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慢速瞬态和短路故障时保护线路板——LTC4251(论文文献综述)
王顺伟[1](2018)在《基于CAN总线的JH625车身控制器研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车身的功能越来越多,这使得车身控制器的复杂性提高,集成化、网络化的车身控制器成为发展的趋势。由于车身控制器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匹配度,不同的车型需要重新开发。因此,本文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入手,对JH625车身控制器进行了模块化设计研究,减少了后续车型开发的重复工作,最终此产品在江铃重汽JH625整车上得到了应用。本文通过对JH625车身控制器的功能及性能需求进行分析,设计了JH625车身控制器的整体架构。基于英飞凌SAK-TC214S-8F133FAB微控制器(32位CPU),对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参照AUTOSAR标准的软件体系架构,将软件分为驱动层、交互层、应用层三层,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对各层函数按照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模块化设计,从而缩短了开发周期。通过深入分析SAE J1939协议,定义了CAN总线通信矩阵列表,根据CAN通信协议设计了CAN通信的初始化、发送、接收程序;并建立了CAN总线网络管理机制,实现了对网络状态的监控。最终实现了对内外部灯光、中控门锁、车窗、雨刮、喇叭、RKE、TBox、空调压缩机、座舱倾斜等功能的协同控制。针对RKE发出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易受外界干扰的问题,硬件方面,在RF接收模块设计了SAW滤波电路,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软件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优化RKE发射数据同步码的控制策略,该策略提高了RKE发射数据的抗干扰能力,使遥控距离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7.8米。另一方面,对于车身控制器负载的控制电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电压管理控制策略,实现了当电源电压跳变时,输出给负载的控制电压误差从1V降到0.1V,提高了车身控制器的可靠性。基于以上研究,搭建了相关测试平台,对车身控制器进行了台架测试、总线通信测试、HIL测试、实车测试。针对实车测试时出现的MOS管功能失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系统的闭环控制。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CAN总线的JH625车身控制器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开发成本,达到了客户的各项需求,并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本文为国内基于CAN总线的车身控制器的研发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明远[2](2018)在《基于MBD的柴油机Urea-SCR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柴油机由于具有功率高、扭矩范围广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排气污染等困扰。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厉,后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柴油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因其具有燃油经济性好等优点而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主流后处理技术,此技术对柴油机排气污染物NOX具有显着净化效果。目前市场上的SCR系统,特别是电子控制系统,外资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国内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以及拥有成熟稳定的产品与之竞争。因此本课题对SCR系统及其核心部件进行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开展的工作如下:1、SCR系统搭建:在探讨了国内外SCR系统应用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空辅式与非空辅式SCR系统;基于本课题组自主设计的尿素泵搭建了SCR系统,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为目的,进行了系统结构优化。详细分析论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各部件进行了具体探讨。2、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具体分析了SCR系统的需求,基于恩智浦(NXP)16位单片机MC9S12XEP100进行了硬件电路整体框架设计以及各部分功能模块电路设计。具体电路设计主要包括MCU(Microcontroller Unit)的选型、电源处理电路设计、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电路设计、输入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和输出驱动电路设计。3、策略研究以及软件设计:基于模块化、功能化原则,参照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标准将SCR系统软件分为底层、中间层和应用层。基于Simulink&Stateflow进行了SCR系统策略研究以及应用层软件开发,主要包括系统协调控制模块、尿素需求量计算模块、低温加热模块以及OBD(On-Board Diagnostic)故障诊断模块。针对传统软件开发所面临的效率低、工作量大、人工编写代码困难等弊端,本课题在深入探讨的SCR系统理论模型算法的基础上,采用MBD(Model-Based Design)开发流程进行了SCR系统算法建模、模型的仿真验证以及模型至C代码的自动生成。4、实验与试验验证:在CodeWarrior IDE中将生成的应用层代码与底层中间层代码集成,下载到控制器中进行了相关实验与试验验证。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尿素泵实验平台,进行了尿素泵的功能验证与计量喷射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开发的尿素泵可以正常运转,且计量喷射精度较高。在台架试验环境下,对某款匹配本课题所开发的SCR系统的柴油机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SC和ETC氮氧化物NOX排放值分别为1.606g/(kWh)和1.527 g/(kWh),可以达到国五排放限值标准。
康兵[3](2016)在《GIS中特快速暂态过电压及其对电子式互感器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电子式互感器的就地化安装模式,打破了传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的界限,直接将信号数据采集电路下放至电磁环境复杂的变电站现场。因采集电子电路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于现场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电子式互感器近年来在运行过程中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故障频发。特别是GIS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能通过传导、辐射或两者结合等方式对电子式互感器中数据采集电路造成强烈的电磁干扰,往往导致数据采集电路发生击穿、死机、信号失真以及保护误动作等现象。因此,进行VFTO传导干扰和电磁辐射等对GIS电子式互感器可靠性的影响以及干扰抑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研究GIS中隔离开关操作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的产生机理和相关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VFTO所产生的传导干扰和电磁辐射对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干扰影响,并提出了GIS电子式互感器相应的抗电磁干扰的措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通过对不同结构、尺寸及不同电气接线的GIS所产生的VFTO波形以及频率特性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影响VFTO频率特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结构、尺寸及不同电气接线GIS的VFTO频率计算方法,并推导出了相应的VFTO频率计算公式。首先建立了GIS中常见隔离开关操作短母线的等效试验回路的传输线模型,进而给出VFTO频率计算模型,并根据计算模型推导出VFTO主导频率的计算公式。与此相同,对隔离开关负载侧短母线接地、负载侧短母线经电容接地、负载侧短母线串联电容以及电源侧带分支母线等四种不同GIS电气接线方式下的VFTO频率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并利用EMTP软件和VFTO频率计算公式对VFTO主导频率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与基于特高压GIS的VFTO试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为研究实际GIS的VFTO特性提供了基础。通过对比分析主要时频分析方法分析VFTO波形时的性能,选择了广义S变换对VFTO实测波形进行时频谱分析。由广义S变换分析结果可知,VFTO的不同频率分量的局部特征不同,即频率分量幅值和持续时间不同,其中主导频率分量的幅值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同时,还利用广义S变换方法对隔离开关分闸和合闸、重复击穿、不同测点位置、不同GIS结构参数以及安装避雷器下的VFTO频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VFTO传导干扰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影响和抑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研究了GIS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中电容分压器分压比随频率变化的特性,高频信号条件下,电容分压器分压比较工频急剧下降,VFTO经电容分压器后的VFTO传导干扰输出电压幅值仍可达十几kV,而对电子式互感器数据采集电路产生冲击过电压,并可能导致数据采集电路损坏。为验证电容分压器输出的VFTO传导干扰,依托中国电科院互感器质检站的500kV GIS隔离开关操作试验平台,对GIS共体电子式互感器电容分压器输出的VFTO传导干扰进行了实测,试验共进行50次分合闸操作,试验结果表明,电容分压器输出的VFTO传导干扰幅值分布范围为9.45kV~14.17kV。分析研究了GIS电子式互感器结构和VFTO的电磁辐射特性,并建立了220kV GIS电子式互感器的计算模型,并利用暂态电磁场计算软件对电子式互感器采集箱体内部的VFTO电场辐射强度和磁场辐射强度分别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VFTO产生的电磁场可穿透电子式互感器接线端子盘辐射至采集箱体内部,对安装于采集箱内部的数据采集电路形成强电磁干扰,采集箱内的暂态电场强度高达10kV/m水平,而暂态磁场强度则高达几十kA/m,两者均远远超出现有电磁兼容试验标准规定最大电场强度为10V/m以及最大磁场强度为1kA/m的限值水平。针对电容分压器输出的VFTO传导干扰对数据采集电路产生过电压冲击的问题,提出了多层同轴电容并联结构设计的抑制措施,该方法增大了电容分压器低压臂电容,提高了电容分压器的高频分压比,减小了电容分压器的VFTO传导干扰输出幅值,从而实现对电容分压器输出VFTO传导干扰的抑制。对220kV GIS电子式互感器的四层同轴电容并联结构的VFTO传导干扰抑制效果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四层同轴并联结构能够有效抑制电容分压器输出的VFTO传导干扰,将VFTO传导干扰幅值降至1kV以内。同时还研究了采用多层同轴电容并联结构对电子式互感器计量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多层同轴电容并联结构后,电容分压器相对工频时的比差影响可忽略不计,而角差则超出标准规定限值,但可通过相位补偿对角差进行修正。同时针对电子式互感器采集箱内VFTO电磁辐射干扰可能导致数据采集电路发生损坏的问题,提出减小接线端子盘直径和增大采集箱连接圆通长度方法,对VFTO辐射电磁干扰进行抑制。通过暂态电磁场仿真软件分别对不同接线端子盘直径和不同采集箱连接圆筒长度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接线端子盘直径由80mm减小至40mm时,采集箱体内部的VFTO辐射电场干扰和辐射磁场干扰由2.93kV/m和25.74kA/m分别降至为0.13kV/m和1.28kA/m;当连接圆筒长度接线由30mm增大至90mm时,采集箱体内部的VFTO辐射电场干扰和辐射磁场干扰则由2.93kV/m和25.74kA/m分别降至为0.21kV/m和0.87kA/m。本文研究成果能有效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兼容性,进而提高电子式互感器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为电子式互感器的VFTO干扰抑制、相关试验方法、以及产品设计制造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封小丹[4](2013)在《基于Power-i的大功率本质安全电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在石油、化工等危险场所,现场总线的应用日益广泛,本质安全技术以其体积小,可靠性高,成本低以及在危险场所能带电操作而成为了现场总线系统中防爆型式的首选。与传统的本质安全技术不同的是现场总线本质安全系统技术具有“多负载”特征,而且要求满足“可互换性”和“可互操作性”,也就是允许不同的制造厂商生产的总线电气设备可以自由的挂接在同一个总线中,并且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对于现场总线技术而言,希望负载能连接的越多越好,但是为了本安技术的要求必须要把总线的供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限制在一定的水平内,这样就造成了总线上可挂接负载数量的减少,从而牵制了现场总线“多负载”的体现。电源作为整个现场总线本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设备数量和投入资金都有重要的影响。本课题主要从改善本安电源的性能入手,引入Power-i技术,寻找提高本质安全电源功率的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Power-i技术的快速关断功能电路的实现方法。Power-i技术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在本质安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引入一个用于识别电气系统故障(例如一个火花)的快速关断功能,在故障发生之初的非常短的时间内切断供电,并立即确保能量处于安全范畴之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成功地防止火花点燃能量的释放。这将允许电气连接参数远远大于目前国家标准允许的值。在电阻性电路中,任何安全临界条件都是与电流变化率直接相关,这种电流的变化情况必须被电流探头检测到,并实现电源供应能量的快速关断,同时这种电流变化的探测过程不能受到来自整个系统其他部件的不利影响,例如负载、电缆等。最后完成对快速关断功能的分析仿真及实物制作,证明其满足Power-i原理对电源的要求,从而说明利用在本质安全电源的输出端配置快速关断电路能在满足本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本安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而提高了现场总线本安系统的负载能力。
郭闯强[5](2012)在《空间大型机械臂关节控制系统及轨迹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空间探索的深入,空间机器人系统逐渐成为开发太空资源的有效工具,尤其是空间大型机械臂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空间大型机械臂具有输出力矩大、工作空间大、控制精度高、设计寿命长、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因此,与其相关的各种设计和控制技术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随着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步伐的推进,空间大型机械臂技术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国内航天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在“空间大型机械臂地面原理样机的研制”项目支持下,着重对该系统的关键部件——关节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研制出一种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强容错能力等特点的关节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机械臂关节高精度位置控制技术、振动抑制策略,以及机械臂笛卡尔空间的轨迹规划方法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针对空间大型机械臂寿命长和可靠性要求高,但在轨维护困难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FPGA的可重构关节控制系统。该系统在FPGA内嵌的微处理器支持下,利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实现了CAN通讯管理、传感器信息采集与处理、电机驱动、运动控制、轨迹规划等复杂功能,兼具冷备份和热备份两种控制结构的优点,且能够在主份和备份子控制系统之间发生多个不重合故障的情况下,通过重组优质资源来维持关节功能的完备性。在同样计算假设条件下,相对于传统冷备份控制结构,电机伺服单元的可靠性从92.25%提高到了95.9%。在此基础上,针对空间环境特点,设计了电源管理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抗辐射措施,从设计角度尽可能地提高了关节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为了实现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效、容错控制,本文以单绕组工作情况为基础,利用VHDL语言在FPGA控制器上通过硬件逻辑实现了电机电流的抗饱和矢量闭环控制。控制周期小于50μs,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容错矢量控制方法,既实现两套绕组电流均衡控制,又能够在单个控制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维持电机的不间断运行,从而使电机伺服系统的容错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本文设计了贯穿关节控制器、机械臂中央控制器、宇航员三个层次的故障检测与容错策略,实现了故障的实时检测和容错处理,从运行控制的角度保证了机械臂工作的安全性。为了提高柔性关节输出端的位置控制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级联型非线性抗饱和全闭环控制器,由带速度前馈的非线性位置环、二自由度抗饱和速度环以及抗饱和电流环构成,具有全局渐进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在关节发生较大柔性变形的情况下保证关节输出端的位置控制精度。此外,本文利用机械臂名义计算力矩信息,从力矩传感器反馈信息中分离出由振动引起的力矩分量,然后将该分量用于关节振动的负反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此项措施能够快速抑制关节的柔性振动,且基本不影响轨迹跟踪精度。由于空间机械臂与其载体之间存在动力学耦合,利用逆广义雅可比矩阵的方法虽然可以实现自由漂浮空间机械臂末端位姿的规划,但无法约束机械臂运动对载体姿态产生的扰动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机械臂末端在笛卡尔空间多位置点约束条件下运动路径的优化设计,本文首先利用改进三次样条函数对机械臂末端运动轨迹进行参数化,将机械臂运动对载体姿态的扰动量表达为关于样条函数插值点以及相邻约束位姿之间运动时间的目标函数,继而采用遗传算法实现目标函数全局优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多个目标位姿约束条件下,有效减小空间机械臂运动对载体姿态产生的扰动影响。
龚文斌[6](2011)在《AC01/02型地铁列车辅助逆变器A14模块IGBT替代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轨道列车逆变器的技术发展迅猛,辅助逆变器采用的也随之变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已取代早期的晶闸管、功率晶体管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等功率器件。自1999年投入运营以来,AC01/02型地铁列车辅助逆变系统存在较高的故障率,其中主要故障集中在列车辅助逆变器A14模块烧损,该列车每辆车配一台采用功率元件为智能功率模块(IPM)的辅助逆变器,为模块化结构。本文针对该列车辅助逆变器A14 IPM模块高故障率现象,基于该IPM模块的结构特性和列车实际技术需求,分析其故障原因,发现原有IPM模块在实际应用上存在诸多不足。同时,通过对A14模块的仿真分析,比较IGBT与IPM模块之间的性能差异,提出采用IGBT替代原有IPM模块。IGBT替代IPM的研制在其电气性能、尺寸大小、保护回路、驱动电路等方面进行设计选型,选用的IGBT电气性能优于原有IPM,集电极电流、短路特性阀值增大,设计了驱动电路,并对保护回路进行设计改进,改善温度保护模块。最终IGBT替代模块通过试验,并装车试运营,实践证明达到设计要求。
陈树[7](2009)在《基于ARM和DSP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能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能源,其应用程度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制一种新型的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有效的进行电能质量监测,对保证电网和广大用户的电气设备和各种用电器具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障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电能质量的标准,并给出相应的测量方法;然后依据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总体设计原则,详细分析了现有的各种设计方案,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最终提出了基于DSP和ARM的双CPU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设计方面,详细分析了主要元件的应用选型,重点研究了硬件平台的各部分组成和电路原理图。在前置采集模块中,采用ADS8364芯片设计了多通道信号采样保持和快速转换电路实现高精度的采样,利用锁相环跟踪电网频率实现硬件同步;同时充分发挥DSP的信号处理能力和ARM处理器的协调管理能力,设计了以DSP和ARM为核心的电路板。软件设计方面,ARM部分构建了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DSP部分给出了程序设计流程图;应用程序中移植了嵌入式数据库sqlite,且设计了基于Qt/Embedded的人机交互界面。
李响[8](2008)在《智能断路器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对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断路器高度智能化,并且更安全和可靠,是电力系统保护的发展要求,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本论文在深入研究了智能断路器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able Logic Device)为核心的系统硬件。DSP是智能断路器测控单元的核心器件,它实现断路器的各种保护、报警、显示与控制功能。CPLD完成状态量的监测,以及各种逻辑信号的输出。两种器件相互配合使得断路器系统更加智能化。本论文研究了断路器测控单元的测量原理及保护算法,并进行了具体的硬件和软件模块的设计,旨在实现断路器的智能保护、远程控制和集中管理。本设计以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LF2407为核心。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信号调理模块设计、信号采样模块设计、保护执行模块设计、CPLD模块设计和输入输出模块设计。并且利用TMS320LF2407本身具有的CAN(Controller AreaNetwork)2.0模块,通过CAN总线实现断路器和上位机的通信,实现遥测、遥调、遥控、遥信等“四遥”功能。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一个模块相对独立,完成某个特定功能,便于维护和添加新功能,并且调试灵活方便。文中给出了主程序及各个子程序的流程图,其中子程序有数据采集子程序、FFT(Fast FourierTransform)计算子程序、液晶显示子程序、短路瞬时保护子程序、过载长延时保护子程序、接地故障保护子程序和短路短延时保护子程序等。并且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断路器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分析了各种干扰的来源,并针对各种干扰采取了对应的软件和硬件的抗干扰措施。最后,为了验证全波傅氏算法能否满足电网数据处理精度的要求,利用MATLAB搭建仿真平台,对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全波傅氏算法能达到系统的要求。
杜江[9](2007)在《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及节能运行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相感应电动机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其起动控制、停车控制、节能运行及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相感应电动机电子式软起动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成为解决感应电动机起停、节能、保护的首选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首先,分析了三相感应电动机固有的起动特性以及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感性负载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晶闸管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在不同触发角情况下各种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对以电流、电压为控制对象的各种软起动方式作了仿真研究,针对PID恒流控制、模糊恒流控制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新的仿真模型,提出了检测满压算法。比较了现行几种感应电动机降压节能控制方法的优缺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以定子电流最小为控制量的较优秀节能方式。论述了感应电动机断相起动及断相运行时电动机的电流变化情况,提出了静态断相保护结合动态断相保护的断相保护措施。对感应电动机短路保护、堵转保护、过载保护、电压故障保护原理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硬件电路。利用锁相环理想的频率控制特性和窄带跟踪特性,解决了系统中同步信号提取的问题,实现了对三相电源同步信号的实时跟踪。采用以8253为硬件基础的高频触发脉冲形式,保障了对晶闸管的可靠触发。设计了电动机静态断相鉴别电路,改善了电动机运行可靠性。完成了软起动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对电动机软起动、停车、节能的控制,同时实现对电动机发生的各种故障进行动态保护。分析了系统可能存在的干扰源,给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运用故障树法对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可靠性作了定性分析及定量计算,根据分析计算结果提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范子杭[10](2007)在《嵊泗直流输电工程设计及实施》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一个全国互联的大电网即将出现,为扩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直流输电设备价格的下降,将使直流输电的优势更加明显,也更具竞争力。嵊泗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继舟山直流输电工业性试验工程之后,又一个完全立足于本国技术和装备的直流输电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双极双回海缆方式向海岛跨海直流输电。本文探讨了嵊泗直流输电工程的主要设计原则。对直流系统的主接线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的设计方案,并对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说明。针对负荷和各种工况,设置了五种运行方式,提出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并采取自动切换,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由于其受电端为极弱电网,配置了合理的调相机及滤波器系统,进一步解决了国际上作为难题的弱受电端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了无源运行。本文还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稳态计算,验证了直流系统的技术参数和保护控制的技术要求。并对工程最大功率损耗进行了计算,同时对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说明。
二、发生慢速瞬态和短路故障时保护线路板——LTC425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生慢速瞬态和短路故障时保护线路板——LTC4251(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AN总线的JH625车身控制器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行业背景 |
1.1.1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 |
1.1.2 车身控制器介绍 |
1.1.3 CAN总线技术介绍 |
1.1.4 SAE J1939 协议介绍 |
1.2 车身控制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车身控制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车身控制器的不足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工作 |
1.3.3 论文的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JH625 车身控制器硬件设计 |
2.1 JH625 车身控制器需求分析 |
2.1.1 车身控制器功能需求 |
2.1.2 车身控制器性能需求 |
2.2 JH625 车身控制器硬件总体设计与分析 |
2.2.1 车身控制器硬件架构设计与分析 |
2.2.2 微控制器的选型 |
2.2.3 微控制器及基本外围电路设计 |
2.3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2.4 RF模块硬件抗干扰设计与分析 |
2.4.1 RF发送模块电路设计与分析 |
2.4.2 RF接收模块抗干扰设计与分析 |
2.5 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
第三章 JH625 车身控制器软件设计与优化 |
3.1 JH625 车身控制器软件总体设计与分析 |
3.1.1 车身控制器软件架构设计与分析 |
3.1.2 软件主函数设计 |
3.2 MCU底层驱动函数设计 |
3.3 交互层函数设计 |
3.3.1 I/O口数据交互函数设计 |
3.3.2 时基管理函数设计 |
3.4 应用层函数设计 |
3.5 RF模块控制策略设计 |
3.5.1 RKE模块控制策略设计 |
3.5.2 RF接收模块控制策略设计 |
3.5.3 遥控学习模块控制策略设计 |
3.6 RF模块软件抗干扰设计与分析 |
3.6.1 RKE无法可靠唤醒BCM问题分析 |
3.6.2 RF模块软件抗干扰设计 |
3.7 电压管理控制策略设计及优化 |
3.7.1 电压管理控制策略设计 |
3.7.2 电压管理控制策略优化 |
3.8 CAN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3.8.1 CAN总线应用层通信协议制定 |
3.8.2 CAN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3.8.3 CAN网络管理算法设计 |
第四章 JH625 车身控制器测试与分析 |
4.1 BCM台架测试与分析 |
4.1.1 台架测试平台的搭建 |
4.1.2 功能测试方法及结果 |
4.1.3 静态电流测试分析 |
4.1.4 遥控距离测试分析 |
4.2 CAN总线通信仿真测试与分析 |
4.2.1 数据库的建立 |
4.2.2 CANoe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BCM的 HIL测试与分析 |
4.3.1 HIL测试平台的搭建 |
4.3.2 HIL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 BCM的 EMC测试 |
4.4.1 EMC测试平台的搭建 |
4.4.2 EMC测试结果 |
4.5 BCM实车测试与分析 |
4.5.1 测试步骤 |
4.5.2 故障模拟及解决对策 |
总结 |
研究工作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2)基于MBD的柴油机Urea-SCR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2.1 SCR技术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SCR技术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软件开发流程 |
1.3.1 传统开发方法 |
1.3.2 基于模型的设计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CR系统搭建及反应机理 |
2.1 SCR系统分类 |
2.2 SCR系统搭建 |
2.3 SCR系统主要部件选型介绍 |
2.3.1 尿素泵 |
2.3.2 尿素喷嘴 |
2.3.3 尿素罐(箱)总成 |
2.3.4 传感器模块 |
2.3.5 低温加热模块 |
2.4 SCR反应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SCR电控系统需求分析 |
3.2 总体硬件方案设计 |
3.3 主要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
3.3.1 微控制器模块 |
3.3.2 电源模块 |
3.3.3 CAN通信模块 |
3.3.4 输入信号采集模块 |
3.3.5 输出功率驱动模块 |
3.4 硬件抗干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imulink的SCR系统策略研究与软件开发 |
4.1 SCR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4.2 系统协调控制 |
4.2.1 系统使能模块 |
4.2.2 尿素泵协调控制 |
4.2.3 模型搭建与仿真 |
4.3 SCR系统尿素需求量计算策略 |
4.3.1 策略分析 |
4.3.2 尿素溶液基本需求量计算模块 |
4.3.3 前馈修正模块 |
4.3.4 闭环反馈修正模块 |
4.4 低温加热控制策略 |
4.4.1 尿素罐与尿素泵低温加热策略 |
4.4.2 尿素管路低温加热控制策略 |
4.4.3 低温加热策略模型搭建与仿真 |
4.5 OBD故障诊断策略 |
4.5.1 OBD故障诊断检测模块 |
4.5.2 故障确认模块 |
4.5.3 故障诊断策略模型搭建与仿真 |
4.6 自动代码生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试验验证 |
5.1 尿素泵功能实验验证 |
5.2 尿素泵精度实验测试 |
5.3 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 |
5.3.1 台架测试系统 |
5.3.2 ESC试验 |
5.3.3 ETC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3)GIS中特快速暂态过电压及其对电子式互感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VFTO的研究现状 |
1.2.2 隔离开关操作对电子式互感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隔离开关操作特快速哲态现象及机理的研究 |
2.1 特快速暂态现象产生机理 |
2.1.1 SF_6气体间隙击穿条件 |
2.1.2 SF_6气体击穿的燃弧特性分析 |
2.1.3 特快速暂态现象的分类 |
2.2 隔离开关操作的重复击穿全过程分析 |
2.2.1 分闸重燃过程分析 |
2.2.2 合闸预击穿过程分析 |
2.2.3 重复击穿与单次击穿 |
2.3 VFTO的基本特性 |
2.3.1 VFTO的幅值 |
2.3.2 VFTO的上升时间 |
2.3.3 VFTO的频率 |
2.3.4 VFTO的振荡系数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传输线理论的VFTO频率计算方法的研究 |
3.1 传输线理论基础 |
3.1.1 均匀传输线的基本方程 |
3.1.2 均匀无损传输线的求解 |
3.1.3 不同条件下的传输线输入阻抗 |
3.2 VFTO频率计算模型 |
3.2.1 隔离开关操作短母线的等效回路 |
3.2.2 等效回路的传输线模型 |
3.2.3 基于等效回路的VFTO计算模型 |
3.3 不同GIS电气接线方式下VFTO频率的计算模型 |
3.3.1 负载侧短母线接地的VFTO频率计算模型 |
3.3.2 负载侧短母线经电容接地的VFTO频率计算模型 |
3.3.3 负载侧短母线串联电容的VFTO频率计算模型 |
3.3.4 电源侧带分支母线的VFTO频率计算模型 |
3.4 VFTO主导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不同母线长度对VFTO主导频率的影响 |
3.4.2 短母线开路和短路对VFTO主导频率的影响 |
3.4.3 不同接地电容对VFTO主导频率的影响 |
3.4.4 不同串联电容对VFTO主导频率的影响 |
3.4.5 分支母线长度对VFTO主导频率的影响 |
3.5 VFTO主导频率计算方法的试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广义S变换的VFTO波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时频分析方法简介 |
4.2 不同时频分析方法对比分析 |
4.2.1 测试波形 |
4.2.2 不同时频分析方法对比分析 |
4.3 基于广义S变换的VFTO实测波形时频分析 |
4.3.1 VFTO实测波形的广义S变换分析 |
4.3.2 VFTO频率分量的幅值变化曲线 |
4.4 不同条件下VFTO频率对比分析 |
4.4.1 隔离开关分/合闸下VFTO频率对比分析 |
4.4.2 重复击穿下VFTO频率对比分析 |
4.4.3 不同测点位置VFTO频率对比分析 |
4.4.4 不同GIS结构参数下VFTO频率对比分析 |
4.4.5 安装避雷器时的VFTO频率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VFTO对GIS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干扰影响的研究 |
5.1 电子式互感器的分类与结构 |
5.2 电子式互感器的特快速暂态电磁干扰分析 |
5.3 电容分压器输出VFTO传导干扰计算 |
5.3.1 GIS电子式互感器分压比的频率特性分析 |
5.3.2 VFTO传导干扰电压的计算 |
5.4 电容分压器输出VFTO传导干扰的试验验证 |
5.4.1 VFTO传导干扰测量试验 |
5.4.2 VFTO传导干扰实测结果及分析 |
5.5 采集箱内VFTO暂态电磁场计算 |
5.5.1 GIS内部暂态电磁场理论分析 |
5.5.2 采集箱内VFTO暂态电场计算 |
5.5.3 采集箱内VFTO暂态磁场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6 电子式互感器VFTO电磁干扰的抑制方法研究 |
6.1 电子式互感器数据采集电路的电磁敏感性分析 |
6.1.1 电子式互感器电子线路抗干扰方法分析 |
6.1.2 VFTO干扰抑制方法分析 |
6.2 电容分压器输出VFTO传导干扰的抑制措施 |
6.2.1 多层同轴电容并联结构的设计 |
6.2.2 四层同轴并联结构抑制VFTO传导干扰效果的仿真验证 |
6.2.3 四层同轴电容并联结构电容分压器计量误差分析 |
6.3 采集箱内VFTO辐射干扰抑制方法的研究 |
6.3.1 接线端子盘直径对VFTO辐射电磁场的影响 |
6.3.2 采集箱连接圆筒长度对辐射电磁场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基于Power-i的大功率本质安全电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现场总线本质安全系统及电源在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
1.2.1 现场总线本质安全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本质安全电源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防爆技术和本安电源理论 |
2.1 本质安全防爆技术 |
2.1.1 防爆技术基础知识 |
2.1.2 本质安全防爆技术及特点 |
2.1.3 本质安全性能的评价方法 |
2.2 本质安全开关电源原理及特点 |
2.2.1 开关电源的原理 |
2.2.2 本安电源的保护方式和输出特性 |
2.2.3 本质安全电源的特点 |
2.3 现场总线本质安全系统 |
2.3.1 现场总线本质安全系统概念 |
2.3.2 FISCO系统应用的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ower-i技术原理 |
3.1 Power-i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
3.1.1 本质安全电路放电形式 |
3.1.2 热引燃理论及火花点燃过程分析 |
3.1.3 Power-i的定义和原理 |
3.2 Power-i系统的要求 |
3.2.1 Power-i电源结构及特性曲线 |
3.2.2 Power-i电缆及负载接口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功率本安电源的整体设计 |
4.1 本安电源关键技术分析及结构 |
4.1.1 功率提高的关键技术 |
4.1.2 电源总体结构框图设计 |
4.2 本安电源电路实现 |
4.2.1 电源主电路图 |
4.2.2 快速关断电路 |
4.2.3 稳压限流电路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路的分析仿真和实验验证 |
5.1 电路的参数分析和选型 |
5.1.1 可靠隔离设计 |
5.1.2 稳压限流电路的分析 |
5.1.3 快速关断电路关键元器件的参数分析和选型 |
5.2 本质安全电源的仿真及结果 |
5.2.1 仿真软件Multisim |
5.2.2 仿真电路及结果 |
5.3 本质安全电源实物及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5)空间大型机械臂关节控制系统及轨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空间大型机械臂研究现状综述 |
1.3 空间大型机械臂关节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空间机械臂关节伺服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空间机械臂关节容错技术研究现状 |
1.4 柔性关节位置控制技术综述 |
1.5 空间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综述 |
1.6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6.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间机械臂关节可重构控制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空间大型机械臂原理样机结构及功能分析 |
2.2.1 空间大型机械臂地面原理样机结构组成 |
2.2.2 空间大型机械臂控制系统结构 |
2.2.3 空间大型机械臂工作模式及要求 |
2.3 机械臂关节结构及传感系统设计 |
2.3.1 机械臂关节结构组成 |
2.3.2 机械臂关节传感系统设计 |
2.4 基于 FPGA-FPGA 的可重构关节控制系统设计 |
2.4.1 基于 FPGA 的关节控制系统设计 |
2.4.2 关节控制器接口设计 |
2.4.3 关节控制器工作模式 |
2.4.4 关节控制器可靠性分析 |
2.5 适合空间环境的关节控制器电源系统设计 |
2.5.1 关节控制器电源系统总体结构组成 |
2.5.2 多路 DC/DC 变换电源电路设计 |
2.5.3 线性电源电路设计 |
2.5.4 单粒子闩锁保护电路设计 |
2.6 关节控制器温控系统及抗辐射设计 |
2.6.1 关节控制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2.6.2 关节控制器抗辐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与容错策略 |
3.1 引言 |
3.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3.2.1 单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3.2.2 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3.3 基于 FPGA 的电流闭环控制器设计 |
3.3.1 基于 FPGA 的 PMSM 电流闭环控制器设计 |
3.3.2 基于 FPGA-FPGA 的 DS-PMSM 容错电流均衡控制器设计 |
3.4 电机伺服系统故障检测方法 |
3.4.1 位置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 |
3.4.2 电机绕组和逆变器开关故障检测方法 |
3.4.3 制动器故障检测方法 |
3.4.4 FPGA 控制器故障检测方法 |
3.4.5 电机伺服系统故障检测流程 |
3.5 电机伺服系统容错策略 |
3.5.1 单机冷备份模式容错策略 |
3.5.2 双机热备份模式容错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柔性关节位置控制与振动抑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柔性关节动力学模型及传动系统特性分析 |
4.2.1 柔性关节动力学模型 |
4.2.2 柔性关节传动系统特性分析 |
4.3 柔性关节非线性全闭环抗饱和位置控制器设计 |
4.3.1 位置传感器反馈特性分析 |
4.3.2 关节位置控制器设计 |
4.3.3 二自由度抗饱和电机速度闭环控制器设计 |
4.3.4 非线性关节位置闭环控制器设计 |
4.3.5 关节位置控制器实验验证 |
4.4 基于力矩反馈的柔性关节振动抑制研究 |
4.4.1 柔性关节振动状态动力学分析 |
4.4.2 基于振动力矩反馈的控制器设计 |
4.4.3 柔性关节振动抑制实验验证 |
4.5 柔性关节伺服控制器总体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间大型机械臂笛卡尔轨迹规划研究 |
5.1 引言 |
5.2 空间机械臂基本运动学方程 |
5.2.1 空间大型机械臂工作模式分析 |
5.2.2 空间机器人系统一般运动学方程 |
5.2.3 自由飘浮空间机器人系统运动学方程 |
5.3 自由飘浮空间机械臂笛卡尔轨迹规划方法 |
5.4 空间机械臂末端笛卡尔轨迹参数化方法 |
5.4.1 三次样条函数基本原理及改进 |
5.4.2 基于三次样条函数的参数化方法 |
5.5 基于遗传算法的笛卡尔轨迹优化 |
5.5.1 轨迹优化目标函数设计 |
5.5.2 轨迹优化约束条件 |
5.5.3 基于遗传算法的轨迹优化过程 |
5.6 笛卡尔轨迹优化仿真研究 |
5.6.1 空间大型机械臂系统仿真模型 |
5.6.2 点到点运动笛卡尔轨迹优化仿真 |
5.6.3 多点约束运动笛卡尔轨迹优化仿真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AC01/02型地铁列车辅助逆变器A14模块IGBT替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轨列车辅助逆变器的发展历程 |
1.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列车辅助逆变器的影响 |
1.2.1 电力电子元件的发展 |
1.2.2 IGBT 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3 电力电子器件发展展望 |
1.3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AC01/02型地铁列车辅逆A14模块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
2.1 AC01/02 型地铁列车辅助逆变系统主要结构组成 |
2.1.1 AC01/02 型地铁列车辅助供电结构 |
2.1.2 列车负载 |
2.1.3 高压母线 |
2.1.4 高压母线 |
2.1.5 低压母线 |
2.1.6 蓄电池低压系统 |
2.1.7 辅助逆变器 |
2.2 AC01/02 型地铁列车辅助逆变器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 |
2.2.1 总体描述 |
2.2.2 A 车辅助逆变器(DBU15.1)工作原理及组成 |
2.2.3 B/C 车辅助逆变器(DBU15.2)工作原理及组成 |
2.3 辅逆A14 模块工作特性分析及MATLAB 仿真 |
2.4 A14 模块实际运营情况及用 IGBT 替代IPM 的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GBT和IPM模块的工作特点及性能比较 |
3.1 IPM 模块工作原理与特点分析 |
3.1.1 IPM 模块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3.1.2 IPM 模块的基本特性 |
3.1.3 IPM 模块的保护回路 |
3.2 IGBT 模块工作原理与特点分析 |
3.2.1 IGBT 基本结构 |
3.2.2 IGBT 工作原理 |
3.2.3 IGBT 工作特性 |
3.3 IGBT 主要参数 |
3.3.1 电压参数 |
3.3.2 电流参数 |
3.4 IPM 模块与IGBT 模块性能比较 |
3.4.1 技术发展水平 |
3.4.2 故障情况保护 |
3.5 IGBT 替代IPM 可行性研究 |
3.5.1 空间尺寸 |
3.5.2 技术参数 |
3.5.3 驱动保护电路设计 |
3.5.4 IGBT 备件采购 |
3.5.5 改造成本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GBT和IPM的研制 |
4.1 IGBT 模块设计选型 |
4.1.1 电气特性 |
4.1.2 热态 |
4.1.3 电磁兼容性 |
4.2 IGBT 驱动电路设计 |
4.3 IGBT 保护电路设计 |
4.3.1 过压保护 |
4.3.2 过流保护 |
4.3.3 过温保护 |
4.3.4 短路保护 |
4.4 IGBT 模块组装 |
4.5 IGBT 的 A14 模块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工作 |
5.2 存在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AC01/02 型地铁列车IPM 辅助逆变器 A14 模块的IGBT 替代研究成果用户使用报告(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或录用的论文 |
(7)基于ARM和DSP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电能质量的定义 |
1.1.2 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
1.1.3 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危害 |
1.1.4 改善电能质量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电能质量标准 |
1.2.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研制现状 |
1.2.3 电能质量监测方式 |
1.2.4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电能质量指标及其测量计算 |
2.1 基本交流电参数的测量 |
2.1.1 电压、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
2.1.2 功率及功率因数的计算 |
2.2 电能质量指标及其测量 |
2.2.1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
2.2.2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
2.2.3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
2.2.4 公用电网谐波 |
2.2.5 电压波动与闪变 |
2.2.6 暂时过电压和瞬时过电压 |
2.3 电能质量的分析方法概述 |
3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 |
3.2 监测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 |
3.3 监测装置的硬件结构 |
3.4 主要元器件的应用选型 |
3.4.1 互感器的选择 |
3.4.2 采样点数的选择 |
3.4.3 A/D芯片的选择 |
3.4.4 交流采样同步方式的选择 |
3.4.5 TMS320F2812的简介 |
3.4.6 S3C2410的简介 |
4 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4.1.1 互感器电路设计 |
4.1.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1.3 A/D转换电路设计 |
4.1.4 锁相倍频电路设计 |
4.2 DSP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4.2.1 存储器电路设计 |
4.2.2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4.2.3 电源模块设计 |
4.3 ARM管理模块设计 |
4.3.1 存储器模块设计 |
4.3.2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4.3.3 功率模块设计 |
4.3.4 通信模块设计 |
4.3.5 JTAG调试模块设计 |
4.4 印制电路板的制作 |
4.4.1 原理图设计阶段 |
4.4.2 PCB设计阶段 |
4.4.3 硬件电路的调试 |
5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5.1 ARM子系统软件的设计 |
5.1.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5.1.2 ARM管理模块软件设计 |
5.2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5.2.1 安装交叉编译器 |
5.3 BootLoader的移植 |
5.3.1 VIVI的介绍 |
5.3.2 VIVI的移植 |
5.4 嵌入式Linux内核移植 |
5.4.1 Linux-2.4内核向ARM平台的移植 |
5.4.2 内核的配置、编译和烧写 |
5.5 文件系统的移植和挂载 |
5.5.1 移植过程 |
5.5.2 文件系统的挂载 |
5.6 DSP子系统软件的设计 |
5.6.1 DSP软件开发环境 |
5.6.2 DSP子系统软件主程序 |
5.6.3 采集模块设计 |
5.6.4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5.6.5 串行通信模块设计 |
6 系统的软件设计—应用层软件 |
6.1 嵌入式数据库 |
6.1.1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简介 |
6.1.2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的移植 |
6.1.3 SQLite的主要API接口 |
6.2 QT嵌入式图形界面的开发 |
6.2.1 嵌入式QT(Qt/Embedded)的关键技术 |
6.2.2 创建Qt/Embedded开发环境 |
6.2.3 Qt/Embedded应用程序开发 |
6.2.4 系统的QT界面制作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课题 |
附录B 系统实物图 |
(8)智能断路器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智能断路器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2.1 智能断路器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断路器的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1.3.2 课题研究的成果 |
1.4 小结 |
第2章 智能断路器的保护作用与实现方法 |
2.1 智能断路器的保护作用 |
2.2 瞬时性保护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
2.3 短路短延时保护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
2.4 接地故障保护原理及实现方法 |
2.5 过载长延时保护原理及实现方法 |
2.6 小结 |
第3章 智能断路器的硬件设计 |
3.1 DSP的选型 |
3.2 智能断路器的硬件设计 |
3.2.1 信号采样模块设计 |
3.2.2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3.2.3 保护执行模块设计 |
3.2.4 CPLD模块设计 |
3.2.5 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
3.2.6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3.3 硬件抗干扰的设施 |
3.3.1 硬件系统的干扰来源 |
3.3.2 硬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3.4 小结 |
第4章 智能断路器的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设计 |
4.2 子程序设计 |
4.2.1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4.2.2 FFT计算子程序 |
4.2.3 液晶显示子程序设计 |
4.2.4 短路瞬时保护子程序设计 |
4.2.5 过载长延时保护子程序设计 |
4.2.6 短路短延时保护子程序设计 |
4.2.7 单相接地时保护子程序设计 |
4.3 软件抗干扰的设施 |
4.3.1 软件系统的干扰来源 |
4.3.2 软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4.4 小结 |
第5章 智能断路器的通信设计 |
5.1 通信硬件接口设计 |
5.2 通信软件设计 |
5.2.1 CAN控制器的初始化 |
5.2.2 帧的主动发送 |
5.2.3 帧的查询接收 |
5.2.4 远程帧的发送与接收 |
5.2.5 上位PC机通信软件设计 |
5.3 小结 |
第6章 系统数据处理算法的仿真 |
6.1 仿真平台 |
6.2 仿真结果 |
6.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及节能运行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三相感应电动机电子式软起动技术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电子式软起动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4 电子式软起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子式软起动原理及控制策略 |
§2-1 引言 |
§2-2 三相感应电动机固有起动性能分析 |
§2-3 晶闸管软起动三相调压电路分析 |
§2-4 晶闸管软起动移相触发控制策略及仿真 |
2-4-1 PID 控制算法的基础理论 |
2-4-2 斜坡电压软起动控制策略及仿真 |
2-4-3 恒流软起动控制策略及仿真 |
2-4-4 模糊控制的基础理论 |
2-4-5 模糊控制恒流软起动及仿真 |
第三章 三相感应电动机节能、保护原理 |
§3-1 引言 |
§3-2 晶闸管软起动调压节能原理 |
3-2-1 降低电动机端电压对电机损耗的影响 |
3-2-2 降压对电动机力能指标、电磁转矩的影响及调压范围的确定 |
3-2-3 晶闸管软起动调压节能控制策略 |
§3-3 晶闸管软起动保护原理 |
3-3-1 三相感应电动机断相运行分析及保护 |
3-3-2 短路保护 |
3-3-3 堵转保护 |
3-3-4 过载保护 |
3-3-5 电压故障保护 |
第四章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软起动系统主电路设计 |
§4-3 软起动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4-3-1 控制电路概述 |
4-3-2 电流、电压模拟量输入电路 |
4-3-3 A/D 转换电路 |
4-3-4 同步信号采集及分相电路 |
4-3-5 电源相序检测电路 |
4-3-6 相序校正及触发脉冲形成电路 |
4-3-7 触发脉冲调制电路 |
4-3-8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 |
4-3-9 显示、键盘电路 |
4-3-10 静态断相保护电路 |
§4-4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软件设计 |
4-4-1 概述 |
4-4-2 主程序模块程序设计 |
4-4-3 运行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4-4-4 晶闸管控制角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4-4-5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4-6 故障诊断模块程序设计 |
§4-5 软起动系统抗干扰设计 |
§4-6 软起动系统实验及分析 |
第五章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可靠性分析方法 |
5-2-1 故障树可靠性分析法 |
5-2-2 故障树系统分析软件包(FTAS) |
§5-3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可靠性定性分析 |
5-3-1 故障树的建立 |
5-3-2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5-4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可靠性定量计算 |
5-4-1 可修复电工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 |
5-4-2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失效分布类型 |
5-4-3 故障树的定量计算方法 |
5-4-4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单元概率重要度的计算 |
5-4-5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不可靠度的计算 |
5-4-6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可靠度的计算 |
§5-5 提高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嵊泗直流输电工程设计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直流输电的基本概念 |
1.2 直流输电的主要优点及适用场合 |
1.3 直流输电系统的缺点 |
1.4 直流输电的发展现状 |
1.5 嵊泗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工程主要特点 |
1.6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嵊泗直流输电工程主要设计原则 |
2.1 工程概况 |
2.2 主接线方案 |
2.3 一次主设备 |
2.4 二次主设备 |
2.5 换流站的工程设计及布置 |
2.6 嵊泗直流输电工程功率损耗计算 |
第3章 嵊泗直流输电工程稳态分析 |
3.1 稳态参数计算 |
3.2 交直流电网暂态及动态稳定计算 |
3.3 交直流系统潮流稳定性计算及动态过电压计算 |
3.4 故障电流计算 |
第4章 嵊泗直流输电工程采用的新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
4.1 嵊泗侧弱电网的无功平衡及系统稳定 |
4.2 提高嵊泗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措施 |
4.3 晶闸管换流阀 |
4.4 换流变压器与平波电抗器 |
4.5 直流控制与保护 |
4.6 交流滤波器 |
4.7 直流断路器及直流隔离开关 |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发生慢速瞬态和短路故障时保护线路板——LTC4251(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AN总线的JH625车身控制器研发[D]. 王顺伟. 厦门理工学院, 2018(02)
- [2]基于MBD的柴油机Urea-SCR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王明远. 江苏大学, 2018(02)
- [3]GIS中特快速暂态过电压及其对电子式互感器影响的研究[D]. 康兵. 武汉大学, 2016(01)
- [4]基于Power-i的大功率本质安全电源的设计与实现[D]. 封小丹.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5]空间大型机械臂关节控制系统及轨迹规划研究[D]. 郭闯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1)
- [6]AC01/02型地铁列车辅助逆变器A14模块IGBT替代的研究[D]. 龚文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1)
- [7]基于ARM和DSP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陈树. 南京理工大学, 2009(12)
- [8]智能断路器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李响.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 [9]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及节能运行技术的研究[D]. 杜江.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10]嵊泗直流输电工程设计及实施[D]. 范子杭. 浙江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