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秦霞[1](2021)在《农村妇女发挥乡村生态治理独特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妇女在乡村生态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主要有:农村妇女能够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引领生态主题活动、践行生态保护行动等。但由于农村妇女"四自"意识相对欠缺、社会地位较低、文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其在乡村生态治理中的自觉性、主体性和有效性等尚未充分发挥。应强化农村妇女"四自"意识,提高政治参与,提升文化水平,增强农村妇女参与乡村生态治理的自觉性、主体性和有效性。
梦梦[2](2020)在《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示范区。多年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因为保护的约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强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逐步实现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切实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本文选择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描述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农业人口数占比高,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农业,人口结构中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族类多样。旅游业是该地区支柱性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发展对野生动物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2.社区居民的保护意愿和认知都很强,这对于白马雪山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1)超过一半社区居民参与到野生动物巡护活动、宣传教育活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等具体保护措施活动。(2)超过95%的社区居民了解本地保护物种,熟悉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这反映了白马雪山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3)超过七成的居民认可白马雪山保护区采取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和当前的保护方式,而且愿意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及行为。3.关于白马雪山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周边社区居民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中获取的收益很少。这种相互影响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推进保护工作面临的潜在风险。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主要影响社区居民农林业生产的投入,投入增加比例超过20%的占到44.13%,这表明基于保护的要求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及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因保护限制给予的补贴很少,仅有7.58%的社区居民反映收到少量补贴。另外,社区居民在野生动物利用及生态旅游方面参与度很低,不到10%,而且这些参与的社区居民的年均收益仅为 3912.5 元。4.基层管理者的调查显示,所在村庄对自然保护的依赖程度较高,依赖度超过30%的占比达到50%。与此同时,超过五成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庄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投入了较大量的人力,但资金投入很少。为了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超过40%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农林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增加在20%以上才能够满足保护区的需要,但所在村居民并未收到任何补贴。基层管理者目前的认知对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未来持续有效发展具有较大影响。5.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当地的行业发展、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和扶贫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具体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因子主要有:(1)在积极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周边居民政策认知、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收入、周边居民性别等7个方面。(2)在负面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规划、野生动物保护约束、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周边居民职业性质等7个方面。6.通过模型分析表明,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影响;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有一些积极影响。(2)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野生动物保护规划、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论文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今后改进相关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建议,建议白马雪山全面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融合发展。
张行[3](2020)在《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多源风险与多边扰动下,恢复力是维持系统状态和服务的必有特性,生态脆弱区尤为如此。从最具操作性的景观尺度探究该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上对于揭示人类活动变化对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影响机制,实践中提出社会—生态景观的适应性管理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将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强调的“格局—过程—尺度”基本理论与方法整合应用到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的研究中,按照“社会—生态景观阶段性特征分析——社会—生态景观扰动因子与适应性因子识别——多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多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间尺度关联性探讨——宏观与微观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与优化策略”的逻辑思路展开,探讨研究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过程与特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化变迁,不同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特征存在显着的差异性。经济体制转换阶段(1980-1990年)属于乡村发展调整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整体特征表现为乡村生态环境逐步变差,社会经济开始发展复苏、农业生产动力开始释放;市场经济起步发展阶段(1990-2000年)属于市场经济起步到“退耕还林”起始阶段,该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特征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生产经济粗放式发展,社会空间分化显现;早期生态治理阶段(2000-2009年),属于米脂县大规模“退耕还林”的核心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始推行,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治理深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2009-2018年)属于第二轮“退耕还林”阶段,该阶段生态环境显着改善,社会经济开始转向稳步发展方向,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构建了宏观层面的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时空演化。研究认为生态脆弱区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系统可分为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生产系统三大核心子维度构成,分析宏观层面米脂县2000-2018年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米脂县2000-2018年生态系统恢复力、社会系统恢复力、生产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着,且均有增强趋势。时间层面上,第一阶段(2000-2009年)三子系统恢复力变化显着,第二阶段(2009-2018年)变化相对缓慢;空间层面上,生态系统恢复力呈东-西走向的带状格局,社会系统恢复力呈北低、南高空间格局,生产系统恢复力呈中部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整体达到中等水平且空间分异显着,呈中间高、东西低的空间格局。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与生态系统恢复力、社会系统恢复力、生产系统恢复力变化有明显协同关系。总体来说,区域社会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改善对区域整体景观恢复力的维持和提升起到关键的作用。“退耕还林”的实施、城镇化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不断提升的主要动力。并运用OWA方法设置情景,绘制出“不可持续导向型”、“维持现状型”和“可持续导向型”3种情景下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模拟图,从“不可持续导向型”到“维持现状型”、再到“可持续导向型”,预测的恢复力呈增强趋势且中等以上恢复力空间面积明显外扩。可以看出,系统适应性因素的重视更有利于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维持和提升,系统干扰性影响因素的增大更易诱导恢复力的下降。(3)以典型乡镇高渠乡为例,探讨微观层面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演化。与宏观尺度类似,从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生产系统三个层面构建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指标体系,分析高渠乡2012-2018年微观层面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演化。结果表明,微观尺度高渠乡2012-2018年各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分异显着。生态系统恢复力呈东北-西南方向带状相间分布,社会系统恢复力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生产系统恢复力呈中部低、周边高的分布。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总体上升11.44%。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整体呈中部低、周围高的空间格局。三子系统变化与总的景观恢复力变化有正向性关系,三子系统恢复力变化协同关系显着。总的来说,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文化的维系是乡村景观恢复力提升的基础,乡村产业经济的调整与发展是恢复力提升的动力。干扰因子对恢复力演化一直很重要,而适应能力因素对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影响有所提高,但干扰因子和适应能力因子交互有明显协同增强效应。(4)以典型乡镇高渠乡作为研究单元,通过栅格叠加方法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从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大小与恢复力变化趋势两个方面探讨微观与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间的尺度关联性。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关联性性一般,不同尺度恢复力状态不对应关系区域空间占比为48.64%。宏观尺度得出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空间状态分布结果,更有利于认识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空间趋势,而微观尺度空间分异更为复杂、精细。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变化趋势关联性性较好,不同尺度恢复力变化趋势完全对应关系与一般对应关系总的面积占比为76.89%。由于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由于受到的外部扰动因素多样,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恢复力变化差异较大,从而导致两个尺度之间的关联性不显着。此外,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与变化关联耦合性较高,完全耦合关系和较耦合关系的空间面积占比为87.17%。可见,景观系统状态与变化趋势间存在一定的对立与统一关系。(5)基于适应性管理理念提出了不同尺度的社会—生态景观的适应路径与策略。就宏观层面而言,以流域为基本评价尺度,从社会—生态景观子系统恢复力组合层面可以将米脂县流域发展权衡划分为5种类型区域:协同提升区、生态恢复区、社会发展区、生产优化区、综合整治区。就微观层面来说,根据乡村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状态大小和变化趋势特征,将研究区高渠乡各乡村景观分为优势发展型、优势稳固型、优势衰减型、新兴发展型、敏感脆弱型5大类。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应在充分认识各分区主要障碍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社会—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流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应充分识别微观不同乡村的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短期变化评价为及时、适宜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唐威[4](2020)在《基于碳效率的严寒地区村镇三生空间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发展越来越重视自然资源的全要素管理,城乡建设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在地方发展考核中占据的地位也更加重要。其中,低碳高效发展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尤其是对于生态功能重要但碳排压力较大的严寒地区村镇。本文以碳效率为研究视角,以严寒地区村镇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生产及生活空间为基本分析单元,构建村镇三生空间发展碳效率评价体系,以分析三生空间发展水平、协同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子,为村镇低碳高效建设提供评估、监督及指引功效。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碳效率、三生空间、村镇建设及综合评价方法等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严寒地区村镇总体特征和3个典型村镇三生空间发展及碳活动状况展开调查研究。采用指标对比、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等统计方法,结合归并分类法和排放系数法,解析村镇发展过程中的碳效率状态和相关影响因素。结合相关规划准则及经验,以归纳演绎思维从上述3方面做碳效率要素提取和初步筛选。运用系统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明确碳效率要素系统框架、精简提炼各层级要素内容,最终搭建起涵盖1个总目标系统、3个子系统、15个二级要素、99个三级要素的严寒地区村镇三生空间发展碳效率要素系统。以碳效率要素系统为基础,确定指标体系框架及一、二级指标,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和国内外指标体系梳理及相关文献频度统计,运用综合、分析及交叉法等指标初选方法,筛选出含147项的三级指标基础库。分析指标指向性、冗余或矛盾性及可评价程度后,结合德尔菲法,提炼和确定三级指标,从而构建起村镇三生空间发展碳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采用理想峰值、规范定量及区域最优法确定三级指标理想值,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基于上述研究,开展综合评价模型构建:(1)在考虑指标权重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指标实际与理想值间的关联度,即村镇综合碳效率水平;(2)计算各级指标关联度,测度生态、生产及生活空间碳效率的耦合协调度,构建反映二、三级指标问题程度的障碍度模型,从多维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3)结合村镇建设实际和相关研究,确定各项价值分类评价的等级标准。最后,选择范家屯镇为实证案例,评价结果表明该镇处于中级碳效率水平,三生空间发展进入深入磨合阶段,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生态基底薄弱、碳汇水平及效率偏低,公共财政及环保投入不足、产出和碳排放脱钩不明显,生活能耗偏大且用能不清洁、土地利用粗放等。据此,提出三生协同、提高生态空间量与质、增强生产空间服务供给和农业建设、促进生活空间用能及用地集约化等优化策略。从而,验证了模型的科学和实用性,以及规划策略指引的衔接性。相比于常规的空间发展评估,本文建立的控碳相关联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率同时关注的,进行多要素多层次分析的综合性碳效率评价体系,可有效识别村镇发展中的低效率问题,帮助决策者确定建设重点和制定优化策略。
牛佳慧[5](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教育研究 ——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LQ镇为例》文中指出十九大,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全社会更加重视对新型农民的培育。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大多数农村妇女在家务农,使得农村妇女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对于安徽这一类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来说,她们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能较为缺乏,权益保障意识较薄弱,收入较低,社会地位较低。因此,农村妇女教育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也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人的继续社会化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对安徽省淮北市LQ镇农村妇女教育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已收集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得到较为全面清晰的LQ镇农村妇女教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农村妇女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乡村振兴战略下LQ镇农村妇女教育的现状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情况及访谈信息可以得出:针对农村妇女教育实施方案的具体政策较少;参训人员存在较大的年龄差异、职业差异、文化程度差异;教育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师资主要由职业学院讲师和专家领导担任;组织部门单一;生态保护、社会治理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较为缺乏。第二个部分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LQ镇农村妇女教育问题探析。根据实证调查的现状小结,可以从五大方面归纳LQ镇农村妇女教育的问题:当地政府对农村妇女教育及相关法规政策建设重视不足;农村妇女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包括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有效管理、联动机制不完善、经费保障不足四个方面;农村妇女教育方式单一,体现在缺少实践活动、实地学习和不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等;农村妇女教育师资队伍不健全,师资准入、培训和考核制度的缺失;乡村振兴背景下围绕五大振兴开展的农村妇女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第三部分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农村妇女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针对以上LQ镇农村妇女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重视农村妇女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促进农村妇女继续社会化发展;从组织、管理、联动机制及经费筹措等方面,完善农村妇女教育管理体制;丰富农村妇女教育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堂和实地教学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等四个方面实施;完善农村妇女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师资准入、师资培训和师资考核制度;丰富农村妇女教育内容,从产业技能、乡风文明、生态保护、社会治理及常识教育等五个方面强化培训。
马彦红[6](2019)在《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长久以来,我国区域景观营建实践,尤其是区域景观生态规划,轻文化重空间的单条腿走路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造成了区域生态文化建设及大众生态美学价值取向发展的滞后。此外,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是是经由漫长变化演化达成的一种空间稳定态,是具有强烈时间演进与过程变化属性的美学与功能实体,然而现状区域景观空间营建与自然生态系统过程规律间的非耦合性导致了区域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危机的不断深重。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家生态治理体系新型思维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站在区域的高度进行整体统筹与决策。同时,我国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着重强调,生态文明共建是文化生态与空间生态的双面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因而,面对区域景观的现状问题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区域景观营建作为调节人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重要媒介,有必要对其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基于上述认知,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实践之反思为核心切入点,站在“人类反哺自然-服务生态系统”的伦理高度,研究首先提出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的概念。并在对生态系统的过程属性、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本质、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营建的关系、区域景观营建协同必要性的理论支撑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京津冀区域民众生态素养调查、区域生态空间安全格局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演化情景模拟作为实证基础,对现状区域景观营建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生态文化建设的缺位是当前我国区域景观营建规划组织系统的主要顶层设计缺陷;过程属性的缺失是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的主要短板;协同性建设是促进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向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适应性嵌入的主要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通民众(公众层)对区域景观的日常性作用与行政部门与规划机构(精英层)对区域景观的专业性管控是影响区域景观系统发生变化、面向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维护与修复的软体与硬件,缺一不可,互相促进;构造以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和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为主旨的双通路式区域景观规划组织系统,才是真正推动当下区域生态文明共建的时代内容与制度创新。以上述分析为基础,研究以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生态空间观作为理念依据,指出: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生态空间与生态决策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区域生态文化营建与区域空间格局控制的协同机制建构是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的三个内容,形成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框架。进而以回归生态系统自身发展与演化和人与生态系统彼此作用影响中的固有过程属性为抓手:将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作为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的关键要素接入,对区域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培育、区域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串联两个内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策略;将生态导向型的规划决策、空间向生态的适应性整合作为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关键要素接入,以区域空间、生态二元景观规划的整合、区域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导向型决策构成两个内容为支撑,创建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方法;并通过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内在关联性分析、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规划组织机制框架构造,阐明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协同机制。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生态伦理美学与生态实操价值取向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
王维[7](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刘静佳[8](2019)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没能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应运而生,成为了改善环境污染和防止破坏的有效方式之一。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保护地类型,也承担着环境教育的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将对国家公园功能体系的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国际上国家公园一直都是环境教育天然的大教室。然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中国国家公园有了漂亮的环境教育大教室,却出现了少有学生、少有教师、少有教材、少有教育机构的“一有四少”的状况,环境教育教室缺乏活力;而在国家公园之外,以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为主要表现的环境教育类商业活动却供不应求。面对这两组冷热矛盾,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将人们吸引至国家公园场域内主动接受环境教育,成为国家公园探索和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囿于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公园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局限,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研究此前并没有在国家公园的系列研究中占到重要位置。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中,应该以系统思想和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对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是一种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从要素至系统至功能再到路径的体系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双模型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等相关理论,基于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在对模型要素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ESFP-S),这一模型包括系统要素(E-Elements)、动力子系统(S-Subsystems)、功能(F-Functions)和路径(P-Paths)四要素,体现了动力机制的整体存在,缺一不可。进一步厘清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机理模型(ESFP-M),为黄石与普达措的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运用动力机制双模型对比发现普达措的短板通过运用ESFP-S和ESFP-M动力机制双模型,根据在美国和中国的田野调查资料,将黄石和普达措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无论是要素构成还是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真正构建起来。黄石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磨合,环境教育已经进入“汽车”时代,动力系统要素齐备,建立了以推动力、协同力、引导力、拉动力和驱动力为作用力的动力子系统,这五种力的合力决定了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合力的大小决定了动力的大小,使得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沿着公益性、市场性和混合性三条路径前进,成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国际范例,在不同的道路上都能发挥动力机制,飞速前进。同黄石相比,普达措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存在如下短板:①结构模型(ESFP-S)中系统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都存在缺失问题;②机理模型(ESFP-M)中人员流和资金流呈现单一、媒介流呈现静态化的特征;③其动力子系统中摩擦力系统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尚未形成闭合的动力功能。动力系统要素的单一和阻力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开展起着制约作用,容易形成“木桶”的短板原理;加之年轻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在现阶段走在唯一道路上却受限于种种摩擦阻力,动力系统也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良好运转受限于协同力子动力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完备,因此需要结合公园的实际状况以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现实需求,弥补短板。3、修正普达措模型并构建其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通过前述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研究,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模型进行修正,主要从要素健全、动力系统提升、功能完善和路径开拓四个方面进行修正。根据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中存在的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的缺失问题,提出了从理念、主体、利益和制度维度的多维构建策略,来实现普达措国家公园动力机制的良好协调运作,从而实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创新点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双模型;二是构建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三是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研究对于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动力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解决中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中出现的两组冷热矛盾,促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胡敏[9](2018)在《基于雅安灾后重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把握了人们心灵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能促使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控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支撑,为实现国家社会和谐、长治久安提供精神支柱。雅安灾后重建承载着灾后重建由“举国体制”向“地方负责制”新模式转变的重大使命,抓住这一特殊历史时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为灾区人民提供价值支撑、心理支持,为灾后重建整体推进建构和谐安定的环境,为灾区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进一步探索灾后精神重建机制,还能通过灾后重建具体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落小、落细、落实,为其它遭受自然灾害地区提供培育经验示范。本文在分析雅安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关系的基础上,阐释通过灾后重建实践可以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引领人们生活的同时提升认同度。为更好地结合雅安灾后重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经验、取得成效、培育困境和原因开展研究,笔者对雅安两区五县不同群体以访谈方式开展调研,通过案例收集、群体访谈、个人访谈、网络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掌握雅安灾后重建中自上而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培育路径。雅安灾后重建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把握灾区人民在灾后重建中真实受益的心理契机,以营造培育氛围,构建培育场景,深化理论认同,丰富培育形式,构建培育机制为抓手,实现培育目的。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三、四章),本部分以灾后重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阐释着手,通过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分析,阐释灾后重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可行性。第二部分(第五章),本部分通过调研获取材料,把握雅安灾后重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基本情况,从普遍到特殊,归纳有用做法的同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第三部分(第六章),本部分在雅安已开展培育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现实困境和原因,提出更为具体的灾后重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管辉[10](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二、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联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妇女发挥乡村生态治理独特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妇女能够在乡村生态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 |
(一)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
(二)引领生态主题活动 |
(三)践行生态保护行动 |
二、农村妇女发挥乡村生态治理独特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妇女“四自”意识欠缺,参与生态治理的自觉性不够 |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较低,参与生态治理的主体性不强 |
(三)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不高,参与生态治理的有效性不佳 |
三、增强农村妇女在乡村生态治理中独特作用的主要对策 |
(一)强化“四自”意识,增强农村妇女参与生态治理的自觉性 |
(二)提高政治参与,增强农村妇女参与生态治理的主体性 |
(三)提升文化水平,增强农村妇女参与生态治理的有效性 |
(2)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社区参与式生态保护几个基本概念 |
1.2.2 自然保护对当地社区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社区参与保护的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构成 |
1.3.2 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实施步骤 |
1.5 主要创新点 |
2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2.2 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
2.3 保护区社区概况 |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3.2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主要民族文化和宗教 |
2.4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
2.4.1 组织机构及人员 |
2.4.2 主要管理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3 保护区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3.1 保护区区域整体概况 |
3.2 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
3.2.1 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
3.2.2 经济发展变化分析 |
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活动可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
4.1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收集 |
4.1.2 研究方法 |
4.2 样本的基本描述分析 |
4.2.1 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 |
4.2.2 受访者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程度 |
4.3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方式方法分析 |
4.3.1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意愿 |
4.3.2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方式 |
4.3.3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意愿征求 |
4.3.4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参与 |
4.3.5 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状况 |
4.3.6 野生动物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体现程度 |
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与认知情况分析 |
4.4.1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的了解 |
4.4.2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 |
4.4.3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认可程度 |
4.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满意程度 |
4.4.5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认知 |
4.4.6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约束认知 |
4.5 本章小结 |
5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举措对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
5.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析 |
5.1.1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
5.1.2 野生动物保护的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分析 |
5.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5.2.1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内容和数据获取 |
5.2.2 研究方法 |
5.3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与基本数据描述分析 |
5.3.1 农户基本现状分析 |
5.3.2 被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分析 |
5.4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农户的影响调查分析 |
5.4.1 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活动投入的影响调查 |
5.4.2 对农户的收益影响调查分析 |
5.5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村集体的影响调查分析 |
5.5.1 周边村对自然保护区依赖程度的调查分析 |
5.5.2 为达到自然保护区要求村集体成本投入情况调查分析 |
5.5.3 从自然保护区获取的收益分析 |
5.6 利益相关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5.6.1 获取相关产业收入的比较分析 |
5.6.2 获取自然保护区补贴的比较分析 |
5.6.3 自然保护区不同保护方式方法的比较分析 |
5.7 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收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5.7.1 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5.7.2 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5.7.3 农户与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调查分析 |
6.2.1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调查分析 |
6.2.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
6.3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3.1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的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
6.3.2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方式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 |
6.3.3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4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负面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关联性分析 |
6.4.1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4.2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7.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7.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7.3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
7.3.1 积极影响因子提取 |
7.3.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回归分析 |
7.4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 |
7.4.1 负面影响因子提取 |
7.4.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7.5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子及程度结果分析 |
7.5.1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分析 |
7.5.2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政策建议 |
8.1 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激励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
8.1.1 自然保护区提供相关政策手段,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 |
8.1.2 建立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激励机制 |
8.1.3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
8.1.4 以资源开发模式带动脱贫致富,创造“双赢”局面 |
8.1.5 发展多样化体验旅游带动形成当地支柱产业 |
8.2 利用现行法规与制度解决周边居民的发展机制问题 |
8.3 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强化保障机制 |
8.4 开展多样化多媒介的环境教育活动,打造保护区宣传教育平台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概念的发展 |
1.3.2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评价研究 |
1.3.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尺度关联性研究 |
1.3.4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研究 |
1.4 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 |
1.4.1 相关概念辨析 |
1.4.2 相关基础理论 |
1.4.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理论框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理论框架构建 |
1.5.2 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过程与特征分析 |
1.5.3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及时空演化分析 |
1.5.4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关联 |
1.5.5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适应性管理与路径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1 宏观与微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1.7.2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尺度关联分析 |
1.7.3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及优化路径的探讨 |
第二章 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过程及特征 |
2.1 米脂县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农业生产概况 |
2.2 研究区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阶段划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经济体制转换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
2.2.3 市场经济起步发展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
2.2.4 生态治理早期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
2.2.5 生态治理深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 |
3.1 数据来源与空间化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空间化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宏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权重得确定 |
3.2.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模拟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2 社会—生态景观子系统恢复力时空演化 |
3.3.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化 |
3.3.4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与子系统恢复力演化关系 |
3.3.5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情景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
第四章 微观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化 |
4.1 数据来源 |
4.1.1 土地利用数据 |
4.1.2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 |
4.1.3 耕地地块权属数据 |
4.1.4 社会经济数据 |
4.2 研究方法 |
4.2.1 典型乡镇确定方法与原则 |
4.2.2 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地理探测器 |
4.3 结果分析 |
4.3.1 典型乡镇的结果确定 |
4.3.2 典型乡镇社会—生态景观系统演化及其特征 |
4.3.3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时空演化 |
4.3.4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的影响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4.4.1 结论 |
4.4.2 讨论 |
第五章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不同尺度关联性分析 |
5.1 尺度关联的基本原理 |
5.2 不同尺度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的尺度关联方法 |
5.2.1 栅格叠加分析法 |
5.2.2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恢复力状态关联性分析 |
5.3.2 恢复力变化关联性分析 |
5.3.3 状态与趋势对应关系叠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第六章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与优化策略 |
6.1 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内涵 |
6.2 研究方法 |
6.2.1 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研究方法 |
6.2.2 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研究方法 |
6.2.3 障碍度模型 |
6.3 结果分析 |
6.3.1 宏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 |
6.3.2 微观尺度社会—生态景观适应性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碳效率的严寒地区村镇三生空间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碳排放与碳汇 |
1.3.2 碳效率 |
1.3.3 三生空间 |
1.3.4 严寒地区村镇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
2.1 碳效率相关研究 |
2.1.1 低碳研究 |
2.1.2 碳效率研究 |
2.2 三生空间的基础研究 |
2.2.1 三生空间发展相关思想 |
2.2.2 三生功能解析与空间识别 |
2.2.3 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分析 |
2.2.4 村镇三生空间及其分类研究 |
2.3 村镇低碳发展研究 |
2.3.1 村镇三生空间碳活动研究 |
2.3.2 低碳村镇建设分析 |
2.3.3 严寒地区村镇控碳特征 |
2.4 效率评价相关研究 |
2.4.1 相关理论研究 |
2.4.2 综合评价基础研究 |
2.4.3 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村镇现状及碳效率评价要素分析 |
3.1 现状调查方案 |
3.1.1 调查范围与对象 |
3.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3.2 严寒地区村镇空间发展现状调查 |
3.2.1 严寒地区村镇总体特征 |
3.2.2 典型村镇三生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
3.2.3 碳效率视角下村镇发展本底与趋势 |
3.3 村镇空间发展与碳活动关联性分析 |
3.3.1 生态空间与碳汇 |
3.3.2 生产空间与碳排放 |
3.3.3 生活空间与碳排放 |
3.3.4 碳活动及其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4 村镇三生空间碳效率评价要素提炼 |
3.4.1 调查村镇发展现状中的相关要素 |
3.4.2 村镇空间发展碳活动中的相关要素 |
3.4.3 村镇规划准则或方案中的相关要素 |
3.4.4 村镇三生空间碳效率要素系统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村镇三生空间碳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3 碳效率评价的基本目的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1 指标体系框架的确定 |
4.2.2 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 |
4.2.3 要素层指标的甄选 |
4.2.4 指标理想值的选取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4.3.2 专家打分数据收集及处理 |
4.3.3 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
4.4 村镇三生空间碳效率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1 评价内容构建 |
4.4.2 评价等级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村镇三生空间碳效率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
5.1 实证基础研究 |
5.1.1 实证目的和意义 |
5.1.2 范家屯镇基础概况 |
5.2 指标数据收集与整理 |
5.2.1 面板数据查找与处理 |
5.2.2 基于典型时态调研的数据整理 |
5.2.3 相关研究指标提炼与借鉴 |
5.3 评价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 |
5.3.1 模型的应用 |
5.3.2 三生空间综合碳效率及协调发展分析 |
5.3.3 各层级要素碳效率水平分析 |
5.3.4 碳效率障碍指标分析 |
5.4 基于碳效率的范家屯镇三生空间优化策略 |
5.4.1 碳效率问题导向下的三生空间优化思路生成 |
5.4.2 推动三生空间协同发展 |
5.4.3 提高生态空间的量与质 |
5.4.4 增强生产空间的服务供给和农业建设 |
5.4.5 促进生活空间用能及用地集约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居民生产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要素层指标解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教育研究 ——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LQ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妇女 |
二、农村妇女教育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人的继续社会化理论 |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四、女性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LQ镇农村妇女教育的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一、LQ镇基本状况 |
二、LQ镇农村妇女教育政策情况 |
第二节 调查设计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第三节 调查结果 |
一、问卷结果 |
二、访谈结果 |
第四节 调查分析 |
一、教育政策 |
二、参训人员 |
三、师资队伍 |
四、培训方式 |
五、组织机构 |
六、培训内容 |
第四章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LQ镇农村妇女教育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当地政府对农村妇女教育重视不足 |
一、对农村妇女重视不足 |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足 |
第二节 农村妇女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 |
一、组织机构不健全 |
二、缺乏有效管理 |
三、联动机制不完善 |
四、经费保障不足 |
第三节 农村妇女教育方式单一 |
一、偏理论讲授,少实际操作 |
二、互联网多媒体利用不充分 |
三、偏室内培训,少实地学习 |
四、偏有形方式,少无形方式 |
第四节 农村妇女教育师资队伍不健全 |
一、缺少师资准入制度 |
二、缺乏师资培训制度 |
三、缺失师资考核制度 |
第五节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教育内容不够全面 |
一、职业技能教育 |
二、乡风文明教育 |
三、生态保护教育 |
四、乡村治理教育 |
五、常识教育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重视农村妇女教育和法律法规 |
一、重视农村妇女教育 |
二、重视法律法规建设 |
第二节 完善农村妇女教育管理体制 |
一、健全组织机制 |
二、构建管理机制 |
三、完善联动机制 |
四、保障经费筹措 |
第三节 丰富农村妇女教育方式 |
一、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
二、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
三、课内培训与实地培训结合 |
四、有形与无形的方式相结合 |
第四节 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一、制定准入制度 |
二、确立培训制度 |
三、建立考核制度 |
第五节 丰富农村妇女教育内容 |
一、产业振兴教育 |
二、乡风文明教育 |
三、生态环境教育 |
四、乡村治理教育 |
五、常识性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政策报告类 |
二、外文文献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一 LQ镇农村妇女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LQ镇农村妇女教育现状的访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区域景观营建的新要求 |
1.1.2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实践的反思 |
1.1.3 学科与基础理论发展需求的响应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服务生态系统 |
1.3.2 区域景观 |
1.3.3 区域景观营建 |
1.3.4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 |
1.4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
1.4.1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4.2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3 景观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4.4 景观美学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4.5 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生态系统的过程属性 |
2.1.1 生态系统的美学伦理过程属性 |
2.1.2 生态系统的文化沉淀过程属性 |
2.1.3 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过程属性 |
2.2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本质 |
2.2.1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哲学本质 |
2.2.2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科学本质 |
2.2.3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美学本质 |
2.3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营建的关系 |
2.3.1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伦理营建 |
2.3.2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文化营建 |
2.3.3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空间营建 |
2.4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必要性的理论支撑 |
2.4.1 协同学的认知 |
2.4.2 区域景观营建的序参量分析 |
2.4.3 区域景观营建的协同放大效应分析 |
2.4.4 区域景观营建的自组织规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框架 |
3.1 现状分析与问题析出 |
3.1.1 区域景观营建中生态文化建设的滞后 |
3.1.2 区域景观营建中生态过程属性的缺失 |
3.1.3 协同性区域景观营建组织系统的缺位 |
3.2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念 |
3.2.1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伦理观 |
3.2.2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美学观 |
3.2.3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空间观 |
3.3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内容 |
3.3.1 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 |
3.3.2 生态空间与生态决策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 |
3.3.3 区域生态文化营建与空间格局控制的协同机制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 |
4.1 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的关键要素接入 |
4.1.1 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 |
4.1.2 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 |
4.2 区域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培育 |
4.2.1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关键与问题 |
4.2.2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路径 |
4.2.3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空间载体支撑 |
4.3 区域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串联 |
4.3.1 景观历史重要性的内涵解释 |
4.3.2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
4.3.3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的方法 |
4.3.4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的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 |
5.1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关键要素接入 |
5.1.1 生态导向型的规划决策 |
5.1.2 空间向生态的适应性整合 |
5.2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生态导向型决策构成 |
5.2.1 区域景观规划中规划目标的确定 |
5.2.2 区域景观规划中规划条件的选择 |
5.2.3 区域景观规划中决策框架的构建 |
5.3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空间与生态二元整合 |
5.3.1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形成的背景及整合的意义 |
5.3.2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整合的过程 |
5.3.3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整合的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协同机制搭建 |
6.1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
6.1.1 主体二元是协同的前提 |
6.1.2 主体互动是协同的条件 |
6.1.3 目标趋同是协同的基础 |
6.1.4 功能互补是协同的关键 |
6.2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规划组织机制框架 |
6.2.1 公众参与协同 |
6.2.2 规划策划协同 |
6.2.3 调研调查协同 |
6.2.4 问题析出协同 |
6.2.5 方案设计协同 |
6.2.6 方案实施协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2 问题提出的现象 |
1.1.3 问题的科学逻辑 |
1.2 研究综述 |
1.2.1 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
1.2.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
1.2.3 普达措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
1.2.4 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
1.2.5 综述结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可行性 |
1.4.1 课题和项目支撑 |
1.4.2 实地调研工作基础 |
1.4.3 案例地选点的典型性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概念、理论及案例 |
2.1 核心概念 |
2.1.1 国家公园 |
2.1.2 环境教育 |
2.1.3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
2.2 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系统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动力机制理论应用分析 |
2.2.3 多中心理论应用分析 |
2.3 案例点基本情况 |
2.3.1 黄石国家公园 |
2.3.2 普达措国家公园 |
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构建 |
3.1 模型构建依据 |
3.1.1 构建思路 |
3.1.2 理论依据 |
3.1.3 现实依据 |
3.2 模型要素筛选 |
3.2.1 动力系统要素(E-Elements) |
3.2.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 |
3.2.3 动力功能(F-Functions) |
3.2.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 |
3.3 结构模型(ESFP-S) |
3.4 机理模型(ESFP-M) |
4 黄石和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对比分析 |
4.1 基本情况的对比 |
4.1.1 发展时间对比 |
4.1.2 发展情况对比 |
4.2 结构模型(ESFP-S)对比 |
4.3 机理模型(ESFP-M)对比 |
4.3.1 系统要素(E-Elements)对比 |
4.3.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对比 |
4.3.3 动力功能(F-Functions)对比 |
4.3.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对比 |
4.3.5 机理模型(ESFP-M)对比结论 |
4.4 对比分析结论 |
5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构建 |
5.1 动力机制模型的修正 |
5.1.1 E-要素健全机制 |
5.1.2 S-系统提升机制 |
5.1.3 F-功能完善机制 |
5.1.4 P-路径开拓机制 |
5.2 理念维度的构建 |
5.2.1 生态正义的理念发展国家公园 |
5.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环境教育 |
5.2.3 地方性理念丰富环境教育 |
5.3 主体维度的构建 |
5.3.1 施教者的主体性构建 |
5.3.2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建 |
5.4 利益维度的构建 |
5.4.1 利益导向机制 |
5.4.2 利益激励机制 |
5.4.3 利益约束机制 |
5.4.4 利益协调机制 |
5.5 制度维度的构建 |
5.5.1 国家层面的制度构建 |
5.5.2 公园层面的制度构建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理论研究结论 |
6.1.2 实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 |
6.2.2 构建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 |
6.2.3 发现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 |
6.3 研究展望 |
6.3.1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量化研究 |
6.3.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发展的周期演进研究 |
6.3.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科学+人文二维内容体系的研究 |
附录 |
附录1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2 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3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居民访谈提纲 |
附录4 美国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游客访谈提纲 |
附录6 普达措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
附录7 美国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雅安灾后重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理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灾后重建的研究 |
1.2.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 |
1.2.3 关于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手段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灾后重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
2.1 灾后重建概述 |
2.1.1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 |
2.1.2 雅安灾后重建的成果 |
2.1.3 雅安灾后重建成功经验和做法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
2.2.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
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
第三章 灾后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分析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推进重建整体工作 |
3.1.1 提供理论指导 |
3.1.2 构建良好环境 |
3.1.3 凝聚强大合力 |
3.2 灾后重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实践 |
3.2.1 原则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性 |
3.2.2 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大号召力 |
3.2.3 具体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2.4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实践走向共识 |
第四章 灾后重建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行性分析 |
4.1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供应了生动的素材 |
4.2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突破了认知障碍 |
4.3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构建了良好的环境 |
4.4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打造了丰富的载体 |
4.5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4.6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了积极的思想基础 |
第五章 雅安灾后重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情况分析 |
5.1 调查宗旨和目的 |
5.2 调查基本情况 |
5.3 雅安灾后重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基本情况 |
5.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同群体认知、认同差异较大 |
5.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具有必要性 |
5.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践行情况良好 |
5.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明显 |
5.4 雅安灾后重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困境和原因分析 |
第六章 灾后重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现路径 |
6.1 政府主导,营造培育良好氛围 |
6.1.1 把握时机,落实培育主体责任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
6.1.2 科学规划,融入灾后重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
6.1.3 内涵解读,深化宣传 |
6.1.4 深入研究,加强引领 |
6.1.5 廉洁重建,与依法治市有机结合 |
6.1.6 舆论引导,形成培育良好环境 |
6.1.7 抓住契机,推进理论认同 |
6.2 充分利用灾后重建中多种阵地,构建培育场景 |
6.2.1 覆盖城市阵地,构建城市培育场景 |
6.2.2 建设农村阵地,构建农村培育场景 |
6.2.3 把牢学校阵地,构建学校培育场景 |
6.2.4 夯实家庭阵地,构建家庭培育场景 |
6.2.5 打造网络阵地,构建网络培育场景 |
6.3 与灾区本土文化相结合,深化内涵理解 |
6.3.1 与雅安地域特色文化相结合 |
6.3.2 与两次抗震救灾精神相结合 |
6.3.3 与雅安灾后重建精神相结合 |
6.4 拓展培育载体,丰富培育形式 |
6.4.1 编创重建文艺作品 |
6.4.2 加强重建感恩教育 |
6.4.3 深化重建志愿服务 |
6.4.4 依托重建“三基地一窗口” |
6.5 构建培育机制,形成培育长效效应 |
6.5.1 改进思想宣传工作机制 |
6.5.2 建立榜样示范、表彰机制 |
6.5.3 完善干部考核机制 |
6.5.4 健全工作责任机制 |
6.5.5 建立经费、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
6.5.6 建立评价互动机制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信息统计表 |
附录三 :获取材料名录 |
附录四 |
(10)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溯源 |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
二、经济结构调整 |
三、城乡结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
一、印度IT业状况 |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
一、思想困惑 |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
二、印度教的复兴 |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
一、历史背景述论 |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
三、择偶标准 |
四、夫妻关系 |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
二、多元化的饮食 |
三、时尚化的休闲 |
四、精致化的文化 |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联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妇女发挥乡村生态治理独特作用的研究[J]. 秦霞.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1)
- [2]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梦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生态脆弱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演化机制及其适应性管理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D]. 张行. 西北大学, 2020(07)
- [4]基于碳效率的严寒地区村镇三生空间发展评价研究[D]. 唐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教育研究 ——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LQ镇为例[D]. 牛佳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D]. 马彦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D]. 刘静佳. 云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雅安灾后重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胡敏.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10]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