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在哪里“淡出”

叶利钦在哪里“淡出”

一、叶利钦“淡出”何处(论文文献综述)

聂圣平[1](2018)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我国政治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肇始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新自由主义的各项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诚然,这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思潮是导致此次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许多人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而忽略了新自由主义在其他方面的理论主张。但是,众所周知,政治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在谈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新自由主义时,学界必须既要看到其经济理论,也要关注它的政治理论,尤其是在政府方面的理论主张。因此,以政府观为视角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再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自由主义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政府观也相应地出现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嬗变,分别是古典自由主义时期的“守夜人”型政府观、现代自由主义时期的“全面干预”型政府观以及新自由主义时期的“新守夜人”型政府观。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概括为“小政府、大社会”。具体而言,新自由主义主张弱化政府,将政府的职能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主要负责保护和保障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过多干涉市场和社会。市场的运转依靠的是自发的自由竞争来维系,社会的秩序则依赖的是发达的公民社会组织来维持。新自由主义的两位代表人物诺齐克和哈耶克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对新自由主义的政府观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以论证其科学性。诺齐克采取的是政治哲学的视角,而哈耶克则采用的是经济哲学的维度。新自由主义政府观正因为其具有的一些科学性而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受到了追捧,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理论界表现为,一大批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大加赞赏和大力推崇,学界一度形成“洛阳纸贵”的怪相。在实践领域则表现在,以撒切尔和里根为首的众多西方国家领导人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式的改革。但是,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也因其局限性而不得不面对一些理论的责难和现实的困境。理论的责难主要体现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采取的针锋相对式的批判性重构。除此之外,共和主义的代表人物佩迪特提出“无支配自由”尝试取代新自由主义的“无干涉自由”,而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倡导的“权利正义观”本身就存在着阿喀琉斯之踵。新自由主义政府观面临的现实困境则主要体现在,以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为指导的各国实践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遭遇瓶颈甚至是重大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最好的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主张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之一。依据之一,市场秩序长期依靠的是自发的自由竞争来维系,政府远离市场,疏于对市场监管,导致金融市场混乱并最终走向崩溃。依据之二,政府长期被弱化,职能有限,无法应对风险社会时代的各种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国际金融危机就是这种风险的典型代表,而政府因自身能力有限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显得慌乱和乏力,从而使得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依据之三,政府不能干涉社会,社会秩序长期依赖公民社会组织来维持。但是,西方公民社会尚未发达到可以让社会离开政府保障的程度,很多社会问题是公民社会无法自行解决的,如社会失业问题、公民购买力的下降以及偿还能力的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可见,新自由主义政府观是一种科学性与局限性并存的政府理论,学界应该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它,并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这对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将不无裨益。政府体制改革关系到一国的政治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大局。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及其诱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因为国际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回暖而走向终结,世界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危机的高峰已过,但其后续影响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即美国相对实力的削弱、中国相对实力的增长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些变化对我国国家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提出了诸多挑战。此外,后金融危机时代,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回升。俄罗斯在意识形态领域,历史上曾经与中国有着深刻的渊源,再加上俄罗斯的改革就曾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因此,俄罗斯影响力的回升对我国政治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关系到一国的文化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大局。可见,正确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文化安全提出的挑战显得尤为必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分析,可以为我国政治安全建设尤其是具体的政府体制改革提供一条正确的路径:“大政府”是可能的,但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大”体现在政府的能力上而不是权力上。同时,通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分析,可以为我国政治安全建设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阵地。

徐臻[2](2017)在《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进入到了普京时代。在普京的治国理念和改革思想的指引下,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普京的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和整个国家的转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普京政治改革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掌握俄罗斯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有利于探索不同国家政治改革发展道路存在的差异,能够更好地拓展并丰富政治学尤其是关于政治发展、转型改革的相关理论,提升政治实践与政治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实际价值。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参考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文献研究、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式,以“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为主题(对象)展开研究,形成了 “前言+六章”主体内容的最终成果,先后分析了普京政治改革的背景、思想理论、演进历程和主要内容,以及普京政治改革的影响和局限性,最后阐述了普京政治改革的经验和启示。相对以往成果,本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通过对“俄罗斯新思想”、“普京主义”、“权威主义”进行理论分析,增加了对普京进行政治改革的思想理论阐释,论证了 “权威主义政治”是普京政治改革的现实选择;二是本文分“三个时期”即“八年执政”时期、“梅普组合”时期、“新普京时期”对普京政治改革的演进历程和主要措施进行了梳理(特别是“新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这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相对较少、且是研究俄罗斯政治发展前景必须解决的问题);三是对普京政治改革的影响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论证了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普京政治改革一些具体措施产生的负面影响,普京政治改革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关于普京政治改革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普京的政治改革在“三个时期”先后经历了“发起和奠基”、“展开和发力”、“延续和过渡”、“突破和深入”四个演进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普京在俄罗斯的联邦制、多党制、议会制、司法与行政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对寡头干政进行了整肃,对俄罗斯的官员腐败进行了整治。虽然同一领域的改革措施在不同时期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由于改革面临的形势和条件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普京政治改革的重心、侧重点和具体措施也相应地在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变。本文认为,在普京政治改革的促进下,俄罗斯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已基本形成,俄罗斯选择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主道路,俄罗斯政党政治正在向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发展,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也得到了恢复,这些都是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受到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掣肘,受到超级总统制等一些制度性缺陷的影响,普京政治改革的许多措施同样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有的改革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俄罗斯未来民主政治发展之路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甚至可能充满曲折和变数。普京的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启示我们: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同经济改革与发展互为条件,要在经济改革中不断推进政治改革,通过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且健康发展的环境;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政治改革要围绕民主政治发展这一基本目标,为民主发展提供应有的政治稳定、政治效率和政治发展;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需要相应政治文化来支撑,推进政治改革不能忽视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利用,特别是对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需要以公民社会的发展为重要基础,要重视公民社会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加强公民教育。总之,政治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实际来进行才能取得成功,任何脱离国家的实际国情而进行的激进改革都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

陶林[3](2016)在《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演变的过程和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利益集团是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特殊产物。其形成演变经历了两大阶段:从传统的苏联体制到叶利钦时期,再到21世纪的普京-梅德韦杰夫时期。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不断的分化和发展,呈现出形成的短期性、对权力的依附性、高度的垄断性、极端的自利性、发展不平衡性等显着特征。了解其演变的过程和特征,对于转型国家处理利益集团和政府治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方龙胜[4](2017)在《叶利钦时期的经济转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翻阅、查找大量研究叶利钦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相关着作以及期刊着作的基础上,依据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政策文件,力图综合分析俄罗斯在叶利钦时期的经济转轨历程,更为重要的是,本文试图以历史宏观思维,将叶利钦时期的经济转轨放在俄罗斯整体国家历史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本论文共有4章第1章:叶利钦时期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这部分分别介绍了戈尔巴乔夫后期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500天计划》,和苏联解体之后,叶利钦面临的种种国内经济困局,分析叶利钦推行“休克疗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第2章激进改革措施——“休克疗法”分析这部分主要阐述了“休克疗法”理论来源以及在俄罗斯实行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第3章由激进走向稳健改革的分析这部分主要说明“休克疗法”给当时俄罗斯经济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背离“休克疗法”转向稳健经济改革的相关政策调整第4章评价这部分主要分析——“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得以推行原因、激进转轨措施在俄罗斯失败原因,并介绍了稳健改革后的俄罗斯国民经济状况,进而综述了叶利钦在俄罗斯经济转轨初期的过渡性作用。

田刚健[5](2014)在《普京时期(2000-2008)俄罗斯的文艺与文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艺与文化政策是一个国家执政党及其政府就文艺和文化发展的某些重大问题所提出理念化、制度化和行为化的政治主张,是国家意志与核心价值在文艺和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普京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在反思苏联时期文化专制主义和俄罗斯联邦建立初期的文化自由主义的基础上,以“新俄罗斯思想”为核心理念,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为价值诉求,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立法依据,以文化立法基础等法律法规为基础保障,以若干纲领性文件为发展规划和导向,以文艺奖项和文艺教育为辅助的文艺和文化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为实现和推进国家文艺和文化发展的整体战略意图搭建了总体框架,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诉求的传达、贯彻和执行提供了保证。普京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深植于俄罗斯历史文化精神中,彰显着这一横跨欧亚大陆传统强国的现代化强国诉求、宗教信仰和民族个性,是“新俄罗斯思想”在意识形态及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它一改前苏联直接命令和叶利钦时期放任自流的作法,以间接引导和规范甚至渗透等形式实施,以恢复俄罗斯帝国传统、重塑国家形象、凝聚民族精神、繁荣文艺产业、增强国家认同和文化软实力为核心,以加强制定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为导向规范保障,以加快推动和新型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发展和强化俄罗斯民族经典文艺作品的国民教育为主要措施,从而实现在政治上重构国家意识形态、经济上构建文化产业体系、社会管理上塑造新型公民社会、外交上实行大国文化推广的主要政治意图,从而有效破解了俄罗斯政治经济转轨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文化难题和文化障碍,为俄罗斯重新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制定国家文艺和文化政策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杨玥[6](2013)在《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文中指出本文梳理了1985到1991年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从合作到冲突的关系演进,在分析两人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探析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进行的民主化改革以及苏联最终解体的历史。论文指出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虽然充当了苏联解体的掘墓人,但从两人关系的演进中可以看出,苏联领导人的个人性格、苏联内部的党派斗争、苏联自身发展的历史惯性、外部因素等多层次因素都深刻影响到了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并进而影响到了苏联的改革进程,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王永志[7](2011)在《中俄经济转型初期经济政治目标关系对比分析》文中认为任何一场改革都要牵涉到政治和经济等重大领域。在经济转型初期,中国和俄罗斯在处理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的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俄罗斯以政治目标为主要目标,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政治目标服务。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同时进行改革,偏重经济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政治改革进程。不同政治权力的这种安排取决于目标内容的差异。正确认识这种差异不仅有利于我们处理好"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还有利于认识不同国家民主化与市场化的次序安排,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陶林[8](2011)在《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俄罗斯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和重组,利益集团的出现是必然的政治现象。分析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形成及演变,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途径、特征、影响和趋势,得出有益的启示对于转型国家出现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正是基于此,本文以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等方法对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包括八大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方法,论文的重要概念界定,论文框架、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一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分析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历史演变,首先系统探讨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的原因。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时期的官僚特权阶层是历史根源;俄罗斯转型时期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治制度的发展是政治根源;俄罗斯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导致利益分化是经济原因;转型时期俄罗斯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根源;俄罗斯转型时期阶级阶层的分化是社会根源。其次认为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发展演变有三个历史时期:苏联时期的官僚特权阶层,叶利钦时期的发展壮大和普京梅德韦杰夫时期的转变。指出苏联时期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发展和蜕变既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根源之一,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利益集团的雏形。第二章介绍转型时期俄罗斯的主要利益集团。研究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应当对于转型时期俄罗斯主要的利益集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俄罗斯转型时期大体分为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两个阶段。首先对于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分类进行了阐述。然后介绍了叶利钦时期的以金融工业集团、石油天然气工业集团、军工利益集团、地方利益集团为主要代表的利益集团概况。最后介绍了普京执政后打击寡头干政,原七大寡头为代表的利益集团现状以及俄罗斯新寡头的兴起和强力部门利益集团的出现。第三章分析了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为了达到和维护自己集团的切身利益,进行政治参与的六个案例。包括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1996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尤科斯事件的折射;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安大输油管线之争的折射;俄罗斯军工利益集团与俄罗斯军火出口;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与俄罗斯里海能源政策决策;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1997年银行家的战争。第四章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剖析。阐述和总结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四个主要途径。在对美国和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比较的过程中提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特征: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主体发展不平衡、政治参与的游说对象比较集中、制度供给有限、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大、自身成熟度低、对寡头政治的治理可谓初见成效。第五章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和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的互动。强调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与俄罗斯转型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供给密切相关。俄罗斯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为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提供了特殊的社会大环境。而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对于俄罗斯转型时期的社会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对于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均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深远影响。第六章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治理与展望。首先提出了对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治理对策:其次分析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与俄罗斯政治民主化的互动效应。认为利益集团政治参与是俄罗斯政治民主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俄罗斯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推动作用是有限的。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转变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应当在俄罗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谨慎的推进和扩大俄罗斯利益集团有序政治参与。最后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趋势展望;分析了当前俄罗斯政治民主化存在的问题,指出俄罗斯政治民主化进程任重道远,带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使俄罗斯利益集团从寡头政治参与向有序政治参与转变,重视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及其治理,是一个长期的重大课题。结束语部分,总体评价俄罗斯转型时期的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得出基本的结论,并认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及治理对于广大的转型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袁仁庆[9](2010)在《品味茅台》文中指出历史篇贵州茅台酒产于中国贵州遵义仁怀市茅台镇,是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我国当代酒大致分为白酒、果酒、乳酒、黄酒、药酒和啤酒六类。白酒中,因酿造工艺和香型不同,又分为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兼香等。茅台酒既是我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又是我国白酒的代表。它具酱香突出、

赵书昭[10](2008)在《俄罗斯寡头政治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寡头政治是一种非主流的政治形态,它在发展历程上是间断的,空间上是局部的,形成的条件是特殊的。作为寡头政治研究的鲜活范例,俄罗斯寡头政治具有自身的特点,并历经了从叶利钦时代到普京时代的兴衰变迁。叶利钦时代,金融工业寡头形成并壮大,他们与叶利钦结成联盟向政权渗透,通过直接进入政府和“俘获”叶利钦来干预政治。俄政治体制的不完善和规约力量的薄弱为寡头政治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寡头政治日益显现的弊端,危及了俄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秩序的稳定。普京执政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寡头政治走向衰落并淡出政坛。本文在对“寡头政治”进行理论解析的基础上,以俄罗斯寡头政治变迁的历程为线索对其进行了事实描述和理论分析。详细剖析了叶利钦时代的寡头政治兴起的原因,运作方式和制度环境。同样对普京治理寡头政治的原因、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文以俄罗斯寡头政治变迁为研究的中心内容,力图明晰俄罗斯在寡头政治变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出的反应及所取得效果,并总结归纳出一些有意义结论和启示。由于俄寡头政治变迁反映了转型中的俄罗斯政治改革和政治秩序重建的过程,这些结论和启示将对转型国家的改革提供普遍性的借鉴和参考。

二、叶利钦“淡出”何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利钦“淡出”何处(论文提纲范文)

(1)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我国政治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径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学理分析
    2.1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概念廓清
        2.1.1 政府与政府观
        2.1.2 新自由主义
    2.2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溯源
        2.2.1 古典自由主义时期——“守夜人”型政府
        2.2.2 现代自由主义时期——“全面干预”型政府
        2.2.3 新自由主义时期——“新守夜人”型政府
    2.3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主要内容
        2.3.1 政府的起源
        2.3.2 政府的职能
        2.3.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3.4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2.4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基本特点
        2.4.1 有限性
        2.4.2 消极性
        2.4.3 法治性
    2.5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巨大影响
        2.5.1 撒切尔和里根的追捧
        2.5.2 “华盛顿共识”的面世
第三章 两种维度下的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逻辑展现
    3.1 政治哲学之维——诺齐克的“最弱意义上的政府”
        3.1.1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理论基石——个人权利
        3.1.2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产生——对无政府的否定
        3.1.3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功能——对多功能政府的驳斥
        3.1.4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意义——一种用于乌托邦的结构
    3.2 经济哲学之维——哈耶克的“有限政府”
        3.2.1 “有限政府”的理论基石——自发秩序
        3.2.2 “有限政府”的功能——政府职能有限
        3.2.3 “有限政府”的路径——政府不得干预市场
        3.2.4 “有限政府”的形式——法治政府
    3.3 两种逻辑演绎的简单比较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困境、现实境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4.1 理论困境之一: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责难
        4.1.1 社群主义
        4.1.2 社群而非个人
        4.1.3 公益政治而非权利政治
        4.1.4 强化政府而非弱化政府
    4.2 理论困境之二:其他学派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挑战
        4.2.1 “无支配自由”与“无干涉自由”的争论
        4.2.2 “权利正义”的阿喀琉斯之踵
    4.3 现实境遇: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在各国的实践遭遇
        4.3.1 两极分化严重
        4.3.2 经济社会危机频发
    4.4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国际金融危机
第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
    5.1 后金融危机时代和政治安全的概念界定
        5.1.1 后金融危机时代
        5.1.2 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
    5.2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国际金融危机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的影响
        5.2.1 国际环境的主要变化
        5.2.2 俄罗斯的日渐崛起及其国际影响力的回升
    5.3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安全的影响
        5.3.1 国际格局变动与全球化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5.3.2 俄罗斯国际影响力的回升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消极影响
第六章 政府体制改革维度下的我国政治安全建设
    6.1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对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警示
        6.1.1 现代社会的风险性要求政府积极有为
        6.1.2 政府积极有为需要的是能力强的政府而非权力大的政府
        6.1.3 培育公民社会组织以弥补政府从社会退出后留下的职能空白
        6.1.4 审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6.2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对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启示
        6.2.1 政府的合理角色定位: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6.2.2 健全法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6.2.3 呼吁人权:保护和尊重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权利
        6.2.4 重视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七章 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视角下的我国政治安全建设
    7.1 摒弃“华盛顿共识”,坚持“中国道路”
        7.1.1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道路”
        7.1.2 “中国道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正确路径
    7.2 应对国际环境新变化,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7.2.1 增进相互信任,坚持做责任大国
        7.2.2 主动参与文化全球化,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
        7.2.3 提高国内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防止“和平演变”
        7.2.4 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国际联系密切后带来的社会思想多元化之间的关系
        7.2.5 紧跟国际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
    7.3 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俄罗斯影响力的回升,降低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负面影响
        7.3.1 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社会主义意义上的改革
        7.3.2 俄罗斯的现行体制并非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民主体制
        7.3.3 俄罗斯的现行体制并非完美
    7.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7.4.1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核
        7.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7.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四、本文的创新性成果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背景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剧变
        一、“加速战略”与经济改革的受挫
        二、“公开性”与意识形态多元化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苏联解体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民主政治框架的搭建
        一、叶利钦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思想
        二、俄罗斯多党制的形成
        三、俄罗斯总统制的确立
        四、俄罗斯联邦制的确立
    第三节 叶利钦时期的激进改革与影响
        一、“休克疗法”式的激进经济改革
        二、“闪电式”的私有化运动
        三、激进改革的政治社会后果
第二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思想理论
    第一节 “俄罗斯新思想”: 普京政治改革的思想宣言
        一、“俄罗斯新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二、“俄罗斯新思想”提出的意义
    第二节 “普京主义”: 普京政治改革的理念概括
        一、“普京主义”的提出和内涵
        二、“普京主义”的特点和影响
    第三节 权威主义: 普京政治改革的特征
        一、权威主义政治的理论解析
        二、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传统
        三、权威主义政治是普京政治改革的现实选择
第三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基本历程
        一、1999年—2003年: 政治改革的发起和奠基阶段
        二、2004年—2007年: 政治改革的展开和发力阶段
        三、2008年—2011年: 政治改革的过渡和延续阶段
        四、2012年以来:政治改革的突破和深入阶段
    第二节 “八年执政”时期普京政治改革的举措
        一、联邦制改革
        二、政党制度改革
        三、议会制度改革
        四、行政改革
        五、司法改革
        六、治理腐败的措施
        七、对寡头政治的整肃
    第三节 “梅普组合”时期“普京计划”的延续
        一、“普京计划”的政治意蕴
        二、梅德韦杰夫执政以后对“普京计划”的延续
        三、“梅普组合”时期俄罗斯政治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新时期普京政治改革的主要举措
        一、修改政党法,进一步改革政党制度
        二、加强法治建设,进一步整肃政治空间
        三、强化总统领导班子,巩固垂直领导体制
        四、恢复地方行政长官直选制度
        五、加大反腐力度
        六、继续扶植政党权,加强统一俄罗斯党的建设
第四章 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政治稳定格局的形成
        一、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成了俄罗斯基本稳定的政治格局
    第二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民主政治道路的选择
        一、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成了俄罗斯特色民主之路
    第三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发展
        一、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政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第四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
        一、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二、普京政治改革加速了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步伐
        三、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第五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提高
        一、大国情结是俄罗斯的民族情怀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提升
第五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消极影响及其局限性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消极影响
        一、联邦制改革产生的争议和冲突
        二、扶植政权党对俄罗斯政党政治走向成熟的限制
        三、“梅、普”二人转引发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四、过于依赖强力部门增加了行政改革的难度和腐败可能
    第二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局限性
        一、政治改革具体措施存在的局限
        二、政治体制机制存在的局限
第六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具体成效和经验启示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具体成效
        一、联邦制改革的效果
        二、议会制度改革的成绩
        三、司法改革的成就
        四、对寡头干政治理的效果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治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政治改革与发展同经济改革发展互为条件
        二、政治改革与发展要以民主化为目标并兼顾政治绩效
        三、政治改革与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文化来支撑
        四、政治改革与发展需要以公民社会的发展为重要基础
结语: 俄罗斯未来政治走向
参考文献
致谢

(3)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演变的过程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正式形成
    1. 形成发展时期(1991年-1993年)
    2. 寡头政治时期(1994年-1997年)
    3. 俄罗斯利益集团逐步走向衰弱但实力犹存(1998年-1999年)
二、普京-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转变
    1. 普京打击金融寡头(2000年-2004年)
    2. 俄罗斯利益集团转向体制内的有序政治参与(2004年-2008年)
三、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演变的特征分析
    1. 形成的短期性
    2. 对权力的依附性
    3. 高度的垄断性
    4. 极端的自利性
    5. 发展的不平衡性

(4)叶利钦时期的经济转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叶利钦时期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
    1.1 历史背景——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1.1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2 现实背景——叶利钦面临的国内经济严峻状况
第2章 激进改革措施——“休克疗法”分析
    2.1“休克疗法”的理论来源
        2.1.1 新自由主义
        2.1.2 现代货币主义
    2.2“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具体措施
        2.2.1 稳定国民经济
        2.2.2 财产私有化
        2.2.3 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尝试
第3章 由激进走向稳健改革的分析
    3.1 转变原因:“休克疗法”带来的严重后果
        3.1.1 私有化失控
        3.1.2 社会生产萎缩
        3.1.3 财政赤字扩大、通货膨胀激增
        3.1.4 民众生活水平陷入低谷
    3.2 私有化政策的调整
    3.3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3.3.1 财政体系调整
        3.3.2 货币政策调整
    3.4 重建国民经济管理体制
        3.4.1 农业政策的调整
        3.4.2 工业政策调整
        3.4.3 其他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第4章 评价
    4.1“休克疗法”得以在俄罗斯推行的原因分析
        4.1.1“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成功经验
        4.1.2 苏联不成功改革的教训
        4.1.3 激进民主派的推动
        4.1.4 外部因素的干预
    4.2 激进转轨措施在俄罗斯失败原因分析
        4.2.1“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实施条件的缺乏
        4.2.2 忽视俄罗斯国家发展历史
        4.2.3 忽视俄罗斯基本国情
        4.2.4 推行“休克疗法”中的政策失误
    4.3 稳健改革后的俄罗斯国民经济状况
    4.4 叶利钦在俄罗斯经济转轨初期的过渡性作用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普京时期(2000-2008)俄罗斯的文艺与文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关键词界定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联时期及俄罗斯联邦初期文艺文化政策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文艺与文化政策评述
        一、苏维埃文化——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下的全新文化类型
        二、苏维埃文化政策指导下的文化革命
        三、苏维埃政权初期文艺和文化政策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第二节 斯大林至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文艺文化政策概述
        一、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政策的一花独放及其影响
        二、赫鲁晓夫时期文化政策极端化后的解冻与封冻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的收紧与反复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概述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与苏维埃的文化变革
        二、“民主化”和“公开性”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苏联出版与其他大众传媒法》
        三、“新思维”和“公开化”下苏维埃文艺的最后历程
    第四节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文艺与文化发展评述
        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的整体精神惶惑和文化危机
        二、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政府挽救文化危机的政策举措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俄罗斯思想”——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之核心理念
    第一节 “俄罗斯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基本内涵
        一、“俄罗斯思想”的诞生与演化
        二、“俄罗斯思想”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点
    第二节 普京“新俄罗斯思想”的生成境遇与文化谱系
        一、普京“新俄罗斯思想”的生成境遇
        二、普京“新俄罗斯思想”的文化谱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俄罗斯思想”与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的利益诉求
    第一节 “新俄罗斯思想”统摄下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
        一、文化软实力概说及其国内与国际的两个向度
        二、普京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三、普京时期俄罗斯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
    第二节 东正教复兴背景下的意识形态重建——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的国内向度
        一、普京执政前的意识形态真空与东正教复兴潮流
        二、帝国崇拜、国家认同和道德净化——俄罗斯东正教之文化规定
        三、东正教复兴背景下意识形态重建战略与当代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
    第三节 双头鹰民族性格与文化大国形象塑造——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的国际向度
        一、俄罗斯民族东西方双重性格——从双头鹰谈起
        二、双头鹰民族性格与普京欧亚联盟的文化外交战略
        三、双头鹰民族性格在俄罗斯文化大国形象塑造中的功能与表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的主要形态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文艺和文化政策的法律基础——《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文化立法基础法》
        一、《俄罗斯联邦宪法》中关于文艺和文化事业的规定和表述
        二、《俄罗斯联邦文化立法基础法》的基本内容和遵循原则
    第二节 文化强国复兴梦的总体规划——《“俄罗斯文化”国家规划发展纲要》
        一、《俄罗斯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目标
        二、《俄罗斯文化》的实施机制和效果评估
        三、《俄罗斯文化》体现的普京时期国家文化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国家引导文艺活动的重要方式——俄罗斯文艺和文化国家奖项评述
        一、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和文化奖项概述
        二、普京时期俄罗斯国家文艺和文化奖项的评选标准和价值取向
        三、青年类和创新类的国家文艺和文化奖项
    第四节 爱国主义与民族艺术的经典传承——普京时期国民文艺教育评述
        一、普京时期国民文艺教育的核心理念
        二、普京时期国民艺术教育和养成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普京时期国民文艺教育的国际交流和氛围营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的运行模式
    第一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国家治理结构的整体改造
        一、强化总统权力,构建强力国家中央政权体系
        二、重视市场调控,着力培育和保护市场经济秩序
        三、促进社会整合,实现国家秩序的稳定和有序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和文化国家管理的主要原则
        一、国家利益最大化原则
        二、干预方式法制化原则
        三、政策导向现代化原则
        四、文化管理市场化原则
    第三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和文化管理的权力分配
        一、总统——国家文化发展的决策核心
        二、联邦会议——国家文化事业管理的立法机构
        三、总理及文化部——国家文化事业管理的执行机构
    第四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化管理的决策运行机制
        一、决策信息的采集与保障
        二、政策目标的确定与研判
        三、政策立场的协调与探讨
        四、具体措施的贯彻与落实
        五、实施效果的反馈与修正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普京时期文艺文化政策导向下的当代俄罗斯文艺生态
    第一节 文学——帝国情怀下的市场行为
        一、法律保障下作家群体的整体回归与文学生产繁荣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活力和文学生产
        三、多元文学思潮中的国家认同和帝国召唤
        四、文艺大国重建形势下的文学评论
    第二节 电影——民族光影工业的复苏新生
        一、电影产业发展的国家扶植机制
        二、摆脱困境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三、民族经典与好莱坞模式的结合与反拨
    第三节 建筑——国家形象传播的符号系统
        一、当代俄罗斯建筑艺术多元化的基本形态
        二、俄罗斯经典古建筑的重建和保护
        三、帝国重建意识下的大规模现代城市建筑兴建
        四、自由主义新型建筑模式的兴起与创建
    本章小结
结语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与思路
    4.创新之处
第一章 领袖与苏联的领袖群体
    一、 领袖的定义及其分类
    二、 苏联的干部更替机制
    三、 苏联领袖群体的“退化”
第二章 紧密配合——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合作(1985-1986)
    一、 关系的初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二、 合作的尝试——反酗酒运动
    三、 合作的深化——莫斯科第一书记的选择
    四、 全力的支持——苏共二十七大
第三章 走向竞争——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转变(1987-1988)
    一、 合作的裂隙——“一月全会”
    二、 分裂的萌芽——“六月全会”
    三、 关系的破裂——“叶利钦事件”
    四、 冲突的开端——“两报之争”事件
    五、 冲突的激化——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一) 彻底转向政治改革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二) 叶利钦政治生涯的重启
第四章 全面对抗——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夺权斗争(1989-1990)
    一、 民主派的进攻——苏共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一) 叶利钦当选莫斯科人民代表
        (二) “跨地区议员团”的成立及领导权之争
        (三) 叶利钦的初步胜利
    二、 苏共放弃领导权——“二月全会”
        (一) “二月全会”的背景
        (二) 总统制的建立
        (三) “二月全会”中的“合作”与“斗争”
    三、 苏联解体的前奏——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运动
        (一) 立陶宛事件
        (二) 叶利钦在政治乱局中的获利
    四、 权力的争夺——俄罗斯联邦
        (一) 叶利钦在俄罗斯的胜利
        (二) 俄罗斯的《独立宣言》
    五、 戈尔巴乔夫挽救危机的尝试——苏共二十八大
        (一) 妥协的苏共二十八大
        (二) 叶利钦的退党风波
第五章 最后决战——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最终较量(1991)
    一、 “500 天经济计划”中的合作与斗争
    二、 中央与各共和国的权力之争——新联盟条约
        (一) 戈尔巴乔夫寄予厚望的“9+1”联合声明
        (二) 联盟条约中的纷争
    三、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虚假的伙伴”
        (一) 俄罗斯联邦大选前的局势
        (二) 苏共的内讧
        (三) 叶利钦——善变的对手
    四、 叶利钦胜利的关键——“8·19事件”
        (一) “8·19事件”的爆发
        (二) 戈尔巴乔夫与“8·19事件”
        (三) “8·19事件”对叶利钦的意义
    五、 苏联最终的解体
        (一) “8·19事件”之后苏共及联盟的危机
        (二) 叶利钦的最后一击
第六章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 个人性格因素
        (一) 对党派立场的选择
        (二) 对各自内外政策的影响
    二、 苏联内部党派的斗争
    三、 历史的因素
        (一) 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 斯大林统治时代的影响
        (三) 赫鲁晓夫时期的影响
        (四) 苏联旧体制下固有思维的影响
    四、 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 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
        (二) 外部势力的经济干预
        (三) 国际舆论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俄经济转型初期经济政治目标关系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俄改革主要目标的差异
二、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关系的差异
三、转型初期俄罗斯侧重政治目标的原因
    1. 俄联邦和地方的关系受到挑战。
    2. 资本主义道路还未走稳。
    3. 巩固和加强总统权力的需要。
四、对中国的启示

(8)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二十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述评
        (一)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研究
        (二) 利益集团政治的研究
        (三) 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研究
        (四) 已取得的成就、不足和深入研究的路径
    三、研究方法
    四、重要概念界定
        (一) 社会转型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
        (二) 利益集团与俄罗斯的利益集团
        (三) 政治参与和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
    五、研究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的原因
        一、苏联时期官僚特权阶层的蜕变
        二、政府强力推动及政治制度的发展
        三、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导致利益的分化
        四、俄罗斯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五、转型时期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分化
    第二节 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演变过程
        一、苏联时期:官僚特权阶层的出现与发展
        二、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正式形成
        三、普京—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转变
第二章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主要利益集团
    第一节 叶利钦时期的主要利益集团分类
    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代表性的金融工业集团
        一、叶利钦时期的八大金融工业集团
        二、叶利钦时期金融工业集团的共同特征
    第三节 叶利钦时期的军工利益集团和地方利益集团
        一、叶利钦时期的军工利益集团
        二、叶利钦时期的地方利益集团
    第四节 普京时期的利益集团
        一、普京打击下的老寡头现状
        二、普京时期俄罗斯寡头的新特点
        三、普京时期强力部门利益集团的崛起
第三章 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案例
    第一节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1996年俄总统大选
    第二节 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尤科斯事件的折射
    第三节 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安大线之争的折射
    第四节 俄罗斯军工利益集团与俄罗斯军火出口
    第五节 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与俄里海能源政策决策
    第六节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1997年银行家的战争
第四章 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剖析
    第一节 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一、直接游说
        二、外部游说
        三、参与选举
        四、其他途径
    第二节 俄美两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特征比较
        一、俄美两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相同点
        二、俄美两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不同点
第五章 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和俄罗斯社会转型的互动
    第一节 俄罗斯社会转型对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影响
        一、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的特殊社会环境
        二、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环境对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影响
    第二节 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的影响
        一、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政治的影响
        三、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六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治理与展望
    第一节 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治理的对策
        一、转变政府理念,树立利益集团均衡发展的政府治理观
        二、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规范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国家政权的作用,构建利益集团的制衡机制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
    第二节 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和俄罗斯政治民主化
        一、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和俄罗斯政治民主化的互动效应分析
        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趋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俄罗斯寡头政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四) 研究方法
一、寡头政治与俄罗斯寡头政治
    (一) 寡头政治的理论解析
    (二) 俄罗斯寡头政治的特征
二、叶利钦时代的寡头政治
    (一) 寡头政治兴起的原因
    (二) 寡头政治的运作方式
    (三) 寡头政治的制度环境
三、普京对寡头政治的治理
    (一) 治理寡头政治的原因
    (二) 治理寡头政治的措施
    (三) 效果及结论—两个层面上的制度变迁
四、俄罗斯寡头政治的走向、展望与启示
    (一) 俄罗斯寡头政治的走向与展望
    (二) 关于俄罗斯寡头政治变迁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叶利钦“淡出”何处(论文参考文献)

  • [1]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我国政治安全研究[D]. 聂圣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2]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D]. 徐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演变的过程和特征[J]. 陶林.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 [4]叶利钦时期的经济转轨研究[D]. 方龙胜.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7(02)
  • [5]普京时期(2000-2008)俄罗斯的文艺与文化政策研究[D]. 田刚健. 黑龙江大学, 2014(05)
  • [6]从合作到冲突: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关系的演进看苏联解体[D]. 杨玥. 吉林大学, 2013(04)
  • [7]中俄经济转型初期经济政治目标关系对比分析[J]. 王永志. 东北亚论坛, 2011(04)
  • [8]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D]. 陶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7)
  • [9]品味茅台[J]. 袁仁庆. 人民文学, 2010(06)
  • [10]俄罗斯寡头政治变迁研究[D]. 赵书昭. 兰州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叶利钦在哪里“淡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