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许纪霖[1](2021)在《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五四时期“新派中的旧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而言,从晚清到五四,有两条知识人的脉络,一条是从戊戌的康梁到五四"新青年"的浪漫派文人,另一条是从曾国藩、张之洞到学衡派的理学知识人。学衡派是有着古典情怀的新派人物,可以称之为"新派中的旧派"。在五四时期,启蒙派知识人活跃于民间的公共舆论,学衡派知识人固守于学院的"新庙堂"。但在学衡派内部,与陈寅恪、柳诒徵等学院知识人不同,吴宓、梅光迪更想成为影响社会的公共知识人,与胡适、陈独秀在公共空间争夺舆论的话语权。因为他们对时代与空间的双重误判,最终脱逃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而吴宓、梅光迪在行为与观念之间的背离与错位,又伤害了新古典主义者的人格形象。

李海青[2](2021)在《人文主义再研究 ——以白璧德和吴宓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试图全盘西化,传扬各种主义和现代精神,并将之奉为创造新道德、新文化的利器时,早在19世纪末,美国着名学者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就注意到了一个他们有意扬弃的问题:两希文化及中国儒学保有的古典视野,以神性、人性和物性三个维度看待生活的视野,一种复杂和整全的视野,逐渐被他们抛弃和遮蔽。那时,世界主流的文化已嬗变为大多数人青睐理性及生存问题。这致使很少人追问现代精神中是否存在危机。在他看来,这一现象起于18世纪的让-雅克·卢梭。面对此危机,白璧德选择了回归古希腊哲学,并承认基督教对人的德性有救拔作用,认为此危机最关键的地方在于,道德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次要之事僭越了道德的中心地位,形成了新道德成为宗教代替品的新局面,最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生活。白璧德对卢梭的批评,正好重申了这一古典视野,道出了现代危机的种种面貌。以此视野看待中国问题,才能找到当时吴宓关心的根源问题。众所周知,学衡派与新文化运动的论争核心是文化与道德。但是,如果人们谈论他们的要核问题,即道德问题时,遗忘了神性、人性和物性并存于生活的古典视野,那么,他们只能将这场论争看成是门派之争,或者是同一生存视野之下的主义之争,而无法回答新旧道德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对文学的根本影响是什么。吴宓借鉴白璧德的道德思想,重申了文学与道德之间的秩序关系。他在批判维新者崇奉的科学主义时,批判的并非是科学主义本身,批判的是维新者引入科学主义之时,遮蔽了古典视野,进而引发了诸多危机。这一问题对现代中国的文学走向,也许有所启示。

王小林[3](2021)在《五四时期吴宓传播的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理论》文中提出五四时期吴宓传播的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由四个层面构成:第一,文学批评观,主张遵循道德标准、传统规则和价值尺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评判。第二,文学本体观,将人性和受理性节制的情感作为文学的本体。第三,文学发展观,主张文学发展受人事之学的制约,新不一定胜旧。第四,文学创作观,要求在选择的基础上模仿。在当时的语境中,吴宓所传播的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理论与进化论文学观、杜威的实验主义文学理论以及温彻斯特的文学理论构成理论对话格局。

杨颖[4](2020)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吴芳吉诗歌的时空观》文中研究说明在封建政体崩塌,儒学精神失落的时代,“守旧文人”吴芳吉如新文学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进行诗歌改革回应文学现代化的诉求。但不同于深受“进化论”线性时空影响的“五四”主流知识分子,以新代旧,全面从白话出发探索中国的现代表述形式。身处中国内部时空,遵行儒学典范,对“进化论”持保留态度的现代型保守主义知识分子吴芳吉,则在旧体诗的基础上,以传统文化为价值主体进行现代改革,并以其备受争议的代表作《婉容词》蜚声文坛。虽然新文化运动最后取得全面胜利,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饱受“文化断层”争议的今天,审视吴芳吉诗歌的时空观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同于“进化论”线性发展的表现,毫无疑问,对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潮流中的应变与衰落有着重大意义。就此,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探讨吴芳吉诗歌的时空观,首先在绪论部分,本文将交待选题的原因与意义,概括选题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在第一章,本文将从吴芳吉的生平际遇出发,探究其在学堂时期、军阀混战、“五四”新文化运动阶段,不同于“五四”主流知识分子人生旅程的时空认知与时空思维,追溯其诗歌时空表现的缘起。在第二章,本文将回到吴芳吉的诗歌文本,探讨在外在生存时空感知的影响下,其诗歌所潜含的“动荡乱世”,“转型视野”,“理想愿景”等时空形态,并从此时空视角观察吴芳吉在现代浪潮中的心理变化。在第三章,本文将从吴芳吉诗歌表现的“动荡乱世”、“转型视野”、“理想愿景”三个时空构型出发,解密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与生存心态,窥探吴芳吉在“进化”浪潮中的时代命运。最后,在结语部分,本文将指出其诗歌没有成为现代诗歌主流的原因,肯定吴芳吉在其独特时空观下的诗歌改革成果,并期望后之研究者深入挖掘吴芳吉在新旧交锋下独特的文学地位。

何朝辉[5](2020)在《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文中提出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国内第二次西方文学传播高潮,美国文学在期间得到了大量介绍。五四时期,中国传入了372种美国文学,涉及了140余位传播对象、150余位传播主体和80余种传播媒介。传播对象方面,五四时期主要介绍了非侦探名家短篇作品、美国诗歌和美国侦探小说。其中,相当一部分的非名家短篇作品也译介了进来,这些作家大多都只得到了1次介绍,这与作家的名气小、译者未能形成“通观”以及与译者整体素质有关。传播主体方面,主要包括以鸳鸯蝴蝶派为主体的旧派文人、以文学研究会成员和创造社成员为主体的新知识分子,还有数量众多的身份尚待证实的译者。旧派文人主要介绍美国通俗小说,但也不乏美国名家严肃作品。新知识分子主要介绍美国诗歌和名家严肃短篇作品。身份有待证实的译者中的绝大多数并不专事文学翻译,他们译介文学是出于偶然。传播媒介方面,主要包括旧派通俗刊物、民国崇新刊物、出版发行社以及信息不详或新旧态度不明的刊物。民国旧派刊物以趣味为导向,主要介绍美国通俗小说,译文翻译手法采用意译,翻译语言使用文言或传统白话文。民国崇新刊物主要介绍美国诗歌和名家名作。它们介绍美国文学的功利性目的极强,主要为了启蒙民智以救国存亡。它们登载的译文使用直译与欧化语体,新文人欲用此种手段反抗传统文化,深化文化革新。五四时期,出版发行社以传播美国通俗小说为主,尤其是侦探小说。信息不详或新旧态度不明的刊物数量不多,主要介绍美国名家作品。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发展主要受到了美国诗歌的推动。美国文学所蕴含的现代启蒙精神直接影响了知识分子,间接影响了市民阶层。同时,美国文学还作为学习材料被教育期刊介绍。但是,五四时期,美国文学传播体系不完善,国内没有对美国文学进行规模介绍的团体和个人;中国对美国文学的学习态度趋于功利,未能产生“活”文学。再者,五四时期,新文人未能找到一条让新文学直接走向大众读者的通道,旧文人也未能避免通俗小说带给大众读者的精神危害。新文人利用西方文化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却未能让西方文化在中国得以真正建立,迫使当代中国面临重建文化自信的严峻挑战。补充完善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史料整理,对推进美国文学传播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黄诗敏[6](2020)在《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文中提出近代中国可谓文化冲突中的中国。值此中西碰撞、新旧交替之际,留学生是最先走出国门、直接沐浴欧风美雨洗礼、接受世界文化与域外新知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胡适、吴宓无疑是留学生群体中引人注目的两位学者。他们成长于新旧交替之际,同是庚款留美生群体中的一员,担负着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但二人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地域文化以及受教经历之中,二人在留美期间及归国后对中、西方文化也持有不同的态度,并影响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复兴实践活动。基于此,本文以胡适日记、吴宓日记作为主要文本,考察胡适、吴宓二人的文化冲突体验及其调适文化冲突的基本路径,以期为当下留美生实践民族文化复兴提供借鉴。论文第一部分,通过梳理与比较胡适、吴宓二人在家庭背景、地域文化、受教经历方面的异同,从而为分析二人分别是如何进行文化调适提供全面的考察。首先,在家庭背景方面,幼年丧父的胡适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与全幅期待下,养成了隐忍、宽容、和气等性格,并逐渐树立了“以期作圣”的人生准则。与胡适不同的是,家庭成员关系复杂的吴宓在其祖母的溺爱与强压下养成了孤独、固执、冲动等性情。但在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吴宓建立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纽带。其次,在地域文化方面,在开放包容的徽州文化的耳濡目染下,胡适继承了勤劳吃苦、包容开放、敢为人先的品质。而吴宓自幼对儒家经典的倒背如流、对内省修德的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珍视,都离不开关中浓厚的经世致用、厚重务实的学术气息的浸润。另外,同受到传统教育长期浸润、也从新式教育中接触新的文化因子的二人,在留美之前在文化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已有了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也预示着二人今后的文化选择、德业活动等方面的差别。论文第二部分,考察胡适、吴宓留美期间的文化冲突体验,从学习课业、社会生活两方面展开论述。学习课业上的语言障碍、中西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社会生活方面在宗教、家庭、婚姻、性别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胡适、吴宓二人对中西方的种种文化冲突有着更为直接的或同或异的感受与体悟。论文第三部分,考察胡适、吴宓面对文化冲突时的文化心态,重点考察二人是如何通过转校、择师、交友等选择来进行文化调适的。胡适由农转文、由康乃尔大学转校哥伦比亚大学,追随杜威的“实验主义”,广交朋友,使其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吴宓深陷悲观主义难以自拔,但缘遇白璧德、转校哈佛大学的选择,让他在彷徨与纠结中找了一盏明灯,更在名师益友的指引与陪伴下,明确了一生志业所求。二人的转校、择师、交友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反映了各自面对文化冲突时的调适过程。论文第四部分,考察胡适、吴宓二人的中西文化观,梳理二人归国后的教育文化实践活动。分析二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自尊与认同状况,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与态度,对中西文化关系的理解,是如何影响二人参与民族文化复兴实践的。胡适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输入学理以再造新文明;而吴宓倡导昌明国粹、理性输入,融合中西文化。在此基础上,他们在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以践行理想志业、推动民族文化复兴。最后,论文总结了胡适、吴宓作为近代中国留美生之于中国文化复兴的特征,为当下留美生在新的一轮中西文化对话与冲突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塑造中国文化与国家形象、加快民族文化复兴进程提供借鉴。

耿小龙[7](2020)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学衡派”翻译现代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衡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术团体,在其存续的十余年间(1922-1933年),翻译出的作品丰富多样,并且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然而,学界对“学衡派”翻译活动的研究在一手资料梳理、历史背景参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资料的运用上,先前研究多局限在译本本身,对“学衡派”译者们留下的大量一手资料,包括日记、年谱、教案、书信等重要文献运用不够充分;在历史背景参照方面,先前研究缺少对翻译现象背后文化意义的生发。本研究针对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对各种史料的整理、解读和思考,尝试对“学衡派”的翻译活动作系统深入的考察。“学衡派”的翻译活动主要集中在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以及西方文学的翻译方面,本研究正是从“思想的翻译”和“文学的翻译”这两个层面形成的主线,展开对“学衡派”翻译活动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提出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衡派”是如何通过翻译构建其“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现代性话语的?第二,“学衡派”译者们在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译介到中国语境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曲解和误读的成分?如果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学衡派”的文学翻译有哪些特点?是否体现出其信奉的白璧德“人文主义”的文学观?第四,“学衡派”通过翻译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和西方文学而期待实现中西互证、文化更新的努力与“五四”主流学派有何异同?本研究有以下发现:首先,翻译在“学衡派”建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现代性话语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在“思想的翻译”方面,“学衡派”同仁一方面将白璧德“人文主义”作为域外支持的“声音”,提升自己文化立场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通过对白璧德原文的“操纵”,更加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现代性。虽然胡先骕和吴宓这两位翻译白璧德“人文主义”原典的主将在个别关键词的译介上存在差异,但是其二人通过翻译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来反对“五四”主流激进破坏传统、全盘西化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而且在这种反对和纠偏之中,“学衡派”同仁们认识到中国传统资源中的精髓不仅不会阻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会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走上渐进、良性的发展道路。在“文学的翻译”方面,“学衡派”的文学翻译是对其所信奉的白璧德“人文主义”文学观的具体体现,更是其构建现代性话语的重要一环。“学衡派”的小说翻译和诗歌翻译都是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文学观-在“古典”与“浪漫”之间保持平衡、既不生搬硬套、矫揉造作,又不放纵无度、求新求异-的具体体现。“学衡派”的诗歌翻译实践,既有对中国传统诗歌精髓的继承,也有对平仄格律等规则的突破,体现继承而后创新的总体思想;而“学衡派”的小说翻译也通过在传统章回体的形式中添加进“元叙事”等元素,体现出“形古神今”的文学理念。总结起来,“学衡派”通过“思想的翻译”和“文学的翻译”这前后联系的两个方面,构建起“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现代性话语,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纠偏和反思的力量。

张仲民[8](2019)在《胡适何以“暴得大名”?——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研究的再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但仍有四个面向值得关注和重视:第一是民国初年基督教会发起的反孔教运动,以及该运动的反孔教表述同之前章太炎及之后陈独秀、吴虞等的关联异同;第二是关于基督教青年会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特别是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杂志及其所鼓吹的论述对于《新青年》和五四一代青年的影响情况;第三是胡适与新文化同人如何利用媒体制造话题,炒作、夸大新旧之争的问题;第四是关于吴宓和《民心周报》针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开启了之后《学衡》派立论的先河。

高晓瑞[9](2019)在《五四时期师承关系与现代比较文学观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发展,与西方文学思想的引入密不可分。五四文坛的论争,亦可看成西方学者的观念差异在中国文坛上的东方演绎。师从白璧德的吴宓与师从杜威的胡适,分别承袭了"昌明国粹"和文学进化论两种文学观念,亦形成了不同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并继续影响着各自的弟子。胡适在建构新文学传统的过程中,逐渐转向"整理国故",由此使胡门弟子和作为追随者的文学研究会同人有了不同态度,呈现出学者与新文化运动者之间的分野。而作为研究方法的比较文学观,亦在不同师承关系的传承中不断嬗变和发展。

王哲[10](2019)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文中认为学衡派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一支文化保守主义学术流派,其成员多有留学经历,学问贯通中西,他们勇于指摘提倡新文化者对西方文化认识的偏谬之处和揭露西方近代文明的缺陷,提倡一种中国文化精华和西方优秀文化融合的文化模式。学衡派的核心思想是一战之后反思西方的新人文主义与中国传统道德意识相结合的“人文精神”,而新文化派的核心思想则表现为盛行于西方近代要求锐意进取、竞存救亡的“进化精神”。基于核心理念的分歧,两派在文学、史学、人生观等文化建设的具体方面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两派的观点主张都有可取之处和缺陷之处,两派的结局也都各有所失所得。两派的文化论争不单纯是两种学说的学理性论争,论争过程中彰显出近代中国寄希望于文化改革达到自由富强的强烈诉求。新文化派追求的是时代价值,关注时代问题的解决,最终发展至高峰,转向革命,完成了他的时代任务,但他的启蒙主张被救亡所压倒,暂时中断;而学衡派追求的是永恒价值,关注对人的关怀,虽然在论战当时败下阵来,但是中国文化渐渐以学衡派所追求的中西融合的方式发展,越来越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对人的关怀。

二、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五四时期“新派中的旧派”(论文提纲范文)

一留美学生的分化
二学衡派的新古典主义情怀
三理学知识人VS文人知识人
四行为与观念的相悖

(2)人文主义再研究 ——以白璧德和吴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人文主义研究
    第三节 为何重申人文主义
第一章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现代危机
    第三节 人文主义的道德批评
第二章 人文主义的秩序问题
    第一节 视野层级及其秩序
    第二节 怜悯与宗教替代品
    第三节 性善论与道德努力
    第四节 田园幻想与自然秩序
    第五节 道德目的与艺术秩序
    第六节 秩序的崩坏:次要僭越中心
第三章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
    第一节 吴宓与白璧德
    第二节 吴宓与东西文化调和论
    第三节 两种文艺复兴
第四章 国内人文主义的视野问题
    第一节 视野之争与科玄论战
    第二节 以理制欲与中庸之道
    第三节 新旧之争与进步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白璧德年谱简表
    (二)吴宓年谱简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吴芳吉诗歌的时空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依据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概括
        (一)现代文学时空表现的研究综述
        (二)吴芳吉的研究动态
        1、吴芳吉的研究困境与价值发掘
        2、吴芳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吴芳吉诗歌时空表现的缘起
    第一节 学堂时期的世界感知
    第二节 留学失败,三经军阀混战的山河破碎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时空中的运命和选择
第二章 吴芳吉诗歌时空表现的形态
    第一节 动荡乱世:“不有轻死者,何以示后人?”
    第二节 转型视野:“无古无今,无增无损”
    第三节 理想愿景:“世界明知终大同,有如璞玉待磨砻”
第三章 吴芳吉诗歌时空表现的文化心态
    第一节 “坚守儒魂”:古今转变的前行
    第二节 “不激不随”:新旧存立的圆融
    第三节 “反求诸己”:儒学穷途的退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本选题的创新
第一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与作家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第一节 美国非侦探短篇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美国诗歌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美国侦探小说在中国传播
    第四节 美国文学作家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主体
    第一节 旧派文人
        一、非鸳鸯蝴蝶派作家
        二、鸳鸯蝴蝶派作家
        三、旧派文人主要传播美国通俗文学的原因浅析
    第二节 新派文人
        一、文学研究会成员
        二、创造社成员
        三、其他传播者
        四、新派文人传播美国文学的特点与原因浅析
    第三节 身份有待证实的译者及其传播特点
第三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媒介
    第一节 旧派通俗刊物及其传播特点
        一、旧派通俗刊物
        二、旧派通俗刊物传播美国文学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崇新刊物及其传播特点
        一、民国崇新刊物
        二、民国崇新刊物传播美国文学的特点
    第三节 出版发行社及其传播特点
    第四节 信息不详或新旧态度保留的刊物及其传播特点
第四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意义
        一、中国新诗人对美国文学的接受
        二、美国文学精神对国人的思想启蒙
        三、美国文学成为国人学习的资料来源
    第二节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局限
        一、传播体系不完善
        二、文学功利主义
        三、美国文学精神下传的艰难性与潜在破坏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作品与着作
    (二)期刊论文
附录
    (一)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期刊资料整理)
    (二)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传播(单行本资料整理)
    (三)《大陆报》登载的欧·亨利未公开发表的部分作品及相关宣传
后记

(6)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文化冲突研究
        2.文化调适研究
        3.近代中国留美生研究
        4.胡适留美研究
        5.吴宓留美研究
        6.文献述评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1.文化冲突与文化调适
        2.近代中国留美生
        3.胡适日记
        4.吴宓日记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文献法
        3.比较研究法
一、胡适、吴宓的教育文化背景
    (一)家庭背景
        1.胡适的家庭背景
        2.吴宓的家庭背景
    (二)地域文化
        1.胡适与徽州地域文化
        2.吴宓与关中地域文化
    (三)受教经历
        1.胡适留美前的受教经历
        2.吴宓留美前的受教经历
二、胡适、吴宓的文化冲突体验
    (一)学习课业
        1.语言方面
        2.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
    (二)社会生活
        1.宗教信仰
        2.家庭观念
        3.婚姻观念
        4.性别观念
    (三)小结
三、胡适、吴宓的文化调适的路径
    (一)胡适:乐观主义中的宽容与自由
        1.转校哥大、追随杜威
        2.朋友所在即是吾乡
    (二)吴宓:悲观主义下的彷徨与解脱
        1.缘遇哈大、服膺白璧德
        2.吾友即吾师
    (三)小结
四、胡适、吴宓的文化调适之实践
    (一)输入学理、再造文明
        1.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2.“再造文明”与新教育
    (二)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1.吴宓的中西文化观
        2.“融贯中西”与人文教育
    (三)小结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胡适国外演讲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传统与现代之间:“学衡派”翻译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各章要点
第二章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派的翻译活动与现代性话语的建构
    2.1 现代性的视角
        2.1.1 两种现代性
        2.1.2 现代性的三个层面
    2.2 “改写”中的诗学与意识形态
        2.2.1 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
        2.2.2 诗学与意识形态
        2.2.3 翻译与“改写”
    2.3 “学衡派”翻译活动的现代性
        2.3.1 “五四”与“现代性”:“焦虑”与“断裂”
        2.3.2 “学衡”与“现代性”:“反思”与“弥合”
        2.3.2.1 “学衡派”对“新文化运动”的批判与反思
        2.3.2.2 “学衡派”现代性话语的建构:弥合与超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博采中西,并览古今”:白璧德“人文主义”对“学衡派”翻译活动的影响
    3.1 什么是白璧德“人文主义”?
        3.1.1 白璧德“人文主义”的定义
        3.1.2 白璧德“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
        3.1.3 白璧德“人文主义”与人文重建
    3.2 “学衡派”翻译白璧德“人文主义”与现代性话语的形成
        3.2.1 “留学哈佛”:儒学与“人文主义”的相遇
        3.2.2 “聚首东南”:白璧德“人文主义”译入中国的开端
        3.2.3 “复归清华”:白璧德“人文化主义”译介的深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理人情,更无异样”:思想的翻译与古今融合
    4.1 中西融合的路径之一:胡先骕的以中化西
        4.1.1 “自然回译”
        4.1.2 “以中化西”
    4.2 中西融合的路径之二:吴宓的中西融通
        4.2.1 “The principle of inner control”:“以理制欲”还是“以礼制欲”?
        4.2.2 “The Golden Mean”与“中庸”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形古神今,青出于蓝”:文学的翻译与新旧相继
    5.1 “学衡派”的翻译诗学
        5.1.1 “学衡派”翻译诗学的“文学要素”
        5.1.2 “学衡派”翻译诗学的“功能要素”
    5.2 “学衡派”的诗歌翻译
        5.2.1 “学衡派”翻译诗歌的“外形美”
        5.2.2 “学衡派”翻译诗歌的“内质美”
        5.2.3 “一诗多译”问题
    5.3 “学衡派”的小说翻译
        5.3.1 “学衡派”小说翻译的选材
        5.3.2 “学衡派”小说翻译的特点
        5.3.2.1 文本层面
        5.3.2.2 思想层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知我罪我,请视此书”: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衡》译诗总表
附录二 :《学衡》各期译诗数量统计
附录三 :《学衡》翻译小说统计

(8)胡适何以“暴得大名”?——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研究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主教会的反孔教努力
二、青年会的先导作用
三、英雄造时势
四、吴宓和《民心周报》
五、结语

(10)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关于学衡派历史背景研究
        2.关于《学衡》杂志及其作者研究
        3.关于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关系研究
        4.关于学衡派文化观研究
        5.关于新文化派进化文化观的研究
        6.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论争研究
一、传统与变革之间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概况
    (二)思想的启蒙——新文化运动
    (三)西方思想的反思——新人文主义
    (四)新人文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珠联璧合——学衡派
        1.学衡派的知识背景
        2.学衡派的酝酿
        3.学衡派的形成
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建构理路之争
    (一)不同的文化观:进化论与体用论
    (二)不同的文化建构路向:反传统而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三)两派文化建构理路之争的终极体现——时代价值与永恒价值之争
三、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建构方案之岐
    (一)文学
        1.文学的载体:白话与文言
        2.文学的内容:自由解放的“人的文学”与文以载道的“人间文学”
    (二)史学
        1.求真的“疑古”史学
        2.致用的“信古”史学
    (三)人生观
        1.科学的人生观
        2.道德的人生观
四、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论争的结局
    (一)新文化派趋向革命
    (二)学衡派黯然退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五四时期“新派中的旧派”[J]. 许纪霖. 史学月刊, 2021(10)
  • [2]人文主义再研究 ——以白璧德和吴宓为中心[D]. 李海青.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五四时期吴宓传播的美国新人文主义文学理论[J]. 王小林. 中国文学研究, 2021(01)
  • [4]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吴芳吉诗歌的时空观[D]. 杨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D]. 何朝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D]. 黄诗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传统与现代之间:“学衡派”翻译现代性研究[D]. 耿小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8]胡适何以“暴得大名”?——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研究的再思考[J]. 张仲民.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6)
  • [9]五四时期师承关系与现代比较文学观的建立[J]. 高晓瑞.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02)
  • [10]传统与变革之间 ——学衡派与新文化派文化论争研究[D]. 王哲.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