林纸企业规模效益比较分析
    4.2 原料林培育方式比较
        4.2.1 集约经营
        4.2.2 定向培育
        4.2.3 无性系造林
        4.2.4 国内外原料林培育方式比较分析
    4.3 投资水平比较
        4.3.1 林纸一体化资金投入的特点
        4.3.2 林纸一体化的投入机制
        4.3.3 林纸一体化的投资效益
        4.3.4 国内外林纸企业投资水平比较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比较对促进我国林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5.1 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总结
        5.1.1 国外林纸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5.1.2 林纸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我国林纸发展的启示
    5.2 加快我国林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5.2.1 调整林纸一体化原料林发展区域
        5.2.2 加大林纸一体化科技投入水平
        5.2.3 提高林纸一体化产业集群水平
        5.2.4 拓宽林纸一体化建设的融资渠道
        5.2.5 加快林纸一体化税费制度改革
        5.2.6 完善林纸一体化建设配套政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7)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的研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农业与林业专家系统研究现状
        1.2.1 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林业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区域概况
2 相关专家系统理论、技术与森林培育知识基础
    2.1 专家系统理论
        2.1.1 专家系统概述
        2.1.2 知识库
        2.1.2.1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方法
        2.1.2.2 产生式表示法
        2.1.2.3 框架表示法
        2.1.2.4 语义网络表示法
        2.1.2.5 面向对象表示法
        2.1.3 推理机
    2.2 专家系统开发技术
    2.3 森林培育知识基础
        2.3.1 森林培育概述
        2.3.2 林分收获量预估模型
    2.4 小结
3 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预测
    3.1 速生丰产林生长收获量预估模型
    3.2 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3.2.1 经济指标
        3.2.2 经济指标分析比较
    3.3 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预测实现
        3.3.1 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预测模型
        3.3.2 模型库设计与模型解析器
        3.3.3 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预测流程
    3.4 小结
4 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设计
    4.1 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框架
        4.1.1 系统体系架构
        4.1.2 系统功能结构
        4.1.3 系统数据流程
    4.2 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知识库设计
        4.2.1 造林地立地条件与适地适树
        4.2.1.1 造林地立地条件
        4.2.1.2 适地适树
        4.2.2 速生丰产林培育知识的分类与特点
        4.2.2.1 速生丰产林培育知识分类
        4.2.2.2 速生丰产林培育知识的特点
        4.2.3 速生丰产林培育知识表示方法比较分析
        4.2.3.1 各种知识表示方法表示速生丰产林培育知识
        4.2.3.2 比较结论
        4.2.4 复合型速生丰产林培育知识表示与知识库设计
        4.2.4.1 事实性知识的表示
        4.2.4.2 规则性知识表示
        4.2.4.3 复合型速生丰产林培育知识表示的特点
        4.2.4.4 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知识库结构
    4.3 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
        4.3.1 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咨询推理流程设计
        4.3.2 冲突消解的解决办法
        4.3.3 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推理过程实例
    4.4 速生丰产林知识整理
    4.5 小结
5 运行实例
    5.1 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咨询
    5.2 造林树种栽培技术和林木良种知识查询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现实意义
        1.1.3 理论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研究的体系结构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思路
        1.3.3 分析框架
        1.3.4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林业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2.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2.2 产融结合理论
    2.3 金融发展理论
    2.4 金融创新理论
3 林业金融支持机理与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3.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的经济学机理
        3.1.1 林业金融资源效应作用机理
        3.1.2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机制
        3.1.3 林业金融支持效应传导渠道
    3.2 林业资本形成机制与投资效率分析
        3.2.1 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构建
        3.2.2 林业投资来源与结构分析
        3.2.3 林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3.3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总体框架
        3.3.1 林业金融支持内在逻辑框架
        3.3.2 财政性融资支持体系框架
        3.3.3 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3.3.4 商业性金融支持体系框架
4 林业融资需求分析与信贷约束解决机制
    4.1 林业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程度分析
        4.1.1 林农融资需求与信贷约束分析
        4.1.2 林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
    4.2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
        4.2.1 林业信贷供给理论分析框架
        4.2.2 林业信贷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4.3 抵押机制在林业信贷融资中应用模式
        4.3.1 抵押机制作用机理与应用总体框架
        4.3.2 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与效果评价
        4.3.3 林业贸易信贷融资机制应用模式
        4.3.4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融资机制创新
    4.4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4.4.1 普惠金融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4.4.2 林业金融服务体系设计思路
5 林业产业吸融力(引资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
    5.1 商品林投资盈利能力总体评价
        5.1.1 基于文献研究成果汇集计算
        5.1.2 基于典型地区造林成本计算
        5.1.3 基于典型栽培模式成本计算
        5.1.4 基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观察
    5.2 商品林投资风险种类及水平测定
        5.2.1 商品林投资风险分类
        5.2.2 商品林投资风险评估
    5.3 投资收益率与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5.4 增强林业产业引资能力总体思路
        5.4.1 创新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5.4.2 完善林业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5.4.3 健全林业产业政策扶持体系
        5.4.4 林业金融工具创新机制设计
        5.4.5 建立林业风险管理防范体系
6 林业融资模式优化与金融工具创新机制
    6.1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6.1.1 林业企业股票融资模式设计
        6.1.2 林业企业债券融资模式设计
    6.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创新方式
        6.2.1 信托融资制度内涵及功能优势
        6.2.2 林业信托融资模式可行性分析
        6.2.3 林业信托融资的主要操作模式
        6.2.4 林业信托融资中的关键问题
        6.2.5 林业信托融资项目典型案例
    6.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应用模式
        6.3.1 产业投资基金经济学内涵及特点
        6.3.2 设立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可行性分析
        6.3.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组织运营模式
        6.3.4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实施障碍分析
        6.3.5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优惠政策设计
    6.4 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体系
        6.4.1 林业风险投资的经济学机理
        6.4.2 林业风险投资制约因素分析
        6.4.3 林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设计
        6.4.4 林业风险投资政策保障体系
    6.5 林业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创新
        6.5.1 资产证券化融资运作过程
        6.5.2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特征
        6.5.3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机理
        6.5.4 林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6.5.5 林业资产证券化发展策略
    6.6 林业项目 BOT 融资模式应用与创新
        6.6.1 BOT 融资基本模式分析
        6.6.2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可行性分析
        6.6.3 林业项目 BOT 融资应用模式
        6.6.4 政府在林业项目 BOT 融资中作用
7 林业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构建
    7.1 林业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7.1.1 林业风险管理工具组合模式
        7.1.2 林业风险管理具体实施策略
    7.2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与发展模式
        7.2.1 林业保险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7.2.2 林业保险经营中的技术难点
        7.2.3 林业保险业务创新发展思路
        7.2.4 林业保险组织运营模式设计
    7.3 林产品期货市场重建与发展策略
        7.3.1 林产品期货含义与基本特点
        7.3.2 林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
        7.3.3 林产品期货发展可行性分析
        7.3.4 林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策略
8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发展模式
    8.1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8.1.1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原则
        8.1.2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方式
        8.1.3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主体
        8.1.4 林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结构
    8.2 我国林业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8.2.1 财政性融资支持发展模式
        8.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8.2.3 商业性金融支持发展模式
        8.2.4 金融支持体系互动发展模式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1:林农信贷约束调查问卷分析
附件2:商品林项目投资收益情况表

(9)中国速生丰产林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速生丰产林发展阶段
2 现阶段中国速生丰产林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1 材种分布格局已初步形成, 但数量不足
    2.2 发展速度快, 但质量不高
    2.3 工业原料林基本满足需求, 大径级珍贵用材林供应不足
3 从政策和管理出发, 具体分析限制速生丰产林发展的原因
    3.1 国家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3.2 融资渠道匮乏、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没有形成
    3.3 资源管理不完善受采伐限额的制约, 经营者不能按市场需要采伐
    3.4 税种多费高, 征收不合理
    3.5 林地集约化经营困难
4 加快速生丰产林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从政策方面:制定和实施促进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扶持政策
    4.2 从外部环境方面:优化政策环境, 确保投资权益
    4.3 从生产布局方面:要分区域重点发展
    4.4 从产权方面:规范林地流转, 保障集约化经营
    4.5 从产业发展方面:坚持实行林工一体化, 走大企业带动大基地发展的道路
5 结论

(10)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加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我国木材资源紧缺,供需矛盾尖锐,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具有非常的紧迫性
        1.1.1 森林资源匮乏,木材供给能力低 。
        1.1.2 木材消费刚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
    1.2 加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
    1.3 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是调整农村结构,振兴山区经济的有效途径
2 我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状况及问题分析
    2.1 我国速生丰产林发展的基本状况
    2.2 我国速生丰产林建设的问题分析
        2.2.1 政府对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不够。
        2.2.2 可用于速生丰产林建设的资金渠道窄、数量少。
        2.2.3 定向培育不明确,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结合不密切。
        2.2.4 在速生丰产林建设中林业税费负担过重,投资者根本没有盈利的空间。
        2.2.5 林木采伐限额制度束缚速生丰产林的发展。
3 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模式
    3.1 “龙头”企业自建资源基地模式
    3.2 独立资源培育企业模式
    3.3 “龙头”企业与林农(工)的合约式模式
    3.4 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4 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4.1 明确发展思路,制定速生丰产林建设发展规划
    4.2 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
    4.3 对速生丰产林实行轻税赋政策,重新调整利益分配关系
    4.4 拓宽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速生丰产林建设领域
    4.5 改善宏观管理,激活经营管理机制
    4.6 依靠科技创新,确保速生丰产林建设质量

四、速生丰产林建设必须加速(论文参考文献)

  • [1]速生用材林营造技术[J]. 邱玉芬,肖燕城. 绿色科技, 2013(07)
  • [2]河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么蕊,孙志宏,左海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3]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D]. 马花如.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7)
  • [4]国外工业用材林集约经营技术比较与借鉴[J]. 胡延杰. 世界林业研究, 2010(05)
  • [5]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D]. 李成茂.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6]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D]. 吴远征.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3)
  • [7]速生丰产林培育专家系统的研建[D]. 马驰.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8]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秦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9]中国速生丰产林发展状况研究[J]. 马花如,李红勋. 林业经济问题, 2009(01)
  • [10]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思考[J]. 陈震. 中国林副特产, 2008(03)

标签:;  ;  ;  ;  ;  

速生丰产林建设必须加快推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