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使·恶魔(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邱继红[2](2021)在《戈德曼过程可靠主义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过程可靠主义自诞生以来,一直是知识论学界用以讨论知识本质问题、价值问题的重要思想理论,在学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过程可靠主义在受到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受到了诸多批评,戈德曼把相似的批评意见进行归类,梳理出了过程可靠主义面临的五个问题,分别是:恶魔反例、千里眼案例、普遍性问题、简单知识问题以及价值问题。恶魔反例质疑了可靠性过程对于知识确证的必要性,千里眼案例质疑了可靠性过程对于知识确证的充分性,普遍性问题也对可靠性过程的本质发出质疑。简单知识问题认为,如果我们在不清楚过程的来源是否可靠的情况下进行推理,就会使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过于简单。价值问题则指出可靠过程的价值来源于真信念的价值,当我们获得真信念的时候,过程的可靠性价值就会被真信念的价值所淹没。作为过程可靠主义的奠基人与推动者,阿尔文·戈德曼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可靠性过程的确证问题,他提出了“正常世界”的概念来限定评价信念的领域。随后又提出强与弱的双重确证理论,为知识的确证创造更多的评价维度。受索萨德性思想的影响,他又提出了德性确证观,区分了德性与恶性的评价模式。针对价值问题,戈德曼提出了条件概率方案与价值自主化方案。最后,他认为简单知识问题不是过程可靠主义独有的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并不局限于可靠主义内部。随着当代知识论的德性转向,过程可靠主义也在德性知识论领域取得到了新的发展。同为德性可靠主义阵营的索萨、格雷科二人,也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复,而他们所强调的理智德性、认知视角与主观确证,不仅区别于过程可靠主义外在主义的确证观,也更有利于解决过程可靠主义面临的知识的确证问题与价值问题。本文所做的工作就是立足于可靠主义,重点讨论过程可靠主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纵向考察德性可靠主义者索萨、格雷科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尝试梳理出可靠主义内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张振江[3](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秦彩虹[4](2021)在《“万物统一”美学视域下的莱蒙托夫创作艺术研究》文中指出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МихаилЮрьевичЛермонтов,1814-1841)是19世纪俄罗斯着名的经典作家,也是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界关注的主要作家之一。长期以来,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之间的关系虽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但学界主要关注的是东正教思想和理念对莱蒙托夫作品的思想和内容的影响,对其艺术形式的影响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论文试图重点探究东正教思想不仅对莱蒙托夫创作的思想内容,而且更重要对其艺术创作形式的影响,同时揭示莱蒙托夫创作艺术与东正教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一步表明作家创作与东正教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促进的。本论文将以莱蒙托夫先后创作完成的四部作品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也就是长诗《恶魔》((?)Демон(?),1829-1839)、戏剧《假面舞会》((?)Маскарад(?),1835)、长诗《童僧》((?)Мцыри(?),1838-1839),和小说《当代英雄》((?)Герой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1838-1840)。主要依据的美学理论是由俄罗斯着名的东正教哲学家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索洛维约夫(ВладиимирСергеевичСоловьёв,1853-1900)提出的“万物统一”的美学思想,即以神学、哲学、科学相融合的“完整知识”体系为基础的上帝与万物的统一,运用的批评方法是由白银时代俄罗斯东正教文化批评理论家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布尔加科夫(СергейНиколаевичБулгаков,1871-1944)在“万物统一”基础上推出的“三位一体”的批评方法。这一方法就是把东正教里的“圣父、圣子、圣灵”转换为从“主观”到“客观”再到“在起来”的“三位一体”。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要深入剖析莱蒙托夫创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所展现的东正教精神以及对其的艺术发展,揭示莱蒙托夫创作艺术不仅是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且更是受到深层次的东正教文化影响。从布尔加科夫的“三位一体”文学批评方法来看,莱蒙托夫的创作艺术确实是作家个性(主体)与客观世界(客体)、理性与情感、现实与信仰的融合的产物。“三位一体”实际上就是万物的统一和所有精神的统一,“三位一体”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思想中,也更体现在文学形式上,甚至形式本身也是一种精神展现的形式,这也将东正教的“万物统一”的哲学理念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反向影响和发展了东正教的思想与内涵。本论文在“万物统一”的美学视域下,主要研究莱蒙托夫创作的艺术形式,不仅关注到莱蒙托夫抒情诗歌的叙事化,也就是增添故事情节,赋予诗歌叙述的功能,还探究作家将小说以浪漫的语言渲染氛围的同时,在小说整体构造上呈现“向内转”的特征,即由外而内,层层递进,逐步挖掘主人公心理的构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莱蒙托夫戏剧创作的艺术与情感的交织。从作家创作体裁的转变来看,仅仅只有十多年创作生涯的莱蒙托夫,艺术探索已经涉及了诗歌、小说和戏剧三大文学创作领域,也呈现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1837)与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的双重影响,更反映出东正教精神力量。可以说,普希金、拜伦的文学创作激发出莱蒙托夫的创作激情,而东正教精神则已经成为他创作的内驱力。从整体来看,本论文沿着莱蒙托夫创作这四部作品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展开论述。首先,莱蒙托夫以超越现实层面的童话世界和民间故事为起点,创造了善恶合一的俄罗斯恶魔;其次,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作家的创作开始逐步落实到社会现实层面上,塑造了一位集合了人类多重性格的人间恶魔阿尔别宁;然后,通过修道院童僧对美好事物和自由的追求展开一系列心灵的救赎;最后,通过贵族弟子毕巧林在现实生活中一系列行动来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探索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知识分子未来的出路,甚至思考整个人类的未来。这些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了“万物统一”的精神、“聚和性”思想和“弥赛亚”意识。显然,莱蒙托夫的创作其实就是一部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文学史的缩写版,即由浪漫的诗歌创作和民间故事叙述转向深层的现实探索,而作为俄罗斯文学灵魂的东正教精神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然,从东正教的角度来阐释文学创作,应该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对于莱蒙托夫这样一位从小受东正教文化熏陶的作家而言,就更是如此。东正教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尤其是对其创作艺术形式的影响。本论文通过东正教与莱蒙托夫创作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努力为我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探索值得借鉴的、有价值的途径。
胡贝克[5](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热依汗古丽·卡地尔[6](2020)在《《摩尼教徒忏悔词》(Xwastwanift)词汇研究》文中提出摩尼教作为世界性宗教,曾流行于西亚、北非、中亚、中国等地区,留下了许多宗教文献。其中《摩尼教徒忏悔词》(Xvastvanift)也是了解摩尼教的教义、诸神以及摩尼教徒生活的最重要文献之一。全文共分十五个部分,分述听者所需忏悔的十五个方面。该文献可能是先用粟特语编写的,但原着至今还没有找到。现存的是后来译成回鹘语的抄本。虽然,之前国内外学者从文化、语言、历史等方面对回鹘语《摩尼教徒忏悔词》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该文献词汇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笔者选择本题目。本论文以该文献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词汇学理论和方法并借鉴文献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该文献中词的结构,归纳出派生法、复合法等构词特点。分析了文献中的词汇来源,将所有词汇分为固有词和借词。对固有词进行语义分类,将借词按照语源分类。利用文献中摘取的例句,对列出的每一个词的语义、用法以逐词逐句语法标注的方式加以说明。同时将这些词语同现代维吾尔语进行历时比较,分析其语音、语义的历史演变。通过统计这些词语在该文献中的出现频率以接触语言学的视角考察宗教的传播对回鹘语词汇的影响。最后附词汇索引。本项研究在方法上尽可能拓展视野,以期为回鹘语《摩尼教徒忏悔词》的进一步研究,为回鹘语词汇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回鹘语《摩尼教徒忏悔词》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本论文中所使用的转写符号和缩略语。第二部分,文献概况。本章根据前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分别对摩尼教及其文献概况、回鹘语《摩尼教徒忏悔词》以及该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分,词的结构。本章根据本文献中词汇的结构特点,列出根词、派生词和合成词。举例说明派生词和合成词的各项构词方法并与现代维吾尔语进行比较。第四部分,词汇的构成。本章首先将文献中的词汇分为回鹘语固有词汇和借词。固有词汇包括有关动物、植物、食物、衣物名称的词,表示人体各部位名称的词,表示自然现象、时间、方位名称的词,表示社会阶层的词,表示诸神名称,表示亲属称谓的词等。借词包括汉语借词、梵语借词、粟特语借词、中古波斯语借词等。对每一个词进行举例分析和说明。第五部分,结语。总结了该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六部分,附录。附录是本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附录部分使用的拉丁字母转写和译文采用阿布都热西提·亚库甫教授的博士论文。
郑帅[7](2020)在《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西方思想界,伊格尔顿是继雷蒙德·威廉斯之后英国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文学、美学等多个领域有着世界影响。新千年后他在文化批判领域不断开拓,其哲学思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新千年后伊格尔顿的研究主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批判转为文化批判,出现神学和“形而上学”转向,《理论之后》(2003)和《文化的理念》(2000)为开始变化的主要标志,文化批判和神学、“形而上学”转向是这一过程的不同侧面。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呈现于10余部着作中,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总体性分析和评价。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产生的大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资本主义国家不公正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而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和左派运动长期处于低谷。其理论来源主要为经典马克思主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基督教神学、尼采哲学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详细考察了文化的多重涵义,分析了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和当代普遍文化与文化之争,阐述了文化与文明、自然、权力三组文化的基本关系。针对文化理论对政治的忽略和左派研究的缺失点,伊格尔顿提出“伦理—政治”宣言。以此为总纲,他在近20年里以近10部着作的辛勤探索,系统阐述了“异端四部曲”即恐怖、悲剧、邪恶、基督教四种重要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异端四部曲”与资本主义制度严重缺陷的密切关系。伊格尔顿倡导以“身体唯物主义”和重塑人生的意义来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他揭示出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是一种虚假的共同文化,在艾略特和威廉斯关于共同文化思想的对比中阐明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构建路径,即在平等团结的原则下,大众合作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其培育社会主义新主体和共同文化思想构建起“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主要在于开辟了一种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成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理论限度主要体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本研究是对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哲学研究,有助于凸显新千年后伊格尔顿思想的主题和整体脉络,形成总体性把握,有助于改变伊格尔顿文化批判研究主题相对分散和哲学研究偏少的问题,丰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能够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凸显的文化矛盾,事实和价值的割裂,对破解邪恶、恐怖和虚无主义等现实热点难点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郭晓雪[8](2020)在《赫塔·米勒小说“集中营”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赫塔·米勒,德国的女作家和诗人,因“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直白,描写了被剥夺者的生活图景”,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终其一生都在控诉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极权统治以及斯大林劳动营对无辜德裔的迫害。本论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米勒本人的经历及其诗学观,立足于其小说中的“集中营”书写,着重探讨这种“集中营”书写的缘由、表现以及意义,希望能对国内赫塔·米勒的研究有所裨益。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赫塔·米勒的小说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选题的缘由以及创新点。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结合米勒本人的生平经历与诗学观,来探讨其“集中营”书写的缘由。第二章具体分析“集中营”社会图景在小说中的表现,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罗马尼亚极权“集中营”,二是斯大林劳动营,这两种“集中营”图景在本质上是一种“非逻辑”的“荒诞”的社会处境。第三章分析在“集中营”这个“荒诞”处境中的人物群像,其中“集中营”下的人物群像,又可分为具有“自传性”的主人公形象,以及主人公视角下的他人群像,总之“集中营”下的人物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被剥夺者”。第四章探究赫塔·米勒“集中营”书写的特征与意义。赫塔·米勒的“集中营”书写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对“集中营”题材的日常性、隐喻性、讽刺性、反抗性书写之中。并且她的“集中营”书写继承了“集中营”文学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揭露人类历史上最黑暗一幕,展示人与人性的复杂性与阴暗面,为“被剥夺者”发声。结语部分探讨研究赫塔·米勒“集中营”书写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借鉴作用,以引起一种公共反思。
申育娟[9](2020)在《“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文中提出“狄更斯改写小说”(Dickensian rewriting)指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挪用和/或戏仿狄更斯作品当中的人物、情节,他的创作风格或其生平而创作的小说。论文选取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创作的“狄更斯改写小说”—努南(Michael Noonan)的《麦格威奇》(Magwitch,1982)、博德(Carmel Bird)的《蓝鸟咖啡馆》(The Bluebird Cafe,1990)、凯里(Peter Carey)的《杰克·麦格斯》(Jack Maggs,1997)和弗拉纳根(Richard Flanagan)的《欲望》(Wanting,2008)—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照后殖民文学理论和原住民文化相关研究,以文化记忆为切入点,考察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对狄更斯的“后殖民改写”。这里的文化记忆指人们借助文本、图象、节日、仪式等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式所形成的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特定时代的记忆。因澳大利亚曾为英国殖民地,本土作家对帝国经典的改写往往被归于“逆写帝国”一类。论文指出,以上四部改写作品并未囿于“逆写帝国”范畴,澳大利亚作家改写狄更斯作品并非意味着他们对狄更斯作品的否定。狄更斯作品既因其体现出的帝国情感结构成为抵抗对象,也凭借其经典身份成为崇敬和怀念的对象。改写作家与狄更斯之间属于对抗式对话的关系,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狄更斯独特的创作手法,另一方面超越了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并突出他们对本土身份的重视。有鉴于此,论文论证澳大利亚作家通过讲述本土特殊历史揭示狄更斯作品以英国身份为主体的故事结构,改造对狄更斯其人、他的作品以及作品中呈现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记忆,同时塑造本国独特历史文化记忆并以此重新建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四部小说的改写对象虽同是狄更斯作品,但它们讲述澳大利亚不同群体的历史,并探讨这些群体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杰克·麦格斯》与《麦格威奇》着眼于流放犯在澳大利亚的经历以及他们在塑造白澳身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欲望》和《蓝鸟咖啡馆》分别呈现了被殖民时期原住民的悲惨境遇和后殖民时代原住民历史与文化被商业化的现状,并聚焦于原住民与澳国族身份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凯里在《杰克·麦格斯》中将麦格威奇(小说中更名为麦格斯)这样的男性流放犯看作澳大利亚的建国之父,但小说以伦敦为主体的故事结构、麦格斯对英国身份的强烈认同以及澳文化对英国文化的传承等均说明澳国族身份难以摆脱英国的影响。凯里建构的以白人男性为主导的白澳身份具有矛盾性。与凯里塑造的男性流放犯神话不同,努南在《麦格威奇》中突出了流放地白人女性(包括女性流放犯和流放犯的女性后代)在流放地经济发展和思想风貌塑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她们同样为构建白澳身份作出重要贡献。《麦格威奇》与《杰克·麦格斯》关注狄更斯小说中边缘化的流放犯,弗拉纳根的《欲望》则将狄更斯作品中完全缺席的群体—澳大利亚原住民—置于文本中心。小说展现了原住民被殖民时期的历史与他们的独特文化,批判英帝国对原住民进行的殖民占领与文化压迫,并强调原住民历史文化是澳国族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德的《蓝鸟咖啡馆》同样关注原住民历史与文化,但该小说着重展现了白人开设的博物馆对原住民文化及其被殖民历史与当代历史的储存。换言之,从被殖民时期至今,原住民从未掌握展现自身历史文化的权力,他们尚未被纳入澳国族身份之内,而且自身独特的族群与文化身份也被剥夺。四位当代澳大利亚作家通过改写狄更斯的作品和传记,讲述了流放至澳大利亚的英国罪犯和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历史,塑造了澳大利亚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构建了以流放犯和原住民为主体的澳大利亚国族身份。
贺重阳[10](2020)在《陈敬容诗歌翻译研究》文中认为在以往的研究中,陈敬容常常作为“九叶”诗人之一进入文学史叙述版图。其创作风格被一再论述,但其诗歌翻译却较少被纳入考察视野。事实上,陈敬容的诗歌翻译不仅包含了极具价值的翻译经验,还是中国新诗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从中可以透视译者主体性与主流话语间的微妙互动。本文绪论部分简述陈敬容的生平经历,梳理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问题、方法与意义。主体部分共三章内容。第一章以陈敬容1940年代、“十七年”、1980年代三个阶段的诗歌翻译实践为考察对象,基于史料的爬梳,挖掘其文本选择、翻译策略与不同时期文化历史语境之间的联系,并概述其翻译理念。第二章立足于对陈敬容译诗文本的分析,深入探究陈敬容诗歌翻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忧郁情调的传达、内在节奏的把握与时代话语的印记。第三章聚焦陈敬容诗歌翻译与创作间的互动关系,将其创作的两类诗歌——都市诗、写物诗与其翻译的波德莱尔和里尔克诗歌作对比,考察他们在处理相似主题时的同与异,以透析陈敬容诗歌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复杂关系。结语部分阐明本文的主要结论,展现陈敬容诗歌翻译的价值与影响。本文通过对陈敬容诗歌翻译实践的整体性考察,期望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陈敬容诗歌翻译的重新审视。
二、天使·恶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使·恶魔(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戈德曼过程可靠主义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创新点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文章内容概述 |
六、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戈德曼过程可靠主义的产生 |
第一节 知识的传统三元定义与葛梯尔问题 |
(一)知识的传统三元定义 |
(二)葛梯尔问题及其实质 |
(三)知识确证的两大主流学派 |
第二节 戈德曼因果论中的可靠观 |
(一)因果论的内涵 |
(二)因果论的困境 |
第三节 戈德曼过程可靠主义的确立 |
(一)可靠的认知机制 |
(二)过程可靠主义的理论内涵 |
第二章 戈德曼过程可靠主义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恶魔反例——可靠性对于确证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千里眼案例——可靠性对于确证的充分性 |
第三节 普遍性问题 |
第四节 简单知识问题 |
第五节 价值问题 |
第三章 戈德曼过程可靠主义问题的内部解决方案 |
第一节 戈德曼对可靠性确证问题的回应 |
(一)“正常世界”的评价领域 |
(二)强与弱的双重确证论 |
(三)德性确证观 |
第二节 普遍性问题三种解决方案 |
(一)常识型方案 |
(二)科学型方案 |
(三)语境型方案 |
第三节 内塔对自举法——简单知识问题的回应 |
(一)内塔的语境转换规则 |
第四节 戈德曼对价值问题的回应 |
(一)条件概率解决方案 |
(二)价值自主化 |
第四章 戈德曼过程可靠主义问题的外部解决方案 |
第一节 索萨德性视角主义下的解决路径 |
(一)索萨的德性视角主义 |
(二)索萨对价值问题的回应——知识评价的AAA结构 |
第二节 格雷科主体可靠论下的解决路径 |
(一)格雷科对索萨德性视角主义的批判 |
(二)格雷科的主体可靠主义 |
(三)格雷科对价值问题的回应——知识作为一种成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画语 |
第二节 画语转向 |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七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
小结 |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
第二节 风格迷宫 |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
第四节 画语修辞 |
第五节 物性拓展 |
第六节 动态画语 |
小结——无界创造 |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
第二节 文化图像 |
第三节 人物形象 |
第四节 自然物像 |
小结 |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4)“万物统一”美学视域下的莱蒙托夫创作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三位一体”的文学批评方法 |
第二章 普希金、拜伦与莱蒙托夫:创作艺术的继承与拓展 |
第一节 诗歌的小说化:创作的源起与风格 |
第二节 小说的诗歌化:艺术的形式与结构 |
第三节 情感的形象化:叙事与抒情的融合 |
第三章 “神人合一”的形象塑造:“聚和性”的文本机制 |
第一节 天使与恶魔:“善”与“恶”的感受翻转 |
第二节 恶魔与塔玛拉:“外位性”立场下的对话机制 |
第三节 死亡与救赎:“聚和性”意识下的罪恶消解 |
第四章 “聚和性”的艺术表征:“向内转”的创作艺术 |
第一节 社会与现实:人间恶魔的“聚和” |
第二节 对话与独白:递进式的自我剖析 |
第三节 诗体与隐喻:空间下的喻体合一 |
第五章 “弥赛亚”的艺术呈现:“本能式”的自我救赎 |
第一节 幻觉与梦境:对话式的内心独白 |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走向对立与同一 |
第三节 孤独与救赎:走向彼岸的重生 |
第六章 聚和与救赎:“直觉式”的自我反思 |
第一节 “神人合一”的理念:人性“聚和”的同一 |
第二节 救赎的创作手法:“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 |
第三节 宿命论思想:“体验式”的叙事结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6)《摩尼教徒忏悔词》(Xwastwanift)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本论文中所使用的符号缩略语 |
第一章 “摩尼教”与《摩尼教徒忏悔词》 |
第一节 摩尼教及其文献 |
一、摩尼教 |
二、摩尼文 |
三、回鹘语摩尼教文献 |
第二节 回鹘文《摩尼教徒忏悔词》 |
第三节 《摩尼教徒忏悔词》的版本 |
第二章 《摩尼教徒忏悔词》的词汇结构 |
第一节 根词 |
一、单音节根词 |
二、多音节根词 |
第二节 派生词 |
一、由静词构成静词的词缀 |
二、由动词构成名静词的构词词缀 |
第三节 由静词构成动词的构词词缀 |
第四节 合成词 |
一、联合式 |
二、偏正式 |
三、支配式 |
第三章 《摩尼教徒忏悔词》的词汇构成 |
第一节 固有词 |
一、有关动物、植物、饮食、衣服名称的词 |
二、有关人体部位的词 |
三、表示自然现象的词 |
四、有关亲属称谓的词 |
五、有关社群和社会阶层的词 |
六、有关王室、贵族、君主的词汇 |
七、有关摩尼教诸神名称的词 |
八、表示时间和方位的词 |
九、表示事物性质特征的词 |
十、表示数目的词 |
十一、起指代作用的词 |
十二、表示人的动作、心理活动及事物变化的词 |
第二节 借词 |
一、汉语借词 |
二、梵语借词 |
三、粟特语借词 |
四、中古波斯语借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7)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来源 |
第一节 社会背景 |
一、资本主义社会无信仰本质愈加凸显 |
二、资本主义国家不公平政治导致恐怖邪恶现象 |
第二节 理论来源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 |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
三、基督教神学 |
四、尼采哲学 |
五、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化的多种涵义、张力冲突与基本关系 |
第一节 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张力冲突 |
一、文化的多重涵义与历史变迁 |
二、五种文化形式的联系冲突与两类文化之争 |
第二节 文化与外界的三组基本关系 |
一、文化与文明 |
二、文化与自然 |
三、文化与权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伦理—政治”宣言与“异端四部曲” |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衰与“伦理—政治”宣言 |
一、文化理论的兴衰 |
二、文化理论对政治的遗忘 |
三、“伦理—政治”宣言 |
第二节 恐怖:毁灭与创造的结合体 |
一、理性与欲望 |
二、律法与爱 |
三、恐怖与崇高 |
四、恐怖与绝对自由 |
五、自杀炸弹客致命的意志与两种虚无 |
第三节 悲剧的哲学复兴 |
一、悲剧与现代性 |
二、替罪羊的解体与新生 |
第四节 “邪恶”的类型、面向及根源 |
一、有无目的功用的两种邪恶 |
二、邪恶的“双重面向” |
三、“平庸的恶”与“体制性的恶” |
第五节 “上帝已死”与上帝代理者的失败 |
一、信仰与理性 |
二、启蒙理性情感想象的缺失 |
三、唯心主义“主体”企图成为“基础”的失败 |
四、浪漫主义想象的创造性与虚幻性 |
五、文化:马修·阿诺德的诗意化“基督教” |
六、“上帝已死”与上帝的隐匿存在 |
七、上帝在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最终消亡和原教旨主义的勃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 |
第一节 新主体的身体建构:身体唯物主义 |
一、身体与灵魂的和谐统一 |
二、解放感官 |
三、两种蜕变方式——彼此的自我实现和超人的诞生 |
第二节 新主体的意义探寻:重塑人生的意义 |
一、王尔德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 |
二、在不同时代的色调对比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
三、幸福与爱——人生意义的归宿 |
第三节 共造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
一、资本主义大众文化:虚假的共同文化 |
二、社会主义共同文化:民主团结与合作共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评价 |
第一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 |
一、开辟了具有鲜明辩证性、政治性、实践性特征的文化批判形式 |
二、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成果 |
三、社会主义新文化生存方式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二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限度 |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不够坚定 |
二、对信仰的范围和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
第三节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对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积极汲取多种理论资源,以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的紧密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
二、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三、着力破解邪恶、恐怖、虚无主义等重要现实文化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赫塔·米勒小说“集中营”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赫塔·米勒小说中“集中营”书写缘由 |
第一节 赫塔·米勒的生平经历与“集中营”书写 |
一、双重身份 |
二、双重“集中营”经历 |
第二节 赫塔·米勒的诗学观与“集中营”书写 |
一、“恐惧”——动因与源泉 |
二、“为了抗拒遗忘而写作” |
第二章 “集中营”社会图景的真实呈现 |
第一节 罗马尼亚极权“集中营” |
一、极权渗透下的乡村 |
二、极权管控下的城市 |
第二节 斯大林劳动营 |
一、强制劳动的炼狱 |
二、“饥饿天使”的牢笼 |
第三章 “集中营”下的人物群像 |
第一节 具有“自传性”的主人公 |
一、极权的反抗者 |
二、无所寄托者 |
第二节 主人公视角下的他人群体 |
一、代表极权的他人群体 |
二、顺应极权的他人群体 |
第四章 赫塔·米勒“集中营”书写的特征与意义 |
第一节 赫塔·米勒“集中营”书写的特征 |
一、“集中营”的日常性书写 |
二、“集中营”的隐喻性书写 |
三、“集中营”的讽刺性书写 |
四、“集中营”的反抗性书写 |
第二节 赫塔·米勒“集中营”书写的意义 |
一、揭露人类历史最黑暗的一幕 |
二、展现人与人性的复杂性与阴暗面 |
三、为“被剥夺者”发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赫塔·米勒作品 |
(二)专着 |
(三)论文 |
致谢 |
(9)“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经典改写 |
二.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小说” |
三.理论框架—文化记忆 |
四.澳大利亚的“狄更斯改写”与文化记忆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流放犯形象重塑与白澳身份 |
第一节 《杰克·麦格斯》:流放犯形象重塑 |
第二节 单向的英国身份认同与英国绅士身份祛魅 |
第三节 白澳身份建构及其矛盾性 |
第二章 流放地白人女性与白澳身份 |
第一节 《麦格威奇》中边缘化的男性流放犯 |
第二节 女性形象重塑 |
第三节 《麦格威奇》中的反记忆话语 |
第三章 “逆写帝国”: 原住民历史与文化展现 |
第一节 《欲望》:经典作家与边缘人物的并置 |
第二节 “英国性”及其内在矛盾 |
第三节 认知暴力下的原住民 |
第四章 殖民主义在当代的延续及其新形式 |
第一节 《蓝鸟咖啡馆》:殖民历史的当代回响 |
第二节 博物馆记忆 |
第三节 博物馆的商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陈敬容诗歌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诗歌翻译与中国新诗的发展 |
第二节 作为诗人与译者的陈敬容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陈敬容诗歌翻译的实践与理念 |
第一节 翻译缘起:从读者到译者 |
第二节 翻译实践:三个阶段的译诗 |
第三节 翻译理念:注重诗学功用 |
第二章 陈敬容诗歌翻译的特点 |
第一节 忧郁情调的传达 |
第二节 内在节奏的把握 |
第三节 时代话语的印记 |
第三章 陈敬容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 |
第一节 波德莱尔与陈敬容的都市诗 |
第二节 里尔克与陈敬容的写物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陈敬容发表于报刊上的诗作 |
附录二 陈敬容发表于报刊上的译诗 |
后记 |
四、天使·恶魔(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戈德曼过程可靠主义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研究[D]. 邱继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4]“万物统一”美学视域下的莱蒙托夫创作艺术研究[D]. 秦彩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摩尼教徒忏悔词》(Xwastwanift)词汇研究[D]. 热依汗古丽·卡地尔.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D]. 郑帅.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8]赫塔·米勒小说“集中营”书写研究[D]. 郭晓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狄更斯改写小说”与文化记忆 ——澳大利亚的国族身份重构[D]. 申育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10]陈敬容诗歌翻译研究[D]. 贺重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