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熊猫的野外活动与性别、年龄、环境的关系及数量化方法Ⅰ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贤广[2](2019)在《浙西南山地森林秋季景观质量评价与林相颜色构成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研究浙西南山地森林的群落特征,并对浙西南山地森林的秋季景观进行林外和林内的美景度评价,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并研究影响秋季林内和林外近景观美景度的主要构景因子,探讨最优的林相颜色构成模式。以丽水市的42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植物群落进行划分,对各项群落特征进行研究;采用SBE法(美景度评价法)评价秋季林内及林外近景观的美景度,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导入SPSS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使用曲线估计方法研究主要构景要素对美景度值的影响;对评价模型进行转化,采用枚举法求得最优林相颜色构成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系统聚类法,可以将山地森林群落划分为马尾松+香樟—油茶—芒萁群丛、马尾松+木荷—檵木—芒萁群丛等21个群丛。(2)在25200m2的样地中,有景观植物共210种,隶属67个科150个属,其中蕨类植物9种,隶属8个科9个属,种子植物201种,隶属59个科141个属。(3)山地森林景观植物总体上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大于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综合乔木层与灌木层的四项多样性指数来看,香樟+马尾松—格药柃—狗脊蕨群丛(C07)与泡桐+枫香—油茶—芒萁群丛(C10)的景观植物多样性最好,榔榆—紫荆—一年蓬群丛(C16)和杨梅—三叶赤楠—芒萁群丛(C18)的景观植物多样性最差。(4)不同群丛的群落结构特征有所不同。如枫香—牡荆—凤尾蕨群丛(C09)的郁闭度和乔木密度都是最高,灌木平均高度却最低;杨梅—三叶赤楠—芒萁群丛(C18)的郁闭度、乔木平均高度、乔木平均冠幅、乔木平均枝下高、灌木密度最低等等。(5)秋季林外近景观美景度主要受主色彩(x5)、绿色占比(x8)、红色占比(x9)、黄色占比(x10)和总体饱和度(x13)影响。秋季林外近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为:SBE=-2.999+0.116x5+2.85x8 +5.05x9+3.3xx10+0.007x13。(6)经分析,山地森林林外与林内景观美景度值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也不构成相关性。影响秋季林内景观美景度的主要构景要素是总体饱和度(x11)、林木排列(x12)、平均枝下高(x19)和林下层生长状况(x22)。最终用这4个构景要素建立的秋季林内景观美景度模型为:SBE =-1.059+0.027x11-0.178x12+0.084x19+0.143x22。。(7)山地森林林相颜色构成模型为:SBE=0.216x8c+0.383x9b+0.740x9c。最优的秋季林外近景观的最优颜色构成模式为:绿色占比70%~80%,红色占比20%~30%,黄色占比0~10%。采用此林相颜色构成模式时,秋季林外近景观的美景度值最大。(8)对于林外近景观来说“色彩”更为重要,对于林内景观来说“林下结构”更为重要。推测原因为:远景的色彩最能刺激人的视觉感受,但对林内近景来说,色彩不再那么重要,人们更加关注林木排列是否美观,林下层是否整齐。
刘骏杰[3](2019)在《最小累积阻力生态网络方法的优化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凭借科学模型或方法在破碎栖息地间构建生态网络,是提升景观连接度的有效途径,可缓解生境破碎化负面影响。景观生态学中常凭借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目标种生态网络,以提升离散栖息地间的景观连接度,缓解生境破碎化负面影响。但传统最小累积阻力生态网络方法,缺乏对生态网络的效用验证,对研究地的景观结构变化与生态过程影响认识不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与功能连接度指数,定量评价生态网络构建前后的景观结构与连接度变化特征。并以扶绥境内的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栖息地生态网络构建为例,详尽叙述该生态网络方法的优化与应用过程。详细的方法步骤如下:(1)针对目标种的生境斑块辨认;(2)对研究区域的用地类型划分;(3)识别目标种潜在栖息地性质的踏脚石资源斑块;(4)研究地生境现状的景观格局指数与景观连接度评价;(5)对研究地各用地类型进行阻力值设定并生成景观阻力表面;(6)借助最小累积阻力方法,构建各栖息地间生态网络廊道;(7)生态网络构建后的研究地景观格局指数与景观连接度评价;(8)景观结构与功能连接度指数变化的相关分析;(9)研究地重要踏脚石斑块识别,识别对生态网络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点。案例应用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方法在获取黑叶猴栖息地生态网络的情形下,通过景观格局指数与连接度概率指数,对研究地结构和功能连接度评价结果表明,该生态网络可有效提升栖息地完整性和连续性,降低总体破碎化水平并改善生境质量,并提升栖息地间的景观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生态网络构建所带来的景观结构变化和连接度提升间的关联度不强,两者间相互关系不如其结构与功能间联系强烈。景观结构连接度指数与整体连通性指数IIC在结果上具有极显着的一致性,但与可能性连接度指数PC不具有显着性,表明在高度破碎化的栖息地景观中,在潜在栖息地密集的情形下,生态网络所带来的结构连通性变化与整体功能连通性相关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传统最小累积阻力的生态网络方法进行方法环节上的优化与补充,提出了一份更为完整的生态网络方法框架;(2)与一般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不同,本研究通过优先识别对目标种踏脚石斑块的方式,构建了目标种生态网络;(3)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和景观连接度两种不同方法,综合评价生态网络所带来的研究地结构变化与生态过程影响,实现了对生态网络构建的效用评价环节;(4)运用相关分析,探讨不同研究地状况下生态网络构建所带来的景观结构与功能连接度相互关系;(5)凭借斑块相对重要性指数,判别出生境中重要踏脚石斑块的分布与组成。
师向云[4](2014)在《大熊猫保护的种群动力学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主要运用种群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大熊猫种群,利用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大熊猫种群与环境之间、局域种群与种群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运用脉冲微分方程理论、时滞微分方程理论等数学理论方法和数值模拟对所建立的微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探索,从而对大熊猫种群在区域内的持续生存进行预测和推断,为大熊猫种群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建立大熊猫与两种主食竹之间关系的两次脉冲微分系统,研究当大熊猫栖息地仅有两种主食竹时主食竹开花对大熊猫种群生存的影响,并结合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地区的调查研究数据,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五一棚地区大熊猫与两种主食竹拐棍竹和冷箭竹之间的关系。该章所建模型及研究方法可以用来预测某一区域内主食竹开花是否会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开花竹林的人工复壮更新和人工造竹林提供理论依据。(2)从数学的角度建立描述“乔木-竹子-大熊猫”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通过对带有时滞和阶段结构的变系数微分系统的分析,得到了系统持续生存的条件,从理论上验证了李俊清等提出的森林、主食竹、大熊猫三位一体系统的稳定性维持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制约系统稳定发展的因素,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提出建议。(3)建立大熊猫在不同类型的斑块间扩散和迁移的微分系统模型,通过数学分析得到大熊猫在斑块间持续生存和灭绝的条件,并把所得结论用在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中去。研究方法可用来研究大熊猫在各类局域种群中的扩散和迁移,从而预测大熊猫局域种群的未来发展情况。(4)针对在两个相邻的斑块环境里放归圈养大熊猫的两个方案分别建立了状态反馈脉冲控制数学模型,通过运用半连续系统几何理论,讨论系统在相空间的阶k(k大于等于1的整数)周期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从而验证了所给出的放归方案的稳定性和合理性。研究结论可为复壮小局域种群野生大熊猫数量和大熊猫历史分布区野生大熊猫的重新引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何謦成[5](2013)在《近50年西双版纳人象关系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对云南南部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的分布和数量、肇事的原因、危害和缓解对策都有了较多研究,但缺乏人象关系演变过程和成因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应用参与性乡村评估法、野外实地调查、3S技术,于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勐养、勐腊和尚勇子保护区内及其周边的39个村寨中开展野外调查,结合文献研究,得出近50年来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与人的关系由和谐到激烈冲突的阶段性演变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1959-1971年间人象互不侵犯。亚洲象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东的大面积原始森林中,世居民族遵循传统的农作和生活方式,人象在生活空间上相互隔离,传统生态文化对亚洲象及其生境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包括“森林优先”、“龙山圣境”和“象文化”的传统生态文化这一社会文化因素是维持该时期人象关系的基础,当人类的发展违背传统时,人象关系则发生演变。(2)1972-1990年间人象频繁接触。为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地矛盾,人类活动区逐渐向亚洲象的自然生境扩张,自然生境逐渐转变为人类用地,人类用地中的粮食种植用地又转变为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种植用地,自然生境的丧失导致亚洲象在景洪和勐腊间迁移的路线被阻断;再加上以当地居民为主力的亚洲象偷猎,迫使亚洲象逐渐逼近村寨,形成有交叉的生活空间,导致人象频繁接触。因此,传统生态文化向谋求经济发展的利己意识转变、自然土地利用类型向人工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是该阶段人象关系演变的驱动力;当这两个转变持续发展时,人象关系也继续发生演变。(3)1991-1995年间人象冲突加剧。谋求经济利益的利己意识掩盖传统生态文化后,在保护区发生了最严重的亚洲象偷猎事件,迫使亚洲象走向人类居住区。同时,保护区内外人工种植用地的扩张,使亚洲象的食物在保护区内外出现差异,迫使亚洲象走出保护区觅食。人象生存空间相互重叠,形成人象冲突日益加剧的关系。因此,传统生态文化淡化和人象生存空间重叠是人象冲突加剧的驱动力,当空间重叠的其中一方改变其活动强度和方式时,人象关系又演变到新的阶段。(4)1996-2005年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却严重肇事。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使亚洲象得到了有效保护,种群数量增长,但适宜生境缩小和食物匮乏迫使亚洲象频繁地游走于保护区和村寨,特别是在勐养子保护区北侧和尚勇子保护区西侧的村寨中频繁活动,采食、踩踏和损毁经济林木和农作物、攻击人类,对人类活动进行了报复性攻击,形成人类保护亚洲象而亚洲象严重肇事的局面。因此,人象活动强度和方式的变化是该阶段的驱动力,当两者的活动再次发生变化时,人象关系又将随之演变。(5)2006-2012年间人象关系进入拉锯式对抗状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亚洲象肇事的赔偿,增强了社区居民在亚洲象肇事区居住的信心和对土地的依赖。亚洲象的正常迁移路线被阻,村寨丰富的食物吸引亚洲象在各村寨间滞留或移动,在西双版纳州勐养镇和勐腊县的150余个村寨及其周围、以及普洱市的澜沧县、思茅区、宁洱县和江城县都有亚洲象活动,形成有人为活动时亚洲象隐蔽于森林、有亚洲象活动时人类躲避的拉锯式对抗关系。因此,社区居民对土地的依赖以及亚洲象对食物和村寨的依赖成为这一关系的驱动力;只有当依赖土地的双方或其中一方发生变化时,人象关系才会演变到新的阶段。因此,作者认为,在人象关系演变初期,传统生态文化被利己意识掩盖、人口增长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所导致的人象生存空间和资源重叠是人象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即人类是驱动演变的主导因素;演变至今,人类已处于明显的被动受损的困境。这说明,在人象关系的演变中,社会文化因素与生境因素同样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要改善当前人象拉锯式对抗的关系,关键在于缩小人象生存空间和资源的重叠程度,这就需要改变社区居民对土地的农业依赖或改变亚洲象对村寨和农作物的依赖,即:从认知上引导社区居民从亚洲象扰动区逐渐撤出农业生产、从政策上帮助社区居民寻找替代生计、从采食习性和生境条件上逐渐改变亚洲象对村寨的依赖。
金学林[6](2012)在《秦岭大熊猫生存状态的监测参数体系建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作为旗舰物种,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后,大熊猫种群生存状态的研究和监测已成为该物种的焦点问题。然而,由于缺乏大熊猫种群状态监测的指标体系,使得野外监测工作存在以下困难:一是收集的很多信息无法用于内业分析;二是由于监测指标繁杂,管护人员很难全面掌握和正确采集,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三是没有规范的数据分析和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评估体系,很难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大熊猫保护管理的实用技术。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抽样强度、监测指标选择以及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中的权重赋值进行研究,构建秦岭大熊猫生存状态的监测和评价参数体系,为今后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监测奠定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以秦岭山系大熊猫分布最为密集的佛坪自然保护区、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和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作为试验样地,进行了3年多的野外监测,并结合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的大量数据,开展了大熊猫生存状况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和应用,所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必要性、可行性、客观性、可量化性、经济性、不可替代性和获取途径唯一性7项原则,综合利用目标分析法、生境选择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间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已有的监测因子分别进行分析和评估,最后将监测因子归纳为食物资源、数量分布、植被生境、伴生动物、干扰及地理环境6类指标,然后在各类指标中根据综合评估的权重得分值,确立各类指标中各监测因子的选择顺序,建立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监测指标体系。根据这一结果,在确保实现监测目标的前提下,对现行的监测指标进行了优化。2.利用建立的监测指标体系,选取秦岭中部大熊猫分布最为集中的佛坪、老县城和观音山3个自然保护区为研究样地,通过对野外监测的布样、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进行系统的描述和探索,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研究区域2008年至2010年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状况、伴生动物空间分布及种类结构、干扰的种类和时空分布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从2008年到2010年,研究区大熊猫痕迹样线遇见率没有显着性差异,研究区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基本稳定;老县城村周边、观音山保护区沿108国道附近及108到凉风垭沿线的人为干扰较为严重,主要是放牧、采药和旅游等活动带来的干扰,从干扰种类上来看各年份变化不大。3.通过大熊猫生境选择分析,确立了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别为:A层为需要通过运算获得的指标,包括地形因子、植被因子、食物因子和干扰因子4类指标;B层为可以通过野外调查监测直接获取数据的指标,包含的指标有:地形因子要有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坡位等;植被因子有森林起源、植被类型、乔木郁闭度和高度、灌木盖度和高度;食物因子包括有无竹子、竹种、高度、生长状况;干扰因子主要包括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类干扰。C层为B层各因子的特征值。在建立栖息地评价模型时,首先将各因子在生境选择分析中的Wi的标准化值ai作为权重值进行分析,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各因子在生境中的作用,避免了以往简单等级赋值的笼统性和不准确性,为获得准确评价结果奠定了基础。最后根据建立的评价模型,利用GIS等综合手法,对研究区的大熊猫栖息地进行评估。利用大熊猫分布点验证结果发现利用该评价模型及因子赋值方法进行评价的栖息地质量更为真实合理。4.对野外监测的抽样强度、监测数据的获取方式及大熊猫受干扰的量化研究技术等进行探索,寻求更为经济、客观的监测数据获取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监测参数体系。结果发现对一些依靠主观判断的数据,利用传统方法其精度和准确度往往达不到30%,因此在监测和调查中应尽量采用客观方式获取数据,如采用仪器、GIS等方式来获取,监测中尽量不要采用无法客观度量的因子。同时发现不同的抽样强度对抽样结果的精度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即使在进行三分之一强度的抽样(或样线大于30条)时,其精度也可以保证在80%左右,可以满足监测的基本需要。同时利用粪便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进行非损伤性大熊猫受干扰状况监测研究,发现大熊猫粪便糖皮质激素含量水平与大熊猫栖息地受干扰等级成高度正相关性,表明这一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大熊猫受干扰的状况,这也是国内首次将此技术应用于野外野生动物受干扰的监测研究。本研究结果证明,建立秦岭大熊猫监测指标体系,有利于在节约监测成本的前提下,客观、快速、准确的获取野外监测数据,及时对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现状开展准确评估,为准确了解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保护策略,从而有效地开展大熊猫秦岭亚种的保护工作。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建立也为当地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监测起到了指导和示范作用。
王昌海[7](2011)在《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近些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追求片面、短期的经济效益,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锐减或者丧失,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实践,人们认识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然而,建立自然保护区仅仅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地管理好保护区,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我国政府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过程中,并没有直接重视综合的产出问题,这期间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矛盾。面对这些问题,政策调整和创新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最迫切任务,而保护政策的调整要有依据,最基本的就是投入产出问题,即:成本效益问题。因此,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计量以及评价自然保护区发展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并为在立法和现行法律修改方面做着积极准备。基于以上背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加以评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为研究区域,并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分析为全新视角,结合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概述,针对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定性总结,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及效益定量分析研究。本研究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数据以及二手统计资料进行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计量及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本效益的预测分析,最后对秦岭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进行了优化分析。回顾这一研究过程,本论文基本上回答了开篇绪论里提出的4个问题:①本研究完整的界定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的概念,诠释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的内涵特征;②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的特点,筛选了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保护成本的计量指标,同时系统性的建立了成本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数据进行了计量;③对计量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计量结果的货币值大小和成本效益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对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计量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得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目前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④为了更好的分析自然保护区的成本效益,本研究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的成本效益进行了曲线预测分析,并得到了拟合优度最优的曲线方程,为保护区保护政策的优化作了理论支撑。论文最后,基于保护区成本效益分析及评价对自然保护区政策作了优化,具体给出了政策优化的方面及针对性建议。
陈洋[8](2010)在《小兴安岭乌拉浑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选择和适宜性评价》文中提出2009年7-10月,在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对小兴安岭地区乌拉浑林场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应用GIS软件,采用模糊赋值求积法建立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对研究地区黑熊的生境做出初步评价,并探讨有效的管理策略。1、应用Vanderploeg & Scavia选择指数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对小兴安岭乌拉浑林场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熊喜欢远离人类干扰、海拔>400米、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坡度>30。、阳坡、隐蔽级和郁闭度适中、灌木密度>15棵、倒木密度>3棵、地理性为山脊的地形。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乌拉浑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的共同因子是地形因子、隐蔽因子和植被因子。2、应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小兴安岭黑熊栖息地进行空间模拟分析,乌拉浑林场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活动的影响,研究地乌拉浑地区的黑熊最适宜生境面积为1.875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6%;适宜生境面积为24.5277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48%;次适宜生境面积为86.769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28%;不适宜生境面积为35.701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98%。在实际生境内,最适宜生境面积为1.663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2%;适宜生境面积为20.105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5%;次适宜生境面积为72.588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8.76%;不适宜生境面积为54.6867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73%。烟筒山林场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活动的影响,研究地乌拉浑地区的黑熊最适宜生境面积为3.5919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适宜生境面积为90.639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15%:次适宜生境面积为122.2983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68%;不适宜生境面积为84.135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98%。在实际生境内,最适宜生境面积为3.106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33%;适宜生境面积为74.434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76%;次适宜生境面积为116.6859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8.81%;不适宜生境面积为106.437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4%。
杨凤梅[9](2009)在《西秦岭及毗领地区旅游地理学研究》文中提出西秦岭位于甘肃东南部,不仅是甘肃的南大门,也是东出进入陕西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省内主要的长江流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实地调研等方法,从资源赋存和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的类型、客源结构、旅游资源货币价值评估等方面对西秦岭地区的重点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首先,通过对西秦岭地区的资源赋存、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类型的分析可知,西秦岭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品位较高,具独特性、垄断性与不可替代性。同时,潜力颇大,尤其壮美风光、秀奇山水、伏羲文化、秦祖文化、三国文化、觉乃藏族文化及红色旅游文化等不仅是甘肃省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该区重要景区客源市场的调查可知,西秦岭地区的游客目前主要是甘肃省内及周边省份的游客。主要原因是由于西秦岭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可进入性比较差。尤其是西秦岭地区的很多景区尚处于开发初期,管理和宣传还没有走上正轨,知名度不够。此外,陕西、四川等周边省份高等级的、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其次,本文基于资产价值与旅游内在价值的区别,重新界定了内在价值的样本选取范围,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旅行费用法(TCM)和条件价值法(CVM),分别对西秦岭重点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及内在价值进行了评估。计算得出,2007年冶力关风景区国内旅游价值为40701.84万元,内在价值为1800万元;官鹅沟风景区国内旅游价值为14587.62万元,内在价值为1100万元;万象洞风景区国内旅游价值为4223.48万元,内在价值为650万元;2004年麦积山风景区国内旅游价值为40770.17万元,内在价值为10500万元;2006年贵清山-遮阳山风景区国内旅游价值为6191.14万元,内在价值为6962.44万元。利用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各景区游客的社会学属性对支付意愿(WTP值)的影响,发现年龄和职业属性与支付意愿的相关性很好,其他因素并不是主要影响因子。最后,本文建议西秦岭地区开发旅游业,首先要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进入性及服务水平;其次要挖掘产品内涵,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再次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当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最后,要加强区域合作,打破行政界限,进行合理规划和组合,形成联动模式,以此带动该地旅游业的发展。
李树生[10](2008)在《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森林植物多样性估测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度量模型和预测模型,评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多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的适用性,并详细地论述了广义线性模型建模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的方法,结合我国东北林区的实际情况,构造了关于森林植物多样性的联立方程组模型。以下是本文的一些主要观点和结论:首先,探索生物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是近几十年来生态学的核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度量,仍将是今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有多达12种以上的不同解释,产生了众多的概念和评价方法,这势必造成诸多混乱和不便。从研究的实际出发,一个好的定义,不仅要包含物种数目,而且还要包括绝对多度或相对多度,加强在这方面的理解对今后生物多样性的度量和估测尤为必要。其次,本文综述了生物多样性及其度量方面的大量研究资料,经综合分析认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一般分为四个层次或水平。其中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在尺度研究上,多样性指数可分为三个大类: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α多样性指数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以物种数目的多寡进行测量的。本文主要集中研究生物物种多样性,它通常用作一个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物种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稀有度、相对物种多度等。一定区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定是从物种丰富度开始,这也构成了许多生态模型的研究基础。第三,本研究数据来自我国东北林区几个林业局调查的标准地资料。为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本文采用交叉验证),把一个大的样本数据集分成几个数据子集:①一个数据子集(205块)用作数据分析与建模,②其它的子集(98+64=162块)被保留下来,称为验证或检验子集,随后作为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和检验用。调查因子主要包括优势树种或树种组、起源、胸径、树高及株数,此外还在每个标准地中又设置了1个5m×5m样方调查灌木层、4个2m×2m样方调查草本层。本文用不同的方法对森林群落水平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研究。用各种多样性指数公式计算了主要群落内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特别地分析了相对物种多度分布。在相对多度研究上选用了九种概率分布模型,这九种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依次为:贝塔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几何分布、对数分布和奈曼A型分布,并进行了严格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其它八种分布均被遭到拒绝,只有贝塔分布获得了通过,且拟合的结果非常理想。因此在这套数据集中用它来描述森林群落的相对多度非常合适。第四,本文定义了拟最大物种数的概念。估计物种丰富度是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本目标,由于物种丰富度作为对生物多样性十分敏感的指数,它通常是总体物种数的偏小估计,从而造成生物多样性指数是一个偏序集。在一个有限的样本中,如何能够估计最大物种数,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一些可获得的方法中,刀切法和自助估计法可以弥补物种数估计偏小的问题,原因在于刀切法和自助估计法比其它估计方法在估计变量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偏差。此法利用模拟和再抽样技术可获得最接近总体的物种数。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广义线性模型的建模研究上。虽然回归分析及模型预测技术在生物多样性度量模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系统性地应用新的统计技术仍十分有限。应用现代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物种或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模型是非常有益的。以下是模型实现的一般过程。广义线性模型是线性模型的扩展,对数据的要求不必局限于服从正态分布,同时放松了对“方差一致性”的要求,这在传统的一般线性模型假设检验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广义线性模型假设检验中,响应变量也可以服从其它分布(如:泊松分布,二项分布及多项分布等)。例如:一些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算数据却在广义线性模型的背景下,作为服从泊松分布的随机变量,却能够获得合适的分析结果。本文通过实例由浅入深地描述了森林群落多样性广义线性模型的建模过程。在似乎不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植物多样性模型方程中相互依赖关系,引入三个内生变量Y1(乔木层多样性指数)、Y2(灌木层多样性指数)、Y3(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同时引入三个外生变量X1(优势林分)、X2(起源)和X3(龄组),则联立方程组模型用矩阵方程表示为:YB+xΓ二ε(其中,B和Γ是两个结构参数矩阵,ε是一个不可观察的残差矩阵)。根据方程中隐含的参数间约束条件,生成线性限制方程HA=L,这是多样性联立方程组模型求解必不可少的条件。虽然,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在单个方程参数的估计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如果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单独去估计每一个方程的参数而不考虑方程组中的其他方程时,势必忽略方程组间的相关关系,用此方法估计的参数不但有偏,而且是非一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物多样性指数联立方程组模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结构方程中的误差项也存在着依赖关系,这就要求探索其它的途径,选择合适的估计方法对联立方程组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比较实用的有广义最小二乘法、二步最小二乘法和三步最小二乘法。特别是,三步最小二乘法综合了各种限制因子和结构方程估计的优点,或将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估计方法。最终通过参数求解获得了森林植物多样性联立方程组模型。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自变量优势林分、起源、龄组的作用均显着。
二、大熊猫的野外活动与性别、年龄、环境的关系及数量化方法Ⅰ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熊猫的野外活动与性别、年龄、环境的关系及数量化方法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浙西南山地森林秋季景观质量评价与林相颜色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现状及评述 |
1.2.1 森林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
1.2.2 森林美学及景观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3 森林景观颜色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样地设置 |
2.1.2 各项指标计算方法 |
2.1.3 数据分析方法 |
2.1.4 群落划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森林群落类型划分 |
2.2.2 森林景观植物物种组成 |
2.2.3 森林景观植物物种多样性 |
2.2.4 森林群落结构分析 |
2.3 小结 |
2.3.1 森林群落类型划分 |
2.3.2 森林景观植物物种组成 |
2.3.3 森林景观植物物种多样性 |
2.3.4 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
3 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美景度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1.1 景观评价方式的选取 |
3.1.2 取样方法 |
3.1.3 景观评价方法 |
3.1.4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美景度值 |
3.2.2 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 |
3.2.3 林外近景观美景度评价对评价者的选择的合理性检验 |
3.2.4 主要构景要素对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美景度的影响分析 |
3.3 小结 |
3.3.1 不同群落类型秋季林外近景观美景度的排序及分析 |
3.3.2 秋季林外近景观主要构景要素及美景度评价模型 |
3.3.3 不同群体评价者对林外近景观美景度评价具有一致性 |
3.3.4 主要构景要素对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美景度的影响 |
4 森林秋季林内景观美景度评价 |
4.1 研究方法 |
4.1.1 取样方法 |
4.1.2 林内构景要素分解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森林秋季林内景观美景度 |
4.2.2 森林秋季林内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 |
4.2.3 林内景观美景度评价对评价者的选择的合理性检验 |
4.2.4 主要构景要素对森林秋季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影响 |
4.3 小结 |
4.3.1 不同群落类型秋季林内景观美景度的排序及分析 |
4.3.2 山地森林秋季林外与林内景观美景度值没有显着性差异 |
4.3.3 秋季林内景观主要构景要素及美景度评价模型 |
4.3.4 不同群体评价者对林内景观美景度评价具有一致性 |
4.3.5 主要构景要素对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美景度的影响 |
5 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林相颜色构成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模型转化分析方法 |
5.1.2 颜色构成与美景度值的函数关系式构建方法 |
5.1.3 求解最优颜色构成模式的所有k组合的枚举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森林秋季林相颜色构成模型 |
5.2.2 颜色构成与美景度值的函数关系 |
5.2.3 所有k组合及SBE值的枚举结果 |
5.2.4 SBE取最大值时的最优颜色构成模式 |
5.3 小结 |
5.3.1 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林相颜色构成模型 |
5.3.2 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林相颜色构成模式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
6.1.2 森林秋季景观质量评价 |
6.1.3 森林秋季林外近景观林相颜色构成 |
6.2 讨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乔木景观植物 |
附表B 灌木景观植物 |
附表C 草本景观植物 |
附图A 具有代表性的林外近景观 |
附图B 具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 |
致谢 |
(3)最小累积阻力生态网络方法的优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境破碎化影响 |
1.1.2 生态网络构建方法的现有不足 |
1.2 生态网络的理论和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网络相关概念 |
1.2.1.1 生态网络的含义与分类 |
1.2.1.2 生态网络的功能 |
1.2.2 生态网络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程 |
1.2.2.1 19 世纪公园系统规划思想起源时期 |
1.2.2.2 20 世纪户外开放空间规划时期 |
1.2.2.3 20 世纪80 年代至今多尺度生态网络综合规划时期 |
1.2.3 国内外生态网络的研究进展 |
1.3 生态网络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1 景观格局指数方法 |
1.3.2 景观连接度相关方法 |
1.3.3 相关分析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传统最小累积生态网络方法的优化 |
2.1 栖息地确认 |
2.2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
2.3 踏脚石确定 |
2.4 对栖息地现状的景观结构与连接度评价 |
2.4.1 对栖息地现状的景观格局与结构评价 |
2.4.2 对栖息地现状的景观功能连接度评价 |
2.5 阻力值设定 |
2.6 生态廊道生成 |
2.7 对生态网络的景观结构与连接度评价 |
2.8 两种量化评价结果的相关分析 |
2.9 不同生态过程下重要斑块节点的识别 |
第三章 广西扶绥黑叶猴生态网络构建 |
3.1 黑叶猴种群特征与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黑叶猴种群特征 |
3.1.2 研究区域黑叶猴基本概况 |
3.1.3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3.1.4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3.2 构建方法 |
3.2.1 栖息地确定 |
3.2.1.1 中华屯 |
3.2.1.2 佐偎屯 |
3.2.1.3 陇邓屯 |
3.2.2 数据来源与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
3.2.3 踏脚石识别 |
3.2.4 对栖息地现状的连接度现状评价 |
3.2.4.1 景观格局与结构连接度分析 |
3.2.4.2 景观功能连接度分析 |
3.2.5 阻力值设定 |
3.2.6 生态廊道生成 |
3.2.7 对生态网络的连接度评价 |
3.2.7.1 景观格局与结构连接度分析 |
3.2.7.2 景观功能连接度分析 |
3.2.8 对两种量化方法的一致性检验 |
3.2.9 不同生态过程上重要斑块节点识别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生态网络构建结果 |
4.2 研究区景观格局与结构连接度变化 |
4.3 不同生态过程下的功能连接度变化 |
4.4 景观结构变化与功能连接度的关系 |
4.5 重要踏脚石斑块的分布与组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景观指数与功能连接度评价相结合对生态网络的重要性 |
5.2 目标种迁移距离的设置 |
5.3 生态网络的宽度设置 |
5.4 关键战略点的保护与连接 |
5.4.1 踏脚石斑块识别与保护 |
5.4.2 生态关键节点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大熊猫保护的种群动力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记号 |
1 绪论 |
1.1 大熊猫种群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 |
1.2 大熊猫种群数学模型研究简介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 数学分析相关理论 |
1.4.1 时滞微分方程理论 |
1.4.2 脉冲微分方程理论 |
2 大熊猫与两种主食竹动力学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大熊猫与两种主食竹三维系统解的正性和有界性 |
2.3 大熊猫灭绝周期解的稳定性 |
2.4 大熊猫与主食竹持续生存研究 |
2.5 五一棚地区大熊猫与冷箭竹和拐棍竹数值模拟分析 |
2.5.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5.2 生命系数的确定 |
2.5.3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2.6 小结 |
3 森林-竹子-大熊猫三位一体生态系统维持机制数学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解的正性与有界性 |
3.3 三位一体系统的持续性研究 |
3.4 结论与讨论 |
4 大熊猫在复杂斑块间扩散和迁移数学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分析准备知识 |
4.3 斑块间的扩散和迁移对大熊猫种群的持续性和灭绝性的影响 |
4.4 大熊猫在n个斑块间扩散系统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 |
4.5 大熊猫种群在两相邻斑块间扩散和迁移的数值模拟研究和生态解释 |
4.6 结论在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中的应用 |
4.6.1 研究区域概况 |
4.6.2 结论 |
5 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模式数学模型研究 |
5.1 在两相邻斑块间选择生境较好的斑块放归圈养大熊猫模型研究 |
5.1.1 引言 |
5.1.2 模型构建和准备工作 |
5.1.3 状态反馈脉冲控制系统阶1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及其稳定性 |
5.1.4 数值模拟和生态解释 |
5.2 在两个相邻斑块内同时放归圈养大熊猫模型研究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5)近50年西双版纳人象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提要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 |
1.2.1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概念和类型 |
1.2.2 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
1.2.3 野生动物肇事的危害 |
1.3 人象冲突 |
1.3.1 野象的生存现状及其保护 |
1.3.2 人象冲突的原因 |
1.3.3 人象冲突的后果 |
1.3.4 人象冲突的缓解途径 |
1.4 中国野生亚洲象研究概述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提要 |
2.1 中国亚洲象及其分布概况 |
2.1.1 临沧的亚洲象 |
2.1.2 普洱的亚洲象 |
2.1.3 西双版纳的亚洲象 |
2.2 研究区及其当前两个主要生态问题 |
2.2.1 西双版纳概况 |
2.2.2 当前两个主要生态问题 |
3 研究方法 |
提要 |
3.1 人象关系演变阶段的划分 |
3.2 亚洲象活动和村寨发展变化的研究 |
3.3 村寨范围内亚洲象可利用食物分布与组成的研究 |
3.4 道路影响亚洲象活动的研究 |
3.5 偷猎影响亚洲象活动的研究 |
3.6 自然资源管理与亚洲象保护效应的研究 |
3.7 防范和缓解亚洲象肇事的研究 |
3.7.1 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的行为节律及基地的利用效应 |
3.7.2 防象措施和亚洲象肇事补偿的效应 |
3.8 社区居民认知亚洲象肇事与保护的研究 |
3.8.1 社区调查 |
3.8.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 人象关系的演变 |
提要 |
4.1 人象关系演变阶段的划分 |
4.2 人象互不侵犯(1956-1971) |
4.3 人象频繁接触(1972-1990) |
4.4 人象冲突加剧(1991-1995) |
4.5 严格保护亚洲象与亚洲象严重肇事(1996-2005) |
4.6 人象拉锯式对抗(2006-2012) |
5 第一阶段(1959-1971年):人象互不侵犯 |
提要 |
5.1 亚洲象的分布及活动特征 |
5.2 影响亚洲象分布和活动的主要因素 |
5.2.1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性保护活动 |
5.2.2 丰富的天然食物 |
5.3 人象互不侵犯的含义及形成的驱动力 |
5.3.1 含义 |
5.3.2 世居民族与亚洲象互不交叉的分布格局 |
5.3.3 传统生态文化对亚洲象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
5.4 小结 |
6 第二阶段(1972-1990年):人象频繁接触 |
提要 |
6.1 亚洲象的分布及活动特征 |
6.2 影响亚洲象分布和活动的主要因素 |
6.2.1 “合法”捕杀亚洲象的行动 |
6.2.2 偷猎亚洲象 |
6.2.3 居住地变迁和种植用地扩张 |
6.2.4 自然保护区边界的划定和管理体系的建立 |
6.3 人象频繁接触的含义及形成的驱动力 |
6.3.1 含义 |
6.3.2 人口的迁移和增长 |
6.3.3 从有林地到人类用地的土地利用转变 |
6.3.4 传统生态文化意识向利己意识的转变 |
6.4 小结 |
7 第三阶段(1991-1995年):人象冲突加剧 |
提要 |
7.1 亚洲象的分布与肇事 |
7.1.1 分布及特点 |
7.1.2 亚洲象肇事与驱赶亚洲象 |
7.2 影响亚洲象分布和活动的主要因素 |
7.2.1 扩大保护区内外的人工种植 |
7.2.2 偷猎亚洲象 |
7.3 人象冲突加剧的含义及形成的驱动力 |
7.3.1 含义 |
7.3.2 人象生存空间重叠 |
7.3.3 生境条件缺失迫使亚洲象走出保护区 |
7.4 小结 |
8 第四阶段(1996-2005年):严格保护亚洲象与亚洲象严重肇事 |
提要 |
8.1 亚洲象的分布与肇事 |
8.1.1 分布及特点 |
8.1.2 亚洲象肇事及其防范 |
8.2 影响亚洲象分布和活动的主要因素 |
8.2.1 强化亚洲象保护 |
8.2.2 人类活动区扩展与亚洲象肇事的循环 |
8.3 严格保护亚洲象与亚洲象严重肇事的含义及形成的驱动力 |
8.3.1 含义 |
8.3.2 强制保护亚洲象的效应 |
8.3.3 种植用地的进一步扩大 |
8.3.4 严格保护森林的效应 |
8.3.5 围挡式防象措施的效应 |
8.4 小结 |
9 第五阶段(2006-2012年):入象拉锯式对抗 |
提要 |
9.1 亚洲象的活动区域与亚洲象肇事 |
9.1.1 活动区域 |
9.1.2 亚洲象扰动区与亚洲象肇事 |
9.1.3 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的建立实施 |
9.2 影响亚洲象分布和活动的主要因素 |
9.2.1 亚洲象对农作物和村寨的依赖 |
9.2.2 公路的修建与运行 |
9.3 人象拉锯式对抗的含义和驱动力 |
9.3.1 含义 |
9.3.2 亚洲象可采食的植物在村寨的分布与组成:以中田坝村为例 |
9.3.3 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的行为节律:以关坪食物源基地为例 |
9.3.4 道路对亚洲象活动的影响:以国道213、思小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为例 |
9.3.5 亚洲象公众责任险实施的效应 |
9.3.6 社区居民对亚洲象肇事与保护的认知和态度 |
9.3.7 社区居民对当前生产生活的依赖 |
9.4 小结 |
10 讨论与结论 |
提要 |
10.1 讨论 |
10.1.1 生境优劣是驱动人与野生动物关系演变的表面因素 |
10.1.2 社会文化变革是驱动人与野生动物关系演变的本质因素 |
10.1.3 人象间的阶段性演进突显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
10.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6)秦岭大熊猫生存状态的监测参数体系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格目录 |
插图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秦岭大熊猫种群分布和现状 |
1.3 秦岭大熊猫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 |
1.4 大熊猫监测及栖息地评估研究 |
1.4.1 大熊猫栖息地研究进展 |
1.4.2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 |
1.4.3 大熊猫监测及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4 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
1.6.1 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参数体系的建立 |
1.6.2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的现状和生境综合评价体系 |
1.6.3 大熊猫的栖息地保护技术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调查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1.2 陕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 |
2.1.3 观音山自然保护区 |
2.2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 |
2.2.1 地面调查数据 |
2.2.2 遥感数据 |
2.2.3 地理信息数据 |
3. 大熊猫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研究方法 |
3.1.1 概念定义 |
3.1.2 确定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3 监测指标选取的步骤 |
3.2 研究结果 |
3.2.1 目标分析法结果 |
3.2.2 主成分分析法结果 |
3.2.3 相关分析结果 |
3.2.4 监测因子综合评分结果 |
3.3 讨论和结论 |
4. 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野外监测 |
4.1 研究地点及时间 |
4.2 研究方法 |
4.2.1 监测样线的布设 |
4.2.2 野外数据的收集 |
4.2.3 内业及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 |
4.3.2 同域分布的其他野生动物 |
4.3.3 大熊猫栖息地干扰状况 |
4.4 结论 |
5.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现状和生境综合评价 |
5.1 大熊猫栖息地评估指标选择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栖息地选择指标分析结果 |
5.2 栖息地评价模型的建立 |
5.2.1 生境评价的数据处理 |
5.2.2 大熊猫栖息地评价指标分析 |
5.2.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 研究结果 |
5.3.1 大熊猫栖息地受干扰现状评价 |
5.3.2 地型指标适宜度的评价 |
5.3.3 栖息地植被制图及食物指标适应性评价 |
5.4 栖息地综合评价结果 |
5.5 讨论与结论 |
6.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监测技术 |
6.1 监测数据获取方法研究 |
6.1.1 研究方法 |
6.1.2 结果 |
6.1.3 结论 |
6.2 大熊猫监测的抽样技术研究 |
6.2.1 抽样强度对密度和数量结果影响 |
6.2.2 抽样强度研究结果 |
6.2.3 结论 |
6.3 大熊猫受干扰的非损伤性量化监测技术 |
6.3.1 研究方法 |
6.3.2 大熊猫受干扰量化监测结果 |
6.3.3 讨论与结论 |
7. 秦岭大熊猫保护对策和建议 |
7.1 对大熊猫监测工作的建议 |
7.1.1 确定适合的抽样强度 |
7.1.2 精简监测指标及因子 |
7.1.3 改进监测方法 |
7.2 对大熊猫其栖息地评估的建议 |
7.3 对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方面的建议 |
7.3.1 栖息地保护以自然恢复为主 |
7.3.2 加强生态走廊的建设和研究 |
7.3.3 关注政策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清单 |
致谢 |
(7)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3 自然保护总效益评价计量体系研究进展 |
1.3.4 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计量方法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论文内容的构成 |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数据来源和研究区域 |
1.6.1 数据来源 |
1.6.2 研究区域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计量的主要理论基础 |
2.1.1 价值理论 |
2.1.2 外部性理论 |
2.1.3 消费者剩余理论 |
2.2 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优化的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参与式发展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5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
3.1 秦岭的范围 |
3.2 秦岭自然保护区建设概况 |
3.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概念及概述 |
3.3.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特点 |
3.3.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
3.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4.1 引言 |
3.4.2 研究方法及区域 |
3.4.3 调研数据统计及描述性分析 |
3.4.4 目前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5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效益计量 |
4.1 引言 |
4.2 本章相关概念及经济效益内涵分析 |
4.2.1 经济价值 |
4.2.2 经济效益 |
4.2.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概念界定 |
4.2.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内涵分析 |
4.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方法 |
4.3.1 市场价值法 |
4.3.2 专家咨询法(模拟市场法) |
4.3.3 条件价值法 |
4.3.4 旅行费用法 |
4.4 构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 |
4.4.1 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4.2 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
4.4.3 相关指标的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
4.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 |
4.5.1 林木保护价值(A_(111))计量 |
4.5.2 珍稀物种保护价值(A_(112))计量 |
4.5.3 保护区群非实物价值(A_(12))计量 |
4.5.4 非木质林产品产出收益(A_(211))计量 |
4.5.5 木材产出收益(A_(212))计量 |
4.5.6 旅游收益(A_(213))计量 |
4.5.7 农林牧渔业等产出收益(A_(214))计量 |
4.5.8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收益(A_(221))计量 |
4.6 计量结果分析 |
4.6.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结果 |
4.6.2 经济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效益计量 |
5.1 引言 |
5.2 生态效益相关概念及特征分析 |
5.2.1 生态价值 |
5.2.2 生态功能 |
5.2.3 生态效益 |
5.2.4 生态价值、生态功能、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
5.2.5 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界定 |
5.2.6 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特征(内涵)分析 |
5.3 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特点 |
5.4 生态效益计量的方法 |
5.5 构建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 |
5.5.1 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建立 |
5.5.2 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
5.6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 |
5.6.1 涵养水源效益(B_1)计量 |
5.6.2 保育土壤效益(B_2)计量 |
5.6.3 固碳制氧效益(B_3)计量 |
5.6.4 净化环境质量效益(B_4)计量 |
5.6.5 调节区域气候效益(B_5)计量 |
5.6.6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B_6) |
5.7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7.1 生态效益计量结果 |
5.7.2 生态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效益计量 |
6.1 引言 |
6.2 社会效益相关概念及特征分析 |
6.2.1 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概念界定 |
6.2.2 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特征分析 |
6.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 |
6.3.1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3.2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
6.3.3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
6.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 |
6.4.1 科研、教育效益(C_(11))计量 |
6.4.2 人口素养效益(C_(12))计量 |
6.4.3 人口文化脱贫效益(C_(13))计量 |
6.4.4 社会安定效益(C_(14))计量 |
6.4.5 人口寿命延长效益(C_(21))计量 |
6.4.6 疗养防病效益(C_(22))计量 |
6.4.7 居民陶冶情操效益(C_(23))计量 |
6.4.8 劳动力就业效益(C_(31))计量 |
6.4.9 劳动生产率效益(C_(32))计量 |
6.4.10 生活质量提高效益(C_(33)) |
6.4.11 科技推广效益(C_(34))计量 |
6.5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5.1 计量结果 |
6.5.2 计量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计量 |
7.1 引言 |
7.2 成本相关概念及内涵分析 |
7.2.1 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概念界定 |
7.2.2 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
7.2.3 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内涵分析 |
7.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方法 |
7.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
7.4.1 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4.2 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
7.4.3 成本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
7.4.4 小结 |
7.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计量 |
7.5.1 就地保护成本(D_(11))计量 |
7.5.2 资源持续利用成本(D_(12))计量 |
7.5.3 保护机构运行成本(D_(13))计量 |
7.5.4 野生动物救治饲养成本(D_(14))计量 |
7.5.5 损害补偿成本(D_(21))计量 |
7.5.6 宣传教育成本(D_(22))计量 |
7.5.7 科学研究成本(D_(23))计量 |
7.5.8 其他间接成本(D_(24))计量 |
7.5.9 土地等资源收益放弃的成本(D_(31))计量 |
7.6 计量结果与分析 |
7.6.1 计量结果 |
7.6.2 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分析 |
8.1 引言 |
8.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计量结果的一般分析 |
8.2.1 计量结果分析 |
8.2.2 计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
8.2.3 综合效益货币值的调整 |
8.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的承担-享受者分析 |
8.3.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
8.3.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利益相关者分析 |
8.3.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的承担者分析 |
8.3.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的享受者分析 |
8.3.5 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
8.3.6 小结 |
8.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发展趋势分析 |
8.4.1 关于保护成本投入趋势 |
8.4.2 关于综合效益发展趋势 |
8.4.3 小结 |
8.5 秦岭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
8.5.1 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
8.5.2 综合效益-直接成本预测分析 |
8.5.3 综合效益-间接成本预测分析 |
8.5.4 综合效益-机会成本预测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9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
9.1 引言 |
9.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的选择 |
9.2.1 各种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9.2.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
9.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9.3.1 评价指标层及评价指标确定 |
9.3.2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
9.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 |
9.4.1 各层次指标权重计算 |
9.4.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归一化) |
9.4.3 评价指标隶属关系函数确定及模糊评价 |
9.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各保护区模糊评价横向对比分析 |
9.5.1 各保护区综合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
9.6 本章小结 |
10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政策优化 |
10.1引言 |
10.2 保护政策优化的意义 |
10.2.1 适应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10.2.2 保护政策优化是由新时期区域主要矛盾状态决定的 |
10.3 现行保护政策概述 |
10.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政策优化 |
10.4.1 针对成本效益计量结果的政策优化 |
10.4.2 针对成本效益分析及综合效益的评价的政策优化 |
10.5 本章小结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全文结论 |
11.2 全文展望 |
11.2.1 研究的创新点 |
11.2.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获得成果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8)小兴安岭乌拉浑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选择和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黑熊的一般介绍 |
1.3 国内外黑熊生态习性的研究现状 |
1.3.1 黑熊的生境选择 |
1.3.2 黑熊的家域研究 |
1.3.3 黑熊的食性研究 |
1.4 野生动物的生境与生境选择 |
1.4.1 生境的含义及其要素 |
1.4.2 生境选择 |
1.4.3 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研究方法 |
1.5 生境评价与3S技术 |
1.5.1 生境评价及其研究方法 |
1.5.2 3S技术在生境评价中的应用 |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水文 |
2.4 土壤 |
2.5 动植物资源 |
2.6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野外样线和样方的布设 |
3.2 生境因子的测量 |
3.3 生境选择的研究方法 |
3.3.1 资源选择指数 |
3.3.2 主成分分析 |
3.4 生境评价的研究方法 |
3.4.1 黑熊生境评价程序 |
3.4.2 影响黑熊生境质量的因素 |
3.4.3 黑熊生境因子适宜度评价准则 |
3.4.4 生境综合评价模型 |
3.4.5 生境评价单元和空间模拟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乌拉浑林场黑熊的生境选择 |
4.1.1 乌拉浑林场黑熊对生境资源的选择分析 |
4.1.2 乌拉浑林场黑熊生境的主成分分析 |
4.2 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选择 |
4.2.1 烟筒山林场黑熊对生境资源的选择分析 |
4.2.2 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的主成分分析 |
4.3 乌拉浑林场黑熊生境适宜性评价 |
4.3.1 乌拉浑林场黑熊生境的单项因素分级图 |
4.3.2 乌拉浑林场黑熊潜在生境的适宜性评价图 |
4.3.3 乌拉浑林场黑熊实际生境的适宜性评价图 |
4.3.4 潜在适宜生境和实际适宜生境 |
4.3.5 人类活动对乌拉浑林场黑熊生境的影响 |
4.4 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适宜性评价 |
4.4.1 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的单项因素分级图 |
4.4.2 烟筒山林场黑熊潜在生境的适宜性分布图 |
4.4.3 烟筒山林场黑熊实际生境的适宜性分布图 |
4.4.4 潜在适宜生境和实际适宜生境 |
4.4.5 人类活动对烟筒山林场黑熊的影响 |
4.5 乌拉浑林场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适宜性的比较 |
4.5.1 乌拉浑林场和烟筒山林场黑熊潜在生境面积的比较 |
4.5.2 乌拉浑林场和烟筒山林场黑熊实际生境面积的比较 |
5 讨论 |
5.1 小兴安岭乌拉浑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的生境选择 |
5.1.1 乌拉浑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选择的比较 |
5.1.2 小兴安岭乌拉浑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因子的选择 |
5.1.3 资源选择指数和主成分分析的比较 |
5.2 小兴安岭乌拉浑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评价 |
5.2.1 黑熊生境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择 |
5.2.2 黑熊生境适宜性评价分析 |
5.3 数据处理 |
6 小兴安岭黑熊生境保护策略与建议 |
6.1 小兴安岭黑熊生境面临的威胁 |
6.2 小兴安岭黑熊生境保护策略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西秦岭及毗领地区旅游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理论研究进展 |
1.1.1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 |
1.1.2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
1.2.2 西秦岭旅游资源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筛选法 |
1.4.2 野外考察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专业软件分析法 |
1.4.5 案例对比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第2章 西秦岭地理特征 |
2.1 西秦岭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
2.1.1 着名学者关于西秦岭地理位置与范围的阐述 |
2.1.2 本研究中西秦岭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3.1 气温 |
2.3.2 降水 |
2.3.3 风 |
2.3.4 日照 |
2.3.5 气候分区 |
2.4 主要河流 |
2.4.1 嘉陵江 |
2.4.2 洮河 |
2.4.3 渭河 |
2.5 植被 |
2.6 主要行政区域 |
2.7 交通状况 |
2.8 经济条件 |
2.8.1 陇南市 |
2.8.2 西秦岭西段——畜牧为主的经济 |
2.8.3 定西南 |
2.8.4 天水市及辖县 |
第3章 西秦岭旅游资源分类 |
3.1 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划分体系 |
3.1.1 旅游资源的特征 |
3.1.2 旅游资源分类 |
3.1.3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
3.2 西秦岭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及数量分析 |
3.2.1 类型结构分析 |
3.2.2 资源类型数量比重分析 |
3.3 自然旅游资源分析 |
3.4 人文旅游资源分析 |
3.5 西秦岭各主类景观分析 |
3.5.1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
3.5.2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
3.5.3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 |
3.5.4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 |
3.5.5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
3.5.6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 |
3.5.7 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 |
3.5.8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 |
3.6 西秦岭旅游资源的特色 |
3.6.1 特殊的地质地貌与气候条件形成了高品质的自然旅游资源,多岩溶景观 |
3.6.2 建有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
3.6.3 全区广布丰富的人文景观 |
3.7 西秦岭各主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
3.7.1 地文景观 |
3.7.2 水域风光类景观 |
3.7.3 生物景观 |
3.7.4 天象与气候景观 |
3.7.5 遗址遗迹类景观 |
3.7.6 建筑与设施类景观 |
3.7.7 旅游商品类景观 |
3.7.8 人文活动类景观 |
3.8 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及评价 |
3.8.1 评价的基本原则 |
3.8.2 评价因子 |
3.8.3 质量等级评定体系 |
3.9 西秦岭重点风景名胜区 |
3.9.1 冶力关风景区 |
3.9.2 大峪沟风景区 |
3.9.3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
3.9.4 万象洞 |
3.9.5 西峡 |
3.9.6 康县阳坝——梅园沟 |
3.9.7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
3.9.8 贵清山-遮阳山旅游风景区 |
第4章 西秦岭旅游客源市场调查研究 |
4.1 客源市场空间结构 |
4.1.1 客源地构成 |
4.1.2 地理集中指数和客源吸引半径 |
4.2.西秦岭地区游客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4.2.1 性别结构 |
4.2.2 年龄结构比较 |
4.2.3 职业类型 |
4.2.4 文化程度 |
4.2.5 月均收入构成 |
4.3 西秦岭游客的旅游行为 |
4.3.1 出游方式 |
4.3.2 出游目的 |
4.3.3 对西秦岭重要景区的感知程度 |
4.3.4 西秦岭各景区游客的到访次数及重游意愿 |
第5章 西秦岭重点风景名胜区资源价值评估 |
5.1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 |
5.1.1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体系 |
5.1.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体系 |
5.1.3 森林资源或森林生态系统 |
5.1.4 湿地资源与海洋资源 |
5.1.5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
5.1.6 历史文化古城的价值评估体系 |
5.1.7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 |
5.2 旅游价值的评估方法——旅行费用法(TCM) |
5.2.1 旅行费用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5.2.2 旅行费用法的技术路线 |
5.3 重点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 |
5.3.1 样本的估计 |
5.3.2 小区的划分及旅游率的计算 |
5.3.3 游客的消费者支出 |
5.3.4 消费者剩余的估算 |
5.4 西秦岭重点风景区的非使用价值评估——内在价值评估 |
5.4.1 内在价值概念 |
5.4.2 条件价值法(CVM) |
5.5 计算结果讨论与分析 |
5.5.1 支付率对比研究 |
5.5.2 支付额 |
5.5.3 支付动机 |
5.5.4 内在价值的估算 |
5.5.5 偏差分析 |
第6章 九寨沟游客行为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1.1 区域选择 |
6.1.2 区域概况 |
6.2 客源市场 |
6.3 九寨沟游客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
6.3.1 性别属性 |
6.3.2 年龄构成 |
6.3.3 受教育程度 |
6.3.4 职业构成及人均收入 |
6.3.5 旅游动机 |
6.3.6 重游率 |
6.4 九寨沟游客的感知行为分析 |
6.4.1 游客时九寨沟的感知 |
6.4.2 游客对汶川大地震的感知 |
6.4.3 汶川大地震对旅游者及行为方式的影响 |
6.4.4 不同人口属性的旅游者对汶川大地震的态度 |
6.5 结论 |
第7章 主要结论 |
7.1 西秦岭旅游资源的特色 |
7.2 西秦岭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
7.3 西秦岭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价值评估 |
7.4 外围条件 |
7.5 关于西秦岭重点风景区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旅游风景区游客调查表 |
附录:2 在西秦岭重要景区内调查的照片 |
附录:3 冶力关游客社会属性与WTP值的交叉表分析 |
附录:4 官鹅沟游客社会属性对WTP值的影响分析 |
附录:5 万象洞游客社会属性对WTP值的影响分析 |
附录:6 西秦岭旅游资源单体表 |
附录:7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 |
附录:8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 |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森林植物多样性估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1.1 多样性研究的七个领域和四个层次 |
1.1.2 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森林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资料 |
1.4.1 生物多样性的抽样基础 |
1.4.2 生物多样性的抽样资料组织 |
1.4.3 数据资料的分布情况 |
2 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理论和多度概率模型 |
2.1 生物多样性起源 |
2.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 |
2.3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
2.4 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和测度概念 |
2.4.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2.4.2 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
2.4.3 生物多样性的指标集 |
2.4.4 其它生物多样性概念 |
2.5 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概率模型 |
2.5.1 物种丰富度的概率特征 |
2.5.2 物种丰富度的数学期望定理 |
2.5.3 物种的丰富度和相对多度曲线 |
2.5.4 生物标准相对多度的概率模型 |
3 拟最大物种数的刀切和自助估计 |
3.1 拟最大物种数的概念 |
3.2 拟最大物种数的刀切估计的概念 |
3.2.1 刀切估计(Jackknife Estimation) |
3.3 拟最大物种数自助估计的概念 |
3.4 各优势林分的拟最大物种数的刀切和自助估计 |
3.5 利用拟最大物种数对森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和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4 各优势林分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与分析 |
4.1 生物多样性指数集概念 |
4.1.1 多样性指数集 |
4.1.2 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实质(Essence) |
4.1.3 多样性指数的评价 |
4.2 均匀度和优势度概念 |
4.2.1 均匀度的概念 |
4.2.2 优势度的概念 |
4.3 各优势林分生物多样性指数集 |
4.4 各优势林分物种的无条件多样性指数的比较与分析 |
4.5 各优势林分均度、优势度指数的比较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森林群落的条件多样性指数 |
5.1 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加法定理 |
5.1.1 加法定理 |
5.2 灌木和草本群的条件多样性 |
5.2.1 条件多样性概念 |
5.2.2 条件多样性定理 |
5.2.3 以样地为单元的条件多样性H(y/x)的抽样估计 |
5.3 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的解析性质 |
5.3.1 指数的解析性质 |
5.4 物种丰富度指数和条件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
5.4.1 各优势林分物种丰富度指数和条件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
6 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广义线性模型 |
6.1 一元线性模型与广义一元线性模型的概念 |
6.1.1 一元线性模型概念 |
6.1.2 广义一元线性模型概念 |
6.1.3 扩展的广义一元线性模型 |
6.2 数量化方法Ⅰ |
6.2.1 数量化方法概念 |
6.2.2 森林植物多样性数量化Ⅰ计算结果 |
6.3 森林多样性的似乎不相关线性模型 |
6.3.1 似乎不相关线性模型概念 |
6.3.2 森林多样性似乎不相关线性模型 |
7 森林植物多样性的联立方程组线性模型 |
7.1 联立方程组线性模型的概念、特点、形式和产生的背景 |
7.1.1 联立方程线性模型产生的背景 |
7.1.2 联立方程线性模型的概念和特点 |
7.1.3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
7.1.4 联立方程组的标准形式 |
7.1.5 联立方程组的简化形式 |
7.1.6 联立方程组的线性限制条件及限制条件下的标准形式 |
7.1.7 简化形式与结构形式参数矩阵的关系 |
7.2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可识别性 |
7.2.1 可识别性的定义 |
7.2.2 可识别性的判别准则 |
7.3 联立方程组模型中的参数估计方法 |
7.3.1 恰好可识别联立方程组模型的问接最小二乘法 |
7.3.2 二步最小二乘法(2SLS) |
7.3.3 三步最小二乘法(3SLS) |
7.4 建立联立方程组线性模型的一些经验方法 |
7.5 森林多样性的联立方程组线性模型的建立 |
7.6 森林植物多样性联立方程组线性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7.6.1 联立方程组线性模型有效性验证的原理 |
7.6.2 验证样本的处理 |
7.6.3 联立方程组线性模型有效性验证指标的计算 |
7.6.4 有效性验证指标的分析 |
8 多样性指数与物种数S的线性度量误差模型 |
8.1 线性度量误差模型的理论基础 |
8.2 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物种数S的线性度量误差模型 |
8.3 其它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指数的度量误差模型 |
8.4 度量误差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8.4.1 度量误差模型有效性验证的原理和方法 |
8.4.2 度量误差模型有效性验证的评价指标和结果分析 |
8.5 度量误差模型在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
结论、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附录:各优势林分的乔木多样性指数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大熊猫的野外活动与性别、年龄、环境的关系及数量化方法Ⅰ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浙西南山地森林秋季景观质量评价与林相颜色构成研究[D]. 王贤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最小累积阻力生态网络方法的优化与应用[D]. 刘骏杰.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4]大熊猫保护的种群动力学机理研究[D]. 师向云.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5]近50年西双版纳人象关系演变研究[D]. 何謦成. 云南大学, 2013(11)
- [6]秦岭大熊猫生存状态的监测参数体系建立及其应用[D]. 金学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2)
- [7]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D]. 王昌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1)
- [8]小兴安岭乌拉浑和烟筒山林场黑熊生境选择和适宜性评价[D]. 陈洋.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9]西秦岭及毗领地区旅游地理学研究[D]. 杨凤梅. 兰州大学, 2009(11)
- [10]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森林植物多样性估测的研究[D]. 李树生.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