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动词重叠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唐美华[1](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文本复杂度是母语和外语阅读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构念,也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学习者匹配与之语言水平相适应的阅读文本,以提高学习效果。现有研究存在如下不足:1)研究对象不清,将文本难度与文本复杂度混为一谈。文本难度指读者对文本的加工难度,受读者个体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动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文本复杂度指文本自身的复杂度,是构成文本的各个语言子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客观量化的角度加以考察。2)所考察特征有待扩充。尽管研究者们不再囿于借助传统可读性公式来评判文本复杂度,开始将词汇、句法特征纳入考量范围,却很少关注语篇复杂度。3)以构建线性模型的方法为主,模型使用的特征有限,存在解释力不高、适用性不广的缺陷。本研究聚焦文本复杂度,除关注词汇、句法维度外,加入语篇复杂度特征,在特征优化的基础上,探究神经网络算法在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构建中的应用,并对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加以考察。围绕以下3个研究问题展开:1)表征文本复杂度的语言特征如何确定?2)训练语料的文本复杂度分级是否合理?3)基于所选语言特征和训练语料构建的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如何?本研究借助Kyle团队研发的文本处理软件,以BNC baby为参照语料库,对词汇、句法和语篇复杂度等细颗粒度指标进行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降维优化,共确定17个用以构建模型的主成分特征。经专家咨询和文献参考,选择《新概念英语》作为模型的训练语料,经聚类和方差分析后,该语料的分级合理性得以验证。在确定了模型输入特征和训练语料之后,本研究采用不同分类算法分别构建模型并对比其性能,发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性能最优,10折交叉验证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均值分别达到92.10%、91.11%和90.77%。同时,与基于常见传统可读性公式和其它单维度特征构建的模型相比,基于本研究特征集构建的模型具有显着优势,在各性能评估指标上均高出20至30个百分点。最后,本研究特征集和建模方法对其它国内教材数据集具有较好的分级能力,且在多个不同数据集(如大学英语测试文本、二语写作文本以及国外教育报纸)的分级预测上也有不错的表现,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泛化能力。本研究将多元语言特征与神经网络相融合,构建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为文本复杂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研究成果不仅对文本复杂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教材编写和改编以及阅读课程规划和测试设计提供参考。
孙元成[2](2021)在《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代器物铭文是指传世和出土的刻铸在汉代器物上的文字。铭文与墨书不同,墨书指书写在器物上的文字。由於铜镜铭文具有较强的美化性和装饰性,需专门考察。墨书、铜镜铭文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只是根据需要,文中个别之处或涉及墨书与铜镜铭文。本文旨在以汉代器物铭文为主要研究材料,对其中的异体字进行考察,总结分析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类型和特点,说明汉代器物铭文在汉字构形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异体字是指在一个稳定文字系统内变异的构形,它们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并且读音相同或相近。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是一套由构形成分组成的、不断变化和协调的构形机制。笔画、构件是常见的构形成分。根据构件功能的一致性,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分别为构件简省与增繁的异体字、构件位移的异体字、构件替换的异体字。构形变异为异体字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是动态演进的、复杂多变的文字。构形成分是携带意义的、按照一定层次从构形中离析出来的构形要素,它们的功能各异,彼此相互影响。构形成分在汉代器物铭文构形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构形调节和完善。依据异体字构件数量的一致性,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可分为构件简省的异体字、构件增繁的异体字;根据异体字构件组合关系的共性,可分为构件相对位置改变而同一构件方向没有变化的异体字、构件相对位置没有改变且同一构件方向变化的异体字、构件相对位置改变且同一构件方向调换的异体字;参照异体字构件形态的更替,可分为形声字、双声字、部分是形声字而部分是双声字、非形声字构件替换的异体字。这三种异体字分别在数量、组合关系、形态等构件功能上较一致。从构件功能一致性出发对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分类是可行的。变异为异体字产生提供了必要途径,变异构形与原来构形所表示的词或语素义相同是形成异体字的基础。变异影响构形。构形成分变异引起构形趋异和类同,类化、音化是两种不同的变异过程及变异结果。类化主要表现为字内类化和字际类化。音化促进非形声字向形声字、形声字向双声字或与原来构形有别的形声字转变。与原来构形所表示的词或语素义不同的类化、音化构形不是异体字构形。异体字由构形变异产生,异体字不是汉字构形变异的唯一结果。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是动态演进的文字,构形成分的调整和运行影响构形关系。器物铭文文字的形态和结构从早期汉字构形演变而来,与汉代文字构形密切相关,这体现了构形的历史演进和承袭更新。所以,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构形关系既包含同一历史时期使用的汉字构形关系,又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构形的传承和演变关系,这展示出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历时传承和共时认同。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语的字词关系。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汉代器物铭文中的字词关系、类化字存在部分交叉,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笔画与构形里的饰笔、借笔或有重叠。这些问题也体现了异体字构形复杂和多变。
施乐琪[3](2021)在《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山西晋城市方言的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特点。本文依据参考语法的描写性、分析性原则,对晋城市方言语法进行全面、细致、系统的研究。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先对参考语法进行了概述,然后说明目前已有的参考语法研究成果、山西方言研究成果和晋城市方言研究成果,最后介绍晋城市方言的基本概况。第二章描写晋城市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并对晋城市方言的儿化系统和连调系统进行归纳与描写。第三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词类、构词法、构形法,重点关注附加式和重叠式在构词、构形方面的区别,并首次对方言的重叠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代词系统,主要研究方言里极富特色的人称代词和指示词。三身代词在主宾语位置和领属位置上的用法极具方言特点,存在叠加使用现象;指示词有多种读音,也存在叠加使用现象,并在不同程度上语法化为方言中的结构助词。第五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并深入研究定语领属结构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领属标记结构、并置结构和含三身代词结构,进一步排列出领属结构中的多项等级序列。第六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谓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谓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系统研究具有方言特点的框式状语、中补短语、介词短语。第七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简单句,先介绍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然后描写十三类句式结构,重点分析富有方言特色的“动”字句和“得”字句。第八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复杂句、复合句,先描写方言中的复杂句,然后系统分析方言中复合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类型。第九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句类与语气,分别描写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并从语义角度对晋城市方言的疑问句进行重新分类,同时关注与各个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十章关注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和时系统,总结出方言里的体标记和时标记,并通过体、时标记在同一句中的共现现象证明晋城市方言体、时相分,最后罗列句末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三者连用的所有可能。第十一章从句法、语义功能描写晋城市方言的话题标记,并总结话题标记的发展过程。第十二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重点回顾具有方言代表性的语法特点,并说明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许子潇[4](2021)在《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陈梦家(1911.4-1966.9),现代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在古文字学的诸多分支学科中,陈梦家留下了一批极具分量的学术着作,尤以甲骨学领域的《殷虚卜辞综述》最为系统全面。该书闳中肆外,在总结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立己说,全面消化了当时所见的甲骨材料,基本构建起了甲骨学学科框架,代表了陈梦家甲骨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终成果。本研究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参照陈梦家的其他甲骨学、历史考古学论着,从甲骨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出发,梳理陈梦家学术观点的改易。参照《殷虚卜辞综述》之前、之后以及同时期的甲骨学着作,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陈梦家观点的来源、成就、不足和影响。结合陈梦家亲友们的信札、日记、回忆录等史料,复原陈梦家所处的学术环境和甲骨治学历程。本文主体共六个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一、绪论。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介绍陈梦家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和本次研究的意义-、立场、方法、局限与不足。二、学术生涯研究。探讨陈梦家从诗人转变为学者的原因;解释陈梦家甲骨治学历程中几次研究方向和旨趣的转换;钩沉相关史料,复原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三、专题研究。本部分包括正文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选择文字考释、断代、祭祀、宗教、地理、职官、世系、继统法、名谓、集合示名等在甲骨学和商代史上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考察陈梦家在这些问题上观点的改易、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结合相关甲骨学论着和不同学科理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陈梦家意见进行全面探讨。四、余论。以论着目和通论性着作为主要材料,梳理甲骨学的学科发展脉络,分析《殷虚卜辞综述》对甲骨学框架的搭建;对陈梦家甲骨学研究和《殷虚卜辞综述》的学术价值做出总结评价。五、附录。在论文撰写时,对《殷虚卜辞综述》论及的若干问题有所思考,择与“甲骨文内容分类”、“二人共贞”、“征人方排谱”问题相关的三篇文章作为附录。以上为论文上编。六、《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研究。从骨片、辞条和文字三个层面对《殷虚卜辞综述》所见引用甲骨材料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制作《殷虚卜辞综述》引甲骨材料整理表,对陈梦家引用的甲骨进行分类、替换《甲骨文合集》号码,全面清理材料引用所见的问题。以上为论文下编。
马丽娜[5](2021)在《山西阳曲方言参考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山西阳曲方言的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的特点。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二部分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十一章讨论与句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参考语法的背景,阳曲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以及阳曲方言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阳曲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连读变调系统以及方言的文白异读情况。第三章讨论了阳曲话的词类和构词法,重点描写了方言附加式构词和重叠式构词,同时考察了合音词、分音词、逆序词等其他构词形式。第四章重点讨论人称代词、指示词、和疑问代词的语音形式及其句法功能。发现阳曲方言人称代词有专门的领属形式、指示词部分情况三分等特点。第五章主要讨论阳曲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及领属结构。区分外延性定语和内涵性定语,分别探讨了定中短语、指量短语、同位短语、联合短语等多种名词性短语。同时着重考察了方言领属结构特点。第六章考察方言谓词性短语,涉及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连谓短语、述补短语等各种类型。第七章讨论了阳曲话的简单句及其构成,同时在第六章的基础上对动词谓语句的各种句式作了描写。第八章考察了阳曲话的句类系统,重点考察疑问句系统。第九章主要介绍了阳曲方言的复杂句和复合句。先后探讨了补足语从句、定语从句、补语从句以及复句和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第十章关注阳曲方言的时体系统。第十一章讨论了阳曲方言的话题标记等问题。第十二章是全文的总结,对阳曲方言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张琳丽[6](2021)在《大连方言特征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连地区的方言研究,语音研究为主,词汇研究较少,缺少系统的方言志,对于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是缺失的。本论文通过田野调查、文学作品以及网络视频中方言词的整理,对大连方言特征词进行梳理,希望能将最具大连方言特色的词汇提炼留存,为以后方言志的编纂提供基础。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章。绪论分五部分,介绍大连概况,梳理了大连方言及方言特征词的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象与范围,材料与方法。第一章对特征词进行分类。从层级、来源和意义三个角度进行分类。层级分类将其分为一级、二级特征词。一级特征词是具有排他性的,本区共有而外区少见的,数量较少,但却最能体现大连方言词汇特点。来源上分为古语词、创新词、借用词。古语词的词义多发生转变,创新词多是依据古今通语原有因素创造的新词,借用词多借用山东方言。意义上分为名物类、动作类、性状类和其他类。其中名物类词语最多,形状类和动作类其次,名物类中包含一些与海相关的特色名词,动作类包括一些形象的动词,很能体现大连方言的语言风格以及大连人的性格。第二章到第四章是依据三个平面理论,从结构、词义、语用三方面对大连方言特征词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是对特征词进行结构分析。音节数量的特点:双音节词最多,三音节词其次。词语构成方式的特点:合成词较多,分为复合词、重叠词和附加词。复合式以偏正结构居多,重叠式以形容词为主,也存在一些动词重叠式用法;附加式中有许多常用词缀。常用词缀有后缀“子”以及儿化音缀,还有中缀“了”以及一些形容词特定词缀。第三章词义的分析,从多义词、色彩意义两方面考察。大连方言中,有不少多义词,其扩展意义与普通话不同;许多形容词和动词带有贬义感情色彩。第四章是词汇语用功能的分析,一些特征词中包含比喻、借代的修辞意义;存在一些兼类性词语;方言词在交际中受语用条件和语用目的两方面制约,带来词义的扩展与改变,人们的词语选择需求带有主、客观因素。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概述了研究思路,强调了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
王晓宇[7](2021)在《晋语榆次方言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榆次方言属于晋语核心地区并州片的典型代表。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类型学角度对榆次方言名词及名词性短语进行研究。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榆次区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方言系属;其次概述目前晋语语法的研究现状,从宏观上把握晋语语法研究的趋势,发现晋语在语法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可探索的方向;然后据此确定自己的母语即榆次方言为研究对象,对名词及名词性短语作出界定,并阐明研究的意义;最后对本文的理论方法、语料来源及体例作出说明。第一部分对榆次方言的名词进行探究。首先对名词的特殊小类即时间词、处所词和方位词三类词的类别和用法进行探讨,其中详细阐释榆次方言最有特色的时点时间词和合成方位词;然后分析名词的重叠和词缀两种重要的词法手段。第二部分对榆次方言的人称代词和领属结构进行探究。首先对人称代词的形式进行描写,归纳为两大类六小类,并分析每类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和特点;然后对领属结构进行界定,阐释其领属标记,并对基本形式进行分析说明。第三部分对榆次方言中的数词、量词和数量名结构进行探究。首先对数词进行分类,探讨榆次方言中一些数词的特殊用法,并分析数词的句法功能;其次对量词进行分类,重点分析几个特殊量词的用法,并描写数量结构的重叠式;最后对榆次方言中数量名结构的构成形式和句法功能以及其所表达的主观量进行探究。第四部分对榆次方言中的指示词和指量名结构进行探究。首先对榆次方言中指示词的形式进行描写,共分为六类,并对每类指示词的句法功能和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对榆次方言中指量名结构的构成形式、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结语部分对榆次方言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存在不足之处。
郭晓祎[8](2021)在《《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属于一种特殊的同义词。此类词语在语义、句法功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是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领域。而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此类词语的时候存在着误用的情况。因此本文从汉语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中进行选词,通过教材这一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媒介来研究此类词语的习得情况,从偏误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对教材中此类词语的编写以及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研究主要从本体知识、偏误情况、教材编写情况、教学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阐述了前人目前的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一章是关于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对比分析研究。本章的语料来自CCL语料库,对语料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然后从音节搭配、句法功能、意义差异和语体色彩等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之间的差异。第二章是关于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偏误研究。通过HSK语料库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分析汉语学习者在习得此类词语时所产生的偏误。通过对比语料库和调查问卷中语料,来分析偏误情况,总结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第三章是从教材的角度分析此类词语的编排问题。教材内容编写不当也可能是汉语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重点分析了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作为生词在教材中的释义情况以及在课文中的使用情况。第四章是根据此类词语的特点提出教学建议。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偏误分析法、调查问卷法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音节搭配、充当句法功能、词汇意义以及语体色彩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并且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此类词语的时候会产生偏误。并且教材作为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媒介,也有可能导致偏误。
侯巧丽[9](2021)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义对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是我国国内的一部最为权威的规范性语文词典,其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很高。释义是一部词典的灵魂,释义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一部辞书的质量,而同义对释在词典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现汉》经多代辞书人的不懈努力,在辞书史上具备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现汉》成于众人之手,其释义还存在着一些小瑕疵,本文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研究理论,对《现汉》的同义对释进行了全量的封闭研究,发现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为辞书修订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本文采用封闭域定量统计法、归纳法、中文信息处理法、描写分析法等方法对《现汉》同义对释进行全面考察,基于同义词的同义值进行同义对释研究。同义对释的分析单位从词的义项着手,以一个带有完整词性的义项为研究对象,包括陪义信息和义域信息。同时以框架语义学理论为支撑,描写同义对释的基本特点和大致使用规律,为同义对释提供理论背景支撑。文章的第二章为同义对释的界定与分类。本章通过用计算机语言,运用正则表达式,预设逻辑目标,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与《现汉》相结合,对《现汉》中15767条同义对释词条的形、音、义进行处理和加工,归纳并分析同义对释词条的具体存在形态,针对其释义的结构特点分出四大类。其中单一释词类同义对释共有6202个词条,占总数的39.3%;并置类同义对释共有词条条数为4875条,占总数的30.1%;而释语带有功能性释义词的词条数目为1325条,占总数的8.4%;其余的为释词中带有“<书><方><口>”的特殊词汇,约占总数的22.2%。文章三、四章节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三章是同义对释中的同义词在框架语义学下的特点与语义关系。第四章是同义对释的不足及优化策略。第三章依据框架语义学,从框架相同、框架包孕、框架相交、框架相关四个角度对同义对释的特点展开分析,同时归纳总结同义对释的各个类别的释义模式,创建《现汉》同义对释的释义体系,进一步总结出同义对释的特点与模式。第四章基于第三章的分析,得到同义对释在释义内容与释义体系上的不足,释义不足包括,以难词释易、释义同义值不同、释义范围不明、循环释义与递进释义,释义体系上的同类释义所用形式混乱等,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如释义尽量做到不用单字词、缩小释义同义词的框架差异,确立选用释义模式等。第五章基于同义对释,系联到同义词的理论,从同义词的形、音、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不同见解。文章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考察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为辞书后续的修订和规范提供参考。
田蕊[10](2021)在《现代汉语述宾短语及其汉泰扩展方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和泰语都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同属于孤立语,且它们都为SVO型语言,述宾短语的基本语序为V+O。本文将从离合词与粘着性两个方面,按照词汇化程度来划分汉泰两种语言的述宾短语,并从语法意义与功能表达进行对比分析。述宾短语的前项涉及到动作与行为,一个词语可以表达多种意义,通常可以带多类宾语,而述宾短语的后项跟前项的述语进行搭配,并有多种词语类型: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用来说明动作与行为具有多重意义关系:受事、对象、结果、工具、时间、处所、原因、施事、方式、目的、致使、复杂、等同等等。根据述宾短语词汇化的程度,从前项和后项的特殊性判断何为离合词和粘着性,研究发现述宾短语离合词可以离析分开使用,述宾短语离合词的语义关系当中两个因素的前项和后项可以分开使用,在语义上也跟原来的相同,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扩展:了、着、过、量词、时间量词、重叠等等。通过扩展方式上的对比,可以发现汉泰两种语言述宾结构的相同和不同点。考虑到述宾短语的粘着性跟离合词的不同情况,且前项和后项的意义来源与历史文化有关,所以不能把二者分开使用。本文在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共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现状,梳理与述宾短语相关的理论,并说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拟研究解决问题、语料、研究对象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等。第二章汉语述宾短语概况,阐述汉语述宾短语的基本语法结构(V+O),说明述宾短语所带宾语的范围、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以及动词带宾语的情况等等。第三章汉语述宾离合词,阐述汉语述宾离合词基本结构,在动词带宾语的情况下去解释说明离合词的离析形式Ax B/B(x)A、离析方式、语法特征。此外还分析了述宾离合词现象产生的基础、述宾短语的语言功能、动词与名词的典型性等等。第四章述宾短语的词汇化,阐述述宾短语的“自由性”和“粘着性”,涉及到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的概念、汉语的词汇化以及粘着性的熟语和词组的概念与范围等等。第五章泰语述宾短语研究,阐述泰语的概况,包括泰语的基本理论与泰语述宾短语概况等等。第六章汉泰述宾短语扩展方式对比研究,阐述汉泰两种语言中述宾短语的离合形式,进行扩展与对比分析,并总结汉泰两种语言的相同和不同点。第七章结论,从汉泰两种语言述宾短语的特殊性及其对比研究的成果两方面进行总结。
二、关于动词重叠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动词重叠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教材研究的重要性 |
1.1.2 阅读文本复杂度研究的重要性 |
1.1.3 文本复杂度自动分级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梳理 |
2.1.1 教材 |
2.1.2 文本复杂度 |
2.2 文本复杂度实证研究 |
2.2.1 基于语料库的文本复杂度研究 |
2.2.2 文本复杂度自动分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语料 |
3.3 研究步骤 |
3.4 研究工具和方法 |
3.4.1 文本复杂度特征提取 |
3.4.2 多元统计方法 |
3.4.3 机器学习及模型验证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本复杂度各维度特征的确定 |
4.0 参照语料库的选取 |
4.1 词汇复杂度指标——TAALES主成分 |
4.1.1 词汇频率和分布 |
4.1.2 学术书面语特征 |
4.1.3 三元词互信息 |
4.1.4 两元词频率和分布 |
4.1.5 动词特定性 |
4.2 句法复杂度指标——TAASSC主成分 |
4.2.1 名词短语扩展 |
4.2.2 所有格 |
4.2.3 VAC频率和嵌入式小句 |
4.2.4 小句从属情况 |
4.2.5 VAC中构式对主动词的关联强度 |
4.2.6 VAC中主动词对构式的关联强度和构式频率 |
4.2.7 名词主语并列 |
4.2.8 限定词 |
4.3 语篇复杂度指标—TAACO主成分 |
4.3.1 相邻2句词汇重叠 |
4.3.2 相邻3句和段落间重叠 |
4.3.3 深度衔接 |
4.3.4 并列附加连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训练语料分级合理性验证 |
5.1 训练语料的选取依据 |
5.1.1 使用时间长、业界口碑好 |
5.1.2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5.2 训练语料文本复杂度单元聚类 |
5.3 《新概念英语》文本复杂度册级对比 |
5.3.1 册级间词汇复杂度对比 |
5.3.2 册级间句法复杂度对比 |
5.3.3 册级间语篇复杂度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和评估 |
6.1 模型构建及其评估方法 |
6.1.1 建模方法 |
6.1.2 模型评估方法和指标 |
6.2 不同方法建模性能比较 |
6.3 各类特征建模比较 |
6.3.1 传统可读性公式 |
6.3.2 本研究特征集 |
6.4 模型对不同数据集的泛化能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发现 |
7.2 主要贡献及启示 |
7.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异体字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材料 |
一、汉代器物铭文材料 |
二、非汉代器物铭文材料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述 |
一、清代之前及清代的研究 |
二、民国至今的研究 |
第二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构形成分 |
第一节 构形成分的性质 |
第二节 构形成分的作用和功能 |
第三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类型 |
第一节 构件简省和增繁的异体字 |
第二节 构件位移的异体字 |
第三节 构件替换的异体字 |
第四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产生 |
第一节 异体字的产生途径 |
第二节 异体字的产生过程 |
一、类化与非类化 |
二、音化与非音化 |
第五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历时演变与共时认同 |
第一节 历时演变 |
一、研究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历时演变的主要内容 |
二、分析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历时演变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共时认同及共时认同与历时演变的关系 |
第六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的研究意义 |
第一节 异体字对语言研究的意义 |
一、促进语音研究 |
二、反映词汇演变 |
三、揭示语法现象 |
第二节 异体字对文献研究的意义 |
一、对出土文献研究的意义 |
二、对传世文献研究的意义 |
第七章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汉语字词关系 |
一、汉代器物铭文中的字词关系 |
二、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汉代器物铭文中的字词关系 |
第二节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类化字 |
第三节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与构形中的饰笔和借笔 |
结语 |
附录一 汉代器物铭文字形来源 |
附录二 引用书籍及简称 |
附录三 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字例简表 |
凡例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3)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参考语法 |
1.1 参考语法研究综述 |
1.2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晋城市(城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2.1 地理位置 |
2.2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晋城市方言研究概述 |
3.1 语音方面 |
3.2 词汇、语法方面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目的、意义 |
4.2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晋城市方言音系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1.1 声母 |
1.2 韵母 |
1.3 声调 |
第二节 儿化系统 |
2.1 儿化韵 |
2.2 儿化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连调规律 |
3.1 两字组连调规律 |
3.2 重叠连调规律 |
第三章 词类 |
第一节 词类与词义 |
1.1 开放性词类 |
1.2 封闭性词类 |
第二节 构词与构形 |
2.1 复合式 |
2.2 附加式 |
2.3 叠音与重叠式 |
第三节 其他手段 |
3.1 合音词 |
3.2 分音词 |
3.3 变音别义构词 |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1.1 三身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1.2 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 |
1.3 三身代词的叠置现象 |
1.4 非三身代词 |
1.5 “热~=”的发展及用法 |
1.6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第二节 指示词 |
2.1 指示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2.2 指示词的句法功能 |
2.3 指示词的叠加现象 |
2.4 指示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
2.5 指示词的回指功能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3.1 疑问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3.2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
1.1 定中短语 |
1.2 联合短语 |
1.3 数量短语 |
1.4 同位短语 |
1.5 指量短语、“的”字短语 |
1.6 方位短语 |
第二节 定中领属结构 |
2.1 领属标记结构 |
2.2 并置结构 |
2.3 含三身代词结构 |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普通谓词性短语 |
1.1 动宾短语 |
1.2 主谓短语 |
1.3 联合短语 |
1.4 连谓短语 |
1.5 兼语短语 |
第二节 中补短语 |
2.1 结果补语 |
2.2 程度补语 |
2.3 情态补语 |
2.4 可能补语 |
2.5 趋向动词与趋向补语 |
2.6 数量补语 |
2.7 时地补语 |
第三节 状中短语 |
3.1 短语类别 |
3.2 框式状语 |
第四节 介词短语 |
4.1 介词及介词短语意义分类 |
4.2 介词悬空现象 |
4.3 后置词及框式介词 |
小结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1.1 完整句 |
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一般动词谓语句句式 |
2.1 处置句 |
2.2 被动句 |
2.3 连谓句 |
2.4 兼语句 |
2.5 致使句 |
2.6 双宾句 |
2.7 存现句 |
2.8 领有句 |
2.9 系词句 |
2.10 比较句 |
2.11 比况句 |
第三节 特殊动词谓语句句式 |
3.1 “动”字句 |
3.2 “得”字句 |
小结 |
第八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 |
第一节 从句 |
1.1 补足语从句 |
1.2 定语从句 |
1.3 补语从句 |
第二节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2.1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3 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7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8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9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小结 |
第九章 句类与语气 |
第一节 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
1.1 陈述句 |
1.2 祈使句 |
1.3 感叹句 |
第二节 疑问句 |
2.1 有疑而问 |
2.2 无疑而问 |
小结 |
第十章 时体系统 |
第一节 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 |
1.1 完成体—兰_1[l(?)~0]、唠[lo~0] |
1.2 持续体—呢_1[n(?)~0] |
1.3 经历体—过[ku?~(53)] |
1.4 起始体—开[k(?)~(33)] |
1.5 继续体—下去[(?)iɑ~(53)k(?)(?)~0] |
1.6 短时体 |
1.7 尝试体 |
1.8 反复体 |
第二节 晋城市方言中的时系统 |
2.1 过去时—来[l(?)~0] |
2.2 现在时—兰_2[l(?)~0]、呢_2[n(?)(?)~0] |
2.3 将来时—呐[n(?)(?)~0] |
2.4 参照时间转移现象 |
2.5 时标记与语气词的功能分化 |
第三节 体、时标记共现 |
3.1 完成体与时标记共现 |
3.2 持续体与时标记共现 |
3.3 经历体与时标记共现 |
第四节 体、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1 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2 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连用 |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 |
第一节 单音节话题标记 |
1.1 哇 |
1.2 呀 |
1.3 来 |
1.4 咾 |
第二节 多音节话题标记 |
2.1 咾时/咾咾时 |
2.2 咾哇 |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1.1 附加与重叠 |
1.2 人称代词与指示词 |
1.3 定语领属结构 |
1.4 短语与简单句 |
1.5 复杂句与复合句 |
1.6 句类与语气 |
1.7 时体 |
1.8 话题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陈氏甲骨学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一章 作为甲骨学者的陈梦家 ——生平概要及甲骨治学始末 |
第一节 从诗人到学者(1928-1936) |
第二节 从宗教、神话、礼俗到古文字、实物、古史(1932-1937) |
第三节 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综述》(1937-1956) |
小结 |
第二章 陈梦家的甲骨文字考释 |
第一节 确释例 |
第二节 误释例 |
第三节 备考例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文字考释的特点 |
第三章 陈梦家的甲骨断代学 |
第一节 陈梦家甲骨断代学研究始末 |
第二节 有关《甲骨断代学》四篇与《殷虚卜辞综述》差异的考察 |
第三节 陈氏甲骨断代研究的基础 |
第四节 陈氏甲骨断代的成就 |
第五节 陈氏断代的不足与遗憾 |
小结 |
第四章 陈梦家与甲骨文中的祭祀和商代宗教 |
第一节 本部分讨论的逻辑与范围 |
第二节 陈氏早期的祭名研究 |
第三节 《综述》中的周祭研究 |
第四节 陈梦家的商代宗教神灵研究及商代宗教观 |
第五节 商代晚期的宗庙制度 |
第五章 陈梦家的商代地理研究 |
第一节 陈氏早年商代地理研究述评 |
第二节 《禹贡》与陈氏的家国情怀 |
第三节 方法与问题——陈氏所见的卜辞地理研究史 |
第四节 “方国地理”——陈氏的总结与推进 |
第五节 “政治区域”——陈氏的突破与贡献 |
第六章 陈梦家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陈氏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综述》之前的卜辞职官研究 |
第三节 《综述》第十五章中提到的商代职官 |
第四节 《综述》中的职官分类 |
小结 |
第七章 陈梦家的卜辞名谓世系集合庙主研究 |
第一节 商代先公诸王名谓、世系研究 |
第二节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则 |
第三节 商王名谓所见的商代日名制度 |
第四节 集合示名 |
第五节 本部分的反思与小结 |
第八章 余论及结语 |
第一节 甲骨学与甲骨学科 |
第二节 构建甲骨学的框架 |
第三节 结语 |
附录一:甲骨分类史小考 |
附录二:《综述》“并卜卜人”概念补证 |
附录三:谈《综述》征人方排谱中误收的两版甲骨 |
主要参考文献(上编) |
《殷虚卜辞综述》所见甲骨材料引用问题 |
第一节 骨片问题 |
第二节 辞条问题 |
第三节 释字问题 |
第四节 余论 |
《殷虚卜辞综述》引用甲骨材料整理表 |
凡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山西阳曲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参考语法 |
1.1.1 参考语法及其研究综述 |
1.1.2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阳曲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1.2.1 地理位置 |
1.2.2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阳曲方言研究概述 |
第四节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理论框架 |
1.4.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第五节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阳曲方言音系 |
第一节 阳曲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 |
2.1.2 韵母 |
2.1.3 声调 |
第二节 阳曲方言的连读变调系统 |
2.3.1 非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 |
2.3.2 叠字两字组连读变调 |
第三节 阳曲方言的文白异读 |
2.3.1 声母的文白异读 |
2.3.2 韵母的文白异读 |
2.3.3 部分没有规律的文白异读 |
第三章 构词与构形 |
第一节 词类概说 |
3.1.1 开放性词类 |
3.1.2 封闭性词类 |
第二节 复合式构词法 |
第三节 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1 名词的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2 动词的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3 形容词的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4 小结 |
第四节 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1 名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2 动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3 形容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4 量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5 副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6 拟声词和叹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7 代词的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第五节 其他构词与构形手段 |
3.5.1 合音词 |
3.5.2 分音词 |
3.5.3 变音别义构词与构形 |
3.5.4 逆序词 |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4.1.1 三身代词概说 |
4.1.2 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及意义 |
4.1.3 非三身代词 |
4.1.4 人称代词的语法化 |
4.1.5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二节 指示代词 |
4.2.1 指示代词的读音形式 |
4.2.2 指示代词的本体意义 |
4.2.3 指示代词的距离意义 |
4.2.4 指示代词的句法功能 |
4.2.5 指示代词的语法化 |
4.2.6 指示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4.3.1 疑问代词的形式与分类 |
4.3.2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
5.1.1 定中短语 |
5.1.2 数量短语 |
5.1.3 指量短语 |
5.1.4 同位短语 |
5.1.5 联合短语 |
5.1.6 “的”字短语 |
5.1.7 方位短语 |
第二节 定语领属结构 |
5.2.1 阳曲方言领属结构的基本类型 |
5.2.2 身体器官/物品名词领属的特点 |
5.2.3 亲属关系领属的特点 |
5.2.4 .社会关系领属的特点 |
5.2.5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主谓短语 |
6.1.1 由“词+词”构成的主谓短语 |
6.1.2 由“词/短语+短语”构成的主谓短语 |
第二节 动宾短语 |
6.2.1 名词性宾语 |
6.2.2 谓词性宾语 |
6.2.3 双宾短语 |
6.2.4 离合词 |
第三节 状中短语 |
6.3.1 状中短语的类型 |
6.3.2 框式状语 |
第四节 中补短语 |
6.4.1 结果补语 |
6.4.2 程度补语 |
6.4.3 情态补语 |
6.4.4 趋向动词与趋向补语 |
6.4.5 可能补语 |
6.4.6 时地补语 |
6.4.7 对“补语”的重新分析 |
第五节 联合短语 |
6.5.1 联合短语的结构 |
6.5.2 联合标记 |
第六节 连谓短语 |
第七节 兼语短语 |
第八节 介词短语 |
6.8.1 介词短语的类型 |
6.8.2 框式介词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7.1.1 完整句 |
7.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 |
7.2.1 “把”字句(处置式) |
7.2.2 “叫”字句(被动句) |
7.2.3 连谓句 |
7.2.4 兼语句 |
7.2.5 双宾句 |
7.2.6 存现句 |
7.2.7 领有句(“有”字句) |
7.2.8 系词句 |
7.2.9 比较句 |
7.2.10 比况句 |
7.2.11 “动”字句 |
小结 |
第八章 句类和语气 |
第一节 句类概说 |
8.1.1 陈述句(肯定句与否定句) |
8.1.2 祈使句 |
8.1.3 感叹句 |
第二节 疑问句 |
8.2.1 特指问 |
8.2.2 选择问 |
8.2.3 正反问 |
8.2.4 语调问句 |
8.2.5 疑问语气词问句 |
8.2.6 “是”问句 |
8.2.7 小结 |
第三节 语气和语气词 |
8.3.1 语调 |
8.3.2 语气词 |
小结 |
第九章 复杂句与复合句 |
第一节 从句 |
9.1.1 补足语从句 |
9.1.2 定语从句 |
9.1.3 补语从句 |
第二节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9.2.1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2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3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4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5 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6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7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8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9.2.9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小结 |
第十章 时体系统 |
第一节 体范畴 |
10.1.1 起始体——开[k~h(?)e~(213)]/上[s(?)~(45)]/起[t(?)~hi~(312)] |
10.1.2 延续体——下去[xa~(45)k(?)~(22)] |
10.1.3 持续体——的_着[ti(?)~(22)] |
10.1.4 经历体——过[ku(?)~(45)] |
10.1.5 完成/实现体——咾[lɑu~(312)]/下[xa~(45)]/上[s(?)~(45)] |
10.1.6 短时体 |
第二节 时范畴 |
10.2.1 过去时 |
10.2.2 现在时 |
10.2.3 将来时 |
10.1.4 参照时间的转移 |
第三节 时和体的共现 |
10.3.1 过去时标记“来”和体标记的共现 |
10.3.2 现在时标记“咧”“嘞”和体标记的共现 |
10.3.3 将来时标记“呀”和体标记的共现 |
第四节 时标记与语气词 |
10.4.1 时标记单纯表语气 |
10.4.2 时制标记兼表语气 |
10.4.3 时标记与语气词的连用 |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标记 |
第一节 话题标记及其用法 |
11.1.1 来[l(?)e~0] |
11.1.2 嘞[l(?)~0] |
11.1.3 哇[va~0] |
11.1.4 散[s(?)~0] |
11.1.5 咾[lɑu~0] |
11.1.6 是[s(?)~0] |
11.1.7 还[x(?)~0] |
11.1.8 么[m(?)~(22)] |
11.1.9 呀[ia~0] |
11.1.10 伢[(?)ia~0] |
第二节 话题标记的连用 |
11.2.1 X+“是” |
11.2.2 X+“还” |
11.2.3 “伢”+X |
11.2.4 “来散”、“哇么”等 |
第三节 话题标记的来源 |
11.3.1 来源于语气词 |
11.3.2 来源于副词 |
11.3.3 来源于人称代词 |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语 |
12.1 本文的结论 |
12.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大连方言特征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大连概况 |
(二)大连方言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对象与范围 |
(五)研究材料与方法 |
一、大连方言特征词分类 |
(一)大连方言特征词的层级分类 |
(二)大连方言特征词的来源分类 |
(三)大连方言特征词的语义分类 |
二、大连方言特征词结构分析 |
(一)音节数量分析 |
(二)构词方式考察 |
三、大连方言特征词的词义分析 |
(一)多义词分析 |
(二)色彩意义 |
四、大连方言特征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
(一)主要辞格分析 |
(二)兼词类词语分析 |
(三)语用条件和语用目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连方言特征词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晋语榆次方言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榆次概况 |
1.地理位置 |
2.历史沿革 |
3.方言系属 |
(二)研究现状 |
1.主要成果 |
2.主要成就 |
3.不足与展望 |
(三)研究目的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意义 |
(四)理论方法 |
1.参考语法 |
2.语言类型学 |
(五)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
1.语料来源 |
2.体例说明 |
一、名词 |
(一)名词的特殊小类 |
1.时间词 |
2.方位词 |
3.处所词 |
(二)名词的词法分析 |
1.重叠 |
2.词缀 |
二、人称代词与领属结构 |
(一)人称代词 |
1.人称代词的形式 |
2.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
3.人称代词的特点 |
(二)领属结构 |
1.领属结构的界定 |
2.领属结构的形式 |
三、数量词与数量名结构 |
(一)数词 |
1.数词的分类 |
2.数词的特殊用法 |
(二)量词 |
1.量词的分类 |
2.数量结构的重叠式 |
(三)数量名结构 |
1.数量名结构的功能 |
2.数量名结构表达的主观量 |
四、指示词与指量名结构 |
(一)指示词 |
1.指示词的形式 |
2.指示词的句法功能 |
3.指示词的特点 |
(二)指量名结构 |
1.指量名结构的形式 |
2.指量名结构的句法功能 |
3.指量名结构的语用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研究 |
二、其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选定 |
一、《魅力汉语》体例介绍 |
二、《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筛选过程 |
第二节 《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对比分析 |
一、音节方面 |
二、句法功能 |
三、意义方面 |
四、语体色彩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偏误情况 |
第一节 HSK语料库中的语料情况 |
一、语料来源 |
二、偏误语料数量统计 |
第二节 调查问卷中的语料情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偏误语料的分类与分析 |
一、偏误语料的分类 |
二、偏误语料的分析 |
第四节 偏误原因 |
一、没有掌握韵律方面的规律而造成偏误 |
二、因未充分掌握句法功能差异而造成偏误 |
三、因未掌握意义差异而造成偏误 |
四、因语体色彩差异而造成误用 |
五、特殊用法未掌握清楚而造成偏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编排情况及编写建议 |
第一节 《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编排情况 |
一、《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作为生词的释义情况 |
二、《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作为生词的使用情况 |
第二节 《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编写建议 |
一、生词部分的建议 |
二、课文部分的建议 |
三、课后习题部分的建议 |
第四章 《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教学建议及教学设计 |
第一节 《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教学建议 |
一、分散学习,集中强化 |
二、重视对比,全面掌握差异 |
三、关注特殊用法,注意结合其他知识点 |
第二节 《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生词在课文中的使用情况 |
附录3:八组词语的教材释义与词典释义 |
致谢 |
(9)《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义对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同义词的研究 |
二、关于辞书的释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同义对释的分类 |
第一节 同义对释的概念 |
第二节 《现汉》中同义对释的类型 |
一、单一释词类 |
二、释义并置类 |
三、释语中带有功能性标记类 |
四、词目带有标记类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从同义关系远近看同义对释 |
第一节 同义对释与同义词 |
一、理性意义 |
二、感性意义 |
三、语法功能 |
第二节 框架语义学下的同义词 |
一、框架类型与同义对释 |
二、框架相同下的同义关系 |
第三节 同义对释类型特点 |
一、单一释词类的释义特点 |
二、释义并置类的释义特点 |
三、带功能性释义提示词类的释义特点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释义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同义对释的不足 |
一、以难释难 |
二、释义同义值不同 |
三、循环释义 |
四、连锁式释义 |
五、释义方式不成系统 |
第二节 同义对释的优化 |
一、标记参见 |
二、缩小框架差异 |
三、选用其他方式释义 |
四、选用具有详细释义的词为释词 |
五、推进同义对释的系统性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基于同义对释看同义词 |
一、辨析单位 |
二、词性选择 |
三、词的选择 |
四、语义构成 |
五、同义词的选择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情况及局限性 |
一、同义对释的研究情况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现代汉语述宾短语及其汉泰扩展方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述宾短语研究现状 |
1.2.2 泰语述宾短语研究现状 |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 |
1.3.1 本文要采用的方法 |
1.3.2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3.3 语料来源 |
1.3.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汉语述宾短语概况 |
2.1 述宾短语的基本语法结构(V+O) |
2.1.1 述宾短语中的述语(V) |
2.1.2 述语短语中的宾语(O) |
2.1.3 动词性联合短语充当述语成分 |
2.2 述宾短语中宾语的特点 |
2.2.1 述宾短语中宾语的来源 |
2.2.2 述语和宾语的语义关系 |
2.2.3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情况 |
2.2.4 动词重叠的语法功能 |
2.3 结语 |
第三章 汉语述宾离合词 |
3.1 汉语述宾离合词基本结构 |
3.2 离合词的离析形式 Ax B/B(x)A |
3.2.1 离合词的离析方式 |
3.2.2 离合词Ax B/B(x)A形式的离析程度 |
3.2.3 离合词Ax B/B(x)A形式的语法特征 |
3.2.4 述宾结构是离合词产生的基础 |
3.2.5 述宾结构的言谈功能 |
3.2.6 动词与名词的典型性 |
3.2.7 述宾结构言谈交际 |
3.2.8 离合词Ax B离析方式成因分析 |
3.2.9 宾语的前面没有定语 |
3.2.10 离合词的语法功能 |
3.3 结语 |
第四章 述宾短语的词汇化 |
4.1 述宾短语“自由性”和“粘着性”的来源 |
4.1.1 “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的概念 |
4.1.2 粘宾动词的定义 |
4.1.3 汉语的语义变体 |
4.1.4 现代汉语X+P的词汇化 |
4.2 述宾短语词汇化的特殊性 |
4.2.1 述宾短语XP词汇化的典型情况 |
4.2.2 述宾短语现代流行用语的概况 |
4.3 结语 |
第五章 泰语述宾短语研究 |
5.1 泰语述宾短语概况 |
5.1.1 泰语述宾短语的基本结构 |
5.1.2 泰语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 |
5.1.3 泰语述宾短语的有限扩展 |
5.2 泰语的黏着性 |
5.2.1 泰语熟语 |
5.3 结语 |
第六章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对比研究 |
6.1 现代汉语特殊述宾短语 |
6.2 现代泰语特殊述宾短语基本结构 |
6.3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方式对比 |
6.3.1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了”、 “???? /laew/了” |
6.3.2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着” 、“???? /yù:/着” |
6.3.3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过” 、“??? /khoē:y/过” |
6.3.4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好”、“????? /srēt/好” |
6.3.5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完”、 “????? /srēt/完” |
6.3.6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的重叠式 |
6.3.7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加上数量短语 |
6.4 结语 |
第七章 结论 |
7.1 汉泰述宾短语的特殊性 |
7.2 汉语与泰语述宾短语扩展的相同点 |
7.2.1 汉泰使用动态动词来扩展述宾短语 |
7.2.2 汉泰语述宾短语使用数量词组来扩展 |
7.2.3 汉泰述宾短语扩展的不同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动词重叠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神经网络的EFL教材文本复杂度分级模型的构建[D]. 唐美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汉代器物铭文异体字研究[D]. 孙元成. 吉林大学, 2021(01)
- [3]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D]. 施乐琪. 山西大学, 2021(12)
- [4]论陈梦家的甲骨学研究 ——以《殷虚卜辞综述》为中心[D]. 许子潇. 吉林大学, 2021(01)
- [5]山西阳曲方言参考语法[D]. 马丽娜. 山西大学, 2021
- [6]大连方言特征词研究[D]. 张琳丽.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晋语榆次方言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研究[D]. 王晓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魅力汉语》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偏误分析[D]. 郭晓祎.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9]《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同义对释研究[D]. 侯巧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现代汉语述宾短语及其汉泰扩展方式对比研究[D]. 田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