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方略(论文文献综述)
林丽君[1](2021)在《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这场无硝烟战争的爆发,国内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各种疫情防控货币政策的落地实施,导致市场上资产率下降的速度和程度远远高于负债成本率,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收益,银行业将面临着资金来源不足、信贷风险上涨、不良贷款增多、贷款减值损失上升的危机。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须随之改变,以应对市场风险,解决信贷危机,降低信贷风险。本文以A农商银行为例,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A农商银行的信贷风险现状,通过查找相关数据对A农商银行的优势、组织架构和信贷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A农商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率偏高现象,进一步对A农商银行的信贷管理进行分析,发现其信贷风险控制存在银行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三道防线”联动不充分、信贷风险分析和识别不充分、银行从业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和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形成原因分别为: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信息不对称、对信贷资金缺乏监督、信贷风险集中度高、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五个方面的原因。结合A农商银行风险控制现状设计了信贷风险控制优化方案,首先分析了信贷风险优化方案的目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梳理了设计思路,其次分别从风险信息管理能力、信贷风险控制流程、贷款“三查”操作和监督四个方面提出信贷风险控制的优化建议,从文化、组织、技术和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使其在A农商银行内部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为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保证我国银行业资金安全,经济稳定发展。
李卓[2](2021)在《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近年所发生的一次重大跨区域金融风险事件,它使得世界经济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经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次下行调整。危机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及此后持续数年的风险处置与应对,促使人们大幅提升对金融风险问题的关注,并拥有更多的历史样本与经验证据去探索金融风险生成演化相关机制,也发展出了更为多元的研究视角。就我国而言,长期的政策刺激以及地方政府具有独特影响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不断累积金融脆弱、加重环境扭曲,导致各地金融风险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中国已有的重大金融风险都是发生在某些特定区域范围之内,特别是近年来浙江温州、内蒙鄂尔多斯、陕西神木等地区相继出现的风险事件,使我们意识到,对于一个经济地理空间十分巨大、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异质性的国家,金融风险会更多地表现出区域性的特征与后果。正是基于上述对于整体环境及历史样本的认知,本文选取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视角开展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结合我国现实状况,认识区域性金融风险。第2章,详细界定区域性金融风险内涵,归纳其特征,并结合当前实际,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理论分析。论述中将关注视角重点放在我国特有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所面对的区域环境。在金融风险动态演化方面,重点围绕金融体系内部各机构之间,金融体系与政府、企业、家户等部门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多种关联互动渠道,探讨金融风险区域内外的传染机制,并就区域性金融风险演化发展给予理论描述与说明。其次,构造区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识别我国区域风险状态及其引致因素。第3章,利用熵权法合成风险测度指标,测算我国各省份区域性金融风险时变特征。结果表明,2009至2017年中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多数省份2017年金融风险水平已明显高于2009年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风险水平。在风险贡献方面,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为首要风险因素,而信贷相关问题以及房地产泡沫也是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的重要风险动因。该部分还采用KMV违约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测算,描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峻状态,进一步佐证风险测度结论,也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三,聚焦政府公共部门,刻画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政府公共部门是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首要来源。第4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省际区域性金融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二者的空间关联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二者存在共振效应;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而改善经济基础、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以及经济参与主体,对于缓释金融风险和地方债务违约风险具有积极作用。第四,关注实体企业部门,实证产业结构变化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企业部门也是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第5章,立足三次产业结构以及部分重要行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产业结构差异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产业结构调整结果与区域性金融风险关系。研究发现,第二产业占比增加总体上可以降低区域性金融风险,而第三产业占比对风险测度的总体影响则为正值。第二产业中,工业占比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响表现为负,而建筑业占比的影响表现为正;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以及房地产行业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表现为正,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的影响总体表现为负,住宿和餐饮业未见显着影响。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产业结构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动态路径。实证结果除基于动态角度进一步验证了第二、第三产业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方向外,还进一步揭示了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重要行业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最后,站在房地产泡沫传染视角,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关联效应。外溢传染是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危害特征。第6章,围绕房地产泡沫这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引致因素,采用动态DY连通测度方法,实证考察区域性金融风险空间关联问题。研究显示,我国各类别城市群体间的总体连通度测算结果较好地捕捉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状态,其中,2016至2018年高位运行以及近期连通度明显抬升,提示金融风险引致因素在相应时点的跨区域联动现象。此外,就各类城市群体之间房地产市场关联关系看,一线城市同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群体之间存在持续的较高正向关联,同时,一线城市对二线以及三线城市群体的净溢出效应近期有所减弱,而二线城市对新一线城市与三线城市的净溢出效应近期却显着加强。上述实证结果,不仅描述了地产泡沫传播的方向与力度,也为控制房地产泡沫这一重要风险引致因素提供了区域关联视角下的治理依据。整体而言,本文按照认识区域性金融风险,测度区域性金融风险,识别风险重要引致因素,刻画风险因素作用机理,分析风险空间关联机制的基本逻辑和顺序,围绕中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现实问题,给出了多元视角的计量刻画,对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具有积极理论意义。
胡勇[3](2021)在《利率衍生品的使用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文中认为各国经济动荡,利率变动难以预测,全球范围内出现许多负利率国家。同时,国内利率波动加剧使不确定性增加,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利率风险,规模以上且有管理风险能力的企业通常会选择持有利率衍生品头寸进行风险对冲。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持有的利率衍生品规模逐渐增加,近几年许多上市商业银行使用利率衍生品的规模甚至超过汇率衍生品交易规模。同时,利率衍生品交易也在深刻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利率衍生品交易都将是商业银行管理风险至关重要的一环。但从国内外研究来看,银行使用利率衍生品是否减轻其面临的风险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使用利率衍生品风险传染效应大于风险分散效应,有学者认为使用利率衍生品风险分散效应大于风险传染效应。关于利率衍生品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一直以来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上市商业银行使用利率衍生品对其风险产生的影响。首先,探究现阶段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使用情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分析了影响其使用利率衍生品的因素。上市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使用量逐年增加,近几年更是增量明显,但总体上与银行市值规模相比利率衍生品持有量还明显不足。利率衍生品交易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影响上市商业银行持有利率衍生品仓位的因素。其次,从思路上创新性地将银行风险分三类一同研究,分别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从理论上分析商业使用利率衍生品产生风险的机制并提出三个假设:一是利率衍生品有助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提高银行绩效,降低其面临的市场风险。二是利率衍生品的使用将缓减银行信贷扩张,降低银行信用风险。三是利率衍生品的使用起到调控银行现金流的作用,减少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再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我国早期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2010年到2019年半年度数据为样本,选取利率衍生品名义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解释变量,选择合适的微观控制变量和宏观控制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的结果是利率衍生品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每增加1%,资产额的波动率将减少0.0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降低0.48%,流动性比率增加6.11%,流动性风险降低。实证结果与理论相符,提出的三个假设分别得证。得出结论,使用利率衍生品能缓减上市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从银行风险的视角看好处多于坏处,风险分散效应大于风险传染效应,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采用表外管理的方式缓减利率不确定性变动产生的冲击。最后,总括全文,基于现阶段上市商业银行使用利率衍生品出现的问题,根据利率衍生品自身风险特性和市场交易现状,结合本文的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增加利率衍生品持有头寸;重视利率衍生品自身产生的风险;外部因素共同完善利率衍生品市场。
刘晓红[4](2021)在《考虑技术异质性的金融系统效率分析 ——基于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金融系统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测度和提升金融系统运营效率是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数据包络分析(DEA)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效率评价与效率优化工具,在金融系统评价等领域取得诸多应用。但由于现实的金融系统(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供应链金融系统等)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内部运营流程,使得传统DEA方法(包括两阶段DEA在内)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出现诸多弊端:第一,现有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中间变量特性,比如,中间变量可能随决策单元的效率最大化而进行自由调整,也可能依据外部环境因素的需要考虑中间变量的最大化目标;第二,现有的两阶段DEA方法假设所有的决策单元具有同质性,然而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不总是成立,比如不同所有制结构下的银行存在运营技术的异质性,不同区域的农村供应链金融系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生产技术的异质性;第三,现有研究多数关注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结果,较少关注无效单元的效率改进来源和改进策略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两阶段DEA方法,较之传统两阶段DEA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将金融系统运营过程中的非期望产出(如不良贷款率等)纳入效率分析框架;第二,考虑了商业银行等金融系统间的异质性,以避免计算得到的效率值与实际情况不符;第三,本文将无效率分解为技术无效和管理无效,为无效的金融系统提供了效率改进建议。本文系统分析了现实金融系统的复杂运营流程,并基于现实问题提出了对应的两阶段DEA模型,最终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到了我国商业银行和农村供应链金融系统效率评价实际问题中,基于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为我国商业银行和农村供应链金融系统的效率改进提供了一系列决策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为绪论。首先简要介绍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 DEA效率评价理论、共同前沿理论和方向距离函数,然后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两阶段DEA研究、单阶段银行效率评价以及两阶段银行效率评价。最后,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和点评。第三章将共同前沿理论和DEA相结合,提出了考虑技术异质性的两阶段DEA模型以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效率。然后,本章定义了效率改进潜力路径指数,以确定效率低下银行的改进方向。最后,本章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所有权结构对银行存/贷款效率的影响。第四章将中间变量视为自由变量,通过引入Kuosmanen技术,提出了考虑中间变量目标设定的两阶段DEA方法。该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刻画约束凸性,而且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中间变量进行目标设定。最后,所提出的模型被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工作中,在提供准确效率评价结果的同时,为无效银行提供了效率改进建议。第五章基于农村供应链金融(RSCF)系统的复杂内部结构以及区域间的技术异质性,提出了非径向的两阶段DEA模型。考虑到我国财政部门对涉农贷款给予大力支持的现实,本章所提出的模型中尽可能地最大化中间变量。最终对我国各省份的农村供应链金融系统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总结归纳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王毅[5](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秦强[6](2020)在《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同时是货币当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媒介。随着改善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研究和分析主导我国金融体系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我国银行系统大案频出,公司治理不完善成为银行风险暴露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以公司治理视角为切入点,探究现有商业银行体系中存在哪些公司治理问题,以及这些治理问题是否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影响,并依此从改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入手,基于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二者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质量与风险程度存在逻辑上的关系进行了推演。由于商业银行息差收益来自于风险承担,因此在以风险为经营内容的商业银行中广义的公司治理的内涵包含了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商业银行的行业特征,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现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6年报》将我国商业银行划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地域、监管政策、行政许可等方面不同。目前各类银行均已经形成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及配套的风险治理机制,且已经将风险管理职能嵌入银行管理的各个层级和业务流程之中,但在公司治理下的风险管理又存在集中于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董事委派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的缺乏独立性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性不足等问题。最后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特征入手,本文基于37家银行5年的面板数据证明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特征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产生显着影响。其中产权性质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更高;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公司治理问题不同,其中大型国有银行主要风险点来自于股权制衡度不足,股份制商业银行高薪酬水平促进了经理人风险追逐行为而中小商业银行在提高股权制衡度、优化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以及提高薪酬制度的激励程度方面均大有可为。基于本文的研究,本文从一般意义上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分别提出了从公司治理角度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其中,一般意义上风险管理视角下公司治理的完善建议包括构建具有制衡性的多元股权结构、明确治理架构中不同角色的权责关系、提高风险管理策略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制定激励相容的经理人薪酬计划。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从借助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适度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股权制衡度方面入手改善公司治理;对于股份制银行,主要建议包括适当降低薪酬激励水平以及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对于中小商业银行,主要从明晰政府权力的边界、完善董事会结构方面提升公司治理质量。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揭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即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所有外延都包涵在广义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内涵中,公司治理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可能。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制度设计是影响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股权结构影响风险管理策略整体的风险偏好程度、董事会特征影响风险监督的有效性与独立性、薪酬制度设计影响风险策略执行的有效性,以上三方面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第二,研究中发现虽然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目前均已经形成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及配套的风险治理机制,但在公司治理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又存在集中于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董事委派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的缺乏独立性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商业银行产生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会显着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影响风险程度的公司治理特征不同;第三,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对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模式特征进行了归纳。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模式介于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之间,两种模式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因此本文结合中国商业银行与两种模式的共性总结了发达国家治理模式对我国改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启示。第四,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通过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方式分类研究,发现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所导致的风险发生影响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下风险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中翘[7](2020)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供给侧改革 ——以浦发银行为例》文中认为加强金融监管,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金融体系健康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主线,适应经济发展的时代诉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研究信贷风险监管,是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供给侧改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已有研究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法和灰色预测模型剖解个案,评估监管效能,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供给端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探析和机理寻索。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工作滞后、监管方式陈旧、监管关系失调、监管流于形式,其根源在于监管政策和法制不完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监管工作不统贯、岗位和人员不匹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供给侧改革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根据监管需求调协监管供给,推进信贷供给迭代升级,完善风险监管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灵活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做好人才培养的计划和规划,提高监管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考论了本文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构拟了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说和基础理论厘定。该部分缕述和界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第三部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现状论评。该部分综合考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现实景况和演变历程;第四部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实证研究。该部分以浦发银行为例,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进行实证剖验;第五部分信贷风险监管供给体系的问题研析与原因寻绎。该部分诊断和剖析了信贷风险监管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深度掘发了问题的本源;第六部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供给侧改革的应对之策。该部分从顶层设计和基层探求两个进向,提出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和对策。本文创获之处:一是研究视角创新。论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究论视角,考索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洞究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和对策,研究视角殊异;二是理论创新。论文以信贷风险监管三大理论为研究本根,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问题与机理的逻辑流变进行实证参验,就优化信贷风险监管体制,健全信贷风险控制和协调机制进行全面的理论求索,丰富了新时代商业银行供给侧监管的理论体系;三是实践创新。论文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全面诊察和重点解析,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贯注公共监管政策和对策的论证,为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水平创制实践指引,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拓辟现实途径。
胡小娟[8](2020)在《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世界宏观形势持续趋紧,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业务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同时伴随着金融改革快速发展,银行业竞争加速升级,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冲击,金融资源分流压力前所未有。农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现代化商业银行之一,起步早发展快,但由于网点转型缓慢,制度执行不到位,员工被动履职,导致银行市场份额逐步被同业所渗透。为了在激烈竞争中拥有充分话语权,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经营绩效,农业银行亟需通过加强绩效管理,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在银行内部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来引领员工主动提升业务素质,激发工作热情,最大程度挖掘潜力,以此持续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考核方案为研究案例。首先,运用现场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管理现状,诊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原因。其次,明晰全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以支行战略发展愿景为导向构建绩效考核优化原则和战略绩效地图,随后通过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设置绩效考核关键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1-9标度法以及专家评价法科学设计绩效指标权重,优化网点绩效考核体系。最后,从绩效考评结果运用、保障举措方面提出建议,使得案例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适应改革发展实际,从而通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顺利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及经营计划,保障银行长远发展和持久经营。
岳宇[9](2020)在《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三大类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其变动不可避免的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动将对市场的安全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自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放开,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正式开始。到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完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其经营发展和盈利状况必定会受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在利率管制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形成以资产规模扩张为主的数量型经营发展方式,存贷款立行模式根深蒂固,稳定的利差让商业银行获得了巨额稳定的利润。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存贷利差的缩小,以及互联网金融、P2P网贷等各种非银行社会融资机构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蚕食。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如何在新的金融环境中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搜集国内外有关文献,阐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沿革,并将利率市场化及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作为论述基础展开叙述。其次按照其资产规模、网点数量等将我国16家上市银行分类为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选取了2012年至2018年间7年的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对我国所有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盈利能力现状及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选取资产收益率ROA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净利差(NIS),不良贷款率(NPL),非利息收入占比(UN),成本收入比(CBB)以及存贷比(LDR)作为解释变量,研究这些变量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提出建议,希冀不同类别的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能结合自身特性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
张起源[10](2020)在《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竞争领域从国内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国际大市场的熔炉中。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强,给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来自实体经济的下行使得商业银行难以维持以往的高利差,信用风险的增加削弱了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挤占了银行的经营空间。因此,商业银行如何通过调整和改革经营模式,合理利用自身资源,提升竞争力以适应经济新常态,有必要对中国商业银行新疆分行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乌鲁木齐7家支行作为研究样本,选用反映商业银行安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流动性指标、人口因素和经济环境的6个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安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和流动性指标进行赋值,然后再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乌鲁木齐7家支行的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与其他同类银行相比,存款、贷款和中收业务都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由因子分析可知,安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的累计贡献率为97.7%,大于85%,故可认为安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三个因子可以反映数据的整体水平并发挥主要作用。对于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乌鲁木齐7家支行的竞争力来说,安全性指标因子是目前影响最大的因子,盈利性指标因子的重要性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的是发展性指标因子。因此在本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在新常态下,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策略主要是:第一,控制不良贷款,保证银行内部的安全能力;第二,着力保障收益,增强盈利能力;第三,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发展创新能力;同时,本文从安全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3个方面出发,针对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7家支行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更好地适应新常态,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二、浅谈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方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1)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 |
1.3.2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
1.3.3 文献述评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信贷风险 |
2.1.2 信贷风险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理论 |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A农商银行概况及信贷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
3.1 A农商银行概述 |
3.1.1 A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
3.1.2 A农商银行组织架构 |
3.2 A农商银行经营现状 |
3.3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的来源 |
3.4 A农商银行风险控制现状 |
3.4.1 A农商银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
3.4.2 A农商银行信贷流程 |
第四章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问卷调查设计 |
4.2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4.2.1 银行风险控制措施不完善 |
4.2.2 “三道防线”联动不充分 |
4.2.3 信贷风险分析和识别不充分 |
4.2.4 银行从业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
4.2.5 内控机制不健全 |
4.3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成因 |
4.3.1 信贷风险管理的信息不对称 |
4.3.2 对信贷资金缺乏监督 |
4.3.3 信贷风险集中度高 |
4.3.4 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
4.3.5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
第五章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优化方案设计 |
5.1 优化方案的目的、特点、核心与设计原则 |
5.1.1 优化方案的目的 |
5.1.2 优化方案的特点 |
5.1.3 优化方案的核心 |
5.1.4 优化方案的设计原则 |
5.2 优化方案的内容 |
5.2.1 优化信贷风险控制流程 |
5.2.2 优化贷款“三查”操作 |
5.2.3 优化信贷风险控制的监督 |
5.3 风险控制优化方案实施的预计效果 |
第六章 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文化保障 |
6.2 组织保障 |
6.3 技术保障 |
6.4 制度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创新 |
第2章 区域性金融风险特征与生成因素及其动态演化 |
2.1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
2.2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因素 |
2.3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性金融风险测算 |
3.1 数据选取与熵权法介绍 |
3.2 我国省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测算 |
3.3 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 |
4.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
4.2 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结构差异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 |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
5.2 产业结构差异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 |
5.3 产业结构差异性影响效应的动态实现路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关联效应分析 |
6.1 数据选取与模型介绍 |
6.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空间关联实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致谢 |
(3)利率衍生品的使用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技术路线、结构及创新点 |
一、本文技术路线 |
二、本文的结构 |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使用情况及交易规模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利率衍生品在我国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使用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
一、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使用现状 |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交易规模的影响因素 |
一、银行自身条件 |
二、银行资产状况 |
三、金融市场发展 |
四、政府政策因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使用利率衍生品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 |
第一节 利率衍生品自身风险传导路径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使用利率衍生品对风险的影响 |
一、通过套期保值规避风险 |
二、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 |
三、通过期限错配、工具错配、量价错配增大风险 |
四、通过逆向选择加大风险 |
第三节 商业银行使用利率衍生品对风险的传导路径分析 |
一、经过银行绩效传导至市场风险 |
二、经过信贷紧缩传导至信用风险 |
三、经过现金流传导至流动性风险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率衍生品对上市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的来源 |
一、样本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模型变量的选择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第三节 模型的设定 |
第四节 实证检验 |
一、变量描述性统计 |
二、模型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三、单位根检验 |
四、协整检验 |
五、F检验和Hausman检验 |
六、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节 模型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促进上市商业银行合理使用利率衍生品的建议 |
一、商业银行增加持有利率衍生品头寸 |
二、重视利率衍生品自身产生的风险,合理使用 |
三、外部因素共同完善利率衍生品市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4)考虑技术异质性的金融系统效率分析 ——基于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效率评估理论 |
2.1.2 共同前沿理论 |
2.1.3 方向距离函数(DDF)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两阶段DEA的研究现状 |
2.2.2 单阶段的银行效率评估 |
2.2.3 两阶段的银行效率评估 |
2.3 文献小结 |
第3章 考虑技术异质性的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两阶段DEA模型 |
3.3.1 方向距离函数 |
3.3.2 基于组别前沿的两阶段DEA模型 |
3.3.3 基于共同前沿的两阶段DEA网络模型 |
3.3.4 对银行效率提升潜力进行分解 |
3.4 实证分析 |
3.4.1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择 |
3.4.2 数据和样本 |
3.4.3 结果讨论 |
3.5 所有权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分析 |
3.5.1 变量选择 |
3.5.2 所有权结构对存款效率的影响 |
3.5.3 所有权结构对贷款效率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技术异质性和中间变量目标设定的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考虑技术异质性和中间产出目标设定的两阶段DEA模型 |
4.3.1 方向距离函数 |
4.3.2 组别前沿效率评估模型 |
4.3.3 共同前沿效率评估模型 |
4.3.4 解构效率改进来源 |
4.4 实证分析 |
4.4.1 投入和产出的选择 |
4.4.2 效率分析 |
4.4.3 效率差距分析 |
4.4.4 银行效率改善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技术异质性和最大化中间变量的农村供应链金融系统效率分析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2.1 供应链金融 |
5.2.2 供应链效率 |
5.2.3 网络DEA模型 |
5.3 考虑最大化中间变量的两阶段DEA模型 |
5.3.1 最大化中间变量的组别前沿DEA模型 |
5.3.3 最大化中间变量的共同前沿DEA模型 |
5.3.4 潜在改进能力的解构 |
5.4 实证研究 |
5.4.1 指标和数据 |
5.4.2 效率分析 |
5.4.3 收入对效率的影响 |
5.4.4 潜在改进能力分析 |
5.5 结论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6)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 |
1.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国内外研究 |
1.2.3 公司治理视角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创新之处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商业银行商业模式及行业特殊性 |
2.1.1 商业银行商业模式 |
2.1.2 商业银行行业特殊性 |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
2.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 |
2.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容 |
2.2.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3.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 |
2.3.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
2.3.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2.4.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银行风险的路径分析 |
2.4.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逻辑关系 |
第3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分析 |
3.1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1.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1.2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1.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2 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2.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2.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3 公司治理失败导致银行风险爆发的案例分析——以恒丰银行为例 |
3.3.1 恒丰银行基本介绍 |
3.3.2 恒丰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
3.3.3 恒丰银行风险事件暴露的公司治理问题 |
3.3.4 恒丰银行案例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数据、变量和模型 |
4.2.1 数据说明 |
4.2.2 变量构造 |
4.2.3 模型构造 |
4.3 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4.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的实证分析 |
4.4.2 产权性质与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
4.4.3 不同分组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4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风险管理实践与启示 |
5.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 |
5.1.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5.1.2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总结 |
5.2 日德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 |
5.2.1 日德模式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5.2.2 日德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总结 |
5.3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下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5.3.1 规范股东治理,提升风险管理重要性认知 |
5.3.2 建立、健全正向激励与负向惩戒的双向考核机制 |
5.3.3 加强资本市场监督管理,提高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性 |
第6章 改善公司治理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
6.1 从改善公司治理视角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性对策 |
6.1.1 增强股权结构制衡性,减小预算软约束、强化股东监督 |
6.1.2 明确角色间权责关系,提高风险监督效率 |
6.1.3 优化经理人薪酬计划,实现与风险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 |
6.2 从改善公司治理视角降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
6.2.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借由“混改”打破“官商不分”格局 |
6.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弱化高额薪酬激励、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 |
6.2.3 中小商业银行:强化经营独立性、优化董事会结构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7)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供给侧改革 ——以浦发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考述 |
2.国内文献考述 |
3.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说和基础理论厘定 |
(一)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 |
1.供给侧改革概念的界定 |
2.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的梳理 |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理论基础 |
1.信贷风险及监管概念的界定 |
2.信贷风险监管理论的梳理 |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现状论评 |
(一)信贷风险监管体制 |
(二)信贷风险监管制度 |
(三)信贷风险监管方式 |
(四)信贷风险监管流程 |
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实证研究 |
(一)个案基本状况剖解 |
(二)基于SPSS主成分法的信贷风险监管效果评估 |
1.五级分类占比的SPSS主成分分析 |
2.主要监管指标的SPSS主成分分析 |
3.金融监控对信贷风险影响的综合评量 |
(三)基于GM(1,1)模型的信贷风险灰预测研究 |
1.模型建构 |
2.演证与测度 |
五、信贷风险监管供给体系的问题研析与原因寻绎 |
(一)信贷风险监管问题剖析 |
1.监管工作滞后 |
2.监管方式陈旧 |
3.监管关系失调 |
4.监管流于形式 |
(二)信贷风险监管问题成因探寻 |
1.监管政策和法制不完善 |
2.监管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
3.监管工作不统贯 |
4.监管岗位和人员不匹配 |
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供给侧改革的应对之策 |
(一)推进信贷供给迭代升级 |
1.调整信贷配置,优化供给结构 |
2.实施体制创新,提高供给水平 |
(二)完善风险监管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 |
1.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2.完善风险监管法律法规 |
3.健全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
(三)建立灵活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 |
1.建立灵活的协调沟通机制 |
2.建立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 |
(四)做好人才培养的计划和规划 |
1.统筹擘画监管人员培养蓝图 |
2.有序实施信贷人员培训规划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绩效考核理论综述 |
2.1 绩效概述 |
2.1.1 绩效概念 |
2.1.2 绩效的特征 |
2.2 绩效考核概述 |
2.2.1 绩效考核概念 |
2.2.2 绩效考核要素 |
2.2.3 绩效考核原则 |
2.2.4 绩效考核内容 |
2.3 绩效考核方法 |
2.3.1 目标管理法 |
2.3.2 平衡计分卡 |
2.3.3 关键绩效指标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农业银行A支行基本情况 |
3.1.1 组织架构 |
3.1.2 人员构成情况 |
3.2 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管理现状 |
3.2.1 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考评指标设置现状 |
3.2.2 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考核结果 |
3.2.3 营业网点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
3.2.4 绩效考核满意度问卷调查 |
3.3 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3.3.1 指标及权重设置不合理 |
3.3.2 考核方法不科学 |
3.3.3 缺乏有效沟通与反馈 |
3.3.4 考核结果应用单一 |
3.4 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绩效考核制定缺乏战略性规划 |
3.4.2 基层员工参与度不足 |
3.4.3 绩效反馈配套机制不完善 |
3.4.4 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考核优化设计 |
4.1 绩效考核优化设计基本思路 |
4.2 绩效考核优化设计目标 |
4.3 绩效考核优化设计原则 |
4.3.1 战略导向原则 |
4.3.2 科学公平原则 |
4.3.3 多元激励原则 |
4.3.4 精简高效原则 |
4.4 营业网点战略绩效地图 |
4.5 用平衡计分卡设计网点绩效考核指标 |
4.5.1 财务维度 |
4.5.2 客户维度 |
4.5.3 内部流程维度 |
4.5.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4.6 营业网点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设计 |
4.6.1 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权重设计 |
4.6.2 财务维度权重设计 |
4.6.3 客户维度权重设计 |
4.6.4 内部流程维度权重设计 |
4.6.5 学习与成长维度权重设计 |
4.7 建立营业网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4.7.1 基于平衡计分卡所构建的模型 |
4.7.2 营业网点绩效考核标准设计 |
4.7.3 绩效考评周期及分值 |
4.8 优化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 |
4.8.1 营业费用挂钩 |
4.8.2 绩效工资分配和奖优罚劣 |
4.8.3 职位晋升 |
4.8.4 评优评先表彰的依据 |
4.8.5 培训机会 |
4.8.6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第五章 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考核方案保障实施策略 |
5.1 提高考核执行落实力度 |
5.2 完善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
5.3 建立绩效考核沟通及申诉制度 |
5.4 强化培训力度 |
5.5 建立绩效信息化系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三大类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述评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与利率市场化概述 |
2.1 我国商业银行及其分类 |
2.1.1 大型股份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 |
2.1.2 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
2.1.3 城市商业银行 |
2.2 利率市场化简介 |
2.2.1 利率市场化定义 |
2.2.2 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
3.1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概述 |
3.1.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定义 |
3.1.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测量指标 |
3.1.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 |
3.2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 |
3.2.1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 |
3.2.2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
4.1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现状 |
4.1.1 净利差缩小 |
4.1.2 增大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4.1.3 削弱了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 |
4.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机理 |
4.2.1 利率传导机制 |
4.2.2 风险传导机制 |
4.2.3 竞争传导机制 |
4.3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构成的影响因素 |
4.3.1 内部因素 |
4.3.2 外部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率市场化对三大类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指标选取 |
5.2 模型估计和分析 |
5.2.1 平稳性检验 |
5.2.2 协整检验 |
5.2.3 Hausman检验 |
5.3 实证回归 |
5.4 实证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 |
6.1 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
6.1.1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
6.2 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
6.2.1 准确定位服务于中小企业 |
6.3 城市商业银行 |
6.3.1 发挥区域优势,重视金融创新 |
6.3.2 完善审贷,管理和评估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核心竞争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核心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2 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第3章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现状分析 |
3.1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发展现状 |
3.2 中农工建四大银行新疆分行核心业务对比分析 |
3.3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乌鲁木齐7家支行简介 |
第4章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构建评价指标 |
4.1.1 安全性 |
4.1.2 盈利性 |
4.1.3 发展性 |
4.1.4 流动性 |
4.1.5 外在环境 |
4.2 数据来源与方法选择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2 模型介绍 |
第5章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与评价 |
5.1 实证分析 |
5.1.1 数据的处理与检验 |
5.1.2 因子分析数据的检验 |
5.1.3 因子分析 |
5.1.4 因子得分权重与得分函数 |
5.1.5 评价结果 |
5.2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竞争力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5.2.1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竞争力的内部环境-优势分析 |
5.2.2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竞争力的内部环境-劣势分析 |
5.2.3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机会分析 |
5.2.4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威胁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强化风险把控,保证安全能力 |
6.2.2 着力保障收益,增强盈利能力 |
6.2.3 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发展创新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式索引目录 |
附录B 表索引目录 |
附录C 图索引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浅谈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方略(论文参考文献)
- [1]A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 林丽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计量研究[D]. 李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3]利率衍生品的使用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D]. 胡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考虑技术异质性的金融系统效率分析 ——基于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D]. 刘晓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5]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6]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秦强.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8)
- [7]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供给侧改革 ——以浦发银行为例[D]. 李中翘.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农业银行A支行营业网点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 胡小娟. 山西大学, 2020(01)
- [9]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三大类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D]. 岳宇.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2)
- [10]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核心竞争力评价[D]. 张起源. 新疆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