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太湖水域蓝藻污染与治理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宇龙[1](2021)在《湖泊蓝藻水华在连通河道的扩散特征及水质影响》文中认为河湖连通是保障城市水体水生态健康的一种常用工程手段,可有效地缓解富营养化湖泊的蓝藻水华程度。然而河湖连通过程中的蓝藻水华颗粒物进入河道后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为了分析富营养化湖泊调水对其连通河道水质的影响程度,本文将从太湖挑选一个重要的研究范围,以梅梁湾所在水域的连通河道梁溪河作为实例,于2019年6~8月逐日开展夏季河道藻颗粒通量及水质的高频监测,分析了蓝藻水华颗粒物通量变化规律及其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强度。在此基础上,为满足蓝藻水华较重湖泊连通河道藻颗粒通量实时把握需求,结合上述高频藻颗粒通量监测结果,基于水体藻颗粒物的水平与垂向分布调查,采用岸基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立了河道蓝藻水华颗粒物通量的高频自动监测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实现了河道藻颗粒通量的实时在线监测。另外,以贡湖湾的连通河道望虞河及其西部湖荡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9~12月研究了河湖连通水系中不同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U型断面的流通河道中,水体藻颗粒在空间分布上呈表层高、底层低、滨岸带略高的特征,近岸表层采样的自动监测系统获得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比整个河道断面平均值高30%。自动监测与整个断面人工监测藻颗粒通量变化整体上保持一致,自动监测藻颗粒通量总量与人工相当,比值为1.07,精确反映了整个河道断面藻颗粒通量的变化规律。利用该系统,揭示了梅梁湾排入梁溪河藻颗粒通量大小主要受水文条件控制,引水流量、温度和营养盐是河道藻颗粒通量主要影响因素。(2)梅梁湾藻情的好转及河道入口加压抑藻井运行显着降低了梁溪河的颗粒态叶绿素a浓度与藻颗粒通量,2019年夏季河道颗粒态叶绿素a浓度与藻颗粒通量均值分别为54.34μg·L-1和84.7 t·d-1,显着低于2017年;调水工程对改善梁溪河的水质效果显着,除溶解性总磷外,梁溪河其余各形态氮、磷浓度2017~2019年整体呈下降趋势;梁溪河颗粒态氮、磷等营养盐含量受梅梁湾蓝藻水华颗粒物影响显着,2017~2019年梁溪河水体中氮、磷均以颗粒态氮和颗粒态磷为主,分别占总氮和总磷的62.5%和70.8%;梅梁湾水体大量携带的藻颗粒未对连通的京杭大运河水质产生影响,2019年8月京杭大运河水体中叶绿素a相较于6月下降了65%,说明蓝藻颗粒物未在运河中积累;在湖泊藻情未能得到有效改观的前提下,调水携带的藻颗粒态会对连通河道局部河段水质和景观产生冲击。(3)河-湖-荡藻类群落结构与水质研究表明,贡湖湾至宛山湖鉴定出浮游植物有7门65种属。沿线不同水体藻类生物量与叶绿素a在空间上整体上呈递减趋势,宛山湖藻类生物量比贡湖湾低44%,且蓝藻门占比整体上也降低;污染来源不同,水质状况也不同,宛山湖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且氮、磷指标高于贡湖湾,可见营养盐不是宛山湖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叶绿素a浓度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影响,叶绿素a浓度与水温、溶解氧、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透明度、溶解性总氮和溶解性总磷呈极显着负相关;RDA分析表明,13个优势种与11个环境因子存在显着相关性。水温、p H、悬浮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态氮和磷酸盐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主要环境变量。在太湖蓝藻水华程度未有效改观情况下,其连通河道梁溪河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藻颗粒通量监测的研究发现,梁溪河水体营养盐及叶绿素a浓度受梅梁湾来水影响巨大。另外,与太湖连通的河道望虞河及其西部湖荡水质与藻类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污染来源不同使水体水质存在差异,对不同藻类贡献程度也不同。
王娟,宋怡霏,何优[2](2020)在《河长制政策绩效评估与障碍因素分析——基于太湖水域城市的调研》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熵权TOPSIS模型,以太湖水域的无锡、嘉兴、苏州、常州、湖州、杭州与上海为调研的样本地区,对河长制政策执行绩效进行了评估,并识别出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障碍因素。对河长制政策设计安排是否满意、对河长制政策动态调整过程是否满意、对河长制财政支出项目公开是否满意、对河长制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是否满意、对河长制考核方式是否满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调研的河长制现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李倩[3](2020)在《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文中提出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湿地保护、恢复以及合理利用的有效模式,同时也是生态层面上具有长期发展性的保护和利用类型,是湿地修复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景观设计作为湿地公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域内涵表现及空间氛围营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无锡市七处湿地公园(不包含宜兴、江阴)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对其中的景观设计特点进行评述。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分析归纳、图示分析等方法,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自然及社会影响因素进行整体评析,对自然及人文类景观资源进行总结类比,得出依托植物资源、运用文化遗址典故、利用改造场地肌理的景观设计特点的结论。通过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现有景观营造不足的分类阐述,结合相近地理区位的其他湿地公园的横向类比分析,进行景观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通过归纳、分类、总结及发现、分析、解决的应用逻辑,本文在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造基础及主导因素,得出其建造基础以湿地资源、气候植被要素及地域文化为主要优势条件;主导因素以政策引导、地理区位优势、造园思想为主。同时整理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以时间性与空间性贯穿始终。得出在太湖水体综合治理及湿地修复保护的大背景因素下,结合七处湿地公园各自情况开展湿地公园的建设;2.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现状,通过对文中七处湿地公园在分布、发展阶段、类型三方面的探讨研究,得出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分布以太湖水系为主导因素,经济发展为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以无锡市不同时期的城市五年规划为主要划分;类型标准以国家级别类、生境基底类、景观资源类为区别参照;3.系统较为全面的从地域性景观资源运用、设计要素及景象构成两方面展开对无锡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维度研究,并依据湿地公园中的具体体现分别进行理论性与实例性的阐述。依据前期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对现状存有的不足在微观层面进行评析,具体为植物景致及维护管理、造景形式单一及部分建筑使用率不高、游线中导视系统、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4.系统性总结归纳了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主要类比分析了南京、苏州、常州、镇江四座同属于苏南地域城市范围中的湿地公园。通过对景观设计营造的横向类比,得出发展趋势的结论为:依地制宜,低维护景观进一步发展;意匠独造,地域营造加强;湿地展示形式多样化及深挖湿地生态价值有利于建构山水宜居城市。
陈洪森[4](2020)在《基于PCLake模型的出入湖河口水生植物适宜生物量研究 ——以蠡湖-陆典桥浜为例》文中指出蠡湖作为一个受人类污染严重的城市湖泊,湖泊和河口水域已开展大量水生植物恢复工程,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存在一些副影响,例如水生植物种植密度的不合理、夏季部分植物爆发增长和冬季大量植物腐烂分解造成二次污染等现象。因此,科学管理水生植物生物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一典型河口蠡湖-陆典桥浜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冬春季水生植物腐解实验,运用PCLake模型完成出入湖河口模型的构建,最终完成出入湖河口水生植物适宜生物量评估方法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区的水生态系统调查,获取一些重要的河口生境因子,例如水质、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鸟类以及外源养分输入量等。(2)在河口水生植物腐烂分解实验研究方面,按河口水生植物生物量设置0%、20%、40%、60%、80%、100%共6个梯度开展,实验结果表明在泥-水-植物系统中,植物作为主要营养盐释放来源且主要释放到水体中,少量迁移至底泥。通过对比终末水体氮磷含量表明,当冬季收割去除80%生物量剩余20%生物量时,对维护河口水质具有最好效果。(3)基于河口生态系统的调查和衰亡实验结果,初步构建河口生态模型依次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和校准,将模型运转800次,通过RMSE值判定实测监测值和模拟值的拟合程度,最终确定19个敏感性参数校准值。利用2018~2019年监测的水质、水生植物生物量和水体理化性质等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在模型预测方面,结果表明现有沉水植物生物量低于模拟值,挺水植物生物量与模拟值拟合程度较高,因此,未来3年沉水植物生物量提高至215 g/m2左右,挺水植物生物量控制在1930 g/m2以下,此外在水生植物分布空间上也需进行优化,合理规划植物生长范围。在河口水质预测方面,水生植物恢复有利于降低水体营养盐含量,若使研究区达到Ⅲ类水以上,也应控制外源养分的直接输入且开展河道生境恢复的工程。
陈忠[5](2020)在《漕桥河水环境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太湖流域水质日趋恶化,加剧了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漕桥河作为太湖西部主要入湖河道之一,位于宜兴市东北部,西起滆湖,途径徐家荡,在上游与武宜运河交汇于宜兴闸口处,在下游宜兴分水处又与太滆运河相交,最后经百渎港汇入太湖,是宜兴市北部连接滆湖和太湖的重要引排通道。本研究对漕桥河的水环境概况、经济社会概况、两岸土地利用现状、河道功能状况、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现状、水生态现状等漕桥河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基本摸清了漕桥河河道周边的水环境情况。通过对主要考核断面水质情况、沿程水质变化、支浜水质情况的分析,全方位了解漕桥河水系的水质情况。从而看出了水质历年来有好转趋势,但与上级下一步的考核要求仍有差距。进一步系统地总结了漕桥河流域的主要存在问题。特别是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负荷较大,畜禽养殖、围网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急需治理,支浜污染问题严重、水质亟待改善,上游来水及支浜汇水直接导致河道水质变差,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艰巨,要进一步注重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依据水质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治理措施与对策,对5个控制单元分别提出整治任务,也对水质改善提出重点工程,旨在达到水环境改善、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的目的。本论文通过漕桥河水环境的调查和评估,基于河道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对漕桥河河道整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寻找出漕桥河目前的存在问题,就漕桥河的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为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有参考借鉴意义的调查分析报告,以提升漕桥河入湖水质为根本,进一步改善太湖湖体水质。
罗智宇,赵野,胡利华,肖诚斌,邵哲如[6](2019)在《太湖蓝藻治理策略探讨》文中指出通过概述蓝藻水华的现象、成因及危害,实地调研了苏州吴江区、无锡市蓝藻打捞站及藻水分离站,结合当前蓝藻资源化利用途径,对当地蓝藻产量及利用方式进行综述分析,提出蓝藻预脱水后的藻泥与工业垃圾协同焚烧的末端处置路径具备可行性,应加大力度研发。
张珂[7](2019)在《苏州市饮用水源和供水过程新兴污染物的分布》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全面综述水环境中痕量抗生素残留的前处理技术和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效准确分析饮用水源水中痕量抗生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将建立的痕量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成功运用到太湖水域和苏州市主要供水水厂的水质分析中,得到了抗生素在太湖水域和供水水厂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季节分布规律以及供水水厂各工艺对水样中痕量抗生素的去除效果。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饮用水源水中痕量抗生素分析方法的建立本论文以7种抗生素: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土霉素、头孢噻肟钠、罗红霉素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固相萃取最终确定的样品前处理条件为:固相萃取小柱类型:Waters公司的Oasis HLB(500mg,6cc);过样体积:1000 mL;上样流速10mL/min;水样pH值:4;洗脱剂类型:甲醇;洗脱剂用量:9 mL。运用美国Thermo公司TSQ Quantum Ultra EMR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在多反应选择监测离子模式(MRM)下进行目标物的分析检测,采用含0.1%甲酸的水作为流动相无机相A,乙腈作为流动相有机相B进行梯度洗脱。7种抗生素在0.5-200 ng/L的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最低检出限在0.1-1.2ng/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8%-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10.7%之间。(2)饮用水源水中痕量抗生素的分析方法在太湖水域中的应用采用建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太湖水域进行了全范围的目标抗生素的分析检测,共设置9个采样点。结果表明,抗生素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太湖流域东部和北部抗生素含量较高,太湖中心区域抗生素浓度最低。这可能与太湖周边污废水的排出以及水产养殖的空间位置的分布有关。太湖流域抗生素污染的季节分布规律也较为显着:冬季和春季是流感等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水域中抗生素的检出浓度较高,夏季和秋季(本实验采样时间分别是2018年的7月和10月)是太湖水产养殖的高峰期,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频次均大大增加,在水产养殖集中的区域,动物源性抗生素在这两季显着上升。(3)饮用水源水中痕量抗生素的分析方法在供水水厂中的应用水厂供水中,检出除头孢噻肟钠外的其余6种抗生素,其中磺胺甲恶唑浓度最高,水源水中抗生素总浓度检出水平为14.0442.27ng/L,出厂水中抗生素总浓度水平为3.489.82ng/L,管网末梢水中抗生素总浓度为2.078.3ng/L。不同的水厂处理工艺对目标抗生素的去除效率不同,臭氧氧化池是去除抗生素的主要处理工艺,其总绝对去除率达59.3%,活性炭滤池对抗生素的总绝对去除率为11.8%。沉淀池和砂滤池两个处理工艺对抗生素几乎没有去除作用。抗生素污染的季节分布规律与太湖流域抗生素污染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从4月份开始,随着太湖流域降雨量增多,水体中各种抗生素浓度被稀释,浓度逐渐降低,直至7月份太湖流域水位达到最高,抗生素浓度降到最小值。而后进入1月份,雨量减少,气温降低,是各种流感等疾病的高发期,各种抗生素需求量增加,水体中抗生素的残留浓度也随之增加。
詹国辉,熊菲[8](2019)在《河长制实践的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认为"河长制"的治理成效关乎到"美丽中国"战略的在地化实践。本文通过考察河长制的运作模式后发现,压力型体制下目标任务治理的逻辑桎梏尚不健全的河长制法律制度、滞后的生态治理观念以及多元参与机制的缺失等治理困境,限制了河长制的地方实践。为此,应基于"三治合一"视角建构河长制治理路径体系:从法治维度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德治维度上强化生态治理观念体系,自治维度上建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机制,以期提升河长制实践的治理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陈科巨,吕晓威,何建栋[9](2017)在《无锡市闾江大堤挡藻工程措施浅析》文中研究指明闾江大堤位于太湖水域重要水质保护区,现急需对大堤沿线蓝藻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治理。由于大堤沿线分布大片芦苇,给蓝藻打捞带来困难,拟采取挡藻围堰来阻止蓝藻进入芦苇丛。根据施工条件,选取预制桩、木桩、固滨笼网箱三种挡藻围堰,比较分析优缺点,选定固滨笼网箱作为挡藻工程措施。本文对固滨笼网箱的工程设计、建设与管理、效益分析等进行具体阐述,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朱明胜,蒋加新,朱法明,金伟民,蒋敬平,陈金尧,张菊新,戴武春[10](2017)在《增殖放流对太湖水环境治理的作用及相关政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以来,国家对太湖水污染治理提出了控源截污、蓝藻打捞、底泥清淤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水体中氮、磷指标仍然偏高。移出水体中富含的氮磷成为治理太湖水环境的关键。笔者认为应用生物操纵理论移除水体中的氮磷是治理太湖水环境既高效低耗又有产出的好方法。本文阐述了水生生物净水的机理,设计利用增殖放流水生生物来提高渔业净水的功能,在分析太湖增殖放流实践和其净水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增殖放流鱼类净水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二、无锡太湖水域蓝藻污染与治理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太湖水域蓝藻污染与治理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湖泊蓝藻水华在连通河道的扩散特征及水质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引水工程及调控效果 |
1.2.2 河湖连通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
1.2.3 蓝藻生长及扩散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梁溪河藻颗粒通量自动监测方法有效性验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3 河道断面叶绿素a剖面测定 |
2.2.4 人工监测藻颗粒通量方法建立 |
2.2.5 自动监测藻颗粒通量方法建立 |
2.2.6 数据获取及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叶绿素a空间分布特征 |
2.3.2 湖泊排水流量与排入河道藻量变化 |
2.3.3 梁溪河水质变化 |
2.3.4 湖泊排入河道藻颗粒通量 |
2.3.5 相关性与差异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藻颗粒通量的影响因素 |
2.4.2 传感器自动监测代表性与优势性探讨 |
2.5 小结 |
第三章 梁溪河藻颗粒变化及其水质效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3 河道水体颗粒态有机物通量估算 |
3.2.4 数据获取及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梅梁湾排水量与梁溪河藻颗粒通量 |
3.3.2 太湖主要环湖河道水质 |
3.3.3 梁溪河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
3.4 讨论 |
3.4.1 藻颗粒对河道氮、磷形态和浓度的影响 |
3.4.2 梅梁湾泵站调水状况探讨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河-湖-荡连通水质及藻类群落结构差异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4.3.2 浮游植物生物量 |
4.3.3 浮游植物优势种 |
4.3.4 叶绿素a时空分布 |
4.3.5 水质时空变化 |
4.4 讨论 |
4.4.1 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4.2 藻类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论文发表情况 |
论文发表情况 |
(2)河长制政策绩效评估与障碍因素分析——基于太湖水域城市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调研地区及数据说明 |
2.1 调研问卷设计及数据说明 |
2.2 样本数据分析 |
3 熵权TOPSIS模型 |
4 评估结果与障碍因素分析 |
4.1 评估结果分析 |
4.2 障碍因素分析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3)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概念和对象发展 |
1.4.1 研究概念界定 |
1.4.2 规划设计及发展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概述 |
2.1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 |
2.2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造基础 |
2.2.1 湿地资源丰富 |
2.2.2 气候植被适宜 |
2.2.3 地域人文传承 |
2.3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主导因素 |
2.3.1 政策引导方向 |
2.3.2 区位经济优势 |
2.3.3 园林理念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现状调研 |
3.1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分布 |
3.2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发展阶段 |
3.3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类型 |
3.3.1 国家级别类 |
3.3.2 基底生境类 |
3.3.3 景观资源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
4.1 地域性景观资源应用 |
4.1.1 依托丰富植物资源 |
4.1.2 运用文化遗址典故 |
4.1.3 利用改造场地肌理 |
4.2 设计要素和景象构成 |
4.2.1 建筑小品与空间组成 |
4.2.2 植物配置与空间氛围 |
4.2.3 设施设计与空间引导 |
4.3 景观空间营造问题 |
4.3.1 植物景致性及维护管理 |
4.3.2 空间造景及建筑使用率 |
4.3.3 游线系统完整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 |
5.1 依地制宜,低维护景观发展 |
5.2 意匠独造,地域性营造加强 |
5.3 多元发展,湿地展示形式丰富 |
5.4 立足生态,建构山水宜居城市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图表索引 |
附录3:江苏省及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相关条例 |
(4)基于PCLake模型的出入湖河口水生植物适宜生物量研究 ——以蠡湖-陆典桥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水生植物生物量的评估方法 |
1.3.3 湖泊生态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调查 |
2.1 蠡湖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及水文特征 |
2.1.3 水系特征 |
2.2 蠡湖出入湖河口概况 |
2.2.1 河口调查及筛选 |
2.2.2 陆典桥浜河口概况 |
2.3 水质调查与监测 |
2.3.1 样点布设及原理 |
2.3.2 外来养分输入调查 |
2.4 水生植物生物量的调查 |
2.4.1 水生植物调查方法 |
2.4.2 衰亡初期水生植物生物量调查 |
2.4.3 生长期水生植物生物量调查 |
2.5 浮游生物生物量的调查 |
2.5.1 样点布设 |
2.5.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5.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6 底栖生物生物量的调查 |
2.6.1 样点布设 |
2.6.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6.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7 鸟类生物量的调查 |
2.7.1 样点布设及方法 |
2.7.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8 小结 |
3 水生植物衰亡期腐烂分解实验 |
3.1 实验设计及开展 |
3.2 实验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生植物形态变化和水温随时间的变化 |
3.3.2 上覆水体理化性质的变化 |
3.3.3 上覆水体CODMn和底泥w(TC)变化 |
3.3.4 上覆水体N及底泥w(TN)的变化 |
3.3.5 上覆水体ρ(TP)及底泥中w(TP)的变化 |
3.4 讨论 |
3.4.1 多种水生植物混合分解特点 |
3.4.2 生物量对腐烂分解的影响 |
3.4.3 环境因子对植物腐解的影响 |
3.5 小结 |
4 PCLake模型 |
4.1 模型原理 |
4.2 模型结构 |
4.2.1 .非生物和微生物过程 |
4.2.2 浮游植物 |
4.2.3 水生植物 |
4.2.4 食物网 |
4.2.5 湿地模块 |
4.3 小结 |
5 出入湖河口生态模型构建及应用 |
5.1 构建模型 |
5.2 初次模拟 |
5.3 敏感性分析和校准 |
5.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2 参数校准 |
5.4 模型验证 |
5.4.1 水质验证 |
5.4.2 水生植物生物量验证 |
5.5 模型应用 |
5.5.1 水生植物生物量变化 |
5.5.2 河口氮磷变化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漕桥河水环境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环境现状 |
1.1.1 全国地表水环境现状 |
1.1.2 太湖水环境现状 |
1.1.3 入太湖河流水质现状 |
1.2 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 |
1.2.1 国外水治理经验 |
1.2.2 国内水治理经验 |
1.3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漕桥河水环境现状 |
2.1 漕桥河概况 |
2.2 经济社会概况 |
2.2.1 和桥镇 |
2.2.2 万石镇 |
2.2.3 周铁镇 |
2.2.4 前黄镇 |
2.2.5 雪堰镇 |
2.2.6 控制单元划分 |
2.3 漕桥河两岸土地利用现状 |
2.4 河道功能现状 |
2.5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现状 |
2.6 水生态现状 |
2.7 已整治情况 |
第三章 漕桥河流域水质情况和污染现状 |
3.1 水质情况 |
3.1.1 主要考核断面水质情况 |
3.1.2 沿程水质变化情况 |
3.1.3 支浜水质情况 |
3.2 污染源调查及入河量计算 |
3.2.1 计算方法 |
3.2.2 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结果 |
3.3 污染源结构分析 |
3.3.1 工业污染源分析 |
3.3.2 生活污染源分析 |
3.3.3 农业面源污染源分析 |
3.4 入湖污染物削减量测算 |
第四章 漕桥河流域主要存在问题 |
4.1 水资源保护问题 |
4.2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问题 |
4.3 水污染问题 |
4.3.1 工业污染源 |
4.3.2 生活污染源 |
4.3.3 农业污染源 |
4.3.4 支浜污染 |
4.4 水环境问题 |
4.5 水生态问题 |
4.6 执法监管问题 |
第五章 治理对策和综合整治方案 |
5.1 水污染防治 |
5.1.1 加强工业污染整治 |
5.1.2 全面落实生活污染治理 |
5.1.3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
5.1.4 深入开展支浜污染整治 |
5.1.5 加大船舶污染治理力度 |
5.2 水环境治理 |
5.3 水生态修复 |
5.4 各控制单元综合整治 |
5.4.1 控制单元1(和桥镇)整治 |
5.4.2 控制单元2(万石镇)整治 |
5.4.3 控制单元3(周铁镇)整治 |
5.4.4 控制单元4(前黄镇)整治 |
5.4.5 控制单元5(雪堰镇)整治 |
5.5 水质改善重点工程 |
5.5.1 重点工程 |
5.5.2 效益分析 |
5.5.3 目标可达性分析 |
第六章 后期保障与维护建议 |
6.1 法律法规保障 |
6.2 经济政策保障 |
6.3 组织协调保障 |
6.4 监督管理机制 |
6.5 科技支撑保障 |
6.6 公众参与保障 |
6.7 管理保护目标 |
第七章 结论 |
7.1 水环境现状分析 |
7.2 治理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太湖蓝藻治理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蓝藻爆发原因 |
2 蓝藻的危害及治理难点 |
3 太湖蓝藻产量调研 |
3.1 苏州太湖蓝藻调研 |
3.2 无锡太湖蓝藻调研 |
4 蓝藻治理方式 |
4.1 蓝藻资源化利用手段 |
4.2 太湖蓝藻治理方式 |
4.3 蓝藻治理新方式探索 |
5 结语与展望 |
(7)苏州市饮用水源和供水过程新兴污染物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形势及污染现状 |
1.1.2 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
1.1.3 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状况 |
1.2 水环境中抗生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抗生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抗生素研究目标物的确定 |
2.1 抗生素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
2.1.1 抗生素的定义 |
2.1.2 抗生素的分类 |
2.1.3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
2.2 抗生素研究目标物的确定 |
第三章 7种抗生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
3.1 仪器与设备 |
3.2 试剂与材料 |
3.2.1 试剂 |
3.2.2 材料 |
3.3 分析步骤 |
3.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2 样品前处理 |
3.3.3 HPLC-MS/MS条件 |
3.4 分析条件优化 |
3.4.1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3.4.2 HPLC-MS/MS条件的优化 |
3.5 方法评价 |
3.5.1 检出限 |
3.5.2 线性关系 |
3.5.3 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 |
第四章 太湖流域及苏州市供水系统中抗生素的分布研究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苏州市概况 |
4.1.2 太湖流域概况 |
4.1.3 苏州市产、供水概况 |
4.2 样品采集 |
4.2.1 采样点选取 |
4.2.2 采样频次 |
4.2.3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 |
4.3 太湖流域抗生素污染状况与季节分布规律分析 |
4.3.1 抗生素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 |
4.3.2 抗生素污染的季节分布规律 |
4.4 供水系统中抗生素的污染状况与季节分布规律分析 |
4.4.1 水厂各工艺对抗生素的去除 |
4.4.2 水厂抗生素的季节分布规律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河长制实践的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河长制”的基层实践治理模式:基于无锡市“河长制”案例 |
1.实践缘起 |
2.无锡市河长制的实践运作模式 |
第一, 确立了行政首长负责制。 |
第二, 有效化解了“九龙治水”的结构性顽疾。 |
第三, 搭建了社会共治的平台。 |
3.运作成效 |
三、“三治合一”视角下河长制实践的治理路径 |
1.压力型体制下目标任务治理的逻辑桎梏的禁锢 |
2.法治维度:河长治水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
3.德治维度:生态治理观念的滞后 |
4.自治维度: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尚未形成 |
四、基于“三治合一”视角下推动河长制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
1.法治维度:依法落实健全“河长治水”的法律制度 |
2.德治维度:强化生态治理理念 |
3.自治维度:型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机制 |
(9)无锡市闾江大堤挡藻工程措施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必要性分析 |
2.1 工程区现状 |
2.2 存在问题 |
3 工程措施比选 |
3.1 预制桩方案 |
3.2 木桩方案 |
3.3 固滨笼网箱方案 |
4 工程措施实施 |
4.1 工程设计 |
4.2 建设与管理 |
4.3 效益分析 |
5 结语 |
(10)增殖放流对太湖水环境治理的作用及相关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60年来太湖水质变动趋势 |
2 太湖水质富营养化的成因 |
2.1 外源性营养物质大量流入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
2.2 水生生物净水能力下降 |
2.2.1 环境的改变引起生态系统失衡 |
2.2.2 过度捕捞加剧生态系统的失衡 |
3 水生生物净化水质的机理 |
3.1 水生动物净化水质的机理 |
3.2 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机理 |
4 太湖增殖放流实践及其净化水体功能分析 |
4.1 增殖放流规模分析 |
4.2 增殖放流净化水体功能分析 |
4.2.1 增殖放流生态效益分析 |
4.2.2 增殖放流经济效益分析 |
4.2.3 增殖放流社会效益分析 |
5 提高增殖放流鱼类净水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
5.1 开展太湖系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 |
5.2 合理确定增殖放流品种和数量 |
5.3 控制捕捞强度 |
5.3.1 逐步减少捕捞船只 |
5.3.2 控制渔具数量和尺寸 |
5.4 推迟开捕时间 |
5.5 强化日常渔政管理 |
5.6 设置合理的禁渔区 |
四、无锡太湖水域蓝藻污染与治理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湖泊蓝藻水华在连通河道的扩散特征及水质影响[D]. 郭宇龙. 江南大学, 2021(01)
- [2]河长制政策绩效评估与障碍因素分析——基于太湖水域城市的调研[J]. 王娟,宋怡霏,何优.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10)
- [3]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D]. 李倩. 江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PCLake模型的出入湖河口水生植物适宜生物量研究 ——以蠡湖-陆典桥浜为例[D]. 陈洪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5]漕桥河水环境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D]. 陈忠. 江苏大学, 2020(02)
- [6]太湖蓝藻治理策略探讨[J]. 罗智宇,赵野,胡利华,肖诚斌,邵哲如. 环境生态学, 2019(04)
- [7]苏州市饮用水源和供水过程新兴污染物的分布[D]. 张珂.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8]河长制实践的治理困境与路径选择[J]. 詹国辉,熊菲. 经济体制改革, 2019(01)
- [9]无锡市闾江大堤挡藻工程措施浅析[J]. 陈科巨,吕晓威,何建栋.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7(11)
- [10]增殖放流对太湖水环境治理的作用及相关政策建议[J]. 朱明胜,蒋加新,朱法明,金伟民,蒋敬平,陈金尧,张菊新,戴武春.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