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题教学中应重视“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素丽[1](2021)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在基础课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解决应用问题时,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对知识有真正地了解,能够独立地运用。本文将通过阐述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进而提出相应教学对策。
陈芳芳[2](2021)在《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表征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徐琳燕[3](2021)在《六年级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陈玲玲[4](2021)在《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模型思想是数学课标新增的十大核心词之一,也是一项基本的数学思想,在数学思想方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课堂中进行模型思想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建模能力,对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有关数学模型思想的理论基础,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以及应用题教学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指出小学高年级应用题运用模型思想的重要价值。其次,运用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了解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现状。在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下,并结合模型思想的含义,构建了高年级应用题教学应用模型思想的教学模式,根据构建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原则并编写了三个教学案例,同时进行了实践,分别是《用字母表示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植树问题》。通过教师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应用模型思想教学的实际状况,总结数学建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教师管教过多,课堂教学中不够放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二、教师应该认真备课,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模型思想的教学模式。最后,根据模型思想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与评价等提出以下三点策略:一、关注教师、提升素养。教师应该从教材入手,认真研读,在课外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丰富专业素养。二、深入研究,解读教材。教师在解读教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模型思想,编制教学案例要遵循基于模型思想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并不是随着教师的个人理解随意进行教学案例编制,明确教学设计步骤。三、选择方法、分段进行。在课堂上融入模型思想时,可分阶段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模型思想,其次利用变式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模型思想。帮助教师明确模型思想的内涵,掌握模型思想的理论知识,构建起模型思想知识体系。
郑意参[5](2021)在《几何直观视角下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数学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应用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被认为是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才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现状如何,在几何直观视角下,教师应用题教学能否适应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当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中十分关注的问题。首先,选取L市某中学初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数学应用题,而且知道学习并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对于今后生活极为重要。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有激情地授课,但教师主要以传统应用公式模板教学为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应用题的课上无法认真听讲,进一步导致学生在解决数学应用题上存在难度。通过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测试总结初一新生在数学应用题解题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在解决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学应用题上,学生主要缺乏借助图形直观进行描述和分析问题;(2)在解决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数学应用题上,学生主要缺乏实物的动手操作和图形的运动操作;(3)在解决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数学应用题上,学生主要缺乏借助简约符号来直观、有序和全面表述。其次,根据调查结果和测试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案例分析法提出初一教师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上的三点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借助图形直观来描述和分析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借助实物的动手操作和图形的运动操作,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数学应用题上进行几何直观探索,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3)培养学生借助简约符号进行直观、有序和全面表述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数学应用题结果,促进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形成。随后,通过选取两个班分别进行传统应用传统模式教学和创新融合几何直观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1)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融入几何直观,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2)将几何直观融入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借助图形直观寻找解题思路;(3)将几何直观融入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正确把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提高教师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反思,提出发展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能力的教学建议。
赵静[6](2021)在《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在小学整体教学质量稳定提升,各项教学技术与相应资源愈发丰富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即在原有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教学作为知识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其在实际教学中尤为关键。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应用题教学在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开展策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谢欣莉[7](2021)在《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提到了问题解决这一目标,要求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应用题作为问题解决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了数学学科重要且常见的题型。由于应用题涵盖了广泛的数学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能力,因此有关于应用题的教与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点。本研究通过调查小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出现障碍的现状情况,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高年段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情况。并且挖掘学生出现解题障碍背后的成因,有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选择上海市黄浦区某小学五年级某班作为调查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从审题、思维、心理以及计算这些维度对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出现的障碍现状展开调查。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构建得到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表现表,对收集到的373份学生错题作业以及50位典型出错学生的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将出现相同障碍表现的学生数量进行统计记录。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如下现状: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出现的障碍类型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思维障碍、审题障碍、计算障碍、心理障碍。对于不同类型的应用题,除了行程问题中出现审题障碍的比例最高,其他类型的应用题都是出现思维障碍的比例最高。对于不同难度的应用题,难度高的数学应用题学生出现的障碍类型更多,而难度低的数学应用题学生容易出现计算障碍的情况。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存在的主要解题障碍也不相同,男生存在的主要障碍是审题障碍和计算障碍,女生存在的主要障碍是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对于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数学优等生出现解题障碍的情况相对较少,数学中等生存在的主要障碍是计算障碍,数学困难生存在的主要障碍是审题障碍、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最后,为了清除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本研究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审题、思维、心理、计算四方面学生产生的障碍成因进行了深入挖掘并且根据这些成因对教师的应用题教学提出了针对性地教学建议。
张娟[8](2021)在《拉萨市城区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在人教版教材中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这一部分知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初一上学期是小学与初中的一个衔接点,在这个转折点上,对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讲课速度很关键,要注意中小学方程应用题之间的衔接;学生也要改变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节奏和模式。另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在方程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并且能够解方程以及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标准》还强调,学习方程应用题后学生不仅能够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分析问题找等量关系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会很有帮助。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等,查找了相关文献资料,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测试卷法、访谈法,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对拉萨市城区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以拉萨市初中数学教师和城区四所中学(拉萨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七中学)的七年级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用spss软件分析问卷的信度。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教师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方程重要性的认识都很明确,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缺乏有效的中小学方程应用题教学衔接的方法;(2)部分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缺乏有效评价;(3)教师调动学生学习解应用题兴趣的力度不够;(4)学生没有理解公式中变量的含义;(5)学生找等量关系困难。另外,学生的测试卷得0分和得满分的人数差不多,都各占了6%;在1-10分的人数比较多,占了34%,这一段分数的人大多都只能做一道最简单的题,以及部分题目的设元和列方程。得分在30分及以下的有265人,占了74%,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掌握不好,解题还比较困难。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1)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方面,一是提前让学生接触代数思想,二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三是教师要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教学,四是教师要多听课、多评课,五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交流;(2)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作出有效评价,包括:第一,教师的评价要具有发展性,第二,教师的评价要具有全面性;(3)多种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包括: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第二,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教师讲课要讲究语言艺术,加强思路的引导,第四,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4)多做题,理解公式中变量的含义;(5)学会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谢术兄,杨德泽[9](2020)在《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意识培养的有效方式。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尤其是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还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面对复杂、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时,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对学生审题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审
冯悦[10](2020)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关实际应用问题的教学现状分析及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卢梭认为,能够在无声中滋养万物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行为在无形中悄悄的发生,默默地滋润着学生,开发着学生无尽的可能[1]。继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数学应用的重视与推广。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背景、意义与价值,重点是它的应用性,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际问题[2]。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和测试中均加入了实际应用问题,但大部分学生正答率较低,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较为欠缺。为调查学生应用题得分率低的原因及在教学中如何更合理地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了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际应用问题的目的与意义,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第二章:分析、整理了有关国内外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三章:从两个方面介绍了高中数学实际应用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一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分析了什么是数学问题和什么是数学实际应用问题;二是教育心理学基础,包括弗莱登塔尔的“现实数学”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四章:本章选取了山东省滨州市S中学高二年级教师及学生作为本次调研的调查对象,在对相关文献查阅与总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关实际应用问题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现阶段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虽有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但缺乏正确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真正实践较为困难。教师也认为学习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但由于课时安排紧张,部分教师对新课标解读不够,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措施仍需开发。第五章:列举了人教A版高中数学中三个典型的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案例,分别为《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基本不等式》。这三个数学模型在生活中应用的较为普遍,通过讲解知识的由来,呈现生活化的问题,帮助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第六章:对本文研究得到的结论进行整理、总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要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要积极的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眼光去看问题,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实际问题。学生们还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明确新课标对当代高中生的要求,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教师要精心备课,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将数学应用于实际。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明确国家对高中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贡献力量。
二、应用题教学中应重视“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题教学中应重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
1.1应用题教学较少联系实际生活 |
1.2教师和学生缺少交流互动 |
1.3课堂气氛过于单调 |
二、小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教学对策 |
2.1激发学生的应用题解答兴趣 |
2.2加强应用题与生活的联系 |
2.3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
2.4引导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 |
2.5关注学生的地位 |
2.6多媒体设备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有效的辅助设备 |
三、总结 |
(4)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基础 |
(三)核心概念 |
二、模型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模型教学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划分标准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 |
第三节 教师个案访谈 |
一、访谈设计 |
二、访谈实录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二章 模型思想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中的教学原则与模式 |
第一节 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原则 |
一、分层推进的教学设计原则 |
二、情境性的教学设计原则 |
三、连贯性的教学设计原则 |
四、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原则 |
第二节 基于数学模型思想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过程模式 |
一、感知模型阶段 |
二、构建模型阶段 |
三、应用模型阶段 |
四、验证模型阶段 |
五、巩固模型阶段 |
第三章 教学案例设计及评价 |
第一节 基于数学模型思想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案例设计 |
一、《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
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
三、《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
第二节 基于模型思想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案例评价 |
一、《用字母表示数》的评价 |
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评价 |
三、《植树问题》评价 |
第四章 教学中应用模型思想的策略 |
第一节 关注教师、提升素养 |
一、认真研读教材 |
二、学习理论知识 |
第二节 深入研究、解读教材 |
一、挖掘教材中的模型思想 |
二、明确教学设计步骤 |
第三节 选择方法、分段进行 |
一、分阶段进行教学 |
二、选择渗透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几何直观视角下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依据 |
2.1.1 几何直观概述 |
2.1.2 建构主义 |
2.1.3 信息加工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综述 |
2.2.2 几何直观教学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编制 |
3.3.2 数学应用题测试卷编制 |
3.3.3 数学应用题测试学生几何直观水平评价标准 |
3.4 研究思路 |
第4章 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的学习现状 |
4.1 基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1.1 问卷调查各个部分结果分析 |
4.1.2 问卷调查整体结果分析 |
4.2 几何直观视角下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1 运用“图形直观描述和分析问题”测试题目1 结果分析 |
4.2.2 “借助图形直观中实物动手操作”测试题目2 结果分析 |
4.2.3 “借助图形直观中图形的运动操作进行平面几何直观探索”测试题目3 结果分析 |
4.2.4 “借助简单符号化进行图示直观有序全面表述结果”测试题目4 结果分析 |
4.3 基于教师访谈的调查分析 |
4.4 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现状分析 |
第5章 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
5.1 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
5.2 借助图形直观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将数学问题简单化和直观化 |
5.3 借助图形直观操发现寻找解决问题思路—培养学生图形思考能力 |
5.4 借助简单符号进行图示表示—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 |
第6章 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教学实验研究 |
6.1 实验研究对象与目的 |
6.2 实验研究设计 |
6.2.1 实验研究前班级的选择与测试 |
6.2.2 实验研究教学设计与课堂记录 |
6.2.3 实验研究后测分析 |
6.3 实验研究总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教学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价值 |
二、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
(一)缺乏清晰的探究目标 |
(二)缺乏合理的教学引导 |
三、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
(一)构建多元化应用题信息背景 |
(二)明确自主探究目标 |
(三)适时开展师生互动 |
(四)丰富自主探究活动形式 |
(五)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
(六)合理设置问题梯度 |
(七)重视错题总结 |
四、结束语 |
(7)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
1.1.2 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 |
1.1.3 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新课改中问题解决课程目标的要求 |
1.2.2 有助于职初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情况 |
1.2.3 有助于数学教师改进应用题的相关教学策略 |
1.3 概念界定 |
1.3.1 解题障碍 |
1.3.2 数学应用题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水平 |
1.4.1 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 |
1.4.2 应用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
1.4.3 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现状研究 |
1.4.4 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法 |
1.6.2 文本分析法 |
1.6.3 访谈法 |
1.7 研究思路 |
第2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维度及内容 |
2.2.1 解题障碍的维度及内容 |
2.2.2 数学应用题的维度及内容 |
2.3 调查资料收集 |
2.3.1 学生错题的收集 |
2.3.2 学生访谈的收集 |
2.4 调查过程实施 |
第3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解题障碍的具体表现 |
3.1.1 审题障碍的具体表现 |
3.1.2 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
3.1.3 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
3.1.4 计算障碍的具体表现 |
3.2 不同应用题的解题障碍具体情况 |
3.2.1 不同类型的应用题解题障碍具体情况 |
3.2.2 不同难度的应用题解题障碍具体情况 |
3.3 不同学生出现的解题障碍具体情况 |
3.3.1 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解题障碍具体情况 |
3.3.2 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出现的解题障碍具体情况 |
第4章 障碍成因与分析 |
4.1 审题障碍的成因分析 |
4.1.1 审题意识不强 |
4.1.2 审题方法不当 |
4.1.3 审题基础薄弱 |
4.1.4 审题信心不足 |
4.2 思维障碍的成因分析 |
4.2.1 概念知识不牢 |
4.2.2 表征能力欠缺 |
4.2.3 思维形式单一 |
4.3 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
4.3.1 意志力薄弱 |
4.3.2 解题动力偏颇 |
4.3.3 自我效能感偏差 |
4.4 计算障碍的成因分析 |
4.4.1 计算技能欠缺 |
4.4.2 计算习惯不良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现存的状况 |
5.1.2 障碍的成因 |
5.2 建议 |
5.2.1 审题方面 |
5.2.2 思维方面 |
5.2.3 心理方面 |
5.2.4 计算方面 |
5.3 反思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表现表 |
附录B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数据统计表 |
致谢 |
(8)拉萨市城区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模型思想 |
2.1.2 应用意识 |
2.2 国外研究 |
2.3 国内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调查法 |
3.2.4 测试卷法 |
3.3 样本 |
3.4 问卷及测试卷的编制 |
3.4.1 编制依据 |
3.4.2 问卷及测试卷的评分标准 |
3.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3.5 数据的搜集 |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教师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基本情况 |
4.1.1 被调查教师的教龄情况 |
4.1.2 教师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知识的基本掌握情况 |
4.1.3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的角度 |
4.1.4 教师对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情况的了解 |
4.1.5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现状 |
4.2 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学习情况 |
4.2.1 学生性别比例 |
4.2.2 学生的课堂表现 |
4.2.3 学生的学习兴趣 |
4.2.4 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掌握情况 |
4.2.5 学生的学习习惯 |
4.2.6 学生对教学的评价 |
4.3 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测试卷作答情况 |
4.3.1 行程问题 |
4.3.2 工程问题 |
4.3.3 打折销售问题 |
4.3.4 行程问题类中的顺水逆水问题 |
4.3.5 方案选择问题 |
第五章 调查研究发现与启示 |
5.1 研究发现 |
5.1.1 教师缺乏有效的中小学方程应用题教学衔接的方法 |
5.1.2 部分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缺乏有效评价 |
5.1.3 教师调动学生学习解应用题兴趣的力度不够 |
5.1.4 学生没有理解公式中变量的含义 |
5.1.5 学生找等量关系比较困难 |
5.2 启示 |
5.2.1 采用有效方法衔接中小学方程应用题教学 |
5.2.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作出有效评价 |
5.2.3 多种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5.2.4 多做题,理解公式中变量的含义 |
5.2.5 学会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教师问卷) |
附录二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学生问卷) |
附录三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测试卷) |
致谢 |
(9)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
2. 教师和学生缺乏沟通、互动。 |
3. 忽视了学生审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
1. 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
2. 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 |
3. 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应用题。 |
4. 重视师生互动。 |
(10)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关实际应用问题的教学现状分析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高中数学实际应用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什么是数学问题 |
3.1.2 什么是数学实际应用问题 |
3.2 教育心理学基础 |
3.2.1 弗莱登塔尔的“现实数学”理论 |
3.2.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3.2.3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习理论 |
3.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四章 高中师生对数学应用题的认知程度及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2 问卷的设计 |
4.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1 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2 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实际问题的案例研究 |
5.1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教学案例 |
5.1.1 案例展示 |
5.1.2 案例分析 |
5.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案例 |
5.2.1 案例展示 |
5.2.2 案例分析 |
5.3 《基本不等式》的教学案例 |
5.3.1 案例展示 |
5.3.2 案例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高中生对数学应用题认知程度及解题能力现状调査 |
附录C 高中数学教师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现状调査 |
四、应用题教学中应重视“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A]. 张素丽. 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1
- [2]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表征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 陈芳芳. 西南大学, 2021
- [3]六年级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D]. 徐琳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D]. 陈玲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5]几何直观视角下初一新生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D]. 郑意参. 集美大学, 2021(01)
- [6]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 赵静. 试题与研究, 2021(13)
- [7]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现状的调查研究[D]. 谢欣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拉萨市城区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 张娟. 西藏大学, 2021(12)
- [9]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谢术兄,杨德泽. 甘肃教育, 2020(17)
- [10]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关实际应用问题的教学现状分析及案例研究[D]. 冯悦. 济南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