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外变电所冬季运行维护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甘宁[1](2020)在《某配电网技术改造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单位和居民生活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电能需求不断增大,而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居民小区配电网直接影响小区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用电质量,它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技术改造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配电网技术改造的背景意义、特点、国内外配电网研究现状以及配电网技术改造设计流程;然后以某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居民小区的配电网现状和用电负荷等情况展开了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分析出该区域附近110k V、10k V配电网情况,以某配电网的技术改造设计为研究内容,对该小区目前的供配电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和科学研判,总结归纳出小区配电网目前存在的电源点单一、线路损耗过大、户均配变容量不足、设备老化严重、用电成本过高和用电安全存在风险等问题;随后对区域110k V、10k V配电网电源点情况展开分析,结合该地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改造设计项目的施工难易程度、可实施性等因素考虑,分析对比,择优考虑,选取相应较佳的建设方案,很好的实现了减少小区故障停电次数、缩短故障停电时间、降低小区居民用电成本和线路设备损耗,提高了小区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与安全用电服务水平。最后,对该配电网在技术改造设计前后的成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说明了该配电网技术改造设计在项目建设方面的实际可行性和效益,并对配电网和供配电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佳庆[2](2020)在《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化石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地球环境也在逐渐恶化,故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找到新型清洁、安全并且可靠的可再生或可持续能源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丰硕的太阳能源辐射就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无污染,用之不竭可再生的低成本清洁能源。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发电系统,该发电系统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直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进行传输。光伏发电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也不会排放任何污染,具有可持续供给、清洁、安全、无噪声的优点,对地球环境保护和解决一次性资源短缺的危机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光伏发电的目的与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与发展现状。然后以通榆边昭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66kV光伏发电站的电气部分设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以及二次系统等的设计,分析了光伏发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及原理,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的研究,选用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组、光伏并网控制器、光伏逆变器、直流汇流箱以及交流配电柜等相关电气设备,设计了发电站二次系统方案,以及此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接地的相关方案。最后,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设计出一个完整可靠的光伏发电系统,建立了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66kV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稳定,利用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有效地解决了能源供应问题,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此外,该发电项目应用范围广,并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有效地解决了长距离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电能损失的问题。光伏发电站还具有建设周期短,资源成本低,组建方便快捷的优点,能有效解决光伏变电站对电网负载的持续可靠供电问题,有效地改善了通榆县地区电网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电压低的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李天宇[3](2020)在《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的快速扩张及各城市紧密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高速铁路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中高铁站房是高速铁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大空间公共建筑,同时起到交通枢纽、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地标等多重作用。随着高铁站建筑的建设量逐渐增大,以及人们对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要求的逐步增高,高铁站使用率高、能耗大,同时缺乏节能设计的问题亟待解决。根据我国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寒冷地区的建筑能耗流失因素中围护体系占比最重,达到70%-80%,因此建筑的围护体系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本文选取我国的寒冷地区作为研究范围,以高铁站的围护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结构总体设计、外部围护结构设计、内部围护结构设计三个层面上探寻降低寒地高铁站能耗与使用舒适度的平衡点,提出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体系的节能设计策略。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阐明了本文期望以结合光热舒适环境来寻找寒地高铁站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策略的研究思路及模拟方法,并且列出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寒冷地区特点及寒地建筑围护体系相关节能概念的分析,并从中发掘其节能潜力。第三章是寒冷地区高铁站的调研及寒冷地区高铁站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概括我国寒冷地区高铁站及其围护结构的特点,发掘影响其能耗的关键因素并归纳出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结构从:总体设计,外部围护结构设计,内部围护结构设计这三个层面为出发角度的节能设计要点。第四章是根据上章总结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的能耗模拟。第五章是结合相关资料和上一章的模拟结果,从整体、外部、内部三个层面提出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体系相应的节能设计策略。
张晓霞[4](2020)在《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支持和引导,绿色建筑发展迅速,绿色建筑材料和产品性能不断提升,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逐年增长。但大部分获得绿色标识项目的运行情况和实际效果还是未知的,且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由于本身存在能耗大、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和隔声性能不好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玻璃幕墙类的绿色办公建筑进行使用后评估研究。使用后评估即对运营一年以上的建筑的使用状况和性能表现进行评估,倾向于对建筑效能性的评价。论文首先确定本文的后评估方法,再通过现场勘察收集案例建筑的能耗数据,查阅相关标准确定室内环境测试方法、测点与位置。然后运用归纳整理的方法分析总能耗和分能耗数据,得出绿色办公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确实有很明显的节能效果,但是空调部分的能耗依旧偏高,甚至比普通建筑更高;同时对夏季、过渡季和冬季的室内主要功能区进行现场测量,将问卷调查分发给建筑使用者,分析得出绿色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现状情况,并且发现室内办公人员对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较高。此部分主要对建筑的能耗和室内环境质量作客观分析。再通过访谈物管人员、查看物业管理资料,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及运营管理7大指标的评分项实地调研,解析建筑运用的节能技术以及使用情况,并进行评分,带入公式计算现状评估分值,确定案例建筑总评分值处于二星级之列。综合以上现状与评价分析,总结案例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三个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找出所有与建筑能耗相关的评分项,归纳影响因素,计算各影响因素对能耗影响的占比情况,分析得出作为围护结构的玻璃幕墙是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能耗偏高的最大影响因素。再从定量角度分析不同组合形式下的玻璃幕墙其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得出苏州地区可选用的幕墙性能:对于既有建筑,为减小传热系数可采用在幕墙室内层贴节能膜的方式;对于新建建筑,为实现节能65%的目标,幕墙传热系数宜控制在1.2-2.3 W/(㎡·K)之间,为实现超低能耗建筑,传热系数宜控制在0.7-1.2W/(㎡·K)之间。同时依据玻璃幕墙类型以及建筑形体合理选择采用内遮阳、外遮阳还是中置遮阳形式。然后针对性提出苏州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各个阶段的优化策略。论文最后从建筑的节能角度提出玻璃幕墙合理化设计对于节能的必要性,同时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设计师、施工单位与物管单位需通力合作,相互监督,实现绿色建筑真正的“绿色”化,并提出论文的不足之处与改进工作。
周舒灵[5](2019)在《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配套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通车后,它是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近二十年来,浙江省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了全省人民的出行需求。不容忽视的是我省早期建设的服务区普遍存在服务能力低、建设规模小、停车位不足、外部形象老旧等问题,高速公路疲劳驾驶、违法停车等现象频发,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部分服务区接待能力不足、车辆停放和加油、加气、充电、旅客如厕难等问题更加凸显,与安全便利和高品质服务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广大群众反映强烈。因此,本课题以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策略、案例实证、思考总结的逻辑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先进服务区设计和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的问题,全面总结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设计手法和改进策略,并且结合绿色服务区和智慧服务区的改造要求,以杭甬高速绍兴服务区改扩建设计为实例,客观分析服务区的定位需求,优化场地布局流线、完善拓展服务功能、丰富多种商业业态、改善更新建筑造型,力求在实现社会效益、彰显文化特色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实践创造绿色、生态、智慧、高效的服务场所,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后的服务区不但要满足广大司乘人员停车休憩、餐饮、加油、汽修等基本需求,同时要开拓服务区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向旅游、消费、交通、生态等复合型服务区转型升级,面向社会和公众展示现代的城市文明形象,成为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浙江省后续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设计提供思路。
王岳珩[6](2019)在《基于装配式技术的模块化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提出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衔接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等环节,是实现电能转化和控制的核心平台。装配式变电站是智能变电站的一种新颖的形式,该类型变电站采用装配式技术,先对相关设备进行生产、组装,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安装。该类型变电站具有装拆灵活性强、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本文以延吉太东66kV变电站工程为设计背景,对装配式变电站的相关技术、方案设计、装配细节以及管理方法等进行分析与研究。(1)与传统变电站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装配式变电站的特点,主要从装配式变电站的设计理念、建筑模式、模块化设备组成以及模块化建设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该类型变电站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新方法、新设计理念和新材料,具有设备高度集成化、具有占地面积小、环保节能、工期短、检修维护便捷、安全性高等优点。(2)不同于传统变电站的现场湿式浇筑作业模式,太东66kV装配式变电站采用钢结构,其形式新颖、结构简洁、外型美观,柱体用柔性法兰连接,构架基础连接模式变为柱脚与基础法兰连接,有效降低节点尺寸、数量和焊接任务。墙体屋面使用防火材料,多应用钢结构和螺栓连接,多运用机械化、环保化施工技术,减少噪音和废物料,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针对传统变电站工程施工工序串联作业,工期较长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项目管理理论中的关键线路法对传统变电站建设模式的工期进行分析,确定工程的关键线路,然后运用管理学中的“PDCA”通用模型理论,基于计划(Plan)、计算(Do)、诊断(Check)及改进(Action)四个阶段,对整个工程关键线路中的每一个工作进行模拟,在不牺牲质量和增加费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作业间的关系,压缩关键路径的工作时间,从而降低工程总工期。(4)以延吉太东66kV变电站工程为例,详细研究了装配式围墙、装配式电缆沟等建筑物设计,然后对室内接地网平面布置图、等电位接地网平面布置图、66kV GIS室基础平面布置图、电气平面布置图、二次设备室布置图以及设计效果图进行设计,最后对具体施工细节和工程实施特色进行阐述。
翟晓敏[7](2019)在《泰州白杨220kV输变电工程设计》文中认为输变电工程的可研设计是电网建设的必要环节,其设计结果的合理性至关重要,不仅与电网最终经济效益直接相关,而且还与当地电网的负荷稳定性与电能质量,甚至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密切的联系。为提升泰州地区的供电能力,满足负荷发展需要,缓解该区域用电的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泰州地区的网架结构,对泰州白杨220kV输变电工程进行设计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常规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方案因其网架可拓展性弱、智能化程度低、总变容量小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故本文针对泰州白杨220kV输变电工程开展了需求调研,据此提出了精细的规划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详细阐述了泰州地区的区域概况、负荷水平和网络现状,分析了建设该工程的必要性;通过系统接入方案比对和必要电气计算最终提出了参数要求,为工程的经济安全实施提供保障。2.针对泰州白杨220kV变电站的系统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和系统通信状况开展需求调研,分析出新兴变的安全隐患,提出了适应电网远期发展需要的二次完善方案。3.结合泰州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并考虑为城市建设预留充裕发展空间,对待选站址进行初选,最终通过对比分析水文、地址、运输等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站址。4.结合泰州地区的实际工况,进行了详尽的送电工程设计,完成了一次、二次的总体规划与布置;在遵从路径选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定输电路径方案;考虑当地气象因素完成导、地线选型、绝缘配置、杆塔选型。5.依据可行性分析研究成果,对工程进行节能分析及投资估算;综合设备运行情况、工程经济情况进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设计与计算,对泰州白杨220kV输变电工程进行论证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张铁铮[8](2019)在《输变电改造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工程项目的第一生命力是项目质量,当前工程项目稳步发展的保障是工程质量,也是获得最大利益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近年来掀起了输变电改造的狂潮,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至今,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在输变电工程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改造是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输变电工程质量的管理也是当前项目建设的重要话题。本文研究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法,拟解决目前输变电工程项目中的施工质量低劣,多潜伏隐患等质量管理问题。将输变电工程项目分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以及总结阶段。针对变电站土建部分的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方法要点进行研究,用以指导**高校教研楼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质量管理实践。首先,对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质量管理研究中的基本科学方法。围绕输变电工程具体内容,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突出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的特性,为本研究做好基础。进而对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划,给出了在准备阶段和项目施工阶段管理内容清单及程序。其次,针对输变电改造项目中的施工质量现场管理方面开展研究,介绍基础工程管理方法并给出方法要点,对施工技术和物资条件的准备工作进行规划。分别详细分析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具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针对所总结的要点,研究了质量事后控制方法以及安全防护控制。接下来,研究高校教研楼输变电改造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法。分析高校教研楼输变电改造工程项目与普通项目的共性与差异性。针对主体工程质量管理和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等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具体地,研究关于一次接线,二次回路,变电所电气布置,高压开关柜安装以及接地系统的安装等方面的质量管理方法。最后,针对普通输变电工程项目和高校教研楼改造工程项目,探讨质量管控策略与质量保障措施,特别具体研究了工程实施中的质量管控策略与教研楼改造工程中的质量监控方法。围绕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建立精干的质量管理组织,教学楼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的处理等方面给出了细则,同时对项目实施的内部保障问题的质量监控策略进行探讨。
刘文茜[9](2019)在《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别于一般民用建筑,医疗建筑内部科室繁多、医疗流程复杂、电气设备精细化,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医院建筑电气设计是医院的现代化建设重要支撑条件。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居民医疗需求日益增长,许多大型医院面临着改建、扩建的要求。由于医院建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旧区改造综合医院与新建综合医院在电气设计方面有诸多差异之处,对新旧院区建筑整体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也是近年来电气设计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现代化医院建筑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医院建筑电气设计的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围绕广东省某大型综合医院改造中新建医院综合楼的电气设计实例,分析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的电气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工程设计的案例实践,从负荷预测、供配电方案设计、配电系统设计以及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其他电气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的设计思路,重点分析旧区改造新建医院建筑的电气设计方案的设计要点以及差异性,为日益增多的综合医院改造工程中的电气设计提供参考。在旧区改造新建医院综合楼电气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保障电气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合不同医疗场所的功能需求进行差异化的电气工程设计,重点关注医院负荷、供电系统、应急保障、低压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设计、消防报警等方面的可靠性设计。此外,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原有医院院区综合楼之间的关联性,加强新旧楼结合的电气保护设计,将新建医院综合楼单体电气工程与整个医院园区电气工程系统进行统筹研究、一体化设计,为以后远期改扩建预留空间,保障整个医院建筑电气工程的可靠性。
杜春[10](2019)在《变电站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每一栋变电站建筑都记录了一座城市电力事业的发展历程,每一栋变电站建筑为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的动力来源。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往传统的变电站建筑在使用功能和外观形象上已经不符合现阶段的要求。把变电站建在城市中心地带,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长久以来,城市环境是居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变电站的新建工作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居民对站区附近是否会产生电磁辐射、噪音、污水、防火防爆等以及对应的预防措施都有较高要求,同时也有诸多担心。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对于电力设施融入城市建设风貌的要求也越来越普遍。这些变化的产生,都为在城市变电站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变电站建筑相关理论及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变电站建筑设计的经验和成果,以实地调研为手段,来研究我国变电站建筑普遍存在的、并有待解决的问题。从变电站建筑的选址、功能流线、空间形体组合、建设形式、外部空间设计以及新材料、新技术在变电站建筑中的应用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结合优化设计实例的设计分析,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相关设计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第一章为绪论,论文选题的研究原因,研究依据的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并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外变电站建筑发展的状况分析来确定本篇论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价值,并对论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二章为课题相关概念及基础研究,介绍了变电站建筑相关概念,并通过实地调研周边地区城市中现存的老旧变电站,分析现存变电站建筑空间现状的利与弊,以及新建变电站站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并详细分析国内外优秀变电站建筑代表案例的优点与可取之处,为下文中的研究建立明确方向。第三章是变电站建筑的功能和空间设计,为使变电站建筑空间更加合理化,空间结构更加多样性,分别从建筑的功能流线、空间形体组合模式、建设形式、建筑外观、外部空间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分析并研究出适宜的建设形式。第四章为注重新技术在变电站设计中的应用,从变电站建筑的新环保建材、新节能技术、新环保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五章,以葫芦岛66kV渤海变电站建筑设计实例为依托,把之前章节分析研究出的电站设计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论文进行总结,并对今后变电站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希望。
二、户外变电所冬季运行维护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户外变电所冬季运行维护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某配电网技术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配电网技术改造的背景与意义 |
1.2 配电网技术改造概述 |
1.2.1 配电网技术改造设计定义 |
1.2.2 配电网的分类 |
1.2.3 配电网技术改造设计的特点 |
1.3 配电网技术改造设计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配电网技术改造设计的流程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类型居民小区特点及其供配电系统分析 |
2.1 居民小区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
2.2 供配电系统相关概述 |
2.2.1 供配电系统技术改造设计要求 |
2.2.2 供配电系统技术改造设计的主要任务 |
2.3 居民小区的供配电系统分析 |
2.3.1 供电方式 |
2.3.2 负荷的分级与供电要求 |
2.3.3 不同类型居民小区的供配电系统分析 |
2.3.4 负荷计算 |
2.3.5 无功补偿 |
2.3.6 自备应急电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配电网10KV外线及低压配电技术改造设计 |
3.1 总述 |
3.1.1 设计依据 |
3.1.2 设计范围 |
3.2 供电现状 |
3.2.1 总体情况 |
3.2.2 各生活小区供电现状 |
3.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3.3 设计年份和地区气象地质条件 |
3.3.1 设计年份与地区地质交通条件 |
3.3.2 地区气象条件 |
3.4 10KV线路技术改造设计与建设方案 |
3.4.1 新华路片区 |
3.4.2 河西片区 |
3.4.3 其他片区 |
3.5 10/0.4KV配电设计方案 |
3.5.1 小区变电所形式及位置选择 |
3.5.2 高、低压侧供电方式 |
3.5.3 系统配电及继电保护概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改造设计方案中主要电气设备、导体选择 |
4.1 主要技术原则 |
4.2 短路电流计算与设备稳定性校验 |
4.2.1 10kV配电工程短路电流计算 |
4.2.2 10kV配电工程设备校验 |
4.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4.3.1 环网柜/环网箱 |
4.3.2 预装式箱变 |
4.3.3 柱上台区变压器 |
4.3.4 导体选择 |
4.4 各小区台区建设规模 |
4.5 防雷与接地设计 |
4.5.1 雷电的分类及危害 |
4.5.2 小区防雷与接地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改造后的成效分析 |
5.1 供电可靠性分析 |
5.1.1 供电可靠性分析结果 |
5.1.2 技术改造设计成效 |
5.2 线路、设备损耗分析 |
5.2.1 线路损耗分析 |
5.2.2 变压器损耗分析 |
5.2.3 技术改造设计成效及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分布式光伏发电优缺点 |
1.3 光伏发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篇章结构 |
第2章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
2.1 系统组成与原理 |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2.2.1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
2.2.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2.2.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系统电气部分设计 |
3.1 站区总布置 |
3.2 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 |
3.2.1 太阳能电池原理 |
3.2.2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相关计算 |
3.2.3 太阳能电池组件方位角和倾斜角的设计 |
3.2.4 安装方式以及位置场所 |
3.3 逆变器的选型 |
3.4 直流汇流箱的设计 |
3.5 控制器的设计 |
3.6 交流配电柜设计 |
3.7 DC/DC变换器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次系统设计方案 |
4.1 系统继电保护方案 |
4.1.1 系统概况 |
4.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4.1.3 系统技术要求 |
4.1.4 系统调度自动化 |
4.2 计算机监控系统 |
4.2.1 计算机监控系统任务 |
4.2.2 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 |
4.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4.3.1 光伏电站继电保护 |
4.3.2 各元件保护配置 |
4.3.3 安全自动装置 |
4.4 二次接线 |
4.4.1 光伏电站电气测量 |
4.4.2 防误操作闭锁系统 |
4.4.3 互感器配置 |
4.5 变电站控制系统 |
4.6 电气二次设备配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
5.1 设计工程概况 |
5.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
5.1.2 技术原则 |
5.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
5.2.1 短路电流计算 |
5.2.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5.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
5.3.1 过电压保护措施 |
5.3.2 避雷器选型 |
5.4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
5.4.1 雷击的简介 |
5.4.2 无外部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
5.4.3 有外部防雷接地装置设计 |
5.4.4 防雷接地设计总结 |
5.5 消防措施 |
5.6 劳动安全卫生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2 寒冷地区建筑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相关理论综述 |
2.1 气候与北方寒冷地区 |
2.1.1 气候与建筑气候分区 |
2.1.2 北方寒冷地区气候特点 |
2.2 建筑围护体系的空间协调 |
2.3 寒冷地区的建筑围护体系与建筑能耗 |
3 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结构调研与分析 |
3.1 我国高铁站的发展趋势 |
3.2 寒冷地区高铁站建筑的建设情况 |
3.3 寒冷地区高铁站的基本特征 |
3.3.1 寒冷地区高铁站的空间构成 |
3.3.2 寒冷地区高铁站的建筑特征 |
3.3.3 寒冷地区高铁站的用能特征 |
3.3.4 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结构特征 |
3.4 寒冷地区高铁站案例分析 |
3.4.1 北京南站 |
3.4.2 天津西站 |
3.5 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结构整体设计中的能耗影响因素 |
3.5.1 建筑的布局 |
3.5.2 围护体系的尺度形态 |
3.5.3 围护结构选型及选材 |
3.6 寒冷地区高铁站内部围护结构设计中的能耗影响因素 |
3.6.1 水平方向设计 |
3.6.2 垂直方向设计 |
3.7 寒冷地区高铁站外部围护结构设计中的能耗影响因素 |
3.7.1 围合方式对能耗的影响 |
3.7.2 屋面设计对能耗的影响 |
3.7.3 立面开窗对能耗的影响 |
3.7.4 实体墙面对能耗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体系环境及能耗模拟 |
4.1 软件的选用与模型建立 |
4.1.1 软件选用 |
4.1.2 模型基本参数的设定 |
4.1.3 参照标准 |
4.2 光照及能耗模拟 |
4.2.1 平面长宽比 |
4.2.2 大空间高度 |
4.2.3 天窗面积比 |
4.2.4 侧窗位置 |
4.2.5 天窗形式 |
4.2.6 遮阳 |
4.3 通风及能耗模拟 |
4.3.1 通风口数量 |
4.3.2 检票口位置 |
4.3.3 商业空间挑空 |
4.3.4 剖面形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体系的节能设计策略 |
5.1 寒冷地区高铁站维护体系总体宏观节能策略 |
5.1.1 建筑布局形式 |
5.1.2 体型系数控制 |
5.1.3 结构选型组合 |
5.1.4 高性能建材选择 |
5.2 寒冷地区高铁站内部围护结构空间形态节能策略 |
5.2.1 水平空间形态 |
5.2.2 垂直空间形态 |
5.3 寒冷地区高铁站外部围护结构界面控制节能策略 |
5.3.1 界面围合方式 |
5.3.2 屋面透明界面 |
5.3.3 竖向透明界面 |
5.3.4 竖向实体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关键词释义 |
1.2 研究目的及创新性 |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2 研究创新性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后评估方法 |
2.1 玻璃幕墙发展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玻璃幕墙发展现状 |
2.1.2 国内玻璃幕墙发展趋势 |
2.1.3 相关研究及不足之处 |
2.2 后评估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
2.2.2 我国评价体系新旧对比 |
2.2.3 建筑后评估基础理论 |
2.2.4 后评估方法综述 |
2.3 本文后评估体系与方法 |
第三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现状分析及技术评价 |
3.1 调研前准备 |
3.1.1 调研测量项目概况 |
3.1.2 调研测量基本情况 |
3.2 能耗现状 |
3.2.1 总能耗研究 |
3.2.2 分项能耗研究 |
3.3 室内环境质量现状 |
3.3.1 室内热湿环境分析 |
3.3.2 室内光环境分析 |
3.3.3 室内声环境分析 |
3.3.4 室内空气品质分析 |
3.4 技术评价的必要性 |
3.5 绿色建筑评价程序 |
3.6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大厦 |
3.6.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3.6.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3.6.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3.6.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3.6.5 室内环境质量 |
3.6.6 施工管理 |
3.6.7 运营管理 |
3.6.8 评价小结 |
3.7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大楼 |
3.7.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3.7.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3.7.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3.7.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3.7.5 室内环境质量 |
3.7.6 施工管理 |
3.7.7 运营管理 |
3.7.8 评价小结 |
3.8 苏州工业园区月亮湾建屋广场 |
3.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3.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3.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3.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3.8.5 室内环境质量 |
3.8.6 施工管理 |
3.8.7 运营管理 |
3.8.8 评价小结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综合分析 |
4.1 外环境设计阶段 |
4.2 建筑设计阶段 |
4.2.1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水耗影响因素分析 |
4.3 施工管理 |
4.4 运营管理 |
第五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围护结构改进设计 |
5.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模拟 |
5.2 围护结构遮阳措施改进 |
第六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可持续发展优化策略 |
6.1 外环境设计优化策略 |
6.2 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
6.2.1 建筑幕墙设计优化策略 |
6.2.2 建筑节水设计优化策略 |
6.3 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
6.4 运营管理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绿色办公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1 日本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2 欧美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3 台湾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4 外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
2.5 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问题与改扩建案例 |
2.6 本章小结 |
3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研究 |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背景 |
3.2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目标和原则 |
3.2.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目标 |
3.2.2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原则 |
3.3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选址与规模 |
3.3.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选址 |
3.3.2 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规模 |
3.3.3 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施 |
3.4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类型 |
3.4.1 原址改扩建 |
3.4.2 原址新建 |
3.4.3 新址新建 |
3.4.4 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 |
3.5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改进要点 |
3.5.1 布局的改进 |
3.5.2 流线的改进 |
3.5.3 规划功能的拓展 |
3.6 本章小结 |
4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研究 |
4.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原则 |
4.2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平面空间拓展 |
4.2.1 综合楼商业餐饮区域改造 |
4.2.2 综合楼公共卫生间区域改造 |
4.2.3 综合楼大厅休闲区域改造 |
4.3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竖向空间拓展 |
4.3.1 直接局部增层 |
4.3.2 套建结合扩建增层 |
4.3.3 地下增层 |
4.3.4 室内增层 |
4.4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立面造型设计 |
4.4.1 继承优化原有形象 |
4.4.2 突破重塑建筑形象 |
4.5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室内设计 |
4.5.1 综合楼商业餐饮区域室内设计 |
4.5.2 综合楼公共卫生间区域室内设计 |
4.5.3 综合楼大厅休闲区域室内设计 |
4.6 高速公路服务区附属建筑改扩建设计 |
4.6.1 加油(加气)站 |
4.6.2 机修间 |
4.6.3 泵房及变电所 |
4.6.4 垃圾房 |
4.6.5 司机之家 |
4.7 本章小结 |
5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其他设计策略 |
5.1 结合绿色服务区的设计策略 |
5.1.1 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节能改造 |
5.1.2 服务区改扩建给排水设计 |
5.1.3 服务区改扩建照明设计 |
5.1.4 服务区改扩建新能源利用 |
5.1.5 服务区改扩建绿化景观提升设计 |
5.2 结合智慧服务区的设计策略 |
5.2.1 智慧服务区总体构架 |
5.2.2 智慧停车场 |
5.2.3 智慧公厕 |
5.2.4 智慧餐厅 |
5.2.5 智慧监控广播 |
5.2.6 其他 |
5.3 本章小结 |
6 杭甬高速绍兴服务区(北区)改扩建设计实践 |
6.1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
6.2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 |
6.2.1 近期规划 |
6.2.2 远期规划 |
6.3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 |
6.3.1 综合楼改扩建平面功能优化设计 |
6.3.2 综合楼改扩建立面造型设计 |
6.3.3 综合楼改扩建室内设计 |
6.3.4 附属建筑改扩建设计 |
6.4 绍兴服务区结合绿色服务区的改造 |
6.4.1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节能改造 |
6.4.2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给排水设计 |
6.4.3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照明设计 |
6.4.4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新能源利用 |
6.4.5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绿化景观提升设计 |
6.5 绍兴服务区结合智慧服务区的改造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调查间卷表 |
作者简历 |
(6)基于装配式技术的模块化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装配式变电站综述 |
2.1 装配式变电站特点 |
2.2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模式 |
2.2.1 传统变电站模式 |
2.2.2 模块化变电站模式 |
2.3 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变电站技术 |
3.1 综合楼钢结构 |
3.1.1 钢结构设计 |
3.1.2 钢结构基础施工 |
3.1.3 钢结构安装 |
3.2 装配式电缆沟及围墙 |
3.2.1 装配式电缆沟 |
3.2.2 装配式围墙 |
3.3 电气模块化设备安装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变电站工程实例 |
4.1 快速建设管理方法 |
4.1.1 “PDCA”模型 |
4.1.2 关键路径法 |
4.1.3 优化流程管理 |
4.2 设计思路 |
4.2.1 太东66kV变电站建筑物设计 |
4.2.2 太东66kV变电站装配式围墙设计 |
4.2.3 太东66kV变电站装配式电缆隧道 |
4.3 太东66kV变电站总平布置及效果图 |
4.3.1 太东66kV变电站总平布置 |
4.3.2 东66kV变电站效果图 |
4.4 太东66kV变电站配电装置选择 |
4.4.1 66kV太东变电气一次基本设备 |
4.4.2 66kV太东变电气二次基本设备 |
4.4.3 66kV太东变装配式装配方案 |
4.5 太东66kV变电站特点 |
4.5.1 太东66kV变电站项目实施图片 |
4.5.2 太东66kV变电站工程竣工效果图 |
4.5.3 太东66kV变电站工程建经验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泰州白杨220kV输变电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依据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工程设计规划 |
2.1 工程现状 |
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2.3 输变电工程一次系统设计 |
2.3.1 一次系统接入方案 |
2.3.2 系统电气计算 |
2.3.3 系统对电气参数的要求 |
2.4 输变电工程二次系统设计 |
2.4.1 系统继电保护 |
2.4.2 系统调度自动化 |
2.4.3 系统通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输变电工程设计 |
3.1 工程理念及新技术推广 |
3.2 主要设计思路 |
3.3 变电站站址选择 |
3.3.1 选址基本原则 |
3.3.2 站址区域概况 |
3.3.3 地质水文条件 |
3.3.4 站址技术经济比较及结论 |
3.4 变电站工程设计 |
3.4.1 变压器选型 |
3.4.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4.3 电气布置 |
3.4.4 白杨变二次系统设备配置 |
3.4.5 站区总体规划和总布置 |
3.5 输电工程设计 |
3.5.1 概况 |
3.5.2 线路路径方案 |
3.5.3 厂站送电工程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
4.1 环保、水土、节能及社会稳定分析 |
4.1.1 环境保护 |
4.1.2 水土保持 |
4.1.3 节能减排 |
4.1.4 社会稳定分析 |
4.2 投资估算 |
4.3 经济造价分析 |
4.3.1 变电部分 |
4.3.2 线路部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输变电改造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结构安排 |
第2章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
2.1 质量管理基本方法 |
2.2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特点分析 |
2.2.1 输变电工程概述 |
2.2.2 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特性 |
2.3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内容 |
2.3.1 准备阶段 |
2.3.2 项目施工阶段管理内容及程序 |
第3章 输变电改造施工质量现场管理 |
3.1 基础工程管理方法及要点 |
3.1.1 施工技术准备 |
3.1.2 物资条件准备 |
3.2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
3.3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方法 |
3.4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方法 |
3.5 质量事后控制方法 |
3.6 安全防护控制 |
第4章 高校科研楼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
4.1 高校教研楼输变电工程项目概况 |
4.2 主体工程质量管理实践 |
4.2.1 一次接线 |
4.2.2 二次回路 |
4.2.3 变电所电气布置 |
4.2.4 质量管理 |
4.3 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实践 |
4.3.1 高压开关柜安装 |
4.3.2 接地系统安装 |
4.3.3 其他安装 |
第5章 输变电改造质量管控策略与质量保障措施 |
5.1 工程实施中的质量管控策略 |
5.2 教研楼改造工程中的质量保证 |
5.3 项目实施的内部保障质量监控 |
5.3.1 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 |
5.3.2 建立精干的质量管理组织 |
5.3.3 对于教学楼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缺陷的处理 |
5.4 项目实施的内部保障质量监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代化医院建筑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需求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建筑功能概述 |
2.3 电气设计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负荷及供配电方案 |
3.1 本工程负荷分级确定 |
3.2 本工程电力负荷的可靠性选择 |
3.3 本工程电力负荷计算和分析 |
3.4 考虑充电桩预留负荷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配电系统设计 |
4.1 配电系统总体设计 |
4.2 低压供配电末端设计 |
4.3 应急保障设计 |
4.4 电缆选择及线路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其他电气系统设计 |
5.1 照明系统设计 |
5.2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 |
5.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
5.4 新旧楼地网间电气隔离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变电站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情况 |
1.3.2 国外情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课题相关内容基础研究 |
2.1 变电站建筑相关概念、分类界定 |
2.1.1 变电站建筑概念 |
2.1.2 变电站建设形式分类及特点 |
2.2 变电站建筑的调研及现状分析 |
2.2.1 周边地区典型变电站站区实例调研 |
2.2.2 其他变电站单体建筑现状调研 |
2.2.3 建筑内外部空间现状——杂乱无章 |
2.3 优秀案例研究 |
2.3.1 国内优秀案例鉴赏分析 |
2.3.2 国外优秀案例鉴赏分析 |
2.4 变电站选址考虑因素 |
2.4.1 要与城市规划相符合 |
2.4.2 满足区域用电需求的同时考虑经济效益 |
2.4.3 要符合安全可行性 |
2.4.4 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
第三章 变电站建筑的功能和空间设计 |
3.1 建筑功能流线设计研究 |
3.1.1 建筑功能流线分析 |
3.1.2 满足建筑功能流线设计的若干原则 |
3.2 建筑空间形体组合分析 |
3.2.1 单一建筑形体设计的若干原则 |
3.2.2 较复杂建筑形体设计发展趋势 |
3.2.3 主要设备的安全距离及房间的平面尺寸归纳 |
3.2.4 主要设备房间的高度尺寸归纳 |
3.2.5 常用空间模式及尺寸归纳 |
3.3 户内变电站建设形式分析 |
3.3.1 与民用建筑合建或临建式户内变电站 |
3.3.2 地下式户内变电站 |
3.3.3 单体式户内变电站 |
3.4 建筑外观设计研究 |
3.4.1 建筑结合地形地貌设计 |
3.4.2 建筑结合人文环境设计 |
3.5 全户外变电站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
3.5.1 绿化配置和景观设计 |
3.5.2 铺地与道路营造不同的空间意境 |
第四章 新材料、新技术在变电站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4.1 新型环保建材的应用 |
4.1.1 新型墙体建材的应用 |
4.1.2 新型门窗建材的应用 |
4.1.3 新型保温建材的应用 |
4.1.4 新型防水密封建材的应用 |
4.2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
4.2.1 空间构造节能技术的应用 |
4.2.2 通风降噪技术的应用 |
4.2.3 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 |
4.2.4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
第五章 葫芦岛渤海66KV变电站新建方案设计 |
5.1 葫芦岛渤海66KV变电站新建设计方案 |
5.1.1 变电站总平面设计 |
5.1.2 建筑平面设计 |
5.1.3 建筑立面设计 |
5.1.4 建筑规模及结构、通风设计 |
5.1.5 变电站内绿化设计 |
5.2 新建设计方案建筑功能与空间设计分析 |
5.2.1 新建设计建筑功能、流线设计分析 |
5.2.2 新建设计建筑高度、尺寸设计分析 |
5.2.3 新建设计建筑空间形体、外观设计分析 |
5.3 新材料、新技术在新建设计中的应用 |
5.3.1 新型环保材料在新设计中的应用 |
5.3.2 新建筑节能技术在新设计中的应用 |
5.4 新建设计取得创新方面小结 |
5.5 新建设计与现存常规变电站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论文不足 |
6.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户外变电所冬季运行维护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某配电网技术改造设计[D]. 甘宁.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2]通榆边昭66kV光伏发电项目设计[D]. 王佳庆.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3]寒冷地区高铁站围护体系节能设计研究[D]. 李天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 ——以苏州地区为例[D]. 张晓霞.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5]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周舒灵. 浙江大学, 2019(01)
- [6]基于装配式技术的模块化智能变电站设计[D]. 王岳珩.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7]泰州白杨220kV输变电工程设计[D]. 翟晓敏. 江苏大学, 2019(05)
- [8]输变电改造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 张铁铮. 吉林大学, 2019(03)
- [9]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D]. 刘文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变电站建筑设计研究[D]. 杜春.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标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装配式结构论文; 建筑能耗论文; 新能源论文; 装配式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