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泾的审美之旅

徐泾的审美之旅

一、虚静说的美学之旅(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雨[1](2021)在《意象与仿像: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呈现研究》文中指出短视频是新兴的一种视觉文化形式,它依附于技术,如波德里亚所说,技术是仿像的基础,短视频带有仿像的突出特征,也是仿像理论的一种重要研究对象。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不同于一般的短视频,其具有一定的内涵意蕴,在影像中追求表意抒情,因此,既具有仿像的一面,也具有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范畴的一面。在原生态文化短视频中,我们可以尝试实现传统意象理论与现代仿像理论的勾连,运用两种理论对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进行探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的“原生态”,与当代众多的“原生态+”的文化、艺术形式一样,虽以“原生态”的名义出现,但已经不同于原初的未经改造和加工的原生态,其是经过现代演绎与变形的。本文除绪论、结语部分外,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中国传统的“意象”范畴的参照下,分析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意象性的可能及问题。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意象的物我合一、“意”“象”融合、“实”“虚”相生、凝神静观等特征。意象虽主要用于古典艺术形式中,但是在现代艺术和媒介形式中亦有生存空间,在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也有所体现。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通过视觉、听觉等维度展现了田园牧歌式闲暇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承载了文化乡愁,不仅继承发扬了传统文化,还满足了当代人们的情感需求。但很多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远未达到意象的高度,在意象范畴的参照下,可以发现“意”的粗浅化、虚假化,“象”的扁平化、模式化以及“意”与“象”的偏差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借助仿像理论对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进行探讨。首先梳理和概括出仿像的概念和特征,仿像具有虚拟性、“可信”的“不可能性”和无距离观照等特征。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通常被视为仿像的一种,和其他仿像形式一样,制造了一个超真实的虚拟的仿真世界,将“原生态”生活带到观众眼前,观众沉浸其中,获得虚拟快感;而因仿像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具有文化意义的悬置、遮蔽现实、趣味的低俗化、技术的炫耀等问题,难能使观众获得持久、深刻的审美体验。第三部分集中探讨意象与仿像在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的抵触与融合。从再现和表现的关系维度而言,仿像重在模拟和再现,但逼真性不一定是真实的,而且也缺乏表现力,意象则可增强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意蕴和表现力,再现的“实”与表现的“虚”相结合给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带来新的风貌;从技术和艺术的关系维度而言,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借助仿像的诸多技术手段,如蒙太奇、长镜头等增强视频的观赏性与感染力,从而提升其意象性,实现艺术化;从灵境与意境的关系来看,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需要在仿像的灵境的基础上实现突围,达成意境,实现情景交融、于有限中见无限、虚实相生等审美体验。第四部分从应然的层面探讨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诉求。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在内容创新、意义的复合及审美感知等方面应在仿像的技术基础上,追求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不仅给观众带来悦耳悦目,更要带来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以及短视频,应追求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让技术成为主体表情达意的手段,增强艺术性、思想性,成为仿像与意象相融合的文化产品。

孟冬冬[2](2020)在《“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文中指出“诗”是中西轴心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尽管它的形态有所差异,但仍有若干共性因子。本论文以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为研究对象,将中西不同的城邦文明和空间想象作为讨论的起点,并以之为文化基础把握中国和古希腊在轴心时代不同的文学样态,以及在文学样态背后潜存的文学观念。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使用的“诗”及“诗学”概念属于广义用法,抒情传统和叙述传统的差异对诗的类型、诗学内涵、诗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对深入把握轴心时代艺术思想的发生以及美学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本论文除了绪论之外包括五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对“轴心时代”和“诗学”的概念进行厘定,认为“轴心时代”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文化范畴,也指出在当代背景下“诗”、“诗学”虽被广泛使用,但仍有必要对它进行一下界定,因为文学的边界就是它们的边界。第一章主要关于“轴心时代与城邦文明”。就春秋时代而言,“城邦”已经广泛存在,它们的空间布局蕴含着轴心时代最基本的空间想象,因此,城邦空间折射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想象和“以德配天”的惯性思维,它们对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产生了持续影响;就古希腊而言,对理性的追求除了与自然环境有关之外,亦可在城邦结构中寻找答案。古希腊城邦是人本意识和悲剧精神的主要发生场域。所以,城邦不仅是中西社会结构形成的策源地,也是文学艺术产生、定型、发展的主要空间,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学史、艺术史意义。第二章讨论“诗的说唱与演唱形式”。中西文学在发端期都具有“唱”的属性,只不过古希腊文学往往唱中含叙,先秦文学则唱中富情,因此前者表现为“说唱”,后者表现为“演唱”。说唱是西方叙事艺术的源头,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说唱文本中已经含有较为明显的叙事策略和叙事逻辑。演唱是中国抒情艺术的萌芽,“百兽率舞”的记载以及《乐记》对乐舞的强调构成了事实和理论的双重证明,由诗、骚发端的“情兼雅怨”抒情模式对演唱文学产生了持续影响。除此之外,中西对“人性世界”和“神性世界”的不同态度也是促使演唱与说唱传统形成的文化密码。第三章着眼于“风诗与史诗”。风诗是中国诗歌的原型,“风”由自然概念逐渐演变为文学概念,决定了风诗鲜明的民间性或民俗性。“十五国风”是音乐文学的典型代表,在形式层面它是音乐与文学一体性的标准,在内容层面,它体现了中国文学最早的“谲谏”特征。史诗作为西方叙事文学的原型,其叙事形式和英雄主题构成了后世叙事文学的重要借鉴对象,同时,它也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对象化。史诗与戏剧具有相通性,英雄特质与公民精神构成了史诗影响戏剧的深层基础,对模仿和语言的重视更加强化了两者的亲缘关系,20世纪以后,“史诗剧”的出现是这种亲缘关系的回归。除此之外,语言的民族性借助思维的中介,最终作用于文学领域,这是中西诗体风格和审美风格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第四章说明“轴心时代思想家的诗学观念”。儒家文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化,其“诗教”可以具体化为对“雅正”艺术标准的认同,对“温柔敦厚”艺术形态的肯定,对“成于乐”艺术目标的坚守。相形之下,道家诗学观念则表现出更多的诗性特征。老子的诗性可以通过《老子》一书的韵律化的语言、“以象设喻”的行文方式以及对现实的深沉关怀体现出来。庄子的诗性表现为对自然本体的推崇,以及对自由人性的向往,这使整部《庄子》成了一个整体性意象。柏拉图的诗学观念一方面体现出与儒家的相似性,表现为对文学道德性和政教功能的承认,同时,其“和谐”论亦从音乐切入而衍及社会和谐,这与儒家如出一辙。另一方面,尽管其理论带有明显的主客二分模式,但在对美的认知方面,“凝视”与“迷狂”的统一则表现出与道家审美观接近的一面。第五章探讨“《乐记》与《诗学》的比较与会通”。《乐记》与《诗学》是中西轴心时代两部重要美学典籍,两者在艺术发生观、艺术功能论、艺术真实论层面存在彼此会通的可能。就发生观而言,《乐记》将“感物”视作艺术起源的根基,《诗学》则推崇“模仿说”。本质来说,它们都遵循“以类相动”的思维逻辑。就艺术功能论而言,《乐记》从“人性本静”的人性观出发,认为使人性复归道德是艺术的根本作用,与之类似,《诗学》所推崇的“净化”亦是一种理性层面的道德“快乐”,所以《乐记》与《诗学》的最终目标都指向了道德。就艺术真实论而言,虽然《乐记》以“着诚去伪”表达了对“情真”的肯定,《诗学》通过对“诗比历史更真实”阐发了“理真”观念,但两者都无一例外地肯定形式的真实,从而形成了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艺术真实观念。

王玉琢[3](2020)在《中国古代“闲”范畴审美内涵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闲”范畴极富生活之美,无论从主观上的理论性、认识性、审美性还是客观实践性,都充满了自然与人类的交感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典范畴本质上就是一种美。在这种美的建构与丰满中,作为子范畴的“闲”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与西方注重条理分类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经典的文论范畴一开始就具有共生性和不断超越性,构建合于真实生命感悟和文人精神气质的中国文化特质。因而有着非常鲜明的生活美学特质。“闲”范畴与人的审美意识、道德修养与精神文明、日常生活有着同根同构的一致性。与历史联系,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学说为始,从道德和精神两方面正视和简化人生;古今中外的美学家也从各自的美学理论与艺术观点中感知“闲”之意义。在政治制度、社会规范、礼乐秩序崩溃的魏晋时代,尤其是在经历“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双层影响下,以“闲情”之姿进入文人审美意识领域,带给文学艺术观念和创作心理传统意义上的新变。“闲”与审美生活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闲”作为非实体的审美范畴,附着在古代作品之中,在哲学、美学、文论、艺术等领域生根发芽,日益壮大。古代文人尚闲的审美表现,普世大众闲趣的审美态度,更多显示出文本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审美特征。古代美学范畴“闲”之模式,主要围绕“闲情”、“闲适”和“闲趣”三大类属开展,形成相互包容,前后联结具有丰富内涵意蕴和外延价值的范畴序列。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具有传承、多义、互渗和整体性,作为具有生活气息的“闲”,该范畴涉及的美学本体论、认识论、乃至艺术创作论,自然精神的承袭与相关范畴之创新方法论,构成了美学传统中彰显民族智慧的内涵之一,成为人们日益反思与关注的焦点。本文由绪论、正文和余论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重点介绍“闲”范畴的产生背景,其发展特征及国内研究现状。总结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采用美学、对比分析等诸多方法,探讨各时期对“闲”之美的理解。或可为进一步理清“闲”范畴演变历史之现实价值,通过当代学者对“闲”的相关阐释、中国人文精神的审美内涵来探讨研究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考察“闲”的历史性阐述,通过对“闲”范畴的字源初义及发展,通过儒道对“闲”的认识、中西方美学家对“闲”生活意蕴的解读,了解中国古典美学的诠释,辨析与现代中西方认知方面的不同,对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分析“闲”范畴之审美心理——“闲情”,从“情”之含义到“闲情”之意义。从“文之含情”下文人审美意识的确立,刘勰“入兴贵闲”的审美理论、与“虚静”“养气”之关联,到审美心胸之表现,来分析“闲”范畴并呈现的中国审美之精神,包括其审美艺术之实践和审美艺术之传达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章解读“闲”范畴的审美形态——“闲适”,从“闲适”之意涉及到闲心、闲居、闲游等简单归纳,并结合闲适诗的由来,其现实多元化的具体表达和特点,来寻觅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第四章论述“闲”范畴的审美态度——“闲趣”,分析作为世俗审美情调和生活之具体表现的审美趣味之回归、与文人审美活动最终形成了人格理想的塑造成为“闲”范畴现代化美学观点之奠基,作其总结与归纳。余论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闲”范畴之当代意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社会学角度来看待休闲,通过生活美学相关内容的介绍,分析当代东西方休闲文化的发展,把握当今中国美学范畴话语体系的渗入点,进一步提高拓展古典美学研究向现代转化的可能性。

刘聪[4](2020)在《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木心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是其创作数量最多,文学性最丰富,但也是研究者一直未深入的部分。木心诗歌的风格特性很容易被读者标举为木心风格,很多人认为在当代汉语诗的谱系之中根本看不到像木心这样的诗歌作品。木心诗歌究竟有什么样的审美风格?其审美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体现的?本文以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为立足点,力图挖掘其诗歌的审美特征,在与不同诗人、作家的对照中辨认木心与中国现当代诗歌之间的联系。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文的选题依据与价值意义。第二部分包括木心简介和对其诗歌研究现状的梳理。正文分三章论述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所谓审美风格,就是反映着作家创作趣尚与个性、展示作品风貌及特征且能够引起读者持久审美感受的艺术独特性。本文选择了在木心诗歌的整体风貌中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能够反映木心思想特征和审美特性的三种审美风格,即静穆之美、新奇之美和想象之美。当然,这几种风格在木心诗歌内部不是割裂的,基于他诗歌内部的复杂性,各类风格常常是互相交叉与渗透的。第一章揭示木心诗歌“静穆”之美的内在特质,这种“静穆”不是给人以豁然开朗的生命揭示,而是在坚忍的诗性品格中呈现一种平淡、纯粹、和谐的审美韵味。本章主要从木心诗歌的抒情方式、静态艺术和审美静观三个角度进行考察。木心擅长克制和隐匿自己的情感,他不以宣泄的方式抒情,而是加入叙述因素,并将智慧、哲理等理性成分融入诗歌内部。木心是一位综合型的作家,他在诗歌中倾注了美术家的眼光,注重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感知,在诗歌中注重表现凝定的画面和意象细节。静穆风格的形成必定包含着无功利的艺术追求,这种追求使他的诗歌树立了神圣美感。木心诗歌的静穆风格掺杂着现代主义的诗学色彩,所以本章在考察静穆风格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作家进行对照,力图挖掘木心诗歌与中国现当代诗歌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二章主要围绕木心诗歌的创作个性挖掘其诗歌的独特之处。陌生化的语言表达、异质性的诗体以及复杂的互文现象共同构筑了木心诗歌的新奇之美。他拒绝俗套的语言表达,对中西语言形式多有借鉴且具有明显的书面语性质,与中国八九十年代、新世纪的某些诗歌形成了反差。木心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不亚于其对文学精神生命的探索。他的诗体融合了中西诗体血液,其诗体具有新奇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很多人认为木心诗歌具有世界性,这与其文本的互文性脱不开关系,他对不同的前文本进行改写,有些具有增殖的新意,但也有些改写脱离了鲜活的当下经验。第三章进一步探索木心的精神世界。木心精于审美,因此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多有扬弃,他以想象为本位,对现实世界进行变形处理,呈现出超常的神秘诗意空间。由于想象的飞跃,木心诗歌呈现的时间不再是线性的,空间也不是封闭的,这种对时空限制的打破使他的诗歌穿越古今、勾连中外。想象是一种寓理想色彩于其中的思维,木心诗歌的乌托邦因素正是理想思维的体现。他以“向后看”的姿态承载着自己对“从前”文明的怀旧和对当下社会的批判。乌托邦的理想与木心的双重地域体验也有一定关系。

陈秀茹[5](2020)在《周筼及其诗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筼是明末清初着名的遗民作家,是梅里词派的中坚力量之一。其诗、词、文兼擅,今存《采山堂集》10卷。周筼的文学创作活动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其作品既是他苦难遭遇的真实记录,也是明清易代的时代缩影。因此,对周筼及其诗文创作的研究可以深化人们对清初明遗民作家生存状态、心态变化和文学地位的认识。本文共由七部分构成:绪论介绍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并对周筼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与思考。第一章介绍周筼的家世背景、生平经历及着述情况,着重考辨作为明遗民的周筼与其儒商和塾师身份的关系,并对这两种社会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第二章考述周筼的交游状况,在整体观照的基础上,大致以地缘为界,分秀水挚交和外籍贤友两类,同时兼顾其他。第三章从周筼作品中发掘、梳理其诗学主张和诗歌中的辩证观念,且联系明清之际的文学思潮对其学术倾向进行细致探究。第四章将周筼诗歌的题材内容归纳为咏史怀古、酬唱赠答、题画题壁、山水纪行四个方面,选取重要作品进行解析,旨在从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周筼的心态嬗变过程;该章还从诗风、语言、体裁等方面具体探析周筼诗歌的艺术特征。第五章讨论周筼《采山堂遗文》的概况,并将其散文按题材内容分为赠友序跋、人物传记、写景游记、抒情杂记等几个部分,其中“其他”一节中又按思想内容分为道德教化、治学态度两个方面,选取主要篇目进行探析,意在从散文创作方面探究周筼乃至清初明遗民群体的思想变化轨迹和文学价值;本章还从感情色彩、语言风格、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周筼散文的艺术特征。结语部分概论周筼的文学创作成就,评述他在清初遗民界及文学史上的地位。

丁良艳[6](2019)在《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文中指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宋代以前西方净土思想及文学表现。在厘清西方净土思想在宋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学性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态。作为汉地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净土思想一直是佛教研究当中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净土思想作为佛教最具有宗教性特征的内容,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具体的层面上依然众说纷纭。从佛教思想的角度来看,西方净土思想依然有大量的内容值得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讨。尤其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以神话材料为基础的文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兴起,也给宗教诠释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论突破。佛教西方净土思想内容体系中所包含的宗教神话信息,其神话背后所关涉的原型心理特质,以及佛教净土思想传入汉地的思想史脉络,将是本论文所重点关注和探讨的内容。基于此,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分章节探讨西方净土思想传入汉地之前的思想渊源,传入初期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以及在宋代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传播情况。包括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以及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以思想义理层面的论述为基础,本论文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论题是西方净土文学。佛教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早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尤其是禅宗思想、佛教的变文、俗讲等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等,都成为今天佛教文学研究当中的重点内容。以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为对象的文学研究,是佛教文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净土诗歌等内容上,对晋唐佛教净土文学的关注并不明显。因此,在探讨晋唐时期的净土文学方面,本文选取了各个历史阶段最突出的净土文学内容,包括魏晋时期以“念佛三昧”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南北朝时期的净土僧传叙事作品,隋唐五代时期涉及西方净土意象的文人诗歌和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内容,从该四个方面契入对西方净土文学的研究,关注西方净土思想进入文学创作当中所表现出的诗学审美及叙事特征,并尝试把握西方净土文学创作当中所体现出的以象为本、注重虚静的诗学理念,创作者及信仰者针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心理焦虑及其象征化表达,以及作品中的受西方净土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美轮美奂、崇高庄严的彼岸意象。

余慕怡[7](2017)在《“忘”:空间感悟与审美观照 ——以《文心雕龙》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忘”作为老庄体道哲学的“功夫”和“境界”,表征着精神的自由和心态的非功利,自然空间的“自然”属性与“忘”的此种内涵相契合。自然空间在文学进入自觉期的魏晋后,从纯粹物质意义上的地域空间转变为文学艺术审美观照的对象,同时也影响着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和个性人格。山水意象与“忘适”审美心理、江湖意象与精神适存空间以及“游”的特殊文化内涵都说明自然空间已经成为文学表现“忘”精神意识的载体。从空间视角观照“忘”,是对“忘”进行方法论考察的背景参照。沿着庄子之“坐忘”和“得意忘言”,以《文心雕龙》为中心,可从审美创作心理和言说方式两条路径探讨“忘”在文艺创作实践中的运用。就审美心理而言,刘勰承庄子“坐忘”思想,为“贵在虚静”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针对创作中心物关系的处理问题,刘勰提出“随物宛转”和“与心徘徊”,一方面强调了心与物的互动,另一方面揭示了“感物”过程由“随物”而后“与心”的渐进性;“吐纳”和“物我互赠”则更进一步突出主客体的双向影响,尤其是客体之物能使主体有所“纳”的功能;“忘”的抛弃、否定意义与西方现象学的“悬置”有相通之处,通过悬置处理后的个体情感被控制在最适合进行审美活动的范围内,刘勰“控引情理”的思想与此相类;刘勰所说的“神遇”即审美迷醉,是创作心理的最佳状态,这种无意识状态下的“忘”,其产生不受主观意识控制却又有赖于主体长期的心性艺术修养;在所有“忘”的创作心理中刘勰始终将“情”置于“不忘”,在“贲象穷白”的审美理想中使“采”在情感的“不忘”中巧妙地被“忘”。就言说方式而言,刘勰以“文外重旨”消解语言表意的局限性,“寄意言外”成为文学创作摆脱“言不尽意”困境的途径;“余味曲包”是产生言外之意的方法,此后,“味外之旨”、“韵味”、“余味”等成为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所追求的理想审美效果;“忘”在言说方式上还蕴含着简洁与含蓄之意,“简言达旨”和“隐义藏用”是对文学语言简洁而含蓄的审美要求,“含蓄”此后成为古代诗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刘勰对创作主体个性的重视使他认为文学语言的个性实为“忘我”中“有我”,但个性化的语言创作需要在“因情立体”的恰当选择中进行。《文心雕龙》对于“忘”作为具体的创作方法在文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开辟了“忘”的方法论阐释路径。

窦薇[8](2016)在《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重要范畴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老庄思想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山水画理论之五个重要范畴:“形神”、“逸”、“淡”、“笔墨”、“意境”高度概括了山水画理论的发展历程及重要特征,它们不同程度地与老庄思想之宇宙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论三个层面的哲学思想发生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实践中,有大量的作品可解读出老庄思想。揭示中国古代山水画,包括其历史、理论及作品与老庄思想的联系成为本研究的重点所在。具体而言,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论文第一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形神”观与老庄思想之关系。“形神”是中国古代画论史上最先产生的审美范畴,它最初来源于人物画,随后进入山水画。魏晋至唐五代是“形神”观念集中运用的主要时期。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神”与“道”,荆浩《笔法记》中的“图真”与“自然”,都是“形神”观念与老庄思想产生联系的典型例证。“形神”观念在绘画实践中与老庄思想的联系在本章中主要通过李成与郭熙的典型作品之“神”与“道”,包括“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得以体现。论文第二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逸品”观与老庄思想之关系。“逸”是中国古代山水画最重要的品评标准,它形成于唐宋两代,元代达到巅峰。从北宋黄修复《益州名画录》对“逸”品内涵的界定中可概括出五个美学特征,包括:传神写意、不拘常法、任自然、求简、尚远。这五个特征与庄子之“形神观”、“逍遥游”、老庄之“自然观”、老子之“大道尚简”以及庄子洒脱不羁的个性特征具有紧密联系。最具代表性的逸品画家——倪瓒,其性格特征与作品风格中均能见出老庄思想影响的痕迹。论文第三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淡”美风格与老庄思想之关系。南宗画派“淡”美风格来源于老庄“自然无为”之思想的影响。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董其昌《禅悦》两篇具有代表性的着作说明了南宗画派之“淡”美风格不仅来源于老庄之“自然无为”的思想,同时还具有道、禅互渗的思想特征。“淡”美风格与老庄“自然无为”之思想特征的联系在绘画实践中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南派主流画家王维、董源、黄公望、董其昌的山水画作品得以体现。论文第四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笔墨”精神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笔墨”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明清时期“笔墨”成为山水画的主要表现特征,并取代“气韵”成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范畴。“笔墨”所蕴含的老庄精神包括“虚静”之心、“素朴”之性、“玄虚”之意、“自然”之态。清代自我派的代表画家石涛,其着名的绘画理论着作《画语录》中几个主要概念,包括“一画”、“蒙养”、“生活”、“远尘”、“脱俗”、“了法”、“变化”均与“笔墨”密切相关,这些概念同时也与老庄思想具有内在联系。石涛山水画作品的两种风格中均能找到与老庄思想的联系。论文第五章探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与老庄思想之关系。山水画“意境”论的内涵及理论演进均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意境”之“情景交融”与老庄“主客合一”、“虚实相生”与“有无之辩”、“境生象外”与“言意之辨”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山水画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意境,包括:寒荒之境、清远之境、萧疏之境以及代表性画家范宽、黄公望、吴镇、李成、关仝的部分作品均与老庄思想具有密切联系。

王丽霞[9](2014)在《虚静说与文学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静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引入文学创作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并由此在文艺理论上不断发展。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虚静说演变的主要脉络,即从道家的哲学意义上的虚静说转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创作的虚静说,及到近代王国维集大成之后的突破升华。其次,论述了虚静说对文学创作的意义,体现在直接的行文构思和间接的人格升华、境界提高以及文风互补上。最后,提出了进入虚静的一些方法,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身心修养等。

陈耀辉[10](2013)在《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快速成为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伴随着旅游活动日常化、审美化的发展进程,其影响力与重要性日益彰显,作用于经济领域体现为对于旅游产业化的不断诉求,作用于学术领域则表现为对于旅游活动美学特征的亟待总结。而围绕旅游活动所衍生出来的有关旅游产业与旅游美学问题,二者间存在着一体两面的关系,在学理上它们似乎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彼此渗透、相互影响。而任何一次学术研究几乎都是对于日常生活现象的理论总结,本论文也概莫能外,面对国人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逐渐繁荣的旅游活动,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我们需要必要的理论总结与指导,而这类学理性研究不仅仅是简单的学术活动,更是为一个国家、一种产业、一类学科健康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学理性反思。关于旅游活动现象20世纪前后便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在中国关于旅游美学的研究直到1980年代前后才开始展开,那时关于旅游美学的研究主要将其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且随着“美学热”的消退而淡出了人们的学术视野。虽然也有部分学者将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试图以美学理论指导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做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但缺少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的理论研究,没有将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无法适应今天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基于此,本论文力图打通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间的学术界限,将二者在学理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并试图实现理论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本论文主要划分为四部分,首先遵循知识考古学原则对于旅游美学进行追本溯源的学理性探索,试图梳理出一条中西方旅游美学研究的红线,并在这一历时性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旅游美学在中国当代研究的时间节点,进行相应的共时性研究,将旅游美学所涉猎到的相关学科领域与研究方向铺展开来,展现出一幅清晰全面的旅游美学研究图景。第二部分主要从本体论层面对于旅游活动进行相关研究,努力探索旅游活动的美学本质。从旅游作为人类活动,到旅游作为人类特殊审美活动的出现过程中,在剥离“活动”的内在动力与本质的基础上,在与其他相关活动的比对中,我们发现了旅游活动的美学本质,且这也是旅游美学不同于其他活动、其他美学类型的特殊本质。第三部分从认识论层面展开对于旅游美学主客体的研究。在大量吸收当代旅游文化、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景观美学、艺术美学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审美社会学、审美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多层面地探讨了旅游美学主客体的独特性,以及二者间的内在、外在联系。第四部分则从价值论层面将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首先对于旅游产业进行本体论追问,将旅游活动的产业化与审美化充分结合起来,打破旅游产业的学科限制,将经济学与美学相结合。其次缩小旅游产业研究范围,凸显区域旅游产业这一操作性强、利益最优化的产业形式,发现它在具体发展与经营过程中的美学问题。最后结合个案研究,将长白山区域旅游产业作为研究的一个示范点,在其旅游产业开发、发展、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与途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中国区域旅游产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它们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向我们证明旅游美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作为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思想的总结性、前瞻性研究,本论文无论在研究方法、研究视野还是在理论的本土化、当下化、应用化等问题上,都力图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努力探索出一条更适合中国当下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美学理论,以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中国学术与中国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二、虚静说的美学之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静说的美学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1)意象与仿像: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意象视角下的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
    第一节 意象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意象”性
    第三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的“意象”难题
第二章 作为仿像的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
    第一节 仿像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仿像”性
    第三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仿像症候
第三章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意象和仿像的抵触与相融
    第一节 再现与表现之间
    第二节 技术与艺术之间
    第三节 灵境与意境之间
第四章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诉求:有意味的形式
    第一节 象的多元呈现
    第二节 意义的复合
    第三节 从悦目悦耳到悦志悦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主要样本列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轴心时代”的概念及意义
    二、“诗学”的含义及范围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轴心时代”与城邦文明
    一、春秋时代的城邦结构与空间想象
        (一)春秋时代城邦的基本空间结构
        (二)城邦想象与“天人合一”的关系
        (三)宇宙的道德化与“以德配天”
    二、古希腊城邦文明与理性传统的形成
        (一)禁锢的生存条件与求知欲
        (二)悲剧意识:从神话到艺术
        (三)民主精神与人本意识
    三、城邦体制与社会结构的形成
        (一)西周春秋时代的宗法制度
        (二)古希腊公民的德性与正义
        (三)城邦社会的文学史意义:以先秦诗歌为对象
第二章 诗的说唱和演唱形式
    一、说唱与叙事艺术的形成
        (一)古希腊的说唱形态及种类
        (二)说唱艺术的叙事策略
        (三)《荷马史诗》的叙事逻辑
    二、演唱与抒情文学的形成
        (一)“百兽率舞”与抒情艺术的萌动
        (二)《乐记》对乐舞的强调
        (三)诗、骚“情兼雅怨”的共性抒情内涵
    三、人性世界与神性世界:“唱”的不同指向
        (一)先秦演唱文学中的人性基因及表现
        (二)神人二元性在古希腊说唱文学中的表现
第三章 风诗与史诗
    一、风诗:中国诗歌原型
        (一)“风”的自然属性与文学含义
        (二)“十五国风”的音乐文学属性
        (三)风诗的“谲谏”属性
    二、史诗:西方叙事文学原型
        (一)史诗的文化身份
        (二)《荷马史诗》的人性观念及文学史意义
        (三)史诗与戏剧的会通
    三、民族性与诗体的形成
        (一)作为逻辑起点的语言与思维问题
        (二)语言与诗体风格的形成
        (三)审美差异与诗体的关系
第四章 轴心时代思想家的诗学观念
    一、儒家“诗教”的内涵
        (一)“雅”与诗教
        (二)“温柔敦厚”与诗教
        (三)“成于乐”与诗教
    二、老庄哲学的诗性特征
        (一)《老子》的诗性内涵
        (二)《庄子》的诗性智慧:自然与自由
    三、柏拉图的诗学观念与中西暗合
        (一)柏拉图的“诗教”思想
        (二)柏拉图对“美”的理性认知
        (三)柏拉图的“和谐”论:由音乐形式上升到城邦正义
第五章 《乐记》与《诗学》的比较与会通
    一、两种艺术发生观的会通
        (一)《乐记》的“感物说”
        (二)“模仿说”的沿革及构成
        (三)“以类相动”:感物说与模仿说的会通
    二、两种艺术功能论的会通
        (一)《乐记》独特的人性观
        (二)《乐记》从人性出发的道德指向
        (三)《诗学》的道德目标:“快感”与“净化”
    三、两种艺术真实论的会通
        (一)“情真”:《乐记》“着诚去伪”观的提出
        (二)“理真”:《诗学》对“诗比历史更真实”的诠释
        (三)形式之真:《乐记》与《诗学》艺术真实观的共性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国古代“闲”范畴审美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闲”范畴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儒家论“闲”
        一、情感德性的世俗之乐
        二、心性陶冶的安顿之所
        三、风乎舞雩的乐感人生
    第二节 道家论“闲”
        一、逍遥自在的处世态度
        二、游心太玄的诗意追求
        三、涤荡心灵的自然旨趣
    第三节 “闲”内涵的嬗变
        一、“闲”与艺术
        二、“闲”与美学
第二章 闲情:闲范畴的审美心理
    第一节 文人审美意识的确立
    第二节 审美心胸之表现
        一、虚静与“闲”
        二、养气与“闲”
    第三节 艺术实践之关捩
第三章 闲适:闲范畴的审美形态
    第一节 闲适的现实多元表达
        一、闲心
        二、闲居
        三、闲游
    第二节 闲适诗的集中表达
        一、闲适诗的特点
        二、闲适诗的表现
第四章 闲趣:闲范畴的审美态度
    第一节 审美趣味的回归
    第二节 理想人格的塑造
    第三节 世俗生活的迈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静穆之美:境界的提纯
    第一节 自然克制的抒情表现
    第二节 雕塑与绘画的静态美
    第三节 静观世界的心灵诉求
第二章 新奇之美:个性的彰显
    第一节 陌生化的语言策略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异质性
    第三节 文本创作的互文性
第三章 想象之美:主体的追求
    第一节 超越日常的神秘色彩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想象体验
    第三节 乌托邦的理想与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周筼及其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周筼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章 周筼的家世、生平及着述
    第一节 周筼的家世
        一、地域与姓氏
        二、家族与家风
    第二节 周筼的生平
        一、弃举经商
        二、隐居田园
        三、塾师生涯
    第三节 周筼的着述
        一、自着:《采山堂集》《词纬》《今词综》等
        二、参编:《乐章考索》《瑶华集》
第二章 周筼交游考
    第一节 秀水挚交
        一、管鲍之谊:朱彝尊
        二、总角之交:悬崖禅师及其他诗僧
        三、金石情分:王翃、“檇李三李”
        四、车笠之交:曹溶
    第二节 外籍贤友
        一、君子之交:屈大均
        二、布衣盟友:彭孙贻
    第三节 其他诗友
第三章 周筼的诗学主张和诗歌中的理学观
    第一节 周筼的诗学主张
        一、师法唐宋,不主一家
        二、诗之为道,六义兼备
    第二节 周筼诗歌中的理学观
        一、周筼对程朱理学的辩证认知
        二、“虚静”说在周筼创作中的实践
第四章 周筼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
    第一节 周筼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咏史怀古
        二、酬唱赠答
        三、题画题壁
        四、山水纪行
    第二节 周筼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诗史”精神和比兴手法
        二、才情恣肆,奇趣横溢
        三、白描笔法,清远朴淡
        四、博采众长,五言尤胜
第五章 周筼散文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
    第一节 散文的题材内容
        一、赠友序跋
        二、人物传记
        三、写景游记
        四、抒情杂记
        五、其他
    第二节 周筼散文的艺术特征
        一、彰显《春秋》微言大义,超远拔俗
        二、语言流畅清丽,具有古朴雅致之美
        三、构思新颖,空间与逻辑顺序并重
结语
附录 周筼家族文人作品辑佚
参考文献
后记

(6)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一、论文题目释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三、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论文创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论文创新
第二章 西方净土思想及其向中土的传播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内容
        一、净土与佛国土、极乐世界
        二、本愿思想与他力法门
        三、生天理想与轮回解脱
        四、净土法门与念佛修持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渊源
        一、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起源问题
        二、佛教净土思想的思想史探源:基于经验实践的伦理转向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传入
        一、西方净土思想传入前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
        二、净土经典的传译及本土着述
第三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念佛三昧提出的思想背景
        一、佛法东流,禅数先行
        二、玄学思潮与黄老之术
        三、从神通方术转向佛教义学
    第二节 念佛三昧的提出
        一、《般舟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二、《坐禅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三、慧远的《念佛三昧诗集序》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两种不同阐释路径:名相化和般若化
        一、名相化和般若化
        二、慧远僧团与鸠摩罗什僧团所传“念佛三昧”之比较
    第四节 念佛经验的诗学表现:僧团文人笔下的“念佛三昧”
        一、以象为本的审美创作
        二、注重虚静的审美意趣
第四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经典的译入:《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二、南北方的不同传播情况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涅盘学转向
        一、西方净土思想的地论学渊源
        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华严倾向与唯识倾向
        三、《大智度论》中般若化的净土思想
        四、昙鸾的“安乐净土义”:信愿持名,往生极乐
        五、净影慧远的“净土义”:法身为本,身土相应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与南北朝文学:僧传叙事中净土高僧的形象塑造
        一、情节要素的初步形成
        二、往生异相的三时表现
        三、感梦神话及其深层内涵
第五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念佛风气的盛行
        二、造像、绘画艺术的发达
        三、抄经的普及
        四、净土社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时期的成熟
        一、隋唐五代时期传入的涉及西方净土的经典及思想内容
        二、西方净土思想的成熟及理论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唐代文人诗中的西方净土意象及情感表达
        一、唐诗净土意象指向的往生主题
        二、唐诗净土意象赞咏的光明情境
        三、唐诗净土意象表达的景慕之情
        四、唐诗净土意象蕴含的出尘之思
    第四节 净土史实和文学想象: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一、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内容及特征
        二、史实与创作:对比唐代净土僧传叙事与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三、作意好奇:叙事学角度分析西方净土叙事中的文学笔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籍与古籍
    二、中文论着及译着
    三、学术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7)“忘”:空间感悟与审美观照 ——以《文心雕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前史
    第三节 “忘”的语义阐释
第二章 “忘”的空间感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忘”与自然空间
    第三节 “忘适”与自然意象
    第四节 “游”与自然空间
第三章 “忘”的审美心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坐忘”:从“随物与心”到“吐纳互赠”
    第三节 有意与无意之“忘”:悬置和审美迷醉
    第四节 刘勰的“不忘之忘”
第四章 “忘”的言说方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忘言:文外重旨和余味曲包
    第三节 “忘”出简洁和含蓄
    第四节 “忘”出自然本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重要范畴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第二节 已有相关研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形神”观与老庄思想
    第一节 “形神”观与“气韵”论的比较研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形神”观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哲学基础
        二、“气韵”论:“形神”观的具体化、精密化
        三、“气”与“韵”之关系辨析
    第二节 与“形神”观相关的两部山水画理论着作的探讨
        一、佛道合流,以道为主:宗炳《画山水序》“形神”观之思想渊源论辩
        二、“图真”说:荆浩《笔法记》中的“形神”观
    第三节 李郭画派山水作品之“神”、“道”观念及美感效应
        一、“以形写神”、“形神兼具”的李郭山水
        二、与“形神”观相关的老庄之“神”、“道”观
        三、老庄之“道”与李郭山水之“神”
第二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逸品”观与老庄思想
    第一节 “逸品”观念朔源与“逸品”的创作理念及美学特征
        一、“逸品”观朔源
        二、“逸品”之美学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文人画”理论与“逸品”美学特征的生成
        一、“文人画”与“文人山水画”
        二、两种突出的“文人画”理论与“逸品”美学特征之关系
    第三节 逸品之冠:倪瓒的人之“逸”与画之“逸”
        一、倪瓒的人之“逸”
        二、倪瓒的画之“逸”
第三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淡”美风格与老庄思想
    第一节 南北分宗说及与南宗画派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南北分宗说的提出及划分标准
        二、南宗画派之渊源及思想基础
        三、南宗画派与诗学中的“淡”美
    第二节 王维之“空灵闲淡”与董源之“平淡天真”
        一、王维之“空灵闲淡”
        二、董源之“平淡天真”
    第三节 黄公望“萧疏之淡”与董其昌“大雅之淡”
        一、黄公望与“萧疏之淡”
        二、董其昌与“大雅之淡”
第四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笔墨”精神与老庄思想
    第一节 “笔墨”观念的形成与嬗变及“笔墨”与“气韵”关系问题的探讨
        一、“笔墨”观念的形成与嬗变
        二、“笔墨”与“气韵”的关系问题探讨
    第二节 “笔墨”的内在精神:虚静、素朴、玄虚、自然
        一、“笔墨”与“虚静”之心
        二、“笔墨”与“素朴”之性
        三、“笔墨”与“玄虚”之性
        四、“笔墨”与“自然”之态
    第三节 石涛“笔墨”论及“笔墨”实践
        一、石涛《画语录》之“笔墨”论
        二、石涛的“笔墨”实践
第五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审美之境与老庄思想
    第一节 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
        一、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形成
        二、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内涵及相关特征
    第二节 山水画“意境”理论的相关特征与老庄思想
        一、“情景交融”与老庄“主客合一”的思想
        二、“虚实相生”与老庄“有无之辨”的思想
        三、“境生象外”与老庄“言意之辩”的思想
    第三节 几种山水审美意境与老庄思想
        一、寒荒之境与雪景山水
        二、清远之境与渔隐山水
        三、萧疏之境与枯景山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虚静说与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静说之演进
二、虚静对于创作的意义
    (一) 虚静使主客体合一, 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
    (二) 虚静利于血气、精气, 促进创作
    (三) 虚静对于构思中艺术想象、情绪酝酿、灵感迸发的促进作用
    (四) 虚静能升华人格以提升文章
    (五) 阴柔阳刚之气使文风互补
三、如何进入虚静状态
    (一) 身体上注意保养
    (二) 读万卷书
    (三) 行万里路
    (四) 修养心神

(10)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解决的问题与方法
        (一) 关于旅游美学的理论梳理
        (二) 关于旅游开发中的美学问题
        (三) 研究方法
    三、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 旅游美学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 本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
    四、 旅游美学研究概况
        (一) 旅游美学作为学术话题的出现
        (二) 旅游美学学科的理论建构
        (三) 中国古代旅游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四) 运用旅游美学进行的个案式研究
    五、 旅游美学相关美学范畴研究
        (一) 旅游文化研究
        (二) 自然美学研究
        (三) 环境美学研究
        (四) 生态美学研究
        (五) 景观美学研究
        (六) 艺术美学研究
第二章 何谓旅游——本体论视角下的旅游之美学本质
    第一节 旅游的起源:自由活动与强制活动
        一、 人类行迹说
        二、 迁徙说
        三、 科学研究说
        四、 商旅贸易说
        五、 休闲审美说
    第二节 相关概念阐述:旅游、探险、见学、审美
        一、 旅游与探险
        二、 旅游与见学
    第三节 旅游是一种审美体验
        一、 旅游体验研究现状
        二、 旅游体验的界定
        三、 旅游审美体验
第三章 旅游主客体的审美透视
    第一节 旅游客体的美学透视
        一、 旅游客体的界定、分类及其演进
        二、 自然景观
        三、 人文景观
        四、 社会景观
        五、 旅游叙事与旅游商品
        六、 旅游主题
    第二节 旅游主体的审美心理
        一、 旅游主体的审美心理过程
        二、 旅游审美心态
        三、 乘兴而来:从“兴”到游兴
        四、 旅游主体的审美体验(一):愉悦的新奇感
        五、 旅游主体的审美体验(二):崇高感
    第三节 旅游主客体间的审美对话
第四章 旅游产业的美学论析
    第一节 旅游产业:一个和美学密切相关的绿色休闲产业
        一、 旅游产业概念辨析
        二、 旅游产业与旅游美学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区域旅游产业开发、旅游经营与美学
        一、 区域旅游产业的美学开发与整合
        二、 区域旅游产业特色的审美价值
        三、 旅游经营与游客期待的美学谈判
    第三节 长白山区域旅游产业的美学开发研究
        一、 长白山区域旅游资源
        二、 审美的“普遍有效性”与区域特色
        三、 区域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其科学、美学开发
        四、 旅游市场培育中的美学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虚静说的美学之旅(论文参考文献)

  • [1]意象与仿像: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呈现研究[D]. 张晓雨. 扬州大学, 2021(09)
  • [2]“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D]. 孟冬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中国古代“闲”范畴审美内涵研究[D]. 王玉琢.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4]木心诗歌的审美风格研究[D]. 刘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周筼及其诗文研究[D]. 陈秀茹.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D]. 丁良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忘”:空间感悟与审美观照 ——以《文心雕龙》为中心[D]. 余慕怡. 武汉大学, 2017(06)
  • [8]中国古代山水画论重要范畴与老庄思想之关系研究[D]. 窦薇. 云南大学, 2016(05)
  • [9]虚静说与文学创作[J]. 王丽霞. 大众文艺, 2014(20)
  • [10]旅游美学与旅游产业开发[D]. 陈耀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徐泾的审美之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