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编制规划的机关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主体的法律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孙化蓉[1](2018)在《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与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的城乡规划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众多城市在迅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快速的城市改造中,因地域、文化、民族差异而逐步形成的城市空间特色正逐步被蚕食,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紧要问题之一,与之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是城市发展、市民精神慰藉的需求,也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说过,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及其建造、及其社区、及其城市、及其生活实现与生命地球的天人合一。城市空间特色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经开始受到各级政府、规划部门的关注,城市总体生态景观格局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理念也逐步得到普遍意义的接受和传播。但目前在如何在做好诊断、保护、恢复的同时利用好城市自然与文化资源、塑造与培育城市新的空间特色方面,仍缺乏有深度、广度的、系统的认识。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是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组成,任何城市特色空间都可能或有必要与绿地环境景观结合,实现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理论与实践均依托相关的较为成熟的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进行附属性的探索,或倾向于三维空间探索、或追求生态环境效益、或侧重历史文化保护与恢复等,其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不能完全达到一个城市的绿色空间特色规划应有的高度,需要将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等多种空间特色进行融合,形成独立编制、构架完整、层次丰富、可实施性强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了定性讨论法、实证法、定性定量数学统计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基于系统论、协同论等基础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发展理论、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城市空间文化本体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同时借鉴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城市设计等相关规划和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论文总结了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出本论文研究的选题由来和研究的必要性,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做出铺垫。论文对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基本构成内容进行分解分析,并对各因素之间关联性进行系统综合分析,应用了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作者多年来主持与参与的近百项实践项目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与互为支撑,建构了与研究主题相匹配的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体系。论文主要理论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研究;二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评价及方法研究;三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主要内容研究;四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实施研究。其中,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的构成包括了外在物质构成以及内在文化要素构成两部分,二者均为有形的实体空间要素,而不包含脱离绿地空间的非物质部分,论文同时阐述了两部分之间的关联性,为后续物质空间融入自然、人文、人工环境特色奠定基础;其次关于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的评价,按照对外在物质构成的宏观、微观评价以及内在文化要素的评价两部分,既体现与前一部分内容的延续和呼应,同时也覆盖了城、乡、个体绿地空间等的系统性层次;再次为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主要内容研究,该部分内容为本次研究的重点,集中了本次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对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目标体系、技术方法、规划层次与体系建构、空间特色塑造策略、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编制内容等的研究;最后为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实施研究,具体包括了控制引导的方法、控制层次以及内容研究、实施策略研究等。将这些内容进行编排形成论文的七个章节的框架体系。论文研究内容研究与项目实践相辅相成,通过《盐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规、控规、详规层面)、《南宁市城市品质形象整体提升工程概念性规划》(总规层面)两个项目的实践,论证了相关理论,完善了理论内容框架。其中《南宁市城市品质形象整体提升工程概念性规划》按照论文对于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相应的实施操作,提出了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规划内容、空间特色资源构成、资源评价、提出目标体系、进行总体形态布局、并分别对区域、边界、界限、节点等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绿地空间特色塑造,最后进行分类属性的控制。理论研究提升了实践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与科学性,而项目实证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回馈并完善理论,由此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体系。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研究过程,本论文的研究需基于较为宏观的视角去斟酌其系统研究的过程中的关联性研究,以充实与完善核心内容的研究。因此除了对主导内容的研究和总结,作者还探索了相关更为广泛、或更为细化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更加科学、综合的方式为城市空间特色贡献点滴力量。
王萌[2](2016)在《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文中认为环境保护必须谋求科学化、法制化的途径,而环境影响评价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国家制定的法律、政策在实施前,对可能有影响环境资源的人类活动进行调查、预测、评估,对其有可能造成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治理的解决对策和措施,且采取跟踪监测的方法。将环境影响评价上升到法律高度,赋予其法律约束力,这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制度旨在减少规划与项目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维护人类健康与生态平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修改,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身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同时现有制度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借鉴外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论文重点从以下几部分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阐述,首先,论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和性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将环评活动赋予法律性,通过法定程序来对此活动加以形式上的规范,使其具有强制执行力。环境影响评价的性质具有两面性,它既是决策程序的一部分,也是约束建设项目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其次,介绍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发达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总结先进经验,从而启发我国需重点加强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由此总结出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适用对象不全面、缺乏可替代方案、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法律责任不完善等,最后,在借鉴环境影响评价先进发达国家的立法理论及具体操作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三十多年的实践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六项建议: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扩大环评适用范围,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中引入可替代方案制度;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包括扩展范围、完善组织形式以及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监管制度;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责任。
杨紫慧[3](2016)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环境政策的目标在于为未来规划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体系,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被创制出的重要工具。作为一种衡量经济利益与环境成本的预防措施,我国对环评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已经历时三十余年。本文将通过历史研究、文献整理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观察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功能与特点,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中的程序性规定,从程序正当化的角度解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本文首先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程序正当理论、理性决策理论为基础,通过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规范原理,讨论法律程序正当化的概念与价值。再者,基于法律程序正当化检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机制,通过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包括行政程序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细则、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法规等)的体系建设及制度实践的观察,找寻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之后通过了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程序运行机制,并通过案例分析程序正当化的必要性及实践要求,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提供参考,比较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否有借鉴之处。最后就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建设以及制度完善中存在的问题,依照程序正当化的要求,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杨翠[4](2015)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行为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不断突显,成为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就如同一只无形的手规范着城市建设行为、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本质回归,已为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专家、学者所认同和关注。政府作为城市规划活动的发起者与组织者,主要承担着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批后跟踪的职责,政府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但在转型时期的规划实施过程中,政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失范”行为,给城市发展带来部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论文首先阐述城市规划管理的定义、参与主体、对象等,着重从城市规划管理与政府行为关联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行政职能,同时也是政府进行公共政策干预的手段之一。接着论文以沿海城市长乐市为例,从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批后跟踪执法等方面探讨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的某些“失范”行为,并从人为因素、审批机制、法律、行政体系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结合新时期政府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功能定位,探索当前政府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行为选择,以期对国内相似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起到参考作用。
奥都吉日嘎拉[5](2014)在《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国是亚洲中部草原畜牧业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但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国正面临着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挑战。从1992年里约首脑会议,蒙古国开始制定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即蒙古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1987年联合国全球环境与发展委员会(UNWCED)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减少对子孙后代的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影响评价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蒙古国社会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但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同时引起了民众的普遍关注。因此,蒙古国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也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问题。那么,蒙古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应该如何与国际接轨?这是蒙古国环境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阐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科学内涵,分析国际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为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以下建议:(1)进一步完善环评法的原则;(2)进一步扩大环评的对象;(3)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环评执行率;(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5)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信息化管理;(6)加强对环评机构的监督。
KHUONG MANH HA(姜孟河)[6](2013)在《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及其改进研究》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家的组织与管理措施体系,以在分布土地基金于全国、区域、各级发展经济社会、保护国防安全目标的基础上,合理与有效地使用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保护环境。越南正在加快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使用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为服务经济发展过程越来越增加。从而,合理与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是有长远战略的问题,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此外,越南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有限,在该背景中,土地利用规划是有关键作用的因素为彻底地解决加快发展经济与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之间的矛盾。越南的宪法与土地法已确定:“…按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国家统一地管理土地”,从而,近年来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已进行研究完善规划的体系、内容与任务、编制方法、实施管理工作以更符合实际条件。然而,在实际上,越南规划还存在多不足的问题要解决的。从上述问题,论文作者进行研究和分析越南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提出不足及缺少合理性的问题。同时,在中越两国土地利用规划对比的基础上,接受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经验以完善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基本研究包括研究综述,土地利用规划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抒写、评价与分析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第三部分是把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和河内土地利用规划作的评价与分析为实证研究。第四部分是中越两国土地利用规划对比。第五部分是研究完善和改进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第六部分是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的方法及基本思路,确定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对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相关问题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述评,在些基本上介绍与界定了论文研究的基础理论,包括地组地价理论、区位理论、生态学理论与景观生态学理论、土地伦理理论与系统理论,为下文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的构建打下基础。第二部分(第四章):研究和分析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在该部分,论文阐述与分析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联结与土地法的创刊与创新(这是越南土地利用规划最重要的法律基础)。伴随着,论文分析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分级与分类体系,从中央到地方规划及同级规划各类型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方法,规划内容,目前与长远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目标及任务。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工作,具体是土地利用规划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参与实施管理规划工作的部门体系,及其的任务如审定批准规划,存档规划档案,调整规划与监督实施规划。从此,进行总结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组织实施过程的经验。第三部分(第五章):应用实践研究方法,选择典型的研究区域为研究内容的实证研究。论文这部分以研究、分析与评价越南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状况及河内市土地利用规划的问题为实证研究。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存在与不足之处,包括规划体系还缺少合理性、科学性,规划方法缓慢改进,规划内容仍有重复的现象,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还宽松与轻视,规划工作的基础法律体系正在完善进程(现未有土地利用规划法与土地管理法)。第四部分(第六章):总结中国实施“三轮”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借鉴经验,已得到的成果包括:建立国家五级规划,有效控制农业土地减少得太快,不断优化土地利用机构,合理调整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节省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全面促进恢复和改善土地,在预防土地退化和污染上得到明确的效果。进行科学地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地解决土地资源有限与加快发展经济两者的关系。越南和中国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有很多相同的方面。另一方面,比较与越南,中国是已发展的国家,有较成熟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系统,从而论文这部分进行比较与分析两国土地利用规划,包括:规划体系、规划的目标与任务、规划编制方法、各级与各类型规划的内容、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从此,提出每国规划的长处与限制,作为对完善改进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基础。第五部分(第七章):改进与完善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在这部分论文研究借鉴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经验以改进与完善越南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为彻底地解决存在与不足的问题,具体是规划各级与各类型之间的职能及任务的重复现象。改进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方法,促进应用先进规划方法、模型方法以提高规划的质量,满足实践发展的需求。明确地确定各级与各类规划的内容,优化规划战略为保证可持续性与长远性。促进研究与监理土地利用规划发与土地管理法为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效果。研究、分析与土地用途分区的战略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前提。第六部分(第八章):论文重要结论与建议,包括有总结性的重要结论与建议为提高土地利用规划之编制、实施与管理工作的效果。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①目前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着多不足的问题,没有满足发展的要求;②比较与越南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有多长处的;③完善与改进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目标与任务、编制方法和实施管理工作是迫切的需求为符合国情和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④借鉴中国的经验为完善及改进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对进一步强化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为符合国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完善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分级和分类体系;确定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与任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法与土地管理法;以模式化、定量化、体系化方法为基础,研制并应用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督规则及管理制度;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人力资源,接近和应用发达国家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任格格[7](2013)在《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早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瓶颈。作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贯彻了预防为主原则和协调原则,对拟进行的开发工作可能给环境造成的的影响作出评价,便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预防或是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评价的对象包括建设项目和规划,而作为公权力机关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却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中没有被更好地重视。公共政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头,其影响力与影响范围不容忽视,对公共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立与完善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也是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制度保障。目前我国有关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均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将公共政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立与完善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先应当通过分析公共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力,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学、环境伦理学等理论依据认定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其次,阅读大量着作、文献以了解国外发达国家有关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内涵等基础理论部分,寻找出国内可以为之借鉴的研究成果。最后为了避免理论研究过于片面,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一村一品”这一现阶段在我国具体实施的政策,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从而分析出我国在有关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最终认定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针对我国有关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提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对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识存在偏差、理论研究较为滞后以及具体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并由此推论出制度存在这些缺陷所可能带来的危害,如致使制度执行困难以及降低公共政策质量、忽视公共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和降低政府公信力。分析导致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操作经验,尽快将公共政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在构架与完善制度的过程中结合制度研究较为凸显的缺陷,强调提高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认识、强化理论研究、明确制度主体内容,在我国建立系统化的适合自身具体国情发展的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刘晨晖[8](2012)在《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要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真正发挥源头控制的作用,关键在于对处于“公共政策-规划-项目”这一决策链最顶端的公共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目的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体系的完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社会环境以及构建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具体思路,取得如下结论: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和预防环境损害,按照这一目的的要求,对公共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2.对公共政策环境进行影响评价要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创新性、目的性、相关性、整体性、动态性、选择性的基本原则。3.介绍了美国、丹麦、芬兰三个国家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情况。总结得出,在我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建立一个完善的框架体系,对程序性问题和实体性问题都要进行明确规定,完善监测反馈和后续的跟踪评价。4.对我国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其中有利条件包括:对公共政策环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现实的需要,现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为公共政策环评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空间,国外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益帮助。不利因素包括: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有待提高,公众对公共政策环境影响的认识有待提高。总体得出我国已经具备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条件。5.我国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该遵守保证经济规划与环境规划高度融合、促进绿色经济快速发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持续发展、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要以对环境影响程度和科学技术上的可行性为标准。在评价主体和程序方面,参照现有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提出具体意见。
孙孝文[9](2011)在《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利益相关者多,改造规模比较大、体系很复杂、头绪多,实施起来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而新疆有着更加独特的气候、经济和社会环境特征,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方面更是要结合具体的技术措施和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及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来确保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既有居住建筑的构造形式、建造年代、建筑能耗特点,分析既有居住建筑产生高能耗、高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新疆实地状况,提出适合该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方法与思路,探讨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改造方案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的主要技术。通过对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调研分析,既有居住建筑能耗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问题是:住区规划滞后,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低。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适合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和结合当地保温材料加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利用地源热泵和被动式太阳房供热系统及光伏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并提出对建筑节能改造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并建立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考核评价体系的数学模型。对石河子大学某学生公寓既有采暖建筑节能改造目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A(成功)级,同时验证了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是可行的。本文通过研究新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策略,具体研究出一整套比较适合新疆本地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和完整展现评价流程和体系指标,得出了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一方面总结出适合当地的建筑改造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以新疆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为依托,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促进能源结构的“绿色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运行成本,为进一步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研究提供了参考。
高峙南[10](2011)在《西安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现状评价及规划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旧工业区更新的历史机遇和城乡结合部的优势区位,给纺织城的振兴带来活力与希望,作为今后西安市的主城区,居住是最主要的需求,其人居环境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评价及其规划建设研究对深入了解和解决当前该区域居住环境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主要是对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综述介绍。第二部分是在对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得到人居环境的主观评价,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角度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探寻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剖析。第三部分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原则、目标、策略以及实施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可归纳总结为:(1)对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现状进行了详实的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以纺织城狭义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2)运用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对纺织城地区进行了实态调查、分析以及评价。结果显示: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的人居环境总体评价值一般(2.574),离优质的人居环境还有很大的差距。(3)实证研究分析的结果显示: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在住区规划、服务设施、住区环境和住区建设这几方面都存在问题。(4)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原则、目标,并分别从城市规划层面、公共政策层面、住区规划层面和住区建设层面提出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规划原则和建设导则,并进而提出规划建设措施。
二、对编制规划的机关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主体的法律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编制规划的机关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主体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问题 |
1.1.1 城市空间特色的危机 |
1.1.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相关规划存在问题 |
1.2 概念辨析 |
1.2.1 城市特色与城市空间特色 |
1.2.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结构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相关理论的研究 |
1.4.1 基础理论:系统论、协同论 |
1.4.2 城乡一体发展理论 |
1.4.3 城市意象理论 |
1.4.4 城市空间文化本体论 |
1.5 相关规划理论与方法借鉴 |
1.5.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1.5.2 城市风貌规划 |
1.5.3 城市设计 |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及实践概述 |
1.6.1 国外研究与实践情况 |
1.6.2 国内研究与实践情况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研究 |
2.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解析 |
2.1.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属性 |
2.1.2 物质与文化要素构成的协同运动 |
2.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外在物质构成 |
2.2.1 物质要素构成 |
2.2.2 特色载体 |
2.2.3 类型研究 |
2.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内在文化要素 |
2.3.1 城市绿地空间的文化内涵 |
2.3.2 文化要素构成 |
2.3.3 特色文化分类 |
2.3.4 文化要素的双重性 |
2.4 物质与文化要素构成的关联性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评价及其方法研究 |
3.1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的分类 |
3.2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3 城市空间特色宏观化空间结构评价 |
3.3.1 整体空间形态评价的可读率 |
3.3.2 特色区域评价的有效比 |
3.3.3 特色道路、边界评价的完整度 |
3.3.4 特色节点、标志评价的标志级 |
3.4 城市空间特色微观化评价 |
3.4.1 特色评价指标体系 |
3.4.2 特色评价方法 |
3.5 城市空间特色内在文化评价 |
3.5.1 空间特色宏观化文化评价 |
3.5.2 空间特色微观化文化评价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主要内容研究 |
4.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目标作用 |
4.1.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概述 |
4.1.2 特征与作用 |
4.1.3 目标体系 |
4.1.4 盐城市目标体系 |
4.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方法 |
4.2.1 依据与基本原则 |
4.2.2 工作程序与内容 |
4.2.3 技术方法 |
4.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体系建构 |
4.3.1 总体规划层面 |
4.3.2 控制规划层面 |
4.3.3 详细规划层面 |
4.3.4 规划体系的衔接路径 |
4.4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赋形与塑造策略 |
4.4.1 塑造自然环境特色 |
4.4.2 塑造人文环境特色 |
4.4.3 塑造人工环境特色 |
4.5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编制内容研究 |
4.5.1 绿地空间格局 |
4.5.2 绿地空间特色区域 |
4.5.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边界 |
4.5.4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道路 |
4.5.5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节点 |
4.5.6 标志物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实施研究 |
5.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方法 |
5.1.1 整体性的控制引导 |
5.1.2 分区的控制引导 |
5.1.3 分系统的控制引导 |
5.1.4 问题导向的控制引导 |
5.2 控制层次及内容研究 |
5.2.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总体控制 |
5.2.2 分区级空间特色控制 |
5.2.3 重点绿地空间特色引导 |
5.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实施策略研究 |
5.3.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实施的相关因素 |
5.3.2 实践策略研究 |
5.3.3 规划实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研究应用一:以南宁市品质形象提升工程为例 |
6.1 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规划内容 |
6.1.1 规划层次 |
6.1.2 规划体系 |
6.1.3 规划成果 |
6.2 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资源构成 |
6.2.1 物质构成要素 |
6.2.2 文化构成要素 |
6.3 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资源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2 空间特色资源评价分析 |
6.3.3 结论 |
6.4 目标体系:生态、文化、宜居南宁 |
6.5 总体格局:生态、文化、宜居城市绿地空间布局 |
6.5.1 五大文化主题特色绿地分区 |
6.5.2 山水特色绿地结构 |
6.5.3 文化特色景观格局 |
6.5.4 生态特色景观格局 |
6.5.5 宜居城市景观格局 |
6.6 区域:五象新区和凤岭北火车东站 |
6.7 边界:邕江生态文化特色景观带 |
6.7.1 艺术景观节点设置与视线提升 |
6.7.2 绿色景观文化特色塑造 |
6.7.3 生态廊道景观特色布局 |
6.7.4 交通系统特色布局 |
6.7.5 水环境特色保护提升 |
6.8 边界:生态特色外、中、内高速环 |
6.9 界线:多元文化道路景观规划 |
6.10 节点:水绿特色绿地景观塑造 |
6.11 分类属性控制 |
6.11.1 引导导则 |
6.11.2 批型分类 |
6.11.3 控制实施细则 |
6.12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应用二:以盐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
7.1 盐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资源与评价 |
7.1.1 状态评价 |
7.1.2 等级评价 |
7.2 生态宜居型绿地空间特色塑造 |
7.2.1 特色塑造层次 |
7.2.2 特色塑造体系 |
7.2.3 中心城区历史游憩空间特色塑造 |
7.2.4 海盐文化特色界限布局 |
7.2.5 历史文化特色节点布局 |
7.3 盐城生态宜居型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应用 |
7.3.1 规划原则 |
7.3.2 图则控制方法 |
7.4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总结 |
8.1 研究成果 |
8.2 对策性建议 |
8.3 后续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
(2)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 |
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念及性质 |
2.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念 |
2.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性质 |
2.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内容 |
2.2.1 目的 |
2.2.2 功能 |
2.2.3 对象 |
2.2.4 程序 |
2.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国外发展历程 |
2.3.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国内发展历程 |
2.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价值 |
2.4.1 为建设项目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提供法律依据 |
2.4.2 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2.4.3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
第三章 境外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启示 |
3.1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启示 |
3.2 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启示 |
3.3 俄罗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启示 |
第四章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之不足 |
4.1 新《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主要内容 |
4.1.1 取消限期补办手续,加大处罚力度 |
4.1.2 优化审批程序,提高环评效率 |
4.1.3 深化规划环评,突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互动性 |
4.2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对象不全面 |
4.2.1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对象不全面 |
4.2.2 缺乏可供选择方案 |
4.2.3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
4.2.4 法律责任规定不完善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建议 |
5.1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 |
5.2 扩大环评适用范围,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5.3 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引入可替代方案制度 |
5.4 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 |
5.4.1 扩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
5.4.2 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形式 |
5.4.3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5.5 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管理制度 |
5.5.1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司法审查制度 |
5.5.2 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制度 |
5.6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责任制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的概念 |
2.1.1 法律程序 |
2.1.2 正当、正当化 |
2.1.3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 |
2.1.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程序正当化的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正当程序理论 |
2.2.3 理性决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存在的问题 |
3.1 法律体系存在不足 |
3.2 法律责任出现缺失 |
3.3 衡量标准没有建立 |
3.4 风险评估欠缺社会参与性 |
3.5 环境信息公开缺乏主动性 |
3.6 公众参与有效性不足 |
3.7 本章小结 |
4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的经验与启示 |
4.1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概述 |
4.1.1 立法沿革与目的 |
4.1.2 相关机关及适用范围 |
4.1.3 环评流程与法律程序设计 |
4.2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的发展实践 |
4.2.1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正当化价值体现 |
4.2.2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的公众参与落实 |
4.3 启示与借鉴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的完善 |
5.1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法律体系 |
5.2 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违法责任 |
5.3 构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的衡量标准 |
5.3.1 对环境影响的大小 |
5.3.2 涉及参与公众范围的广狭 |
5.3.3 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 |
5.3.4 程序花费支出与环境保护利益的合比例性 |
5.4 加强风险评估机制的规范性与可靠性 |
5.5 细化环境信息公开规定 |
5.6 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行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基本概念 |
1.2.1 关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的概述 |
1.2.2 城市规划管理参与主体 |
1.2.3 城市规划管理的对象 |
1.3 本文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的形势需求 |
1.4.2 促进规划管理水平的提升 |
1.4.3 为类似县级市城市提供规划管理的借鉴作用 |
1.5 前人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城市规划管理与政府行为的内在联系 |
2.1 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重要行政职能之一 |
2.2 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进行公共政策干预的必要手段 |
2.2.1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征 |
2.2.2 城市规划管理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 城市发展需要处理好规划龙头作用与政府绣球的引导作用 |
第三章 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失范行为探究:以长乐市为例 |
3.1 规划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政府实际上仍然不够重视规划 |
3.1.2 城市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长官意志” |
3.1.3 规划编制的审批周期过长,效能不高 |
3.2 规划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存在规划管理机制被变相肢解的情况 |
3.2.2 市政共用设施存在“被抛弃”现象 |
3.3 城市违法建设管理难度大 |
3.3.1 规划审批与监察机构职能交叉,配合存在摩擦 |
3.3.2 政府违法建设执法难,违法成本低 |
第四章 规划管理中政府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 |
4.1 人为干扰因素 |
4.2 审批机制原因 |
4.3 法律、行政等体系原因 |
第五章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的功能定位和行为选择 |
5.1 政府的功能定位 |
5.1.1 战略制定作用 |
5.1.2 诱导作用 |
5.1.3 干预调控作用 |
5.2 政府的行为选择 |
5.2.1 优化提升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确保规划审批在“阳光下”进行 |
5.2.2 实行“三规合一”,确保规划科学性和严肃性 |
5.2.3 引入公众参与监督管理机制 |
5.2.4 健全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工作 |
5.2.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十六字方针 |
5.2.6 实行规划工作规则改革,提升社会满意度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础理论 |
1.1 定义 |
1.2 目的 |
1.3 功能 |
1.4 对象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蒙古国概况及研究方法 |
1 蒙古国概况 |
1.1 自然概况 |
1.2 经济社会 |
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
1 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
1.1 蒙古国环境保护历史 |
1.2 蒙古国《自然环境保护法》的结构与内容 |
1.3 蒙古国环境法对环境权的规定 |
1.4 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
2 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
2.1 立法方面的缺陷 |
2.2 司法实践方面的缺陷 |
2.3 监督体制方面的缺陷 |
第四章 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概况 |
1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定的现状 |
1.1 美国 |
1.2 日本 |
1.3 俄罗斯 |
1.4 瑞典 |
1.5 加拿大 |
1.6 中国 |
2 国外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和借鉴 |
2.1 从建设环境评价发展到战略环境评价发展的转变 |
2.2 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一体化发展的评价 |
2.3 需要对环境影响的实效性不断加强和提高 |
2.4 全球公认的环保法则已成为公众参与机制 |
第五章 完善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设想 |
1 进一步完善环评法的原则 |
2 进一步扩大环评的对象 |
3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环评执行率 |
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
5 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信息化管理 |
6 加强对环评机构的监督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及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Tóm t(?)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 |
2.2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 |
2.3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
2.4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关系研究 |
2.5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比较研究 |
第3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
3.1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基础 |
3.1.1 地租地价理论 |
3.1.2 区位理论 |
3.1.3 生态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4 土地伦理理论 |
3.1.5 系统理论 |
3.2 基本概念界定 |
3.2.1 土地利用 |
3.2.2 规划 |
3.2.3 土地利用规划 |
3.3 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 |
第4章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阐析 |
4.1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实践 |
4.1.1 起步阶段(1960-1980年) |
4.1.2 进一步开展土地利用规划阶段(1980年-1986年) |
4.1.3 经济改新阶段(1986年-1993年) |
4.1.4 创新土地法和土地利用规划规定阶段(1993年-2003年) |
4.1.5 促进实施土地利用管理工作阶段(从2003年到现在) |
4.2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4.3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 |
4.4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与任务 |
4.4.1 规划目标 |
4.4.2 规划任务 |
4.5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
4.5.1 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
4.5.2 行业规划的内容 |
4.5.3 其他相关规划的内容 |
4.6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
4.7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 |
4.7.1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的保障体系 |
4.7.2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的程序 |
4.7.3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组织展开实现的经验总结 |
第5章 越南河内市土地利用规划实证研究 |
5.1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实证研究 |
5.2 河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证研究 |
5.2.1 河内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与任务 |
5.2.2 河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
5.2.3 河内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方法 |
5.2.4 河内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与管理 |
5.3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 |
5.3.1 存在的问题 |
5.3.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6章 中越两国土地利用规划比较与经验借鉴 |
6.1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与经验 |
6.1.1 “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86-2000) |
6.1.2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 |
6.1.3 “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 2020) |
6.1.4 中国“三轮”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
6.2 中越两国土地利用规划比较与经验借鉴 |
6.2.1 规划体系 |
6.2.2 规划编制程序 |
6.2.3 规划目标与任务 |
6.2.4 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
6.2.5 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
6.2.6 规划实施与管理 |
6.3 对完善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
第7章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优化与完善 |
7.1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调整 |
7.1.1 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 |
7.1.2 越南土地规划目标优化 |
7.1.3 案例-越南规划目标优化 |
7.2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完善 |
7.2.1 改进土地利用规划规划体系的探索 |
7.2.2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7.2.3 案例-越南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完善 |
7.3 确定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
7.3.1 不同层次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确定 |
7.3.2 不同类型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确定 |
7.4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战略调整 |
7.4.1 制定土地利用战略的挑战及时机 |
7.4.2 研究土地利用战略的需要 |
7.4.3 目前土地利用趋势 |
7.4.4 重视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
7.4.5 越南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
7.5 越南土地利用规划技术方法改进 |
7.5.1 现有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评价 |
7.5.2 改进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新点 |
7.5.3 改进现有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问题 |
7.6 越南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策略研究 |
7.6.1 越南土地用途分区的基础与作用 |
7.6.2 越南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策略 |
7.6.3 土地用途分区控制的规则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LòI CàM ON |
(7)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理论依据 |
2.1 公共政策的环境影响 |
2.2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依据 |
2.2.1. 决策学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系统学 |
2.2.4 环境伦理学 |
2.3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属性和意义 |
2.3.1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 |
2.3.2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性质 |
2.3.3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 |
2.3.4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 |
2.4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结构 |
2.4.1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评价范围 |
2.4.2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体 |
2.4.3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程序 |
第三章 中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3.1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状 |
3.1.1 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
3.1.2 地方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
3.1.3 行业试点 |
3.2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价范围模糊 |
3.2.2 公共政策环评制度主体不明确 |
3.2.3 公共政策环评制度缺乏具体程序的规定 |
3.2.4 公共政策环评制度缺乏管理制度 |
3.3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识滞后 |
3.3.2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理论研究滞后 |
3.3.3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内容滞后 |
3.3.4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
3.4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陷的危害 |
3.4.1 导致公共政策环评制度执行困难 |
3.4.2 忽视公共政策对环境的影响 |
3.4.3 导致制定的公共政策质量低劣 |
3.4.4 影响政府公信力 |
第四章 国外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概况 |
4.2 美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4.2.1 适用范围 |
4.2.2 部门职责 |
4.2.3 评价程序 |
4.3 加拿大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4.3.1 适用范围 |
4.3.2 部门职责 |
4.3.3 评价程序 |
4.4 澳大利亚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4.4.1 背景 |
4.4.2 评价范围 |
4.4.3 评价程序 |
4.5 欧盟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4.5.1 发展概况 |
4.5.2 评价范围 |
4.5.3 评价程序 |
4.6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
第五章 中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
5.1 提高对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认识 |
5.1.1 明晰对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认识 |
5.1.2 提高对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认识层次 |
5.1.3 加强对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视 |
5.2 强化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研究 |
5.2.1 明确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学科归属 |
5.2.2 完善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研究 |
5.2.3 加强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5.2.4 扩大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范围 |
5.3 确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5.3.1 确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体 |
5.3.2 明细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评价程序 |
5.3.3 制定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管理制度 |
5.3.4 明确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评价范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理论 |
2.1.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 |
2.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 |
2.1.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功能 |
2.1.4 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 |
2.2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理论 |
2.2.1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2.2.2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和功能 |
2.3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依据 |
2.3.1 木桶原理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环境保护的源头控制理论 |
第三章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3.1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指导思想 |
3.1.1 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 |
3.1.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3.2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 |
3.2.1 创新性原则 |
3.2.2 目的性原则 |
3.2.3 相关性原则 |
3.2.4 整体性原则 |
3.2.5 动态性原则 |
3.2.6 选择性原则 |
3.3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
3.3.1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 |
3.3.2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客体 |
3.3.3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各阶段的工作内容 |
第四章 国外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况 |
4.1 美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况 |
4.1.1 背景 |
4.1.2 范围和程序 |
4.1.3 总结 |
4.2 丹麦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况 |
4.2.1 背景 |
4.2.2 程序 |
4.2.3 经验总结 |
4.3 芬兰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况 |
4.3.1 背景 |
4.3.2 实践程序 |
4.3.3 实践面临的挑战 |
4.4 国外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社会环境分析 |
5.1 我国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利条件 |
5.1.1 对公共政策环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 |
5.1.2 社会现实的需要 |
5.1.3 现有制度不完善为公共政策环评制度的建立提供空间 |
5.1.4 国外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公共政策环评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帮助 |
5.2 我国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利因素 |
5.2.1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有待提高 |
5.2.2 公众对公共政策环境影响的认识有待提高 |
第六章 我国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思 |
6.1 我国建立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当遵守的原则 |
6.1.1 保证经济规划与环境规划的高度融合的原则 |
6.1.2 促进绿色经济快速发展原则 |
6.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6.1.4 可持续性原则 |
6.1.5 区别对待原则 |
6.2 我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
6.2.1 以公共政策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为标准 |
6.2.2 以对公共政策进行环评的科学技术上的可行性为标准 |
6.3 我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环节 |
6.4 我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 |
6.5 我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
6.5.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程序 |
6.5.2 我国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特殊程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现状 |
1.4.2 我国节能改造现状 |
1.4.3 新疆地区建筑节能改造现状 |
1.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案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能耗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 |
2.1 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能耗现状 |
2.1.1 建筑围护结构热损失 |
2.1.2 供热系统能耗 |
2.1.3 热源能耗 |
2.2 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潜力分析 |
2.2.1 实施政策、法律法规的节能潜力 |
2.2.2 实施技术上的节能潜力 |
2.2.3 经济节能潜力 |
第三章 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改造方案选择 |
3.1 外墙改造方案 |
3.1.1 外墙外保温方案 |
3.1.2 外墙夹心保温方案 |
3.1.3 外墙内保温改造方案 |
3.2 窗体改造方案 |
3.2.1 在窗体结构较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
3.2.2 把原有外窗改换为节能型窗 |
3.3 屋面改造方案 |
3.3.1 平改坡 |
3.3.2 干铺保温材料屋面 |
3.3.3 倒置屋面 |
第四章 新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4.1 太阳能利用 |
4.1.1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利用太阳能供热水 |
4.1.2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利用被动式太阳房供暖 |
4.1.3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
4.2 地热能利用 |
4.2.1 地源热泵的类型 |
4.2.2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地源热泵采暖的适宜类型 |
4.2.3 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 |
第五章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目标考核评价方法 |
5.1 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目标考核的必要性 |
5.2 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评价考核的意义 |
5.3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评价步骤的建立 |
5.3.1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
5.3.2 关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总体框架图 |
5.3.3 评价步骤 |
5.4 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考核评价体系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1 评价体系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2 石河子大学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目标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西安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现状评价及规划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人居环境 |
1.2.2 人居环境评价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人居环境研究综述 |
2.1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城市规划理论 |
2.1.3 居住需求理论 |
2.1.4 空间行为理论 |
2.2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实践 |
2.2.1 新加坡注重住房、公共设施及绿化建设 |
2.2.2 法国重视住区改造和区域规划工作 |
2.2.3 美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现状 |
3.1 纺织城地区概况 |
3.1.1 区位分析 |
3.1.2 区划范围 |
3.1.3 发展沿革 |
3.2 纺织城地区社区划分 |
3.3 纺织城地区客观环境 |
3.3.1 住宅 |
3.3.2 绿地及活动场地 |
3.3.3 道路交通状况 |
3.3.4 卫生 |
3.4 纺织城地区服务设施 |
3.4.1 商业金融设施 |
3.4.2 文化体育设施 |
3.4.3 医疗卫生设施 |
3.4.4 社区服务设施 |
3.4.5 市政公用设施 |
3.4.6 教育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
4.2 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确定 |
4.2.1 层次结构体系构建 |
4.2.2 指标权重确定基本步骤 |
4.2.3 指标权重体系具体构建 |
4.3 西安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
4.3.1 指标值的获取与处理 |
4.3.2 人居环境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剖析 |
5.1 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
5.1.1 住区规划问题 |
5.1.2 服务设施问题 |
5.1.3 住区环境问题 |
5.1.4 住区管理问题 |
5.2 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建设问题成因剖析 |
5.2.1 城市规划因素 |
5.2.2 社会经济因素 |
5.2.3 住区规划因素 |
5.2.4 住区管理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6. 西安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策略 |
6.1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可持续性原则 |
6.1.3 人文尺度原则 |
6.1.4 综合效益原则 |
6.2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目标 |
6.2.1 城市需求 |
6.2.2 住区需求 |
6.3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策略 |
6.3.1 城市规划层面 |
6.3.2 公共政策层面 |
6.3.3 住区规划层面 |
6.3.4 住区建设层面 |
6.4 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措施及建议 |
6.4.1 住区更新整合措施及建议 |
6.4.2 住区公共空间建设措施及建议 |
6.4.3 住区住宅建筑建设措施及建议 |
6.4.4 住区人文环境建设措施及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语 |
7.2 新见解 |
7.3 研究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1 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调查统计计算表 |
附录 1 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 2 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评价AHP 咨询表 |
四、对编制规划的机关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主体的法律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实践[D]. 孙化蓉.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2]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D]. 王萌. 河北地质大学, 2016(04)
-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程序正当化研究[D]. 杨紫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4]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行为的探讨[D]. 杨翠.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5]蒙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 奥都吉日嘎拉. 内蒙古大学, 2014(10)
- [6]越南土地利用规划及其改进研究[D]. KHUONG MANH HA(姜孟河).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6)
- [7]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 任格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8]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 刘晨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3)
- [9]新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策略研究[D]. 孙孝文.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10]西安纺织城地区人居环境现状评价及规划建设策略研究[D]. 高峙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1)
标签:土地利用规划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建设项目环评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论文; 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