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GIS的福州东洛岛港方案港区平面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陈飞[1](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张焕[2](2013)在《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居环境聚落在大规模的建设中遭到了不可挽救地破坏,尤其是植根于海洋地区自然与文化环境的海岛传统聚落与住居,正逐渐被舟山新区大规模的建设模式所取代,舟山群岛海岛地区传统营建体系的演进与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地区营建体系切入,研究如何挖掘与整理这些包含生态价值与智慧的地区营建经验,结合当前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果,将其转化为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与方法,使地区传统建筑持续发展获得重生。在这一目标下,将常年有人居住,并且形成人居聚落的海岛还原成一个人居单元。同时,单元将山地、滨海、平原等不同类型的人居环境纳入到一个整体,打破了行政区划和地形学上的限制,有可能以一种整体的观念来把握人居环境的内在规律。论文首先阐述了选题舟山群岛人居环境研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导出多维视野下群岛人居单元的创新概念。然后对群岛人居单元的概念从理论支撑、影响因素、运转规律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在解析的基础上,从群岛整体尺度和建设尺度两个层面上构筑营建体系。并在随后的章节中归纳出体系建构和营建策略,以及实际案例的验证。最后加以总结和展望。论文目前的研究总体水平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寄希望通过对家乡舟山的解读,归纳些岛屿的人居环境承前启后的营建理念,即旨在于以人居单元的概念与视角,同时结合具体的实证研究,以一种开放的结构和方式归纳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与规律,以期对研究具有时效性、开拓性与原创性。
张伟[3](2013)在《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工岛建设已经逐步成为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一种新途径。随着我国用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土地价值的不断升值,沿海地区也掀起了一股兴建海上人工岛的热潮。但由于我国海上人工岛建设起步比较晚,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有效管理措施,致使在海上人工岛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序、无度、盲目、随意的行为状态,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对海上人工岛的严格管理,提高海上人工岛的利用效率,以达到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以我国海上人工岛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开发与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对海上人工岛的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有效管理为核心视角,为实现海上人工岛的科学管理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理论的丰富和人工岛开发建设工作的推进产生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首先对海岛、海域使用、围填海以及海上人工岛四个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阐述了海上人工岛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并在对海上人工岛开发建设历程和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海上人工岛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因科学规划和专项制度缺失、监督协调机构不健全等因素导致的公众参与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国外成功的围填海管理经验,本文提出了加强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的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有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利益主体的正确引导以及强化后续管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研究我国海上人工岛的开发历程及特点指出了当前我国海上人工岛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海岛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制度、责任意识、政府博弈三个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海上人工岛管理的相关经验,从建立健全明确的法律体系和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利益主体的正确引导以及强化后续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海上人工岛管理的新思路。
应静华[4](2006)在《东海大桥主通航孔船舶通行能力研究》文中提出为使上海港成为集装箱枢纽港,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市政府提出建设洋山深水港的设想。东海大桥作为洋山深水港的重要配套工程,全长32.5km,连接洋山港区和芦潮港海港新城;然而,大桥的建设改变了当地的通航环境,通航孔宽度影响船舶自由航行,限制桥区水域的船舶通行能力。 东海大桥位于杭州湾口东北部,舟山群岛西侧。目前由上海港经舟山群岛及杭州湾海口通往浙江、福建沿海航线主要分为外航路、东航路、中航路、西航路和内航路。与东海大桥相关的航线主要为内航路、西航路。西航路自长江口,经大戢山东方、西马鞍山岛东方,进入金山航道或经鱼腥脑岛西方驶向甬江口,为由上海至宁波和舟山各港口客船、渔船和千吨级货船的航路。内航路位于舟山群岛西部,为通往浙闽沿海1000~3000吨级船舶多年形成的习惯航线。 东海大桥主通航孔布置基本与内航路船舶习惯航线一致,设计通航等级为5000吨级。本文详细介绍了内航路及西航路的航行方法,通过对比以上两航路的航程得出船舶由西航路航行所需的绕航里程;根据相关规范,研究航海净空高度与工程净空高度的关系,确定主通航孔满足的船舶水面以上最大高度;借助船舶操纵模拟器,通过模拟船舶航迹带宽度,确定5000吨级货轮在桥区通航自然条件的双向航道宽度,验证主通航孔可通航宽度能否满足通航净空宽度要求;运用排队论,建立船舶过桥排队模型,求解排队系统相关指标;根据船舶过桥等待时间及桥区限速要求,确定东海大桥主通航孔对船舶自由通行的影响;通过对比内、西两航路的航时,提出船舶选择由内航路航行的合理建议。 现有的排队理论可以对一些典型的排队系统进行分析,并采用解析法计算出其稳态性能指标。但是,由于排队系统的随机性,对较复杂的排队系统的数学描述和求解常常很困难,需通过运用排队模型进行有效处理。过桥等待锚地的大小由满足一定保证率的等待队长决定,因此,本文提出运用Spreadsheet建模,求解满足95%保证率的等待队长和最大等待时间,确定过桥等待锚地的设置。 最后,文章对东海大桥主通航孔的船舶通行能力做出总结并对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发展及桥区排队模型的完善提出展望。
杨伟[5](2004)在《基于GIS的福州东洛岛港方案港区平面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对"东洛岛港方案"的港区平面做出设计,运用ARC/INFO8.1和ArcView 3.2软件,建立高程数据库,将港区平面设计的航道等要素图层比对底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得出结论是:作为福州深水港区的备选方案,东洛岛港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杨伟[6](2003)在《河口港城市深水港址的选择研究 ——以福州东洛近陆岛港新方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港选址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研究性工作,在沿海地区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今国际航运业“船舶大型化”、“货物集装化”等发展态势,对河口港城市的深水港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深水港选址因而成为许多河口港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对福州深水港选址的研究和实践中,无论是原有的八大港区比选方案还是现有的“一城四港”方案,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港址选择所涉及的内容很多,除考虑港址自身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外,更需要对其进行区域经济地理比较,进行区域乃至城市范围内的港址选择。本文以此为理论指导,主要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分析河口港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总结山国内外河口港城市深水港建设的主要模式;探究福州港的地域演进与发展并考察其深水港选址的历程;重点论述现有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福州东洛近陆岛港新方案,并对新方案的选址条件和总体规划、设计做出探讨。作者衷心希望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能为当前福州深水港选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二、基于GIS的福州东洛岛港方案港区平面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IS的福州东洛岛港方案港区平面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
2.2.2 码头布置 |
2.2.3 港口发展 |
2.2.4 海港物流 |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
3.1 日本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斐然成绩 |
3.1.3 案例甄选 |
3.2 韩国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典型案例 |
3.2.3 案例甄选 |
3.3 新加坡 |
3.3.1 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进 |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
3.5.1 产业发展战略 |
3.5.2 海洋开发政策 |
3.5.3 航运发展支撑 |
3.5.4 财政政策支撑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
4.1 日本模式 |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
4.2 韩国模式 |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
4.3 新加坡模式 |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
4.5.1 造陆模式比较 |
4.5.2 临海效率分析 |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
4.6.1 公司城模式 |
4.6.2 政企共建模式 |
4.6.3 国家开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
5.1.1 发展历程 |
5.1.2 早期实践 |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
5.3.1 时空分布 |
5.3.2 地域差异 |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1 用地布局模式 |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2.1 用地布局模式 |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3.1 用地布局模式 |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4.1 用地布局模式 |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5.1 用地布局模式 |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
6.7 本章小结 |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
7.1 总体发展思路 |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4 规划提升策略 |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 选题缘起 |
1.1.1 海洋开发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
1.1.2 海岛之于海洋的桥头堡作用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海岛研究状况 |
1.2.2 绿色人居环境研究综述 |
1.2.3 生态安全与景观生态学 |
1.3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2、多维视野下的群岛人居单元概念 |
2.1 群岛人居传统营建方式的局限与问题 |
2.2 人居单元概念的提出 |
2.3 人居单元概念的多维理论基础 |
2.3.1 人类聚居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2 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 |
2.3.3 景观生态学原理 |
2.3.4 岛屿生物地理学 |
2.4 多维视野下群岛人居单元的诠释 |
2.4.1 群岛与人居单元耦合的地理学依据 |
2.4.2 群岛与人居单元耦合的人居环境学依据 |
2.4.3 群岛与人居单元耦合的社会学依据 |
2.5 群岛人居单元概念的提出 |
2.5.1 群岛人居单元概念建立的基础原则 |
2.5.2 群岛人居单元概念提出的思路和步骤 |
2.5.3 群岛人居单元的特征 |
2.5.4 群岛人居单元相关概念在本文中的界定 |
2.6 本章小结 |
3、群岛人居单元的诠释 |
3.1 群岛人居单元的理论引导和诠释 |
3.1.1 群岛人居单元构建的认识论基础—系统理论 |
3.1.2 群岛人居单元构建的方法论基础—共生理论 |
3.2 单元构建的自然与资源因素 |
3.2.1 气候资源 |
3.2.2 淡水资源 |
3.2.3 岸线资源 |
3.2.4 景观资源 |
3.2.5 土地资源 |
3.2.6 水产资源 |
3.2.7 能源资源 |
3.3 单元构建的人文与传统因素 |
3.3.1 政治军事 |
3.3.2 风水礼制 |
3.3.3 宗族族群 |
3.4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规律 |
3.4.1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的动因 |
3.4.2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的机理 |
3.4.3 群岛人居单元运转的框架与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群岛人居单元整体尺度营建体系 |
4.1 群岛人居单元形态结构与空间格局 |
4.1.1 群岛格局的基本因子 |
4.1.2 群岛区域格局效应 |
4.2 群岛人居单元道路系统 |
4.2.1 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及主要问题 |
4.2.2 道路系统营建原则 |
4.2.3 道路系统营建模式 |
4.3 群岛人居单元能源系统 |
4.3.1 群岛生态能源种类及应用 |
4.3.2 海岛生态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营建模式 |
4.3.3 舟山海岛生态能源——风能应用案例 |
4.4 群岛人居单元水源系统 |
4.4.1 生态水源系统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
4.4.2 生态水源系统营建原则 |
4.4.3 生态水源系统营建方法 |
4.4.4 嵊泗县实际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5、群岛人居单元建设尺度营建体系 |
5.1 群岛民居聚落建筑类型 |
5.1.1 传统聚落建筑的几种典型 |
5.1.2 现代聚落建筑 |
5.2 群岛聚落建筑的困境与机遇 |
5.2.1 海岛人居聚落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
5.2.2 海岛人居聚落发展的机遇与再生 |
5.2.3 “传统的”、“现代的”与“生态的” |
5.3 群岛聚落建筑发展的适宜性途径 |
5.3.1 生态海岛聚落营建体系的空间布局与用地结构 |
5.3.2 生态海岛聚落系统的资源与能源消费结构 |
5.3.3 动态适应的新型海岛民居单体建筑 |
5.3.4 被动式海岛民居建筑环境调节控制 |
5.3.5 海岛建筑形态的生态构造设计 |
5.4 群岛聚落建筑营建体系的分层多元形态模型 |
5.4.1 舟山群岛典型地形地貌的土地使用模式 |
5.4.2 生态海岛民居聚落基本生活单元形态模式 |
5.4.3 生态海岛民居单体建筑形态模型 |
6、群岛人居单元的体系建构与营建策略 |
6.1 群岛人居单元聚落体系 |
6.1.1 聚落体系现状和主要问题 |
6.1.2 聚落体系等级结构营建原则 |
6.1.3 聚落体系等级结构营建模式 |
6.2 群岛人居单元类型化与营建策略 |
6.2.1 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体系指导价值观 |
6.2.2 群岛单元机理图表与类型化 |
6.2.3 群岛不同类型单元特征与宏观营建原则 |
6.3 典型案例 |
6.3.1 摘箬山岛现状概况 |
6.3.2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的定位方向和聚落结构 |
6.3.3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边缘效应和海洋基质的利用 |
6.3.4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道路交通系统 |
6.3.5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水资源系统 |
6.3.6 摘箬山岛人居单元能源系统 |
7、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研究意义 |
(二)现实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海上人工岛相关理论阐述 |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与区分 |
(一)海岛 |
(二)海域使用 |
(三)围填海 |
(四)海上人工岛 |
二、海上人工岛的分类 |
三、海上人工岛的开发价值 |
(一)经济价值 |
(二)社会价值 |
四、海上人工岛的战略意义 |
(一)有利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培育战略新支点 |
(二)有利于缓解用地矛盾,拓展战略新空间 |
(三)有利于缓解陆地环境压力,营造战略新观念 |
(四)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助推战略新导向 |
第二章 我国海上人工岛的开发建设现状 |
一、我国海上人工岛的开发历程 |
二、我国海上人工岛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一)工程建设起步较晚 |
(二)人工岛用途多样化 |
(三)选址以近浅海为主 |
(四)建岛形式日趋新颖 |
(五)岛群建设初露端倪 |
三、我国海上人工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专项法律制度缺失 |
(二)社会公众参与不足 |
(三)监督协调机制不健全 |
(四)参与主体责任意识偏低 |
(五)后续管理不到位 |
(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四、我国海上人工岛管理不完善的成因 |
(一)项目监管力度不够 |
(二)管理体制亟待完善 |
(三)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 |
(四)政府利益博弈存在偏差 |
第三章 国外相关管理实践及制度借鉴 |
一、国外人工岛的管理实践借鉴 |
(一)日本 |
(二)荷兰 |
(三)美国 |
二、国外海岛管理制度借鉴 |
(一)海岛管理立法模式 |
(二)海岛开发规划制度 |
(三)海岛环境管理体系 |
(四)海岛生态环保制度 |
三、国外相关管理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一)全面加强政策引导 |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
(三)健全完善机构设置 |
(四)大力加强监督管理 |
(五)坚持环境保护优先 |
(六)积极创新环保技术 |
(七)加强环保制度创新 |
第四章 推进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和健全法律体系 |
(一)立法理念 |
(二)分级立法 |
(三)有效管理制度 |
二、建立和完善有效管理机制 |
(一)监督机制 |
(二)协调机制 |
(三)公众参与机制 |
(四)激励机制 |
三、加强对利益主体的正确引导 |
(一)地方政府 |
(二)开发商 |
四、强化后续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东海大桥主通航孔船舶通行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引言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3 模拟研究发展概况 |
1.3.1 船舶操纵模型的研究概述 |
1.3.2 船舶操纵仿真研究概述 |
1.3.3 船舶操纵模拟器与港航工程仿真研究发展现状 |
第二章 东海大桥概况 |
2.1 东海大桥桥位 |
2.1.1 地理位置 |
2.1.2 通航孔航道布置 |
2.1.3 主通航孔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风 |
2.2.2 波浪 |
2.2.3 潮汐 |
2.2.4 潮流 |
2.2.5 恶劣天气 |
2.3 附近水域通航状况 |
2.3.1 外航路 |
2.3.2 东航路 |
2.3.3 中航路 |
2.3.4 西航路 |
2.3.5 内航路 |
2.4 大桥建设对周围航路的影响 |
2.4.1 内航路航法 |
2.4.2 西航路航法 |
2.4.3 大桥建设对周围航路的影响分析 |
第三章 基本的船舶操纵数学模型 |
3.1 概况 |
3.2 基本的数学模型 |
3.2.1 坐标系 |
3.2.2 基本公式 |
3.2.3 作用在船体上的水动力 |
3.2.4 螺旋桨推力及扭矩 |
3.2.5 主机扭矩 |
3.2.6 舵力及其力矩 |
3.3.1 风的作用力 |
3.3.2 流的作用力 |
3.3.3 波浪漂移力 |
3.4 浅水影响 |
3.5 模拟船型性能试验 |
3.5.1 船型资料 |
3.5.2 模拟船性能测试 |
第四章 桥梁下船舶通过能力分析 |
4.1 净空高度 |
4.1.1 净空高度的定义 |
4.1.2 富裕高度的确定 |
4.1.3 航海净空高度与工程净空高度的关系 |
4.1.4 主通航孔满足的船舶水面以上最大高度 |
4.2 净空宽度 |
4.2.1 净空宽度的定义 |
4.2.2 不良水域范围 |
4.2.3 桥梁净空宽度的计算 |
4.2.4 主通航孔的可通航宽度 |
4.2.5 航道有效宽度W的计算 |
4.2.6 模拟航迹带宽度、航道宽度 |
4.3 主通航孔可通过船型 |
4.3.1 通航水深对船型的限制 |
4.3.2 净空高度对船型的限制 |
第五章 主通航孔对船舶通行的影响 |
5.1 排队论 |
5.1.1 排队模型的描述 |
5.1.2 排队模型的符号表示 |
5.1.3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 |
5.2 过桥排队模型及排队指标的确定 |
5.2.1 排队模型 |
5.2.2 排队指标 |
5.3 排队系统模拟 |
5.3.1 模拟的基本概念 |
5.3.2 Spreadsheet建模求解步骤 |
5.3.3 模拟模型的检验 |
5.4 主通航孔排队指标 |
5.4.1 流量观测数据 |
5.4.2 船舶纵向安全距离模拟 |
5.4.3 排队系统指标的确定 |
5.5 主通航孔对船舶通行的影响分析 |
5.5.1 净空高度对船舶通行的影响 |
5.5.2 可通航宽度对船舶通行的影响 |
5.5.3 大桥建设对内航路航时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河口港城市深水港址的选择研究 ——以福州东洛近陆岛港新方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提要 |
前言 |
1 河口港城市与深水港建设 |
1.1 港口的概念、分类、职能 |
1.1.1 港口的概念 |
1.1.2 港口的分类 |
1.1.3 港口的职能 |
1.2 河口港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
1.2.1 河口港城市形成较早,历史悠久 |
1.2.2 河口港城市大多得到持续发展,成为今日的沿海大城市 |
1.2.3 河口港城市的深水港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
1.3 河口港城市的深水港建设 |
1.3.1 港区推移——河口港发展的一般规律 |
1.3.2 国内外河口港城市深水港建设的主要模式 |
2 福州深水港址的选择 |
2.1 福州港的地域演进与发展 |
2.1.1 福州港港域的历史变迁 |
2.1.2 福州港港口的建设发展 |
2.2 福州深水港选址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
2.2.1 港址选择的主要内容 |
2.2.2 福州深水港选址的历程 |
2.2.3 福州深水港选址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 |
2.3 福州东洛近陆岛港新方案的提出 |
3 福州东洛近陆岛港新方案的选址条件研究 |
3.1 不亚于既定深水港址的自然条件 |
3.1.1 东洛列岛的位置范围 |
3.1.2 东洛列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自然条件 |
3.2 优势突出的区位条件 |
3.2.1 紧凑的港城关系 |
3.2.2 有利于吸引-辐射的区域聚焦 |
3.2.3 方便快捷的海上联系 |
3.2.4 区域港口体系布局平衡 |
3.2.5 加强内陆辐射,拓展腹地纵深 |
3.3 便于长远发展的岸线资源与城市依托 |
4 福州东洛近陆岛港新方案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
4.1 东洛岛港新方案的总体规划 |
4.1.1 吞吐量预测、船型选择与集装箱港口功能分类定位 |
4.1.2 岸线与泊位规划 |
4.2 东洛岛港新方案的港区设计 |
4.2.1 港口平面布置的基本原理 |
4.2.2 港口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
4.2.3 基于GIS的东洛岛港新方案的港区平面设计 |
4.3 东洛岛港新方案一期工程投资匡算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致谢 |
附图1~3 |
四、基于GIS的福州东洛岛港方案港区平面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2]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D]. 张焕. 浙江大学, 2013(01)
- [3]我国海上人工岛有效管理研究[D]. 张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4]东海大桥主通航孔船舶通行能力研究[D]. 应静华.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2)
- [5]基于GIS的福州东洛岛港方案港区平面设计[J]. 杨伟. 福建地理, 2004(04)
- [6]河口港城市深水港址的选择研究 ——以福州东洛近陆岛港新方案为例[D]. 杨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2)
标签:深水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