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处理少数不安定事件看毛泽东的社会控制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赵兴银[2](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张金国[3](2018)在《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工作是民族国家社会结构中国家——民族二元互动关系的载体,体现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国家意识,是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多民族国家制度重建的变动时期,民族工作事关民族社会内部关系的重构、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权力的整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实践处于转型为基础的国家重建的关键时期,即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这两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但需要突破的具体困境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完成政治秩序的重建。习仲勋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他不仅仅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造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执行者、重大政策制定者、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他本人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独特观点、理论,他所倡导的民族宗教工作方法,他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西北民族地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层层障碍,在国家初创之际积极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理顺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社会治理。可以说,正因为习仲勋开创性的民族工作思想才使得西北区域社会没有成为初生国家的包袱与负担,避免了历史上西北民族宗教问题阻碍国家建设的悲剧重演,其意义不仅仅在建国初期西北民族地区的一隅一地,更给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理论上的任何一种解读、研究乃至重新建构都是由现实的实践所激发的,研究习仲勋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工作的思想,尤其是建国初期民族工作思想,一方面在于追求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治理上走过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历史的镜鉴寻求对当下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因为习仲勋所处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他基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实际上对我们今天极力解决的民族问题,依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行文规则概述选题的缘由与选题理论与现实意义,整理和评述既有的文献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等。对于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研究,不能单纯地聚焦于他本人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与思想,而必须放眼他的时代与时代所赋予他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思想何以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纵观世界人物思想研究,就个人思想而言,不可能单纯地就理论而理论地认识、了解一个人,必须把个人放在社会与时代的关系之中,为此,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大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结合习仲勋的生平,做一个全面的纵向梳理,以期揭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认知。一种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都是一个辩证的社会化过程,如果简单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剥离出来,那么离开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就是抽象的,就必然是僵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三阶段,展示其民族工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这一大的社会场域中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架构的视角或向度,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要内容的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也不例外。习仲勋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尤其是早期家庭的熏陶与后期革命实践的深刻影响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进行了剖析,即以民为本的群众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根基、实事求是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团结发展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终极目标,三个基本向度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根本底色、价值追求(出发点、实现什么、怎么实现)。恩格斯指出,研究这些思想动机“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1)可以说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的动机正是要体现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家构建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围绕习仲勋在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战、民族社会改造、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若干重要观点、思想展开研究,也正是这些理论与观点建构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体系内容。方法论之所以在一定语境中被上升为“原则”或“根据”,是因为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规定研究的方向,从而排除显然会使所说明的问题陷入“困境”的方向。基于此,论文第五部分以习仲勋在民族宗教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展开研究。一种理论与思想的强大力量,不在于理论与思想的深邃莫测,而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虽然具有某种历史性和阶段性特点,但由于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为它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必须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不是面对自己既有的结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同样要指导实践,它要根据新时期民族的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得出新的结论,因此,文章结语部分主要内容是结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深刻挖掘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陈锦均[4](2018)在《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宗教人类学思考》文中提出巫师是乡村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传统文化现象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同时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特殊话题。他们是“神”一般的存在,充当人神、人鬼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不管是在家庭个体祭祀场合,还是在集体祭祀场所,他们都是祭祀活动的组织者与主持者。在村寨中出现矛盾纠纷之时,他们时常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公平、公正地处理村寨中各种公共事务。巫师这一群体在乡村社会中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威,拥有广泛的信仰民众和忠实拥趸,在传承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巫师群体特殊的身份与奇特的祭祀行为,经常被外界的人称之为“巫婆、神棍”,他们的消极影响对乡村治理与乡村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合理利用巫师群体的积极影响,限制其消极影响,引导其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去,不失为当前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可行性路径之一。乡村治理是党和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党和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着广大乡民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广大农村的前途与命运,关系着民族的繁荣与昌盛,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富强。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的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乡村治理问题就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乡村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严重影响着乡村治理的发展进程与生存动态。加大对乡村治理的研究力度,有利于进一步充实乡村治理的理论体系,为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是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滇黔桂结合部地区为田野调查的落脚点,重点探访了云南罗平县旧屋基乡、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以及广西西林县普合苗族乡各乡镇的苗族、壮族、布依族以及彝族巫师群体。文中以该地区的巫文化信仰状况、巫师群体的生存动态以及乡村治理的基本情况作为研究主线,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资料以及前人研究的成果,结合实际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了当地乡村社会的发展情况,并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分析了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探寻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性。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调查法、观察与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以及谱系调查法,通过这些方法将巫师群体与乡村治理更好地联系在一切。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一共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有关巫师群体和乡村治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理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滇黔桂结合部地区的文化语境,重点对当地的地理概貌、村落布局、生计方式、语言文字、宗教生活、风俗习惯、族源历史以及民族关系进行了简单描述,以此全面展示滇黔桂结合部的总体情况;第三部分重点描述了滇黔桂结合部地区巫信仰的要素,其中包括当地的神灵系统、仪式概况、祭祀场所、神职人员、社会组织以及巫信仰的发展演变过程,此举不仅较为详细地向人们展现了当地的信仰环境,同时也为描述巫师群体的生存环境做铺垫;第四部分为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生存动态,主要对巫师群体的身份的获得、日常生活、祭祀活动、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关系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以此向读者呈现巫师最真实的一面,为探讨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埋下伏笔;第五部分为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分析,首先从巫师群体的负功能入手,直接点明巫师群体所存在的消极影响,重点分析巫师群体的正功能,证明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有着极大的社会价值与实践意义,最后回归巫师群体本身,重点反思这一群体对乡村社会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第六部分重点分析了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以及发展趋势,并从相关理论层面探析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与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语,主要从现代化以及新时代的角度对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进行思考,以此上升到利用民间信仰来进行乡村治理的现实考虑。通过上述对滇黔桂结合部地区巫师群体的层层剖析以及对乡村治理的现实考量,本文认为,充分利用巫师群体所发挥的正功能,合理控制其负功能,可以尝试将巫师群体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手段与模式运用到乡村治理当中。巫师群体所具备的文化传承功能、心理调适功能、道德教化功能、生态保护功能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功能,与广大乡民的现实诉求不谋而合,同时与乡村治理的最终目标相契合。从社会宏观角度来讲,这符合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要求,符合党和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对于广大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加强对巫师群体的引导与管理,加深对巫师群体的认识,客观对待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才能在乡村治理中正确使用巫师群体这把双刃剑。
张军[5](2017)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人猿相揖别、人类形成社会和国家以后,社会稳定便成了各个阶层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它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努力追求的社会状况,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从历史的经验看,一国区域性社会稳定对于构建国家整体安全、形成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影响。新疆,作为我国单位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无论是地缘战略,还是经济发展,无疑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社会稳定是制约和影响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核心变量,也因此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研究和关切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新疆特殊的战略地位,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社会发展理论,在吸收古代治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从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外部环境等方面建构起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政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对文革期间的边疆和民族工作进行拨乱反正,另一方面对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做了纠偏和调整,避免了异质性因素对新疆社会秩序造成的干扰和破坏。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社会矛盾和冲突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中国共产党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方面做了战略性调整,改变单纯依靠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的惯性逻辑思维限制,转而采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综合措施。新疆社会稳定问题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目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频发,对新疆乃至国家整体安全构成了现实挑战。因此,新疆社会稳定理应成为新疆问题研究中给予“特别”关照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文力图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进程为基本出发点,廓清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脉络,勾勒出新疆社会稳定的变化轨迹,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最后进一步剖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复杂成因。论文分成七部分,除绪论外,依次是理论基础、时代背景、艰辛探索、历史跨越、基本经验、任重道远。文章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理论逻辑,着重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进程,本质上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稳定,怎样实现社会稳定”等一系列关系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其中,第三部分至第七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各部分内容简要介绍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在研究综述中重点梳理了理论界关于相关问题的研究视角、思路及主要观点,分析了目前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最终提炼和归纳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具体为三部分,一是对社会稳定等基本概念进行梳理、辨析和重新界定;二是考察古代和近代治疆政策,论文从六个方面对古代治疆实践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从中提炼出对当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有借鉴意义的“元素”。三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进行系统梳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深刻阐释新疆民族、宗教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三部分为时代背景。文章一方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揭示了新疆社会稳定在构建国家整体安全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何以可能”的问题,文章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入手,全面详实的论证了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第四部分为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文章对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条块化分割,较为全面的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客观分析了“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党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政策措施等方面出现的偏离、失误和错误;最后对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成就做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并站在社会稳定角度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做了历史性反思。第五部分为历史跨越。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这一时期伴随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有序更替和新疆社会稳定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致跨越了四个不同阶段:即恢复发展阶段、健全丰富阶段、深化变革阶段、全面创新阶段。文章分析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核心变量不断调整其理论、方法和措施,全景式展现了新疆社会稳定的动态演变轨迹,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总结了党在新疆社会稳定工作方面的时代价值。第六部分为基本经验。本章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与现实思考,以实践路径为基本导向总结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文章从政治保证、物质基础、社会根基、制度保障、文化支撑、外部条件等六方面对历史上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和实践做了根本总结,同时在此基础上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路径。第七部分为任重道远。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本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与现实、传统与非传统、常态与非常态等因素为基本立足点,直面新疆社会稳定面临的内外新挑战,并与历史上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形成时空对应,重点是从历史与现实互动的视角精准把握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核心变量,为党和政府制定、完善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章安邦[6](2017)在《司法权力论 ——司法权的一般理论与三种形态》文中提出司法权力理论作为司法改革的最为基础理论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南,当下司法改革面临重重困难的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不足。司法权在司法理论体系中居于基石范畴的地位。运用现有的古今中外关于司法权力的理论、史料等并对其进行梳理与抽象,对作为司法改革中最为核心范畴的“司法权”进行一个逻辑自洽理论上的阐释,不能期待解决所有关于司法权的理论问题。论文的结构与既有的司法权理论研究着作不同,对司法权及其理论的历史沿革、司法权的基本性质以及司法权的独立运行的根本规律做理论阐释,建构以权利保护为根本目标、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独立运行为根本规律的司法权,得出司法权是终局的权威的判断权的结论,具体而言,将司法权分为作为国家主权一部分的主权性司法权、制约公权的政治性司法权与定分止争的市民性司法权这三种形态分别展开讨论。从司法权理论本体论角度,市民性司法权、政治性司法权、主权性司法权构成和涵盖了司法权这个范畴的三种形态,体现了司法权的三重意义。从司法权这个概念的地位上,司法权是司法理论体系的基石范畴,在司法理论的众多概念中当且应当处于统领性地位,是司法权理论体系中所有范畴、概念、命题、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从建国以来司法权研究的历史沿革上看,在官方话语中对“司法”与“司法权”的使用都极为少数,并且往往用“政法”代替“司法”。在学术界,真正意义上的司法权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展开并在九十年代达到了最繁荣的时期,在纷繁复杂的各个学说中,学者们对于“司法权是以纠纷解决为目标的权力”这个观点基本能够达成共识,而曾经被视为司法权内涵的权威理论的“法律适用论”恰恰导致了当下司法理论的混乱。司法权的性质伴随着司法权的演进内容不断丰富。司法权是以“权利”为其运行的根本目标,司法权在市民性司法权、政治性司法权和主权性司法权三种形态上遵从“权利本位”的逻辑。司法权在三种形态上以公平正义作为其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生命,司法权追求的公平正义重在程序正义。司法权在性质上较之于其它权力的特殊性在于其判断权的属性,司法权的权威包括以司法强制力为基础的强制型权威与说理裁判为鲜明特征的技术型权威,司法权威的树立则必须通过庭审实质化,更进一步来说,司法权是终局的权威的判断权,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与概率理论对司法权的终局性与审级设置的关系进行分析,明晰了司法权终局性的意义所在。司法权独立运行是司法权的根本规律。司法权独立运行在各国的宪法当中都得到了明确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司法权独立运行逐渐得到了我国官方的认可并被写入官方的重要文件当中。司法权独立运行旨在让司法权免于其它权力的干涉与影响,其中重在权力结构中司法权能够免于立法权、行政权的干涉。司法权独立运行不仅是司法规律,同是也是一项重要的人权原则,通过司法权独立运行克制可能侵害公民权利的国家权力,保障公民能够接受独立法庭的审判。司法权在市民性司法权、政治性司法权与主权性司法权三种形态上都必须实现独立运行。定分止争的市民性司法权起源于人类对于矛盾纠纷解决的客观需要,洛克则从“自然状态”中探讨司法权起源的相关理论。从历史考察的角度,市民性司法权的起源与演进经历了私力救济阶段、神明裁判阶段、族长长老裁断阶段以及政治国家掌握和垄断司法权的阶段。通过“委托——代理”模型分析,运用监督成本相关理论总结了司法权演进的规律性内容。在特征上,市民性司法权包括了消极性、程序性、中立性、民主性以及功能有限性等。在讨论政治性司法权时,以特朗普的“禁穆令”和朴槿惠弹劾案引出现代国家司法权对政治权力的控制功能。美国的吉布森法官最早将政治性司法权与市民性司法权分离,成为可以被单独研究的问题。政治性司法权首先是指司法权是国家政治权力的组成部分,无论在西方近现代的政治学理论还是列宁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权理论当中都体现了司法权的国家政治权力属性。其次是指制约公权意义的政治性司法权。制约公权的政治性司法权的理论基础在于司法哲学中的能动司法哲学转向,成为主动积极克制其它公权的政治性权力。政治性司法权的属性经历了司法权从控制社会的功能到控制权力的功能的变迁过程,控制权力的前提是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离。制约公权的司法权在资本主义国家突出表现为司法审查权,在社会主义国家则表现为检察机关的监察权力。司法审查权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在于“多数人暴政”对公民权力的威胁,美国的司法审查权需要克服理论上的“反多数难题”,但根据赵汀阳的“民心理论”,现代的民主程序仅仅是一种技术化的手段,民心才是国家权力的合法性依据,司法审查权运行的核心是法院的宪法解释权,法院宪法解释在方法论上可以分为原旨主义与非原旨主义的解释,在解释过程中需要恪守独立性、个案化与拘束力等原则。美国司法审查权的确立经历了马歇尔法院、沃伦法院与伯格法院三个比较典型的时期。司法审查权也应当警惕司法专制的威胁,防止司法权权力自身失去控制成为专制的力量,同时要保持司法审查权的行使限度与边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检察权也扮演了以政治性司法权的身份制衡和监督其它国家权力的角色,根源于列宁司法权思想中由检察权监督全苏联法制统一与法律实施的观点,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审查权的监察范围更广。进一步分析了检察权中的公诉权在市民性司法权意义上并不具有终局的权威的判断权的属性因此不能被视为司法权,而检察权中的监督监察权力则构成了政治性司法权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表现形式。“主权性司法权”概念可能是文章最重要的创新部分。主权性司法权的概念因为“主权”这个概念的模糊性而无法得到精确的界定,在使用当中也将其作为描述性概念而非规范性概念。与“司法主权”概念相比,“主权性司法权”突出司法权具有主权意义,司法主权是主权性司法权的内涵之一。在特定期间与条件下,司法权除了定分止争、权力制衡还有主权维护的功能和意义。主权性司法权的完整性甚至是政治性司法权、市民性司法权的基础。作为主权性司法权的核心概念的“领事裁判权”与“治外法权”内涵并不相同,本文通过词源视角和历史视角厘清了两者不同内容,并且对中国主权性司法权的形成与历史沿革进行简要梳理,包括晚清以来中国主权观念以及主权性司法权观念因为列强侵略而在民众心目中被催生。领事裁判权被列强攫取根本上破坏中国司法主权,晚清政府通过司法改革也就是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司法权运行制度收回领事裁判权以维护国家主权。清末对于构建现代司法权的探索基于西方司法权思想的引进以及法理派知识分子寄希望于通过司法改革“以期中外通行”,促使西方国家的兑现条约承诺,保守派官僚以为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根本上扞卫国家司法主权。在阐释“冲击——回应”框架以及柯文的中国中心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末司法主权根本上需要形成一套较低运行费用而较高的产出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竞争来实现竞争优势,从而维系国家司法主权,这个制度就包括构建现代性司法权的立宪体制。主权的统一是国内国外两个向度上的统一。主权性司法权也具有国内面向,集中表现在司法权的地方化问题,司法权的地方割据挑战着司法主权的完整性。司法权的地方化包含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司法机关参与地方综合治理、司法权的集团化与个人化等表现类型。司法权地方化问题的产生包括司法官员的地方生成、财政经费的地方供给、法定程序背后的人事权力博弈、地方财政权“俘获”司法权、绩效考核中的权力共谋等原因,通过司法管理行政化、官僚科层制以及微观权力等理论模型,对司法权地方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解释。
李美华[7](2017)在《毛泽东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及其哲学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治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探索,为推进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与哲学理论支撑。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指引下,我们不仅要立足于我国当前复杂的基本国情、政情、社情,更要汲取历史层面的国家治理思想,吸纳传统优秀文化精华,以加快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进程。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凝练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髓。研究毛泽东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必然要先梳理其治国能力实践的历史逻辑,揭示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线索,这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单线实践,而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在内的综合实践,譬如政治层面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经济领域的工业化道路以及社会层面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在这些实践过程中抽象演绎出的能力形态,是毛泽东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表征及核心要义。诚然,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仅得益于其时无数革命人士的艰苦卓绝,而且来源于毛泽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功底。因而,探析毛泽东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的传统文化渊源及其哲学基础,是研究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的充分必要条件。然而,在总结概括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的前提下,不能忽略其实践过程中的过失与失误,只有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汲取经验与反思教训,才能科学而正确地领悟其治国理政的神髓。历史的重要功能在于为现实提供参考。毛泽东在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我国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财富,这集中体现在多维哲学视角的理论支撑作用、多种方法论的技治主义功能上,进而最终整合到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代价值意蕴当中。紧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主题,探析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已然成为破解深化改革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难题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厘清毛泽东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探索的历史逻辑、成果形态、文化渊源、哲学基础以及经验反思、当代价值等多项重要课题,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有序推进提供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薛莉[8](2016)在《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化作为古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统治政权、规范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据中国传统儒表法里的治国方略,提出广义层面的教化包括刑教与礼教,二者互为表里。左宗棠是晚清同治中兴名臣之一,"以平回乱,复新疆为最伟"。文章以左宗棠平定陕甘回民起事、收复新疆为事件脉络,依据历史文献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学的解释与分析、比较与综合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角度进行研究;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系统地论述了左宗棠民族教化活动;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内容、特征与历史影响;最后总结出一些能为当今所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全文共分六章,分别从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的产生背景、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的主要构成、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的评价与启示等主题出发,对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进行系统探究。各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关于左宗棠研究的历史现状、研究设计、可能创新等。第二章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的产生。本章首先立足于传统中国"儒表法里"的治国方略,对"民族教化"的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广义上的教化分为"刑教"与"礼教"两个方面。"左宗棠民族教化"问题正是探讨处理西事过程中,对民众(尤其针对起事的回民)剿抚兼施、施以教化以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按照左宗棠处理西事(靖乱抚绥)的先后顺序,又将"刑教"与"礼教"具体操作化为"安民"、"富民"、"化民"三个部分,并对文章的主体内容(安民、富民、化民)的逻辑结构作一概述。接下来文章在晚清内外交困的社会环境下,从理论渊源与现实依据两个方面对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的产生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从理论基础上看左宗棠的民族教化思想以传统理学为圭臬,同时又对理学发展,有经世实学的特点。左宗棠家庭教育背景、个人实学积淀、师友等人相关思想的影响构成了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的现实依据。第三章安民思想与实践。该章论述了陕甘回民起事与新疆动乱产生背景以及左宗棠平定陕甘回民起事与平定新疆动乱的实践,并对安民思想做一总结。第四章富民思想与实践。该章从人口管理与社会秩序重构、恢复发展农业、振兴工商业三个角度系统介绍了事后左宗棠振兴西北经济的实践举措,并对富民思想做一总结。第五章化民思想与实践。该章从社会精英教育、社会大众教育、禁绝回民传习新教三个方面探讨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文教实践,并对化民思想做一总结。安民、富民、化民共同构成了左宗棠民族教化的主体内容。第六章左宗棠的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评价与启示。本章首先从原则、方法、目的三个层次对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特征做一概括。然后对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的积极影响与局限性进行了思考。最后结合实际,在评析左宗棠民族教化功过是非的基础上,汲取其中的合理因素,探讨了它对当今社会尤其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意义,主要表现为民族和谐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经济发展是民族和谐与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是民族和谐的久远之策。
罗中[9](2013)在《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宗教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民族的凝聚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含有民族和宗教两重特性,宗教文化上的统一和认同感,往往是一个多民族共同体在政治经济上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宗教信仰,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是不可回避的因素。对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既符合新时期对民族宗教研究的理论需要,又符合正确处理宗教之间,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之间关系的现实国情。本论文的题目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尝试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从理论上阐明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中的有益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2、从现实层面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如何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贡献。3、尝试提出少数民族宗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路径选择。论文共五章,分为导论和正文两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问题。正文部分:第一章对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分布与宗教信仰的特点作了大致阐述,并结合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鲜明的民族化特征;宗教信仰形态多样同时并存;宗教信仰与民族心理、文化、风俗习惯融为一体等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二章对和谐社会理论与宗教和谐理论进行探讨,阐述两种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内涵。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是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宗教和谐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把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和谐与社会和谐联系起来,有利于宗教与社会形成协调关系,有利于宗教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第三章论述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民族即一母所生兄弟的和睦思想;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环保思想;多元信仰和平相处的思想。少数民族宗教自古以来就有追求和平崇尚和谐的传统,所以,在其原始信仰或宗教教规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和谐的训导与启示。因此,挖掘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中的和谐资源,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信仰实践加以创新发展,使崇尚和谐、追求和谐成为更多大众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第四章少数民族宗教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层面论述少数民族宗教对国家统一、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以及正确处理民族宗教与国家间的关系:既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对宗教进行合法的管理与控制。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和谐,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理想,需要既有力又理性的社会控制。第五章从现实层面探讨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研究,归根究底是要研究如何使其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所以对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探讨不可或缺。本章首先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内涵,引用宗教学界提出的前沿理论宗教与文化生态平衡观点,来分析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及其在维系中国宗教文化生态平衡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其次尝试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选择:兴边富民的理念、宗教信仰和谐思想的引导以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和而不同的和谐文化思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持续的影响着中国的少数民族。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也应适应社会辅助政治,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不同的民族宗教之间固然有差异,但其追求和谐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历史已充分展现了宗教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为宗教与和谐社会之间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的资源。
朱庆跃[10](2012)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文中认为运用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实践的演进源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这既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有关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实践研究的深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现实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这篇论文,就是试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着重以政治生态学研究法为主,融合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等,力求从生命系统工程建设(即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环境系统(其分为外环境系统和内环境系统两种,前者为引发和促使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变迁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后者为党的权力运行的政治体系内各子系统,如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之间协调运行的核心环境)变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寻如何实现与保持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生态化发展(即揭示有效有序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根据党的权力运行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在具体化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新时期三个长时间段。相应地,论文在布局上主要分为上(革命时期,有4章)、中(建设时期,有3章)和下(改革新时期,有3章)三篇,共10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上篇:主要具体考察在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21-1927年构建的开启、1927-1937年初步探索、1937-1945年的成熟以及1945-1949年的继续完善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正向性”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行为规范到人格塑造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以及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是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正向性”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一章重点考察1921-1927年党的成立和创建期,党如何开启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以预防和遏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劣变生态因子侵袭所诱发的种种腐败现象和行为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党的权力运行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而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开启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二章重点考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新旧转变中的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处于新旧转变为分析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以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及其错误化实践为分析对象。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初步化发展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三章重点考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抗日根据地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处于新旧社会特点并存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因党的合法性被承认和民族战争所赋予的特殊性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杂质”。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相应的历史评价。第四章重点考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解放区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解放区处于新旧社会急促替换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党的地位、任务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28年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历史实践中的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正向性”发展的轨迹特征。中篇:主要具体考察在建设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49-1956年为初步构建、1956-1966年为曲折化以及到1966-1978年处于失误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逆态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判断以及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等多种消极性因素共同作用,是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逆态化”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五章重点考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准备阶段,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初步构建,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变革中残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半旧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伴随党的地位、党建所处的环境和党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全面转变时,党的权力运行系统在某些环节和领域的不能科学判断和正确操作所滋生的诸多劣变生态因子情状。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六章重点考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继续式调构,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以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为标志所逐渐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而指引下的错误化趋向,如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左”倾错误在党建中逐渐成为指导思想对党的权力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式的风险。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之所以用“曲折化”来定义这一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特征,在于党的权力运行中本身还隐藏着一套在错误思想指导下所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并与正确的进行不断交锋和冲突,乃至最终取代正确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第七章重点考察1966-1978年十年“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期,在支配全局或占主导性地位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失误化调构,并从现实中所存在的诸多腐败现象和行为说明这套反腐败政治体系只是将腐败现象和行为压制到较低限度,体系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决定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另外,本章还对党内健康力量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等方面,对失误化反腐败政治体系尝试性“纠错”状况进行了具体论述。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49-1978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逆态化”发展的轨迹特征。下篇:主要具体考察在改革新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1978-1992年属于初步构建,1992-2002年属于继续调适性构建,而2002年以来新时期则属于深度化调构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呈现的特征;同时就这三个具体阶段中腐败滋生状总体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以及腐败的遏制与反遏制还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一奇怪现象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深度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和政治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如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在种类和体制上的复杂性、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等原因,而致使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出“深度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与环境互动“非完全耦合性”的一面。第八章重点考察1978-1992年改革新局面的开创期,党如何初步构建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在初步转化中因不完善化新体制和残存旧体制所诱发的劣变生态因子;而内环境系统劣变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形成的“病变化”党的权力运行体系“遗毒”、复归的传统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生态生态环境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和环节等。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初步构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九章重点考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确立期,党如何继续调构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不成熟、不完善化的新体制所带来的大量劣变生态因子为重点考察对象;而内环境系统方面主要揭示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不同步地适应变迁化新生态环境中所滋生的新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继续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十章重点考察200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巩固完善期,党如何深度化调构新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呈现出新体制因素已处于“大立化”状态却尚未达到“大固化”和“至善至美”的境地,旧体制因素总体上虽处于退出状态但一些环节和部分依然存在着残余因素的状况;而内环境系统着力揭示不成熟、不完善的新体制因素以及旧体制的残余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异化的诱发情境。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深度化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78年以来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与环境互动的非完全耦合性的“深度化”发展轨迹特征。结束语:通过上述的上、中和下三篇90多年来党基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而构建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历史实践的考察,重点从政治体系构建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以及政治体系构建的本身等方面抽象或概括出来一些具有共性或者称之为“规律”的东西,以为正确认识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乃至更加科学地指导现实实践中的反腐败,提供一些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些“规律”集中表现为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以及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二、从处理少数不安定事件看毛泽东的社会控制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处理少数不安定事件看毛泽东的社会控制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西北少了一个工业,多了一个民族问题 |
二、宗教是生活的盐 |
三、中国共产党西北民族工作的实践 |
第二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2-1936年) |
一、进入立诚中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
二、参加学运,狱中入党:接受马克思主义 |
三、投笔从戎,创建根据地:实践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阶段(1936-1945年) |
一、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第三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成熟阶段(1945-1952年)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的西北重要实践 |
二、总结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出发点 |
三、规范西北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 |
四、提出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干部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以民为本的群众观: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 |
一、“人民就是江山” |
二、“江山就是人民”的群众立场 |
三、“群众路线要在群众中实践” |
第二节 实事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 |
一、“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
二、“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 |
第三节 团结发展: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价值取向 |
一、“民族团结是西北的政治问题” |
二、“民族团结是西北工作的原则” |
三、“谁离开民族团结问题,谁就不是从西北工作出发” |
第四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提出“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准备阶段 |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采取“有准备、有步骤”的方针 |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反对两种“偏向” |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原则、条件、目的 |
第二节 关于民族统战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站在民族纠纷之外解决民族纠纷” |
二、“西北的统战工作就是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与敌人竞争” |
三、民族统战要突出党性,“麻烦就是革命工作” |
第三节 关于民族社会改造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西北工作要照顾民族和地区特点” |
二、“群众要土地粮食,我们要农民群众” |
三、民族干部必须是土改的执行主体 |
四、“联合一部分封建反对另一部分封建” |
五、民族地区土改的“八不动”原则 |
六、民族地区土改中的“两个不能变”原则 |
七、“两个不完全”思想,建立最广泛的宗教统一战线 |
第四节 关于宗教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
一、“克服‘左'的思想防止‘右'的倾向” |
二、“该松绑的松绑,该捆死的捆死” |
三、“宗教工作必须服从于国家政治任务” |
四、“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力服人” |
五、“宗教工作三分书本知识,七分实践知识” |
六、“宗教信仰自由,但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政治问题” |
七、“群众路线是宗教工作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
第一节 慎重论:民族工作不要急 |
一、“慎重论”的提出 |
二、慎重论的理论内涵 |
三、“不怕慢,只要搞对” |
第二节 求同存异论:“大同”“小异”的民族统战方法 |
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
二、“小异”“大同”就是统一战线 |
三、尊重差异,但不强调差异 |
第三节 规律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须根据民族特点办事 |
一、民族工作需掌握民族特点 |
二、民族工作需尊重民族特点 |
三、依据民族特点做好民族工作 |
第四节 和平论:“民族问题不是武力充足不充足的问题” |
一、和平论的提出 |
二、和平也是斗争的方式 |
三、“和平论”对现实的指导性 |
第五节 “团结论”:团结上层,争取下层 |
一、团结论的提出 |
二、求团结不是“给上层撑了腰” |
三、坚持团结但不强调趋同 |
结语 |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突出贡献 |
二、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宗教人类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巫师群体研究 |
(二)关于乡村治理研究 |
三、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厘定与理论应用 |
(一)概念厘定 |
(二)相关理论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与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滇黔桂结合部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滇黔桂结合部的自然环境 |
一、地理概貌 |
二、村落布局 |
第二节 滇黔桂结合部的人文环境 |
一、生计方式 |
二、语言文字 |
三、宗教生活 |
四、风俗习惯 |
第三节 滇黔桂结合部族源历史及民族关系 |
一、族源历史 |
二、民族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滇黔桂结合部巫文化信仰要素分析 |
第一节 神灵系统 |
一、自然崇拜 |
二、鬼魂崇拜 |
三、祖先崇拜 |
四、神灵崇拜 |
第二节 表现形式 |
一、仪式类型 |
二、仪式特点 |
三、仪式实物 |
四、仪式经典 |
第三节 神圣空间 |
一、住宅 |
二、祠堂 |
三、庙宇 |
四、圣地 |
第四节 神职人员与社会组织 |
一、神职人员 |
二、社会组织 |
第五节 巫文化信仰的发展变迁 |
一、仪式:由娱神向娱人发展 |
二、信众:由内部向外部发展 |
三、神祗:由多元向更多元发展 |
四、过程:由繁杂向简单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生存动态 |
第一节 巫师的身份获得 |
一、巫师之路 |
二、巫师的公认操守 |
三、成为巫师后的禁忌 |
第二节 巫师的日常生活 |
一、作为家庭成员中的巫师 |
二、作为仪式活动中的巫师 |
第三节 巫师的社会地位 |
一、人、鬼、神之间的使者 |
二、社会纠纷中的调解员 |
三、死后的特殊待遇 |
第四节 巫师的社会关系 |
一、内部分层 |
二、竞争与共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 |
第一节 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负功能 |
一、助长铺张浪费之风 |
二、难逃封建迷信之嫌 |
三、形成拉帮结派之势 |
第二节 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正功能 |
一、巫师群体的文化传承功能 |
二、巫师群体的心理调适功能 |
三、巫师群体的道德教化功能 |
四、巫师群体的生态保护功能 |
五、巫师群体的社会稳定功能 |
第三节 对巫师群体的反思 |
一、对巫师群体的理性认识 |
二、对巫师群体的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探讨 |
第一节 滇黔桂结合部乡村治理的现状与问题 |
一、滇黔桂结合部乡村治理的现状 |
二、滇黔桂结合部乡村治理的问题 |
第二节 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与需求 |
一、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性 |
二、乡村治理需要巫师群体的参与 |
第三节 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分析 |
一、家庭个体祭祀活动与乡村治理 |
二、村寨集体祭祀活动与乡村治理 |
三、村寨日常生活与乡村治理 |
第四节 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展望 |
一、巫师群体有序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 |
二、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引导与规范 |
三、以共生价值观构建乡村共生治理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史志 |
二、着作 |
三、期刊 |
四、学位论文 |
五、外文 |
后记 |
附录 |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二: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调查提纲 |
附录三:谱系图(节选) |
附录四:仪式展演(节选) |
附录五:田野照片(节选)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目前相关研究不足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
2.1 社会稳定概述 |
2.1.1 社会稳定 |
2.1.2 社会稳定特征 |
2.1.3 新疆社会稳定 |
2.1.4 新疆社会稳定特征 |
2.2 古代治理新疆政策述考 |
2.2.1 治理地域逐渐明确 |
2.2.2 治理重心逐渐转移 |
2.2.3 治理制度逐渐完善 |
2.2.4 治理机构逐渐健全 |
2.2.5 治理政策逐渐规范 |
2.2.6 古代治疆政策的启示 |
2.3 近代治理新疆政策述考 |
2.3.1 清朝末期的新治疆政策 |
2.3.2 军阀割据时期的治疆政策 |
2.4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2.4.2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
2.4.3 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理论 |
第3章 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地位和基本条件 |
3.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地位 |
3.1.1 宏观: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 |
3.1.2 中观:维护边疆稳定的现实需要 |
3.1.3 微观: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
3.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 |
3.2.1 党的坚强领导 |
3.2.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
3.2.3 改革的稳步推进 |
3.2.4 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
第4章 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1949—1978) |
4.1 初创期(1949—1956) |
4.1.1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探索 |
4.1.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实践探索 |
4.2 曲折发展期(1956—1966) |
4.2.1 新疆社会稳定工作在曲折中前进 |
4.2.2 发展中社会稳定工作逐步偏离 |
4.3 挫折期(1966—1978) |
4.3.1 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严重偏离 |
4.3.2 “文化大革命”对新疆民族工作带来的浩劫 |
4.4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意义 |
4.4.1 夯实了新疆长治久安的根基 |
4.4.2 奠定了新疆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 |
4.4.3 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性反思 |
第5章 历史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1978—至今) |
5.1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2) |
5.1.1 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 |
5.1.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 |
5.2 健全丰富阶段(1992——2002) |
5.2.1 新疆社会稳定形势出现的新变化 |
5.2.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政策的调整 |
5.3 深化变革阶段(2002——2012) |
5.3.1 新疆社会稳定形势增添了新的变量 |
5.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发展 |
5.3.3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实践发展 |
5.4 全面创新阶段(2012—至今) |
5.4.1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创新 |
5.4.2 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实践创新 |
5.5 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时代价值 |
5.5.1 丰富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的科学内涵 |
5.5.2 充实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 |
5.5.3 升华了党的治疆方略 |
第6章 基本经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历史总结 |
6.1 党的建设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政治保证 |
6.1.1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6.1.2 健全反腐机制 |
6.1.3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6.2 发展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
6.2.1 紧贴民生,助推新疆跨越式发展 |
6.2.2 精准扶贫,注重新疆平衡发展 |
6.2.3 公平正义,社会稳定的价值之基 |
6.3 加强社会管理,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 |
6.3.1 依法加强对新疆宗教事务的管理 |
6.3.2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 |
6.3.3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宣传教育 |
6.4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
6.4.1 坚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6.4.2 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 |
6.5 大力发展新疆教育文化事业 |
6.5.1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
6.5.2 大力发展新疆现代文化 |
6.5.3 完善新疆“双语”教育工作 |
6.6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7章 任重道远:新形势下新疆社会稳定面临的挑战 |
7.1 新形势下新疆社会稳定面临的内部挑战 |
7.1.1 常态性因素 |
7.1.2 非常态性因素 |
7.2 新形势下新疆社会稳定面临的外部挑战 |
7.2.1 美国因素 |
7.2.2 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司法权力论 ——司法权的一般理论与三种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 司法权的一般理论 |
第一章 司法权本质初探 |
一、“法律适用论”的扬弃 |
二、基本共识:纠纷解决的基本目标 |
三、司法权是判断权 |
四、司法权是权威的判断权 |
(一) 强制型权威——司法强制力 |
(二) 技术型权威——说理裁判 |
(三) 司法权威是通过法院审判实现的权威 |
五、司法权是终局的、权威的判断权 |
(一) 司法权的终局性与审级设置 |
(二) 司法权终局性的经济分析 |
(三) 审级设置的概率论剖析 |
(四) 司法权终局性是国际共识 |
六、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司法权的基本性质 |
一、司法权力的根本目的——权利 |
(一) 权利本位理论的阐释 |
(二) 司法权在三种形态上的权利指向 |
二、司法权价值追求——公平正义 |
(一) 司法公正要义 |
(二) 司法公正重在程序正义 |
(三) 司法权在三种形态上追求公平正义 |
三、司法权的根本规律——独立运行 |
(一) 司法权独立运行的内涵 |
(二) 权力分立结构中的司法权独立运行 |
(三) 司法权独立运行是人权原则 |
(四) 司法权在三种形态上的独立运行 |
(五) 司法权独立运行的中外法律文本表达 |
下篇 司法权的三种形态 |
第三章 市民性司法权 |
一、市民性司法权的起源——理论进路 |
(一) 人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需要 |
(二) 洛克的司法权起源理论 |
二、市民性司法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视角 |
(一) 私力救济阶段 |
(二)神明裁判阶段 |
(三)族长、长老裁判阶段 |
(四)政治国家掌握和垄断司法权阶段 |
三、“委托——代理”框架对司法权演进的分析 |
四、市民性司法权的特征 |
(一)司法权的被动性(消极性) |
(二) 司法权运行的程序性 |
(三) 司法权运行的中立性 |
(四) 司法权的民主性 |
(五) 司法权功能的有限性 |
第四章 政治性司法权 |
一、政治性司法权:国家政治权力分立意义上的司法权 |
(一) 西方分权理论中的司法权 |
(二) 列宁主义政权思想中的司法权 |
二、制约公权的政治性司法权理论基础——能动司法的哲学转向 |
(一) 司法权不存在? |
(二) 政治性司法权:从不存在到存在 |
三、政治性司法权的属性变迁——从控制社会到控制权力 |
(一) 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离 |
(二) 通过司法的社会控制 |
(三) 通过司法的权力控制 |
四、制约公权的政治性司法权的分类 |
五、司法审查权的确立与实践——美国为例 |
(一) 司法审查权的理论基础新探 |
(二) 宪法解释权 |
(三) 美国司法审查权的形成过程 |
(四) 司法审查权的挑战:司法专制的威胁 |
(五) 司法审查权的限度 |
六、作为政治性司法权的检察权 |
(一) 列宁政权理论中的司法权与检察权 |
(二) 公诉权非司法权 |
(三) 检察权的政治性司法权属性 |
第五章 主权性司法权 |
一、主权性司法权概念释义与历史沿革 |
(一) 主权性司法权的内涵 |
(二) 主权性司法权与司法主权 |
(三) 主权性司法权的核心概念:领事裁判权与治外法权的混用与区别 |
(四) 主权性司法权的历史存在与沿革 |
二、主权性司法权的国际维度与国内面向 |
三、司法权的国际面向——主权性司法权在清末的确立 |
(一) 清末司法改革与司法独立的过程概要 |
(二) 西方列强侵略催生中国司法主权观念 |
(三) 清末思想家对于司法权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
(四) 主权性司法权的竞争根本上是制度竞争 |
(五) 以主权性司法权推动清末司法权独立运行的局限 |
四、主权性司法权的国内视角 |
(一) 司法权的地方化问题 |
(二) 司法权地方化的类型 |
(三) 司法权地方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
(四) 司法权地方化的理论模型解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毛泽东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及其哲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选题来源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简要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国家治理能力 |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一、在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开启 |
(一)探索前的国内外形势与环境 |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探索 |
(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苏维埃政权的成立与探索 |
二、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形成体系 |
(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经验与教训 |
(二)国共谈判以探索和平建国道路 |
(三)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
三、在巩固新生政权和构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过程中完善 |
(一)建国初期落后的经济社会形势 |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与实施 |
(四)毛泽东治国理政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
四、在“左”倾错误的干扰下遭遇挫折 |
(一)国家治理偏离正常轨道 |
(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
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继续发展 |
第三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形态 |
一、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 |
(一)推进政治建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二)改进社会治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
(三)探索经济发展: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
(四)深化文化繁荣:坚持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 |
(五)完善治理体系建设:理顺发展关系 |
(六)创新治理能力建设路径:吸收国外有益经验 |
二、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形态 |
(一)战略规划能力 |
(二)政治整合能力 |
(三)组织动员能力 |
(四)制度构建能力 |
三、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成果 |
(一)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济成果 |
(二)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成果 |
(三)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外交成果 |
(四)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成果 |
第四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传统渊源 |
一、毛泽东探索经世治国的传统文化因子 |
(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国家治理思想的重要渊源 |
(二)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显着的中国特色 |
(三)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
二、毛泽东探索治国理政的儒家思想资源 |
(一)儒家的治国思想与内容 |
(二)毛泽东对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 |
(三)毛泽东对儒家治国思想的改造 |
三、毛泽东探索治国理政能力的价值支撑 |
(一)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哲学 |
(二)作为一种新的道德哲学 |
(三)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哲学 |
第五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基础 |
一、“对立统一”的矛盾理论 |
(一)毛泽东对“对立统一”矛盾理论的阐释 |
(二)运用对立统一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矛盾 |
(三)矛盾理论对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 |
二、“一分为三”辩证法 |
(一)毛泽东“一分为三”辩证法的理论来源 |
(二)毛泽东对“一分为三”辩证法的认识和运用 |
(三)“一分为三”辩证法在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
三、德治主义思想 |
(一)毛泽东德治主义思想的渊源 |
(二)毛泽东德治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毛泽东德治主义思想蕴含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道 |
四、主观能动性与速决性思维 |
(一)毛泽东哲学对主观能动性的阐述 |
(二)主观能动性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运用 |
(三)速决性思维的功与过 |
第六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维反思 |
一、经验与总结 |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构 |
(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文化工作 |
(四)国家统一与外交事业 |
(五)党的建设 |
二、探索与失误 |
(一)高度自信:追求过于理想状态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急于求成:违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
(三)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估计与研判国内主要矛盾 |
(四)个人专断与个人崇拜:放松对传统文化糟粕的警惕 |
三、发展与反思 |
(一)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基本路线 |
(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明确: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
(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完善:政治体制改革与依法治国 |
(四)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发展:“三个代表”到全面从严治党 |
第七章 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遗产及其当代价值 |
一、评价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视角 |
(一)政治哲学视角 |
(二)历史哲学视角 |
(三)文化哲学视角 |
二、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 |
(一)思想路线引领:坚持“实事求是” |
(二)道路自抉:坚持“独立自主” |
(三)党群关系回归:践行“群众路线” |
(四)辩证施治:坚持“矛盾分析法” |
(五)文化复兴:优秀传统治国文化“古为今用” |
三、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代价值 |
(一)立足国情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
(二)强化党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地位 |
(三)确保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整体性推进 |
(四)以改革创新为抓手驱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 |
2 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的产生 |
2.1 民族教化概念阐释 |
2.1.1 立论基础 |
2.1.2 概念阐释 |
2.1.3 逻辑关系:安民、富民、化民结构安排 |
2.2 时代背景 |
2.2.1 晚清内外交困的社会环境 |
2.2.2 陕甘回民起事的产生与发展 |
2.2.3 新疆之局势 |
2.3 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的形成 |
2.3.1 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3.2 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
3 安民思想与实践 |
3.1 平定陕甘回民起事(1867-1873) |
3.1.1 左宗棠陕甘用兵方略 |
3.1.2 平定陕甘回民起事的经过 |
3.2 平定新疆动乱(1874-1877) |
3.2.1 塞防思想 |
3.2.2 用兵新疆 |
3.2.3 奏建行省 |
3.3 本章小结 |
4 富民思想与实践 |
4.1 人口管理与秩序重构 |
4.1.1 对回民的迁徙与管理 |
4.1.2 对造谣惑众滋事者严办 |
4.2 恢复发展农业 |
4.2.1 屯田 |
4.2.2 禁种罂粟与劝种草棉 |
4.2.3 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
4.3 开办洋务,振兴工商业发展 |
4.3.1 开办洋务,发展西北工业 |
4.3.2 变通章程,复兴商贸 |
4.4 本章小结 |
5 化民思想与实践 |
5.1 社会精英教育 |
5.1.1 改革乡试旧制:奏行陕甘分闱 |
5.1.2 修建书院 |
5.1.3 刊刻书籍 |
5.2 社会大众教育 |
5.2.1 倡建义学 |
5.2.2 广发告示 |
5.2.3 宣讲圣谕 |
5.2.4 修建文庙 |
5.2.5 旌表忠孝 |
5.3 禁绝回民传习新教 |
5.3.1 以黜异端崇正学为教育目的 |
5.3.2 以禁绝回民传习新教为教育内容 |
5.4 本章小结 |
6 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
6.1 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特征 |
6.2 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的评价 |
6.2.1 积极影响 |
6.2.2 局限性反思 |
6.3 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的启示 |
6.3.1 安民思想与实践启示:民族和谐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 |
6.3.2 富民思想与实践启示:经济发展是民族和谐与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
6.3.3 化民思想与实践启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是民族和谐的久远之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1: 左宗棠在陕甘总督任上主要活动年表 |
附2: 同治陕甘政区规划情况 |
附3: 左宗棠谕回告示 |
附4: 清代科举考试阶梯图 |
附5: 左宗棠主政甘肃时甘肃书院概况表 |
附6: 左宗棠题"书库抱残图"(杭州文澜阁藏) |
附7: 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9)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论文选题缘由及意义 |
0.2 相关研究动态 |
0.3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章 传统延续: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 |
1.1 我国少数民族宗教的分布 |
1.1.1 原始宗教 |
1.1.2 道教 |
1.1.3 佛教 |
1.1.4 伊斯兰教 |
1.1.5 基督教 |
1.2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 |
1.2.1 宗教信仰鲜明的民族化特征 |
1.2.2 宗教信仰形态多样同时并存 |
1.2.3 宗教信仰与民族心理、文化、风俗习惯融为一体 |
第2章 继承创新:和谐社会与宗教和谐理论 |
2.1 和谐社会理论 |
2.1.1 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渊源 |
2.1.2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 |
2.1.3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
2.2 宗教和谐理论 |
2.2.1 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和谐理论的探索实践历程 |
2.2.2 宗教和谐理论的逐步形成 |
2.2.3 宗教和谐理论的内涵 |
第3章 各美其美:少数民族宗教中的和谐思想 |
3.1 民族即一母所生兄弟的和睦思想 |
3.1.1 各族关于民族即同胞兄弟的传说 |
3.1.2 同族异姓为一母所生兄弟的观念 |
3.2 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环保思想 |
3.2.1 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认识观 |
3.2.2 取舍有度保护自然的生存观 |
3.2.3 顺应自然美化环境的居住观 |
3.3 多元宗教信仰和平相处的思想 |
3.3.1 多种宗教信仰寺庙相邻而处的建筑布局 |
3.3.2 多种宗教神祗共居一寺同享祭祀的习俗 |
3.3.3 对不同宗教不予以区别对待的朴实信仰现象 |
第4章 美美与共:少数民族宗教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4.1 少数民族宗教与国家统一 |
4.1.1 历代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促进作用 |
4.1.2 少数民族宗教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社会功能 |
4.2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
4.2.1 “多族多教一国”的民族国家模式 |
4.2.2 多元宗教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影响 |
4.3 正确处理民族宗教与国家间的关系 |
4.3.1 坚持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4.3.2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
第5章 美在和谐: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5.1 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内涵 |
5.1.1 融洽的民族关系是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前提 |
5.1.2 宗教生态平衡是维系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条件 |
5.1.3 文化生态平衡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动力 |
5.2 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5.2.1 兴边富民理念的确立 |
5.2.2 宗教信仰和谐思想的引导 |
5.2.3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
一、 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和关键词的释义 |
二、 论文研究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
三、 论文研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 关于“腐败”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腐败”本质和表现形式的研究 |
三、 关于“腐败”根源和功能的研究 |
四、 关于腐败的遏制与根除的研究 |
五、 关于特权与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的关系研究 |
六、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败思想研究 |
七、 关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 |
八、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现象及反腐败的研究 |
九、 关于政治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研究的实施方案 |
二、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上篇 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
第一章 1921-1927 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 |
第一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外部环境 |
二、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及其评价 |
一、 开启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二章 1927-1937 年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新旧转变中的密切层外部环境系统状况 |
二、 党内“左”、右倾错误削弱了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反腐败的“免疫力”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正确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初步正确化调构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三章 1937-1945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成熟 |
第一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新旧社会特点并存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的“杂质”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成熟化调构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四章 1945-1949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的构建与调适 |
第一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新旧社会急促替换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出现的弊端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继续完善化调构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小结: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正向性”发展的趋势 |
(一)、政党文化: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 |
(二)、政治社会化:从轻视到重视、规范到人格的转化 |
(三)、政治制度:从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 |
(四)、政治关系: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 |
(五)、政治行为: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 |
二、 原因探析: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 |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 |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 |
(四)、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 中篇 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
第五章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一节 1949-195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全面执政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
一、 初步构建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六章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的调构 |
第一节 1956-196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探索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所隐藏的风险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曲折化调构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七章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调构 |
第一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构建及其评价 |
一、 失误化构建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二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正确倾向对失误化反腐路径的尝试性纠错 |
一、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上,力求实行由“庸俗化”向“科学化”的转变 |
二、 在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上,力求实行由“外部保障” 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
三、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上,力求实行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
四、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上,力求实行由“斗争清除”到“教育整顿”的转变 |
五、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监督方式上,力求实行由“群众运动”到“群众路线”的转变 |
小结: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逆态化”的趋势 |
(一)、政党文化: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 |
(二)、政治社会化: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 |
(三)、政治制度: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 |
(四)、政治关系: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 |
(五)、政治行为:从有序到无序 |
二 原因探析:多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 |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 |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化判断 |
(四)、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378 下篇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
第八章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一节 1978-199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改革开放新局面开创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转轨期下党的权力运行政治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
一、 初步构建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九章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 |
第一节 1992-200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滋生的错误化倾向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及其评价 |
一、 继续调适性构建状况 |
二、 历史评价 |
第十章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深度化调构 |
第一节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 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
二、 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条件下权力运行体系内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 |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
第二节 2002 年以来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深度化调构及其评价 |
一、 深度化调构状况 |
二、 评价 |
小结: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深度化”趋势 |
(一)、政党文化: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
(二)、政治社会化: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
(三)、政治制度: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 |
(四)、政治关系: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
(五)、政治行为: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 |
二 非完全耦合的原因探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的种类和体制原因的复杂性 |
(二)、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启示 |
一、 历史规律 |
(一)、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 |
(二)、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 |
(三)、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 |
(四)、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
二、 现实启示 |
(一)、要把进一步深化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革,视为有效而彻底地反腐败的基本途径 |
(二)、要科学把握和分析当下变迁化政治生态环境的特质和性质,从而理性地选择反腐败的路径 |
(三)、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诱发腐败的劣变生态因子的复杂多样性,务必将反腐败斗争视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
四、从处理少数不安定事件看毛泽东的社会控制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3]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D]. 张金国. 兰州大学, 2018(03)
- [4]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宗教人类学思考[D]. 陈锦均.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司法权力论 ——司法权的一般理论与三种形态[D]. 章安邦. 吉林大学, 2017(09)
- [7]毛泽东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及其哲学基础研究[D]. 李美华. 湘潭大学, 2017(01)
- [8]左宗棠民族教化思想与实践研究[D]. 薛莉.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9]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D]. 罗中.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6)
- [10]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D]. 朱庆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