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浪漫”的背后

“红色浪漫”的背后

一、“红色浪漫”的背后(论文文献综述)

史红[1](2021)在《映照、表现与修辞:建党百年与舞蹈》文中提出"红色舞蹈"是国家话语的艺术传播,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表达。本文以"红色舞蹈"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与建党百年之间的内在关联,分别从历史化运行逻辑下的事实与精神映照、革命内容主导下的表现模式与形态、情感与理念诉求下的艺术修辞三个方面,阐释了"红色舞蹈"的反映机制、创作形态与艺术加工。

张振江[2](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刘钧[3](2021)在《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在世界画坛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尤其是到19世纪下半叶更是达到了顶峰阶段。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民族肖像画派逐渐形成,不仅出现了像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和谢洛夫等耳熟能详的肖像画大师,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肖像画家也创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正是当时所有艺术家的合力作用之下,才创造出俄罗斯肖像画领域的辉煌成就。这种艺术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本文把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艺术的发展与时代进程相结合,从艺术发展规律、文艺思潮和社会背景的深层次角度来解读肖像绘画,并且从被描绘对象的社会身份和阶层属性分别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众知识分子阶层和平民阶层。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角。首先,在俄罗斯肖像艺术传统当中有着英雄人物情结,对为民族历史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群极为崇拜。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社会最为耀眼的群体当属公众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文艺作品作为武器,改变了陈旧的观念,推动了社会变革,为时代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当成批量的描绘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肖像作品出现时,正是艺术家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艺术现象在世界肖像画领域也极为少见,也成为了俄罗斯肖像艺术的独特标志。其次,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农奴制改革的推进,俄罗斯平民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底层的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俄罗斯肖像艺术家群体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在创作中开始大量出现描绘农民工人的肖像作品,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历史帷幕的拉开。最后,在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肖像艺术家为自己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这些作品既是个体灵魂的自我审视,也是时代意志的精神投射,充满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对近现代中国肖像绘画发展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脉络与中国肖像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深入研究,希望找到其演化发展之规律,为中国肖像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马赫[4](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李想[5](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指出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陈璐璐[6](2020)在《红色版画的艺术特征及其流变研究》文中认为红色版画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美术形式,在左翼文艺思想指导下的新兴木刻运动发展中应运而生,是中国现代版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其历史不足五十年,但是却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着辉煌的成就,并且对于艺术民族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二十世纪后半段中国美术的走向世界也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关于近现代版画的研究十分全面且丰富,而专门针对红色版画的研究还比较少。红色版画在短短几十年中经历了从萌芽到繁荣再到衰落,其创作者们从大众化的角度出发,逐渐构建出一套独立的民族形象体系,红色版画的艺术特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且在形成中又发生流变,对红色版画艺术特征及其流变的研究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以及艺术民族化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大量史料文献以及版画作品的归纳、梳理、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的重要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力求全方位的对红色版画的艺术特征及其流变进行精细明确的梳理,使其艺术特征及流变得到清晰的展现。具体将红色版画的发展史进行梳理并分期,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从红色版画的创作方法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版画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主体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中国红色版画的概念和范畴以及发展历史进行概述,将中国红色版画的发展史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非常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各时期红色版画的创作特点;第二章从艺术的本质这一角度出发,在第一章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发展阶段的红色版画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全面总结归纳出红色版画的政治性与革命性、时代性与真实性、艺术性与民族性、典型性与符号性、叙事性与主题性的艺术特征,并且结合丰富的、典型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从艺术创作过程这一角度出发,从主题内容、图像组织、技法语言、作品风格四个方面对红色版画在几十年间艺术特征的流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并且对各个方面流变的原因分别进行阐释;第四章立足于红色版画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其繁荣的本质,总结红色版画的价值意义并试图通过分析总结优秀红色版画的创作规律得出关于实现艺术民族化的启示。红色版画艺术在那段特殊的历史中诞生发展,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并且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同样占有特殊地位。因此,不仅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出它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需要从艺术的角度分析总结出它的艺术特征及其流变。关于红色版画的研究对于推动文艺作品民族化,对于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具有一定积极的启迪作用的。

答光明[7](2020)在《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文中提出蔡亮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作为油画家,蔡亮创作了《延安火炬》、《我要当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家蔡亮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影响了国内油画的发展,尤其是在革命历史画创作领域。作为新中国的美术工作者,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共塑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视觉系统。在以事件所标记的历史时空来看,这一代画家经历过建国前的战火;接受了社会主义教育;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的“特殊时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作为文化的表征,这一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作为“经典图像”的输出者,时代的政治文化塑造了这一代人集体的意识形态与艺术思想,同时,他们以其艺术图像又引导了时代的文化走向。对于蔡亮的个案研究,首先在于其自身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独特艺术价值的剥离以及艺术线索的梳理;其次,通过蔡亮的个案研究得以“照见”那个时代的画家群体,以作品的转向追溯社会的文化导向,进而投射出时代的美术史叙事,乃至历史叙事的逻辑,而将作品、作者、时代三者关联下的整体性分析是本文对于蔡亮以及其所处特定时空下的历史语境研究的初衷。本文的章节设置是基于研究对象具体历史时空下的三段划分:中央美术学院时期、陕西时期以及浙江美术学院时期,这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构将以艺术社会学“场域”存在铺垫之上的作品分析同时涉及这三个场景先后转换的逻辑连续。第一部分“中央美院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蔡亮自身艺术语言体系以及创作思想的脉络承袭,同时,对于建国初期中央美院的学术体系组成以及这种存在对于蔡亮自身的影响将作为观察对象所存在的“场”而展开;第二部分重点在于“陕西时期”蔡亮的个人化造型语言以及历史画创作的风格形成研究,这一部分将作为论文重点展开,涉及蔡亮代表作的深入分析。其次,对于陕西美协生态的构成研究作为蔡亮艺术语言及自身存在的具体历史情境,这种关联还涉及到蔡亮对于陕西美术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浙江美院时期”重点关注于蔡亮艺术转型的现实因素和时代背景,这其中同样存在着艺术体系的场景转换。这三个章节均以作品本身及变化为线索和切入点,同时关联各时期具体“艺术场”内力量构成与存在,这种平行结构基本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此外,对于蔡亮自身或者说蔡亮的艺术成就来说,美术史叙事对其某种程度上的“低估”或者蔡亮不同历史时期所处各自体系构建的现实遭遇同样将在蔡亮所处不同时期具体“场”的研究中加以解释。最后一章将以国家叙事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前文所涉及到的蔡亮作品及部分同时代艺术家创作中图像文本和艺术特征的观念存在,这一部分研究构筑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权力话语下的历史语境,并将个案的研究归置于一个大的“权力视角”以及“信仰空间”来观察,权力视角下的叙事逻辑以及具体的历史叙事逻辑将是蔡亮以及同时代艺术家所具备的时代特征的基本把握和事实存在,同时这也是以个案照见时代艺术家群体的具体反映。

周瑾[8](2020)在《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目的是交流意义。从传播符号学的角度来讲,传播是双方主体利用符号传达意义、交流,并由此建立符号探究社群的过程。换言之,符号是传播意义的必要条件,媒介则是承载符号的重要载体。人们的意义交流要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符号文本与媒介的双重作用。对符号意义的研究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影视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本文旨在以皮尔斯符号学作为研究方法,吸收和借鉴影视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具体的电视剧人物案例分析,在理论层面探讨电视符号传播的意义问题。本文突破了静止的结构主义二元论,转而以皮尔斯为代表的三元动态体系,将符号传播看作是动态、开放的符号化过程。在这个符号过程中,符号的意义由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三个构件组成。皮尔斯将符号学体系建构在现象学“三性原则”之上。将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分为三个学科,第一个学科是关注符号品质特征的“符号语法学”,第二个学科是关于再现体与对象之间经验研究的“批判逻辑学”,第三个学科是处理解释项与再现体之间抽象理解关系的“普遍修辞学”。此外,皮尔斯的传播符号学思想还包含三组三元关系:第一组是符号本身的三个构件,即再现体、对象与解释项;第二组是传播过程的三个部分,即发送者、符号与解释者;第三组是传播过程中由解释项组成的三元关系,即意图解释项、共同解释项与效力解释项。这三组三元关系在符号传播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发送者与解释者之间以符号为中介进行交流,而符号的三元关系决定了主体双方必然以“获得符号的解释项”为传播目的,最后传播行为的达成,必须依靠解释项之间的融合,以寻求“共同解释项”为最终标志。本文首先在两大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即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逻辑符号学,对比两者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分析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优势与研究影视剧的切入点。接着,本文以近十年的都市情感剧为研究对象,在皮尔斯符号学的指导下剖析人物形象符号的内涵。人物外在的空间符号,分为宏观层面的都市空间符号、中观的职场空间符号与微观的家庭空间符号。人物内在的身份符号,分为服饰符号、言语符号与自我符号的建构。另外,本文从当代都市情感剧中概括出两性人物形象的特征,辅以女性主义观点加以解析,旨在揭示电视剧文本符号的意义。最后,本文以“预调研”的形式,总结归纳出观众观看动机的多元性、符号解读的分歧与共识,证实了皮尔斯符号学作为影视剧研究方法论的可能性,即符号的意义并不存在于文本结构之中,而在于观众与电视制作者之间的传播过程中,进一步说,符号在被接受并得到解释时,被解释者以另一个符号代替。因此,符号意义的解释是动态衍义的过程,当下的解释只能暂时结束一个符号环节,而不能终结意义。都市情感剧的意义是通过人物形象符号进行传递的。符号蕴含了社会文化、人类共识、抽象思想等信息,电视剧以符号的形式表达思想与价值观,建构现实社会的文化语境,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然而,受众与电视剧是互动的关系,人们在解读符号的过程中生产新的符号,以便捷的互联网平台作为媒介,发送并反馈新的符号信息,由此观众成为符号传播的发送者。观众的知识、兴趣与需求影响对符号的解读,转而又影响电视媒介发挥作用的程度和形式。因此传播主体间存在交互性,符号的意义正是双方互动协商的产物。本文将皮尔斯符号学相关理论引入电视传播符号的意义研究,希望能为传播符号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解读影视符号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梁丹玉[9](2020)在《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芭蕾舞剧从以“实践先行”大胆地迈出了“民族化”的第一步到探索如何使中国文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接榫,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自中国芭蕾舞剧诞生之日起,就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中国舞剧形象而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芭蕾舞剧不同的创作道路。不论是最初实践阶段以“民族化”为口号对西方芭蕾进行中式改造,还是如今以更自觉的心态进入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七十年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代诉求的变化,中国芭蕾舞剧价值取向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芭蕾中国学派等问题还未引起舞界学者们的足够重视,这便是本文所着意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对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展望是以其历时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下,借助马克思“艺术生产”的理论视角对芭蕾舞剧研究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不论是芭蕾编导们还是其作品都是所处历史时期的产物,对芭蕾舞剧作品及其编导的研究必须回到社会历史的具体语境中。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历史节点,是以引起中国芭蕾舞剧风格取向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作为节点划分依据,节点前后的芭蕾舞剧作品在编导个人风格的差异性中又呈现出某种时代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本体特征包括叙事结构、形象及其文化特征以及肢体语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中国芭蕾舞剧不同于西方芭蕾舞剧的体现,也是芭蕾舞剧中国学派得以展望之根本。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国芭蕾舞剧应关注当今世界芭蕾舞剧的多元形式,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芭蕾中国学派的建构是中国芭蕾舞剧自诞生之日起便萦绕在艺术工作者心中的庞大论题,芭蕾“中国学派”这一论题还应随着芭蕾舞剧的不断发展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魏裕玲[10](2020)在《神圣与永恒 ——作为仪式与艺术的婚纱摄影》文中认为婚纱摄影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80年代,婚纱摄影就几乎是中国人结婚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事项。在当代中国社会,婚纱摄影更是婚礼过程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事项。婚纱摄影是艺术和仪式的复合体,作为婚礼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并见证着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是神圣的和永恒的。论文采用美学、艺术学、人类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婚纱摄影,揭示婚纱摄影的艺术性和仪式性及其背后隐藏的情感结构和文化模式。论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婚纱摄影为何会成为一种仪式以及这种仪式的意义;第二个问题是中式红色婚服在婚纱摄影中兴起的深层次原因和蕴含的审美意义。论文分成三章:第一章介绍婚纱摄影的主要概念。第二章阐明婚纱摄影的仪式性和神圣性,以及摄影与婚礼结合得如此完美的原因。此章还运用田野调查的个案分析来佐证摄影在婚礼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第三章从中国传统红色婚服的复归这个现象切入,梳理了国人几十年来对婚纱摄影的态度从沿袭西式到自我发现再到自我认同最后到审美复兴的转变历程,进而说明中式婚服的出现是国人审美趣味多元化和文化自信的体现。

二、“红色浪漫”的背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色浪漫”的背后(论文提纲范文)

(1)映照、表现与修辞:建党百年与舞蹈(论文提纲范文)

一、 历史化运行逻辑下的事实与精神映照
二、 革命内容主导下的表现模式与形态
三、 情感与理念诉求下的艺术修辞

(2)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画语
    第二节 画语转向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第七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小结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第二节 风格迷宫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第四节 画语修辞
    第五节 物性拓展
    第六节 动态画语
    小结——无界创造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第二节 文化图像
    第三节 人物形象
    第四节 自然物像
    小结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3)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历史溯源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时代精神
    第三节 在反叛中寻找真实的巡回展览画派
    第四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艺术世界”
    小结
第二章 以知识分子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人文精神表达
    第一节 灵魂的救赎——思想家文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善与美的表达——艺术家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真理的探寻——科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四节:推波助澜——文艺评论家与艺术赞助人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以平民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民族意识表达
    第一节 苦难与坚强——农民题材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坚韧与乐观——工人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 异域风情——少数民族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四章 以艺术家自画像为例探索肖像画技法与艺术语言演变
    第一节 古典到现代——肖像画材料与技法演进
    第二节:单一到多元——肖像画形式语言拓展
    小结
第五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肖像作为一种个体的社会语言
    第二节 对中国肖像绘画的影响与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5)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小结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小结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小结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小结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小结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二、民族魂的书写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6)红色版画的艺术特征及其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红色版画的概念及发展概述
    1.1 红色版画的概念及范畴
        1.1.1 红色版画的概念
        1.1.2 红色版画的范畴
        1.1.3 红色版画诞生的时代背景
        1.1.4 红色版画的精神之父——鲁迅
    1.2 红色版画的发展概述
        1.2.1 萌芽期
        1.2.2 发展期
        1.2.3 繁荣期
        1.2.4 非常期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色版画的艺术特征
    2.1 政治性与革命性
        2.1.1 强烈的政治性
        2.1.2 崇高的革命性
        2.1.3 明确的目的性
    2.2 真实性与时代性
        2.2.1 历史真实性
        2.2.2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2.3 艺术性与民族性
        2.3.1 红色版画的艺术性
        2.3.2 内容的民族性
        2.3.3 形式的民族性
    2.4 典型性与符号性
        2.4.1 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2.4.2 人物关系表现的典型性
        2.4.3 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性
    2.5 叙事性与主题性
        2.5.1 红色版画的叙事性
        2.5.2 明晰的画面主题
        2.5.3 图像与画题密切配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色版画艺术特征的流变
    3.1 从侧重斗争革命到侧重生产建设的主题流变
        3.1.1 批判现实揭露黑暗为主(萌芽期)
        3.1.2 表现抗战时期的现实生活为主(发展期)
        3.1.3 歌颂和平时期的新生活为主(繁荣期)
        3.1.4 表现阶级斗争与领袖崇拜为主(非常期)
    3.2 情节性的图像组织方式的流变
        3.2.1 萌芽期情节性较弱的图像组织方式
        3.2.2 发展期情节性较强的图像组织方式
        3.2.3 繁荣期情节性较弱的图像组织方式
    3.3 技法表现及艺术语言的流变
        3.3.1 技法表现及艺术语言的欧化时期
        3.3.2 技法表现及艺术语言转向民族化和大众化
        3.3.3 对技法表现及艺术语言民族化的进一步探索
    3.4 作品面貌风格的流变
        3.4.1 批判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
        3.4.2 由战斗转向抒情的过渡时期
        3.4.3 抒情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色版画的价值与启示
    4.1 红色版画的价值
        4.1.1 历史价值
        4.1.2 精神价值
        4.1.3 艺术价值
    4.2 红色版画对艺术民族化的启示
        4.2.1 从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
        4.2.2 保持时代性
        4.2.3 保持艺术的审美性与政治性的平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框架
        (一)、蔡亮造型语言研究
        (二)、创作理念分析
        (三)、历史语境的建构
        (四)、历史叙事的逻辑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图像学结合风格学分析
        (二)、文化社会学概念对于“场域”的构建
第一章 历史画的前言(1932-1949)
    第一节 “美育”的历史情境
    第二节 西画东渐
    第三节 抗战美术
    第四节 蔡亮绘画蒙学
第二章 学派与体系(1950-1955)
    第一节 学派与体系
    第二节 写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
    第三节 建国初期素描教学改革
    第四节 由《人民空军》看“艺术”与“技术”
    第五节 从“天才”谈起
第三章 自我的构建(1955-1981)
    第一节 “年连宣”的现实职能
    第二节 《延安火炬》及“变体”
    第三节 蔡亮素描
    第四节 “特殊时期”时期的陕西美术
    第五节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及草图遗存
第四章 观念和风格的转向(1981-1995)
    第一节 “新时期”的艺术处境
    第二节 “江南”与“西北”的距离
    第三节 再次面对历史
第五章 历史的维度
    第一节 在场与缺席
    第二节 语言的惯习与遮蔽
    第三节 革命美术中的观念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的共同历史化
    第五节 国家叙事与历史重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译着
    二,专着
    三,期刊文章
    四,报纸文章
附录1 :蔡亮信件
附录2 :蔡亮手稿
附录3 :“文革”材料
附录4 :蔡亮复查结论
附录5 :蔡亮年表
致谢

(8)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皮尔斯符号学在传播学中的发展态势
        1.1.2 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价值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传播研究现状
        1.2.2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
        1.2.3 女性主义观点下的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作为研究方法的皮尔斯符号学
    2.1 皮尔斯符号学与索绪尔符号学的比较
        2.1.1 两种理论的相同之处
        2.1.2 学科归属和研究对象的区别
        2.1.3 对符号概念及其结构的不同阐述
    2.2 皮尔斯符号学的传播研究优势
        2.2.1 符号传播主体之间的交互性
        2.2.2 皮尔斯符号学抽象概念的跨学科性
        2.2.3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符号意义的动态性
第3章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符号解读
    3.1 人物形象的空间符号建构
        3.1.1 都市空间符号
        3.1.2 职业空间符号
        3.1.3 家庭空间符号
    3.2 人物形象的身份符号建构
        3.2.1 着装符号
        3.2.2 言语符号
        3.2.3 自我符号
    3.3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女性形象的符号类型
        3.3.1 都市情感剧中大龄未婚的女性
        3.3.2 消失的母亲
        3.3.3 家庭与事业夹缝中的女强人
    3.4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男性形象的符号类型
        3.4.1 都市情感剧中柔情似水的男性
        3.4.2 示弱的父亲
        3.4.3 拯救者形象的“伯乐”
第4章 受众对当代都市情感剧的能动性解读
    4.1 观众的多样性观看动机
        4.1.1 娱乐消遣
        4.1.2 现实主义
        4.1.3 理想主义
        4.1.4 忠于演员
        4.1.5 批判性的回应
    4.2 观众的符号解读分歧
        4.2.1 剧情的叙事关注点
        4.2.2 角色的性格特征评价
        4.2.3 单个事件的不同解读
        4.2.4 观众与电视文本的距离关系
        4.2.5 对叙事的错误理解或回忆
    4.3 观众的符号解读共识
        4.3.1 具体与抽象
        4.3.2 整体与部分
        4.3.3 矛盾与和谐
第5章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传播效果及改进建议
    5.1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传播效果
        5.1.1 虚拟娱乐的效果
        5.1.2 现实教育的效果
        5.1.3 批判协商的发展效果
    5.2 当代都市情感剧发展的改进建议
        5.2.1 剧情更符合逻辑
        5.2.2 角色更多元立体
        5.2.3 服化道更真实细腻
        5.2.4 制作人当好“把关者”角色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 A
        A.1 访谈提纲
        A.2 受访者基本情况
        A.3 部分访谈记录

(9)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第一章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历史节点及其时代诉求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节点——建国十五周年前后
        一、表达新生政权诉求的《和平鸽》与芭蕾民族化尝试的《鱼美人》
        二、在“三化”指导下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芭蕾舞剧
        三、作为宣传新意识形态的工具——芭蕾舞剧“样板戏”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节点——“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前后
        一、从审视“千年禁锢”出发反思“十年桎梏”
        二、从题材、形象、创作手法的全面探索中表现中国芭蕾的民族气质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三个历史节点——准备“跨世纪”和迎接“新世纪”
        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展现中国芭蕾的“国际身份”
        二、以古典文学改编的“现代性”演绎呈现中国芭蕾的新世纪面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四个历史节点——“国家艺术基金”开启“扶持新模式”
        一、“国家艺术基金”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扶持
        二、中国芭蕾舞剧“团队创新”的差异化取向
第二章 中国芭蕾舞剧当代诉求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从“革命历史题材”起步
        一、中国芭蕾舞剧创作的实验阶段
        二、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目标的中国芭蕾舞剧初创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以“心理描写”表达当代诉求
        一、改编现代文学作品凸显“心理描写”的取向
        二、古典题材中的“诗化追求”与编导诉求的“当代表达”
    第三节 世纪之交彰显“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一、在阐释“民族艺术”中探索中国芭蕾的民族精神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芭蕾的当代风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现实题材”的突围及其“现实性”关照
        一、现实题材芭蕾舞剧注重对“平凡英雄”的塑造
        二、革命历史题材芭蕾舞剧的时代言说
        三、在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开掘中国芭蕾舞剧的“现实性”
第三章 中国芭蕾舞剧本体求索的“中国道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叙事演进
        一、中国芭蕾舞剧“拿来主义”的实践准备
        二、中国芭蕾舞剧的“线性叙事”
        三、中国芭蕾舞剧“心理描写”及其“诗化”叙事
        四、中国芭蕾舞剧“隐喻叙事”的本体求索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其文化象征
        一、中国芭蕾舞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封建桎梏”下“弱势群体”的形象塑造
        三、中国芭蕾舞剧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塑造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形象塑造和动态表意的语汇特征
        一、古典芭蕾与中国舞蹈语汇的“融合”
        二、以描写人物内心为主旨的动态表意语汇
        三、中国芭蕾舞剧舞蹈语汇的“多元表达”
第四章 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未来愿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中国化”追求的时代演进
        一、“民族化”的提出与实践的最初阶段
        二、在“心理描写”中实现芭蕾“中国化”的追求
        三、“中国化”追求的本质是建构“中国学派”
    第二节 芭蕾舞剧“中国学派”的跨文化视野
        一、中国芭蕾舞剧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国际视野”
    第三节 芭蕾“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
        一、需要重温苏联芭蕾的历史经验
        二、从中国芭蕾舞剧的当前创作中展望“中国学派”
结语
附录: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神圣与永恒 ——作为仪式与艺术的婚纱摄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摄影理论研究
        二、婚纱摄影研究
        三、摄影的仪式性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婚纱摄影:艺术介入仪式
    第一节 婚纱摄影
        一、婚纱摄影的定义
        二、作为视觉艺术的婚纱摄影
        三、作为仪式的婚纱摄影
    第二节 艺术介入仪式
        一、“艺术介入仪式”的概念
        二、艺术与仪式彼此彰显
    第三节 “情感结构”与“文化模式”
        一、“情感结构”的内涵
        二、婚纱摄影与“情感结构”
        三、红色婚服与“文化模式”
第二章 神圣与永恒:婚纱摄影的仪式性与艺术性
    第一节 婚纱摄影:仪式中的仪式
        一、结婚仪式作为人生重大仪式
        二、婚纱摄影成为婚礼主要仪式
        三、工业化时代的婚纱摄影
    第二节 约定俗成还是另有深意?
        一、使其特殊
        二、使其被永远铭记
        三、使其神圣
    第三节 为何是摄影介入仪式?
        一、摄影的媒介属性
        二、照片的情感传递功能
        三、摄影的本体意义
    第四节 婚纱摄影的仪式性和艺术性个案分析
        一、田野点概述
        二、仪式的过程
        三、研究结论
第三章 红色的复归:民族情感结构和民族文化复兴
    第一节 自我发现:从白头纱到龙凤褂
        一、中式传统华服的出现
        二、从单一到多元的中国元素
        三、中式婚服摄影成为必不可少的仪式
    第二节 自我认同:从影楼到公园
        一、从室内到户外:过度美化——本真质朴
        二、从欧式宫廷到随意休闲:美好理想——生活现实
        三、从影楼摄影师到独立摄影师:大众审美——审美创新
    第三节 审美复兴:从沿袭西式到重视传统
        一、西式婚纱摄影席卷全中国:沿袭西方的传统
        二、婚纱摄影风格多元化:审美多元化的显现
        三、中国元素成为时尚:民族文化复兴的征象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红色浪漫”的背后(论文参考文献)

  • [1]映照、表现与修辞:建党百年与舞蹈[J]. 史红.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1(02)
  • [2]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3]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D]. 刘钧.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5]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6]红色版画的艺术特征及其流变研究[D]. 陈璐璐. 江南大学, 2020(01)
  • [7]蔡亮绘画及其历史语境研究[D]. 答光明.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8]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D]. 周瑾.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9]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D]. 梁丹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神圣与永恒 ——作为仪式与艺术的婚纱摄影[D]. 魏裕玲.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红色浪漫”的背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