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来酸酐的接枝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程[1](2020)在《PVC氯化原位接枝及共混制备木材/PVC胶粘剂、结构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采用两种方式制备木材/PVC胶粘剂,一是采用氯化原位接枝的方法——聚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CPVC-cg-MAH),作为胶粘剂主体;二是采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制备。对于CPVC-cg-MAH的制备不同于以往高温引发,而是采用低温紫外光引发。论文探究了低温条件下,紫外光引发和热引发的贡献。通过1H-NMR分析,发现在低温紫外光能促进MAH的接枝,甚至使接枝速率高于氯取代速率;大分子链的氯取代速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隔离剂SiO2的加入量也会对CPVC-cg-MAH的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SiO2加入量为12份时,最有利于CPVC-cg-MAH的接枝;溶剂为胶粘剂提供良好的流动性,帮助胶粘剂渗入被粘材料内部,提高粘结性能。对于CPVC-cg-MAH这一特殊结构的聚合物,单一溶剂很难满足完全溶解的需求。本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根据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提出四氢呋喃/1,2-二氯乙烷型复合溶剂,它能够完全溶解CPVC-cg-MAH,提供优良的溶解性能。作为胶粘剂,粘合强度非常重要,本论文就木材/PVC的胶粘强度作为重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影响胶粘剂的粘合强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聚合物结构、粘合剂组成、粘合工艺等因素。本课题采用1H-NMR、FTIR、GPC、SEM、拉力试验机以及旋转黏度计等实验设备和酸碱滴定等实验方法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包括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链结构、氯含量、接枝率等,建立了结构与粘合强度等性能的依赖关系;同时溶剂中四氢呋喃比例、固含量、SiO2份数等对粘合剂粘合性能的影响也被讨论。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提高四氢呋喃比例会明显改善粘合剂流动性从而提高粘合强度;适当的提高氯含量以及接枝率亦会明显提高粘合强度;胶粘剂的固含量在12%左右,隔离剂SiO2用量在12份左右,无压制板温度为110℃时,粘合板材的粘合强度最好。最后,为方便工业化实施,对共混型胶粘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利用已工业化、方便可得的CPVC和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共混原位聚合,形成海岛结构,在相界面两相聚合物形成互穿,达到高粘合效果。共混胶粘剂的制备主要对制备过程进行初探,论证了制备过程的可行性,对产物的聚集态结构,及其跟随影响因素产生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初步表征。该部分内容以探究其规律为主,并提出观点。
李盛涛,王诗航,李建英[2](2018)在《高压直流电缆料的研发进展与路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流输电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高压直流电缆是直流输电的关键电力设备。然而,直流电缆料与屏蔽料被国外企业长期垄断,我国不能大规模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的高压直流电缆用绝缘料,因此现阶段急需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端电缆料以提升电力设备的国产化率。按照技术需求、研发路径和发展设想三个方面全面综述了高压直流电缆料的研发进展。首先探讨了直流电缆料对包括介电强度、电场分布、空间电荷输运等电性能的技术需求;其次分析了高纯净度电缆料、纳米复合电缆料、共混复合电缆料、接枝改性电缆料和直流电缆屏蔽料等五个研发路径的现状、优势与不足、陷阱特性和发展方向;最后对未来直流电缆料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采用电荷陷阱理论构建了直流绝缘特性之间的关联,获得了电荷陷阱行为对直流绝缘特性的影响机制,归纳了各路径下电缆绝缘料的陷阱特性及其调控方法。该研究可为我国新型高端直流电缆料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周凌[3](2017)在《基于棉副产物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在生物质复合材料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棉花产量第一大国,棉花作物中除棉纤维和棉籽油,棉花秸秆、棉籽壳等副产物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纳米纤维素,包括纤维状纳米纤维素、棒状纳米纤维素晶体及球状纳米纤维素晶体等,是一种天然纳米材料,本身具有高强度和长径比,可降解,无毒等优势,其在生物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非常有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以棉副产物“棉花秸秆”和“棉籽壳”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多种物理、化学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素,并将其与聚乙烯醇、聚葵二酸甘油酯、聚乳酸等高分子复合,制备全新生物质复合材料,系统研究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工作对促进棉副产物的高值化回收利用提供了思路。论文首先采用碱高温蒸煮和酸性亚氯酸钠漂白连续处理方法,从棉花秸秆中得到纯纤维素,研究了制备工艺对产物化学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碱浓度为12.5%时,纤维素的结晶度最高,达到64.9%,且纤维素晶型能够维持为I型,此时纤维素含量为68.5%。经过两次酸性亚氯酸钠漂白后,纤维素中的木质素含量降到0.5%以下,得到纯棉秆纤维素。采取硫酸水解法可制备棒状纳米纤维素晶体,提高酸浓度和延长反应时间均能促进纤维素无定形区的水解,且得到的纳米纤维素晶体尺寸越小,最佳酸水解条件是液固比(硫酸溶液体积/纤维素质量)为15 mL/g,反应温度50℃,酸浓度65wt.%,反应时间1小时,此时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晶体直径约在10-30nm,长度在100-300nm之间。化学处理能够除去棉秆纤维中热稳定差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从而提高纤维的热稳定性,但是硫酸水解后纳米纤维素晶体的热稳定性下降。将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晶体与聚乙烯醇(PVA)复合,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加入能够有效的提高PVA薄膜的力学性能,当纳米纤维素晶体添加量在3 wt.%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分别达到40MPa和860%,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加入提高了PVA的结晶温度。以乙醇为共溶剂,在聚葵二酸甘油酯(PGS)预聚体中掺杂棉秆纳米纤维素晶体(CNCs)后,通过高温固化制备了新型的PGS/CNCs全生物质弹性体材料,并通过力学性能、热性能、溶胶-凝胶及吸水性能等测试研究了CNCs对PGS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CNCs的增强机理。对CNCs进行醋酸酯化改性,并对比了改性前后复合体系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NCs用量的增加,PGS基体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均有较大提高,同时材料的弹性变化不大;凝胶-溶胶测试显示CNCs的加入促使PGS凝胶化程度的增加,凝胶含量提高。延长交联固化时间能够同时提升纯PGS与PGS/CNCs复合材料的交联程度,进而提高其力学强度。醋酸酯化改性可以提高CNCs与PGS的相容性,但力学强度相比未改性CNCs略微降低。CNCs具有调控PGS基体降解速率的作用,添加2 wt.%的CNCs时,PGS/CNCs复合体系的降解速率最大。通过机械研磨-高压均质连续处理、超声辅助混合酸水解和硫酸水解从棉籽壳纤维中分别制备了纤维状纳米纤维素(CNFs)、球型纳米纤维素晶体(SCNCs)和棒状纳米纤维素晶体(CNCs),并研究了其形貌、表面性质、结晶结构及热稳定性等性质。XRD结果表明,经过10%碱处理得到的棉籽壳纤维素晶型为I/II杂化型,其中CNCs的II型比例最高;zeta电位分析显示CNCs的表面电荷最高,SCNCs及CNFs依次下降,原因是酸水解引入了大量带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热稳定性方面,CNFs最好,CNCs最差,这是因为CNCs表面负载的硫酸根离子催化降解作用所致。三种CNs的水悬浮液都显示为剪切变稀的流体流变行为,其中同一剪切速率下,CNFs的粘度最高,CNCs最低。动态流变测试结果CNFs为粘弹性类固态流体行为,SCNCs在高浓度时为粘弹性类固态流体行为,低浓度时为凝胶态流体行为,CNCs为粘性流体行为。CNs形貌是影响其水悬浮液流变行为的重要因素,尺寸越大的CNs(直径及长度),粘度更高,流变行为越复杂,且相行为趋向于粘弹性固态。对于PVA/CNs水溶液体系的流变行为,PVA的浓度、CNs的形貌及添加份数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VA浓度决定体系粘度的范围,CNs形貌具体影响流变行为的特性,CNs的添加份数决定粘度及溶液相态转变所需的角频率。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CNCs改性物,并通过红外表征了其结构。表面元素分析可知,CNCs单个葡萄糖结构单位上MA的基团数约在0.38-0.4之间。在高温和DCP引发剂作用下,可以使PLA与MACNCs原位形成化学键,从而增强了PLA与CNCs之间的界面结合力。通过SEM照片可以看出,未改性的CNCs在PLA基体中团聚严重且界面结合较差,马来酸酐改性后CNCs在PLA基体中分散性得到改善,但界面结合仍较弱,原位反应后界面结合力大幅增强,CNCs在拉伸中不会从PLA基体中拔出。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纯PLA的最大拉伸强度(UTS)和杨氏模量(YM)分别为52.1和1130MPa,添加5wt%未改性CNCs的PLA复合材料(PCr5)的UTS和YM分别为32.5和696MPa,添加5wt%马来酸酐改性CNCs的PLA复合材料(PCm5)的UTS和YM分别为43.1MPa和920MPa,添加5wt%马来酸酐改性CNCs并原位反应后的PLA复合材料(PDCm5)的UTS和YM分别为56.3MPa和1550MPa,而断裂伸长率相比纯PLA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PCm体系高于PCr和PDCm体系。DMA测试表明材料在玻璃态与橡胶态的储能模量均提高,其中PDCm体系提高最多。在30和80℃时,PDCm5的储能模量分别达到4050MPa和873MPa,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先下降后上升。DSC测试表明CNCs和未交联的MACNCs的加入对PLA的结晶及熔融行为影响不大,而交联后的体系中MACNCs对PLA分子链的限制能力由于化学键而大大增强,导致PLA的结晶温度上升最大。采用2-溴异丁酰溴和叠氮化钠连续取代CNCs表面羟基,红外测试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表面含叠氮基团的CNCs-N3改性物。以DCC/DMAP为催化剂,采用4-戊炔酸酯化聚己内酯二醇(PCL diol)末端的羟基,红外及氢谱核磁共振测试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末端带乙炔基团的PCL diol-C≡CH改性物。以CuBr/PMDETA为催化剂,采用铜催化叠氮-炔烃Huisgen环加成点击化学法成功在CNCs表面接枝上了PCL diol大分子聚合物。热重测试表明,CNCs-PCL接枝物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常艳杰[4](2016)在《PP/PA6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熔融接枝法和预辐射接枝法制备了聚丙烯(PP)接枝马来酸酐(MAH)产物(PP-g-MAH),对这两种不同的接枝方法进行了比较。探索了单体MAH的用量、接枝反应的时间、接枝时的温度等参数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接枝率通过化学滴定测得。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表明MAH成功接枝到PP大分子链上。样品表面的元素分析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得。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所的接枝产物的结晶度及晶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熔融接枝和预辐射接枝制得的PP-g-MAH接枝率最高分别为0.53%和0.67%。采用预辐射接枝法制备出的PP-g-MAH接枝率较高,反应操作较为简单。向聚丙烯/聚酰胺6(PP/PA6)共混物中加入不同份数的相容剂PP-g-MAH,以得到综合性能最好的合金配比。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图像(SEM)可以看出,PP、PA6两相共混物,分散相PA6在PP基体中颗粒尺寸较大分散不均匀,加入4wt%PP-g-MAH后,PA6颗粒尺寸明显变小,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变好。当PP-g-MAH为6wt%时,冲击强度达到24.90kJ/m,相较于未添加相容剂的组分,提高了20.46%。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相容剂的加入对PP,PA6结晶的影响,过量PP-g-PA6的生成会抑制PA6分子链的规整性,导致其结晶度降低。通过热重(TG)分析了材料的热稳定性,探索了热稳定性与材料结晶性能的关系。通过动态热力学分析(DMA)表征了PP/PA6合金储能模量,加入6wt%PP-g-MAH时储能模量最高,与冲击强度相对应,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改变表明体系相容性变好。通过溶液接枝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EPDM-g-MAH),加入到PP/PA6共混体系中,加入量为10wt%时,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49.86%。加入EPDM-g-MAH,在增加体系相容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PP/PA6共混体系的韧性,从而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
周建,姚进,张立芬,李晗,周慧云,范群福,徐晓冬[5](2014)在《在超临界CO2中进行的PP固相接枝改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性价比高,聚丙烯(PP)成为增长最快的通用塑料,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和管材方面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聚丙烯自身的非极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向聚丙烯主链上接枝极性单体是改善其极性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接枝改性方法有:溶液接枝、熔融接枝、等离子体处理、表面可控活性聚合以及超临界CO2状态下接枝等。其中超临界CO2由于溶解单体能力强,对聚合物基体也有很好的溶胀能力,且阻燃性好、无毒以及价格相对低廉,克服了传统接枝方法存在的操作工艺复杂,溶剂不易回收等缺点,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从超临界CO2协助固相接枝改性机理、接枝单体的选择、影响过程的因素以及超临界CO2协助固相接枝的应用等方面出发,系统阐述了超临界CO2协助PP固相接枝改性近些年来的研究概况。
邹梦娇,陈福林,岑兰,周彦豪[6](2013)在《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来酸酐(MAH)作为一种多官能团的高活性有机物常被用作第二单体对聚合物进行功能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MAH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配方和工艺条件,总结了MAH接枝聚合物作为增容剂、填料改性剂和分散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马来酸酐接枝物在增容、改善界面性能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祝宝东[7](2013)在《聚丙烯接枝改性及其与蒙脱土填充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丙烯(PP)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但普通PP存在韧性差、低温易脆断和极性小等不足,这些缺点极大的限制了PP的应用范围。目前,关于PP功能化改性在材料制备和性能领域备受关注,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借助固相接枝、水悬浮接枝等方法,成功实现了 PP接枝改性,并制备了性能优异蒙脱土(MMT)填充PP纳米复合材料。首先研究了小分子物质从PP表面扩散至内部的扩散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小分子物质的扩散速度与温度、时间、浓度及PP粒径有关。界面剂在扩散至PP内部的同时,对PP有一定的溶胀作用,可提高单体、引发剂的扩散速度;超声波处理能明显加快小分子物质的扩散速度,所研究的小分子扩散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Vcyclohexane>VSt>VMAH>VAIBN.其次用固相接枝法、水悬浮接枝法制备了 PP接枝MAH、St共聚物(PP-g-MAH/St),研究了氧化聚丙烯(OPP)的制备、存储及接枝特点,分析了接枝共聚反应机理,并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引发剂浓度、界面剂含量、单体含量及配比等对接枝反应均会产生一定影响。无论是固相接枝体系还是水悬浮接枝体系,St都能明显提高MAH接枝率、接枝效率;随接枝率的增大,接枝产物分子量增大、熔体强度提高、亲水性进一步改善、热稳定性增加,接枝存在从外到内的梯度分布,接枝共聚物具有诱导β成核的作用。OPP中过氧化物含量与引发剂浓度、温度及空气流速等有关;惰性气氛和低温对OPP储存有利;单体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可高达3.55%、73.65%,但接枝产物存在一定降解、热稳定性有所降低。最后对MMT进行了有机改性,并利用熔融插层法制备PP/MMT、PP/MMT/POE复合材料。分析了MMT有机改性及插层机理,用FTIR、MFR、TG、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形成了高层间距有序的有机蒙脱土结构。对PP/MMT复合体系而言,加入一定量OMMT和接枝率适当PP-g-MAH/St能改善蒙脱土与聚丙烯基体的相容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及热稳定性能。材料的拉伸强度达34.75 MPa,冲击强度达8.45 kJ·cm-1,热失重50%温度比原料PP高出近70℃。对PP/MMT/POE复合体系而言,当POE含量为15%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13.70kJ·cm-1,比原料PP提高了 176%,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蒙脱土层间距由1.94nm 扩大至3.71 nm、8.88 nm。PP-g-MAH/St比市售PP-g-MAH相容剂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及热稳定性能好。
郑超[8](2013)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PP)是一种应用广泛、性能优良的通用高分子材料,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常添加无机填料进行改性,但由于聚丙烯与无机填料之间有极性的差异,导致其不能很好地相容,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性能,限制了其应用,因此解决相容性成为问题的关键,通常解决方法是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物。本文以工业化生产为目标,研究了熔融接枝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了所制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玻纤增强聚丙烯性能的影响。首先,以SHJ-20挤出机为反应挤出设备,考察了不同引发剂体系对马来酸酐的接枝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过氧化二异丙苯为较优引发剂。进而考察了马来酸酐、引发剂以及第二单体苯乙烯的添加浓度对马来酸酐的接枝率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了实验室的SHJ-20挤出机上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最优原料配比为PP:MAH:DCP:St=100:4.5:0.3:2,产品的马来酸酐接枝率为1.45%。其次,以实验室小试所优化的工艺为基础,设计了16组制备工艺,在工业生产装置SHJ-75挤出机上进行工业化生产试验。以接枝率和产品颜色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较优的工艺参数,但是所制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出现气味较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原料配比,制备出色泽较白,气味较小,接枝率较高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确定了SHJ-75挤出机的最优原料配比为:PP:MAH:DCP:St=100:1.2:0.4:2.5;主机温度依次为140℃,170℃,190℃,190℃,190℃,190℃,190℃,190℃,190℃,210℃,210℃,170℃,180℃;主机和喂料转速都为18Hz。产品性能指标如下:马来酸酐接枝率为1.09%,熔指为96g/min。最后,对所制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其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力学力学性能、结晶性能以及结晶动力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能够明显改善玻纤增强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抗冲击性能,冲击强度从33.8J/m提高到52.7J/m,提高了55.9%。但对于结晶性能影响不大。结晶动力学的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的加入没有改变玻纤增强聚丙烯的成核生长方式。
朱效杰[9](2013)在《物理发泡的制备和性能以及表面改性研究》文中认为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出了含甲基丙烯酸的高温发泡微球。在低温发泡微球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况下,在传统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基础上,加入甲基丙烯酸单体大大提高了微球的发泡性能。通过对发泡微球的显微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后,确定了影响微球多核形态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改进配方避免了多核形态的出现。通过粒径分析、热机械分析以及热失重分析等一些分析方法对微球发泡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微球发泡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低温发泡微球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微球壳层表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了提高微球在各种条件下的使用性能,可以在微球表面进行表面接枝改性。本文通过引发剂浸润附着和臭氧处理两种方法处理微球,再将处理后的微球与所需要接枝的亲水性或亲油性单体反应,最终得到所需要的接枝微球。通过酸碱滴定、热台显微镜、热机械分析、热失重分析、粒径分析和测定水接触角等一系列分析方法对微球接枝前后进行了对比测试,得到了包括接枝率、发泡倍率和效果、发泡剂含量、粒径分布和水接触角等各类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整理,确定了微球接枝反应的可行性并得出了影响接枝率的因素。
李柯燃,杨锋,向明[10](2012)在《控制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副反应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反应机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螺杆转速、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综述了熔融接枝过程中控制副反应发生的方法,包括加入给电子体、共聚单体、新型引发剂或复配引发剂以及加入其他有机物添加剂,同时比较了加入这些物质的有效性。展望了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发展趋势。
二、马来酸酐的接枝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来酸酐的接枝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PVC氯化原位接枝及共混制备木材/PVC胶粘剂、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CPVC与 CPVC-cg-MAH |
1.1.1 CPVC概述 |
1.1.1.1 CPVC的生产工艺 |
1.1.1.2 PVC的改性 |
1.1.2 CPVC-cg-MAH概述 |
1.1.2.1 CPVC-cg-MAH的理化性质与性能 |
1.1.2.2 CPVC-cg-MAH的结构与表征 |
1.2 氯化原位接枝概述 |
1.2.1 氯化原位接枝接枝原理 |
1.2.2 氯化原位接枝产物的结构特点 |
1.2.3 氯化原位接枝的应用 |
1.2.3.1 抑制小分子的迁移 |
1.2.3.2 改善相容性 |
1.2.3.3 胶粘剂与涂料领域 |
1.3 木材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4 PVC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5 CPVC与 PMMA的共混及其表征 |
1.6 高聚物的溶解 |
1.6.1 高聚物的溶解过程 |
1.6.2 高分子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判定 |
1.6.3 溶剂的选择 |
1.6.3.1 “相似相容”原则 |
1.6.3.2 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
1.6.3.3 Huggins参数小于1/2 的原则 |
1.6.3.4 溶剂化原则 |
1.7 胶粘剂的黏附机理 |
1.8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性 |
第二章 PVC/木材胶粘剂——CPVC-cg-MAH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实验装置的建立 |
2.2.4 实验步骤及相关表征 |
2.2.4.1 CPVC-cg-MAH的合成 |
2.2.4.2 接枝率的测定 |
2.2.4.3 氯化原位接枝产物粒径的表征 |
2.2.4.4 扫描电镜(SEM)表征 |
2.2.4.5 核磁共振氢谱 |
2.2.4.6 分子量及分布测试 |
2.2.4.7 凝胶含量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iO_2对氯化原位接枝的影响 |
2.3.1.1 SiO_2加入量对产物接枝率(GD)的影响 |
2.3.1.2 SiO_2对产物粒径的影响 |
2.3.1.3 SiO_2/MAH混合的微观形貌 |
2.3.2 低温紫外光引发制备CPVC-cg-MAH |
2.3.2.1 低温紫外光引发反应速率 |
2.3.2.2 低温紫外光引发对分子结构的影响 |
2.3.3 低温紫外光引发与高温引发的比较 |
2.3.3.1 反应过程分析 |
2.3.3.2 反应速率的比较 |
2.3.3.3 链结构比较 |
2.3.3.4 接枝率比较 |
2.3.3.5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
2.3.3.6 高温与低温紫外光引发产物的凝胶含量与双键含量分析 |
2.3.3.7 高温和低温紫外光引发模型的建立 |
2.4 结论 |
第三章 CPVC-cg-MAH粘合强度及影响因素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3.2.3 胶粘剂的制备 |
3.2.4 剥离样板的制备 |
3.2.5 相关测试及表征 |
3.2.5.1 黏度测试 |
3.2.5.2 粘合强度测试 |
3.2.5.3 扫描电镜(SEM)表征 |
3.2.5.4 氯含量的计算 |
3.2.5.5 分子量及其分布测试 |
3.2.5.6 接枝率的测定 |
3.2.5.7 核磁共振氢谱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VC-cg-MAH溶剂的选择 |
3.3.1.1 单一溶剂 |
3.3.1.2 复合溶剂 |
3.3.1.3 复合溶剂与单一溶剂粘合性能比较 |
3.3.2 复合溶剂中四氢呋喃比例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
3.3.3 固含量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
3.3.4 SiO_2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
3.3.5 氯含量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
3.3.6 接枝率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
3.3.7 压制温度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
3.3.8 压制时间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
3.3.9 热引发以及紫外引发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
3.3.10 CPVC-cg-MAH胶粘剂粘合模型的建立 |
3.4 结论 |
第四章 CPVC/PMMA原位聚合胶粘剂的制备、表征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4.2.3 溶液法CPVC/PMMA胶粘剂的制备 |
4.2.3.1 实验装置 |
4.2.3.2 具体实验步骤 |
4.2.4 固相法制备CPVC/PMMA胶粘剂 |
4.2.4.1 实验装置 |
4.2.4.2 具体实验步骤 |
4.2.5 固相法制备CPVC-cg-MAH/PMMA和 CPVC-cg-MMA/PMMA胶粘剂 |
4.2.6 相关表征与测试 |
4.2.6.1 粘合强度测试 |
4.2.6.2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
4.2.6.3 CPVC/PMMA的红外光谱(FT-IR)表征 |
4.2.6.4 CPVC/PMMA的 DSC表征 |
4.2.6.5 CPVC/PMMA的扫描电镜(SEM)表征 |
4.2.6.6 CPVC/PMMA的凝胶含量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PVC/PMMA胶粘剂的制备工艺 |
4.3.1.1 不同引发剂用量下MMA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
4.3.1.2 CPVC对 PMMA转化率的影响 |
4.3.1.3 MMA的转化率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
4.3.1.4 不同引发剂用量对粘合强度的影响 |
4.3.1.5 不同引发剂用量PMM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
4.3.1.6 小结 |
4.3.2 CPVC/MMA固相原位聚合 |
4.3.2.1 不同MMA加入量对CPVC/PMMA粘合强度的影响 |
4.3.3 CPVC/PMMA结构分析 |
4.3.3.1 CPVC/PMMA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3.3.2 CPVC/PMMA相容性 |
4.3.3.3 CPVC/PMMA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4.3.3.4 CPVC/PMMA的凝胶含量分析 |
4.3.3.5 CPVC/PMMA的微观形貌 |
4.3.3.6 CPVC/PMMA聚合体系的反应过程 |
4.3.4 CPVC接枝共聚物/PMMA聚合体系的表征与性能 |
4.3.4.1 CPVC接枝共聚物与PMMA的相容性 |
4.3.4.2 CPVC接枝共聚物与PMMA聚合体系的粘合强度分析 |
4.3.4.3 CPVC接枝共聚物与PMMA聚合体系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分析 |
4.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高压直流电缆料的研发进展与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直流绝缘性能与电荷陷阱理论 |
1.1 直流介电强度 |
1.2 直流空间电荷特性 |
1.3 直流电导率特性 |
1.4 电荷陷阱理论 |
2 高压直流电缆料的研发路径 |
2.1 高纯净度电缆料 |
2.1.1 发展现状 |
2.1.2 优势与不足 |
2.1.3 陷阱特性 |
2.1.4 发展设想 |
2.2 纳米复合电缆料 |
2.2.1 发展现状 |
2.2.2 优势与不足 |
2.2.3 陷阱特性 |
2.2.4 发展设想 |
2.3 环保型共混电缆料 |
2.3.1 发展现状 |
2.3.2 优势与不足 |
2.3.3 陷阱特性 |
2.3.4 发展方向 |
2.4 接枝改性电缆料 |
2.4.1 发展现状 |
2.4.2 优势与不足 |
2.4.3 陷阱特性 |
2.4.4 发展方向 |
2.5 直流电缆用屏蔽料 |
2.5.1 发展现状 |
2.5.2 发展方向 |
3 高压直流电缆料的发展设想 |
4 结论 |
(3)基于棉副产物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在生物质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纤维素 |
1.2.1 棉副产物现状 |
1.2.2 纳米纤维素的简介及优势 |
1.2.3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1.2.4 纳米纤维素加工及改性 |
1.3 生物质高分子概述 |
1.3.1 生物质及降解高分子定义,降解机理及评价 |
1.3.2 生物质高分子的分类及介绍 |
1.3.3 生物质高分子的研究方向、进展及未来 |
1.4 纳米纤维素在生物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论文主要内容 |
1.5.3 本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棉花秸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碱处理及漂白前后棉秆纤维化学组分 |
2.3.2 碱处理棉秆纤维素晶体结构及结晶度 |
2.3.3 碱处理及漂白处理纤维化学结构 |
2.3.4 酸水解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及其形貌的透射电镜(TEM) |
2.3.5 化学处理对棉秆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 |
2.3.6 化学处理各阶段棉秆纤维的热稳定性 |
2.3.7 PVA/CNC复合膜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8 PVA/CNC复合膜材料的热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葵二酸甘油酯/纳米纤维素复合生物质弹性体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GS/CNCs弹性体的微观形貌 |
3.3.2 PGS/CNCs的化学结构 |
3.3.3 PGS/CNCs拉伸性能 |
3.3.4 CNCs的酯化改性对PGS/CNCs复合材料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5 PGS/CNCs复合弹性体的溶胶-凝胶含量及溶胀度 |
3.3.6 PGS/CNCs的亲水性能 |
3.3.7 PGS/CNCs的热性能分析 |
3.3.8 仿体内降解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棉籽壳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在PVA溶液中形貌-流变行为关系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棉籽壳中纤维素的制备及表征 |
4.3.2 各阶段产物的组分结构 |
4.3.3 各阶段产物的晶体结构 |
4.3.4 CNs的形貌结构 |
4.3.5 冷冻干燥CNs的微观形貌结构 |
4.3.6 CNs的表面电荷 |
4.3.7 各阶段产物的热稳定性 |
4.3.8 CNs水悬浮液的静态及动态流变行为 |
4.3.9 PVA/CNs溶液的静态及动态流变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来酸酐改性纳米纤维素及原位反应增强聚乳酸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马来酸酐接枝CNCs的化学结构及表面元素含量 |
5.3.2 PLA/MACNCs的原位反应机理及红外结构 |
5.3.3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5.3.4 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动态机械性能 |
5.3.5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点击化学”的聚己内酯大分子修饰纳米纤维素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方法 |
6.2.3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NCs-Br及CNCs-N_3的结构分析 |
6.3.2 PCL diol和PCL diol-C≡CH的结构分析 |
6.3.3 点击化学法合成CNCs-PCL diol的结构分析 |
6.3.4 各阶段产物的表面元素分析 |
6.3.5 各阶段产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PP/PA6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P、PA6简介 |
1.2.1 PP简介 |
1.2.2 PA6简介 |
1.2.3 PP/PA6合金的简介及研究进展 |
1.3 聚丙烯的接枝改性方法 |
1.3.1 溶液接枝 |
1.3.2 辐射接枝聚合 |
1.3.3 固相接枝聚合法 |
1.3.4 熔融接枝聚合 |
1.4 高分子合金的分类 |
1.4.1 机械共混 |
1.4.2 互穿网络结构聚合物 |
1.4.3 接枝共聚物 |
1.4.4 嵌段共聚物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聚丙烯熔融接枝和预辐射接枝马来酸酐的比较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2 PP-g-MAH的制备 |
2.2.3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AH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
2.3.2 温度对预辐射PP-g-MAH接枝率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预辐射PP-g-MAH接枝率的影响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6 DSC分析 |
2.3.7 WAXD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P-g-MAH用量对PP/PA6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仪器及设备 |
3.2.2 PP/PA6合金的制备 |
3.2.3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P/PA6合金形貌的SEM分析 |
3.3.2 冲击性能 |
3.3.3 DSC测试 |
3.3.4 DMA分析 |
3.3.5 热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PDM-g-MAH及PP/PA6/PP-g-MAH/EPDM-g-MAH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仪器及设备 |
4.2.2 EPDM-g-MAH的制备 |
4.2.3 PP/PA6/PP-g-MAH/EPDM-g-MAH的制备 |
4.2.4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PDM-g-MAH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2 PP/PA6/PP-g-MAH/EPDM-g-MAH合金微观形貌分析 |
4.3.3 PP/PA6/PP-g-MAH/EPDM-g-MAH合金冲击性能分析 |
4.3.4 PP/PA6/PP-g-MAH/EPDM-g-MAH合金DMA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在超临界CO2中进行的PP固相接枝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临界CO2协助PP固相接枝改性机理 |
2 接枝单体的选择 |
2.1 酸酐类单体 |
2.2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 |
2.3 不饱和羧酸类单体 |
2.4 其它单体 |
3 接枝率的影响因素 |
3.1 溶胀压力 |
3.2 溶胀温度和时间 |
3.3 引发剂 |
3.4 接枝单体 |
3.5 反应温度和时间 |
4 超临界CO2辅助固相接枝的应用 |
4.1 改善膜表面的亲水性和渗透性 |
4.2 改善膜表面的生物相容性 |
4.3 大分子偶联剂 |
5 结语 |
(6)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MAH接枝聚合物的制备 |
1.1 熔融接枝法 |
1.2 溶液接枝法 |
1.3 固相接枝法 |
1.4 悬浮接枝法 |
2 MAH接枝改性聚合物的应用 |
2.1 MAH作为共混聚合物的增容剂 |
2.2 MAH作为填料的改性剂和分散剂 |
3 结 语 |
(7)聚丙烯接枝改性及其与蒙脱土填充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丙烯概述 |
1.1.1 聚丙烯的发展历史 |
1.1.2 聚丙烯的应用领域 |
1.2 聚丙烯接枝改性 |
1.2.1 溶液接枝法 |
1.2.2 熔融接枝法 |
1.2.3 固相接枝法 |
1.2.4 辐射接枝法 |
1.2.5 水悬浮接枝法 |
1.2.6 其他接枝法 |
1.2.7 接枝机理 |
1.3 聚丙烯填充改性 |
1.3.1 蒙脱土的结构 |
1.3.2 蒙脱土的插层原理 |
1.3.3 蒙脱土改性剂 |
1.3.4 蒙脱土填充聚丙烯改性 |
1.3.5 增强增韧机理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聚丙烯中小分子物质扩散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P中小分子物质扩散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丙烯接枝功能化改性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P固相接枝 |
3.3.2 PP水悬浮接枝 |
3.3.3 OPP水悬浮接枝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蒙脱土有机改性 |
4.3.2 PP/MMT复合体系 |
4.3.3 PP/MMT/POE复合体系 |
4.4 不同相容剂制备复合材料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
1.3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反应机理 |
1.4 熔融接枝反应中影响接枝率的因素 |
1.4.1 引发剂的影响 |
1.4.2 马来酸酐浓度的影响 |
1.4.3 螺杆转速及长径比的影响 |
1.4.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1.4.5 第二单体的影响 |
1.5 接枝产物的表征 |
1.5.1 酸碱滴定法 |
1.5.2 红外光谱分析法 |
1.5.3 核磁共振分析法 |
1.5.4 接枝物流动性表征 |
1.6 马来酸酐熔融法接枝聚丙烯的应用 |
1.6.1 在高分子共混物中的应用 |
1.6.2 在PP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6.3 在无机粒子填充PP复台材料中的应用 |
1.6.4 在PP/粘土插层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7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
1.8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实验室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酸碱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2.2.4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与纯化测试 |
2.2.5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的玻纤增强聚丙烯样品的制作 |
2.2.6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的玻纤增强聚丙烯样条的制作 |
2.2.7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引发剂对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接枝率的影响 |
2.3.2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制备配方的选择和优化 |
2.3.3 自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偶联剂对玻纤增强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4 组分St、MAH和DCP的添加浓度对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制备的工业放大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酸碱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3.2.4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与纯化测试 |
3.2.5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的玻纤增强聚丙烯样品的制作 |
3.2.6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的玻纤增强聚丙烯样条的制作 |
3.2.7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双螺杆挤出机的设计和选型 |
3.3.2 在SHJ-75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的放大反应挤出实验 |
3.3.3 工业放大工艺的优化 |
3.3.4 工业放大工艺的进一步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应用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的玻纤增强聚丙烯样品的制作 |
4.2.4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的玻纤增强聚丙烯样条的制作 |
4.2.5 标准样条性能测试 |
4.2.6 扫描电镜观察 |
4.2.7 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结晶行为研究 |
4.3 结晶理论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玻纤增强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2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玻纤增强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
4.4.3 冲击断面形貌和界面结合分析 |
4.4.4 玻纤增强聚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物理发泡的制备和性能以及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泡技术 |
1.1.2 典型的工业泡沫塑料 |
1.2 微胶囊化技术 |
1.2.1 微胶囊化简介 |
1.2.2 微胶囊结构和材料 |
1.2.3 一般的封装方法 |
1.3 悬浮聚合 |
1.4 可膨胀聚合物微球 |
1.4.1 一般制造方法 |
1.4.2 可膨胀微球的应用 |
1.5 原料的选择 |
1.5.1 单体的选择 |
1.5.2 引发剂的选择 |
1.5.3 发泡剂的选择 |
1.5.4 分散剂的选择 |
1.5.5 关于其他反应原料 |
1.6 关于甲基丙烯酸的简介 |
1.6.1 甲基丙烯酸的基本性质 |
1.6.2 甲基丙烯酸的制备方法 |
1.6.3 甲基丙烯酸的应用 |
1.6.4 甲基丙烯酸在可膨胀微球方面的应用 |
1.7 微球表面接枝改性 |
1.7.1 表面接枝概述 |
1.7.2 表面接枝聚合反应实施方法 |
1.7.3 表面接枝的应用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8.1 课题研究目的 |
1.8.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发泡微球合成实验方法 |
2.3.1 水相和油相目的配制 |
2.3.2 均化与反应 |
2.4 微球性能测试方法 |
2.4.1 微球的粒径测试 |
2.4.2 微球的发泡性能分析 |
2.5 微球表面接枝实验方法 |
2.5.1 微球表面处理 |
2.5.2 接枝反应 |
2.6 微球表面接枝的表征 |
2.6.1 过氧化氢浓度的测定 |
2.6.2 端基滴定法测定接枝率 |
2.6.3 热失重分析微球表面接枝率 |
2.6.4 热机械分析微球发泡性能 |
2.6.5 微球粒径分析 |
2.6.6 水接触角 |
第3章 含甲基丙烯酸发泡微球的发泡性能研究 |
3.1 微球的壳层结构分析 |
3.2 微球的发泡性能分析 |
3.3 影响微球发泡性能的因素 |
3.3.1 单体配比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3.3.2 粒径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3.3.3 发泡剂用量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3.3.4 发泡剂组成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3.3.5 交联剂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3.3.6 引发剂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3.3.7 耐溶济性能的研究 |
3.3.8 样品存放时间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第4章 含甲基丙烯酸发泡微球的形态研究 |
4.1 反应时间对微球形态的影响 |
4.2 引发剂对微球形态的影响 |
4.3 粒径的影响 |
4.4 发泡剂用量的影响 |
4.5 发泡剂组成的影响 |
4.6 交联剂的影响 |
4.7 单体配比的影响 |
第五章 物理发泡微球的表面改性研究 |
5.1 引发剂处理微球 |
5.1.1 引发剂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5.1.2 LPO溶剂的选择 |
5.2 臭氧处理微球 |
5.3 两种处理方法接枝效果比较 |
5.3.1 端基滴定法测定接枝率 |
5.3.2 热失重分析仪分析微球表面接枝率 |
5.3.3 热机械分析仪分析接枝效果 |
5.3.4 粒径分析 |
5.3.5 水接触角测定 |
5.4 臭氧处理微球接枝苯乙烯 |
第六章 结论 |
6.1 影响微球发泡性能的主要因素 |
6.2 影响微球多核形态的主要因素 |
6.3 低温发泡微球的表面改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或已接收的论文 |
(10)控制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副反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E熔融接枝MAH的反应机理 |
2 PE熔融接枝MAH的影响因素 |
2.1 引发剂用量 |
2.2 单体用量 |
2.3 螺杆转速 |
2.4 反应温度 |
3 PE熔融接枝MAH副反应的控制方法 |
3.1 加入给电子体 |
3.2 加入共聚单体 |
3.3 加入新型引发剂或复配引发剂 |
3.4 加入其他有机物添加剂 |
4 专利研究进展 |
5 展望 |
四、马来酸酐的接枝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PVC氯化原位接枝及共混制备木材/PVC胶粘剂、结构与性能[D]. 王俊程.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高压直流电缆料的研发进展与路径分析[J]. 李盛涛,王诗航,李建英. 高电压技术, 2018(05)
- [3]基于棉副产物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在生物质复合材料中的研究[D]. 周凌.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4]PP/PA6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常艳杰. 长春工业大学, 2016(11)
- [5]在超临界CO2中进行的PP固相接枝改性研究进展[J]. 周建,姚进,张立芬,李晗,周慧云,范群福,徐晓冬. 高分子通报, 2014(11)
- [6]马来酸酐接枝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邹梦娇,陈福林,岑兰,周彦豪. 弹性体, 2013(03)
- [7]聚丙烯接枝改性及其与蒙脱土填充改性研究[D]. 祝宝东.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6)
- [8]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的研究[D]. 郑超.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9]物理发泡的制备和性能以及表面改性研究[D]. 朱效杰.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10]控制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副反应的研究进展[J]. 李柯燃,杨锋,向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