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论文文献综述)
杜雅斌[1](2021)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集近10年(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相关统计软件挖掘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组方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完善的文献资料。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近10年(2010年1月1日-2019年2月3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文献,对文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逐一提取,并录入Epidate3.1软件中建立数据库,再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规范化整理,对文献的基本情况进行计量学分析。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出药物基本信息(药物频次、药类、四气五味、药物归经、常用药物组合,核心药物组合及新方组合信息),并对以上相关信息做出基本探讨,从中总结出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1、文献基本情况:根据检索策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共检索到6242篇文献,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188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其中病例数共计17927例。经分析发现2017年文献发表量最多,共计30篇,约占文献总量的15.96%,2014年文献发表量最少,总计9篇,约占文献总量的4.79%。188篇文献中包含期刊文献172篇(91.49%),学位论文文献16篇(8.51%)。其中172篇期刊文献中核心期刊13种,约占期刊杂志总数(78种)的16.67%,非核心期刊65种,约占期刊杂志总数(78种)的83.33%。172篇文献中获得基金支持的文献共计18篇(9.57%)。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省份为山东省,共计19篇(10.11%),文献发表量按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总体呈南部地区多,北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2、治疗情况:188篇文献中的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0-45岁(占总人数的64.5%)之间,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组或试验组)治疗时间以30天的文献最多,共计50篇,占文献总量的26.59%。在用药方面,治疗组(观察组或试验组)以单纯口服汤药或中成药,对照组治疗用药主要分为西药、中成药、中药汤剂、安慰剂组,其中西药最多,共计99篇,约占文献总量的52.6%。西药中使用次数最高的为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共计33篇,占西药组总数的33.33%。包含甲硝唑的西药比例最高,共计63篇,在西药中出现的频率为63.63%。中成药使用次数最高的药物为妇科千金片,共计37篇,占中成药中使用总数的44.04%。188篇文献中应用的疗效评价指标有3类,使用最多的为中医症状积分法,173篇(97.87%)文献中均有涉及。疗效观察指标有4种,应用最多的指标是临床症状与体征,涉及相关文献达184篇(97.87%)。治疗组有效率主要分布在90%-99.99%之间,约占文献总量的85.10%。对照组有效率主要分布在80%-89.99%之间,约占文献总量的47.34%。188篇文献中共计12篇出现不良反应,约占文献总量的6.83%,11篇文献出现复发情况,约占文献总量的12.5%。3、辨证分型情况:188篇文献中,经证型规范化处理后,得到19个证型,分别为湿热瘀结证63篇(33.51%)、气滞血瘀证45篇(23.94%)、寒湿凝滞证18篇(9.57%)、气虚血瘀证15篇(7.98%)、血瘀证10篇(5.32%)、瘀热互结证7篇(3.72%)、寒凝血瘀证6篇(3.19%)、湿瘀互结证3篇(3.19%)、湿热郁结证4篇(2.13%)、肝脾不和证2篇(1.06%)、阳虚血瘀证2篇(1.06%)、寒湿瘀结证2篇(1.06%)、血虚证2篇(1.06%)、肾虚肝郁证1篇(0.05%)、脾虚湿阻证1篇(0.05%)、气阴两虚证1篇(0.05%)、肝郁血虚证1篇(0.05%)、肝郁脾虚证1篇(0.05%)、热毒郁结证1篇(0.05%)。4、用药情况:在纳入的188文献中,共收集235味中药,药物使用累计频次为2142次,按照中药功效分类,清热类药物使用频次最多,总计444次,占总频次的20.73%。其次分别是活血化瘀类419次(19.56%)、补虚类390次(18.21%)、利水渗湿类236次(11.01%)、理气类206次(9.62%)。按照中药五味划分,苦味药应用的次数最多,共计1181次,占所有药味总次数的39.66%,其次分别为甘味药835次(28.04%)、辛味药810次(27.20%)。按照药物归经分析,归经频次最多的为肝经,共计1292次,约占所有药物归经总次数的25.81%。其次为脾经844次(16.86%)、心经724次(14.47%)、胃经(10.29%)。归入三焦经、小肠经、心包经的药物频次最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高频药物有当归、赤芍、桃仁、丹参、败酱草、薏苡仁、延胡索、香附、川芎、炙甘草等等。高频药物组合分别有“当归,川芎”、“当归,赤芍”、“赤芍,桃仁”、“赤芍,川芎”、“赤芍,丹参”、“败酱草,薏苡仁”。核心药物组合共计10味药(当归、香附、赤芍、丹参、桃仁、丹皮、败酱草、川芎、炙甘草、薏苡仁)。基于熵聚类分析后共得出7个新型方剂。结论近十年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数量部分年份有小幅度波动,但总体上趋于相对稳定,发表的相关期刊较为分散,研究地区(省份)不均匀,主要特点是东南部地区多,西北部地区少,主要原因可能是西北部人才资源以及资金支持较少。当今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常见证型是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在用药方面主要以清热类、活血化瘀药类、补虚类药物为主。在治疗上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特点一致。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将235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出14对核心药物组合,7个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新方。对其进行规律分析,发现与该病的发病机理相吻合。
张思绮[2](2021)在《自拟没香方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目的是研究对比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在治疗方面的口服中药,自拟没香方和中成药金英胶囊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深入分析此方作用于机体的原理,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以及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72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治疗组给与自拟没香方中药颗粒口服,观察组给予中成药金英胶囊口服。通过门诊收集的病例资料,对比两组口服药物药前后的治疗效果,对比得出两组在本病的临床治疗上的差异。证实自拟没香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治疗安全有效,推广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各脱落2例,对临床收集的两组共计68例患者进行整理总结,治疗组有效率97.06%与对照组的79.41%相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观察分析的68名患者,在对盆腔炎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治疗方面,自拟没香方的疗效要比金英胶囊疗效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徐嘉新[3](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盆腔炎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案》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在复杂真实的医疗环境下,总结我科盆腔炎性疾病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辅助检查、诊疗经过及预后,客观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梳理出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盆腔炎性疾病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证据。研究方法:根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逐一查阅2005年10月-2021年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婚育史、既往史、病程长短、中医证型),主诉及妇科检查情况(包括发热、下腹压痛、反跳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子宫压痛、宫颈举摆痛、附件增厚及压痛情况、是否触及包块),辅助检查(包括妇科B超、血常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治愈、疾病进展、中转手术、遗留包块),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录入Microsoft Excel,应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我科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梳理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1.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1)年龄分布:最小17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为40.01±10.11岁。(2)病程最短4小时,最长30天,平均病程(5.89±5.23)天。(3)生殖道感染情况:303例患者中,有187例患者阴道感染,占61.72%,且均为单纯性感染,其中线索细胞阳性者112例(59.89%),解脲支原体阳性者35例(18.72%),念珠菌阳性者32例(17.11%),滴虫阳性者6例(3.21%),沙眼衣原体阳性者2例(1.07%)。(4)中医证型以湿热蕴结证多见(45.54%),其次为湿毒壅盛证(24.75%),热毒炽盛证(17.16%),瘀热内结证(12.54%)。(5)疾病类型:腹痛128例(42.24%),腹痛+发热31例(10.23%),腹痛+发热+包块144例(47.52%)。(6)不同疾病类型中医证型分布:腹痛组中湿热蕴结证98例(76.6%),瘀热内结证30例(23.4%)。腹痛+发热组中热毒炽盛证5例(16.1%),湿毒壅盛证15例(48.4%),湿热蕴结证9例(29.0%),瘀热内结证2例(6.5%)。腹痛+发热+包块组中热毒炽盛证47例(32.6%),湿毒壅盛证60例(41.7%),湿热蕴结证31例(21.5%),瘀热内结证6例(4.2%)。2.治疗方案303例患者中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案的有297例(98.02%),我院西医治疗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根据抗生素应用指南及患者病情程度酌情给药。中医治疗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采用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或二者联合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3.中西医治疗方案在不同疾病类型中的临床疗效(1)腹痛组:三种治疗方案治愈率均为100%。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患者腹痛消失时间(4.79±1.19d)显着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和抗生素+中医外治法(14.50±0.71d、8.47±2.53d),抗生素+中医外治法患者腹痛消失时间显着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痛+发热组:三种治疗方案治愈率均为100%。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4.89±1.76d)、CRP复常时间(3.85±2.94d)、PCT复常时间(3.81±1.89d)均小于抗生素+中医外治法(9.67±2.52d、8.00±5.57d、6.33±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腹痛+发热+包块组:三种治疗方案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66.67%、57.69%、59.09%,疾病转归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患者腹痛消失时间(7.56±1.85d)、体温复常时间(3.26±1.36d)、WBC复常时间(6.57±2.08d)、PCT复常时间(4.92±3.76d)均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14.50±0.71d、7.00±1.41d、12.00±2.83d、12.00±2.83d)和抗生素+中医外治法(10.53±3.80d、4.80±1.72d、8.33±2.92d、8.13±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中药外治组在腹痛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均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组,两组在WBC复常时间、PCT复常时间无统计学差异。(4)所有中西医治疗患者总体分析:三种治疗方案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0.0%、76.09%、81.71%,疾病转归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5.64±2.00d)、体温复常时间(3.13±1.22d)、WBC复常时间(5.79±2.42d)、CRP复常时间(5.68±3.20d)、PCT复常时间(4.03±3.76d)均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14.50±0.58d、7.00±1.41d、12.00±2.83d、8.50±2.12d、12.00±2.83d)和抗生素+中医外治法(9.46±3.21d、4.44±1.72d、7.89±2.95d、8.28±4.01d、7.83±4.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中医外治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WBC复常时间均小于抗生素+中药口服组,两组在CRP复常时间、PCT复常时间无统计学差异。4.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在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中疗效对比(1)腹痛组和腹痛+发热组治愈率(均为100%)显着高于腹痛+发热+包块组(59.1%),中转手术率、遗留包块率(均为0%)显着低于腹痛+发热+包块组(分别为26.4%、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痛组、腹痛+发热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4.79±1.19d、4.89±1.76d)均显着小于腹痛+发热+包块组(7.56±1.85d)。腹痛+发热组患者体温复常时间(2.81±0.68d)、WBC复常时间(3.93±2.16d)、CRP复常时间(3.85±2.94d)、PCT复常时间(3.81±1.89d)均小于腹痛+发热+包块组(3.26±1.36d、6.57±2.08d、6.45±3.00d、4.92±3.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采用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疗效对比(1)腹痛组:两种中医证型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疾病转归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湿热蕴结证患者腹痛消失时间(4.56±1.10d)小于瘀热内结证患者(5.08±1.29d)(P<0.05)。(2)腹痛+发热组:四种中医证型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在疾病转归情况、腹痛消失时间(6.60±0.89d、4.92±1.88d、4.00±1.41d、4.00±1.41d)、体温复常时间(2.60±0.55d、2.75±0.62d、3.00±0.93d、3.00±0.00d)、WBC复常时间(5.80±1.10d、3.92±1.78d、3.00±1.83d、3.00±0.00d)、CRP复常时间(5.20±3.03d、3.67±2.93d、3.63±1.11d、3.53±1.51d)、PCT复常时间(4.60±2.88d、2.91±1.58d、2.32±1.37d、2.82±1.00d)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3)腹痛+发热+包块组:,热毒炽盛证(44.7%)的中转手术率与湿毒壅盛证(22.0%)、湿热蕴结证(12.0%)无统计学差异,但显着高于瘀热内结证(0%)(P=0.005)。热毒炽盛证(5.3%)、湿毒壅盛证(17.0%)、湿热蕴结证(12.0%)的遗留包块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低于瘀热内结证(66.7%)(P>0.05)。热毒炽盛证患者腹痛消失时间(8.74±1.41d)、体温复常时间(4.21±1.62d)均大于湿毒壅盛证(分别为7.36±1.63d、2.92±1.08d)、湿热蕴结证(6.84±2.03d、2.89±0.99d)和瘀热内结证(6.00±1.41d、2.00±0.00d)(P<0.05)。(4)三种疾病类型患者中医证型总体分析:湿热蕴结证患者治愈率(94.8%)显着高于热毒炽盛证(55.8%)和湿毒壅盛证(69.8%)(P<0.05),湿热蕴结证与瘀热内结证(87.9%)无统计学差异。湿热蕴结证中转手术率(2.6%)和瘀热内结证(0%)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显着低于热毒炽盛证(39.5%)(P<0.05)。热毒炽盛证患者腹痛消失时间(8.29±1.57d)显着大于湿毒壅盛证(6.57±2.05d)、湿热蕴结证(5.11±2.69d)和瘀热内结证(4.75±2.06d)(P<0.05)。湿毒壅盛证显着大于湿热蕴结和瘀热内结证(P<0.05),湿热蕴结和瘀热内结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热毒炽盛证患者体温复常时间(3.87±1.60d)大于瘀热内结证(2.50±0.58d),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湿毒壅盛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湿热蕴结证、湿毒壅盛证、瘀热内结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热毒炽盛证患者PCT复常时间(6.21±3.78d)显着大于湿毒壅盛证(3.03±3.71d)和湿热蕴结证(3.52±2.12d)(P<0.05),热毒炽盛证与瘀热内结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湿毒壅盛证、湿热蕴结证、瘀热内结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PID发病人群以育龄期女性为主,多急性起病,频繁的宫腔操作、多育多产、阴道感染是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故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房劳过度,加强健康宣教,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2.本研究PID患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抗生素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论治将中药口服和中医外治联合应用,对单纯腹痛和腹痛伴发热患者疗效显着,治愈率均可达100%,对于形成盆腔包块的患者治愈率可达59.1%。抗生素联合中药口服和中医外治能有效改善PID患者的临床症状,WBC、CRP、PCT等炎性指标恢复正常用时短,且对腹痛伴发热及盆腔包块患者中转手术率仅为26.4%。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做到及时发现症状、早期诊断并采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减少PID后遗症的发生。3.PID的常见中医证型包括热毒炽盛证、湿毒壅盛证、湿热蕴结证、瘀热内结证四型,疾病初期以湿热蕴结证多见。随着疾病进展,出现发热,伴或不伴炎性指标升高的患者以湿毒壅盛证居多,若病情持续进展,热势较高,伴炎性指标升高,或形成盆腔包块者多以湿毒壅盛证和热毒炽盛证为主。4.本研究中抗生素联合中药口服和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热蕴结证和瘀热内结证疗效显着,且在疾病转归、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等方面均优于热毒炽盛证和湿毒壅盛证。
陈智颖,黄熙理,洪丽美[4](2020)在《热敏灸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近况》文中指出热敏灸是通过艾灸热敏态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新型艾灸疗法,该法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创立。在疾病状态下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在外界的相关刺激作用下会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的状态[1]。对热敏腧穴施灸,激发透热、扩热等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饱和消敏灸量,能显着提高艾灸疗效,因此陈教授提出了"灸之要,气至则有效"的理论,确立了"辨敏施灸"的新治则[2]。热敏灸疗法具有安全、无创痛、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可调动人体内
杨花香[5](2020)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西药与中药联合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西药与中药联合治疗方法,不仅能够不损伤患者机体功能、对患者以更温和的方式进行治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仅靠西药治疗而产生的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身体不适及不良反应引发的不安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崔田田[6](2020)在《基于三焦焦膜理论探究热敏灸对慢性盆腔炎症的治疗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三焦焦膜角度,探讨热敏灸治疗盆腔炎时对全身焦膜的影响及其治疗该疾病的机理。方法:1.细菌注入法制备大鼠盆腔炎模型将SPF清洁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组,备皮麻醉后将配置好的细菌悬液注入大鼠子宫,制得盆腔炎大鼠模型。造模后连续五天获取大鼠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通过染色观察判断动情周期。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热敏灸前后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6含量。3.HE染色、MASSON染色法观察热敏灸对三焦焦膜形态学的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法(SP)观察ERK1/2和P38蛋白在大鼠穴位下筋膜组织和腹膜中的表达。5.Western-Blot法观察ERK1/2和P38蛋白磷酸化后的蛋白在大鼠穴位下筋膜中的含量表达。结果:1.大鼠阴道分泌物涂片结果:模型组大鼠阴道分泌物图片结果为非连续性动情间期变化,动情周期混乱,考虑为炎症所致。正常组大鼠阴道分泌物涂片细胞呈连续性有规律的动情周期变化。2.大鼠血清ELIS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热敏灸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艾灸组比较,热敏灸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形态学结果:HE染色结果:正常组和模型组的成纤维细胞呈“纺锤”状,单位面积内成纤维数量较少,纤维组织呈现不规则乱序排列,经热敏灸干预后盆腔炎大鼠成纤维细胞胞浆纤长,胞核变大变圆,细胞呈“梭”状,边界模糊,纤维组织交叉分布呈“网”状。MASSON染色法结果:正常组胶原纤维整体呈纵向分布;艾灸组、热敏灸组呈波浪式、向心性分布。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区域呈棕黄色,阳性结合区域多集中在成纤维细胞附近。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热敏灸组表达增多,热敏灸组表达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各组大鼠腧穴区穴位下筋膜组织中ERK1/2和P38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正常组表达最弱,热敏灸组表达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混合菌液注入雌性大鼠子宫可有效制备盆腔炎模型。2.热敏灸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6含量,从而缓解盆腔炎性症状。3.热敏灸可能通过改变盆腔炎大鼠穴位下筋膜、腹膜发生形态学改变,并且可能通过调节穴位下筋膜组织中的ERK1/2和P38蛋白表达以及影响其磷酸化而改善盆腔炎症状。综上所述,热敏灸可能通过改变结缔组织形态来实现MAPK信号通路的传导,进而改善慢性盆腔炎的症状。
张璇[7](2020)在《疏肝活血法治疗SPID的临床观察及对IL-6、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疏肝活血法对肝郁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患者肝郁气滞血瘀证候及体征、情志问题、B超检查结果、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总数(WBC)等炎症指标和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测定,血浆黏度测定,红细胞比积)的影响,初步探讨疏肝活血法治疗肝郁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有效性及作用机理,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收集肝郁气滞血瘀型SPID患者60例,随机分配两组,分别为治疗组(新消积方)和对照组(血府逐瘀胶囊),其中脱落病例3例,最终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疗效、中医证候及体征评分、情志因素评分、B超检查结果、IL-6水平、CRP水平、WBC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间一般情况(年龄、病程、孕产史等)、中医证候及体征评分、情志问题评分、B超检查结果、IL-6水平、CRP水平、WBC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明显差异,均具有可比性。1.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及体征评分比较: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体征评分较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疏肝活血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郁气滞血瘀证候及体征,疗效优于对照组。3.情志问题评分比较:疗后两组情志状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疏肝活血法能明显改善患者情志问题,其疗效远远优于对照组。4.妇科阴道B超结果比较:经治疗后两组盆腔积液及盆腔包块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盆腔积液及盆腔包块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5.炎症指标比较:疗后两组IL-6、CRP、WBC水平较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疏肝活血法能改善患者盆腔炎症情况,其疗效优于对照组。6.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积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然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相当。7.治疗过程期间未发生临床不良反应,新消积方临床安全性良好。结论:疏肝活血法能够有效调节肝郁气滞血瘀型SPID患者的情志问题,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状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易海艳[8](2015)在《慢性盆腔炎的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抽签法则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57例患者单纯使用庆大霉素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的对照组;一组57例患者应用克林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作为研究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57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6.49%(55/5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0.70%(46/5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也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克林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更加满意的疗效,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得到了显着降低,更适用于临床治疗及推广。
陈盛[9](2014)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盆腔炎的疗效探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及氧氟沙星在妇科盆腔炎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4例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常用药物,其中盐酸左氧氟沙星及氧氟沙星是较常用的两种药物,而相对于氧氟沙星而言,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效果更加显着,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彭敏,林莉,易蕾[10](2014)在《盆消灌肠酊结合微波理疗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盆消灌肠酊与微波理疗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7例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组另给予贫消灌肠酊微波理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有效18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28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酊剂保留灌肠与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二、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文献筛选 |
1.6 建立数据库 |
1.7 数据规范化处理 |
1.8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
2.2 病证情况分析 |
2.3 药物使用情况 |
3.讨论 |
3.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与讨论 |
3.2 SPID病症情况分析与讨论 |
3.3 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
3.4 药物使用规律分析 |
3.5 问题与展望 |
4.结论 |
4.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
4.2 病证基本情况分析 |
4.3 用药情况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 慢性盆腔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自拟没香方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1.1 病位病性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辨证分型 |
1.4 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
2、西医治疗 |
3.中西医结合治疗 |
试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标准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2 诊疗标准 |
1.2.1 西医标准 |
1.2.2 中医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剔除病例标准 |
1.6 可行性分析 |
2 治疗方法 |
2.1 入组方法 |
2.2 治疗组 |
2.3 对照组 |
2.4 注意事项 |
3 观察方法 |
3.1 观察指标 |
3.1.1 评价安全性指标 |
3.1.2 疗效性评价指标 |
3.1.3 疗程 |
3.1.4 随访 |
3.2 体征、症状分度及评分标准(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版)) |
3.3 疗效判定标准 |
4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6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盆腔炎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方法 |
2.2 观察内容及方法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临床特点 |
1.1 年龄分布情况 |
1.2 病程分布情况 |
1.3 孕产次情况 |
1.4 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 |
1.5 中医证型分布 |
1.6 疾病类型 |
1.7 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
2 治疗方案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1 腹痛组 |
3.2 腹痛+发热组 |
3.3 腹痛+发热+包块组 |
3.4 三组患者疾病转归情况总体分析 |
3.5 三组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复常时间总体分析 |
4 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在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中疗效对比 |
4.1 患者疾病转归情况 |
4.2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复常情况 |
5 采用抗生素+中药口服+中医外治法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疗效对比 |
5.1 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5.2 腹痛组 |
5.3 腹痛+发热组 |
5.4 腹痛+发热+包块组 |
5.5 三组疾病类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疾病转归情况总体分析 |
5.6 三组疾病类型治愈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复常情况总体分析 |
讨论 |
1 盆腔炎性疾病概况 |
2 真实世界研究 |
3 患者临床特点 |
4 PID的治疗方案 |
4.1 西医治疗 |
4.2 中医治疗 |
4.3 不同中医证型疗效对比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热敏灸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殖内分泌疾病 |
1.1 痛经 |
1.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 |
1.4 卵巢早衰 |
2 妇科炎症 |
3 不孕症 |
4 产后疾病 |
5 小结与展望 |
(5)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6)基于三焦焦膜理论探究热敏灸对慢性盆腔炎症的治疗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 实验器材 |
1.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1.4 菌液制备 |
1.1.5 实验动物手术 |
1.1.6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
1.1.7 瑞氏(Wright' s)染色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热敏灸对盆腔炎大鼠血清TNF-α、IL-6 及子宫形态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2 实验器材 |
2.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1.4 实验选穴及治疗 |
2.1.5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
2.1.6 免疫酶联实验法(ELISA) |
2.1.7 直观症状 |
2.1.8 苏木精-伊红染色 |
2.1.9 统计学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热敏灸对三焦焦膜(穴位下筋膜、腹膜)的形态学改变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分组 |
3.1.2 实验器材 |
3.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1.4 实验选穴及治疗 |
3.1.5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
3.1.6 HE染色方法 |
3.1.7 MASSON染色方法 |
3.1.8 数据收集 |
3.1.9 统计学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热敏灸对三焦焦膜(穴位下筋膜和腹膜)中的ERK1/2和P38蛋白的表达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4.1.2 实验器材 |
4.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
4.1.4 实验选穴及治疗 |
4.1.5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
4.1.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4.1.7 数据收集 |
4.1.8 统计学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热敏灸对三焦焦膜(穴位下筋膜)中ERK1/2和P38信号通路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5.1.2 实验器材及试剂 |
5.1.3 实验选穴和治疗 |
5.1.4 实验取材方法 |
5.1.5 蛋白印迹法检测 |
5.1.6 统计学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6.分析与讨论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研究进展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疏肝活血法治疗SPID的临床观察及对IL-6、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及诊治进展 |
1.1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
1.2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对本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
2、西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流行病研究 |
2.2 现代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
2.3 现代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 |
3、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中医肝郁气滞血瘀证辨证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及终止病例标准 |
4.研究方法 |
4.1 临床病例分组 |
4.2 治疗方法 |
5.观察指标 |
5.1 一般指标 |
5.2 疗效性指标 |
5.3 安全性指标 |
6.观测时点及检测方法 |
7.总体疗效判定标准 |
8.统计学处理 |
9.统计结果分析 |
9.1 一般资料统计 |
9.2 疗效指标分析 |
10.脱落病例及安全性分析 |
11.随访 |
12.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部分 |
1.立题依据 |
1.1 育龄女性生理特点 |
1.2 SPID湿热瘀的病理特点 |
1.3 涉及脏器: 肝郁与脾虚 |
1.4 导师从肝论治SPID |
2.疗效分析及作用机理探讨 |
2.1 对中医肝郁气滞血瘀证候、体征的影响 |
2.2 对情志问题的影响 |
2.3 对B超结果的影响 |
2.4 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2.5 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2.6 总体分析 |
3.组方探析 |
3.1 方义分析 |
3.2 单味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
4.创新部分 |
5.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慢性盆腔炎的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判。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效果分析: |
2.2 症状评分情况: |
3 讨论 |
(9)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盆腔炎的疗效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10)盆消灌肠酊结合微波理疗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一般资料 |
1.5 治疗及护理方法 |
1.5.1 对照组 |
1.5.2 治疗组 |
1.6 疗效标准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D]. 杜雅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自拟没香方治疗湿热瘀结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D]. 张思绮.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盆腔炎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案[D]. 徐嘉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热敏灸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近况[J]. 陈智颖,黄熙理,洪丽美. 湖南中医杂志, 2020(07)
- [5]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杨花香.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49)
- [6]基于三焦焦膜理论探究热敏灸对慢性盆腔炎症的治疗机制[D]. 崔田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7]疏肝活血法治疗SPID的临床观察及对IL-6、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 张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8]慢性盆腔炎的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探讨[J]. 易海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05)
- [9]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盆腔炎的疗效探析[J]. 陈盛.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5)
- [10]盆消灌肠酊结合微波理疗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 彭敏,林莉,易蕾. 中医药导报, 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