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6年云南省外送280万kW省内电力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佳[1](2021)在《中长期市场下梯级水电运行风险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梯级水电站市场化运行除了考虑电价带来的竞价风险,还需考虑径流导致的合同履约风险。在多周期、多品种协调的中长期电力市场中,如何描述径流、电价和电量等变量的相关性及不确定性,制定交易决策、安排运行计划和度量相关风险,是梯级水电站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挑战。为此本博士论文聚焦梯级水电中长期市场交易策略与运行风险分析这一关键问题,以水电富集的云南省电力市场为背景,对多品种市场结构下长期调度风险分析、长期运行框架下中期运行调整范围控制和最优报价策略,及多周期市场履约风险分析等4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内容如下:(1)计及多变量不确定性的梯级水电长期调度风险分析方法。针对多品种市场中分配全年电量资源的问题,提出了梯级水电站长期调度风险分析方法。采用SARIMA模型处理径流序列的时变特性、季节特性,再利用Copula函数描述径流-电价-电量间的相关性,然后以机会约束规划考虑变量的不确定性,最后利用嵌入Monte-Carlo模拟的粒子群算法求解,获得相应风险承受能力下的最大收益、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2)长期运行框架内的梯级水电中期运行调整控制方法。以上一节得到的梯级水电站长期框架为基础,针对求解径流、市场电价的波动范围并制定满足不同预期收益时梯级水电站中期运行范围的问题,提出了梯级水电站中期运行范围控制方法。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进行建模得到下层求解最小/最大售电收益、上层求解不确定变量对应最大/最小波动范围的双层模型,通过转换得到等价的单层模型,得到满足不同预期收益目标下径流与市场电价相较于预测值的偏差程度和中期运行水位、出力范围。(3)考虑多变量波动范围的梯级水电中期交易决策方法。申报阶段报价策略与运行调度紧密结合,考虑中期交易竞价失败的风险,提出了考虑竞价和运行两阶段的梯级水电站中期市场风险决策方法。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和鲁棒优化得到满足预期收益时的日径流与市场出清电价相较于预测值的最大偏差范围,然后利用前景理论在此范围内构建了一种计及决策者不同风险偏好程度的竞价策略模型。(4)考虑结算规则的梯级水电多市场履约风险分析方法。针对中长期市场交易合同履约和是否参与短期市场问题,构建了多周期市场下梯级水电站中期运行风险分析方法。采用Copula-Monte Carlo生成日径流和日前增量交易出清电价的组合场景,利用增强精英保留策略遗传算法计算所有场景的发电收益,获得给定置信水平下相应的条件风险价值,与单独考虑电价和径流相比能更合理的评估收益风险价值。
王若曦[2](2020)在《T新能源公司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新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成本不断降低,消费与消费矛盾明显缓解,清洁替代效应日益显着。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能源革命,建设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已成为新时期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突破,是“四大革命一大合作”新能源安全战略的本质要求。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补贴的逐步减少和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新能源发展进入后补贴时代,国家逐步调整了新能源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包括廉价上网项目,进一步降低新能源上网电价,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未来新能源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其发展也开始面临新的变化。本文以T新能源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新能源发电业务发展战略,首先阐述了选题依据、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等。在当前新形势和一系列机遇与挑战下,如何制定好发展战略,抓紧机遇实现做强做优,积极融入并主动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能源第一支柱产业战略,是其面临的紧迫问题。其次,在大量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基于公司实际情况,从理论研究、模型方法和信息收集等方面展开研究思考,运用了模型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和SWOT模型分析法对我国及云南省的新能源发电产业情况进行分析,概括出T新能源公司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明确公司发展战略。最后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出公司战略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T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认为我国新能源发展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T新能源公司可以通过战略布局新能源产业,结合自身优势,打造成为省内龙头、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发电企业,为我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新能源发电产业提升战略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思考。
刘强,黎岚,庄宗良[3](2020)在《化解云南电力结构性矛盾促进水电消纳研究》文中提出水电是宝贵的清洁能源,水电的消纳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推动新时代能源发展,水电的充分消纳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云南省是我国的水电大省,水电装机占比达到70%以上。长期以来,云南水电出力与负荷特性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是云南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深入剖析云南电力结构性矛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电力发展形势,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促进水电消纳的措施。
徐智[4](2019)在《云南水电电量过剩及消纳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产业,电力起源于1875年的法国巴黎,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诞生,从此电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电力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1882年英国人在上海建立了上海电光公司,自此中国最早的发电厂建成,中国电力走上漫长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水电事业起步于云南,昆明石龙坝水电站于1912年建成,成为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中国电力通过130多年的发展,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云南省作为全国第二大水电资源大省,境内的六大水系: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珠江、红河和伊洛瓦底江的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kW,可供开发的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9795万kW,仅次于四川省,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国内总量的25%左右,天然的资源环境下具有得天独厚的能源优势,可再生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水电经济可开发量居全国前列、可再生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前景可观、外送可再生清洁电力资源发展潜力巨大。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云南水电建设者开始勘测测设计,50年代开始建设水电站,但是建设速度较为缓慢。2000年后,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等政策的背景下,2001年,云南省政府提出,把云南水电建设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从此云南水电开始加快建设步伐,云南水电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自2010年至2015年云南省水电大规模集中投产,加之光伏、风电发电装机也是爆发式增长,虽然火电装机未增加,但是还是造成弃水形势十分严峻。云南水电每年都有大量剩余水电电量得不到消纳,产生严重弃水问题,这已经成为云南水电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运用在MBA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管理知识,并结合自身在水电行业工作管理经验,运用学习所获得的理论工具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探索构建云南水电企业未来的竞争战略,对云南水电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由于LCJ公司作为云南最大的发电企业和云南水电行业的支柱企业,所以选择LCJ公司作为研究分析对象,这在云南水电企业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了对云南水电电量消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当前国家宏观政策、国内外行业发展环境、云南水电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地区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采用PEST分析工具全面分析云南水电行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及内外部资源状况。采用SWOT分析法对云南水电行业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了云南水电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从微观角度对LCJ公司水电消纳状况进行了剖析,总结四川省水电行业剩余电量消纳措施经验,同时结合世界许多国家电网发展的经验,针对云南省水电丰水期存在的大量富余电量,提出具体的消纳对策建议。论文提出了云南水电电量消纳对策建议,包括提高投融资管理水平;合理规划、使水电站工程与送出工程同步运行;加强电力发展统一规划;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推进市场消纳机制。
宋美微[5](2016)在《水电富集地区新能源出力特性及容量配置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水电富集地区,其中水电可开发资源位列全国第二位,仏次于四川。煤炭资源为南方各省第二位,陆上风电资源为南方各省第一位。云南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合理开发新能源,合理利用火力发电。虽然目前云南的电源布局基本能满足电力供应的需要,但一些电源结构性问题也开始暴露。未来采用何种电源、何种比例来经济有效的补充水电枯期的缺口,已成为云南电源结构布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论文拟从云南电网电源近年出力特性、云南电网电源出力特性预测分析、云南电网未来电源容量配置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对历史及未来电源出力特性的分析与预测,以及省内电力需求情况关联分析,将电网、供给侧、需求侧有机的串联起来,通过电力平衡分析,提出较合理的电源优化规划方案,提出改善电网电源结构的对策及建议,合理规划电源结构,为云南未来电源的科学布局提供决策参考。本论文首先对云南省清洁能源资源概况和电力工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省内各类电源装机容量、可调机组容量、调节能力、所在地区电网情况等方面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阐述了当前云南省内电源格局存在的问题,针对电源格局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其次,整理分析省内电源近几年负荷、电量数据及装机容量情况,对云南省内全网、水电、风电、太阳能及火电出力特性进行分析,得到水电和新能源出力特性变化趋势。最后,根据云南水电在汛枯期的综合特性研究结果,以及云南新能源在冬春、夏秋出力特性,评估云南水电与新能源发电的实际互补能力,结合云南电力需求预测、外送电力需求预测和电力供应预测,研究云南电网“十三五”期间电源容量优化配置相关问题,提出包括水电、新能源电源、调峰电源、其它配套不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整体电源优化配置方案。
李璐[6](2015)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影响的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将会使我们承受更为沉重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近年来中国能源需求迅速增加,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国家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从技术、合作开发等层面对现行的政策措施提出了相关改进对策。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运用不同的政策手段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阶段,研究这些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制定进程,通过对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解读,得出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之间的区别。可再生能源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由于地热能的开发程度较低,因此本次研究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2)分析了云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次能源资源情况、云南省电力市场和消费现状、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云南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存在的优势和劣势。(3)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对综合资源规划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提出不同市场情形的概念,即参考情形、竞争情形和垄断情形。其次提出了将环境外部成本计入规划模型中,进一步分别建立了不同市场情形下综合资源规划的优化模型。(4)研究了可再生能源政策对资源规划的影响,将四种典型的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了模拟,分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税、二氧化硫排放上限、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最后,运用MatLab工具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比分析了竞争情形和垄断情形下,政策参与规划模拟和政策不参与规划模拟的两种不同结果。(5)在上述求解结果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政策对云南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分别是:电源结构、电力电量平衡和调峰调频备用方面对常规电源的影响;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经营影响;对电网企业的经营影响;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对需求侧的影响等。(6)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实施过程中的市场力问题,本文提出了主导企业竞争边缘模型,分析了不同主导企业的市场力对可再生能源证书价格和上网电价的影响。在不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要求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不同主导企业的市场力对可再生能源证书价格和上网电价的影响结果。(7)研究了云南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和定位,研究了云南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云南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定位、未来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赵壮天[7](2014)在《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最长和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内陆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结构复杂,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边疆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内陆边疆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文化多元以及边疆治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已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处理边疆地区这些特殊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稳定大局,关系广大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治国必治边,治边亦治国。在我国,中央政府是边疆治理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边疆地方政府是边疆治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边疆省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边疆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边疆省级政府行为的层面来研究边疆治理问题,尤其是对边疆省级政府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边疆地区独有的,有些虽然与内陆省份共有但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由于缺乏处理这些特殊、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法定程序或者是可以从内地省份借鉴的经验,使边疆省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边疆省级政府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边疆省级政府现有的治理实践能否满足国家的期待、能否实现边疆地区的利益诉求?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有什么规律可循,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如何优化和调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厘清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特点、规律,有助于提升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入手,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特殊性、重要性、代表性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领域各选取了3个案例,在国家对边疆省级政府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双重约束下,对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过程中,贯彻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经验性分析和讨论——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同时,以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为主线,对15个案例进行深度描述和清晰勾勒,以使研究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分析边疆省级政府各领域自主创新行为实践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及通过对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要素的提炼,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是边疆省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自主性行为实践的重要原因,而国家针对边疆制定的一些差异化政策措施使这些自主性行为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第二,在国家对边疆省份的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的双重约束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并可分为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创新实践、权益博弈、路径选择、优化调适、制度创新7个层次;第三,改善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途径可分为授权调适和行为优化两条主线,授权调适主要针对边疆省级政府根据其职能职责应该做但做不到的情形,行为优化主要针对能够做但没做好的情形;第四,在当前体制环境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十分模糊,充分理解边疆省级政府“普遍”和“特殊”两类自主性行为,是从制度层面理顺中央政府与边疆省级政府关系、规范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和范围的重要基础。第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完善国家治边政策体系、提升边疆省级政府治理能力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段树乔,段方婕[8](2011)在《云南电网公司售电量统计分析及其趋势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电力市场包括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南亚地区和云南省内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云南电网的持续发展。文中首先对云南电网公司2000-2010年售电量统计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应用多项式逼近理论和算术平均值综合方法,得到了云南电网公司售电量统计趋势函数预测模型,并对过去历史数据进行检验和预测了未来的售电量。其次,分析影响云南电网公司售电量趋势预测的三个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
汪飞[9](2011)在《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云南电力区域国际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电力系统是最重要的二次能源提供部门,也是最重要的耗能部门、最大的碳排放部门。在传统能源体系中,电源的发展引导着电网的发展。而且电源的位置一般由资源的位置决定。比如水电站的设立依赖于水电资源的分布地;煤电的设立一般位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地或者便利的铁路或海运线附近。就是说,在很长时间内,约束电力开发的只是电力资源的地理分布。随着全世界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认识的深入,电力系统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环保的约束,也就是“碳”排放的约束。本文梳理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和与碳排放关系的观点,分析了“低碳经济”的本质以及可能带来的国际商业的变化。并根据这种判断认为清洁电力将是更加重要的经济资源,为了谋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竞争优势,必须要保证能源安全,必须要努力获得低碳的、清洁的电力资源。为此,本文回顾了云南电力的发展历史,结合云南拥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提出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云南电力应该通过建设区域国际化电网,成为广泛吸纳清洁电力资源的区域性国际电力能源基地、清洁电力调配基地,促进周边地区电力资源开发合作,在桥头堡建设中形成清洁能源高地,为本省及周边地区发展提供清洁能源支持。
樊启祥[10](2010)在《水电项目开发利益共享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水电资源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在能源供应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水电开发面临着移民安置、生态环境、地方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的考验,而这些问题大多体现在水电开发的资源付出和利益的不平衡、不对称上,因此处理好水电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关系是关键。基于上述现实要求,本文将生态环境作为项目可行的前置条件,把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移民安置和地方发展,在落实国家现有移民政策的前提下,提出了共享水电开发利益的解决途径。本文首先通过研究文献、国家政策和项目实践,在目前水电开发利益共享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基于资源要素价值和地租理论构建了水电开发的利益共享模型。通过对土地资源综合价值的测算,从移民征地补偿费的不同使用方式出发,提出了五种农村移民安置方式,进行了水电资源经济地租的测算,并对影响移民年收入水平和水电资源经济地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溪洛渡工程为例进行测算,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利益共享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和谐开发水电项目的推荐移民安置方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议。上述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第一,明确了政府、移民和开发企业是水电项目和谐开发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其投入的资源要素分别是水电资源、土地资源和项目资本。提出了基于主要利益相关者和资源收益的水电开发和谐度和满意度,在满足“移民生活水平不降低、政府获得水电资源经济地租、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开发企业获得正常投资回报、并电价具有竞争力”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水电资源和谐开发的利益共享。第二,按照前期补偿、后期扶持的移民政策,提出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创新移民安置方式,计算了五种安置方式的移民年收入,并与建立的移民年收入目标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推荐的“逐年长补+入股分红+基本社保”长效安置方式,能够在满足移民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有稳定持续的经济收入和养老与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第三,根据地租理论以及资源价值理论,在电价具有竞争力的前提下,采用“电价比较法”测算了水电站运行水平年及经营期内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结果表明,以水电资源有偿使用费征收的经济地租,可用于解决制约水电资源开发的移民、环境以及地方发展等利益问题,为相关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2006年云南省外送280万kW省内电力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6年云南省外送280万kW省内电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长期市场下梯级水电运行风险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梯级水电站运行新挑战 |
1.1.1 我国水电发展现状 |
1.1.2 国内外电力市场建设及水电市场化理论研究进展 |
1.1.3 现阶段梯级水电站参与中长期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
1.2 本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
1.2.1 多品种市场结构下长期运行计划及交易能力风险分析问题 |
1.2.2 长期运行框架内计及多种不确定性变量的中期运行调整问题 |
1.2.3 长期运行框架内考虑多变量波动范围的中期交易决策问题 |
1.2.4 考虑结算规则的中短期市场履约风险度量问题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与分析 |
1.3.1 梯级水电站电力市场风险分析决策方法研究进展 |
1.3.2 梯级水电优化调度运行方法研究进展 |
1.4 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计及多变量不确定性梯级水电长期调度风险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本章总体思路 |
2.3 多维不确定性变量相关性分析与建模 |
2.3.1 建立时间序列的SARIMA模型 |
2.3.2 选择多维变量的Copula函数 |
2.3.3 多维变量随机抽样 |
2.4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梯级水电长期优化模型 |
2.4.1 中长期市场电量分配及收益模型 |
2.4.2 机会约束规划 |
2.4.3 梯级水电长期优化模型 |
2.4.4 模型求解方法 |
2.5 算例分析 |
2.5.1 多维不确定性变量相关性分析 |
2.5.2 长期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长期运行框架内的梯级水电中期运行调整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简介 |
3.3 梯级水电确定性中期优化调度模型 |
3.3.1 中长期市场收益模型 |
3.3.2 梯级水电站中期优化模型 |
3.4 基于IGDT的梯级水电中期优化建模及求解方法 |
3.4.1 基于IGDT的优化建模 |
3.4.2 模型转化方法 |
3.4.3 模型求解方法 |
3.5 算例分析 |
3.5.1 不考虑径流与电价的不确定性 |
3.5.2 考虑径流的不确定性 |
3.5.3 考虑电价的不确定性 |
3.5.4 同时考虑径流与电价的不确定性 |
3.6 本章小结 |
4 考虑多种变量波动范围的梯级水电中期交易决策方法 |
4.1 引言 |
4.2 前景理论简介 |
4.3 梯级水电中期风险决策模型 |
4.3.1 梯级水电站中期市场收益模型 |
4.3.2 梯级水电站中期优化调度模型 |
4.3.3 基于IGDT鲁棒优化建模及求解 |
4.3.4 基于前景理论的中期市场报价决策建模及求解 |
4.4 算例分析 |
4.4.1 运行阶段梯级水电站面临风险分析 |
4.4.2 申报阶段梯级水电站申报决策风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考虑结算规则梯级水电多市场履约风险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梯级水电站中期运行风险分析方法 |
5.2.1 日径流与日前交易出清电价相关性分析与建模 |
5.2.2 风险分析及度量方法建模 |
5.2.3 梯级水电站中期优化调度模型 |
5.3 优化算法 |
5.3.1 基于解空间多染色体混合编码 |
5.3.2 增强精英保留策略 |
5.4 算例分析 |
5.4.1 日径流与日前交易出清电价相关性分析 |
5.4.2 风险度量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T新能源公司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新能源发电范畴和可持续发展概述 |
2.2 战略管理概述 |
2.2.1 战略及战略管理概念 |
2.2.2 战略管理的层次和过程 |
2.3 风险管控 |
2.4 现代项目管理 |
2.5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2.5.1 PEST分析 |
2.5.2 SWOT分析 |
2.5.3 波特五力模型 |
第三章 T新能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公司简介 |
3.1.2 PEST分析 |
3.1.3 行业分析 |
3.1.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企业资源分析 |
3.2.2 资源分析 |
3.2.3 行业竞争分析 |
3.2.4 企业能力分析 |
第四章 T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定 |
4.1 国家层面的战略情况 |
4.2 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和目标 |
4.2.1 公司愿景和使命 |
4.2.2 公司战略规划和目标 |
4.3 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
4.3.1 发展战略的制定原则 |
4.3.2 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定位 |
4.3.3 SWOT分析 |
4.3.4 发展战略选择 |
第五章 T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战略实施 |
5.2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2.1 强化公司可持续发展 |
5.2.2 强化过程管理 |
5.2.3 提升投资并购能力 |
5.2.4 制度保障 |
5.2.5 管理能力优化 |
5.2.6 高科技人才队伍保障 |
5.2.7 安全生产保障 |
5.2.8 资金保障 |
5.2.9 积极建设企业文化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化解云南电力结构性矛盾促进水电消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云南省发电资源及电力负荷特点 |
2 缓解云南省电力供需矛盾措施 |
2.1 优化电源建设和运行 |
1)加快龙头水库建设,改善电源结构特性 |
2)加强调度管理,实施水电优化调度 |
2.2 改善负荷特性 |
1)利用丰枯、峰谷电价引导用电结构调整 |
2)发展季节性载能负荷 |
2.3 利用电网平台调余补缺 |
1)优化水电外送曲线 |
2)实施南网水火互济 |
3)扩大云南水电消纳范围 |
3 结语 |
(4)云南水电电量过剩及消纳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归纳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论文相关概念 |
第二节 战略管理理论 |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
二、战略管理的特征 |
第三节 战略管理方法 |
一、PEST分析理论概述 |
二、SWOT分析理论概述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水电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一节 云南水电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PEST分析) |
一、政治环境分析 |
二、经济形势分析 |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云南水电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
一、云南水电行业发展概况 |
二、云南水电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云南水电行业发展SWOT分析 |
一、云南水电行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
二、云南水电行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
三、云南水电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分析 |
四、云南水电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外在威胁分析 |
五、云南水电行业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结论 |
第四章 水电消纳案例分析 |
第一节 LCJ公司水电消纳状况 |
一、LCJ公司简介 |
二、LCJ公司电量消纳状况 |
第二节 四川水电消纳措施 |
一、背景介绍 |
二、水电消纳面临的挑战 |
三、水电消纳问题解决方案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水电电量消纳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提高投融资管理水平 |
一、提高股权融资比例 |
二、深化银企战略合作 |
三、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 |
四、充分发挥集团财务公司作用 |
五、努力盘活存量资产 |
第二节 合理规划、使水电站工程与送出工程同步运行 |
第三节 加强电力发展统一规划 |
第四节 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
一、大力拓宽国内供电市场空间 |
二、积极开拓国际供电市场 |
第五节 积极推进市场消纳机制 |
一、充分发挥电力交易中心的功能 |
二、增加云南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
三、加快云南电网公司市场化改革 |
四、完善市场主体激励机制 |
五、建立信用评价机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水电富集地区新能源出力特性及容量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云南省能源资源分布特性 |
1.1.2 云南省电力工业发展现状 |
1.1.3 云南省内电源格局存在的问题 |
1.2 选题意义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云南电网电源近年出力特性研究 |
2.1 全网出力特性分析 |
2.1.1 云南电网2015年电源装机分析 |
2.1.2 十二五期间云南电网全网发电量分析 |
2.1.3 云南省2013、2014年用电负荷与电量分析 |
2.2 2013、2014年水电出力特性分析 |
2.3 2013、2014年风电出力特性分析 |
2.4 2013、2014年太阳能出力特性分析 |
2.5 2013、2014年水电及新能源出力特性互补关系分析 |
2.5.1 2013年水电与新能源互补关系分析 |
2.5.2 2014年水电及新新能源互补关系分析 |
2.5.3 水电与风电互补关系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电网电源出力特性预测研究 |
3.1 十三五期间云南电网电源装机规划 |
3.1.1 火电装机规划 |
3.1.2 水电装机规划 |
3.1.3 风电装机规划 |
3.1.4 太阳能装机规划 |
3.2 十三五期间云南电网电源出力特性预测 |
3.2.1 水电出力特性预测 |
3.2.2 风电出力特性预测 |
3.2.3 太阳能出力特性预测 |
3.3 十三五云南电网未来电源出力特性分析 |
第四章 云南电网未来电源容量配置研究 |
4.1 十三五期间云南电力负荷需求特性预测 |
4.1.1 云南省用电现状 |
4.1.2 云南省负荷与用电量水平预测 |
4.2 云南十三五期间电力平衡分析 |
4.3 新能源接入对云南电网未来电源格局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6)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影响的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现状概述 |
1.2.2 综合资源规划研究现状 |
1.2.3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 |
第2章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分析 |
2.1 各国能源政策对比分析 |
2.1.1 发达国家采用可再生能源政策机制的实践 |
2.1.2 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和趋势 |
2.1.3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 |
2.1.4 政策的相互作用和措施比较 |
2.1.5 政策趋势和市场结构 |
2.1.6 实践经验 |
2.2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规政策分析 |
2.2.1 国内可再生能源政策 |
2.2.2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规划 |
2.2.3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2.3 国内外政策对比分析 |
2.3.1 操作性比较 |
2.3.2 发展进程比较 |
2.3.3 竞争环境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分析 |
3.1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发展现状 |
3.1.1 我国一次能源资源情况 |
3.1.2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
3.1.3 我国电力生产与消费现状 |
3.2 云南省一次能源资源情况 |
3.2.1 水力资源 |
3.2.2 煤炭资源 |
3.2.3 燃气资源 |
3.2.4 风力资源 |
3.2.5 太阳能资源 |
3.2.6 生物质资源 |
3.3 云南省电力生产及消费现状 |
3.3.1 电力生产现状 |
3.3.2 电力消费现状 |
3.4 云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3.4.1 风电发展现状 |
3.4.2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
3.4.3 生物质能发电发展现状 |
3.5 云南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综合分析 |
3.5.1 国家的鼓励政策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支撑 |
3.5.2 可再生能源发展应结合水电开发情况综合考虑 |
3.5.3 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消纳问题 |
3.5.4 云南省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展政策对综合资源规划的影响分析模型 |
4.1 电力模型研究:特点和方法 |
4.2 模型的提出和分析 |
4.3 模型描述 |
4.3.1 模型下标 |
4.3.2 决策变量 |
4.3.3 目标函数说明 |
4.3.4 模型约束 |
4.4 数据和参数 |
4.4.1 需求参数和预测 |
4.4.2 现有发电设备的特点 |
4.4.3 可再生能源和技术的选择 |
4.4.4 经济因素考虑 |
4.4.5 环境成本 |
4.4.6 成本发展趋势 |
4.5 可再生能源政策模拟及其影响 |
4.5.1 二氧化碳排放税 |
4.5.2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 |
4.5.3 二氧化硫排放上限 |
4.5.4 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研发 |
4.6 模型求解及分析 |
4.6.1 政策约束不参与模型求解 |
4.6.2 政策约束参与模型求解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能源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分析 |
5.1 对常规电源的影响分析 |
5.1.1 电源结构方面的影响分析 |
5.1.2 电力电量平衡方面的影响 |
5.1.3 调峰、调频和备用方面的影响 |
5.2 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经营影响 |
5.2.1 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营影响的确定性分析 |
5.2.2 发展政策的不确定性分析 |
5.3 对电网企业经营的影响 |
5.3.1 电网公司购电成本增加 |
5.3.2 云南电网公司电价需求水平 |
5.3.3 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不确定性分析 |
5.4 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
5.4.1 对电网潮流的影响 |
5.4.2 对暂态、频率和电压稳定运行的影响 |
5.4.3 对电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
5.4.4 对电网设备利用率的影响 |
5.5 对需求侧的影响分析 |
5.5.1 对需求侧电能质量的影响 |
5.5.2 对需求侧可靠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市场力研究 |
6.1 可再生能源市场中的市场力问题 |
6.2 模型的提出 |
6.2.1 ND-RF模型—不可再生能源主导,可再生能源边缘 |
6.2.2 RD-NF模型—可再生能源主导企业和不可再生能源处于边缘竞争 |
6.3. 实例分析 |
6.3.1 假设 |
6.3.2 主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云南可再生能源发展预测分析 |
7.1 云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分析 |
7.1.1 云南省电力消费需求分析 |
7.1.2 云南省供需形势分析 |
7.1.3 风力发电发展潜力分析 |
7.1.4 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分析 |
7.2 云南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定位分析 |
7.2.1 适度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 |
7.2.2 可再生能源可作为水电的有益补充 |
7.2.3 在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的统筹下发展可再生能源 |
7.2.4 可再生能源资源作为云南能源战略储备 |
7.3 云南可再生能源电源发展思路分析 |
7.3.1 协调好可再生能源电源与其他电源的发展关系 |
7.3.2 协调好可再生能源电源与电网的发展关系 |
7.3.3 协调好可再生能源电源之间的发展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方面 |
8.1.2 综合资源规划方面 |
8.1.3 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方面 |
8.1.4 可再生能源发展技术方面 |
8.1.5 可再生能源发展经济方面 |
8.1.6 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市场力方面 |
8.1.7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方面 |
8.2 建议 |
8.2.1 关于可再生能源政策方面的建议 |
8.2.2 关于云南电力消纳及可再生能源并网接入的建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边疆治理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
二、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
三、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转型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一、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组织结构 |
第一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概念界定及理论逻辑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 |
四、地方政府自主性行为 |
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央地博弈理论 |
三、地方自主性理论 |
四、其它理论的考察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逻辑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政治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政治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群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
二、民族团结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
三、“三股势力”等造成的影响 |
四、周边外事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民族团结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政治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政治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三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经济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问题 |
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 |
三、扩大沿边开放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矿电结合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烟草创新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经济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经济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四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社会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社会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地缘环境导致的社会问题 |
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
三、极端宗教势力导致的社会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禁毒防艾”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宗教管理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社会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社会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五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文化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 |
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
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文化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六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生态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生态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
二、边境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九湖水污染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怒江水电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生态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生态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七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
二、边疆省份与我国其它省份的主要差异 |
三、中央对各边疆省份的战略定位和期待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及影响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合法性基础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制度空间 |
三、边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益博弈 |
四、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及授权调适 |
一、边疆省级政府授权调适的基本思路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途径 |
第四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云南电力区域国际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 云南电力发展面临的形势 |
2.1 能源安全越来越成为世界性问题 |
2.2 “低碳经济”的本质 |
2.3 能源问题成为中国发展的“硬约束” |
2.4 云南节能减排的形势和要求 |
3 云南新一轮电力发展的条件一----基于云南桥头堡建设的视角 |
3.1 区位是云南电力发展最大的优势 |
3.2 发展外向型电力的政策机遇 |
4 云南电网发展的条件二----基于资源和市场的视角 |
4.1 省内电力资源 |
4.2 云南相邻地区能源资源与电力市场概况 |
4.3 云南周边国家能源资源与电力发展概况 |
5 云南电网的发展条件三----基于中外能源合作的视角 |
5.1 中电投 |
5.2 华能集团 |
5.3 华电集团 |
5.4 大唐集团 |
5.5 三峡集团 |
5.6 国家电网 |
5.7 南方电网 |
6 云南电力新一轮发展的思路 |
6.1 云南电力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基本关系 |
6.2 对云南电力发展的反思 |
6.3 新一轮云南电力的发展思路 |
7 云南电力区域国际化发展的设想和意义 |
7.1 云南电力外向型发展的情况 |
7.2 区域国际化电力的特征 |
7.3 发展的重点和步骤 |
7.4 区域国际化发展的意义 |
7.5 关措施建议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水电项目开发利益共享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分析与界定 |
1.2.1 研究的主体是水电项目 |
1.2.2 以西南大型水电项目为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时段覆盖水电项目全寿命周期 |
1.2.4 外部性及环境利益的前置条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水电开发利益共享研究综述与分析 |
2.1 水电开发主要问题研究 |
2.1.1 水电开发的争论 |
2.1.2 水电移民问题 |
2.1.3 水电生态环保问题 |
2.1.4 水电建设程序问题 |
2.1.5 水电开发与地方发展结合问题 |
2.1.6 水电开发问题集中体现在利益上 |
2.1.7 本节综合分析 |
2.2 水电利益共享的国外研究成果 |
2.2.1 水电利益共享的理论基础 |
2.2.2 水电利益共享的经济租研究 |
2.2.3 水电移民共享利益研究 |
2.2.4 水电利益共享方法研究 |
2.2.5 本节综合分析 |
2.3 国内水电移民利益共享研究 |
2.3.1 移民共享利益的研究 |
2.3.2 移民共享水电利益的理论视角 |
2.3.3 移民共享水电利益的方法研究 |
2.3.4 本节综合分析 |
2.4 本章小结与研究方向 |
2.4.1 已有研究小结 |
2.4.2 研究方向. |
第3章 水电项目利益相关者及其要素分析 |
3.1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分析框架 |
3.1.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过程 |
3.1.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识别 |
3.1.3 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共享 |
3.2 水电项目利益相关者研究 |
3.2.1 水电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
3.2.2 水电项目利益相关者界定 |
3.2.3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特性和要素 |
3.3 水电项目农地资源的价值分析 |
3.3.1 水电开发项目的用地特性 |
3.3.2 农地资源的价值组成 |
3.3.3 农地价值的年产值法 |
3.3.4 农地的综合功能价值 |
3.3.5 耕地的发展权价值 |
3.4 水电资源的经济地租 |
3.4.1 水电资源经济地租的分析与测算 |
3.4.2 水电资源的绝对地租 |
3.4.3 水电资源的级差地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电项目利益共享理论模型构建. |
4.1 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和谐理论研究 |
4.1.1 资源开发的和谐理论基础 |
4.1.2 资源和谐开发以利益共享为基础 |
4.1.3 资源协调与和谐开发的相关研究 |
4.2 水电项目的利益共享理论模型 |
4.2.1 水电和谐开发的利益共享模型 |
4.2.2 利益共享模型的基本分析 |
4.3 农村移民年纯收入水平分析 |
4.3.1 移民生活水平用年收入指标来衡量 |
4.3.2 水电农村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研究 |
4.3.3 农村移民安置方案设计 |
4.3.4 移民年收入水平预测模型及分析 |
4.4 水电资源经济地租的应用分析 |
4.4.1 水电电量接纳市场分析 |
4.4.2 水电电价与经济地租分析 |
4.4.3 征收水电资源有偿使用费 |
4.5 小结 |
第5章 溪洛渡水电站利益共享方案研究. |
5.1 溪洛渡项目基本情况 |
5.1.1 项目基本情况 |
5.1.2 土地综合功能价值计算 |
5.2 不同移民安置方案的电价和移民年收入测算 |
5.2.1 方案1:基准方案,即“传统农业生产安置”方案 |
5.2.2 方案2:“耕园地逐年长效补偿安置”方案 |
5.2.3 方案3:“耕园地逐年长效+剩余土地入股电站”安置方案 |
5.2.4 方案4:农地综合功能价值方案 |
5.2.5 方案5:“耕园地逐年补偿+部分土地入股+社会保险”的长效安置方案 |
5.2.6 移民安置方案的投资与财务指标比较 |
5.2.7 各移民安置方案的移民年收入水平分析 |
5.3 水电资源经济地租的测算 |
5.3.1 计算的基础条件 |
5.3.2 经济地租的计算与分配 |
5.3.3 川滇两省征收水电资源经济地租分析 |
5.3.4 经济地租计算成果的综合分析 |
5.4 敏感性分析 |
5.4.1 移民投资的敏感性分析 |
5.4.2 耕园地补偿投资的敏感性分析 |
5.4.3 上网电量的敏感性分析 |
5.4.4 敏感性分析总结 |
5.5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
5.5.1 关于移民安置方式 |
5.5.2 关于水电资源经济地租 |
第6章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6.1 研究成果和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政策建议 |
6.4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溪洛渡农村移民年收入预测模型计算成果 |
附录B 溪洛渡水电站淹没土地综合功能价值计算 |
附录C 溪洛渡水电站移民安置方案计算基础数据与成果 |
附录D 溪洛渡水电站电量消纳目标市场电价计算 |
附录E 溪洛渡水电站移民安置方案5 计算成果附表 |
附录F 溪洛渡水电站水电资源经济地租测算 |
附录G 溪洛渡水电站各指标敏感性分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2006年云南省外送280万kW省内电力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长期市场下梯级水电运行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 卢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T新能源公司战略研究[D]. 王若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化解云南电力结构性矛盾促进水电消纳研究[J]. 刘强,黎岚,庄宗良. 电力勘测设计, 2020(04)
- [4]云南水电电量过剩及消纳对策研究[D]. 徐智.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5]水电富集地区新能源出力特性及容量配置研究[D]. 宋美微.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6]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影响的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D]. 李璐. 华北电力大学, 2015(12)
- [7]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D]. 赵壮天. 云南大学, 2014(07)
- [8]云南电网公司售电量统计分析及其趋势预测模型研究[A]. 段树乔,段方婕. 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 2011
- [9]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云南电力区域国际化发展研究[D]. 汪飞. 云南大学, 2011(07)
- [10]水电项目开发利益共享模型研究[D]. 樊启祥. 清华大学, 2010(05)
标签:新能源论文; 可再生能源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新能源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