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我国水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孙姣[1](2021)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西方经济大步腾飞,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也开始日益紧张。各种生态危机的频频出现使得人类对环境问题不得不加以重视,在这一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转变人类的思维及生产生活方式。通过思考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探讨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对未来发展作出科学预判,找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从工业文明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困境入手,考察工业文明的兴起、发展和存在的主要弊端,既能够清晰看到工业文明的本质及其在推进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能够清晰看到工业文明行走后的一片荒芜,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接着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分析入手,阐述生态文明产生的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生态文明产生的现实背景是国内外频发的生态危机,进而说明生态文明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是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纲领。如上所述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可持续的,那二者到底有着怎样的辩证关系?我们着重从二者的共同点、区别和联系展开阐述的。共同点在于都注重制度保障、物质成果累积和科技创新,区别在于自然价值观、发展观、科技观和消费观不同,联系在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基础上的文明,吸收了工业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一种更适合于人类与地球共生共荣的历史选择。通过对二者辩证关系的深刻梳理,为今后发展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启示。最后基于我国实际国情: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丰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发展趋势,但改善成效并不稳定。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科技、倡导生态消费——四方面协同发力,以普及生态文明理论、培育生态意识为切入点,从健全生态园区、完善绿色国民经济体系构建上着手,从扶持和推广生态科技、注重绿色科技创新上下功夫,着眼于消费模式转变、树立科学消费理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陈敏[2](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蔡新良[3](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蓝希[4](2020)在《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恢复和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一直是各个国家不断坚持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目标。从国内外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可以得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区域性质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仍保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面对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以精准量化、全面系统的形式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类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了解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性继而制定相对应的治理政策,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论文在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梳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展趋势,对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研究进行阐述;其次,在土地三大类的分类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区域用地分类,结合武汉市的用地情况,详细分析各类用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核算内容与计算方法;借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BOSSEL基本类定向指标进行计算,参考国内外社会经济标准以及武汉市近几年内各生态指标数值制定等级划分标准,结合综合评价法获得土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子系统的综合指数值;最后,依据系统发展协调理论,对资源价值核算结果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数值进行协调度测算与公平性评价,并运用发展综合指标测度方法结合三种成果对武汉市2016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做出合理、科学地评价,以进一步剖析并提出相应土地利用战略及保障机制与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构建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框架。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标准对武汉市的土地资源价值进行核算并获得资源价值发展指数值,依据基本类定向指标模型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态势发展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框架对系统协调度计算与公平性评价的模型进行改进,运用发展综合指标测度方法将态势发展数值结果、系统协调度结果、公平性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测算,最终得出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该方法为以后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体系选择提供了一种新颖思路。(2)基于农用地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从武汉市农用地的经济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来看,远城区中的东西湖区、新洲区和汉南区均为弱可持续性,蔡甸区和黄陂区的可持续性等级则为中可持续,江夏区的经济可持续性最高,为完全可持续,主要原因为东西湖区和汉南区的农用地面积缩减速度较快,目前两个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重心也逐渐偏离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而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尤其是江夏区的农产品则依然为武汉市的主要农业发展区域;从生态可持续利用状况来看,远城区基本属于弱可持续以上等级,其中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等级达到了中可持续,主要原因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的农用地面积占武汉市全市的比重较大,其具有的生态可持续利用价值也较于中心城区更高,而东西湖区农用地的生态可持续性为弱可持续,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近年来也有逐步向二三产业实现快速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与第一产业相关的农用地发展有所减弱。(3)基于建设用地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从武汉市建设用地的经济可持续评价情况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的7个行政区在经济可持续性方面均为可持续,几个行政区近年来的地价交易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远高于其他两大类的土地收益,而远城区的几个行政区也依托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生产速度、提高产出效率,其经济可持续性均处于中可持续等级;从建设用地的社会可持续利用等级水平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社会可持续性均隶属于可持续等级,而远城区的社会可持续利用水平也均处于中可持续;从武汉市建设用地的生态可持续性情况来看,中心城区除去汉阳区、青山区为不可持续之外,包括远城区所有行政区,其可持续性等级均为弱可持续,主要原因在于汉阳区和青山区是以第二产业发展、尤其是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行政区,生态可持续性相较于其他几个行政区更低且污染排放量较其他几个行政区要高,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4)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未来发展对策建议在得到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农用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三个方面,结合当前政策形势,对武汉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倪洁[5](2020)在《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2015-2019年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苏州河道众多,河网密布,是以水闻名的旅游城市。保持河道的洁净对于苏州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国家文化名城建设也具有深远意义。因此,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区河道保洁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改善财政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资金利用率和产出效果有指导性意义,对河道科学、有效治理对策的提出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对河道与河道保洁、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概念进行界定,描述2015-2019年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资金使用现状。本文从投入、产出、结果、影响力、其他五个方面构建了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2015-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研究数据显示,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财政资金投入增长稳定性不足;财政资金支出规模较小;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投入支出匹配度较差、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研究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元的,包括传统的预算管理观念还未完全转变,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不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尚未得到有效应用。针对河道保洁财政支出中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本文就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有效支出提出完善建议,包括树立现代绩效预算观念,加强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管理机制建设,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秦贺营[6](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苏小悦[7](2020)在《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以东营黄河河务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行政执法是我国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水利事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基层流域机构的水行政执法工作仍不容乐观,本文从基层水行政执法工作现状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充分研究法治政府理论和行政均衡理论,以东营黄河河务局水行政执法实践为例,开展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随着我国对水资源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行政执法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流域机构的水行政执法现状得到了有效改善。执法队伍管理创新化,设置专职水政监察大队,合理分配执法人员,将教育培训日常化;执法设备科技化,在有效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着力加强执法力度;监督方式多样化,及时有效的公开发布各类信息,将日常监督贯穿工作始终,公益诉讼发挥重要作用。在对东营黄河河务局水行政执法工作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有:流域管理法律制度不完善,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交叉冲突,法律制度建设滞后,高层次法规操作性不强;基层流域水行政执法权威性不够;水行政执法体系混乱,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事权划分不明晰,内设机构职能交叉,执法程序不规范;水法规宣传收效甚微,公民水法制意识不强,行政处罚落实难;基层执法能力不足,执法人员的数量和水平都有限,执法设备配置不完善。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落实水法规宣传不到位;基层水行政执法条件有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配套不足;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加强流域管理法制建设,完善修改相关按律法规,明确执法权,加大水行政执法惩处力度,认真落实河长制;加大基层水行政执法宣传力度;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开展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人员激励和监督考核制度,经费保证充足;强化水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建设,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创新执法模式和手段五项措施,以推动水行政执法的发展进程。
刘畅[8](2020)在《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水为食之先。”水对我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中国更是“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海河水系作为我国七大水系之一,作为我国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却也是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从当前我国深化对大江大河治水战略地位的认识和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认识中突出重点流域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着力解决好重点流域突出水环境问题,其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保障公众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工作的重要方面。本篇论文以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头导论部分梳理了我国近十年主要政策导向,理论上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的概述,首先从不同角度归纳了饮用水水源地的定义,再以时间和立法为脉络梳理了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以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的法律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第二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提出问题,包括了四个方面问题即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缺失科学的管理体制、有待改善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和有待加强的追责体系和承担方式。第三章是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在法律制度和具体措施方面的可取之处。第四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制度体系、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创新饮用水水源地的规划保护和强有力的法律责任体系和承担方式。最后结语对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认识到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继续努力的方向。
李昭阳[9](2020)在《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建设下,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农村水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数据分析包括此次疫情背景下的新型污染源在内的影响农村环境的多种主要污染源,以环境公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和乡村振兴理论为基础,提出当前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水污染防治立法对农村问题回应少、法律法规粗疏、监管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以水污染防治制度较为完善的美国、日本、欧盟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家为样本,总结并借鉴其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优势和经验,最后针对以上分析提出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需要转变立法理念、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规范、健全农村水污染防治监管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对策。
蔡雅雯[10](2020)在《环保公益广告多元协作生产机制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生态环境也正在持续向好,但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仍然艰巨,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环保公益广告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有必要对我国环保公益广告的生产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公益广告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但是,我国的环保公益广告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或者说并不能适应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要求。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基于中国的国情及各参与主体特点,就中国环保公益广告多元协作生产机制构建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环保公益广告发展脉络,深入探讨了政府角色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传媒导向职能强化及公众环保意识觉醒等促进其发展变迁的动力;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背景,进一步分析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我国环保公益广告生产的新变化与新挑战;然后,分别从组织管理体系、传播者体系及参与者体系三大维度对政府部门、媒体机构、社会组织、企业与受众个人等五大环保公益广告生产参与主体及其间关系展开详尽研究,探究了生产主体间的关系失衡;最后提出了环保公益广告多元协作生产机制重构设想,并辅以实施策略支持,其中包括根据多元生产主体不同特性科学合理安排生产模块、搭建协作功能平台以共享优势资源、巧用情感生产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健全传播效果评估系统以强化全方位监督力量等具体对策,以此促使各参与主体在环保公益广告生产进程中相互联结与交流,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协力推进环保公益广告可持续发展。环保公益广告多元协作机制构建存在诸多重要环节,涉及复杂的利益调整和均衡工作,需要必要的时机和条件,因而,构建环保公益广告多元协作生产机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激发多元利益主体的内在动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二、浅议我国水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我国水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研究概况 |
(二)关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研究的几个具体问题 |
(三)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内容与构架 |
(一)主要内容 |
(二)基本构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工业文明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困境 |
一、工业文明的兴起 |
(一)工业文明的本质 |
(二)工业文明的历史起点——英国工业革命 |
(三)工业革命在世界兴起的历史条件 |
二、工业文明的发展 |
(一)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发展 |
(二)工业文明在我国的发展 |
三、工业文明的痼疾 |
(一)人类中心主义盛行 |
(二)公众陷入消费主义泥潭 |
(三)经济增长至上 |
第二部分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分析 |
一、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
(一)本来基因: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
(二)原来基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三)外来坐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生态文明产生的现实分析 |
(一)全球生态状况 |
(二)我国生态状况 |
三、生态文明产生的时代意义 |
(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发展 |
(二)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行动纲领 |
(三)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中国方案 |
第三部分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 |
一、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共同点 |
(一)注重制度保障 |
(二)强调物质成果累积 |
(三)重视科技创新 |
二、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联系 |
(一)工业文明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
(二)工业文明为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三)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扬弃 |
三、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区别 |
(一)机械论价值观与有机论自然观 |
(二)经济增长观与科学发展观 |
(三)征服型科技观与和谐型科技观 |
(四)消费主义消费观与生态消费观 |
第四部分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辩证关系的当代启示 |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一)普及生态文明理论 |
(二)培养生态道德意识 |
(三)拓宽公众参与平台 |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 |
(一)建设生态工业园 |
(二)健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
(三)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三、发展生态科技 |
(一)确立生态科技价值观 |
(二)践行生态科技发展原则 |
(三)扶持和推广生态科技 |
四、倡导生态消费 |
(一)政府引导消费模式转变 |
(二)企业树立环保和责任意识 |
(三)大众树立科学消费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框架 |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处理 |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研究动态 |
2.1.1 文献综述 |
2.1.2 研究述评 |
2.2 基础理论 |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
2.3 相关概念 |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3.1 发展历程 |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
3.2 比较分析 |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
3.3 需求分析 |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
3.4 基本特征 |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
3.5 阶段特征 |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
5.2.1 基本类型 |
5.2.2 有效性分析 |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
5.3.1 基本类型 |
5.3.2 有效性分析 |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
5.4.2 主要特点 |
5.5 调查数据分析 |
5.5.1 抽样调查分析 |
5.5.2 典型调查分析 |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
8.4 算例 |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4)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地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
1.3.2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系统性理论 |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第三章 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分析框架构建 |
3.1 土地资源价值核算分析 |
3.1.1 用地类型确定 |
3.1.2 资源价值核算内容 |
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态势分析 |
3.2.1 评价方法确定 |
3.2.2 指标因子择取 |
3.2.3 评价标准制定 |
3.3 系统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
3.3.1 系统协调度模型 |
3.3.2 系统公平性评价模型 |
3.3.3 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第四章 武汉市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分析 |
4.1 农用地价值核算 |
4.1.1 耕地价值核算 |
4.1.2 林地价值核算 |
4.1.3 园地价值核算 |
4.1.4 草地价值核算 |
4.2 建设用地价值核算 |
4.2.1 住宅用地与工矿仓储用地价值核算 |
4.2.2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与特殊用地价值核算 |
4.2.3 交通运输用地价值核算 |
4.3 未利用地价值核算 |
4.3.1 水域用地价值核算 |
4.3.2 其他土地 |
4.4 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结果综合分析 |
第五章 武汉市土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1 土地经济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1.1 经济指标因子选取 |
5.1.2 经济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2 土地社会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2.1 社会指标因子选取 |
5.2.2 社会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3 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3.1 生态指标因子选取 |
5.3.2 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第六章 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析 |
6.1 权重与发展指数值计算 |
6.1.1 基本类定向指标权重计算 |
6.1.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系统发展指数计算 |
6.2 系统协调度与公平性分析 |
6.2.1 综合系统协调度结果 |
6.2.2 综合系统公平性评价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3.1 系统协调度结论分析 |
6.3.2 系统公平性评价结论分析 |
6.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2015-2019年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河道与河道保洁 |
二、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二章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使用现状描述 |
第一节 2015-2019年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投入情况 |
一、2015-2019年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投入总量 |
二、2015-2019年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投入明细 |
第二节 2015-2019年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
一、2015-2019年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支出总量 |
二、2015-2019年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支出明细 |
第三章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
第一节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基本要素 |
一、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 |
二、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
三、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方式方法 |
第二节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一、投入类指标 |
二、产出类指标 |
三、结果类指标 |
四、影响力指标 |
五、其他指标 |
六、2015-2019年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目标值与权重设定 |
一、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目标值设定 |
二、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设定 |
三、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目标值与权重总结 |
第四章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各项指标分析 |
一、投入类指标 |
二、产出类指标 |
三、结果类指标 |
四、影响力指标 |
五、其他指标 |
第二节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一、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各项指标得分情况 |
二、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 |
第三节 苏州市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的公众满意度调查 |
一、公众满意度调查基本情况 |
二、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 |
第五章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
一、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投入的增长稳定性不足 |
二、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支出规模较小 |
三、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 |
四、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效果有待提高 |
第二节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传统的预算管理观念还未完全转变 |
二、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尚未得到有效应用 |
第六章 完善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有效支出的建议 |
第一节 树立现代绩效预算观念 |
一、现代绩效预算理论 |
二、树立现代绩效预算观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加强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管理机制建设 |
一、科学设计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规模与结构 |
二、建立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
三、加强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 |
四、完善社会公众参与度机制 |
第三节 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
一、提高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 |
二、建立校社长期合作模式 |
三、定期交流学习及岗位轮换 |
第四节 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
一、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结合 |
二、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与问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苏州城区河道保洁满意度调查 |
致谢 |
(6)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2.1.1 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空间 |
2.1.3 空间模式 |
2.2 相关文献梳理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相关案例借鉴 |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
3.2.1 评价内容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3.2.4 评价方法确定 |
3.2.5 评价结果分析 |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产业因素 |
4.2.3 文化因素 |
4.2.4 交通因素 |
4.2.5 政策因素 |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
4.3.1 内生驱动 |
4.3.2 外部推力 |
4.3.3 协同平台 |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7)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以东营黄河河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基层流域机构 |
2.1.2 水行政执法 |
2.1.3 水行政执法行为的分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法治政府理论 |
2.2.2 行政均衡理论 |
第3章 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的现状分析 |
3.1 水行政执法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
3.1.1 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
3.1.2 水行政执法的必要性 |
3.2 水行政执法的发展现状 |
3.2.1 创新化的队伍管理 |
3.2.2 科技化的执法设备 |
3.2.3 监督方式多样化 |
3.3 实地调查—以东营黄河河务局为例 |
3.3.1 基本情况 |
3.3.2 水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
第4章 东营黄河河务局水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表现 |
4.1.1 流域管理法律制度不完善 |
4.1.2 流域水行政执法权威性不够 |
4.1.3 水行政执法体系混乱 |
4.1.4 水法规宣传收效甚微 |
4.1.5 基层执法能力不足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重视程度不够 |
4.2.2 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 |
4.2.3 落实水法宣传不到位 |
4.2.4 基层水行政执法条件有限 |
4.2.5 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加强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的对策 |
5.1 加强流域管理法制建设 |
5.1.1 完善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
5.1.2 明确执法权 |
5.1.3 加大水行政执法惩处力度 |
5.1.4 贯彻落实河长制 |
5.2 加大宣传力度 |
5.2.1 加强水法规宣传 |
5.2.2 加强执法主体宣传 |
5.3 提高基层执法能力 |
5.3.1 加强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
5.3.2 提高人员执法素质 |
5.3.3 执法信息化建设 |
5.3.4 建立完善人员激励和监督考核制度 |
5.3.5 充足的经费保障 |
5.4 强化水行政执法监督,拓宽监督渠道 |
5.4.1 落实三项制度建设 |
5.4.2 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
5.5 转变观念,创新执法方式 |
5.5.1 执法模式创新 |
5.5.2 执法手段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 |
一 饮用水水源地概念界定和流域概况 |
(一)饮用水水源地相关概念界定 |
(二)我国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
二 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现状 |
(一)国家层面 |
(二)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层面 |
第二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 |
一 饮用水水源地法制体系亟待健全 |
(一)现行法律体系层次存在缺陷 |
(二)专门法律规范存在缺位 |
二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亟待明确 |
(一)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不合理 |
(二)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落后 |
三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亟待完善 |
(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不完备 |
(二)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制度不成熟 |
四 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亟待加强 |
(一)法律责任处罚力度薄弱 |
(二)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单一 |
第三章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和借鉴 |
一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一)域内流域及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二)美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三)日本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四)德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
二 域内外外饮用水水源地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借鉴 |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二)高效的监管体系措施 |
(三)健全的应急预警制度措施 |
(四)成熟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 |
第四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建议 |
一 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法律体系 |
(一)树立科学的饮用水水源地立法理念 |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规范体系 |
二 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
(一)厘清跨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
(二)优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 |
三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 |
(一)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度建设 |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制度 |
四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法律责任 |
(一)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执法力度 |
(二)深化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追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农村水污染概述 |
第一节 农村水污染现状 |
第二节 农村水污染源 |
第三节 农村水污染防治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水污染防治立法对农村问题回应少 |
第二节 法律规定粗疏 |
第三节 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四节 公众参与程度低 |
第四章 典型国家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日本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
第三节 欧盟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
第五章 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完善对策 |
第一节 转变立法理念 |
第二节 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规范 |
第三节 健全农村水污染防治监管制度 |
第四节 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10)环保公益广告多元协作生产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所体现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基石:概念界定与文献检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环保公益广告”概念及其阐释 |
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其适用限度分析 |
一、环境伦理理论 |
二、公共领域理论 |
三、媒介环境理论 |
四、参与式传播理论 |
五、马克思主义文艺生产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研究小结 |
第二章 场景转换:历史沿革中我国环保公益广告生产步入新阶段 |
第一节 近年来我国环保公益广告变迁研究(1978-2019) |
一、我国环保公益广告发展历程分析 |
二、我国环保公益广告变迁动力 |
第二节 从生态文明建设到美丽中国 |
一、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为环保公益广告生产提供政策支撑 |
二、美丽中国建设为环保公益广告生产提供实践动力 |
第三节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环保公益广告生产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对环保公益广告生产的影响 |
第四节 从传统媒体传播环境到新媒体传播环境 |
一、传统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环保公益广告生产 |
二、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环保公益广告生产转变 |
研究小结 |
第三章 现状呈现:我国环保公益广告生产的质量评价分析 |
第一节 当前我国环保公益广告生产的现状评价 |
一、生产数目与播放力度日益提升 |
二、激励生产的广告评选活动层出不穷 |
三、作品生产品质屡获多方好评 |
四、大量运行资金需求,引致双重利益亟待平衡 |
第二节 当前我国环保公益广告生产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生产资源渠道单一 |
二、生产要求敷衍应对 |
三、生产指标缺乏受众视角 |
四、生产模式未成效应 |
第三节 我国环保公益广告生产主体的关系分析 |
一、环保公益广告生产的参与主体及关系类型 |
二、我国环保公益广告参与主体的关系失衡 |
研究小结 |
第四章 可能可为:我国环保公益广告多元协作生产机制建构依据 |
第一节 环保公益广告生产机制重构的可能 |
一、现实基础 |
二、多元主体优势分布 |
第二节 环保公益广告协作多元生产机制建构的可为性分析 |
一、理念背景之阐释 |
二、或遇困境之迷思 |
研究小结 |
第五章 模式重构:我国环保公益广告多元协作生产机制建构策略 |
第一节 根据生产主体特性科学安排生产模块 |
一、政府部门:发挥政策引领效用,增强扶持力度 |
二、媒体机构:“广电+新媒体”融合传播 |
三、企业:“环保”与“运营”联结 |
四、受众:发挥人际传播的群体效应与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力 |
第二节 搭建功能平台以共享优势资源 |
一、加快传播平台建设,汇聚事实时新理念 |
二、调动多元主体优势力量,建立稳定有效的筹资机制 |
三、积极发掘生产新兴动能,逐个突破生产关键节点 |
第三节 情感生产助推广告多元主体协作发展 |
一、正确认知社会情感影响下的环保公益广告 |
二、利用情感生产为多元协作生产机制提供综合动力 |
三、认清情感动力作用关系及问题 |
第四节 传播效果评估系统配以多元监督力量 |
一、建立环保公益广告生产主体科学评估系统 |
二、强化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力量 |
研究小结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浅议我国水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D]. 孙姣.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2)
- [2]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3]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4]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蓝希.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苏州城区河道保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2015-2019年数据分析[D]. 倪洁. 苏州大学, 2020(03)
- [6]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以东营黄河河务局为例[D]. 苏小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D]. 刘畅.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9]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研究[D]. 李昭阳. 三峡大学, 2020(06)
- [10]环保公益广告多元协作生产机制构建研究[D]. 蔡雅雯.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论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 有效供给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