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诊局部封闭治疗软组织慢性损伤150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汉东[1](2021)在《基于经筋理论针刀疗法治疗BiglianiⅠ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在1972年由Neer首次提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其由多种因素引起肩部在前屈、外展时,喙肩弓与肱骨大结节频繁撞击、挤压,造成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组织的损伤、退变,在我国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在肩痛中的比率为36.08%。目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方式主要分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由荷兰骨科协会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疗指南中积极推荐保守疗法进行干预,而只有少部分患者因对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或诊断明确的严重的肩袖撕裂采用手术治疗,且有研究者认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Bigliani Ⅰ、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疗效相近,指出肩峰形态类型与疗效密切相关。针刀疗法作为保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经筋理论对针刀选点治疗有指导作用,而在临床中依据经筋理论针刀干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具体优化治疗方式还需不断探讨。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基于经筋理论针刀疗法治疗BiglianiⅠ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相比较,进而探讨经筋理论在针刀干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指导应用及优势,为进一步优化针刀选点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72例Bigliani Ⅰ型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为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肩胛肌群与肩袖肌群功能训练,且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试验组予针刀治疗。并在治疗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病史及影像学等资料,VAS评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三个时间点(治疗后1周、2周及4周)进行,评估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及组间患者肩部的疼痛改善情况;在相同时间点进行肩关节外展、前屈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及组间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外展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改善情况。应用Excel进行数据收集管理,并使用SPSS20.0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Origin2017作图。研究结果:70例患者完成随访,脱落2例。对照组与试验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患肩部位、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可比。两组患者在VAS评分、Constant-Murley 评分、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及外展活动度在组间、时间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35±0.67降至治疗后4周的1.59±0.96,试验组由治疗前的5.67±0.83降至治疗后4周的0.18±0.36,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在治疗后2周、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由治疗前的42.21±3.42增加为治疗后4周的71.15±12.07,试验组由治疗前的46.50±3.80增至治疗后4周的90.95±5.17,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组间治疗后1周、2周、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屈活动度由治疗前的34.71±7.48增加为治疗后4周的68.26±19.55,试验组前屈活动度由治疗前的42.64±6.71增至治疗后4周的100.28±6.09,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1周、2周、4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展活动度由治疗前的40.15±6.91增加为治疗后4周的80.59±18.58,试验组外展活动度由治疗前的41.53±6.30增加为治疗后4周的105.28±8.78,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1周、2周、4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针刀疗法与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二者联合肩关节功能训练均能缓解Bigliani Ⅰ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外展、前屈及内旋活动,且针刀疗法对改善肩关节疼痛与活动度更显着。依据经筋理论能有效指导针刀选点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提升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效果。
刘玉剑[2](2021)在《局部封闭结合展筋丹揉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照方法观察局部封闭结合展筋丹揉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并对比观察患者中远期的肘关节功能活动改善情况及肱骨外上髁炎的复发情况,从而丰富临床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方法:本课题侧重于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江西省中医院骨伤门诊接收治疗的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封闭+揉药组(局部封闭结合展筋丹揉药治疗)、封闭组(局部封闭治疗)和揉药组(展筋丹揉药治疗),各20例,三组均以2周为1疗程,每组均治疗1疗程。分别记录三组患者的性别、病位、年龄、病程,及治疗前、治疗第1次后、治疗第2天后、治疗2周后、随访时(疗程结束1个月后)、随访时(疗程结束3个月后)的VAS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和MEPS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数据,并记录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三组数据分析的比较,以评价局部封闭结合展筋丹揉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结果:(1)三组患者的性别、病位、年龄、病程及治疗前VAS疼痛评分、ME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统计资料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及随访时的三组各组内VAS评分方面及MEPS评分方面均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三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肘关节功能;(3)在治疗期间组内比较及在治疗2周后至疗程结束1个月后的期间组内比较,经统计得出,治疗期间三组患者的疼痛在逐步缓解,且在疗程结束后的1个月内三组VAS疼痛评分及MEPS评分无明显升高;(4)随访时的1个月至3个月内经各组内及各组间比较得出在缓解疼痛、肘关节功能症状加重及复发的作用封闭+揉药组均优于封闭组和揉药组;(5)三组经前两次治疗对比得出封闭组和封闭+揉药组在短期内缓解疼痛及改善肘关节功能方面疗效均优于揉药组,且展筋丹揉药治疗在封闭治疗的基础上具有加速缓解疼痛及改善肘关节功能的效果,且在疗程结束后封闭组疗效与揉药组疗效无差异;(6)三组在治疗期间各组间对比得出封闭+揉药组在缓解疼痛及改善肘关节功能方面疗效均优于封闭组和揉药组;(7)在治疗2周后封闭+揉药组临床疗效优于揉药组且封闭组与封闭+揉药组疗效相当,疗程结束3个月后封闭+揉药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封闭组、揉药组且封闭组与揉药组疗效相当;(8)封闭组23.53%的复发率显着高于封闭+揉药组5.26%的复发率。结论:1.局部封闭治疗、展筋丹揉药治疗、局部封闭结合展筋丹揉药治疗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肘关节功能。2.局部封闭结合展筋丹揉药治疗疗效优于局部封闭治疗和展筋丹揉药治疗,且在疗程结束后能更好的缓解症状的加重及复发。3.在短期内,局部封闭结合展筋丹揉药治疗和局部封闭治疗疗效优于展筋丹揉药治疗,但在疗程结束后,局部封闭治疗与展筋丹揉药治疗疗效相当。4.展筋丹揉药治疗在局部封闭治疗的基础上具有加速缓解疼痛及改善肘关节功能的作用。
肖宁安[3](2021)在《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大量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后溪穴、人中穴为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常用选穴,本研究以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观察后溪穴、人中穴干预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的镇痛效果差异,从而为针灸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后溪穴组和人中穴组,每组各30例。研究对象的中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伤科)》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中医诊断标准和证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制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具体治疗方法:后溪穴组患者采取站立位,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直刺后溪穴,深度为0.5寸,得气感为手掌甚至手臂酸胀麻木疼痛,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同时嘱患者左右旋转、侧屈,上下俯仰活动腰部,并根据自身承受程度逐渐扩大活动幅度,腰部自主活动5min后嘱患者取俯卧位,针刺腰阳关、大肠俞、肾俞、上髎、次髎、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min后出针。人中穴组患者先采取端坐位或站立位,头部轻微向后仰,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以45°角度朝鼻尖方向斜刺人中穴,深度为0.3-0.5寸,得气感为患者感鼻部酸胀麻木或眼睛湿润流泪,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随后患者腰部活动及腰部针刺操作方法同后溪穴组。以上两组均治疗1次。本研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评分(PPI)和腰椎活动度评分(ROM)为观察指标。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治疗5分钟后VAS、PPI评分量表信息和治疗30分钟后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记录并收集治疗前后的治疗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26.0,从而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差异。研究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PPI评分、ROM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且二者都能改善腰椎活动度。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和改善腰椎活动度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6.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后溪穴组的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3%;人中穴组的愈显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后溪穴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人中穴组,说明后溪穴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人中穴组。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刺后溪穴对急性腰扭伤的镇痛作用、改善腰椎活动度的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针刺人中穴,本研究为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廖安庭[4](2021)在《针刀“调筋解结”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针刀“调筋解结”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临床疗效,探讨针刀“调筋解结”法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作用,为临床应用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本试验规定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出6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依照其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针刀“调筋解结”法治疗,1周1次,治疗1~2次,对照组针刺治疗,1日1次,治疗14次,14次为1疗程。选用Lysholm指数评分法、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X线下膝关节内侧间隙差值作为评价指标,对治疗前、治疗2周及3个月后随访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记录。1个疗程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症状表现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同时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记录发生的时间、症状、处理及结果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病史,年龄,患侧内侧副韧带,治疗前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X线下膝关节内侧间隙差值等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种干预方式在缓解MCL损伤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方面均有疗效(试验组F=175.412 P=0.000<0.05治疗组F=34.374 P=0.000<0.05)。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种干预方式在治疗2周后及3个月后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值折线图分析:两种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VAS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说明试验组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综上,两种疗法对缓解MCL损伤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有效,但针刀“调筋解结”法疗效优于针刺疗法。(3)Lysholm评分: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知:两种干预方式均能改善患者Lysholm评分(试验组F=161.753 P=0.000<0.05治疗组F=69.993P=0.000<0.05)。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两种干预方式在治疗2周及3个月后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在改善患者Lysholm评分方面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均值折线图可知:两种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说明试验组在改善患者Lysholm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综上,两种疗法均能改善患者Lysholm评分,但针刀“调筋解结”法改善效果优于针刺疗法。(4)X线下膝关节内侧间隙差值: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知:两种干预方式均能有效缩小膝关节内侧间隙(试验组F=319.218 P=0.000<0.05治疗组F=66.959 P=0.000<0.05)。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两种干预方式在治疗2周后X线下膝关节内侧间隙差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355>0.05),说明两组患者在缩小膝关节内侧间隙方面疗效相当。3个月后发现试验组在缩小膝关节内侧间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23<0.05),说明远期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膝关节内侧间隙差值均值折线图可看出:两种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内侧间隙差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说明试验组在缩小膝关节内侧间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综上,两种疗法对缩小膝关节内侧间隙均有效。近期疗效两者相当,但针刀“调筋解结”法远期疗效优于针刺。(5)治疗2周后,组间疗效对比,试验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0.00%。两种疗法治疗MCL损伤均有疗效,经卡方检验,两种疗法对比治疗本病疗效有差异(P=0.04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刀“调筋解结”法治疗MCL损伤疗效优于针刺疗法。(6)与本病关系紧密的筋结点有:阴陵泉次、血海次、曲泉次、阴包次、阴谷次、内膝眼次、通肾次、其黄次、膝关次等。结论:针刀“调筋解结”法与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均有疗效,而针刀“调筋解结”法疗效优于针刺疗法。针刀“调筋解结”法与针刺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而针刀“调筋解结”法改善较针刺疗法明显。针刀“调筋解结”法与针刺疗法均能缩小膝关节内侧间隙差值,而针刀“调筋解结”法效果较针刺疗法显着。
刘继玲[5](2020)在《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既定各项标准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火刃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最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取患侧阿是穴及秩边、委中穴进行火刃针治疗。对照组:取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脊中、腰阳关、委中穴,行普通针刺得气后,在阿是穴、委中穴接入电针治疗。疗程:两组相同,均为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估,采用Mc G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由第3方专业人员来进行资料收集与保管、疗效观察;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最终的统计和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个人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具有可比性。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Mc Gill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具有疗效;(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着。4.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腰椎功能障碍。(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优于对照组。5.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与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在八个维度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前有所提高;(2)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个治疗疗程后、2个治疗疗程后比较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八个维度上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火刃针疗法能较有效的减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腰痛、腿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有效的改善腰椎的活动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研究发现火刃针法与常规电针法在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方面均有效,且火刃针疗效优于常规电针,值得临床推广。
蒋中原[6](2020)在《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推拿结合火针、单纯推拿及单纯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验证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组、火针组各3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推拿结合火针疗法,推拿组干预措施为推拿疗法,火针组干预措施为火针疗法。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1)疼痛综合评定:简化Mc Gill量表;(2)腰部活动功能评定:使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3)总疗效评定:使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三组临床受试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和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分析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简化Mc Gill量表各项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探讨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三组临床受试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简化Mc Gill量表各项评分以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评分比较,两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疼痛评定结果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简化Mc Gill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是推拿结合火针在减轻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及单纯火针治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腰部活动功能评定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是推拿结合火针在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活动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及单纯火针治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总体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后,观察组3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推拿组的3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火针组的3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结论:推拿和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明确效果,但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以及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治疗或单纯火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郑立夫[7](2020)在《不同频次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频次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在疼痛、功能、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的改善程度及随访远期结果,以探索两种频次的浮针治疗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的差异及疗效维持情况,初步探讨浮针治疗频次对疗效的最适选项,为浮针在临床上优化治疗方案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研究的病例为来自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门诊及住院部与及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近招募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主要采取小样本简单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6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浮针治疗频次设定为一周2次的A组,浮针治疗频次为一周3次的B组。治疗时均选取双侧承山穴快速进针皮下扫散,同时嘱患者行“飞燕式”10s,每次治疗重复上式3次,两组均治疗2周,并评估接受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量表、临床体征积分量表、VAS视觉模拟法及简化ODI量表得分,以评价患者在症状学和功能改善方面的情况。试验结束2周后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并记录收集VAS评分、简化ODI量表评分。在研究结束时将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处理,性别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如年龄等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进而评价不同频次浮针对腰肌劳损的治疗疗效,为完善临床上浮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一般资料比较中,本次共纳入60例合格病例,试验中无脱落病例及剔除病例。其中,浮针A组(2次/周)中男性患者14名,女性患者16名,浮针B组(3次/周)中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17名。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病程及治疗前的各项观测指标进行比较,P均>0.05,说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在治疗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进行组内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体的VAS评分、简化ODI量表评分、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说明两组浮针治疗均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3.在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在疼痛、功能、症状体征改善程度方面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浮针B组的VAS评分、简化ODI量表评分、症状积分均较浮针A组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两组间比较,浮针一周3次治疗频率对比一周2次的治疗频率在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感官、功能、症状方面的改善均较优。但体征积分组间比较P=0.049,比较接近0.05,提示结果组间差异可能不明显。结合临床分析,或者与评分中舌脉的变化比较少及部分患者本身腰部活动低于常值有关。4.计算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体疗效,浮针A组的治愈率为3.3%,有效率为83.3%,总有效率是86.6%;浮针B组治愈率为56.7%,有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Z=-4.3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一周3次治疗频次的浮针B组要较一周2次治疗频次的浮针A组总体疗效为佳。5.对患者治疗结束2周后进行随访,分别记录VAS评分及简化ODI量表评分以考察患者在症状、功能方面的疗效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2周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治疗前对比,P<0.01,但与治疗结束时VAS及ODI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均能维持较长的疗效。6.两组患者随访的VAS评分与ODI评分组间对比,P<0.05,浮针B组总体均数较浮针A组小,说明一周3次的浮针治疗频率较一周2次的浮针治疗频率维持的疗效要好。结论: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在改善患者的疼痛、功能、症状体征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且远期疗效维持良好。每周治疗频次为3次者较每周治疗频次2次者积分改善更明显,说明浮针一周治疗频次多者临床疗效或更优。
钱鑫[8](2020)在《基于辨构论治的肘部调衡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验证在辨构论治指导下的肘部调衡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性;2.探讨肘部调衡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作用机制,奠定该手法的理论基础;3.规范肘部调衡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操作,便于临床应用与推广。方法:收录符合标准的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均来自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经开医院软伤科门诊,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肘部调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6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四级加权评分,从而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四级加权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四级加权评分比较,P=0.90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四级加权评分组内比较,治疗组P=0.000,对照组P=0.000,两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四级加权评分比较,P=0.043<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后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疗效评估比较:治疗组疗效:治愈21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70.00%,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6例,治愈率:36.67%,总有效率:80.00%。经秩和检验P=0.04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肘部调衡法与常规推拿法对肱骨外上髁炎均具有治疗效果,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基于辨构论治的肘部调衡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着,可明显缓解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李文倩[9](2020)在《改良圆利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改良圆利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提供更多的选择及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试验组予改良圆利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疗程、治疗后第2个疗程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1、经过第1个和第2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2、治疗第1个疗程后,两组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相近。治疗第2个疗程后,两组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在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圆利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显着,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显着。
李佩娟[10](2020)在《郑氏一号新伤药与冰敷对“损伤血瘀证”大鼠IL-1、IL-10、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郑氏一号新伤药与冰敷在临床上治疗“损伤血瘀证”都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本研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大鼠骨骼肌IL-1、IL-10与TNF-α的表达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从而部分揭示二者治疗损伤血瘀证的可能机制,通过对治疗机制的探讨为临床治疗损伤血瘀证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验参考。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对照组、郑氏一号新伤药组、冰敷组四大组,后三组根据1D、3D、5D、7D四个时相各分为4组(n=6)。空白组常规喂养,其余组采用“定量化重力击打法”造模,造模对照组不予干预,郑氏一号新伤药组、冰敷组各自予以干预。于相应时相处死大鼠,采集标本,用Elisa法检测骨骼肌IL-1、IL-10与TNF-α指标表达,并作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1、体重:各组体重均低于空白组,比较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肢腿围: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1D,各组显着增大(P<0.01);造模后3D,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3、骨骼肌IL-1浓度:(1)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1D、3D,造模对照组、冰敷组显着升高(P<0.01);造模后5D:造模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冰敷组明显升高(P<0.05)。(2)与造模对照组比较:造模后1D、3D、5D,新伤药组明显降低(P<0.05)。(3)干预组比较:造模后3D,新伤药组低于冰敷组(P<0.05)。4、骨骼肌IL-10浓度:(1)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1D,各组显着升高(P<0.01);造模后3D、5D、7D,造模对照组、冰敷组显着升高(P<0.01)。(2)与造模对照组比较:造模后1D、5D、7D,新伤药组明显降低(P<0.05);造模后3D,新伤药组显着降低(P<0.01)。(3)干预组比较:造模后3D、5D、7D,新伤药组低于冰敷组(P<0.01)。5、骨骼肌TNF-α浓度:(1)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1D、3D,各组显着升高(P<0.01);造模后5D,造模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新伤药组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7D,造模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2)与造模对照组比较:造模后1D,新伤药组、冰敷组显着降低(P<0.01);造模后3D,新伤药组明显降低(P<0.05),冰敷组显着降低(P<0.01);造模后5D,冰敷组明显降低(P<0.05);造模后7D,冰敷组显着降低(P<0.01)。(3)干预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6、病理组织切片:对比空白组,造模后1D,造模对照组、新伤药组骨骼肌组织损伤明显;造模后3D,造模对照组、新伤药组骨骼肌组织损伤较轻,其余组骨骼肌组织基本正常。结论:1.郑氏一号新伤药与冰敷治疗“损伤血瘀证”大鼠都具有明显疗效,能有效改善损伤的症状、体征,促进了骨骼肌损伤的修复。2.郑氏一号新伤药与冰敷对“损伤血瘀证”大鼠的治疗各有优势,郑氏一号新伤药更利于IL系列的抑制与调节,冰敷更利于保护组织结构。3.郑氏一号新伤药与冰敷对“损伤血瘀证”治疗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郑氏一号新伤药可能是通过对IL-1、TNF-α的抑制与IL-10的调节,达到控制炎症和调节免疫的效应;冰敷可能是通过减少出血和水肿,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同时下调TNF-α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达到保护组织形态结构的效应。
二、门诊局部封闭治疗软组织慢性损伤15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门诊局部封闭治疗软组织慢性损伤1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筋理论针刀疗法治疗BiglianiⅠ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传统医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认识 |
1.1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病原因 |
1.2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病机制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疗措施 |
2 现代医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认识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病理改变 |
2.3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
2.4 治疗 |
综述二 经筋理论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治疗中的指导应用 |
1 中医对经筋理论的阐释 |
1.1 经筋理论的起源及本质 |
1.2 经筋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
1.3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属于经筋病范畴 |
2 经筋理论指导针刀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
2.1 针刀疗法的应用原理 |
2.2 经筋理论指导针刀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终止标准 |
1.7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方案 |
2.2 受试者知情同意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Constant-Murley评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2 VAS评分变化情况 |
3.3 Constant-Murley总评分变化情况 |
3.4 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变化情况 |
3.5 前屈活动度变化情况 |
3.6 外展活动度变化情况 |
3.7 疗效评价结果 |
4 讨论 |
4.1 Bigliani Ⅰ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 经筋理论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
4.3 针刀治疗Bigliani Ⅰ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 |
4.4 肩部功能训练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 |
4.5 非甾体抗炎药在肩峰下撞击综合中的临床应用 |
4.6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疼痛产生及评定 |
4.7 Constant-Murley评分变化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意义 |
4.8 针刀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
附录2 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表 |
附录3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病例信息登记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局部封闭结合展筋丹揉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 |
2.2 研究方法 |
2.3 观察方法和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安全性评定 |
2.6 统计方法 |
3 数据分析 |
3.1 病例情况 |
3.2 治疗前数据分析 |
3.3 治疗后数据处理及治疗前后、随访时数据比较 |
3.4 临床疗效比较 |
3.5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4.2 结果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3)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观察方法 |
2.1 选穴和定位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资料整理与统计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
3.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4 结论 |
4.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4.2 现代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4.3 中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4.4 后溪穴选穴依据 |
4.5 人中穴选穴依据 |
4.6 腰部腧穴选穴依据 |
4.7 针刺镇痛的机理探讨和分析 |
4.8 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
4.9 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
5.0 运动针法的镇痛机理 |
5.1 后溪穴优于人中穴的差异分析 |
5.2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针刀“调筋解结”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和终止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试验研究方案 |
2.1 设计方案 |
2.2 治疗方案 |
2.3 疗效评价标准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线比较 |
3.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X线下膝关节内侧间隙差值比较 |
3.4 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 |
3.5 临床疗效对比 |
3.6 试验组筋结点散布情况记录结果 |
3.7 不良反应 |
3.8 病例随访脱落情况 |
4 讨论 |
4.1 经筋理论探讨 |
4.2 “调筋解结”法 |
4.3 针刀“调筋解结”法治疗MCL损伤可行性分析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5)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1.1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病名溯源 |
1.2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祖国医学对痛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2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3 祖国医学对腰痛病在症状、舌脉和证型上的认识 |
1.2.4 祖国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在经络上的认识 |
1.3 针灸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
1.3.1 传统医学对针灸治疗腰痛主要穴位的相关论述 |
1.3.2 传统针刺治疗 |
1.3.3 电针治疗 |
1.3.4 针刀、刃针治疗 |
1.3.5 毫火针治疗 |
1.3.6 针灸特殊针法治疗 |
1.3.7 针灸结合手法治疗 |
1.3.8 其他综合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2.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调查 |
2.2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1 机械性卡压理论 |
2.2.2 炎性物质刺激理论 |
2.2.3 同根反射学说 |
2.2.4 脊柱失衡与节段错位理论 |
2.3 现代医学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
2.3.1 药物治疗 |
2.3.2 物理治疗 |
2.3.3 神经阻滞治疗 |
2.3.4 手术治疗 |
2.3.5 其他综合治疗 |
3 总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盲法 |
1.8 分组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1.1 治疗组(火刃针疗法治疗) |
2.1.2 对照组(常规电针疗法治疗) |
2.1.3 健康宣教 |
2.2 疗效评定与观察 |
2.2.1 人口学资料 |
2.2.2 疗效评价方法 |
2.3 疗效观察 |
2.4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 |
3.3 两组MCGILL量表比较 |
3.4 两组ODI比较 |
3.5 两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 |
4 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章 讨论 |
1 筋结与气机不畅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发病的关系密切 |
1.1 筋结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
1.2 筋结引起的气机不畅是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产生的主要病机 |
1.3 “松筋调气”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理论概述 |
2 祖国医学对委中穴和秩边穴在腰痛病上的认识 |
2.1 委中穴治疗腰痛病 |
2.2 秩边穴治疗腰痛病 |
3 火刃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用依据 |
3.1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
3.2 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
3.3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依据 |
3.4 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选穴原则和操作手法 |
3.5 刃针结合火针的优势 |
3.5.1 刃针的优势 |
3.5.2 火针的优势 |
3.5.3 火刃针的优势 |
4 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
4.1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量表的评价 |
4.2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OSWESTRY疼痛量表的评价 |
4.3 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评价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干预方式 |
2.1 非手术治疗 |
2.2 手术治疗 |
3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3.1 中医学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的论述 |
3.2 中医学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及民族医治疗概述 |
4.1 推拿疗法 |
4.2 火针疗法 |
4.3 针刺疗法 |
4.4 艾灸疗法 |
4.5 拔罐疗法 |
4.6 中药外治疗法 |
4.7 中医药综合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一般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治疗前受试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 |
3.1.2 三组治疗前简化McGill量表各项评分比较 |
3.1.3 三组治疗前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DQ)评分及比较 |
3.2 三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及比较 |
3.3 三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比较 |
3.4 三组治疗前后现有疼痛强度(PPI)及比较 |
3.5 三组治疗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DQ)评分及比较 |
3.6 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比较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2 推拿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基础 |
3 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基础 |
4 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优势 |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临床总疗效结果分析 |
5.2 疼痛缓解程度和腰部活动功能评估结果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McGill简化量表 |
附录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疗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不同频次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研究现状 |
一、慢性腰肌劳损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慢性腰肌劳损的症状学研究 |
三、慢性腰肌劳损的现代病因病机研究 |
四、慢性腰肌劳损西医治疗概况 |
第三节 中医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研究现状 |
一、病名考证 |
二、病因病机探讨 |
三、防治原则 |
四、中医治疗方法 |
五、浮针疗法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试验方法和步骤 |
四、疗效评定 |
五、观察节点 |
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七、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
八、研究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治疗前两组基线的比较 |
二、临床治疗疗效比较分析 |
三、随访结果及远期疗效比较 |
四、不良事件报告 |
五、小结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腰肌劳损的研究现状及治疗展望 |
第二节 浮针疗法作用机制讨论 |
第三节 浮针即时疗效明显的原因探讨 |
第四节 浮针长远疗效可能的原因 |
第五节 试验结果分析 |
第六节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财侍1:统计学处理会格证明 |
(8)基于辨构论治的肘部调衡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病因研究 |
2 祖国医学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病因认识 |
3 近现代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概况 |
4 预防 |
5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9)改良圆利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3 肩周炎的临床分期 |
3.纳入、排除、剔除及脱落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4.分组与治疗方案 |
4.1 分组 |
4.2 治疗方案 |
5.观察项目 |
5.1 一般项目观察 |
5.2 不良反应观察 |
5.3 疗效性观察 |
6.疗效判定标准 |
7.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病例剔除、脱落与中止分析 |
2.不良反应观察 |
3.一般资料比较 |
4.治疗结果比较 |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疗程、治疗后第2疗程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4.2 两组疗效评定结果及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目前中医药领域关于本病的研究现状 |
2.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2.1 病因 |
2.2 现代医学治疗肩周炎的研究现状 |
3.研究探讨 |
3.1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
3.2 圆利针 |
3.3 定点依据 |
3.4 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的现代研究 |
4.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4.1 不足 |
4.2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肩周炎的研究机理及针灸推拿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郑氏一号新伤药与冰敷对“损伤血瘀证”大鼠IL-1、IL-10、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损伤血瘀证的概述 |
2.2 损伤血瘀证的研究进展 |
2.3 损伤血瘀证的治疗方法 |
2.3.1 损伤血瘀证的现代治疗方法 |
2.3.2 损伤血瘀证的传统治疗方法 |
2.4 郑氏一号新伤药与冰敷对损伤血瘀证的治疗研究 |
2.4.1 郑氏一号新伤对损伤血瘀证的治疗研究 |
2.4.2 冰敷对损伤血瘀证的治疗研究 |
2.5 IL-1、IL-10、TNF-α概述 |
2.6 IL-1、IL-10、TNF-α与炎症反应、免疫系统及细胞凋亡的关系 |
2.7 中药对调节免疫与抑制炎症的作用 |
3 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实验动物 |
3.1.1 实验对象 |
3.1.2 动物饲养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器材 |
3.2.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分组 |
3.3.2 实验造模 |
3.3.3 实验干预 |
3.3.4 体重、腿围数据记录 |
3.3.5 一般情况观察 |
3.4 标本采集 |
3.5 指标检测 |
3.5.1 实验试剂、仪器及耗材 |
3.5.2 骨骼肌ELISA检测原理与步骤 |
3.6 大鼠骨骼肌病理组织检测 |
3.6.1 病理检测实验试剂、仪器及耗材 |
3.6.2 大鼠骨骼肌病理检测方法 |
3.6.3 大鼠骨骼肌病理检测图像采集 |
3.7 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实验大鼠体重结果 |
4.2 造模后大鼠患肢腿围结果 |
4.3 骨骼肌IL-1结果 |
4.4 骨骼肌IL-10结果 |
4.5 骨骼肌TNF-α结果 |
4.6 病理组织切片结果 |
4.6.1 空白组 |
4.6.2 造模对照组 |
4.6.3 郑氏一号新伤药组 |
4.6.4 冰敷组 |
5 分析与讨论 |
5.1 造模方法的选择 |
5.2 造模时相点的设置 |
5.3 大鼠体重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大鼠患肢腿围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骨骼肌IL-1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1 骨骼肌IL-1结果分析 |
5.5.2 骨骼肌IL-1结果讨论 |
5.6 骨骼肌IL-10结果分析与讨论 |
5.6.1 骨骼肌IL-10结果分析 |
5.6.2 骨骼肌IL-10结果讨论 |
5.7 骨骼肌TNF-α结果分析与讨论 |
5.7.1 骨骼肌TNF-α结果分析 |
5.7.2 骨骼肌TNF-α结果讨论 |
5.8 病理组织切片结果分析与讨论 |
5.8.1 病理组织切片结果分析 |
5.8.2 病理组织切片结果讨论 |
5.9 郑氏一号新伤药与冰敷治疗损伤血瘀证的作用机制讨论 |
5.9.1 郑氏一号新伤药治疗损伤血瘀证的作用机制讨论 |
5.9.2 冰敷治疗损伤血瘀证的作用机制讨论 |
6 结论 |
7 展望与不足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附件 |
10.1 缩略词对照表 |
10.2 实验技术路线图 |
四、门诊局部封闭治疗软组织慢性损伤15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筋理论针刀疗法治疗BiglianiⅠ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陈汉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局部封闭结合展筋丹揉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 刘玉剑.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D]. 肖宁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针刀“调筋解结”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 廖安庭.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继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蒋中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不同频次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郑立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基于辨构论治的肘部调衡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 钱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改良圆利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文倩.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郑氏一号新伤药与冰敷对“损伤血瘀证”大鼠IL-1、IL-10、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佩娟.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2)
标签: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论文; 封闭治疗论文; 浮针论文; 急性腰扭伤论文; 腰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