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共识和争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剑锋[1](2021)在《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nonsmall-cell lung cancer)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化疗是指南推荐的基础治疗方案,然而很多老年晚期NSCLC患者身体储备较差不能化疗或不能耐受化疗副作用不得不停止化疗,还有部分患者化疗效果一般,化疗后很快出现进展,因此治疗手段相对局限。“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线,以冷消融微创治疗为关键节点,具有低损伤、可持续的特点。前期诸多研究结论显示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临床效果较好,然而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定人群的研究较少,冷消融联合中药这一治疗模式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是否能够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特别是不能化疗或者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还需要进一步评价;同时通过总结该模式的“优势人群”特征,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术后的治法和组方用药,以及作用机制有望进一步优化该治疗模式,增加患者获益。[研究目的]临床部分:1.评价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以期为这类患者特别是不能化疗或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提供可持续、低损伤的治疗选择;2.总结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的“优势人群”特征,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3.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候要素变化和治法组方规律,探索冷消融术后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及适用方药,以期优化该模式提高治疗效果。实验部分:1.评价冷消融联合中药对比化疗、单纯冷消融和单纯中药干预老龄肺癌小鼠的疗效;2.基于免疫调控和血管生成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干预老龄肺癌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临床部分1.倾向得分匹配基线信息:基于多中心肺癌真实世界治疗数据,纳入316例样本,分为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化疗队列,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减少混杂因素匹配87对;2.生存分析:比较两队列中位OS,中位PFS和生存率,COX回归筛选预后独立影响因素;3.筛选“优势人群”: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的优势人群特征;4.评价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两队列实体瘤疗效,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KPS评分,不良反应;5.中医证素变化和组方治法研究: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的中医证素变化和术后的治法组方规律。实验部分实验分为实验一和实验二两部分,两组造模、分组及干预相同。1.造模:建立老龄Lewis肺癌小鼠模型。2.分组:分别随机分组40只和45只老龄Lewis肺癌模型小鼠为①模型组,②冷消融联合中药组,③冷消融组,④化疗组,⑤中药组。3.干预:①模型组:仅造模,②联合组:冷冻消融手术和中药灌胃1次/天,共14天;③冷消融组:冷冻消融手术;④化疗组:腹腔注射顺铂3mg/kg,1次/周,共2周;⑤中药组:中药灌胃1次/天,共14天;隔天记录体质量并测量瘤径,非中药干预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非化疗干预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非冷消融干预组予切开缝合。4.指标:实验一观察生存期;实验二计算小鼠的脾脏和胸腺的脏器指数,肿瘤生长/转移抑制率,流式检测小鼠脾脏组织CD4+、CD8+、CD4+/CD8+比值;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10的表达;WB检测小鼠肺和肿瘤组织HIF-1α、VEGF、MMP-2和MMP-9的表达。[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下文简称“联合队列”)和化疗队列分别入组96和220例,倾向得分匹配87对,两组中位OS分别为12个月和10.3个月(P>0.05),两组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无显着差异(P>0.05)。2.匹配后联合队列和化疗队列中位PFS分别为4.7个月和4个月(P<0.05),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4.2%和18.4%(P<0.05),联合队列患者PFS>6个月的机会是化疗队列的3倍。3.生存期影响因素分析:①联合队列,LY%是独立保护因素,CCI和临床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②化疗队列,LY%和KPS是独立保护因素,NEUT%,KPS,CCI、NLR和临床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4.优势人群特征:本研究中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优势人群特征:年龄≤80岁且优势与年龄呈负相关;CCI评分≤9;Ⅲb、Ⅲc、Ⅳa期;LY%>20%。5.KPS评分:治疗后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KPS>化疗队列患者KPS(P<0.05)。6.实体瘤疗效评价:联合队列的疾病控制率26.83%>化疗队列13.79%(P<0.05)。7.本次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病位证素以肺、脾、肾为主;病性证素虚症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实证以血瘀、痰湿为主,冷消融术后血瘀、阳虚证素显着增加(P<0.05);气虚用黄芪、五味子等;阴虚用麦冬、熟地等,健脾益肾用茯苓、白术等;阳虚用细辛、干姜等;血瘀用乳香、没药、三七等;痰湿用半夏、陈皮等;痰热用川贝母、浙贝母等。8.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与冷冻消融术后契合的新方组合:①乳香,没药,干姜,山楂;②赤芍,红花,细辛,干姜,五味子;③桃仁,赤芍,红花,细辛,干姜,体现温通活血化瘀治法。实验部分实验一1.冷消融联合中药组(简称“联合组”)小鼠平均生存期28d明显高于模型组19d、化疗组22 d(P<0.05);冷消融组24 d、中药组23 d和化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二1.体质量:化疗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冷消融组和中药组这三组小鼠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2.瘤体质量: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的小鼠瘤体质量均小于中药组和模型组(P<0.05)。3.转移肺结节数量: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量少于模型组(P<0.05),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肺转移结节数量多于联合组(P<0.05)。冷消融联合中药组、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2.95%、25.85%、22.16%和1.98%,肺转移抑制率分别为50%、28.91%、23.67%和34.12%。4.脏器指数: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大于模型组(P<0.05);冷消融组、化疗组、中药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小于联合组(P<0.05)。5.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组和冷消融组小鼠脾脏组织中CD4+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CD4+的表达均低于联合组(P<0.05);各组CD8+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CD4+/CD8+均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和冷消融组CD4+/CD8+>1。6.ELISA 检测6.1 IL-2:联合组、冷消融组、化疗组>模型组(P<0.05);联合组>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P<0.05)。6.2IL-10:各组IL-10的表达<模型组(P<0.05);联合组<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P<0.05)。6.3IFN-γ:各组IFN-γ的表达>模型组(P<0.05);化疗组和中药组<联合组(P<0.05);冷消融组>化疗组、中药组(P<0.05);7.Western Blot 检测7.1 VEGF和HIF-1α①肺组织:各组VEGF和HIF-1α表达<模型组(P<0.05);各组小鼠VEGF的表达>联合组(P<0.05);冷消融组和中药组肺组HIF-1α表达>联合组(P<0.05),中药组HIF-1α表达>冷消融组(P<0.05)。②肿瘤组织:各组VEGF和HIF-1α表达<模型组(P<0.05);各组VEGF的表达均>联合组(P<0.05)。各组HIF-1α的表达>联合组(P<0.05)。7.2 MMP-2和MMP-9①肺组织:MMP-2:各组小鼠MMP-2表达<模型组(P<0.05);联合组<其他各组(P<0.05)。MMP-9: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模型组(P<0.05);中药组>联合组(P<0.05)。②肿瘤组织:MMP-2: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模型组(P<0.05)。MMP-9: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模型组(P<0.05);中药组>联合组(P<0.05)。[研究结论]1.对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在延缓病情进展、增强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常规化疗,在总体生存获益方面相当,因此可以作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特别是不能化疗或者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的治疗选择。2.年龄<80岁,CCI评分≤ 9,肿瘤临床分期为Ⅲb、Ⅲc、Ⅳa期,LY%>20%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更适合接受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3.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NSCLC治法以益气、养阴、温阳、补肺、健脾、益肾等扶正治疗为主线,不同阶段兼顾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等祛邪治法,同时老年晚期NSCLC患者,特别是冷消融术后的患者阳虚血瘀证候普遍存在,应重视温通活血化瘀治法。4.冷消融联合温通活血化瘀中药组方在延长生存期,抑制转移方面效果较好,其机制与促进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张昳[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以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医案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归纳朱佳教授对肺癌术后的病机认识,总结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辨治思路和遣方用药规律,探析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推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方法:收集朱佳教授2018年10月至2020年09月诊治肺癌术后患者的医案,录入朱佳教授临证资料管理系统中,然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医案,建立医案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清洗后,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从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朱佳教授临床诊治经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计纳入129例、594诊次医案,其中男性49例、243诊次,女性80例、351诊次,腺癌125例、567诊次,鳞癌3例、21诊次,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6诊次,术后未行辅助治疗者106例、488诊次,术后化疗者19例、78诊次,术后放化疗者2例、12诊次,术后靶向治疗者2例、16诊次,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2.临床表现:肺癌术后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咳嗽(33.67%)、口干(22.22%)、寐差(19.53%)、易汗(14.98%)、疲乏(14.98%)、胸痛(14.81%)、痰白(14.48%)、气短(11.62%)、胸闷(10.77%)、便溏(9.93%);舌象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苔薄(94.44%)、质红(82.66%)、苔腻(32.15%)、苔黄(30.30%)、质淡(25.93%)、质暗(18.86%),且苔薄与质红、苔黄、苔腻、质暗、质淡,质红与苔黄、苔腻、质暗的关联度较高;脉象出现频率较高的是细脉(87.21%)、弦脉(52.53%)、滑脉(14.65%)、小脉(8.42%),其中细脉与弦脉、滑脉,弦脉与小脉的关联度较高。3.病机:频率最高的病机是气虚(35.86%)、阴虚(29.29%)、痰瘀(11.62%),且气虚与阴虚,痰瘀与气虚、阴虚的关联度较高。多项结果显示,虚证类常见病机证素包括气虚、阴虚、肺虚、血虚、脾虚、肾虚等,实证类病机证素有痰浊、湿邪、血瘀、肝郁、气滞、火热、毒邪等。4.治法:出现频率较高的治则治法是化痰(25.59%)、益气(25.08%)、养阴(18.52%)、补肺(18.01%)、理气(16.67%)、健脾(12.12%),其中益气与养阴、解毒、通络,养阴与通络、化痰,化痰与健脾、理气,补肺与扶正、止咳的关联度较高。5.药物:医案中涉及的药物共计296味,频次大于200的高频药物是甘草(97.98%)、女贞子(68.69%)、枳壳(58.75%)、陈皮(58.42%)、白花蛇舌草(50.34%)、生黄芪(46.80%)、神曲(43.77%)、桔梗(43.10%)、山楂(42.42%)、鸡血藤(39.56%)、半夏(39.56%)、炙黄芪(39.23%)、茯苓(38.22%)、百合(37.21%)、桑白皮(35.69%)、白芍(34.68%)、杏仁(33.84%),其中女贞子与生黄芪、白花蛇舌草、陈皮、枳壳、鸡血藤、山楂、神曲,山楂与神曲,白花蛇舌草与枳壳的关联度较高。药物类别分布方面,补虚类、疏肝理气类、止咳平喘类、化痰散结类、健脾消食类、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药物使用频次较高,且补虚类药物以益气养阴为主。结论:1.肺癌术后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毒结、肝郁气滞,后期多见久病入络、由肺及肾,病理因素以痰、瘀、热、毒、郁为主,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肝、脾、肾,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2.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总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强调扶正补虚为先,祛邪为辅。扶正当以益气养阴为主,同时注意补肺健脾益肾。祛邪应根据痰浊、瘀血、气滞、热毒、水湿等邪实的偏重,配伍理气化痰、活血通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水化湿等不同治法。未行术后辅助治疗者,治疗当以扶正固本为主,注重益气养阴,补益肺脾肾,同时配伍些许化痰行瘀、抗癌解毒之品;术后辅助治疗者,治疗上宜注重抗癌解毒、扶正祛邪、顾护脾胃,需加强益气养阴、健脾补肺、化痰行瘀、解毒散结之力。3.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常用药对有黄芪与女贞子、山楂与神曲、陈皮与青皮、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基本方共有6组:1)生黄芪、女贞子、百合、鸡血藤、半夏、陈皮、青皮、枳壳、桑白皮、桔梗、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楂、神曲、茯苓、白术、薏苡仁、甘草;2)生黄芪、女贞子、天冬、百合、鳖甲、鸡血藤、半夏、瓜蒌皮、僵蚕、浙贝母、桔梗、远志、陈皮、青皮、枳壳、桑白皮、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楂、神曲、甘草;3)炙黄芪、麦冬、厚朴、丹参、薏苡仁、牡蛎;4)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柴胡、肿节风、金银花、酸枣仁、夜交藤、苏梗;5)当归、川芎、生地、白芍、赤芍、醋柴胡、郁金、延胡索、香附、黄芩、知母、旋覆花;6)紫菀、款冬花、杏仁、百部、枇杷叶、五味子、南沙参、防风。4.临证备要:气阴双补,重视痰瘀;抑癌解毒,不忘扶正;肝肺同治,调畅气机;培补后天,顾护脾胃;通腑泄浊,邪有去路;因时制宜,分期论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分子病理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分子病理学组,国家病理质控中心[3](2021)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RET基因融合临床检测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RET基因融合的发生率占1.4%~2.5%。目前国内外已有针对RET基因融合的靶向药物获批上市,疗效显着。准确检测RET基因融合是实施RET抑制剂治疗的前提。然而,相对于常见的EGFR、ALK基因变异的检测,我国RET基因融合检测起步较晚,临床检测尚需进一步规范。本编写组在组织国内多中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文献阅读并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以期指导对临床RET基因融合检测的实践。
李凯[4](2021)在《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指标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而优势的表达需要基于公认的疗效指标的测量和数据分析。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多而公认度低等问题,开展核心指标集研究,以构建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为相关临床研究和证据转化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参照国际COMET协作网和中医药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制技术规范,开展条目池构建和指标共识研究。研究一结局指标条目池构建基于临床试验文献的疗效评价指标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8个数据库,包括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包括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VIP、Sino Med,对中医药治疗肺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抽样分析;临床试验注册方案疗效评价指标分析: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 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以肺癌为主题、中医药为干预措施进行限定,检索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案,获取潜在的结局指标;基于问卷调查的指标采集与分析:通过对患者及临床医生问卷调查获取额外的结局指标;整合临床文献、注册方案和问卷调查获得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形成肺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条目池。研究二Delphi调查与共识会议:采用德尔菲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纳入指标进行初步的共识,通过共识会议的方法最终达成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指标集共识。结果:通过分析文献检索纳入的654个临床试验文献、2个注册库得到的66个临床研究方案、64位医生和8位患者的调查问卷,共计得到2797个疗效评价指标,经整理和规范化处理后共有196个评价指标。单个研究指标数量最少为1个,最多达15个。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结局指标依次为:实体瘤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体重变化。第一轮德尔菲调查中,专家达成共识的有24个指标;第二轮德尔菲调查中,所有专家达成共识的指标有17个。在共识会议最终确定的核心结局指标包括生存期/生存率,生活质量,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共五类核心结局指标,专家组经讨论认为在达成共识的核心指标中,可以将已经在德尔菲调查中达成共识的二级指标及相关测量工具作为下一步讨论内容,包括生存期的子指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中位生存期),生活质量的测量工具包括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治疗核心量表(EORTC-QLQ-C30)、卡氏评分(KPS)、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肺癌特异子量表(EORTC QLQ-LC13)等,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的子指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灶稳定(SD)、疾病进展(PD)、远处转移、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及测量工具(WHO标准、RECIST标准),生存率的子指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不良反应的子指标(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损伤),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其子指标(疼痛、呼吸困难、中医证候/症状)及测量工具(疼痛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论本研究形成了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指标集,包括5类指标及相应公认的评价工具,符合国际标准也兼顾了中医药特点,对提升肺癌中医临床研究设计和证据转化应用有指导作用。由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缺乏公认的标准,证候疗效评价还需要加强特色指标的开发研究。
郑欢芮[5](2021)在《DRGs支付方式改革下药学版临床路径构建方法探索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医疗费用的过高过快增长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严峻挑战,而药品费用的高低与医疗卫生成本的高低有极大的相关性,为了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我国已经开始在一些医院施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支付方式改革试点,而临床路径作为标准化的临床诊疗规范是DRGs支付标准的测算依据和DRGs支付方式改革顺利实施的保证,现行临床路径对药品的规范未作细化,且对药品的经济性考量不够充分。本研究通过DRG数据分析与筛选,最终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例,通过循证药学与药物经济评价方法制定NSCLC的药学版临床路径,细化临床路径中用药方案,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研究方法1、提取各疾病分组的病例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菌药品费用等数据,进行药占比构成比计算,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费用进行费用区间和构成分析,找到发生频率高、疾病负担大且药品费用CV值大的的分组。2、循证指南证据的制作:系统检索NSCLC临床指南,并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纳入符合要求的指南。运用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Evaluation II,AGREE II)评价指南,以药品为纲,合并循证指南信息,再采用质量评价工具(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的评价结果,对药物治疗推荐意见进行比较总结,总结出临床路径推荐用药。3、药物经济学证据的制作:系统检索中国NSCLC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运用质量评价工具(Consolidated Health Economic Evaluation Reporting Standards,CHEERS)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NSCLC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学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与总结。研究结果1、通过对福建省某试点医院DRG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提取出发生频率高、费用大且药品费用CV值大的的有研究意义的分组——恶性肿瘤相关分组,重点研究NSCLC相关临床路径。2、共纳入8篇NSCLC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使用AGREEⅡ工具评价后,推荐等级均为B级。各篇指南对治疗药物的推荐意见略有差别,差异组使用GRADE评价原始研究的质量与证据分级;通过综合分析与整合形成对NSCLC治疗用药有效性方案的推荐。3、共纳入18篇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模型评价了NSCLC治疗药物的经济性。研究最多的是TKI类药物,EGFR-TKI类药物中,吉非替尼一线治疗具有成本效果优势,ALK-TKI中克唑替尼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免疫治疗药物目前在中国使用都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通过福建省某试点医院DRG数据筛选出恶性肿瘤分组,运用循证指南证据制作和经济学研究证据制作方法探索NSCLC药学版临床路径,目前我国NSCLC治疗主要有采用TKI类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及传统化疗药物,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结合治疗的成本和收益,完善NSCLC治疗路径中的具体用药方案,也才能促进DRG更好更完善地实施。
山东省医学会肺癌多学科联合委员会[6](2021)在《山东省医学会肺癌多学科规范化诊疗指南》文中研究说明
杨鸣[7](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徐佩[8](202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并开展有效可行的心理护理措施等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研究类型为描述性研究,抽样方法为连续抽样,研究对象为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两个院区四个肿瘤内科病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患者。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数据录入及分析软件为SPSS22.0,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得分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发放问卷总量200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后,回收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得分情况:得分为(74.31±13.40)分,各维度得分为:坚韧性维度(37.76±8.35)分;乐观性维度(7.61±1.57)分;力量性维度(28.94±5.14)分。3.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化疗周期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吸烟史和化疗周期进入回归方程(P<0.01)。结论: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处于较高水平。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居住环境、受教育程度、吸烟史和化疗周期,提示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居住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同时对有吸烟史的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以期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
杨翠林[9](2021)在《NSCLC患者免疫组化指标联合检测及临床病理特征与EGFR突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目前临床肺癌基因突变检测费用高、耗时相对较长、病理取材相对困难等因素导致的基因检测送检率低的问题,本文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组化指标TTF-1、NapsinA、CK7、P63、P40的表达以及临床病理特征、胸部CT影像特征、肿瘤标记物表达水平与EGFR突变的相关性,为预测EGFR突变状态提供依据,为肺癌患者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的65例经病理科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并行基因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上述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情况、临床病理特征、CT影像特征、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水平与EGFR突变的相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肺腺癌中EGFR突变率52.63%(30/57),突变位点以19外显子和21外显子为主,两者突变共占80%,肺鳞癌中EGFR突变率12.50%;EGFR突变在女性中高于男性(P<0.05)、非吸烟患者高于吸烟患者(P<0.05);长期居住地、年龄、TNM分期与EGFR突变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肺腺癌中,TTF-1阳性表达者的EGFR突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TTF-1预测EGFR突变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26%,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60%;NapsinA阳性与阴性表达EGFR突变率分别为58%、22%.两者间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CK7、P63、P40的表达与EGFR突变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TTF-1阴性或TTF-1、NapsinA双阴性的肺腺癌患者中,无一例EGFR基因突变,但这些患者86%存在KRAS基因突变。4.在肺腺癌中,TTF-1阳性率为88%(50/57),NapsinA阳性率为84%(48/57),CK7 阳性率为 98%(56/57),P63 和 P40 阳性率分别为 4%(2/57)和 5%(3/57);在肺鳞癌中,P63阳性率为100%,P40阳性率为100%,CK7、TTF-1和NapsinA表达为0。5.含有毛刺征患者的EGFR突变率(65%)高于无毛刺征患者的突变率(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玻璃影、胸膜增厚征、分叶特征、肿瘤所处部位、肺不张、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征、肿瘤直径的大小与EGRR突变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CEA在EGFR突变组的表达水平为13.15(3.98,36.44)ng/ml,高于野生组的表达水平4.42(1.39,12.20)n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CYFR21-1、SCCA、CA125、CA-199、ProGRP、CA-153 的表达水平在EGFR突变组和野生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GFR突变多见于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突变位点以19外显子缺失和21外显子点突变为主,含有毛刺影像特征的患者更易发生EGFR基因突变,EGFR突变者的CEA水平较无突变者高。2.免疫组化标记物TTF-1、NapsinA、CK7、P40、P63可以用来进行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肺腺癌患者中TTF-1阳性表达与EGFR突变显着相关,TTF-1阴性表达对EGFR突变有极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当免疫组化TTF-1阴性时,提示EGFR突变的可能性极低,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刘忠涛[10](2021)在《术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SCCA、CYFRA21-1、NSE水平对于预测肺癌复发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术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SCCA、CYFRA21-1、NSE水平,对于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2014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的250例肺癌患者,其中170例患者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治疗,80例术后3年内出现复发转移患者,90例术后3年内未复发患者;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EA、SCCA、CYFRA21-1、NSE水平,同时分析四项肿瘤标记物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度,对比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血清CEA、SCCA、CYFRA21-1、NSE水平。同时收集(可行肺癌根治术的)的中晚期肺癌术后行(培美曲塞+铂类)化疗患者30例、行靶向治疗患者30例以及行(培美曲塞+铂类)化疗+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患者18例;分别比较化疗组与化疗+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组、化疗组与靶向治疗组患者(12周)4个化疗周期后的血清CEA、SCCA、CYFRA21-1、NSE水平。进而分析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血清肿瘤标记物CEA、SCCA、CYFRA21-1在4项肿瘤标记物中对于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其中CEA对于预测肿瘤复发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5.0%及93.3%,SCCA对于预测肿瘤复发及转移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1.3%及96.7%,CYFRA21-1对于预测肿瘤复发及转移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3.8%及97.8%。通过调整这三项肿瘤标记物的临界值,能提高肿瘤标记物对于术后肿瘤复发预测的敏感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与化疗联合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对CEA、SCCA、CYFRA21-1水平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4种肿瘤标记物中,肿瘤标记物CEA、SCCA、CYFRA21-1对于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通过联合检测CEA、SCCA、CYFRA21-1能明显提高肿瘤标记物对于预测肺癌术后复发的敏感性。不同的肺癌术后治疗方式会影响CEA、SCCA、CYFRA21-1的水平。
二、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共识和争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共识和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1)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1. 肺癌的流行病学 |
2. 老年患者的特殊性 |
3.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中医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认识 |
2.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特征 |
3.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原则 |
4.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作用 |
5. 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是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创新探索 |
6. 中医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势与不足 |
7. 中医药治疗晚期肺癌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队列研究和中医证素治法分析 |
前言 |
研究一 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队列研究和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结果 |
研究二 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术后证素变化和治法组方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多中心队列研究方法 |
2. 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是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创新探索 |
3. 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是局部与全身治疗的有机统一 |
4. 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同治疗方法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
6. 冷消融术后患者的证素变化分析 |
7. 冷消融术后的治法组方规律分析 |
8. 临床部分的研究小结 |
第三章 冷消融联合中药干预老龄Lewis肺癌小鼠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冷消融联合中药对老龄Lewis肺癌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冷消融联合中药对老龄Lewis肺癌荷瘤小鼠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转移是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
2. 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是转移的重要机制 |
3. “温通活血化瘀”治法抑制转移的理论探讨 |
4. 醒消丸是“温通活血化瘀”治法的代表方剂 |
5.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冷消融联合中药抑制转移过程 |
6. 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
7. 实验部分的研究小结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与不足 |
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
附录2 ECOG和KPS评分标准 |
附录3 |
个人简历 |
(2)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肺癌术后的认识及治疗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归纳 |
1.3 病机阐述 |
1.4 证候分型 |
1.5 辨证论治 |
1.6 中医药治疗优势 |
2 现代医学对肺癌手术及术后管理的研究 |
2.1 治疗模式 |
2.1.1 非小细胞肺癌 |
2.1.2 小细胞肺癌 |
2.2 手术方式 |
2.3 术后治疗手段 |
2.3.1 放射性治疗 |
2.3.2 化学治疗 |
2.3.3 靶向治疗 |
2.3.4 免疫治疗 |
2.4 预后影响因素 |
2.5 术后管理 |
3 传承研究 |
3.1 肺癌术后经验传承现状 |
3.2 问题与对策 |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医案来源 |
1.2 医案纳排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信息采集 |
2.2 数据清洗 |
2.2.1 数据预处理 |
2.2.2 数据规范化 |
2.3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疗效评价 |
3.2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3.2.1 研究基线分布 |
3.2.1.1.性别频次频率分布 |
3.2.1.2 年龄段频次频率分布 |
3.2.1.3 病理类型频次频率分布 |
3.2.1.4 术后治疗手段频次频率分布 |
3.2.2 计量数据解构 |
3.2.2.1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3.2.2.2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3.2.2.3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3.2.2.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3.2.2.5 治则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
3.2.2.6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3.2.2.7 药物类别分布 |
3.2.2.8 术后辅助治疗患者计量数据频数频率分布 |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3.1 集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3.1.1 临床症状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3.1.2 舌象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3.1.3 脉象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3.1.4 病机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3.1.5 治则治法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3.1.6 药物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3.2 集外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3.2.1 临床症状与病机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
3.3.2.2 病机与药物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
3.3.2.3 临床症状与药物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
3.4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3.4.1 药物聚类结果 |
3.4.1.1 K均值聚类 |
3.4.1.2 系统聚类 |
3.4.2 方剂K均值聚类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医案疗效评价 |
2 一般情况 |
3 临床表现 |
3.1 症状 |
3.2 舌脉 |
4 病机探讨 |
4.1 气阴两虚 |
4.2 痰癖毒结 |
4.3 肝郁气滞 |
4.4 久病入络,由肺及肾 |
5 治则治法 |
6 方药探析 |
6.1 常用药物 |
6.2 常用药对 |
6.2.1 黄芪与女贞子 |
6.2.2 山楂与神曲 |
6.2.3 陈皮与青皮 |
6.2.4 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 |
6.3 核心方 |
6.4 临证加减 |
7 临证备要 |
7.1 气阴双补,重视痰瘀 |
7.2 抑癌解毒,不忘扶正 |
7.3 肝肺同治,调畅气机 |
7.4 培补后天,顾护脾胃 |
7.5 通腑泄浊,邪有去路 |
7.6 因时制宜,分期论治 |
8.典型医案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3.1 不足 |
3.2 解决方法 |
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表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4 治则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指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结局指标条目池构建 |
1 基于临床试验文献的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4 指标分类与数据分析 |
1.5 研究结果 |
2 临床试验注册方案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
2.1 数据库检索 |
2.2 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
2.3 指标分类与数据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研究方案的基本特征 |
2.4.2 疾病分类及分期 |
2.4.3 结局指标分析 |
3 基于问卷调查的指标采集与分析 |
3.1 问卷设计 |
3.1.1 医生问卷设计 |
3.1.2 患者问卷设计 |
3.2 研究结果 |
3.2.1 医生半结构访谈 |
3.2.2 患者半结构访谈 |
4 结局指标条目池构建 |
4.1 指标规范化整合方案 |
4.2 指标阈确定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确定指标阈 |
4.3.2 指标频次排序 |
4.3.3 确定初始指标清单 |
研究二 Delphi调查与共识会议 |
1 选择利益相关者群体 |
2 研究流程 |
3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德尔菲调查结果 |
4.1.1 第一轮德尔菲调查 |
4.1.2 第二轮德尔菲调查 |
4.2 共识会议结果 |
5 伦理与推广 |
讨论 |
1 COS-TCM-LC的全面性 |
2 COS-TCM-LC的实用性 |
3 COS-TCM-LC的局限性 |
4 应用注意事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指标集研究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指标集研究(德尔菲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指标集研究(德尔菲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4 共识会议投票 |
综述 中医药核心指标集(COS-TCM)的研究现状 |
1 COS-TCM文献分析 |
1.1 COS-TCM文章发表情况 |
1.2 COS-TCM研究注册情况 |
2 COS-TCM研究组织 |
3 COS-TCM技术规范 |
4 学术交流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教育经历 |
二、学术成绩 |
(5)DRGs支付方式改革下药学版临床路径构建方法探索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1 |
附录2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DRG数据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非小细胞肺癌药学版临床路径的循证指南证据制作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药学版临床路径的经济学证据制作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
1. 前言 |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样本量的计算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心理弹性量表 |
2.3 资料收集 |
2.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 |
3.1.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 |
3.1.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 |
3.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现状 |
3.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单因素分析 |
3.3.1.1 人口统计学资料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 |
3.3.1.2 疾病相关资料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 |
3.3.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4.1.1 人口学资料 |
4.1.2 疾病相关资料 |
4.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分析 |
4.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1 性别 |
4.3.2 居住环境 |
4.3.3 文化程度 |
4.3.4 吸烟史 |
4.3.5 化疗周期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NSCLC患者免疫组化指标联合检测及临床病理特征与EGFR突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腺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临床应用及其与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术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SCCA、CYFRA21-1、NSE水平对于预测肺癌复发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与技术路线图 |
2.2 病例随访 |
2.3 数据采集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统计表 |
3.2 肺癌术后复发组、未复发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
3.3 肺鳞癌与肺腺癌的术后CEA、SCCA、CYFRA21-1水平比较 |
3.4 Ⅰ+Ⅱ期与Ⅲ期的肺癌术后CEA、SCCA、CYFRA21-1水平比较 |
3.5 CEA、SCCA、CYFRA21-1分别对肺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效能评价 |
3.6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术后复发转移诊断的效能评价 |
3.7 不同术后治疗方式组间的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肿瘤标记物与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
4.2 肺癌术后肿瘤标志物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 |
4.3 肿瘤分期与肺癌术后复发的关系 |
4.4 肺癌术后辅助化疗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 |
4.5 肿瘤标志物对肺癌术后化疗疗效的判定和预后评估 |
4.6 肺癌术后靶向治疗疗效与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性 |
4.7 肺癌术后化疗联合PD-1/PD-L1免疫药物治疗与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综述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治疗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四、局限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共识和争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D]. 王剑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朱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经验研究[D]. 张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国非小细胞肺癌RET基因融合临床检测专家共识[J].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分子病理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分子病理学组,国家病理质控中心.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06)
- [4]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指标集研究[D]. 李凯.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DRGs支付方式改革下药学版临床路径构建方法探索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D]. 郑欢芮.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山东省医学会肺癌多学科规范化诊疗指南[J]. 山东省医学会肺癌多学科联合委员会.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1(05)
- [7]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徐佩.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9]NSCLC患者免疫组化指标联合检测及临床病理特征与EGFR突变的相关性研究[D]. 杨翠林.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10]术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SCCA、CYFRA21-1、NSE水平对于预测肺癌复发的价值[D]. 刘忠涛. 青海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