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如沙岁月如筛(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倩[1](2021)在《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俗摄影是记录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手段认识自身的途径之一。藏区文化作为中国多民族格局中的特殊一隅,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研究价值。摄影家郑小运1992年至今十数次进藏拍摄藏民生活,完成了藏区民俗影像的宽广序列,作品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影响,且获得十多项着名国际影展金奖。论文以影集《雪域风情——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郑小运如何呈现牧区民俗,也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特殊影像世界。在归纳其高原藏族民间生活习俗类型基础上,聚焦分析摄影家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段,揭示其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本文以郑小运的藏族牧区(指若尔盖草原,下同)民俗摄影艺术作品为讨论对象,将其影像作品与藏族牧区文化生活紧密联系,明确他的牧区摄影作为藏族民俗摄影艺术范畴中重要的有机成分。首先基于藏区摄影的整体发展脉络,对郑小运长期而辛勤的藏族牧区拍摄经历、影像内涵作出分析,给出他在这一脉络中的定位。摄影家郑小运把他生命中青壮年最佳时段贡献给藏区牧民生活的视觉表现,他是表现牧区生活丰富而有人情味的摄影家,图像的场景与表现个性鲜明,是民俗摄影中的精品。由于摄影艺术批评界的相对滞后,郑小运的作品得到的评价也许还不足以彰显其成就,但是国际国内的获奖都令人瞩目,如:《经幡》获2014年库马诺沃国际摄影艺术展彩色类金牌奖;《牧民》获2015年国际摄影巡回展肖像类金牌奖;《牧》获2015年英格兰国际摄影沙龙金牌奖。国内奖项如《我的父老兄弟姐妹》获香港第二届全国摄影展金牌奖;《炊烟》入第十届国际艺术展;《风雪黄河源》入第十一届国际艺术展(奖项详情见附录一)。其次讨论郑小运藏区摄影的民俗内容和表现特征,分析三个层面:其一,摄影是空间艺术,摄影家在光学机器限制的空间内表现现实空间,实现现实空间与画幅空间的连接。本文论述在两个层面上揭示郑小运的影像表现空间,自然空间彰显藏区摄影特色,摄影家的个性化内涵在自然区域空间中包蕴的社会空间和宗教空间。其二,影像中塑造的典型性人物,是牧区家庭组成、社会分工的基础,体现了牧区牧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特点。其三、呈现的民俗特征是由前两部分民俗内容中抽取提炼的民俗的精神内涵。这一部分的结论:郑小运的影像作品富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价值,随着日益深入的藏族文化研究,其实证作用也会凸显出来。回到摄影艺术本身来讨论,郑小运的价值也不容忽略。该文选择对郑小运影像进行分析的主要途径:其一从构图形式、色彩审美看;其二把握他作品中的再现与表现元素、尤其突出图像乡土审美的特征;其三是确立藏区影像的结构框架,在比较中进行分析,归结到郑小运影像个性特征。
李文静[2](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畅[3](2020)在《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的整合性沙盘游戏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自闭症已经从过去的罕见疾病变为较普遍的儿童心理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心的话题。家庭教育在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行为的发展方面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在所有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诸因素中,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最为核心。自闭症儿童养育者面临着长期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研究并提高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对减轻养育者的育儿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自闭症儿童建立良好的康复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向自闭症儿童养育者发放《育儿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120份,回收108份,其中有效问卷10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作为数据对照组,对正常儿童养育者发放《育儿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120份,回收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3%。根据量表结果,对比分析自闭症儿童养育者与正常儿童养育者的育儿自我效能感在总体水平和各维度水平上的差异。将两组的量表总分分别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把排名后35名养育者作为低分组,在自闭症儿童养育者中选择有意愿配合的30名作为实验组;在正常儿童养育者中选择有意愿配合的3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初始沙盘制作,根据数据分析得出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初始沙盘特征。再从这30名自闭症儿童养育者中选择在养育中因缺乏胜任感而主观感受痛苦且有意愿、有时间配合的养育者两名,采用准实验设计中的时间序列设计运用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对他们进行干预。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与正常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相比,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显着偏低。(2)在育儿自我效能感的8个维度中,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分数由低到高分别为压力、控制力、纪律与规则制定、自我接纳、玩耍与乐趣、共情与理解、情感与情感、学习与知识。两组分数除自我接纳、学习与知识2个维度外,自闭症儿童养育者在情感与感情、玩耍与乐趣、共情与理解、控制力、纪律与规矩制定和压力等6个维度的分数水平均显着低于正常儿童养育者。(3)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初始沙盘作品中,动物类沙具的使用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养育者。(4)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初始沙盘作品中的“混乱”、“分裂”、“威胁”、“受伤”和“陷入”这5类创伤主题明显多于正常儿童养育者。(5)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初始沙盘作品中更少出现“连接”、“变化”、“整合”、“深入”这4类治愈主题。(6)在初始沙盘的制作中,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与正常儿童养育者相比,在移动沙具的次数和在放回沙具的次数上没有显着差异。(7)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与正常儿童养育者相比,在初始沙盘作品中是否有自我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8)在初始沙盘作品中,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与正常儿童养育者相比,在动沙次数上没有显着差异。(9)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在制作初始沙盘时往往比正常儿童养育者花费更多的时间。(10)个体整合性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问题的干预效果良好。
江祎婧[4](2020)在《晚清湖湘骈文研究》文中提出湖湘骈文在晚清实现了勃兴,具有重要价值。至今已有少量个案研究,但专题研究很少。本文拟对晚清湖湘骈文的整体特征、代表性作家与兴盛原因加以全面研究,点面结合,综合考察此时此地骈文的特征与地位。绪论界定研究范围,以周寿昌、王闿运、王先谦、阎镇珩、皮锡瑞、易顺鼎六位作家为中心,并介绍研究现状及个人见解。第一章概论晚清湖湘骈文的主要特征。指出其内容上取材广泛、主题丰富,并借鉴“骚体”文学、情系湖湘风土;形式上骈散交融、结构疏朗的特色。根据骈文作者的主要身份,大致将王闿运、易顺鼎与周寿昌归于偏才子型骈文家,把王先谦、阎镇珩与皮锡瑞视为偏学者型骈文家。第二章考察偏才子型骈文家的骈文创作。第一节探究王闿运“单复并用”的骈文理论,并把他的各类文体与六朝骈文进行对比,反映他对六朝骈文的模拟与创新。第二节立足于对偶、辞藻的使用与用典的前后差异,指出易顺鼎骈文总体博丽又富于变化的风格。第三节从用典“博而不僻”、格调“隽而不纤”入手,研析周寿昌骈文的朴茂风格。第三章讨论偏学者型骈文家在理论、创作上的特征。第一节以《骈文类纂》《十家四六文钞》为中心,突出王先谦的骈文理论批评及意义,并简要论述了他醇雅的骈文创作。第二节揭示了阎镇珩骈文咏史说理、以古鉴今的长处,且从虚词运用上分析其充沛的气势。第三节重点论述了皮锡瑞骈文内容上的经史特征,又关注到其书、记类骈文即景抒怀的优点。第四章从内外几个方面考察晚清湖湘骈文勃兴的原因。清代骈文的理论与创作为其奠定了重要基础,晚清湖湘特殊的政治环境及作家产生的“复古”心态是其渊源,其他文学体裁的繁荣、作家的学术修养与交游则为其提供了动力。结语着眼于内容的丰富性、艺术的纯熟度和作家的影响力,对晚清湖湘骈文成就及文学史定位进行评述。
李雪梅[5](2020)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当代武威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创作与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凡是取得重要成就且具有突出价值和意义的文学作品都与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有着重要关系,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和现象。当代武威文学能在甘肃文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这与其文学创作中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分不开的。凉州(武威古称凉州)这片古老的土地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以凉州为第一故乡的“凉州兵团”的很多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促使他们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本土倾向。自从1950年武威文联成立以来,武威文学才开始慢慢起步进入读者的视野,开始其艰难的文学发展之路。本文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以当代武威文学为研究对象,从凉州特有的地域文化、当代武威作家的文学创作以及其地域文化书写的价值和意义等几方面来进行考察,力图对当代武威文学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凉州地域文化特质以及当代武威作家的文学创作概况,对凉州地域文化特质中的儒学和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等进行了论述,同时概括了当代武威文学创作成果和期刊发展现状。第二部分为本文的重点,主要展现出了当代武威文学创作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分为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武威作家作品中的民间艺术形式、地域文化性格及人文风情,特别是对凉州贤孝、攻鼓子,凉州人保守而质朴的地域文化性格以及凉州方言俗语等的描写,能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凉州文化的魅力。第三部分则是对当代武威文学地域文化书写价值和意义的总结,指出当代武威文学的地域文化书写不仅凸显出当代武威文学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同时体现了凉州作家坚持为底层写作和发声的独特的底层写作倾向,文学创作中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进一步为“凉州兵团”作家群走出本土创造了条件。
李佩瑜[6](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杨颜珲[7](2019)在《理鬯和《寒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理鬯和,字卿云,别号寒石,开封西华人,明末“苏门三贤”之一。原姓李,因耻与李自成同姓,易姓为理。万历二十四年(1596)生,顺治三年(1646)殉虔州而亡。理鬯和生平着作丰富,值明末战乱,先生殉难之后大多散佚,现仅存《寒石先生文集》三卷。文献考辨篇主要梳理《寒石先生文集》的版本源流,考证理鬯和生卒年,并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出理鬯和的生平事迹、活动轨迹。诗文研究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理鬯和的文学观、诗文概况及诗风与文风做进一步研究。理鬯和文学观主要是唯“情”至上。诗歌概况主要是将其诗歌分为即事感怀、送别题赠、写景叙事等三大类,诗歌特色主要有“劲健恣肆”之风、想象奇特,用典丰富的特点。其散文的艺术特色为人物生动传神;语言恣肆奔放。文献整理篇主要是对《寒石先生文集》的校勘整理。现存版本主要有5个,因这些版本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出入且都不完整,故将现存5个版本都作为校本,由笔者对理鬯和诗文重新进行校勘整理,并对典故、史实、人物、地名等进行注释。整理出《寒石先生诗文集》五卷目前最为完善的工作本。
袁晓聪[8](2017)在《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文中指出玉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玉文化和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既是一种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是一种原型与表述的关系。因此本文试着对此进行梳理和研究,并重点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彼此之间的意义关系。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将美玉从石头中挑拣出来,并赋予其神秘的色彩。这种以玉为美的文化意识正是人类摆脱蒙昧混沌的内在动力。史前的灵玉崇拜观念主要来自于人对自然界的恐惧以及巫觋的有意提倡。巫以玉事神,由此形成一定的宗教仪式。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玉被融入了国家意识,并最终被列入国家典章制度。如果说史前人类对玉美的欣赏还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之后儒家对玉美的阐释则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认识。儒家玉文化是文明时代玉文化的一种发展形态,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德玉”和“礼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均是建立在原始玉崇拜的基础上,是史前玉文化的延续。“德玉”主要是一种观念用玉,而“礼玉”则主要是一种行为用玉。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礼仪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道教是本土宗教,神仙思想是它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儒家注重社会,道教则重视个人。追求长生和现世的自由,体现出道教对个体生命关怀的终极思想。道教用玉构建了一个冰清玉洁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崇拜观念。食玉长生是道教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道教认为“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这种思想主要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体现了乱世中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逃避现实,及时行乐的人性的弱点。道教在修行成仙的过程中,自创了很多的“玉术语”,其中有些则转变成为文学意象,是道教玉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它和传统玉文化的交汇融合主要体现在以玉造像方面。佛教是典型的像教,以突出的偶像崇拜为特色。以玉造像不仅牢牢地抓住了本土民族玉崇拜的心理,而且也以这种特殊的话语方式传达了教义。佛教的玉宝思想和玉文化也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玉是石之美者,佛教“七宝”属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玉类,不同于道教的以和田白玉为主的用玉思想。将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写入佛偈诗歌,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显着特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佛教与传统玉文化的交汇影响。儒、释、道对传统玉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主要是基于史前玉神物思想,是灵玉崇拜观念的延续,体现出文化和文化之间的置换变形。玉文化对古典诗歌的渗透与影响,则表现为一种观念意义的转移与创造,体现出文学的人类学关怀。《诗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其中的用玉思想直接体现了儒家玉文化观念,主要突出了玉的道德礼仪属性,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一个反映。《楚辞》和楚巫文化密切相关,其中的用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家以玉比德思想的渗透;二是楚巫文化中灵玉崇拜观念的影响。玉和香草都和原始宗教崇拜有关,在《楚辞》中两者的内涵意义不尽相同。香草侧重于表现一种追求洁身自好的思想;而玉则更倾向于表现人物的内在美德。前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种静态的表述。《楚辞》中的“游仙”用玉思想和道教用玉思想相似,都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可以说,《诗经》《楚辞》中的用玉思想有着比较明显的宗教文化性质,与后代文学视野下玉美学思想不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艺术也是一种语言。语言是维持社会的纽带,保存文化的载体。玉意象是诗歌和玉文化比较紧密的联系。唐诗中的涉玉诗篇多于六千首,玉意象超过三百个。这些玉意象不仅承载着史前玉文化的元话语,反过来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起着一定的文化重构作用。唐代道教盛行,因此有很多仙道题材的诗歌作品。在这些作品的玉意象中,玉神物思想得到了比较集中的体现。同时,唐代也是一个科举取士的时代,儒家“以玉比德”的道德思想在诗歌中逐渐发展成为“以玉比才”的艺术思想,体现出社会环境变迁对语言内涵的影响。玉是权利的象征,是贵族的代表,这些思想也在一些诗歌作品中得到相应地艺术表现。以上均显示出儒、道两家玉文化对诗歌玉意象的渗透和影响。文化是要靠表述的,玉意象是史前玉文化多级编码的结果,在这个历时性的编码过程中,书写的随意性和不自觉化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临界状态。唐诗中存在着大量的这样的文化临界意象,比如以“玉树”来简称“玉树后庭花”,其中“玉树”意象的涵义已经脱离了其作为“仙树”的艺术原型意义,而融入了王朝兴衰的历史感。又比如“玉关”一词,虽然它将永久的记忆着“西玉东输”的历史场景,但在诗歌中作为一种玉意象却是边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跟玉文化相去甚远等。这些都说明了书写的权利对原型文化传播的控制作用。总而言之,唐诗中的玉意象,多以“玉×”的形式出现,玉是一个具有形容词性的词根,其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古老的涵义,表现出“词根暗喻”的特点。玉是古代财货的一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标志,是富贵的象征。宋词中对精金美玉的大量描写是其富贵气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宋代城市经济高度发展,玉器作为商品大量进入流通市场,为都市人们的享乐环境提供了一定的视觉效应。其中有对“金玉建筑”的想象,有对“金玉酒器”的描写,还有对“金玉装饰”的刻画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宋词的华贵。这些描写不一定是全部真实,却也可以反映宋代词人的富贵心理。体现出一种夸饰性消费行为。玉和女性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出一种抽象观念的转移。符号意义指向客体,指向客体的某种性质。玉的温润而泽的属性,不仅是君子温柔敦厚的载体,而且也代表着女性温柔似水的角色特征。海德格尔说:“诗就是以语词的方式确立存在。”唐诗中涉及女性描写的玉意象大多表现在面部,而宋词中对女性的描写则比较细化,几乎牵扯到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从不同侧面体现出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所有的概念都有一个特点:永远承载着它们起源时的意义。”这些有关女性的玉意象充分体现了玉的最初的美学特点,即天生丽质。玉是温和、阴柔、亮丽、坚贞等的代名词,因此作为一种词汇编码符号,其所创造出来的语词多具有上述特点。文字具有沟通古今,传承文明的作用。但同时文字也把“倚玉偎香”、“怜香惜玉”等语词限制在视觉领域内,从而产生一种情感意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婉约词风的形成。玉文化和古典诗学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儒家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儒家诗教观和文德观都是将作者品德和作品风格联系起来,提倡一种有用于世的诗文。刘勰《文心雕龙》对儒家的文德观有比较深刻的阐释。儒家玉德观和文德观并未有必然的联系,但刘勰在论述文德观的过程中,将两者相互联系,体现出一定的语言学批评的特点。从一个方面表达了他本人追求“君子之文”的意愿。《文心雕龙》中存在着大量以美玉论说文章的现象,一方面体现在品德和文章的关系上;一方面则是纯审美层面的艺术用玉。在诗文理论中表现出对玉的纯审美属性的重视,是魏晋以后诗文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这也正好和文学摆脱道德附属,独立性逐渐提高的大趋势相吻合。唐代诗歌繁荣,论诗形式主要有“以文论诗”和“以诗论诗”两种。玉作为一种理论符号在两种论诗方式中表现不同,前者以直接比喻为主要特点,而后者则以形象说理为主要特点。玉石关系、治玉方式以及玉美玉质等比喻论说的方式在理论表达中比较常见,表现出一定的原型意义。同时,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也具有一定的修辞艺术,如譬喻、摹状、借代、映衬等,这些均有助于玉意象在诗歌作品中多彩的表现。
崔健[9](2016)在《爱上那一缕寂寞》文中研究说明寂寞是什么?寂寞是一缕禅,轻轻袅袅,美如炊烟。寂寞本无形,谁赋予了它一份美丽?你可曾有过寂寞?谁没有真正寂寞过,就没有真正的人生。你懂得寂寞吗?谁没有真正爱上过寂寞,谁就没有真正爱过自己。——题记一缕寂寞一座城走过许多路,遇见许多人,有时,你就会爱上那一缕寂寞。读过紫陌红尘,阅过沧桑往事,有时,就爱上那一缕寂寞。爱上那一缕寂寞,朋友江湖四海,莫不如那一缕寂寞给予你的豁达、智慧。爱上一缕寂寞,与清风为伴、与清茗为友,与明月相
张艳[10](2016)在《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文中认为北宋文人赏石风气尚盛行,对石头的歌咏屡见不鲜、篇章众多,石意象蕴含的丰富情感与现实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对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进行了分类,概括了石意象的总体情况,总结出各类型石意象的主要特点,分析了赏石之风高涨的原因和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按照石头的功用,本文将北宋诗歌中出现过的石意象分为自然景观类、园林建筑类、文玩类三大类。自然景观石意象主要有纯自然和与历史传说相关两类,前者欣赏的是奇石在大自然中的自然形态美,后者则更多关注石意象背后蕴藏的深厚意蕴。园林建筑类石意象分假山、奇石与建筑石材三类,假山和奇石都属于园林构景,目的是营造一种自然山水的气韵,建筑石材意象更多的是带有象征意味。文玩类石意象内容最为丰富,有供文人案头赏玩使用的奇石、文房用品,有石制的茶酒器皿、石枕石席等生活器具,还有竹石、枯木怪石等画作类石意象,这一类石意象直接代表了文人赏石的趣味,与文人的关系也最为密切。通过详细分析每一类石意象的特点与意义,本论文最后从总体上分析石意象所表现的文学风尚以及这种风尚与北宋文人审美追求的关系,阐释歌咏石意象的诗歌中所包含的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仕宦与隐逸的情感冲突,所体现的以怪透皱瘦为特点的赏石标准与审美追求,所反映的宋人咏石诗对前人咏石诗的突破,论述文人赏石活动中的交游唱和对咏石诗大量涌现的影响。
二、人生如沙岁月如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生如沙岁月如筛(论文提纲范文)
(1)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藏区民俗摄影历史脉络中的郑小运 |
第一节 藏区影像历史 |
第二节 郑小运摄影作品定位 |
第二章 郑小运藏区民俗摄影中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空间层次 |
第二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人物形象 |
第三节 藏族牧区摄影中民俗的精神内涵 |
第三章 郑小运藏区摄影影分析 |
第一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审美表现 |
第二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审美特征 |
第三节 从比较视野看其藏族牧区摄影作品 |
第四章 郑小运藏区民俗摄影的价值 |
第一节 社会价值 |
第二节 学术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的整合性沙盘游戏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自闭症 |
1.1.1 自闭症儿童 |
1.1.2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 |
1.2 育儿自我效能感 |
1.2.1 育儿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作用 |
1.2.2 育儿自我效能感的维度 |
1.3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
1.3.1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2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现状 |
1.4 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的相关研究 |
1.4.1 沙盘游戏疗法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1.4.2 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的概念 |
1.4.3 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的理论框架 |
1.4.4 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的干预机理 |
1.4.5 动态九宫格技术 |
2 问题提出 |
2.1 研究意义 |
2.1.1 理论意义 |
2.1.2 实践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2.1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
2.2.2 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初始沙盘作品特征研究 |
2.2.3 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整合性沙盘游戏干预研究 |
2.3 创新之处 |
2.3.1 干预研究对象为自闭症儿童养育者 |
2.3.2 干预研究内容为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育儿自我效能感 |
2.3.3 干预方法为整合性沙盘游戏 |
3 研究方法 |
3.1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现状调查 |
3.1.1 研究假设 |
3.1.2 研究对象 |
3.1.3 研究工具 |
3.1.4 研究程序 |
3.2 育儿自我效能感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初始沙盘特征 |
3.2.1 研究假设 |
3.2.2 研究对象 |
3.2.3 研究工具 |
3.2.4 研究程序 |
3.3 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整合性沙盘游戏干预 |
3.3.1 研究假设 |
3.3.2 研究对象 |
3.3.3 研究工具 |
3.3.4 研究程序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研究一: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现状调查 |
4.1.1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育儿自我效能感的总水平 |
4.1.2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育儿自我效能感各维度水平 |
4.2 研究二:育儿自我效能感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初始沙盘特征 |
4.2.1 初始沙盘作品中沙具的使用 |
4.2.2 初始沙盘作品中的创伤主题 |
4.2.3 初始沙盘作品中的治愈主题 |
4.2.4 初始沙盘作品中沙具移动情况 |
4.2.5 初始沙盘作品中自我像的出现 |
4.2.6 初始沙盘作品中的动沙情况 |
4.2.7 初始沙盘作品制作的时间 |
4.3 研究三: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整合性沙盘游戏干预 |
4.3.1 案例一 |
4.3.2 案例二 |
5 讨论 |
5.1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现状特点及成因分析 |
5.1.1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育儿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 |
5.1.2 自闭症儿童养育者的育儿自我效能感各个维度水平 |
5.2 育儿自我效能感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初始沙盘特征分析 |
5.2.1 初始沙盘作品中沙具的使用情况讨论 |
5.2.2 初始沙盘作品中创伤主题讨论 |
5.2.3 初始沙盘作品中的治愈主题讨论 |
5.2.4 初始沙盘作品中沙具移动情况讨论 |
5.2.5 初始沙盘作品中自我像的出现讨论 |
5.2.6 初始沙盘作品中动沙情况讨论 |
5.2.7 初始沙盘作品制作时间讨论 |
5.3 育儿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的自闭症儿童养育者整合性沙盘游戏干预有效性分析 |
5.3.1 从时间序列设计的研究结果分析干预有效性 |
5.3.2 从整合性沙盘游戏作品分析干预有效性 |
5.4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育儿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 |
附录2 沙盘作品维度分析表 |
致谢 |
(4)晚清湖湘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界定 |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一章 晚清湖湘骈文特征概述 |
第一节 取材广泛,主题丰富 |
第二节 效法屈骚,情系乡土 |
第三节 结构疏朗,骈散兼行 |
第二章 偏于才子型的晚清湖湘骈文家 |
第一节 王闿运的“六朝派”骈文 |
第二节 易顺鼎的“博丽式”骈文 |
第三节 周寿昌的“朴茂风”骈文 |
第三章 偏于学者型的晚清湖湘骈文家 |
第一节 王先谦的骈文批评与骈文创作 |
第二节 阎镇珩骈文的内容及特征 |
第三节 皮锡瑞骈文的内容及特征 |
第四章 晚清湖湘骈文勃兴的原因 |
第一节 清代骈文理论与创作的铺垫 |
第二节 晚清湖湘政治环境与作家的“复古”心态 |
第三节 晚清湖湘文学、学术与作家交游的兴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晚清湖湘主要骈文作家及其作品表 |
致谢 |
(5)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当代武威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章 武威地域文化特质与当代武威文学概况 |
1.1 武威——凉州地域文化特质 |
1.1.1 兴盛的儒学 |
1.1.2 东西文化的结合 |
1.2 当代武威文学创作概况 |
1.2.1 文学创作成果 |
1.2.2 文学期刊发展概况 |
1.3 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浸润 |
1.3.1 自然地理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
1.3.2 地域人文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
第2章 武威文学创作的地域文化特色 |
2.1 民间艺术形式的多维呈现 |
2.1.1 河西花儿的浅唱低吟 |
2.1.2 凉州贤孝和攻鼓子的艺术再现 |
2.1.3 民间歌谣的诗意书写 |
2.2 多样的地域文化性格 |
2.2.1 粗犷与豪放 |
2.2.2 保守而固执 |
2.3 独特的人文风情展示 |
2.3.1 民风民俗的文本投影 |
2.3.2 方言俗语的文学运用 |
第3章 当代武威文学地域文化书写的价值和意义 |
3.1 凸显了当代武威文学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
3.2 体现了凉州作家鲜明的底层写作倾向 |
3.3 为“凉州兵团”走出本土创造了条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999年—2014年武威本土作家创作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存目 |
附录B 当代武威作家文学作品整理 |
附录C 《西凉文学》百期典藏(1999—2015)文学作品整理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理鬯和《寒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文献考辨篇 |
第1章 《寒石先生文集》版本考述 |
1.1 《寒石先生文集》版本情况 |
1.2 《寒石先生文集》版本源流 |
第2章 理鬯和家世生平考述 |
2.1 家世考述 |
2.2 生平考述 |
诗文研究篇 |
第3章 理鬯和文学观 |
3.1 唯“情”至上 |
3.2 文学观成因 |
第4章 理鬯和诗歌概况与诗风 |
4.1 理鬯和诗歌概况 |
4.2 理鬯和诗风 |
4.2.1 “劲健恣肆”之风 |
4.2.2 想象奇特用典丰富 |
第5章 理鬯和散文概况与文风 |
5.1 理鬯和散文概况 |
5.2 理鬯和文风 |
5.2.1 人物生动传神 |
5.2.2 语言恣肆奔放 |
结语 |
文献整理篇 |
《寒石先生诗文集》 |
凡例 |
目录 |
卷一 |
古体诗 |
今体诗 |
卷二 |
渔鼓曲 |
公鸡谣 |
母鸡谣 |
打油诗 |
卷三 |
赋 |
序 |
记 |
碑 |
跋 |
墓志铭 |
卷四 |
书 |
传 |
卷五 |
杂着 |
附录一 :刊误本 |
附录二 :序、跋、小传 |
附录三 :前后论定姓氏 |
附录四 :理鬯和家谱及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文化篇 |
第一章 玉文化与其他文化 |
第一节 玉文化与儒家文化 |
一、灵玉崇拜: 从巫到儒的演变 |
二、以玉为礼: “三礼”的用玉思想 |
三、儒家玉德观形成的原因 |
四、儒家玉德观提出的历史意义 |
五、儒家玉德观的当代启示 |
六、其他比德观念举例 |
第二节 玉文化与道教文化 |
一、道教的“玉术语” |
二、道教诗歌与玉文化 |
三、道教食玉养生文化现象 |
第三节 玉文化与佛教文化 |
一、玉雕佛像 |
二、玉宝思想 |
三、佛偈与玉文化 |
第二章 玉文化与故事传说 |
本篇小结 |
诗歌篇 |
第一章 《诗经》与玉文化 |
第一节 《诗经》玉文化与周代礼乐文明 |
一、祭祀用玉 |
二、装饰用玉 |
三、馈赠用玉 |
四、形容用玉 |
第二节 《诗经》玉文化的意义及影响 |
第二章 《楚辞》与玉文化 |
第一节 《楚辞》玉文化的特点 |
第二节 《楚辞》中的玉和香草意象 |
第三节 《楚辞》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三章 唐诗与玉文化 |
第一节 唐诗玉意象的文化阐释 |
一、“玉树”意象 |
二、“玉阶”意象 |
三、“玉壶”意象 |
四、“玉关”意象 |
第二节 不同诗人的意象阐释风格 |
一、王维诗歌的玉意象 |
二、李白诗歌的玉意象 |
三、杜甫诗歌的玉意象 |
第四章 宋词与玉文化 |
第一节 玉文化与宋词的富贵气象 |
一、“精金美玉”的几种富贵表现形态 |
二、“精金美玉”对宋词富贵气象形成的作用 |
第二节玉文化与宋词的婉约特征 |
本篇小结 |
理论篇 |
第一章 玉文化与唐宋诗学 |
第一节 玉文化与唐宋诗词理论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文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
二、唐宋时期诗词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艺术 |
一、玉字的文化释义 |
二、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技巧 |
三、“玉”的几种艺术表现原型 |
本篇小结 |
结语 |
附录 《全宋诗》中涉玉的佛教偈颂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10)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北宋诗歌石意象的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北宋诗歌中石意象概况 |
第一节 石意象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石意象的分类 |
第三节 社会风气与石意象的关系 |
一、经济的发展与赏石之风的形成 |
二、自上而下的享乐之风 |
第二章 自然风光类石意象与北宋文人的山水游历 |
第一节 纯自然类石意象 |
一、石之自然形态美与北宋文人对自然的欣赏 |
二、石头自然形态美引发的空间想象美 |
第二节 与历史传说相关的石意象 |
一、望夫石 |
二、玉女捣衣石 |
三、试剑石 |
四、其他传说奇石 |
第三章 园林建筑类石意象与北宋文人园林 |
第一节 磊石成山意自真 |
一、僧院假山 |
二、普通庭院假山 |
第二节 园林景石可为友 |
第三节 建筑石材柱石情 |
第四章 文玩石与文人石趣 |
第一节 文人案头赏玩的对象 |
一、用于赏玩奇石 |
二、文房用品 |
第二节 石制生活用品 |
一、茶酒器皿 |
二、石枕石席 |
三、焚香石鼎 |
第三节 画作类石意象 |
一、竹石风流 |
二、枯木怪石 |
第五章 北宋诗歌中石意象的文学风尚 |
第一节 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
一、奇石、假山营造的自然意境 |
二、仕与隐的情感碰撞 |
第二节 怪、瘦、透、漏等赏石标准与宋诗的审美追求 |
一、石状怪奇说不尽 |
二、顽质希世彦 |
三、形瘦骨自振 |
第三节 文人之间的交往唱和与诗歌创作 |
第四节 与唐代咏石诗的差异 |
结语 |
附录 1:咏石诗分类汇总表 |
附录 2:北宋咏石诗人及诗歌汇总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人生如沙岁月如筛(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D]. 王文倩. 扬州大学, 2021(09)
- [2]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3]自闭症儿童养育者育儿自我效能感的整合性沙盘游戏干预研究[D]. 刘畅.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4]晚清湖湘骈文研究[D]. 江祎婧.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当代武威文学研究[D]. 李雪梅. 新疆大学, 2020(07)
- [6]《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理鬯和《寒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D]. 杨颜珲. 湘潭大学, 2019(02)
- [8]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D]. 袁晓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爱上那一缕寂寞[J]. 崔健. 满族文学, 2016(05)
- [10]北宋诗歌中的石意象研究[D]. 张艳. 暨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