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化疗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毒副反应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谢宝真[1](2021)在《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比应用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和单用化疗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A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AL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方法,以客观缓解率、总生存期、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作为主要结局指标,综合比较了具有益气养阴功效中药汤剂、中药注射液联合化疗和单用化疗治疗成人A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检索常用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获取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0月31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完成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18个RCTs、1356例患者,样本量40-120不等,其中益气养阴类中药联合化疗组(试验组)672例,单纯化疗组(对照组)664例。其中有8个研究的干预措施是参麦注射液,余10项研究为中药汤剂。纳入试验的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分布在35-71岁之间。治疗周期不等,最短7天,最长达到了8周。对纳入研究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均属于中高偏倚风险。根据改良Jadad量表进行评分,其中Jadad评分为4分的文献2篇,3分的16篇。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结局指标方面,联合治疗组(n=627)较单纯化疗组(n=595)比较,提高了客观缓解率(≧PR)[RR1.21,95%CI(1.13,1.29)]。生存时间仅有2篇文献提及,由于数据不具体,故未进行Meta分析。联合治疗组(n=60)较单纯化疗组(n=60)对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RR 1.87,95%CI(0.88,3.98)]无统计学意义。次要结局指标方面,联合治疗组(n=350)较单纯化疗组(n=328)提高外周血WBC[MD 0.80,95%CI(-0.18,1.78)]、HGB[MD 7.51,95%CI(-1.01,16.02)]、PLT[MD 10.77,95%CI(-0.49,22.04)],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指标方面,联合治疗组(n=252)较单纯化疗组(n=225)减少肝损害[RR 0.29,95%CI(0.19,0.46)],减少肾损害[RR 0.50,95%CI(0.31,0.81)]。联合治疗组(n=126)较单纯化疗组(n=121)减少心脏损害[RR 0.43,95%CI(0.23,0.81)]。联合治疗组(n=194)较单纯化疗组(n=189)减轻胃肠道反应[RR 0.61,95%CI(0.48,0.76)],联合治疗组(n=228)较单纯化疗组(n=228)减少感染发生率[RR 0.55,95%CI(0.43,0.70)]。3.根据中药剂型、年龄及疾病阶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得出:非老年组的客观缓解率[RR 2.98,95%CI(2.02,4.39)]和老年组的客观缓解率[RR 1.54,95%CI(1.05,2.26)]均具有统计学意义;8个参麦注射液组(中药注射剂)客观缓解率[RR 1.09,95%CI(1.00,1.19)]结果无统计学意义,9个中药汤剂组的客观缓解率[RR 1.32,95%CI(1.20,1.46)]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个复发、难治组的客观缓解率[RR 1.72,95%CI(1.15,2.57)]和16个初治组的客观缓解率[RR1.18,95%CI(1.10,1.26)]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4.本次纳入的RCT研究,均未实行盲法、分配隐匿,因此未对分组隐匿及盲法实行敏感性分析。17个研究报告了客观缓解率,以该指标进行发表偏倚检验,所有数据对称、集中分布在漏斗图内,故认为本次研究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5.通过对所纳入文献的干预中药进行手工统计,频次由高到低的中药为黄芪、甘草、天冬、太子参、生地、党参、女贞子、枸杞子。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成人AL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同时可减少化疗毒副作用。但对于改善中医症状、提高外周血WBC、HGB、PLT无统计学意义。益气养阴类中药汤剂治疗成人AL疗效明确,推荐在辨证基础上应用大剂量黄芪以及甘草、太子参、党参、天冬、生地、女贞子、枸杞子等;但是由于入选的文献方法学质量中等,样本量偏小,大多盲法实施不明确,病例脱落的情况及原因大部分未提及,且干预的中药处方存在药味、剂量、疗程、剂型等不一致性的情况,导致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以后仍需要大量设计严格、多中心、大规模的随机试验研究。
杨明婷[2](2021)在《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HAG治疗老年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在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地西他滨小剂量、隔日皮下注射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为不适合强烈化疗的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1)选取2018年0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AML及R/R-AML共44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老年AML共16例,难治性AML共10例,复发性AML共18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2)所有入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均给予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化疗,同时予相应药物、支持治疗;(3)分析老年AML及R/R-AML患者疗效(包括CR率、PR率、NR率、ORR率)、缓解持续时间(DOR)及总生存期(OS),分析其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分析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及转归情况;(5)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隔日、皮下注射临床疗效及优势;(6)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老年AML组CR率87.50%,ORR率93.75%。从不同临床基线资料,对老年AML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示初诊时高白、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0%、预后不良因素组疗相对效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AML组中CR患者中位DOR为11(419)个月,中位OS为12.5(619)个月。分析影响DOR及OS影响因素,提示存在预后不良因素患者DOR及OS均显着低于预后良好及中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R/R-AML患者组CR率53.6%,ORR率67.9%。从不同临床基线资料,对R/R-AML患者疗效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高白、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组疗效相对较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R/R-AML组中CR患者中位DOR为9(621)月,中位OS为11(622)月。分析影响DOR及OS影响因素,提示预后不良组患者DOR及OS低于预后良好及中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所有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血液学不良反应,III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超过90%,但III级以上感染、出血、消化道反应、肝肾功损害等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可控。结论:1.本研究中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满意,是不适合强烈化疗的老年AML患者满意治疗方案,值得采用;2.本研究中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R/R-AML,疗效较好,是R/R-AML治疗窘境中的可靠选择;3.本研究中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反应,不良反应可控;4.本研究中地西他滨采用小剂量、隔日皮下注射,可获得满意疗效,降低了住院费用、缓解患者经济负担,减轻医护工作负担,值得扩大样本量推广研究。
曾飘容[3](2020)在《三种不同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HAA、CAG和DCAG三种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R/R 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复发难治性AML患者化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临床资料,男性33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469岁,中位年龄46(32-64)岁。所有患者均经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确诊为AML(非M3型)。(1)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HAA组(高三尖山酯碱+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22例;CAG组(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7例;DCAG组(地西他滨+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8例,评估一疗程后三组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及总有效率(Overall Reaction,ORR),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PR)总和,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2)根据治疗前骨髓原始细胞数、年龄、性别、治疗前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数分为不同亚组,通过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的ORR的差异评价各个组别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各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1.HAA组、CAG组、DCAG组治疗一疗程后的CR分别为27.27%、41.18%、5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三组间的ORR分别为36.36%、52.94%、82.1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进一步组间进行两两比较:HAA组和CAG组ORR无明显差异(P=0.301),CAG组与DCAG组的ORR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6>0.0167);但是DCAG组的ORR显着高于HAA组(X2=10.959,P=0.001)。2.亚组分析:以年龄、性别作为分层依据比较三组间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血象作为分层依据,在白细胞<4×10^9/L、白细胞≥4×10^9/L、白细胞<10×10^9/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0×10^9/L、血红蛋白≥60g/L层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60g/L共有18例,HAA、CAG、DCAG组ORR分别为0%、0%、75%,三组间ORR存在显着差异(P=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HAA组和CAG组ORR无明显差异(P=1),DCAG组的ORR显着高于HAA、CAG组(P=0.005);血小板≥20×10^9/L共有53例,HAA、CAG、DCAG组ORR分别为37.5%、53.84%、ORR 87.50%,三组间ORR存在显着差异(P=0.003),两两比较得HAA组和CAG组ORR无明显差异(P=0.301),CAG组和DCAG组ORR无明显差异(P=0.032),DCAG组的ORR显着高于HAA组(P=0.001)。根据治疗前原始细胞数进行分层,原始细胞数>5%且<30%三组间O 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始细胞数≥30%共有34例,HAA、CAG、DCA G组的ORR分别为33.33%、50%、90.90%,三组间OR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两两比较:HAA组和CAG组ORR无统计学差异(P=0.657),CAG组和DCAG组ORR无统计学差异(P=0.111),DCAG组的ORR高于HAA组(P=0.005)。3.在血制品使用情况方面进行对比分析,HAA组中位输红细胞量1U(0,6U),中位输单采血小板量2U(1,3U);CAG组中位输红细胞量1U(0,5.5U),中位输单采血小板量2U(1,5U);DCA G组中位输红细胞量2.75U(0,8.75U),中位输单采血小板量2U(2,5U);三组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量及单采血小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A、CAG、DCAG组中位住院天数分别为24天(22,29.75天)、24天(22,30.5天)、27天(22.25,30天),在平均住院天数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638)。4.三组方案不良反应比较:HAA组、CAG方案组、DCAG方案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以感染、IIIIV级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出血、肝功能损害为多见;HAA、CAG、DCAG组中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0.91%、52.94%、92.86%,三组感染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组内两两比较:HAA组和DCAG组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1),HAA组和CAG组感染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1),DCAG组的感染发生率也高于CAG组(P=0.003)。III级感染发生率情况:HAA、CAG、DCAG组发生率分别为54.54%、17.65%、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进一步组内进行两两比较:HAA组和DCA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HAA组和CA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4),DCAG组的III级感染发生率高于CAG组(P=0.013),但IIIIV级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1)。三组间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腹泻、出血、肝功能损害及其他副反应的发生率均未见显着差异。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死亡的共4例,HAA组2例,CAG组1例,DCAG组1例,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HAA和CAG方案、DCAG方案有更高的有效率,且不增加严重的化疗相关毒副反应,为治疗复发难治性A ML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赵颖[4](2018)在《FLAG加强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将FLAG与经典BUCY化疗方案相结合,用于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allo-HSCT前预处理,评估其安全性、有效性,探索其在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7年8月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31例高危急性白血病患儿,在allo-HSCT前给予FLAG联合BUCY的预处理方案化疗,观察患儿造血重建时间、急慢性GVHD发生时间和程度、移植后CMV、EBV感染发生情况、移植相关并发症(肝静脉闭塞症、出血性膀胱炎)、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采用SPSS21.0软件对样本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GVHD累积发生率及复发率等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两组间构成比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移植后,31例患儿中30例患儿获得造血重建,粒系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3(10-31)天,血小板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9(7-167)天。2.截止随访时间,共有3例患儿复发,复发患儿中2例死亡,1例现带病生存。其余28例患儿无病生存。预计五年总体生存(OS)率为93.1%,预计五年无病存活率(DFS)为90%,累计复发率为10%,中位生存时间是13(1-79)个月。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0。3.aGVHD的累计发生率为64.5%(20例),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7(7-47)d,cGVHD的累积发生率为12.8%(3例),分别发生于移植后+182d,+187d和+280d。CMV病毒感染率为48.4%(15例),EBV感染率为22.6%(7例),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为16.1%(5例),所有患儿移植后均未发生VOD。结论:对于高危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FLAG加强预处理方案,植入率高,造血重建早,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潘燚,牛飞玉,苏文媚,赵宁,郑淑怡,雷源源,邓伟,张娜,吴一龙[5](2013)在《2012年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每年都会专门总结最可能影响患者生活的临床肿瘤研究进展。2012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报告纳入了87项研究,其中17项研究属于重大进展。今年的报告新增了肿瘤生物学和癌症治疗质量两个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重点介绍了体现这些专业领域飞速进展的研究。这个报告也突显了今年最重要的可能影响日后癌症治疗的策略和治疗指南。
李冬云[6](2005)在《浙贝母颗粒干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白血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产生了多药耐药性(MDR)。针对耐药白血病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现有的西药逆转剂或由于脏器毒性过大,或由于作用靶点单一等原因,使临床应用受限。我们通过近些年来基础研究证实,临床常用的化痰散结中药浙贝母提取的生物碱体外及动物实验均有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生物活性,其能增加耐药的急性白血病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降低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临床预实验研究也证实,常规化疗方案伍用浙贝母粉用于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其临床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对难治及复发白血病患者临床缓解率更佳。为系统评价浙贝母伍用化疗药物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我们在既往临床研究基础上,以浙贝母颗粒饮片替代浙贝母生药粉,以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缓解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并拟订统一临床观察方案与疗效评估标准,进行了多中心临床观察。论文资料来源于8家三级甲等医院于2004年1月-2005年2月间所观察的72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自动中止治疗2例,资料不完整6例,共有64例可统计疗效。因本课题为首发基金重大联合攻关项目,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研究方法,其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中药颗粒饮片,课题尚未完成,在无法揭盲的情况下难以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故只能按一组统计疗效。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完全缓解(CR)率为34. 4%,有效率62. 5%。与国内102篇、国外68篇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文献资料比较,有效率相似。浙贝母颗粒饮片实际疗效有待揭盲后评估。与国内外文献比较,本项研究创新点在于:“在国内首次以中药制剂干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临床疗效研究,并系统评价中药伍用化疗药物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同时,将PgP蛋白作为探索性检测指标,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其研究结果对我们后续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该项研究如能获得预期结果,在丰富和发展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发生过程中的中医“痰郁”理论、提高难治性白血病临床疗效,让更多的患者受益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将有可能改观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无药可医的被动局面。
赵洁,徐兵,孟凡义[7](2004)在《改良化疗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毒副反应的护理》文中提出改良的FLAG[氟达拉宾(fludarabine)+阿糖胞苷(arabinosylcytosine)+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简称FLAG]方案即应用标准剂量阿糖胞苷及在化疗前不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以治疗难治与复发性白血病33例,有效率为70%。其主要毒副反应为强烈的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化疗后第2周为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关键时期,此时白细胞、血小板均为最低值,应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认真查体,及时发现感染灶,配合医生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及保护性隔离,加强饮食宣教及皮肤护理,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胡之涵[8](2021)在《改良TPF诱导化疗方案对头颈部鳞癌近期疗效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改良TPF(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对头颈部鳞癌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估目的研究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对头颈部鳞癌患者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毒副作用的差别。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就诊的符合纳排标准的颌面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50例,分别使用两种改良TPF诱导化疗方案治疗。治疗一组使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治疗二组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两组患者均完成两个周期的化疗。评估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毒副作用的差别。结果治疗一组与治疗二组各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疗程,两组疗效通过统计学计算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在疗效上与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生存质量评分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在生活质量改善上与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无统计学差异。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如血象中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的减少,严重者可伴发多种严重全身感染,本实验评价主要采用化疗后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最低值这类严重不良反应以评估诱导化疗的毒副作用。两组不良反应通过统计学计算得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在毒副反应上小于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泉铂、5-氟尿嘧啶方案。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较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的使用具有更小的毒副作用,虽无证据证明有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但该方案的使用增加了患者后期继续化疗的可耐受性,不仅能简化化疗前的预处理流程,还扩大了适应症范围。第二部分:改良TPF(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疗效与头颈部鳞癌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观察改良TPF(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近期疗效,讨论分析头颈部鳞癌诱导化疗疗效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就诊的颌面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50例,获取患者基本资料,采用基因检测及免疫组化的方式获取患者部分基因突变及基因表达的结果,观察50例患者使用改良TPF诱导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在完成两个化疗疗程后的第4周进行疗效评价,采用MRI或实体瘤测量来测量病灶大小并进行化疗前后对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结果全组50例患者均完成两个疗程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5例(10%),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7例(54%),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3例(26%),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5例(10%)。总有效率(CR+PR)64%。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疗效与分化程度有关系(P<0.05),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越高,疗效越好;疗效与TP53基因突变、p16的表达、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无明显关系(P>0.05)。另外,存在PIK3CA错义突变患者一例,且疗效为疾病进展。结论对于头颈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改良TPF诱导化疗方案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作为化疗的选择。同时提示病理分化程度为高分化的头颈鳞癌患者更可能从诱导化疗中获益。TP53基因突变、p16的表达、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原发部位等与TPF诱导化疗疗效相关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而其他基因对TPF诱导化疗疗效也未有足够证据显示其关联,有待进一步讨论研究。
张砾丹[9](2021)在《D-FLAG方案治疗初次诱导失败以及复发AML患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FLAG方案(D-FLAG)挽救性治疗初次诱导失败以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0例初次诱导失败以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使用D-FLAG方案化疗后的缓解率、不良反应及生存期,评估D-FLAG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0例患者经过1疗程的D-FLAG方案化疗后,60%(6/10)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20%(2/10)的患者达部分缓解。其中对于8例初次诱导失败患者,经D-FLAG方案化疗后有效率可达100%。骨髓抑制、感染是该方案主要的不良反应,其他的化疗毒性包括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结论:D-FLAG方案耐受性良好,再诱导缓解率高,可作为初次诱导失败以及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挽救性化疗方案。
许蕾[10](2020)在《93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治疗完全缓解后接受不同巩固治疗方案的生存情况以及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93例成人ALL,均为经过VDLCP方案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根据巩固治疗方案分为标准组、强化组及移植组。标准组34例,接受VDLCP或Hyper-CVAD方案为基础的ALL样方案巩固4~6个疗程;强化组29例,接受改良的BFM90/95样方案巩固维持治疗2年;移植组30例,经原诱导方案巩固2~3疗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位随访时间18(3~96)个月,主要随访指标为总生存期(OS)及无瘤生存期(DFS)。分析成人AL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各组生存及治疗相关死亡情况。结果标准组、强化组和移植组3年OS率分别为54.0%(95%CI为35.3%~72.6%)、71.8%(95%CI为41.0%~94.5%)、62.3%(95%CI为43.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0,P=0.047);3年DFS率分别为31.4%(95%CI为12.9%~49.8%)、72.1%(95%CI为52.3%~91.9%)、65.7%(95%CI为45.3%~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31,P=0.001);强化组和移植组OS及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P=0.400;χ2=0.046,P=0.830),强化组OS及DFS显着优于标准组(χ2=5.346,P=0.021;χ2=10.326,P=0.010)。多因素分析提示化疗第14~21天骨髓微小残留病(MRD)转阴为影响成人ALL的独立预后因素(HR=0.030,95%CI为1.026~18.914,P=0.046)。接受与未接受allo-HSCT的Ph+ALL患者3年OS率分别为53.5%(95%CI为23.1%~83.8%)、52.4%(95%CI为23.8%~81.0%),3年DFS率分别为77.1%(95%CI为54.2%~100.0%)、35.0%(95%CI为4.8%~65.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600,P=0.223;χ2=3.824,P=0.050)。非移植组(标准组+强化组)和移植组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2%(2/63)和20.0%(6/30),非移植组治疗相关死亡率明显低于移植组(3.2%vs 20.0%,χ2=7.318,P=0.007)。结论成人ALL预后差,采用BFM样方案强化巩固治疗3年OS率、3年DFS率均优于标准巩固治疗,达到了与allo-HSCT相似的疗效,而治疗相关死亡率没有显着升高。化疗第14~21天骨髓MRD转阴患者OS、DFS更优,为影响成人ALL的独立预后因素。Ph+ALL患者采用TKI+化疗3年OS率、3年DFS率均与接受allo-HSCT相当。
二、改良化疗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毒副反应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化疗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毒副反应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文献检索 |
4 资料筛选 |
5 数据提取 |
6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及质量评价 |
7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检索结果 |
2 入选研究的基本特征 |
2.1 研究人群 |
2.2 干预措施 |
2.3 结局指标 |
2.4 偏倚及文献质量评价 |
3 Meta 统计分析结果 |
3.1 主要结局指标 |
3.2 次要结局指标 |
3.3 安全性指标 |
3.4 亚组分析 |
3.5 发表偏倚 |
3.6 敏感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益气养阴法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HAG治疗老年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伦理 |
2.2.2 研究设计 |
2.2.3 收集完善患者资料 |
2.2.4 治疗方案及护理流程 |
2.2.5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老年AML组 |
3.1.1 老年AML患者一般资料 |
3.1.2 老年AML组疗效 |
3.1.3 老年AML组不同临床基线特征CR率、ORR率比较 |
3.1.4 老年AML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1.5 与DA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
3.1.6 老年AML组生存分析 |
3.2 R/R-AML组 |
3.2.1 R/R-AML组患者一般资料 |
3.2.2 R/R-AML组疗效 |
3.2.3 R/R-AML组不同基线资料CR率、ORR率比较 |
3.2.4 R/R-AML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2.5 与CAG或HAG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
3.2.6 R/R-AML组生存分析 |
3.3 地西他滨小剂量、隔日、皮下注射优势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人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三种不同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FLAG加强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
1、预处理方案 |
2、造血干细胞回输 |
3、植入标准 |
4、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诊断和防治 |
5、感染的防治 |
6、肝静脉闭塞综合症(veno-occlusive disease,VOD)的防治 |
7、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的防治 |
8、支持治疗 |
9、随访时间 |
10、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中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5)2012年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成果概要 |
1.1克服治疗耐药 |
1.2没有两个肿瘤是一样的:精准用药的前景 |
1.3肿瘤筛查利弊的新见解 |
1.4新药的获批 |
1.5临床肿瘤进展 |
1.6关于ASCO |
2肿瘤研究进展 |
2.1血液和淋巴肿瘤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2乳腺癌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3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4胃肠道肿瘤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5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6妇科肿瘤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7头颈部恶性肿瘤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8肺癌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9黑色素瘤和皮肤癌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10儿童肿瘤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11肉瘤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12肿瘤生物学及其治疗进展 |
2.12.1“组学”时代的肿瘤治疗进展 |
2.12.2研究赋予肿瘤基因差异的新解释: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涵义 |
2.12.3癌症基因组图谱加深我们对肿瘤驱动分子的认识 |
2.12.4深入了解耐药机制为靶向治疗带来机遇 |
2.12.5免疫治疗为T细胞介导肿瘤带来新希望 |
2.13预防和筛查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14患者和幸存者的治疗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15老年癌症患者的治疗 |
重大进展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16癌症治疗质量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2.17癌症的差异性 |
值得关注的进展 |
(6)浙贝母颗粒干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单位 |
2 纳入病例标准 |
3 排除病例标准 |
4 病例剔除标准 |
5 中止和撤除病例标准 |
6 脱落病例标准 |
7 治疗方法 |
8 记录内容与方法 |
9 观测指标 |
10 统计处理 |
诊疗标准 |
1 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
2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
3 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 |
结果 |
1 病例分布 |
2 临床资料 |
3 治疗资料 |
4 疗效资料 |
5 文献资料 |
6 不良反应 |
7 安全性资料 |
讨论 |
参考文献1:难治性白血病国内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2:难治性白血病国外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1: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2:浙贝母临床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改良TPF诱导化疗方案对头颈部鳞癌近期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改良TPF(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对头颈部鳞癌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估 |
1.1 背景 |
1.2 资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部分 改良TPF(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泉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方案疗效与头颈部鳞癌的相关因素分析 |
2.1 背景 |
2.2 资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2.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头颈鳞状细胞癌靶点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病例展示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D-FLAG方案治疗初次诱导失败以及复发AML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93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及符号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巩固治疗方案的定义和分组 |
4 TKI的使用 |
5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防治 |
6 白血病危险分层 |
7 疗效评估及主要不良事件 |
8 随访 |
9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生存情况 |
3 疾病死亡及复发情况 |
4 主要不良事件 |
5 危险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影响成人ALL的预后因素 |
1.1 生物学特征 |
1.2 巩固治疗方案 |
1.3 整体治疗策略 |
2 MRD在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中的意义 |
3 Ph+ALL的治疗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综述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献 |
致谢 |
四、改良化疗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毒副反应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谢宝真.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HAG治疗老年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D]. 杨明婷. 大理大学, 2021(09)
- [3]三种不同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D]. 曾飘容. 南华大学, 2020(01)
- [4]FLAG加强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D]. 赵颖. 苏州大学, 2018(01)
- [5]2012年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报告[J]. 潘燚,牛飞玉,苏文媚,赵宁,郑淑怡,雷源源,邓伟,张娜,吴一龙. 循证医学, 2013(01)
- [6]浙贝母颗粒干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临床疗效研究[D]. 李冬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5)
- [7]改良化疗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毒副反应的护理[J]. 赵洁,徐兵,孟凡义. 南方护理学报, 2004(12)
- [8]改良TPF诱导化疗方案对头颈部鳞癌近期疗效探讨[D]. 胡之涵.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9]D-FLAG方案治疗初次诱导失败以及复发AML患者的疗效观察[D]. 张砾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10]93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D]. 许蕾. 汕头大学, 2020(02)
标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论文; 化疗药物论文; m3白血病论文; 放化疗论文; 氟尿嘧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