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编写出《地质学简史》(论文文献综述)
武晶[1](2017)在《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外国建筑史在中国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建筑教育方面,将近代美术院校建筑教育模式纳入建筑教育研究之中,疏理总结了自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特点:1902-1949年在巴黎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发展模式;1949-1976年统一的、以苏联莫斯科艺术学院为范本的教学模式;1976年至今多元共生、灵活多样的跨越式教育模式。且对近代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系(科、组)的外国建筑史教学进行详析,总结比较了其各自的教学特色与相关异同。学术研究方面,对自美学开始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历程进行重点归纳总结:最初(1902-1926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以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且深受中国新史学主义的影响。其后,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1927-1949年期间,其研究明显受到西方建筑研究思想的影响;在1949-1976年期间,其研究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论;1976年之后,外国建筑史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在海量的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进行外国建筑史研究体系框架的建设。基于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外国建筑史关键人物的口述访谈,本文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中人文综合素质、建筑设计实践、哲学思想三级层面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并对目前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现状给出个人的思考。
刘伟[2](2016)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尤其是抗日时期以来),即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和学术化。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宪法规定的国家与社会的最高指导思想,这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期间,受“文革”等错误影响,本学科建设曾一度停滞。1978年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新获得生机,本学科发展迅速并日趋正规。自1984年起,我国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90年,又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两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988年,更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博士研究生专业。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硕士——博士”的三级人才培养格局初步形成。1990至2003年期间,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属专业先后进行了多次整合,其名称及结构更趋合理。2005年后,伴随着我国正式实施“马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次独立出来,成为“法学”门类之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其学科地位明显提升。这一重大举措,使本学科在近十多年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极大地推动了本学科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的开展。进而对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的话语权、巩固执政党执政的理论根基,亦凸显出明显积极的影响。本文即以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演变及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在较广泛占有相关资料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探寻建国以来本学科在大学中的院系设置、学校政治课程设立、有关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研究进展、研究机构设立及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具体发展及演进,重点分析了2005年“马工程”实施十年来的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的若干对策。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正文”部分共由四章构成。第一章简述学科概念的传入及建国前中国学术体系的发展,着重探讨了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的发展情况。第二章简要回顾了1949—2003年期间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以改革开放为界,将其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予以研究。第三章重点对“马工程”实施以来本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论述。笔者依据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资料数据,总结了十多年来本学科建设的主要经验、重大成就及现存问题。第四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主要从学科身份认同、学科队伍、学术交流、学科保障体系四个层面,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结语”部分,简要对文中所提出的若干具有针对性的观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未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前景,作出展望。
毛小红[3](2014)在《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文中认为中国德语文教育是我国外国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861至1976年间的德语文教育历史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及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来考察我国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并分析各阶段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中有关德语文教育的规定,探究实施德语文教育的主体特征和办学动因,挖掘历史上与德语文教育相关的人和事,点面结合,还原德语文教育在各历史阶段的原貌,勾勒出该时段我国德语文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为主逐步向高等教育阶段迁移的过程,为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借鉴。本文分六个章节,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主体部分包括四个章节。第二章论述晚清时期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我国自主创办的官办方言学堂、洋务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和晚清大学堂以及德国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技术学校、德华学校和高等学堂,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动机、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法及办学特色,追溯德语文教育在中国的起源,并从教材编写与出版方面来进一步推测当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第三章在梳理民国时期我国德语文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论述已延伸至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的德语文教育实施主体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分析其办学背景、办学目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探讨民国时期开展德语文教育所希冀满足的各类需求,重点考察德文系作为独立系科在高校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德语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语言所处地位的演变。此外,通过对民国时期的德语文教材出版物的统计与分析来进一步获得对该时期德语文教育更为深刻的认识。第四章将焦点放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期间的德语文教育,结合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分析我国中学外国语学校开展德语文教育的社会背景、办学动机及办学特色等,再现德语文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外语院校、外贸院校及师范院校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过程,分析政治环境及苏联模式给德语文教育所带来的制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变化,梳理该时期我国在德语师资队伍建设、德语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词典编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阐释教材中所折射的“外语学习为政治服务”的宗旨,归纳出这一时期德语文教育的特色、成绩与不足。第五章再一次从教育政策、实施主体和教材编写与出版三个维度对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三个历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进行纵向对比与分析,阐明各历史阶段德语文教育的时代特征及其局限,勾勒出我国德语文教育从晚清至“文革”结束的百余年间的发展脉络。本文最后指出,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对我国今后德语文教育发展有着丰富的启示,从教育政策的整体规划、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三个方面予以展开,建议从国家战略和人才需求出发对我国德语文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规范中学德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处理好中学德语文教育和高校德语文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探索高校德语文教育分类别、分层次、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促进我国德语文教育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施瑛[4](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提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李金航[5](2013)在《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文本体现。它不仅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同时,教科书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念,也会通过许多渠道对民众发生影响。在中国近代,教科书问题始终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以唯物史观作指导,以中国近代大学有代表性的教科书文本为基本资料,通过对这些教科书编撰思想、内容体系、编审制度、出版发行、选用情况及其教育和社会效果的分析,探讨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些教科书的成败及其原因,揭示影响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体系与制度的教育和社会因素,以及近代大学教科书的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希冀能够对中国当今大学教科书建设提供些许借鉴。中国现代意义的“教科书”不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而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是中西文化交流、冲突、融合的产物。随着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先进的大学制度及课程理念进入中国,直接促成中国近代大学制度及课程体系的确立,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随之产生。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大会,决定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为教会大学编辑、出版教科书。教会大学教科书的宗旨是为宗教服务。但教会大学教科书将西方先进的教科书编制理念和科学内容引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等中国近代大学逐步设立。受当时大学发展水平所限,京师大学堂等都是由教习翻译西方教科书或自编讲义授课。用讲义授课体现了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初期教科书的非规范化特征,其弊端很明显,“不仅各异其是,且使学生缺乏参考书籍,不宜从事比较研究。”1此时,中国大学教科书主要受日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翻译日本大学的教科书;由日本教习自编教科书;由中国教习依据日本教科书的观点、体系改编教科书。五四运动后,随着美国教育理论、大学制度及教育改革实践对我国影响的深入,美国大学教科书开始在中国大学占据主要地位。北京政府颁布的《大学令》、《国立大学条例》等有关大学章程条例,均明确规定大学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全面效仿欧美各国着名大学。许多大学的理科教学都采用外文教科书,文科各科凡涉及外国事例的也都使用外文教科书。外文原版教科书具有质量优良、利于学习英文、方便教师授课等优点,但也阻碍了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和独立。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开始自编教科书。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开始了本土化进程。归国留学生充当了编辑教科书的主力。归国留学生并不是单纯翻译外国教科书,而是根据他们的学识结合中国的实际编写教科书,力求教科书的本土化。20世纪30年代,蔡元培提出“国化教科书”。商务印书馆率先承担起“国化教科书”的重任,编辑、出版中国近代第一套系列大学教科书——大学丛书。“大学丛书’的编写体例、形式、内容都呈现出科学化和本土化的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大学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教育学术的独立发展,大学教科书开始进入本土化建设的新阶段。国民政府教育部“鉴于各校及各书局所编之大学教本虽多,尚未能遍及所有科目,且国难期间各方经费均感困难,原有出书计划,亦颇受影响”,“乃决定以政府力量完成此举”2。1939年,教育部专门成立“大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部定大学用书”。随着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的发展,大学教科书制度也逐渐成型。京师大学堂和晚清学部在教科书制度的确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国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承担起教科书的审定任务。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科书的质量,但也成为专制政府推行教育宗旨,控制学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引进、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发展了近代先进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科学”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大学教科书从编辑内容到服务对象逐渐向民众转化,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改变了过去专为封建“达官士人”编造的状况。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加速了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消解,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虽然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当前大学教科书建设面临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大的差异,但近代教科书编纂者所关注、面对的问题在中国目前大学教科书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中国现在的大学教学中仍存在着讲义授课、自编教科书与引进教科书的矛盾、教科书编审与选用的矛盾。在当前的教科书建设中,中国大学应该既坚持教科书的编审制度,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教科书自主权;在引进外国先进原版教科书的同时,注重大学教科书的本土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大学教科书体系。
郑雪松[6](2011)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解决民族问题意义重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保障高校加大民族预科、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培养。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伟大举措,是适应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对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及有关政策法规的保障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预科生源被城市富裕阶层所垄断,预科毕业生回乡率日趋减少,预科生的学业进步也受到质疑,因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尚待探索研究。本研究遵循文化再生产、最近发展区等理论范式,采用主位与客位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横向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在运用观察、访谈和发放问卷等田野调查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教育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政策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个案的社会意义,并结合共性与差异性的视域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置于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最后结合个案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究。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目的,综述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并进行述评,阐述了本研究采用的理论范式、研究取向、具体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过程。最后,对教育、民族高等教育、预科、预科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等相关概念进行再认识。第二章: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及发展的政策与体制保障进行了梳理,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和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运用观察、访谈和发放问卷等田野调查法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和学院社会生态环境现状等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考察和研究。第四章:在结合历时性研究法对问卷进行总结分析和呈现与展示文化负荷者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态度与观点的基础上,采用文化人类学的客位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释。为了能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问题,采用共时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其它民族预科教育和国外预科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章:在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对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再生产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成就归因理论等理论范式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教育公平的目标下从事着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再生产、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业进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取向等置于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中进行思考,认识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所而临的机遇与挑战。第六章: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强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必要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学校层面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从事着少数民族精英群体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关注,揭示教育公平目标下的少数民族弱势群体面对优惠政策的无奈;在于引起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预科生定向就业的保障问题,以确保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在于引起预科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领导部门科学定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谋求其健康发展。同时,本研究将人类学的观察法引入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并尝试从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来解释教育公平目标下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再生产。
郭震旦[7](2010)在《“八十年代”史学谱》文中研究说明“八十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在这一变革为主旋律的年代,革故鼎新也成为历史学最大声的呼号。中国社会在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断裂与重组,其所引起的冲击与震荡,也完全同步体现在史学研究的断裂与重组上来。与共和国的脚步共振,“八十年代”的史学是以一场嫉恶如仇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序幕的。砸碎枷锁,冲破禁锢历史学精神的现代经学牢笼,成为“文革”结束后一个时期、乃至整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劫后余生,历史学家们以一种勇闯地雷阵的决绝向着“文革”史学泛滥成灾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在突破种种明枪暗箭的阻挡之后,终于廓清了长久笼罩在史学上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的迷雾,使早已被“四人帮”的蒙昧主义折磨得奄奄一息、仅剩下意识形态外壳的史学重新获得生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无疑给已经从灾难中复苏的中国史学提供了最强的推动力,史学领域的思想解放遂向纵深挺进。一大批史学家开始对“文革”史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清算与讨伐,踏上了从学术上重建中国历史科学的征程。从此,中国史学展开一个新的篇章,跨入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个学术坚冰被融化,一个个学术禁区被突破。“回到马克思去”逐渐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这一思潮贯通整个八十年代,在长达十年的时间段中,史学界紧紧扭住流行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史的严重曲解,实现了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者等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突破,从而拆除了流行唯物史观框架的支柱,使史学彻底摆脱了现代经学的控制。正在史学界“拨乱反正”高歌猛进之时,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刚刚从“文革”中复苏过来的史学却不期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把控的失重之中,一场裹挟甚广的“史学危机”开始蔓延史学界。1983至1988年,对“史学危机”的讨论成为史学界最集中、最热烈的话题,也成为整个“八十年代”史学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刚刚获得新生的史学的一次“硬着陆”,也是共和国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在历史学界的反映。不过,正是这场危机影响到其后新时期史学的基本走向,一些与建国后前30年史学完全不同的因素开始在这场危机中破土抽芽。获得“重生”的史学正是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获得了“重构”。这场危机首先肇因于史学与急剧转型的社会之间的错位。面对正在发生转型的社会,史学完全失语,彻底丧失了对现实的阐释力,完全成为一场伟大变革的看客,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八十年代”的这场史学危机是全面性的,无论从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史学方法,还是从史学价值、史学功能、史学范式上来说,“八十年代”的史学严重脱离了转型期的社会。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历史学自身的全面检讨开始了。首先,建国30年来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成为质疑的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后,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形成的知识“范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历史的发展面前,有些过时了,新时代要求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学习。第二,危机来源于方法论的贫困。第三,危机表现于研究领域的极度狭窄和集中。由于受到苏联史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国内意识形态的需要,建国后史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五朵金花”。第四,危机在于史学与现实的疏离。危机孕育着生机。正是因为“史学危机”的逼迫,才促使历史学界调整史学的内部结构,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之路,并在范型转换、理论建设、方法论构筑、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全面实现新的跨越,从整体上刷新了历史学的面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是呈现“井喷”之势的。198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史学理论》创刊,其后大批史学概论教材开始出版,如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着的《史学导论》,李振宏着《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这些着作的出版,推动着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一个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历史认识论上获得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历史认识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代替的窘迫。在方法论上,建立历史学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在唯物史观提供的研究方法之外,探索新的方法论途径也成为整个史学界的共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联姻的努力,而在引入历史学的自然科学方法中数系统论声势最为浩大。这一时期,外国史学理论也开始大量涌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变迁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引进。外国史学理论为“八十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也算是改革开放经济领域引进西方技术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反映。如果说理论建构构成“八十年代”史学重构的一翼的话,那么,在写作实践上回归历史现场则构成另外的一翼。随着80年代之前的史学体系的瓦解,过去完全被排除出历史书写框架的一些历史内容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会史研究的复兴。社会史的复兴,最能代表20世纪后20年史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潮流,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标志性领域。中国社会史的兴起对史学体系的转换居功至伟。它至少在以下几点构建了新的范式:一、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大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文化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达至其构建总体史的目标。二、大大拓宽了与国际史学对接的通道。大量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中来。三、研究领域的大幅度转换,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由政治的历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的兴起,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八十年代”的史学留下了巨大遗产。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史学研究的“去意识形态化”。这是“八十年代”留下的最大遗产。在这一时期,史学终于摆脱了现代迷信的禁锢,冲破现代经学的牢笼,解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枷锁,冲破了重重禁区,打破了一系列陈旧史学观念的束缚。二、史学走向多元化,统一的史学形式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史学观念、史学理论,还是史学方法,都体现出多元共生的特征。三、“八十年代”史学产生了众多的理论贡献。
赵平[8](2007)在《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是本文研究的专题。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一些与中国文学发展演变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一定政治权力的、有威望的、和有影响力的人物。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他们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他们在文学或政治活动中,作为读者来影响作家的创作,作品的出版发行和普通读者的阅读等现象,以及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读者反应出发,我们可从不同的视角对读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在这里主要探讨和研究的是权势权威型读者,是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这类型的读者有别于一般类型的读者。他们主要是政治或文学学术方面的权威或具有官方身份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既有一般类型读者的一些特性,更具有权势和权威的特征。本文所分析研究的权势权威型读者,主要是政治权力型与文学学术型的具有权威性的读者。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政治权力型读者有时大于文学学术型读者。另外,这两种类型也会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时期文学学术型读者会屈从于政治权力型的影响,出现政治权威下文学学术权威的无奈与尴尬的现象。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析和探讨这种现象对中国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是不同于过去那些专门对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以及对作者和作品的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读者反映批评,从一般读者的视角来分析对作品的反映和接受美学的单项研究。这种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虽然也是从读者的反映和接受入手,来分析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但是,这类读者并不是我们所接触的一般类型的读者。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折射出他们所处在的社会所涉及到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由于权势权威型读者本身的多元化的特性和复杂的历史背景,这种研究也或多或少地与上述几种研究发生一定的交叉,从多元的视角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涉及到多学科和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它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融合在一个多视野多元化的研究领域。这种多元化的综合性研究,整合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所涉及到一些问题,使这种研究不囿于某一个范围,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所涉及的领域来扩展研究的空间。中国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反映出来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凸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反映的主流政治思想和一体化体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也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后来的市场经济,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联。从政治层面来说,一方面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他们个人的现象,而是他们所处在的政治体制和思想理论所制约下的一种整体的社会政治现象。当这种政治现象具体反映在他们身上时,当他们又拥有的一定的权力后,他们对文学思想,文学作品和作家的评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出现的主流文学,主流意识下的非主流文学,非主流文学和多元文学等四种文学现象,也反映出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影响力演变的过程。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到,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作家及其作品,也不是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广大读者,而是那些能决定整个文学的发展方向,决定作家及其作品命运的、属于政治权力型的权势权威型读者。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也是一种读者反应研究。读者反应研究的重点是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把握读者与作品和作者的关系。当文学领域里的研究从作品向读者转移的时候,也使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权势权威型读者的研究就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和再分析,通过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来分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文学现象。本文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五章,分别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他们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影响力的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绪论中,本论文对这篇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途径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在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对与本论文有关的以前的学者所作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说明了本论文在这个研究专题上的原创性。第一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本章首先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和三大特性进行了一个概括和梳理,然后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了基本的界定,并且对他们的身份特征,历史变化和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本章分别对鲁迅、毛泽东、郭沫若、巴金和周扬、姚文元等权势权威型读者一些思想特点,文学思想,影响作用和人生经历进行了分析。在本章中,主要是通过他们对中国文学中的影响作用,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型读者对文学学术型读者的影响,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第三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本章主要从权势权威型读者不同时期的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演变来分析他们影响力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所处的不同的范围,以及与世界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在本章中,本文还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一些变化特点,如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以及“三一律”与“三突出”的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本章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政治意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文学批评和接受美学的关系,以及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从这些对本论文的综合分析中反思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负面影响,并从中梳理出一些历史教训和有益的启迪。在结束语中,本文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归纳。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还是一次新的研究。它把以前中国文学研究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的问题,但还没有把它们比较集中地归纳和综合地进行分析的问题,在这里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视角做了一次尝试。中国当代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演变也是中国政治现象的演变,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体化政治体制的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在思想解放下的演变,以及民主法制体制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演变。正是这种正面进步因素的增长,导致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负面专制因素的消减。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在今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还有可能出现新的特点,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这有待于将来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这里希望通过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新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和现象。
温玉清[9](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崔禄春[10](2000)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对新中国科技政策的递嬗进行历史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资益于我国当代。 文章由序言和正文组成。 序言首先从世纪之交、千年交替的关口,回顾中外历史变迁,得出两个结论:一,科学技术逐步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其作用和影响日益凸显;二,随着社会的新陈代谢,当政者越来越看重科学和关心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那么,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作为当代先进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是如何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因此,研究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变迁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其次,对科技政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新中国的科技政策是指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发展科技事业而制定的根本方针和原则。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框架与思路。 正文分五章。前四章从宏观上分四个时期对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发展的历程进程了梳理。 第一章是奠基时期(1949——1955年)。在追溯建国之前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和分析建国初期经济社会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科技政策的内容与功效。党确立了人民科学的方向;组建了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的科研机构;团结改造培养科技人才;实行了学习苏联先进科技的政策;提出科学联系国家建设实际等。这是奠基时期,初创阶段,是新中国50年科技政策和科技事业发展的源头。 第二章是科技政策“马鞍形”的曲折发展时期(n956——1965年)。1956年,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双百”方针,制定了第一个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实现了科学建制国家化,推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但是,自1957年夏起,科技政策出现偏向。反右扩大化,使被错划为右派的科技人员受到压抑,“双百”方针受到损害;“大跃进”运动中科技界的浮夸和献礼,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大闹技术革命等科技“跃进”政策使科技事业元气大伤。于是有了科技调整,颁布“科技宪法”,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重新恢复了正确的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这是中国式科技政策的探索时期,既取得了很大成果,也存在严重的失误。主要经验教训有:坚持科技发展的规划模式;百家争鸣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双百”方针;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第三章是“文革”十年(1996——1976年)。“左”倾口号和言论代替了系统的科技政策而占主导地位,党的科技政策发生扭曲。“左”倾科技政策主张所谓“两方向”、“三结合”的无产阶级科研路线,鼓吹“突出政治”和“开门办科研”,批判“反动学术权威”及“反动”学术观点,反对学习外国。导致大批科技人员受到打击和批判,科技事业受到摧残,科技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同时,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坚持正确的科技政策,采取了-些保护科技发展的措施,使科技事业在动乱中仍取得了若于成就。“文革”时期科技政策的扭曲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要正确处理好科技事业与专政的关系、科技工作与突出政治的关系、学术民主与政治要求的关系、科学研究与群众运动的关系以及正确认识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问题等。 第四章是新时期 11977——1999年)。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邓小平成为科技事业的领路人,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拨乱反正,实现了科技政策的转折.唤来了科学的春天。80年代,党最终确立了“依靠”、“面向”和攀高峰的科技发展方针,制定实施了多个科学规划,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工作部署为三个层次,真正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科技政策。90年代,为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党中央提出了跨世纪的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落实这一战略。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浪潮,我国科技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与完善,鼓励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新时期的科技政策尽管在体制改革、科技投入及人才利用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但基本上是-条上升线,具有全面系统性、稳定连续性、与时共进性、眼光宽广性和可操作性等几峪点,促使账发展突飞猛进、捷报频传。 第上章是新中国科技政策的总评。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政策的梳理,得出以下结论:新中国科技政策与政治路线密切关联,政治路线的曲折,使科技政策的发展也呈现出曲折性;科技政策的目标是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理论基础;以科技规划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t文章最后提出了科技政策管理方面的几点启示:政策的稳定压倒一切;用民主和科学的方法管理科学技术:匆忘马克思的两个科技观点,即科学己经成为独立力量的观点,重视“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的观点:并提出了解决科技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若干建议,包括:明确下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源头上理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和机制,依法加大科技投入,加
二、我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编写出《地质学简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编写出《地质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1)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2 已有研究综述 |
2.1 建筑教育研究方面 |
2.2 参考教材方面 |
2.3 相关人物研究 |
2.4 学术理论研究 |
2.5 当代外建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 |
2.6 建筑口述史研究方面 |
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范围 |
3.1.1 外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含义 |
3.1.2 外国建筑史教育与学术研究 |
3.1.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中国建筑史 |
3.2 研究方法 |
3.2.1 传统文献学 |
3.2.2 口述史 |
4 论文框架 |
5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5.1 创新点 |
5.2 未尽事宜 |
第1章 移植:西方建筑史教育与研究概述(1940S前) |
1.1 西方建筑史经典 |
1.1.1 上古时期: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
1.1.2 中古时期:瓦萨里《名人传》 |
1.1.3 1745-1940s期间的建筑史学科研究 |
1.1.3.1 弗格森《世界各国建筑史》 |
1.1.3.2 《弗莱彻建筑史》 |
1.1.3.3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
1.2 西方建筑史教育概述 |
1.2.1 十八世纪前:师徒口传身授 |
1.2.2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建筑史教育 |
1.2.3 1919-1933 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筑史教育 |
1.2.4 1910s-1940s年美国建筑史教育 |
1.2.4.1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2.4.2 俄勒冈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1.2.4.3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建筑系 |
1.2.5 苏联的建筑教育 |
1.2.5.1 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 |
1.2.5.2 莫斯科建筑学院 |
小结 |
第2章 肇建:1902-192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2.1 癸卯学制中的建筑史教育 |
2.1.1 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设置 |
2.1.1.1 概述 |
2.1.1.2 不同教育阶段的建筑史课程设置 |
2.1.1.3 建筑史课程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定位,及其在学人员的培养目标 |
2.1.1.4 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
2.1.2 土木工学中的建筑学教育 |
2.2 壬子癸丑学制中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 |
2.2.1 概述 |
壬子癸丑学制 |
“建筑史”前导:美术史 |
2.2.2 美术建筑: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 |
“美学及美术史”、“建筑学”、“图案法” |
2.2.3 工科建筑:苏州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西洋建筑史” |
建筑意匠学 |
美术学及其它 |
2.3 1902-1926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2.3.1 美学 |
2.3.2 相关艺术研究中的建筑 |
2.3.3 专门的建筑研究 |
2.3.4 研究人员 |
代表人物 |
小结 |
第3章 起步:1927-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3.1 1927-1945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1.1 中央大学建筑系 |
3.1.2 东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
3.1.3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 |
3.1.4 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1.5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图案系建筑装饰组) |
3.1.6 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
3.1.7 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工程)系 |
沈理源 |
3.1.8 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9 重庆大学建筑系 |
3.1.10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11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科 |
3.1.11.1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高级建筑科 |
3.1.11.2 柳士英所编“高级建筑科” |
3.1.11.3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建筑科 |
3.1.11.4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
3.2 1946-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2.1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梁思成 |
3.2.2 唐山工学院建筑系 |
3.2.3 湖南省立克强学院建筑系 |
3.2.4 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 |
3.2.5 其它 |
3.3 自主教学模式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多种倾向 |
3.3.1 自主模式下的外国建筑史教育 |
3.3.2 工科建筑:外国建筑史教育的3 种倾向 |
3.3.2.1 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宾大学院派倾向 |
3.3.2.2 对现代建筑给以强烈关注的包豪斯教育倾向 |
3.3.2.3 土木工学背景下重实用的倾向 |
3.3.3 美术建筑:偏重艺术风格的巴黎美术学院派教学特征 |
3.3.4 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
3.4 1927-1949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3.4.1 “建筑史”研究 |
3.4.2 案例分析式研究 |
3.4.3 谱系学式研究 |
3.4.4 建筑理论、原理及评论 |
3.4.5 建筑教育 |
3.4.6 “西体中用”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
小结 |
第4章 转变:1949-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4.1 1949年-1952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研究 |
4.1.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逐步深入 |
4.1.1.1 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盛行 |
4.1.1.2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教学改革 |
4.1.2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原有教学活动受到很大影响 |
4.1.2.1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 |
4.1.2.2 学生停课参与各类社会运动 |
4.1.2.3 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
4.1.3 新中国教育转型初步影响外国建筑史教学 |
4.2 1952-1957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2.1 院系合并 |
4.2.2 学苏背景下建筑教育发生根本转折 |
4.2.2.1 教育培养计划性 |
4.2.2.2 培养对象倾向工农 |
4.2.2.3 系党委领导下的专业教研室教学 |
4.2.2.4 统一的学院派教学模式 |
4.2.3 “学苏”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新特点 |
4.2.3.1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特色消减殆尽 |
4.2.3.2 建筑历史在教学体系中分量减少 |
4.2.3.3 意识形态影响深入 |
4.2.4 1952-1957 关于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2.4.1 建筑艺术与建筑形式的苏联译着 |
4.2.4.2 对外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 |
4.2.4.3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研究 |
4.3 1957-1960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3.1 时代背景概述 |
4.3.2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教学 |
4.3.2.1 教师队伍发生变化 |
4.3.2.2 意识形态影响至深 |
4.3.2.3 外国建筑史学科薄弱 |
4.3.3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 |
4.3.3.1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 |
4.3.3.2 苏联的近现代建筑 |
4.3.3.3 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建筑 |
4.4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4.1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育与研究 |
4.4.1.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卢绳) |
4.4.1.2 世界建筑史大纲(卢绳) |
4.4.1.3 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及图集(沈玉麟) |
4.4.1.4 同济大学外国建筑史讲义 |
4.4.1.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吴焕加教授提供) |
4.4.1.6 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 |
4.4.2 1961 -1965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4.2.1 关于建筑风格的讨论 |
4.4.2.2 国外相关建筑及其思潮的绍介 |
4.4.2.3 建筑技术及其它 |
4.5 1966-1976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
4.5.1 时代背景 |
4.5.2 1966-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小结 |
第5章 发展: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5.1 1976年——外国建筑史教学 |
5.1.1 建筑院系增多,教学领域拓展,教学系统化、规范化 |
5.1.2 教材丰富 |
5.1.2.1 专业统编教材 |
5.1.2.2 各校参考教材 |
5.1.3 教学内容拓展,形成稳定的教学研究群体 |
5.1.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阐述由权威式转为多样式 |
5.1.5 信息多元时代课堂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碎片化知识增多 |
5.1.6 教师面临学术与经济压力 |
5.2 外国建筑史研究的三级层面 |
5.2.1 建筑学人文综合素质层面 |
5.2.1.1 艺术性 |
5.2.1.2 社会性 |
5.2.1.3 普及性 |
5.2.2 建筑设计实践层面 |
5.2.2.1 设计实践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
5.2.2.2 建筑设计潮流及发展方向 |
5.2.3 哲学思想层面 |
5.2.3.1 引入分析国外建筑哲学思想及理论观念 |
5.2.3.2 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 |
5.3 多角度展现外建史研究的境域 |
5.3.1 《建筑师丛书》 |
5.3.2 《建筑理论译丛》 |
5.3.3 世界建筑史丛书(Electa) |
5.3.4 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 |
5.4 世界眼光、中国立场的外国建筑史研究 |
5.4.1 中国学者对世界建筑史的贡献 |
5.4.1.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
5.4.1.2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16 卷) |
5.4.2 中外建筑史比较研究 |
5.4.2.1 代表人物:童寯、王贵祥 |
5.4.2.2 研究特点 |
5.4.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的思考 |
5.4.3.1 加强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 |
5.4.3.2 理性分析、独立思考、辨析引进 |
5.4.3.3 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5.4.3.4 良好的外文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
5.4.3.5 视野宽广 |
5.4.3.6 为中国建筑史寻找其在世界建筑史殿堂中的地位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讲义、大纲、图集 |
A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 |
A2 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61) |
A3 天津大学(沈玉麟)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 |
A4 同济大学近代与现代外国建筑史讲义(1961-1962) |
A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 世纪中叶以前)(1963) |
A6 清华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教学大纲(1963)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发表的期刊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所属学科发展历程的研究 |
(二)关于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研究 |
(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存问题的探究 |
(四)关于今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近代“学科”概念的变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第一节 “学科”概念的引入及其演变 |
一、“学科”及“学科建设”的概念 |
二、近代以来“学科”概念的引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学术研究 |
一、1927 年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学术研究 |
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华的继续传播与学术研究 |
三、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学术研究 |
四、解放战争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学术研究 |
第二章 “马工程”实施以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国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我国学科体系的发展情况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学科体系的发展情况 |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学科体系的发展情况 |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科体系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马工程”实施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艰辛历程 |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的初步奠定(1949—1956 年) |
二、曲折前进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1957—1965 年) |
三、“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1966—1976 年) |
第三节 1978至 2003 年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演变 |
一、思政本科专业的酝酿(1977—1983 年)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开始设置(1984—1996 年) |
三、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1997—2003 年) |
第三章 “马工程”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进展 |
第一节 “马工程”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情况 |
一、“马工程”的实施背景 |
二、“马工程”的实施过程 |
三、“马工程”的主要内容 |
四、“马工程”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情况 |
第二节 “马工程”实施以来本学科建设的成就、基本经验 |
一、“马工程”实施十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二、“马工程”实施十年来所取得的初步经验 |
第三节 “马工程”实施以来本学科建设的不足 |
一、学科点分布分散,学科建设资源分配不均 |
二、研究机构存在“借船出海”现象,缺乏高水平的领军人才 |
三、高水平研究成果匮乏,重复研究现象普遍存在 |
四、教师专业背景庞杂,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 |
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培养质量趋于提升 |
六、国内外学术交流薄弱,对外交流不平衡化 |
第四章 今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若干对策 |
第一节 夯实学科学术化基础 |
一、明晰本学科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
二、逐步改变民间消极研究以及不认同的局面 |
三、淡化对本学科的过度宣传 |
第二节 加强学科队伍专业化建设 |
一、严格研究生导师准入制度 |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建设 |
三、注重思政本科专业任课教师专业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立健全学术交流机制 |
一、加强对外交流的自觉性 |
二、完善学科对外交流机制 |
三、加大对外学术交流的考核力度 |
第四节 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保障体系 |
一、制定和完善学科建设标准 |
二、建立健全学位授予点评估制度 |
三、不断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晚清时期的德语文教育(1861-1911) |
2.1 德文教育在中国的起源 |
2.1.1 外文教育的起源 |
2.1.2 德文教育的起源 |
2.2 教育政策 |
2.3 实施主体 |
2.3.1 我国自主创办的学校 |
2.3.1.1 以培养外交及翻译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官办方言学堂 |
2.3.1.2 为学习德国军事而创办的洋务军事学堂 |
2.3.1.3 实业教育的先行者——技术实业学堂 |
2.3.1.4 晚清大学堂设立德语语言文字科 |
2.3.2 德国在华创办的学校 |
2.3.2.1 教会组织的办学活动 |
2.3.2.2 为殖民地服务的技术学校 |
2.3.2.3 殖民地之外的德华学校 |
2.3.2.4 谋求完备的在华办学体系——高等学堂 |
2.4 教材编写与出版 |
2.4.1 总体概述 |
2.4.2 个案分析 |
2.4.2.1 教科书 |
2.4.2.2 工具书 |
本章小结 |
3 民国时期的德语文教育(1912-1949) |
3.1 教育政策 |
3.1.1 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政策 |
3.1.2 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政策 |
3.2 实施主体 |
3.2.1 中等教育 |
3.2.1.1 中学德文教育的重镇——同济大学中学部 |
3.2.1.2 具有影响力的教会学校 |
3.2.2 高等教育 |
3.2.2.1 语言文学教学 |
3.2.2.2 第一外国语教学 |
3.2.2.3 专用语教学 |
3.2.2.4 第二外国语教学 |
3.2.2.5 “德语语言文学+自然科学专业”教学 |
3.2.3 社会教育 |
3.3 教材编写与出版 |
3.3.1 总体概述 |
3.3.2 个案分析 |
3.3.2.1 工具书 |
3.3.2.2 教科书及教辅 |
3.3.2.3 学习期刊 |
本章小结 |
4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的德语文教育(1949-1976) |
4.1 教育政策 |
4.1.1 中学德语教育政策 |
4.1.2 高校公共德语教育政策 |
4.1.3 高校德语专业教育政策 |
4.1.3.1 宏观政策 |
4.1.3.2 教学大纲 |
4.2 实施主体 |
4.2.1 中等教育 |
4.2.2 高等教育 |
4.2.2.1 综合性大学 |
4.2.2.2 外语院校 |
4.2.2.3 外贸院校 |
4.3 教材编写与出版 |
4.3.1 总体概述 |
4.3.2 个案分析 |
4.3.2.1 教科书及教辅 |
4.3.2.2 工具书 |
本章小结 |
5 三个历史阶段:德语文教育的对比考察 |
5.1 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
5.2 实施主体的变迁 |
5.2.1 办学主体与模式 |
5.2.2 办学动因 |
5.2.3 师资力量 |
5.2.4 教学内容及方法 |
5.3 教材编写与出版成果对比 |
5.4 对今后德语文教育的启示 |
6 结语 |
附录 |
晚清至“文革”结束德文出版物总表(1861-1976) |
参考文献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我国近代教科书研究综述 |
一 “教科书”词语在中国的产生及演变 |
二 我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基本概念 |
二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 关于本论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科书编审思想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科书制度 |
一 教会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三 教会大学教科书选用 |
第三节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体系内容及编制 |
一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课程设置与教科书体系 |
二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
三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编制 |
四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本土化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思想 |
一 中国近代大学成立初期教科书概况 |
二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中国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思想 |
第二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
一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确立 |
二 晚清时期(1895-1912)大学教科书的编审原则 |
三 晚清时期(1895-1912)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标准 |
四 晚清时期(1895-1912)大学教科书的编审程序 |
第三节 晚清(1895-1912 年)时期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一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版权制度的确立 |
二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主要的教科书出版机构及其教科书 |
三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教科书的发行 |
第四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选用 |
第五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
第六节 日本对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期(1912-1927 年)的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编译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制度 |
一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三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的选用 |
第三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
第四节 大学教科书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 |
第五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由“仿日”到“仿美”的转变 |
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思想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科书编审、出版、发行与选用制度 |
一 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 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三 教科书的选用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科书知识结构的调整 |
第四节 “国化教科书”与“大学丛书” |
一 “国化教科书”的提出 |
二 “大学丛书”的编辑、出版 |
三 “大学丛书”的特点与作用 |
第五节 国家统编大学教科书——“部定大学用书”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与近代社会 |
第一节 教科书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发展——兼论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的结构变化 |
一 自然科学教科书与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 |
二 社会科学教科书与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 |
三 教科书与“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与“国民意识”培养——兼论教科书的大众化 |
第三节 教科书与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以伦理学教科书为重点的考察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的启示 |
第一节 加强大学教科书编审,保持教科书先进性 |
第二节 完善选用制度,保证教师的教科书自主权 |
第三节 引进国外先进教科书,促进教科书国际化 |
第四节 坚持教科书发展的本土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6)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目的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 |
二、相关国内研究文献 |
三、相关国外研究文献 |
四、相关研究动态简评 |
第四节 主要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范围和主要过程 |
第五节 相关概念阐释 |
一、教育与民族高等教育 |
二、预科与预科教育 |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四、民族班与民族预科班 |
第二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预科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预科 |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 |
一、发展的历程 |
二、政策与体制保障 |
第三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变迁 |
一、预科教育学院概况 |
二、预科教育沿革 |
第三章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现状考察 |
第一节 课堂考察 |
一、课程设置考察 |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考察 |
三、师资队伍考察 |
第二节 教育教学管理考察 |
一、教学管理考察 |
二、教育制度考察 |
第三节 社会生态环境考察 |
一、所在大学的支持与互动 |
二、合作与交流 |
第四节 学生考察 |
一、文化背景 |
二、文化冲突与困惑 |
三、调适与认同 |
第五节、开学典礼仪式 |
第四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调查总结与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被调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生问卷总结分析 |
一、自然情况与家庭背景 |
二、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职业 |
三、学院教育情况 |
四、就业地点选择 |
第二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主要观点 |
一、老师的主要观点 |
二、管理人员的主要观点 |
第三节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主要成就 |
二、基本经验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对比分析 |
一、国内民族预科教育比较 |
二、国外预科教育类型 |
第五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理性思考 |
第一节 市场经济冲击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
一、国家举办预科教育的初衷 |
二、少数民族精英群体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初衷背离 |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业成就(进步)归因的多视角诠释 |
一、语言视角分析 |
二、认知视角分析 |
三、文化模式视角分析 |
四、文化资本视角分析 |
第四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定位"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
一、对"实然"定位的重新审视 |
二、确定"应然"定位 |
三、"实然"与"应然"发展的统一 |
第六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探究 |
第一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 |
一、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 |
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 |
一、提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地位 |
二、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招生就业政策并依法实施 |
三、调整培养规模和单位归属 |
四、加强合作与交流 |
五、重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
六、加大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 |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微观层面 |
一、优化课程结构和加强教材建设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四、实行和规范学分制改革 |
五、打破"全国班"和"新疆班"的划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部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单位简介 |
附件二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 |
附件三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课堂写真 |
附件四 一位预科生的一周学习与生活日志 |
附件五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重要文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八十年代”史学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重生与重构:"八十年代"的中国史学 |
前言 |
一、重生:冲破现代经学牢笼 |
二、社会转型下的失重:“史学危机” |
三、史学理论的繁荣 |
四、回归历史现场 |
五、结语:“八+年代”的史学遗产 |
"八十年代"史学年谱 |
一九七六年 |
一九七七年 |
一九七八年 |
一九七九年 |
一九八○年 |
一九八一年 |
一九八二年 |
一九八三年 |
一九八四年 |
一九八五年 |
一九八六年 |
一九八七年 |
一九八八年 |
一九八九年 |
一九九○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与论文选题有关的研究综述 |
二.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研究途径与方法 |
第一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 |
第一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 |
一.秦汉唐宋时期的演变特征 |
二.元明清时期的演变特征 |
三.现当代时期的演变特征 |
第二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性 |
一.文学演变的可逆性 |
二.文学演变的不可逆性 |
三.文学发展的创新性 |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基本界定 |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特征 |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历史变化 |
1.政权统治的演变 |
2.历史上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影响 |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主要思想特点 |
1.中国古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
2.中国现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
3.中国当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
4.权势权威型读者思想特点的比较分析 |
第二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 |
第一节 鲁迅——来自文学主将的权威型读者 |
一.鲁迅阅读下的中外文学 |
1.鲁迅的文学视角 |
2.鲁迅的权威性 |
二.遵命文学的流变 |
1.独立人格下的遵命文学 |
2.权威话语下的听命文学 |
3.两种环境下的不同解读 |
三.传承鲁迅精神的巴金精神——巴金《随想录》的启示 |
1.不是狂人的"狂人日记" |
2.两种时代下的恐惧心理 |
3.鲁迅精神的体现 |
第二节 毛泽东——来自政治领袖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
一.毛泽东读书的偏重与其人生经历的关系 |
二.马克思的法制思想与毛泽东的人治理念 |
三.政治视野下对鲁迅的解读 |
1.阿Q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阿Q与党内思想问题挂钩 |
3.政治斗争与《阿Q正传》结缘 |
4.《阿Q正传》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第三节 郭沫若——来自诗人和学者的权威型读者 |
一.毛泽东的读者权威对郭沫若的影响 |
二.学术权威下政治权威的关注 |
三.政治权威下学术权威的尴尬 |
第四节 周扬——来自文艺思想界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
一.最高权威下的权威之路 |
二.权势权威下的文艺批评 |
1.周扬被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
2.姚文元主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
3.对典型案例——批判《海瑞罢官》的分析 |
三.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 |
第一节 不同时期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变化 |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变化 |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变化 |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影响变化 |
1.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的流变 |
2.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范围分析 |
3.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 |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特点分析 |
一.不同的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改变 |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双重话语 |
三.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 |
四."三一律"与"三突出"在思想意识上的比较 |
第四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 |
第一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政治意识 |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 |
第四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文学批评 |
第五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接受美学 |
第六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史?” |
二、中国建筑史学核心价值的阐释 |
三、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分期 |
四、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
五、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概略 |
六、创新之处及未尽事宜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导 |
一、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溯源 |
二、20 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导概略 |
1 、先导之一:东方学(Orientalism)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
2、先导之二:20 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
3、先导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勃兴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滥觞 |
一、文献传统:《营造法式》的发现和校勘 |
二、匠作传统:中国古代工程籍本的搜集整理 |
三、清代“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 |
四、中国古代建筑调查与测绘 |
五、困境与坚守 |
六、式微 |
1、《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
2、梁思成着《中国建筑史》及《图像中国建筑史》 |
七、本章小结: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贡献概述 |
第三章 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研究机构及其学术活动为中心 |
一、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
1、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2、高等院校中国古建筑测绘及其研究情况 |
3、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
二、“中国建筑研究室”: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机构之肇端 |
三、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分水岭:“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学术讨论会” |
五、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四章 196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中心 |
一、核心机构: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1958~1964) |
1、创办背景 |
2、研究情况述略 |
3、《建筑理论及历史科学研究中进行调查考察工作的体会》简述 |
4、曲终人散 |
5、恢复及延续 |
二、“建筑三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坐标 |
1、“建筑三史”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初稿本 |
3、《中国建筑简史》编写过程概略 |
4、“建筑三史”之意义 |
三、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始末 |
1、《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五稿 |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六稿 |
3、《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七稿 |
4、《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八稿 |
5、《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终付梓 |
6、1964 年8 月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 |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其他重要学术成果撷要(1959~1966) |
1、梁思成主持《营造法式》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
2、刘敦桢主持苏州古典园林研究 |
3、陈明达、莫宗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着述举要(1959~1966) |
4、天津大学建筑系清代皇家园林测绘及研究 |
5、《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析 |
6、清华大学建筑系主编《建筑史论文集》(1964)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述评——以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心 |
一、19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复兴与转型 |
二、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组织概要 |
三、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展 |
四、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述略 |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2、《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营造法式》研究的深入 |
3、《华夏意匠》 |
4、东方建筑研究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5、《中国建筑艺术史》 |
6、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
7、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期刊概况 |
五、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及着述分类概览 |
1、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及着述 |
2、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
3、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及修缮技术研究 |
4、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筑文化研究 |
5、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及着述 |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 |
(2)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研究 |
(3) 中国古代礼制及祠祀建筑研究 |
(4) 中国古塔研究 |
(5) 中国古代石窟寺研究 |
(6) 中国古代陵寝研究 |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
(8)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
(9)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 |
(1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 |
六、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概述 |
七、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史略——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谈起 |
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35~1948) |
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49~1955) |
三、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时期(1956~1965) |
四、“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全面停滞(1966~1973) |
五、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时期(1974~1990) |
六、中国文物研究所时期(1990~至今) |
七、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本文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录 |
附录二: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图书目录 |
附录三:《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目(1951-1965) |
附录四: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所出版的着作目录简录(1959-2002) |
附录五: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室)所发表论文简表(1959-2002 |
附录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及建筑史学分会简表 |
附录七: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大事纪略(1935-2005) |
附录八:中国文物研究所历年古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简表(1949-2005) |
附录九:《营造法式》研究文献(中文)(1919-2002) |
附录十: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项目统计简表(2000-2006) |
附录十一:刘敦桢对《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的若干意见 |
附录十二:1961 年建筑史编写工作情况报告 |
附录十三:1961 年5 月10 日《中国建筑简史》编写会议记录 |
附录十四:1961 年5 月12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苏联稿和教材稿)讨论会议纪要 |
附录十五:1961 年5 月13 日《建筑历史讨论简报 |
附录十六:1961 年5 月19 日《编史结束座谈会发言记录》(摘要) |
附录十七:1961 年5 月12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一号) |
附录十八:1961 年5 月14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二号) |
附录十九:1961 年5 月16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三号) |
附录二十:1961 年5 月18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四号) |
附录二十一:1961 年5 月23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五号) |
附录二十二:1961 年6 月15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六号) |
附录二十三:刘敦桢先生在修订《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期间信函(共三十九封) |
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
(10)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 言 |
一、 科技政策的概念 |
二、 研究现状和方法 |
三、 主要框架与思路 |
第一章 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基石(1949—1955年) |
一、 科技政策确立的背景 |
(一) 解放前中国科学的状况 |
(二)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回顾 |
(三) 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状况 |
二、 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功效分析 |
(一) 确立“人民科学”的方向 |
(二) 团结改造培养科技人才 |
(三) 全盘学习苏联先进科技的得失 |
(四) 科学研究联系国家建设实际 |
三、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式科技政策的曲折发展(1956—1965年) |
一、 “向科学进军”的提出与部署 |
(一) “向科学进军”提出的背景 |
(二) “向科学进军”的提出与部署 |
二、 科技界反右与大跃进——科技政策的偏向 |
(一) 科技界反右及其扩大化的后果 |
(二) 科技“大跃进”及其影响 |
三、 科技调整——正确科技政策的恢复 |
(一) 科技调整的背景 |
(二) 科技调整的内容 |
(三) 科技调整的成效 |
四、 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科技政策的扭曲(1966—1976年) |
一、 “文革”时期“左”倾科技政策总纲 |
二、 “文革”中科技政策的具体内容 |
(一) “左”倾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
(二) 正确科技政策的内容 |
三、 反思与评价 |
第四章 新时期的科技政策(1977—1999年) |
一、 新时期科技政策确立的背景 |
(一) 建国以来科技政策决策方面的经验教训 |
(二) 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 |
(三)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 |
二、 科技政策的转折——拨乱反正 |
(一) 科学大会实现科技政策的重大转折 |
(二) 拨乱反正的具体措施 |
三、 全面系统的科技政策的提出 |
(一) 新时期科技发展方针的确定 |
(二) 科技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三) 科技体制改革的兴起 |
(四) 科技发展层次和若干计划的提出 |
四、 科教兴国——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 |
(一)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背景和基础 |
(二)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
(三)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中的科技政策 |
(四)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
五、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科技政策总评 |
一、 新中国科技政策总评 |
(一) 主要特征:新中国的科技政策与政治路线密切关联 |
(二) 主要目标: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为核心 |
(三)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
(四) 主要内容:规划模式 |
二、 启示与建议 |
(一) 政策的稳定压倒一切 |
(二) 用民主和科学的方法管理科学技术 |
(三) 勿忘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科技观点 |
(四) 解决科技发展深层次问题的政策性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与书目 |
后记 |
四、我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编写出《地质学简史》(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D]. 武晶. 天津大学, 2017(10)
- [2]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D]. 刘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3]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D]. 毛小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D]. 李金航. 苏州大学, 2013(11)
- [6]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以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为个案[D]. 郑雪松.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7]“八十年代”史学谱[D]. 郭震旦. 山东大学, 2010(09)
- [8]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 赵平. 复旦大学, 2007(06)
- [9]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06)
- [10]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 崔禄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