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瓦斯隧道快速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任青阳,柯善剑,刘海军,肖宋强[1](2022)在《基于水力压裂增透的多煤层瓦斯隧道快速揭煤防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瓦斯隧道安全快速有效地揭煤,以正习高速公路天城坝隧道揭煤工程为背景,分析了水力压裂大范围增加煤层透气性原理与增透效果影响因素,基于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建立了多煤层瓦斯隧道揭煤防突技术体系,探讨了以超前探测、初探、精探、区域瓦斯防突及检验、工作面防突及检验、验证揭煤等为核心的揭煤防突流程,优化了瓦斯隧道水力压裂防突技术中压裂钻孔布置、压裂工艺、封孔工艺、破裂压力及用水量、抽采钻孔布置等关键工艺参数。C6—C8煤层原始瓦斯压力(1.62~4.12 MPa)、瓦斯放散初速度(18.2~34.0)、煤体坚固性系数(普遍小于0.5)和破坏类型(Ⅲ类)等指标综合表明C6—C8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对C6煤层进行水力压裂增透后,煤层平均单孔瓦斯抽采纯量0.009 m3/min,抽采浓度在60%以上,抽采30 d后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分别降为2.91~5.29 m3/t和0.26~0.61 MPa,缩短揭煤时间2个月。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压裂技术能有效改善瓦斯隧道揭煤防突效果,为安全快速揭煤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对类似隧道揭煤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吴波,黄惟,陈辉浩,许杰,吴兵兵[2](2022)在《基于熵权-可拓理论的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文中指出为了解决瓦斯隧道风险评估问题,基于熵值法和可拓理论,依托兴泉铁路某隧道工程进行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首先,构建瓦斯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值法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并基于可拓理论构建经典域、节域及待评价物元计算风险等级关联度,构建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模型;最后,对其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性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符合施工实际,可以推广于类似的工程项目。
何韬[3](2022)在《铁路大跨度油砂岩瓦斯隧道设计关键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西成客专穿越油砂岩地层的大跨度高瓦斯隧道——黄家梁隧道,在设计中采用工程类比等方法,对油砂岩地层高速铁路大跨度高瓦斯隧道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确保了施工安全,保护了周围环境,节省线路长度约10 km,正线大跨段长度减少25 m,联络线单线隧道长度减少约120 m,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杨洋,王才静,方瀚卿,王玉彩[4](2021)在《瓦斯隧道揭煤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及开挖方法选择》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修建在含煤系地层的隧道出现在实际工程中。当隧道穿越煤层时,由于围岩种类和结构的变化,围岩应力往往会发生突变并引发围岩失稳等事故。运用事故树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成坝瓦斯隧道围岩失稳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得到风险因素权重分析结果,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数值模型,分别模拟不同工法开挖过程,通过分析得到围岩位移、塑性区变化规律,科学选择最优开挖方法。
王毅,田卫东[5](2021)在《油气层瓦斯大断面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省天府机场龙泉山2号隧道为油气层高瓦斯隧道,高瓦斯工区瓦斯涌出量大,掌子面单位时间瓦斯涌出量为0.65m3/min,故施工必须采取爆破开挖。针对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采用不同的爆破方式,爆破效果差别较大。本文通过分析导爆索、导爆管与电雷管爆破的区别和适用性,结合龙泉山2号隧道现场爆破实践,得出采用高段别毫秒导爆管爆破明显优越于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爆破,隧道成形、超欠挖现象、开挖速度等方面爆破效果明显提高,为高瓦斯大断面隧道爆破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刘柯,王选琳[6](2021)在《盾构机掘进工作面岩溶瓦斯防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盾构机掘进工艺为煤矿岩石巷道掘进新工艺,为保障岩溶影响区岩石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有效防治岩溶瓦斯灾害,以打通一矿盾构机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实施以"区域预测、远距离物探、近距离钻探和孔内精细化物探及局部防治、安全防护"为主的盾构机掘进工作面岩溶瓦斯防治体系,能够有效防止盾构机掘进工作面岩溶瓦斯事故。
田四明,王伟,杨昌宇,刘赪,王明年,王克金,马志富,吕刚[7](2021)在《中国铁路隧道40年发展与展望》文中提出简要介绍中国铁路隧道建设发展概况,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隧道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在已建成运营的16 798座(总长约19 630 km)铁路隧道中,于近40年建成的就有12 412座(总长约17 621 km),占中国铁路隧道总长度的近90%。从隧道设计理论与方法、标准体系、支护结构体系、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隧道修建技术体系、风险管理体系、运营防灾疏散救援体系、隧道建造技术等方面总结中国铁路隧道取得的系列成就。通过列举标志性重点隧道工程,阐述中国铁路隧道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结合当前铁路隧道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挑战,提出主动支护协同控制理念及技术、数字化勘察设计、智能建造和智能运维等发展方向。
贾良,王爱钰[8](2021)在《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开挖至一定层面后发现了瓦斯气体,为了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及时调整施工技术措施,同时对原定方案进行修正,在隧道进行通风改造,针对施工层面发现的瓦斯等气体,在通风过程中,瓦斯等气体的排出保持一种动态过程,随着通风时间的增加,隧道中瓦斯浓度逐步变化,为确保矿井内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对隧道内通风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实际建立仿真模型,同时也对隧道内风速、瓦斯浓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最佳的通风方法。
周洋,赵宇,张志强,蒲实,张恒[9](2021)在《隧道通风管道布置参数对瓦斯运移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通风风管在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中对瓦斯扩散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数值仿真,建立瓦斯在隧道内的运移模型,详细探究了不同风管直径、风管口距工作面的距离、风管悬挂位置以及风管贴壁间隙4个风管布设参数对隧道风流场及瓦斯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管直径对于工作面上瓦斯体积分数场具有显着的影响,风管直径减小会导致隧道空间瓦斯体积分数增加,且瓦斯体积分数增加的程度远大于风管直径减小的程度。风管布置在拱肩处更有利于瓦斯的排出和保障隧道安全施工。随着风管出风口与工作面距离的不断减小,隧道内瓦斯体积分数越低,并且隧道内部空间瓦斯分布越均匀,越不易发生瓦斯的局部积聚现象。风管顶端离隧道拱顶的距离越远,隧道内瓦斯体积分数越高,断面瓦斯分布均匀性也越差。在单因素试验情况下,可以看出风管的最佳组合方式为风管直径为1.8 m,风管位置为拱肩,风管出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为5 m,贴壁程度为0.5 m。
李伟,陈轶伦,李敏[10](2021)在《基于BIM技术的高瓦斯隧道安全信息化集成体系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西部地区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山岭地区隧道工程施工时穿越不良地质、高瓦斯环境的情况越来越多,施工安全风险较大。目前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信息集成程度和反应效率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等情况。文章以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项目龙泉山一号隧道为例,介绍以BIM模型为核心搭建的数字信息化集成体系平台。基于其可视化三维模型及协同化信息数据传递处理能力,将BIM三维技术跟工程安全管理进行有机结合,集成多种监测设备传输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数据动态分析,整合成一套可视、高效、快速联动反应的安全信息化集成体系,降低了在高瓦斯隧道施工中的风险。
二、瓦斯隧道快速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瓦斯隧道快速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力压裂增透的多煤层瓦斯隧道快速揭煤防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力压裂煤层增透原理及增透效果分析 |
2 工程概况 |
3 多煤层瓦斯隧道揭煤防突流程 |
3.1 超前地质综合预报 |
3.2 突出危险性预测 |
4 多煤层瓦斯隧道揭煤防突技术 |
4.1 压裂钻孔布置及压裂工艺 |
4.2 封孔工艺 |
4.3 压裂参数计算 |
(1)煤岩体破裂压力。 |
(2)压裂注入水量。 |
4.4 瓦斯抽采钻孔布置 |
5 防突效果分析 |
6 结论 |
(2)基于熵权-可拓理论的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可拓理论评估模型的建立 |
1.1 经典域和节域的确定 |
1.2 待评价物元的确定 |
1.3 各风险等级关联度的确定 |
1.4 权重系数的确定 |
1.5 风险等级的确定 |
2 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 |
2.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2.2 风险等级域的确定 |
3 工程应用 |
3.1 工程概况 |
3.2 评估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3.3 风险评价 |
4 结 论 |
(3)铁路大跨度油砂岩瓦斯隧道设计关键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难点 |
3 设计关键技术 |
1)油砂岩原油封堵隔离。 |
2)原油伴生高瓦斯监测和施工通风。 |
3)油砂岩环保处理[9]。 |
4)大跨段隧道净空轮廓设计。 |
5)大跨段双层初期支护设计。 |
6)横向“五部扩挖一次成型”工法设计。 |
4 结语 |
(4)瓦斯隧道揭煤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及开挖方法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地质条件简介 |
2 风险因素事故树和层次分析 |
3 开挖工法数值模型研究 |
3.1 模型边界 |
3.2 数值模拟参数 |
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1 隧道位移云图分析 |
4.2 隧道监测点位移分析 |
4.3 位移分析结果 |
5 结语 |
(7)中国铁路隧道40年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铁路隧道概况 |
2 中国铁路隧道发展的主要成果 |
2.1 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
2.1.1 以围岩稳定性评价和分级为主的设计方法 |
2.1.2 围岩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
2.1.3 隧道机械化大断面设计方法 |
2.1.4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总安全系数法 |
2.2 隧道标准体系更趋完善 |
2.2.1 隧道修建环境越趋复杂,隧道结构类型日趋多样 |
2.2.2 隧道建设标准进步快,标准体系更趋完善 |
2.3 隧道结构体系持续完善 |
2.3.1 隧道衬砌结构形式的统一和完善 |
2.3.2 隧道结构防排水体系的发展完善 |
2.3.3 耐久性设计及建筑材料的发展 |
2.4 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隧道修建技术渐成体系 |
2.5 隧道风险管理体系日趋健全 |
2.6 隧道运营防灾疏散救援体系逐步建立 |
2.7 隧道建造技术飞速发展 |
2.7.1 信息化设计施工技术方面 |
2.7.2 钻爆法隧道辅助工法方面 |
2.7.3 钻爆法隧道机械化大断面施工技术 |
2.7.4 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 |
2.7.5 TBM法隧道施工技术 |
3 标志性重点隧道工程 |
3.1 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 |
3.2 南昆铁路家竹箐隧道 |
3.3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 |
3.4 石太客专太行山隧道 |
3.5 狮子洋水下铁路隧道 |
3.6 西格二线新关角隧道 |
3.7 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 |
3.8 郑西客专特大断面黄土隧道 |
3.9 宜万铁路岩溶高风险隧道 |
3.1 0 深港高铁城市地下车站隧道 |
3.1 1 京张高铁新八达岭地下车站隧道 |
4 发展方向及展望 |
4.1 基于隧道围岩主动支护理念,进一步完善隧道主动支护体系 |
4.2 尽快打通BIM+GIS在隧道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中应用的关键环节 |
4.3 稳步推进铁路隧道施工少人化(高风险工序无人化)的智能建造技术 |
4.4 加快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隧道智能运维新技术 |
5 结语 |
(8)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通风技术选择 |
2 模型建立 |
3 网格划分 |
4 隧道速度场变化规律研究 |
5 瓦斯涌出分布规律研究 |
4 结论 |
(9)隧道通风管道布置参数对瓦斯运移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依托工程概况 |
2 数值模型 |
(1)进口边界。 |
(2)出口边界。 |
(3)壁面边界。 |
(4)瓦斯源项。 |
3 风管布置方式优化 |
3.1 风管直径对瓦斯分布的影响 |
3.2 风管悬挂位置对瓦斯分布的影响 |
3.3 风管出口距工作面距离对瓦斯分布的影响 |
3.4 风管贴壁程度对瓦斯分布的影响 |
4 结论 |
(10)基于BIM技术的高瓦斯隧道安全信息化集成体系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BIM管理理念的发展 |
2 BIM模型的建立 |
2.1 BIM设计模型的交付 |
2.2 BIM施工模型的建模 |
3 多维度安全监控集成体系搭建 |
4 基于BIM模型的安全管理 |
4.1 采用BIM模型进行动态管理和分析 |
4.2 BIM可视化技术交底 |
4.3 多种手段探测 |
4.4 隧道施工安全评估 |
4.5 多专业协同管理 |
5 结束语 |
四、瓦斯隧道快速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力压裂增透的多煤层瓦斯隧道快速揭煤防突技术研究[J]. 任青阳,柯善剑,刘海军,肖宋强. 能源与环保, 2022(01)
- [2]基于熵权-可拓理论的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J]. 吴波,黄惟,陈辉浩,许杰,吴兵兵. 中国科技论文, 2022
- [3]铁路大跨度油砂岩瓦斯隧道设计关键技术探讨[J]. 何韬. 山西建筑, 2022(01)
- [4]瓦斯隧道揭煤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及开挖方法选择[J]. 杨洋,王才静,方瀚卿,王玉彩. 云南水力发电, 2021(12)
- [5]油气层瓦斯大断面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技术研究[A]. 王毅,田卫东. 2021年重庆市矿山学会年会优秀论文集, 2021
- [6]盾构机掘进工作面岩溶瓦斯防治技术[A]. 刘柯,王选琳. 2021年重庆市矿山学会年会优秀论文集, 2021
- [7]中国铁路隧道40年发展与展望[J]. 田四明,王伟,杨昌宇,刘赪,王明年,王克金,马志富,吕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11)
- [8]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J]. 贾良,王爱钰. 能源与环保, 2021(11)
- [9]隧道通风管道布置参数对瓦斯运移特性的影响[J]. 周洋,赵宇,张志强,蒲实,张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9)
- [10]基于BIM技术的高瓦斯隧道安全信息化集成体系探索与实践[J]. 李伟,陈轶伦,李敏. 四川建筑, 202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