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遗传的物质基础”常见习题几例(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韬[1](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指出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张慧[2](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李婧云[3](2020)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2004年版与2019年版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版教材以2004年版教材为基础进行修订,为了促进教师对于2019年版教材的理解与应用,本研究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2004年版教材和2019年版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两版教材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为教师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2004年版教材和2019年版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法、教材分析法、文献法等方法,先对2003年版《课标》和2017年版《课标》从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几方面进行比较,在对课标的分析基础上,对2004年版和2019年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教材的编写结构、基本内容、栏目、实验、插图、习题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根据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版教材有如下特点:1.体现了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基本理念;2.强调重要概念的传递;3.教材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4.教材版面设计更精巧,活泼灵动。为了促进教师对于2019年版教材的理解并利用2019年版教材进行教学,对教师提出以下建议:1.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2.从大概念的角度梳理教材的知识体系;3.从重实践的角度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栏目。
王伟民[4](2020)在《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较难辨别,一直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为情态动词意义亦实亦虚,有的意义较实在,接近动词;有的意义较虚,接近副词。二为分布位置单一,情态动词的显着分布位置为“VP之前”,这个位置是状语、述语,以及连谓结构中谓语的共同位置,从这个分布位置很难辨别它与VP的关系。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判断句法功能,多凭借意义与分布。“情态动词”意义的多义性和显着分布的单一性,让辨别依据失去了判断能力。因此,要解决“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问题,就得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意义方面,情态动词的分类应与情态类型结合起来,跨语言的研究表明,情态与句法功能存在一定关系,以情态为标准分类,有利于将内部小类与句法功能对应起来,从而明晰地理顺它与VP的结构关系。分布方面,除显着分布特征外,其他分布特征的发现与整理非常重要,结构关系最终确定还得依据形式证据。从分类上看,依据Palmer(2001)、彭利贞(2007)等人观点,汉语情态动词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认识情态三类比较合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作就是寻找形式上的证据。以形式特征为依据,再辅以其他语用语义手段,“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得到准确判定。判定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从个案入手,个案证明整体性规律,整体性规律解释个案。论文第1章首先分析鉴别述宾结构和状中结构的标准,并尝试运用相关标准对“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进行鉴别,以初步了解该问题的基本情况。第2章到第5章以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的研究为主,力求加深对这部分情态动词的认识。第2章结合“肯VP”的句法语义特征,重点讨论动力情态动词的谓语核心地位,以及它对VP的支配控制问题。第3章通过“敢VP”句法功能在特殊语境下的变化,讨论构式化等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4章以“可以VP”表示不同情态时的句法语义情况,研究情态动词从动力情态发展为道义情态后,句法功能的发展变化。第5章以“要VP”为考察重点,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特征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有什么个性化表现。第6章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对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表现加以总结,重点关注表示两种不同情态时情态动词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精细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其他章节重点关注从动力/道义情态发展为认识情态后,“情态动词+VP”的句法语义特征有哪些变化,并以这些表现鉴别认识“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第7章首先分析认识情态内部的差异与不同,并尝试对相应情态动词的特殊句法语义表现作出解释。之后关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内部的句法语义区别,从频率、特殊句法表现等角度讨论“情态动词+VP”结构,以解决其句法功能典型性问题。第8章至第11章从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入手,在共时平面集中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与情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第8章全面考察“应该VP”表示认识情态时的句法语义特征,将其与表示道义时的特征作对比,以此讨论不同情态下句法功能的区别与对立。第9章剖析“得VP”句法表现的特殊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方言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10章通过“能VP”表示不同情态时句法语义特征的变化,研究情态动词与VP之间的支配控制关系,并详细讨论“VP”句首话题化的特殊表现。第11章以争议较多的“会VP”为研究重点,关注认识“情态动词VP”句法表现的特殊与例外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鉴别标准。第12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情态动词的情态发展,主要考察在情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句法功能的变化,通过历时考察印证共时的研究。通过准确的分类和较完备的句法语义分析,“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逐步认清,理顺情态与句法功能的关系后,该结构的未来发展情况也可以合理地预测。
杨澜[5](2020)在《基于Demo Builder的高中生物学微课设计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微课的进一步开发与推广提供了基础条件,现如今国内常见的微课资源多为课件录屏或课堂实录,形式较为单一,且存在实用性不佳、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微课优势难以凸显。本研究着眼于一款操作简便、交互功能强大的软件——Demo Builder,结合高中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及高中学情,探索优化高中生物学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新思路,以期提高高中生物学微课质量,发挥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为指导,通过阅读分析文献资料,梳理国内外关于微课及Demo Builder的研究现状。在充分挖掘Demo Builder软件功能及优势的基础上,阐述基于Demo Builder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原则及一般流程。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第三章为例,详细介绍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具体过程,并提出微课制作建议,为一线教师创作微课提供参考。此外,利用Demo Builder制作微课并应用于教学活动,填补了其在国内微课设计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丰富了微课的制作途径及呈现形式,为创作高质量的微课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微课的应用环节,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访谈一线教师及分析考试成绩后得出以下结论:基于Demo Builder制作的高中生物学微课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性、丰富学习生活、理解重难点知识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Demo Builder制作的微课受到了多数师生的喜爱,他们表示愿意尝试制作或继续使用微课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尽管两组实验班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但受限于笔者的微课设计能力、应用章节有限、实习学校的硬件条件及寄宿生较多等客观因素,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但笔者相信随着微课的进一步完善,软件的进一步升级,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化构建,Demo Builder软件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可,使微课更好的服务于高中生物学教学。
池京瑶[6](2020)在《高中物理教科书课后习题调查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后习题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但实际教学中师生对其使用并不多,致使教科书资源被浪费。因此通过对课后习题的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并对其进行改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习题具有的认知、检测和发展三大功能;构建了包含习题结构设置和内容设置两方面的物理习题研究体系,其中结构设置有习题数量和章节结构两个维度,内容设置有认知水平、问题表征方式、内容情境、知识点含量水平、回应方式、开放度水平六个维度。此外,文献研究发现已有的物理习题改进建议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具体的改进实例,因此笔者以归纳出的习题设计的目的性、层次性、典型性、情境性和探究性五大原则为基础,结合习题分析结果和习题使用调查结果,在课后习题的整章实例改进上作了尝试。分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3版)“问题与练习”栏目的习题,发现教科书中平均每节设置4.7个习题,数量设计合理;只有节后习题没有章末习题,章节结构不够完善。习题对知识点的考查准确,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习题表征方式较单一,题目真实性较低且封闭性较高。通过调查还发现,教师普遍认可课后习题的经典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但由于课后习题更注重基础,缺乏难度梯度设置,因此很少将其用于课后作业。为使教科书课后习题得到师生的重视与使用,就需对习题作一定的改进研究。首先从习题定位、知识点、认知要求和认知行为四个方面确定了习题设计框架;其次结合课后习题分析结果与教师访谈结果,提出了习题类型丰富化、内容情境广泛化、问题解决真实化和表征方式多样化四个改进策略;最后对必修一《运动的描述》一章五节习题进行了改进,还增设了AB两组难度梯度不同的章末习题。由于学生的水平各不相同,再完美的习题都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还需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对课后习题二次开发,多样化地使用课后习题,充分发挥习题的增值效应。
戴金妹[7](2019)在《高中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实施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的年龄界定为10至20岁,它是个体身体和心灵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高中生年龄范围一般在15至18岁,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中晚期,其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更加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正确地指导,可能会出现许多困惑和不良后果。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高中生性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围绕性生理知识、性心理与性道德观念、生育认知与意愿、性法制观念、学校性健康教育现状五个维度对福建省3所不同一级达标校共计8个不同高中班级展开调查。结果显示,高中性健康教育并未受到有效重视,青少年性知识缺乏、性观念开放和性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令人堪忧。通过对7名不同教龄的高中一线生物教师的访谈、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挑选、整合及教学案例实践等方式,提出在高中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可行途径,即“以生物课堂渗透为主,辅以学生自主学习或性教育主题活动”的教学方式尝试,并通过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全面分析,找到与性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要求(以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1和模块2为例)作为切入点,确定8个性教育课例主题,每个课例均包含相应的课程内容要求分析及教学建议、性教育教学目标、实施形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及效果评价(或性教育主题活动)、知识链接、图片和视频链接共计7个部分以供一线教师参考和借鉴,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丰富了我国中学性教育研究体系。
李芃[8](2019)在《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稳态与环境》模块为例》文中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化,“教育回归生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理念。《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计的宗旨也是围绕着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以及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的。并且强调要培养学生善于从实践层面探讨或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出了教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师只关注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生活化教学难以取得显着成效。本文致力于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期能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进程中为一线教师生活化教学提供一些参考。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相关文献研读的基础上,以自然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以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以礼县XX中学的高二级三个班的学生以及该校的生物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所研究学校的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并分析主要原因是教师生活化素材准备不足、形式化的生活化教学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缺乏。针对上述原因提出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挖掘生活化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设计多元化的实践作业。同时对所研究班级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生活化教学实践,并筛选典型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在学期末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以及学生访谈对实践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论:1.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出了当前礼县XX中学生物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通过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善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3.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加深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4.梳理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整理出了一些教学素材和案例,期待这些能够在丰富一线教师教学方法的路径上提供一些参考。
刘晓卫[9](2018)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与CIE A-Level化学教材有机化学模块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教育在世界各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地涌现出了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以适应最新的课程发展和要求。A-Level课程被国际教育界誉为“金牌”教育课程和全球大学入学的“金牌”标准,其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而我国的普通高中课程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还比较低,借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好的教材会对教学进行引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对于教材的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整个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不管是中国还是英国,有机化学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选取英国CIEA-Level化学教材《Cambridge International AS and A Level Chemistry Coursebook》第二版[1](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以下简称CIE A-Level教材)和中国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2](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7年第29次印刷,以下简称为《必修2》)第3章“有机化合物”以及《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3](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7年第32次印刷,以下简称为《选修5》)的有机模块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通过对英国CIEA-Level教材和我国人教版教材在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对于有机模块的具体要求、教材体系结构、编写方式、知识内容、实验以及习题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英国CIE A-Level教材与我国人教版教材有机化学模块编排的优点与不足,为我国中学化学一线教师以及教授A-Level化学课程的教师提供参考,为高中化学教材编写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和看法,为我国的教材编制以及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刘兵[10](2018)在《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做出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基本理论,然后通过查阅文本教材对小学科学实验进行分析,并文献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接下来对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相关策略:1.回顾:引入、衔接、器材使用、举例;2.转化:方法转化、技能转化、思想转化、方式转化、场所转化;3.拓展:题目、课后实验、改进实验、多实验概括、实验原理分析、演示变分组、分步变综合。针对以上策略,提出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策略具体实施建议。最后设计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的实施案例,通过对比教材原有教学过程,做出必要分析,并对两种课堂教学进行必要评价,分析效果,从而在实践中检验出小学科学实验合理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定好的作用。
二、解“遗传的物质基础”常见习题几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遗传的物质基础”常见习题几例(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回顾 |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
三、章节设置 |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
一、长住都市 |
二、环绕都市活动 |
三、混合型 |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创业教育 |
二、创业教育组织 |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
一、研究目的 |
二、案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
一、数据概述 |
二、三级编码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
一、单案例分析 |
二、跨案例比较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2004年版与2019年版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教材的比较 |
(二)国内教材的比较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一)认知主义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教材分析法 |
(三)文献法 |
第三章 2003年版与2017年版课标的比较分析 |
一、课程性质的比较 |
二、基本理念的比较 |
(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为宗旨”比较 |
(二)“面向全体学生”与“内容聚焦大概念”比较 |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与“教学过程重实践”比较 |
(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学业评价促发展”比较 |
三、课程目标的比较 |
四、课程内容的比较 |
第四章 2004年版与2019年版教材的比较分析 |
一、教材编写结构的比较 |
(一)整体编写结构 |
(二)章编写结构 |
(三)节编写结构 |
二、教材基本内容的比较 |
(一)知识体系的比较 |
(二)知识内容的比较 |
三、教材栏目的比较 |
(一)栏目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
(二)具体栏目变化比较 |
四、教材实验部分的比较 |
(一)从实验数目来看 |
(二)从实验内容来看 |
(三)从实验插图来看 |
(四)从实验安全来看 |
五、教材插图的比较 |
(一)插图分类 |
(二)新旧教材插图类型和数量的比较 |
(三)插图质量的比较 |
六、教材课后习题的比较 |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一)体现了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基本理念 |
(二)强调重要概念的传递 |
(三)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
(四)版面设计更精巧、灵动 |
二、建议 |
(一)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 |
(二)从大概念的角度梳理教材的知识体系 |
(三)从重实践的角度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栏目 |
三、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2 研究回顾与评议 |
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4 章节安排与布局 |
5 语料来源与体例 |
上编 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关系 |
第一章 述宾/状中的鉴定标准与“情态动词+VP”结构 |
1 句法表现与鉴定方式 |
1.1 硬性标准与辨别能力 |
1.2 次级证据与间接旁证 |
2 情态类型与鉴定标准 |
2.1 句首话题与承前省略 |
2.2 问句回答与正反提问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肯”的谓语核心地位及其对VP的控制 |
1 肯与意愿的差异 |
1.1 诸家释义与对比研究 |
1.2 语义特征与意愿表达 |
2 结构关系与核心证明 |
2.1 述谓性质与宾语特征 |
2.2 相关表现与述语性质 |
3 支配控制与间接旁证 |
3.1 控制强度与自主行为 |
3.2 句法转变与控制弱化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敢VP”的句法特征及其构式化看句法功能的转化 |
1 情态类别与功能特征 |
1.1 义项划分与词化性质 |
1.2 指令功能与谦逊表达 |
2 句法表现与相关旁证 |
2.1 硬性标准与结构类型 |
2.2 语义重点与句法地位 |
2.3 对举共现与相似性质 |
2.4 近义替换与关系类同 |
3 语义演化与功能转变 |
3.1 硬性标准与状中结构 |
3.2 说明阐释与重点后移 |
3.3 副词共现与相似性质 |
3.4 状中替换与结构类同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可以VP”句法表现的平行性 |
1 表达功用与性质类别 |
1.1 核心语义与转喻机制 |
1.2 情态特征与下位类别 |
2 述宾关系与句法证据 |
2.1 正反提问与近似表现 |
2.2 “吗”字问句与回答方式 |
2.3 前置话题与宾语性质 |
2.4 承前省略与结构类型 |
3 述语性质与平行表现 |
3.1 提问格式与鉴定标准 |
3.2 回答方式与结构性质 |
3.3 句首分布与话题操作 |
3.4 宾语省略与中心成分 |
4 相关旁证与近似表现 |
4.1 对举共现与性质类同 |
4.2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VP”句法特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
1 情态特征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属性 |
1.2 情态淡化与功能转变 |
2 主语意愿与宾语关涉 |
2.1 兼语隐含与个性特征 |
2.2 鉴别标准与共性特征 |
2.3 话题回答与典型差距 |
3 道义来源与宾语性质 |
3.1 平行表现与述语特征 |
3.2 典型差距与个别例外 |
3.3 主语提升与个性特征 |
4 评价命题与状语功能 |
4.1 不同表现与关系差异 |
4.2 副词特征与状中关系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力/道义情态及相关性质对结构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
1 动力情态与述语功能 |
1.1 谓语核心与相关证明 |
1.2 功能遗留与残存表现 |
2 情态转变与功能差异 |
2.1 支配弱化与典型降低 |
2.2 使用限制与可接受度 |
3 谓词性质与音节差异 |
3.1 判断构式与特殊动词 |
3.2 句法表现与单双音节 |
4 本章小结 |
下编 从动力/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句法功能的转变与证明 |
第七章 情态动词的情态类型与内部功能差异 |
1 认识分化与句法特征 |
1.1 隐喻机制与认识情态 |
1.2 条件可能与逻辑关系 |
1.3 句法证据与认识属性 |
2 功能差异与使用频率 |
2.1 动力情态与内部差异 |
2.2 道义情态与功能差异 |
2.3 词类归属与句法证据 |
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应该VP”句法特征的区别与对立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评价判断与语用指令 |
1.2 估测推理与隐喻机制 |
2 关涉对象与述语功能 |
2.1 正反提问与成分简省 |
2.2 回答方式与表义中心 |
2.3 变换分布与句法同构 |
2.4 承前省略与述谓性质 |
3 说明阐释与状中关系 |
3.1 提问格式与相关表现 |
3.2 位置固化与变换限制 |
3.3 组合回答与意义重点 |
3.4 近义替换与对举共现 |
4 判断性质与功能争议 |
4.1 表义重点与状语功能 |
4.2 提问方式与主要证据 |
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得VP”的句法特征与方言特色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特征 |
1.2 体词成分与归属争议 |
2 支配关系与述宾结构 |
2.1 正反提问与方言旁证 |
2.2 标准缺失与研究深度 |
2.3 鉴定标准与结构差异 |
2.4 比字句式与分布位置 |
3 评价说明与状语性质 |
3.1 吧字问句与评注功能 |
3.2 位置游移与主观评注 |
3.3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
3.4 表义重点与省略限制 |
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能VP”的话题化表现及控制度变化 |
1 语义讨论与情态分类 |
1.1 细化类别与核心语义 |
1.2 语义条件与情态类型 |
2 情态类型与话题表现 |
2.1 动力情态与话题结构 |
2.2 道义情态与话题结构 |
2.3 认识情态与话题结构 |
3 情态转变与控制强度 |
3.1 动力情态与支配控制 |
3.2 道义情态与支配控制 |
3.3 认识情态与去控制化 |
4 其他标准与不同表现 |
4.1 述谓性质与动词共现 |
4.2 状语功能与近义替换 |
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会VP”的情态特征与结构关系的特殊性 |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
1.1 主体能力与动力情态 |
1.2 核心语义与认识情态 |
2 组合系联与述宾特征 |
2.1 提问格式与对举共现 |
2.2 变换分布与句首话题 |
3 评价判断与状语功能 |
3.1 相似特征与区别表现 |
3.2 分布位置与副词特征 |
4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情态的历时演化与句法功能转变 |
1 情态来源与结构关系 |
1.1 动源情态与述宾结构 |
1.2 形源情态与述语功能 |
2 情态发展与功能变化 |
2.1 关系转变与动力影响 |
2.2 特殊来源与功能发展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Demo Builder的高中生物学微课设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微课常态化教学初见端倪 |
(二)微课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新思路 |
(三)在微课制作及应用中Demo Builder优势突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微课 |
(二)Demo Builder软件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三)经验之塔理论 |
第三章 Demo Builder软件简介 |
一、Demo Builder软件的安装 |
(一)下载安装包 |
(二)安装 |
二、Demo Builder软件的界面介绍 |
(一)首页界面介绍 |
(二)缩略图界面介绍 |
(三)编辑界面介绍 |
第四章 基于Demo Builder的微课设计与制作 |
一、Demo Builder在微课设计与制作中的优势 |
(一)无需编程,轻松交互 |
(二)形式丰富,引人入胜 |
(三)输出多样,直接编辑 |
二、基于Demo Builder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原则 |
(一)教育性原则 |
(二)趣味性原则 |
(三)简明性原则 |
(四)交互性原则 |
三、基于Demo Builder的微课设计流程 |
(一)确定选题 |
(二)教学设计 |
(三)脚本设计 |
(四)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
(五)微课制作过程 |
四、基于Demo Builder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建议 |
第五章 微课的应用和评价 |
一、微课的应用 |
二、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选择题调查结果分析 |
(二)简答题调查结果分析 |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四、教学效果定量分析 |
(一)一组成绩分析 |
(二)二组成绩分析 |
五、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一)理论成果 |
(二)实践成果 |
二、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致谢 |
(6)高中物理教科书课后习题调查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科书 |
2.1.2 课后习题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主义学习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论 |
2.2.3 人本主义学习论 |
2.3 习题的设计原则 |
2.3.1 目的性原则 |
2.3.2 层次性原则 |
2.3.3 典型性原则 |
2.3.4 情境性原则 |
2.3.5 探究性原则 |
2.4 习题功能 |
2.4.1 认知功能 |
2.4.2 检测功能 |
2.4.3 发展功能 |
第3章 课后习题研究体系构建及习题分析 |
3.1 课后习题研究体系的构建 |
3.1.1 习题结构设置各维度说明 |
3.1.2 习题内容设置各维度说明 |
3.2 课后习题的研究分析 |
3.2.1 对课后习题结构设置的分析 |
3.2.2 对课后习题内容设置的分析 |
第4章 课后习题使用情况与认可度的调查分析 |
4.1 课后习题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4.2 课后习题认可度调查分析 |
4.2.1 课后习题结构设置调查分析 |
4.2.2 课后习题内容设置调查分析 |
第5章 课后习题的改进研究 |
5.1 课后习题的总体设计框架 |
5.2 课后习题的改进策略 |
5.2.1 习题类型丰富化 |
5.2.2 内容情境广泛化 |
5.2.3 问题解决真实化 |
5.2.4 表征方式多样化 |
5.3 《运动的描述》课后习题的改进研究 |
5.3.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习题改进 |
5.3.2 《时间位移》习题改进 |
5.3.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改进 |
5.3.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改进 |
5.3.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习题改进 |
5.3.6 《运动的描述》章末习题设计 |
5.4 课后习题(改进后)教师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中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高中性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对象 |
第二节 调查工具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收集与整理、分析 |
二、中学教师访谈的结果收集与整理、分析 |
第四节 调查结论 |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结论 |
二、中学教师访谈结论 |
第二章 高中性健康教育课例设计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高中性健康教育实施方式的可行性研究 |
一、依托“生物课堂教学”进行高中性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二、依托“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高中性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三、依托“性教育主题活动”进行高中性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高中性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适时性原则 |
三、适度性原则 |
四、灵活性原则 |
五、综合性原则 |
第三节 高中性健康教育课例主题及内容的确定概况 |
一、课例主题及对应的实施方式 |
二、各课例教学目标的确定原则 |
三、课例内容的来源与选择 |
第四节 高中性健康教育课例资源的使用要点 |
一、教学语言需严谨得当、幽默风趣 |
二、教学过程要井然有序、重点突出 |
三、教学环节需合理安排、灵活把握 |
四、教学评价要指向明确、方式多样 |
第三章 高中性健康教育典型课例呈现与实践 |
第一节 典型课例呈现 |
一、课例主题:揭开“生殖系统”的神秘面纱 |
二、课例主题:受精、避孕、流产知多少? |
第二节 课例实践结果分析 |
一、学生评价 |
二、教学反思 |
第四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稳态与环境》模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1.理论视角:课程标准的要求 |
2.实践视角:个人的实践反思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1.生活化教学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
2.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4.建构主义理论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4.课堂观察法 |
5.问卷调查法 |
四、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
(一)学生层面问卷统计与分析 |
1.学生对教学的内容生活化的态度 |
2.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状况 |
3.生活化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情况 |
(二)教师层面访谈统计与分析 |
1.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态度 |
2.教师生活化教学的情况 |
3.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情况 |
(三)结论及原因分析 |
1.教学素材准备不足,内容选择缺乏广度 |
2.形式化的生活化教学,联系生活缺乏深度 |
3.关注生活实际的缺乏,学生能力发展不均衡 |
五、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挖掘生活化教学内容,扩宽教学内容的广度 |
1.日常生活经验 |
2.科学史资源 |
3.社会热点内容 |
4.“诗词谚语” |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紧密结合学科知识 |
1.真实情景关注生活 |
2.虚拟情境体会生活 |
3.问题情境感悟生活 |
(三)设计多元化的实践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调查作业 |
2.生活实践作业 |
六、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
(一)典型案例实践与分析 |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典型案例实践与分析 |
2.《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典型案例实践与分析 |
(二)实践研究后的效果分析 |
1.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态度 |
2.学生对生活化教学课堂的态度 |
3.学生对生活化作业的态度 |
4.小结 |
七、建议与总结 |
(一)建议 |
1.对教师的建议 |
2.对学校的建议 |
(二)总结 |
1.成效 |
2.后期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二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现状教师访谈纲要 |
附录三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表 |
附录四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五 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实践学生访谈纲要 |
致谢 |
(9)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与CIE A-Level化学教材有机化学模块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0.1.1 教育国际化背景 |
0.1.2 新课程标准更新 |
0.1.3 中、英两国高中化学教材的不同处理方式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0.4 研究方法 |
第1章 核心概念和研究综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A-Level |
1.1.2 CIE |
1.1.3 教材 |
1.1.4 有机化学 |
1.2 研究综述 |
第2章 中、英两国课程标准及有机化学内容要求的比较 |
2.1 课程结构的比较 |
2.1.1 英国的课程结构 |
2.1.2 中国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 |
2.1.3 小结 |
2.2 化学课程目标的比较 |
2.2.1 英国的课程目标 |
2.2.2 中国的课程目标 |
2.2.3 小结 |
2.3 化学课程标准对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具体要求的比较 |
2.3.1 CIE A-Level化学课程大纲对有机化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
2.3.2 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有机化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
2.3.3 小结 |
2.4 小结 |
第3章 中、英两国化学教材有机化学模块的比较 |
3.1 两国教材体系结构的比较 |
3.2 两国教材知识内容的比较 |
3.2.1 两国教材知识内容范围的比较 |
3.2.2 两国教材知识内容难度的比较 |
3.3 两国教材编写方式的比较 |
3.3.1 两国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 |
3.3.2 典型知识内容编排的比较 |
3.4 两国教材有机化学实验的比较 |
3.5 两国教材有机化学习题的比较 |
3.5.1 教材中习题类型以及数量的比较 |
3.5.2 典型有机化合物习题内容的比较 |
3.5.3 教材习题与升学考试题目匹配度的比较 |
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启示 |
4.1 结论 |
4.2 启示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5.1 本研究的总结 |
5.2 本研究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致谢 |
(10)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家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越加重视 |
1.1.2 初中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
1.1.3 小学科学实验对初中物理多方面的支持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 |
1.2.1.1 初中物理研究概状 |
1.2.1.2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现状 |
1.2.1.3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及现状 |
1.2.2 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相联系的研究 |
1.2.3 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小学科学实验 |
2.1.1.1 小学科学实验的概念 |
2.1.1.2 小学科学实验的价值及作用 |
2.1.2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
2.1.2.1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概念 |
2.1.2.2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工作流程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兴趣与动机理论 |
2.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2.3 高效教学理论 |
2.2.4 学习进阶理论 |
第三章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分析 |
3.1 小学科学实验分析 |
3.1.1 分析方法 |
3.1.2 分析结果 |
3.2 小学科学实验研究分析 |
3.2.1 小学科学研究分析 |
3.2.2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
3.2.3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 |
4.1 提出策略的依据与方法 |
4.1.1 提出策略的依据 |
4.1.2 提出策略的方法 |
4.2 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
4.2.1 回顾 |
4.2.1.1 引入 |
4.2.1.2 衔接 |
4.2.1.3 器材使用 |
4.2.1.4 举例 |
4.2.2 转化 |
4.2.2.1 方法转化 |
4.2.2.2 技能转化 |
4.2.2.3 思想转化 |
4.2.2.4 方式转化 |
4.2.2.5 场所转化 |
4.2.3 拓展 |
4.2.3.1 题目 |
4.2.3.2 课后实验 |
4.2.3.3 改进实验 |
4.2.3.4 多实验概括 |
4.2.3.5 实验原理分析 |
4.2.3.6 演示变分组 |
4.2.3.7 分步变综合 |
4.3 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具体实施建议 |
第五章 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实施 |
5.1 策略实施的原则 |
5.1.1 目标性原则 |
5.1.2 科学性原则 |
5.1.3 学科性原则 |
5.1.4 因材施教原则 |
5.2 策略实施的过程 |
5.3 策略实施的案例 |
5.3.1 教材分析 |
5.3.2 学情分析 |
5.3.3 教学设计 |
5.4 策略实施的效果评价 |
5.4.1 评价设计 |
5.4.2 评价结果 |
5.4.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解“遗传的物质基础”常见习题几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02)
- [2]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
- [3]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2004年版与2019年版教材的比较研究[D]. 李婧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D]. 王伟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基于Demo Builder的高中生物学微课设计探索[D]. 杨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高中物理教科书课后习题调查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D]. 池京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高中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实施研究[D]. 戴金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稳态与环境》模块为例[D]. 李芃.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与CIE A-Level化学教材有机化学模块的比较研究[D]. 刘晓卫. 苏州大学, 2018(04)
- [10]小学科学实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 刘兵. 苏州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