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低环境负荷水泥”(论文文献综述)
沈颖[1](2020)在《站在人与自然的相交处——记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崔素萍》文中认为人,这个地球中唯一能够直立行走的高等生物,自他们以一种懵懂无知的状态闯入这个星球以来,已经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了几十万年。这期间,无休止的杀戮、焚烧、砍伐、迁徙,给这个无辜的星球带来多少次生态灾难,已经无法统计,而人类对此却不得而知,冥顽不化,面对大自然的赠与和灾难,面对花开花落,潮涨潮汐,只认为一切都是神喻。直至1962年,美国着名的生态作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发表了她的着作《寂静的春天》,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警告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陈贝妮[2](2020)在《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的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被认为是水泥的替代品,并且在制备的过程中可将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工业原材料。但是在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制备过程中也消耗了资源能源以及产生了污染。本文建立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利用BEES方法计算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得分和成本,同时采用社会自愿支付成本定量计算材料的社会影响潜值,最后结合力学性能、环境影响、成本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角度评价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的综合效益。首先使用BEES评价方法对十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在“摇篮到大门”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作为替代性胶凝材料在环境影响上是可行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的环境影响得分均随着材料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材料强度的增加主要通过增加氢氧化钠、水玻璃、水泥等掺量来实现。但是赤泥基胶凝材料、镁渣基胶凝材料、磷渣基胶凝材料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基材料的标准化后环境影响得分随着激发剂、熟料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生产中建议选用更环保的材料替代氢氧化钠、水玻璃、水泥等化工产品,并且优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性能或者多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复掺以此来降低激发剂的掺量。利用建立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十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进行“摇篮到坟墓”阶段的综合效益评价。从综合效益的角度证明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作为替代性胶凝材料是可行的。当胶凝材料废弃处理方式采用再生砖时的综合效益始终小于采用垃圾填埋时的综合效益。赤泥基胶凝材料、钢渣基胶凝材料、锰渣基胶凝材料、磷渣基胶凝材料以及粉煤灰基胶凝材料以及矿渣基胶凝材料的综合效益随着强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煤矸石基胶凝材料的综合效益与激发剂的掺量呈现负相关。锂渣基胶凝材料和镍渣基胶凝材料的综合效益随着水泥的大量掺入而显着降低。铜渣基胶凝材料的综合效益随着水泥掺量的减少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因此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考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的生产时,不应该盲目降低激发剂的掺量来获得较低的环境负荷,而应该选择更环保的激发剂来替代化工产品或者通过多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复掺的方式来提高材料的综合效益。
李豪[3](2012)在《低环境负荷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的研究》文中提出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是一类重要的复合材料。本文在利用新型胶凝材料-生态水泥做胶凝材料、尾矿取代部分河砂作骨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合的聚合物进行改性制备出了低环境负荷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从构成聚合物改型砂浆的主要功能组分出发,按照低环境负荷的理念进行配方设计。首先,对聚合物品种进行了筛选;其次,对尾矿取代河砂的比例进行了考察,得到最优配比。选择生态型水泥替代传统的硅酸盐水泥降低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聚灰比、水灰比、硅灰、消泡剂、养护制度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范围,确定合适的养护制度为湿养护7天后再进行干养护21天。利用正交实验得到了低环境负荷聚合物改性砂浆的优化配方:灰砂比为1:2.59(铁尾矿:河砂=1:1.5)、聚灰比为12%(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叔碳酸乙烯酯=3:1)、水灰比为0.4、消泡剂为0.2%(按生态水泥质量计)、硅灰为10%(按生态水泥质量计)。各影响因素次序为:聚灰比>灰砂比>水灰比,配制的砂浆压折比为2.70,抗渗强度为1.8MPa,其余指标达到JG/T984-200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乳液类)标准要求。考虑到乳液改性砂浆运输与储存相对困难,在复合乳液改性砂浆的基础上使用乳胶粉代替复合乳液开发了低环境负荷干粉防水砂浆,并利用正交实验与混料均匀设计进行配方设计,两种方法得到结果相一致,最佳的配比为:聚灰比为11.6%,灰砂比为1:2.39,外加剂量为0.85%(按生态水泥质量计)。砂浆的压折比为2.89,抗渗强度1.8MPa,各项指标达到JG/T984-200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干粉类)标准要求。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聚合物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填充了过渡区以及砂浆中的孔隙,使得水泥浆体与骨料界面过渡区结构更加致密,提高了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渗性,形成的网状膜结构增加浆体的韧性,宏观表现为抗折强度增加、防水性提高。本研究利用新型生态水泥替代普硅水泥生产砂浆,减少由于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使用难利用的低品质铁尾矿砂代替天然细河砂,为其利用找到一条新途径,同时解决了传统砂浆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
崔素萍,李琛[4](2011)在《水泥LCA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水泥材料及其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开展水泥生产过程生命周期分析(CLCA)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解决水泥生产全过程资源、能源消耗与综合利用、废物排放等环境负荷定量分析的难题,突破系统分析软件等实用技术,建立了水泥材料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和异构数据集成应用技术,开发出水泥生命周期分析和水泥基材料生态设计系统软件工具,实现了水泥生产流程环境负荷辨识改进、低环境负荷的硅酸盐-硫铝酸盐-辅助胶凝材料复合体系水泥基灌浆材料设计与应用。
崔素萍,李琛[5](2011)在《水泥生产的环境负荷评价理论与技术应用》文中指出以水泥材料及其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为目标,展开水泥生产过程生命周期分析(CLCA)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解决了水泥生产全过程资源、能源消耗与综合利用、废物排放等环境负荷定量分析的难题,突破系统分析软件等实用技术,建立了水泥材料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和异构数据集成应用技术,开发出水泥生命周期分析和水泥基材料生态设计系统软件工具,实现了水泥生产流程环境负荷辨识改进、低环境负荷的硅酸盐-硫铝酸盐-辅助胶凝材料复合体系水泥基灌浆材料设计与应用。
姚燕[6](2010)在《先进水泥及先进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介绍了有关先进水泥和先进水泥基材料的探索和研究进展。消纳工业废渣的低环境负荷水泥技术、高胶凝性高钙水泥熟料体系的研究、高贝利特水泥的研究和应用、地聚合物的深入开发等成果反映了我国在水泥科学领域的突破。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多因素协同作用下水泥基材料性能劣化和寿命预测的研究、大流动度自流平混凝土的研究、改善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的研究、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面。水泥和水泥基材料近期研究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与节能减排、环保利废有关的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方面;水泥基材料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功能性复合材料的开发也将是研究的重点。
本报记者 魏国林 驻山东记者 张运科[7](2008)在《沂蒙儒商赵洪义》文中研究说明$T文化有根基,历史有传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有多少独特的地域文化,就有多少独具特色的时代人物。 纵观古今中外的商业竞争,实质上都是人的竞争、文化的较量、精神的博弈。 今天向读者介绍的是一位具有浓重沂蒙山地域特色,能够传承历
高建荣[8](2007)在《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高胶凝性水泥熟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高胶凝性水泥熟料可以消纳大量的工业废弃物,降低水泥工业环境负荷。本文从改善水泥生料易烧性入手,研究了利用工业废渣配料煅烧高胶凝性水泥熟料的可行性。借助反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采用活性钙、低热值、晶种矿化剂和微量元素等四条技术路线,研究了磷渣、镁渣、高钙灰、煤矸石、氟石膏、磷石膏以及微量元素等对水泥生料易烧性、熟料组成和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煅烧制度和冷却方式对高胶凝性熟料形成过程的作用,对煅烧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所用各种工业废弃物均可不同程度促进f-CaO的吸收,改善生料易烧性,加速固相反应;磷渣、镁渣和高钙灰等含钙工业废渣中活性CaO组分可以相对减少CaCO3分解所需能量,降低熟料热耗,减少配煤量,节约能源;掺入7%磷渣的熟料后期强度可达70MPa以上,大大提高了水泥熟料的胶凝性;以磷渣为主要组分的熟料形成促进剂和稀土类的微量元素,能显着增加C3S的含量和活性,提高熟料的质量和产量。通过在实验室中煅烧熟料大样,探讨煅烧高胶凝性水泥熟料的烧成制度。发现:采用传统升温方式煅烧,达到1450℃后未保温熟料的f-CaO含量较高,而保温30分钟可以烧成优质熟料;不同升温速率对熟料矿物组成影响不大,但升温速率越快,矿物晶粒越细小;快速烧成的高胶凝性熟料,其矿物晶体致密;高温烧成时间越长,f-CaO含量越少;急冷方式可以避免C3S的分解,获得高质量水泥熟料;熟料中C3S含量多,晶体尺寸细小、发育完整,有利于水泥熟料水化活性的提高。以镁渣配料为例,对煅烧过程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显示:煅烧试样形成反应动力学较好地满足金斯特林格方程,反应速度主要由离子的扩散速度控制;镁渣的掺入并未改变硅酸盐水泥熟料形成反应的动力学控制机制,但是可显着降低熟料形成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降低反应温度和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王超[9](2007)在《电石渣水泥和石灰石水泥生命周期评价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水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废气和粉尘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已经影响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材料型”产业己成为国际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建立了水泥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评价体系,然后以四川省某水泥企业生产的电石渣水泥和石灰石水泥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得了两者生命周期的污染清单数据,应用LCA的定义对环境评价的边界条件、指标化方法、数据认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然后从资源消耗、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对两者的环境影响做出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经过环境影响分类、特征化、标准化工作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两者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加权评价,最后分别得到了两者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负荷。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电石渣水泥和石灰石水泥单位功能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负荷分别为1.05×10-10/a和1.41×10-10/a,前者的环境负荷减少了25.53%,相应各个指标的减少率为:ADP:32.00%:EDP:25.65%;GWP:24.40%;AP:16.67%:NP:13.33%:HT:18.39%,减少幅度依次为:ADP>EDP>GWP>HT>AP>NP,因此可见电石渣水泥能有效地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损耗、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效应。另外研究还分析得出:水泥产品生命周期内主要的产污阶段为资源和能源生产阶段及水泥制造阶段;主要的污染排放物是CO2和粉尘,其次是SO2:主要的环境影响类型为不可再生能源损耗、人体健康损害及温室效应。水泥产品环境性能改善的关键在于提高能效、减少碳酸质原料用量及改进工业燃烧技术。单纯减少水泥生产阶段的煤耗而大大提高电耗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泥产品的环境性能,而是将污染从水泥制造阶段向电力生产阶段转嫁。论文系统地对电石渣水泥和石灰石水泥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价,这对促进我国废弃物再利用、改善水泥生产过程的环境行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今后生态水泥的设计及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借鉴。
马保国,王文丰,侯存军,钱方正,穆松[10](2006)在《低环境负荷水泥配料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低环境负荷水泥配料专家系统是专家系统技术在水泥工程上的应用。本文重点讨论了低环境负荷水泥配料专家系统中知识获取和表示、推理机等专家系统的核心技术。在知识表示上,采用了产生式、语义网络、框架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表示方法;在推理机的实现过程中,采用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策略。
二、发展“低环境负荷水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低环境负荷水泥”(论文提纲范文)
(1)站在人与自然的相交处——记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崔素萍(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2)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的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固废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2 固废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框架 |
2.1 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的定义 |
2.2 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概述 |
2.3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
2.3.1 目的与范围旳界定 |
2.3.2 清单分析 |
2.3.3 影响评价 |
2.3.4 结果解释 |
2.4 生命周期成本影响评价过程 |
2.5 生命周期社会影响评价过程 |
2.6 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过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废基胶凝材料的环境影响评价 |
3.1 研究目的和范围 |
3.2 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1 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2 钢渣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3 锂渣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4 磷渣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5 镁渣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6 锰渣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7 镍渣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8 煤矸石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9 铜渣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10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2.11 矿渣基胶凝材料的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结果解释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废基胶凝材料的综合效益评价 |
4.1 水泥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2 赤泥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3 钢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4 锂渣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5 磷渣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6 镁渣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7 锰渣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8 镍渣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9 煤矸石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10 铜渣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11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12 矿渣基胶凝材料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 |
4.1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低环境负荷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简介 |
1.2.1 定义与分类 |
1.2.2 改性用聚合物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与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普通硅酸盐水泥 |
2.1.2 河砂与尾矿 |
2.1.3 聚合物 |
2.1.4 矿渣、钢渣和熟料 |
2.1.5 消泡剂 |
2.1.6 减水剂 |
2.1.7 硅灰 |
2.1.8 水 |
2.2 实验仪器 |
2.3 砂浆性能检测方法 |
2.3.1 骨料模数的测定 |
2.3.2 砂浆稠度测试 |
2.3.3 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
2.3.4 砂浆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测试 |
2.3.5 砂浆粘结强度测试 |
2.3.6 砂浆抗渗性能测试 |
2.3.7 砂浆干收缩性能测试 |
2.3.8 SEM 与 XRD 试样制备 |
第3章 低环境负荷乳液改性防水砂浆的研制 |
3.1 低环境负荷材料的制备 |
3.1.1 生态水泥的配制 |
3.1.2 骨料配制 |
3.2 聚灰比对低环境负荷防水砂浆性能的影响 |
3.2.1 砂浆的拌和性能 |
3.2.2 聚灰比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聚灰比对砂浆抗渗性能的影响 |
3.2.4 聚灰比对砂浆粘接强度的影响 |
3.2.5 聚灰比对砂浆干收缩性能的影响 |
3.3 灰砂比对低环境负荷防水砂浆性能的影响 |
3.3.1 灰砂比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灰砂比对砂浆抗渗性能的影响 |
3.4 消泡剂对低环境负荷防水砂浆性能的影响 |
3.5 硅灰对低环境负荷防水砂浆性能的影响 |
3.6 养护制度对低环境负荷防水砂浆性能的影响 |
3.7 低环境负荷聚合物乳液改性防水砂浆的配方确定 |
3.7.1 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 |
3.7.2 实验方案与结果 |
3.7.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7.4 验证实验 |
3.8 配方调整实验 |
3.8.1 不同聚合物复配对防水砂浆性能影响 |
3.8.2 复配聚合物乳液改性防水砂浆的配方设计 |
3.8.3 复配聚合物乳液改性防水砂浆配方验证实验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环境负荷防水干粉砂浆的研制 |
4.1 尾矿砂的配制 |
4.2 EVA 乳胶粉掺量对砂浆力学性能影响 |
4.2.1 单因素实验 |
4.2.2 聚灰比对砂浆性能影响 |
4.3 灰砂比对 EVA 乳胶粉改性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消泡剂对 EVA 乳胶粉改性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硅灰对 EVA 乳胶粉改性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4.6 低环境负荷 EVA 乳胶粉改性防水砂浆配方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合物改性砂浆微结构与改性机理分析 |
5.1 砂浆中聚合物的作用原理 |
5.1.1 聚合物的胶结作用 |
5.1.2 聚合物与生态水泥的作用 |
5.2 聚合物发生的化学反应 |
5.3 聚合物对水化反应的影响 |
5.3.1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5.3.2 热分析 |
5.4 聚合物改性砂浆的微观形貌 |
5.5 聚合物改性砂浆微观结构形成的模型解释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水泥LCA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水泥生命周期分析理论与技术体系 |
2.1 水泥生产工艺及LCA评价程序 |
2.1.1 目标与范围界定 |
2.1.2 清单分析 |
2.1.3 影响评价 |
2.1.4 评价结果解释 |
2.2 多工序的环境负荷累积模型与评价方法 |
2.3 水泥生产环境负荷分析的标准化流程对照法与中国水泥工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
3 水泥等基础材料生命周期分析数据库平台 |
3.1 水泥等基础材料生命周期分析基础数据库 |
3.2 具有访问、查询与分析功能的水泥等基础材料环境负荷数据集成技术 |
4 水泥生命周期分析系统及典型生产流程环境负荷分析改进 |
4.1 水泥等基础材料生命周期分析系统 |
4.2 典型水泥生产流程环境负荷辨识与节能减排改进 |
4.2.1 水泥生产流程综合环境负荷分析 |
4.2.2 环境负荷重点工序辨识及改造方案建议 |
4.2.3 技术改造方案实施案例 |
4.3 指导水泥窑处置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 |
5 水泥基材料生态化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 |
5.1 综合价值指标判据与复合体系水泥生态设计软件 |
5.2 设计研制了硅酸盐-硫铝酸盐复合体系水泥基灌浆材料 |
6 结 语 |
(6)先进水泥及先进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先进水泥的研究进展 |
2.1 消纳工业废渣的低环境负荷水泥技术 |
2.2 高胶凝性高钙水泥熟料体系的研究 |
2.3 低热硅酸盐水泥的研究和开发 |
2.4 硅铝聚合材料研究 |
3 先进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
3.1 混凝土性能裂化过程和寿命预测的研究 |
3.2 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制备 |
3.3 改善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3.4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4 总结与展望 |
(8)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高胶凝性水泥熟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水泥工业面临的环境问题 |
1.4 工业废弃物的利用现状 |
1.4.1 含钙废渣 |
1.4.2 煤研石 |
1.4.3 矿化剂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案 |
2 高胶凝性水泥熟料体系设计理论基础 |
2.1 熟料矿相体系选择依据和原则 |
2.2 高活性钙理论 |
2.3 低燃值理论 |
2.4 矿化晶种理论 |
2.5 微量元素理论 |
2.6 高胶凝性水泥熟料配料体系 |
2.6.1 工业废弃物品质分析 |
2.6.2 配料体系形成 |
2.7 本章小结 |
3 试验设计和实验方法 |
3.1 实验原材料 |
3.1.1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 |
3.1.2 原材料的预处理 |
3.2 配料设计 |
3.2.1 熟料率值的确定 |
3.2.2 计算原理 |
3.2.3 数学模型 |
3.2.4 计算程序 |
3.3 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 |
3.3.1 易烧性实验 |
3.3.2 物理力学性能检测 |
3.3.3 微观结构特征测试 |
3.3.4 烧成制度的确定 |
3.3.5 熟料烧成动力学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4.1 高活性钙废渣实验 |
4.1.1 磷渣实验 |
4.1.2 镁渣实验 |
4.1.3 高钙灰实验 |
4.2 煤研石实验 |
4.2.1 原材料 |
4.2.2 实验方案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2.4 熟料 XRD 定性分析 |
4.2.5 小结 |
4.3 晶种和矿化剂实验 |
4.3.1 原材料和实验方案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3 机理分析 |
4.3.4 小结 |
4.4 水泥熟料形成促进剂 |
4.4.1 实验方案 |
4.4.2 熟料的易烧性实验 |
4.4.3 熟料 XRD 定性分析 |
4.4.4 熟料 SEM 分析 |
4.4.5 小结 |
4.5 微量元素实验 |
4.5.1 原料及其化学组成 |
4.5.2 实验方案 |
4.5.3 易烧性实验结果 |
4.5.4 熟料物理性能 |
4.5.5 熟料 SEM 分析 |
4.5.6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5 高胶凝性熟料的锻烧和动力学研究 |
5.1 不同废渣锻烧熟料大样的综合比较 |
5.1.1 熟料大样的制备 |
5.1.2 熟料强度的比较 |
5.1.3 熟料大样岩相分析 |
5.1.4 熟料大样 XRD 分析 |
5.2 锻烧制度对高胶凝性水泥熟料形成的影响 |
5.2.1 传统升温方式对高胶凝性熟料形成的影响 |
5.2.2 快速烧成高胶凝性水泥熟料 |
5.3 冷却方式对高胶凝性熟料形成的影响 |
5.3.1 不同冷却方式对生料易烧性的影响 |
5.3.2 不同冷却方式下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
5.3.3 不同冷却方式对熟料形成影响的机理 |
5.4 锻烧过程动力学研究 |
5.4.1 实验方案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电石渣水泥和石灰石水泥生命周期评价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泥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LCA的基本概念 |
2.1 LCA的起源及理论基础 |
2.2 LCA的定义 |
2.3 LCA的主要原则 |
2.3.1 LCA的评估对象 |
2.3.2 LCA的思路与步骤 |
2.3.3 实施 LCA的主要目的 |
2.4 LCA的主要特征 |
2.5 LCA的发展概况 |
2.5.1 LCA的发展历史 |
2.5.2 LCA的研究现状 |
2.6 LCA的评价框架及阶段 |
2.6.1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GSD) |
2.6.2 清单分析(LCI) |
2.6.3 影响评价(LCIA) |
2.6.4 结果解释 |
2.6.5 改进评价 |
2.7 LCA的展望 |
第3章 企业生产背景介绍 |
3.1 电石渣的基本情况介绍 |
3.2 电石渣水泥和石灰石水泥生产情况比较分析 |
3.4 电石渣水泥生产工艺介绍 |
3.5 两种产品主要原料、燃料消耗量情况比较 |
第4章 两种水泥产品生命周期清单比较 |
4.1 基础工作 |
4.1.1 评价的目的和范围的界定 |
4.1.2 功能单位的确定 |
4.1.3 边界系统的确定 |
4.2 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 |
4.2.1 粉尘和烟尘 |
4.2.2 二氧化碳 |
4.2.3 二氧化硫 |
4.2.4 氮氧化物 |
4.2.5 废水 |
4.2.6 固体废弃物 |
4.3 清单分析 LCI |
4.3.1 原材料开采阶段的环境负荷比较 |
4.3.2 原材料运输阶段的环境负荷比较 |
4.3.3 能源及资源生产阶段的环境负荷比较 |
4.3.4 生产阶段的环境负荷比较 |
4.3.5 生命周期的环境负荷比较 |
第5章 两种水泥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比较 |
5.1 分类 |
5.2 特征化 |
5.3 标准化 |
5.4 加权评价 |
5.5 环境改善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低环境负荷水泥配料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专家系统及其组成 |
3 知识表示及知识库 |
3.1 知识来源 |
3.2 知识表示 |
4 推理机 |
4.1 正向推理 |
4.2 逆向推理 |
5 结束语 |
四、发展“低环境负荷水泥”(论文参考文献)
- [1]站在人与自然的相交处——记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崔素萍[J]. 沈颖. 中国水泥, 2020(05)
- [2]工业固体废弃物基胶凝材料的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陈贝妮. 长安大学, 2020(06)
- [3]低环境负荷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的研究[D]. 李豪.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6)
- [4]水泥LCA研究与应用进展[J]. 崔素萍,李琛. 中国材料进展, 2011(08)
- [5]水泥生产的环境负荷评价理论与技术应用[A]. 崔素萍,李琛. 第四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全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联合会年会会议文集, 2011
- [6]先进水泥及先进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J]. 姚燕. 中国材料进展, 2010(09)
- [7]沂蒙儒商赵洪义[N]. 本报记者 魏国林 驻山东记者 张运科. 中国建材报, 2008
- [8]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高胶凝性水泥熟料的研究[D]. 高建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9]电石渣水泥和石灰石水泥生命周期评价的比较研究[D]. 王超.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10]低环境负荷水泥配料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马保国,王文丰,侯存军,钱方正,穆松.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