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西藏”信息化发展研究

“数字西藏”信息化发展研究

一、关于“数字西藏”信息化发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房,李静,孙淑文[1](2021)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从1.0步入了2.0时代。为精确了解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本次研究将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界定为四个一级维度和八个二级维度。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西藏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调查显示,教育信息化2.0时代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对策。

陈璐[2](2021)在《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文中认为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水利现代化建设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自东部部分省市率先探索实践起,到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其在治水理念、基础设施、技术手段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而从整体来看,各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程度不同、指标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影响明显,建设现状与发展目标尚存一定差异。因此,开展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及短板分析,对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明确水利现代化内涵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项指标的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基于云模型分析了其水利现代化发展水平,利用阻碍度模型对各省水利发展短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升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横向区域对比了 2018年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通过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聚类,31个省份可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北京、上海、江苏以及天津,其水利现代化程度最高,已达到Ⅳ-级;第二梯队中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为Ⅲ+级,梯队内部包含三个层次,重庆、山东以及浙江等地更加偏向于Ⅳ-级,贵州、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处于Ⅲ+级中位水平,陕西、甘肃以及黑龙江等地占比达该梯队的61.54%,其水利现代化水平更加偏向于Ⅲ-级;第三梯队仅包含西藏地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为Ⅲ-级。(2)从五大维度分析了 2018年省域水利现代化差异。水生态修复滞后与水管理能力差异是导致省域水利现代化仍存在不均衡的主要因素,省域间差异性明显,水生态修复整体水平较低,仅8个省域位于平均线以上。水资源控制、水环境治理及水安全保障方面,各省域间评价结果相差较小。(3)从纵向年度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发展趋势。水利现代化建设特征由2011年的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变化为均衡发展,等级聚集度逐渐增高,各省域间水利现代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41.93%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部分省份的水生态修复与水管理能力指数出现回弹,表明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增长仍属于依靠增强水安全保障力度与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的粗放型增长,而非全要素提升的集约式增长。(4)基于障碍诊断模型分析了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并提出了提升策略。水生态修复滞后是我国各省域水利发展普遍面临的短板,水资源控制是东北、京津冀、西北地区的突出短板,水环境治理滞后是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较突出的短板,水管理能力低下对水利发展的阻碍作用暂无明显的地区差异。并结合各区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别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五个方面提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为提升我国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水平提供一定的支撑。

刘恒,尹君,才让东知[3](2021)在《“数字西藏”建设中的数据共享使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章部署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任务目标。文章系统梳理了"数字中国"和"数字西藏"建设发展情况,指出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要素资源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剖析了"数字西藏"建设过程中数据共享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采集、汇聚和整合,促进数据共享开放和有效流通,提高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强化数据资源安全保护,强化人才支撑,深化对外合作,注重科技创新等关于数据共享使用的路径。

秦涵祺[4](2021)在《中囯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当前呈飞速之势,保持全球数字经济大国地位,已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作用,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的良好和谐关系,但是研究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之间的相关研究内容比较少,大部分学者都集中研究我国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测度、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等等。因此,研究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就成为当前急需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本文重点对数字经济的内涵及发展新态势进性阐述,解读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其次,在构建指标原则的基础之上,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规模、数字创新能力、数字产业滞后值、经济总量、人均财富、经济增速等七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值法赋权的评价模型、子系统功效系数模型、耦合函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1各省市2010-2018年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做分析,最后通过构建障碍度模型,对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障碍度测算,所得结论如下:从中国整体层面来看:(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从2010年至2018年不断缓慢上升,趋势大体相同,且数字经济指数略高于经济增长指数。(2)中国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两系统间呈现高耦合现象,耦合度自2010年至2018年均趋于1,说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和关联性非常高,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3)中国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协调度0.5左右上升至协调度0.7左右,由勉强协调逐步变为初级协调。从中国各省市来看:(1)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在地域上失衡,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以及浙江省。(3)天津市在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过程中,一直处于数字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状态,而山东省与广东省一直处于经济发展滞后数字经济发展的状态,其他省市均为两者同步协调发展。从诊断数字经济发展障碍因子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指标障碍度较高的大都分别集中在6个指标上,它们分别是数字基础设施指标层下的互联网端口接入、CN域名数以及移动电话普及率,数字产业规模指标层下的R&D研发机构数,数字创新指标层下的ICT行业固定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比例,以及数字滞后产业指标层下的工业增加值,说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受到这些指标的限制程度较高。

周春君[5](2021)在《西藏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惠金融,重点在于其普惠性,目的在于促进金融资源向偏远落后地区倾斜,并最终让所有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公平便利的金融服务。2019年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的2.89倍,收入差距远超国际认定的高标准值2倍。为缓解当前西藏金融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西藏政府正式出台了《西藏自治区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在西藏茁壮成长,拓展西藏普惠金融覆盖面和提升普惠金融质量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本论文对西藏普惠金融的测评体系、西藏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途径和实际作用进行研究,更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了西藏普惠金融的发展及现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缩小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论文参考Sarma创设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标体系,根据作者对西藏金融业实地调研结果选取了西藏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情况、服务质量等三个维度下共11个指标对西藏的普惠金融发展进行评价,其中包含3个具有西藏特色的涉农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2004-2019年西藏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西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上升趋势,增速在近年来明显提高。论文在实证方面则构建了2004-2019年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发展西藏普惠金融对均衡西藏城乡金融资源具有积极作用,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主要是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相互协同;第二,在中央对西藏特殊金融优惠政策支持下,近年来西藏的普惠金融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在提升弱势群体生活水平、均衡城乡金融资源、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等方面进步明显;第三,西藏普惠金融具有显着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西藏普惠金融发展成果显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第四,经济对外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程度也同样能够较显着地缩短城乡收入差距,教育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因素同样应该得到重视。本研究表明,西藏应该继续积极填补金融服务未覆盖的偏远空白区,为各类低收入弱势群体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量身定制、便捷安全、容易获得的金融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金融服务需求。论文的研究成果对缩小西藏城乡收入差距和西藏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西藏地区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支持,更能为西藏地区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提供一定理论保障。

德珍[6](2021)在《信息技术融合西藏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拉萨市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当今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各行各业,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一直被受各界关注。然而调查发现信息技术与西藏数学教育的融合往往关注不够。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融合能否推动西藏数学教育的发展,本文从信息技术在拉萨市数学教育中的融合情况入手,通过研究信息技术融合西藏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了解信息技术融合西藏数学教育的情况、差距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以西藏中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水平为视角,来探讨信息技术融合西藏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抓紧“融合教育”的背景,围绕“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融合”、“信息技术在西藏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融合教育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采用文献研究,编制了信息技术融合西藏数学教育的问卷调查并验证其结构。揭示了信息技术与西藏中学数学教育的融合情况,探索出促进融合教育的有效的途径。研究发现: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用信息化治理、学习空间、技术融合以及家校协同四位维度表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育的情况是完全合适的。其中信息化治理对信息技术融入中学数学教育情况的贡献率达到了0.92,其次是学习空间0.90和技术融合0.89,家校协同对信息技术融合中学数学教育的贡献率最低。最后,本研究从信息化治理、学习空间、技术融合和家校协同四个维度针对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途径,并对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做出概括。

彭鲜[7](2021)在《西藏中小学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西藏教师有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是促进西藏数字教育资源充分应用、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基于扎根理论的程序,探究了西藏23名一线中小学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部支持条件、数字教育资源本身、教师自身因素是影响西藏中小学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学校领导应更新观念并提供外部支持条件;完善有关机制;改进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提高教师回应性教学能力;增强教师ICT基本技能和资源检索与开发能力等。

罗廷锦[8](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陈雪萍[9](2020)在《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信息化教学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推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在一些华中华东地区的教育大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现代教育发展迅速,但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日益显着。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也相对落后,对该地区中学化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及问题分析,有利于促进西藏中学化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为了调查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本研究以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利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通过搜集、阅读与研究相关文献,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与研究对象的性质,在己有的、成熟的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制定了本研究的问卷,共调查了103名教师,其中藏族中学化学教师48人,汉族教师51人,其他民族教师4人。调查发现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欠佳,尽管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平均水平整体合格,但还是有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未达到合格标准,只有少数教师能够达到优秀。此外,技术素养维度、计划与准备维度、组织与管理维度、评估与诊断维度、学习与发展维度的能力都仅达到了合格标准,其中评估与诊断维度在五个维度得分最低,有待提升。教师对化学专用信息技术软件及工具掌握情况欠缺,藏族教师、年龄大、教龄长的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薄弱。根据当前藏区中学化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现状,结合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综合得出影响藏区中学化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教师自身和学校情况。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以及藏区理科教育相对落后的文化影响,在藏族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发展过程当中,少数藏区中学化学教师教育观念较传统、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意识不足,教师缺乏足够的化学信息化教学实践经验,对化学专用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和工具掌握欠缺;另外,藏区属于偏远民族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部分学校资源设备配置不足,学校缺乏相关激励措施及相关制度保障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这些都使得该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呈现不足。针对这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了提高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及化学网络资源的建设;转变藏区化学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采用多种方式健全激励机制;结合藏区中学化学教师特点改善培训机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

陆利军[10](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二、关于“数字西藏”信息化发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数字西藏”信息化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信息化2.0时代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维度设计
二、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二)“三通”建设情况
    (三)“两平台”建设情况
    (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情况
    (五)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情况
三、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瓶颈
    (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大,教育信息化意识有待提升
    (二)智慧校园未覆盖全区高校,智慧化建设经验不足
    (三)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
    (四)师生信息素养亟待提升
    (五)教育信息化机制有待完善
四、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提高教育信息化意识
    (二)加大投资力度,全面覆盖智慧校园
    (三)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推进教育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四)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水平
    (五)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共享高品质信息化资源
    (六)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机制
结语

(2)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水利现代化概述
        2.1.1 水利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2.1.2 水利现代化内涵研究
        2.1.3 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
        2.1.4 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
        2.2.3 系统评价理论
    2.3 评价方法及模型
        2.3.1 确权方法
        2.3.2 云模型
        2.3.3 障碍诊断模型
        2.3.4 最小方差法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3.1 评价框架研究
    3.2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选取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价指标设置
    3.3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3.3.2 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检验
        3.3.3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3.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评价模型
        3.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省域水利现代化评价模型
        3.4.4 评价准则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测度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预处理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变异系数法计算权重
        4.2.2 熵权法计算权重
        4.2.3 客观组合权重
    4.3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横向区域分析
        4.3.1 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4.3.2 五大功能模式现代化水平分析
        4.3.3 综合区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分析
    4.4 基于云模型的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纵向年度分析
        4.4.1 基于省域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4.4.2 基于五大功能年度均值的跨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及提升策略
    5.1 水利现代化阻碍度模型
        5.1.1 阻碍度模型
        5.1.2 基于最优值的阻碍度模型
    5.2 省域水利现代化障碍因子诊断
    5.3 省域水利现代化短板分析
        5.3.1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阻碍模式分析
        5.3.2 单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3 双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4 三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3.5 四系统阻力模式短板分析
    5.4 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升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数字西藏”建设中的数据共享使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中国”“数字西藏”与信息时代的数据治理
    (一)数据是国家治理的战略性资源和重要依据
    (二)新时代数据治理需求与“数字中国”建设
    (三)“数字西藏”建设的现状
二、“数字西藏”建设中数据共享使用瓶颈
    (一)数据资源不均衡
    (二)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三)数据治理机制不完善
    (四)数据应用不深入
三、“数字西藏”建设中数据共享使用路径
    (一)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数据采集、汇聚和整合
    (三)促进数据共享开放和有效流通
    (四)提高数据资源管理能力
    (五)强化数据资源安全保护
    (六)强化专业人才支撑
    (七)深化对外数据合作
    (八)注重科技创新
结语

(4)中囯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数字经济
        2.1.1 数字经济的内涵
        2.1.2 数字经济的特征
    2.2 经济增长
    2.3 耦合度及协调度理论
    2.4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机理
    2.5 区域经济发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经济指数的测度
    3.1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新态势
        3.1.1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3.1.2 数字经济发展新态势
    3.2 数字经济测度方法
    3.3 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3.3.3 数字经济指数综合测算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4.2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指数测算与分析
        4.2.1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子系统权重测算
        4.2.2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子系统综合指数测算
        4.2.3 中国各省市数字经济指数分析
        4.2.4 重点省市数字经济政策层面分析
    4.3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4.3.1 子系统功效系数模型
        4.3.2 耦合度函数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
    4.4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结果
        4.4.1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度的实证结果
        4.4.2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实证结果
        4.4.3 中国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总体结果分析
        4.4.4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结果分析
    4.5 数字经济发展障碍度诊断与分析
        4.5.1 障碍度模型构建
        4.5.2 障碍度诊断
        4.5.3 障碍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西藏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章节框架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金融抑制论
        二、金融深化论
        三、金融约束论
        四、二元经济结构论
    第二节 普惠金融基础概念研究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
        二、普惠金融框架体系
    第三节 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一、直接作用机制
        二、间接作用机制
第三章 西藏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西藏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宏观层面现状
        二、中观层面现状
        三、微观层面现状
    第二节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算及分析
        一、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构建
        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算
    第三节 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一、西藏城乡收入差距的变迁
        二、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算及分析
第四章 西藏普惠金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一、变量的选择及数据说明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
        二、回归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西藏普惠金融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共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二、近年来西藏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三、西藏自治区普惠金融发展显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其他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建议
        二、中观层面建议
        三、微观层面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信息技术融合西藏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拉萨市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信息技术
        1.2.2 西藏数学教育
    1.3 信息技术融合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1.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2.1 研究设计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研究具体实施
        2.2.1 问卷编制
        2.2.2 施测
    2.3 研究意义
第三章 信息技术融合西藏数学教育的实证分析
    3.1 问卷调查结果
        3.1.1 描述统计
        3.1.2 单因素方差分析
        3.1.3 验证性因素分析
        3.1.4 回归分析
    3.2 访谈分析
第四章 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4.1 信息技术融合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4.1.1 信息技术配备方面
        4.1.2 技术融合方面
        4.1.3 信息化治理方面
        4.1.4 学习空间与家校协同方面
    4.2 有效途径
        4.2.1 加强中学信息化设备应用与维护
        4.2.2 加强技术融合数学教育
        4.2.3 加强信息化治理
        4.2.4 加强网络学习空间与家校协同工作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5.1 研究结论
        5.1.1 学校信息化建设、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和数学学科工具
        5.1.2 中学类别在各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
        5.1.3 信息化治理对信息技术融合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最大
    5.2 创新点
第六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7)西藏中小学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访谈与编码过程
    (一)访谈过程
    (二)编码过程
四、研究结论
    (一)外部支持条件因素
        1. 学校领导的观念与支持
        2. 学校基础设施条件
        3. 数字教育资源相关机制
    (二)数字教育资源本身因素
        1. 数字教育资源适切性
        2. 数字教育资源易用性
    (三)教师自身因素
        1. 自我效能感
        2. 回应性教学能力
        3. ICT基本技能
        4. 资源检索与开发能力
五、对策建议
    (一)学校领导更新观念并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条件
    (二)完善西藏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有关机制
    (三)改进西藏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珠峰旗云教育平台
    (四)提升西藏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自我效能感
    (五)提高西藏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回应性教学能力
    (六)增强西藏教师的ICT基本技能和资源检索与开发能力

(8)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点
        1.2.4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反贫困
        2.1.3 数字鸿沟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3.2.1 世界银行
        3.2.2 联合国
        3.2.3 世界经济论坛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4.2 贫困现状分析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5.4.3 实证结论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5.5.2 平稳性检验
        5.5.3 滞后阶数确定
        5.5.4 GMM估计
        5.5.5 脉冲响应分析
        5.5.6 FEVD检验
        5.5.7 实证结论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6.1 模型的选择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6.3 实证结果分析
        5.6.4 实证结论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6.1.1 空间数字鸿沟
        6.1.2 空间贫困
    6.2 模型的选择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6.2.2 SDM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3.1 数据来源
        6.3.2 选择变量说明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6.5 实证结论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9)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1.1.3 西藏地区信息化教学的需求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信息技术
        1.3.2 信息化教学
        1.3.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1.2 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信息技术应用
        2.2.2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
        2.2.3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基础
        3.1.1 教师专业化发展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思路
    3.5 问卷设计
    3.6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3.6.1 问卷信度
        3.6.2 问卷效度
    3.7 访谈设计
        3.7.1 访谈对象与方式
        3.7.2 访谈的内容
4 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整体分析
    4.2 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各维度水平统计分析
        4.2.1 技术素养维度
        4.2.2 计划与准备维度
        4.2.3 组织与管理维度
        4.2.4 评估与诊断维度
        4.2.5 学习与发展维度
    4.3 西藏地区不同类型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差异性分析
        4.3.1 不同性别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4.3.2 不同民族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4.3.3 不同年龄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4.3.4 不同学历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4.3.5 不同教龄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4.3.6 不同职称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4.4 访谈分析
        4.4.1 西藏中学化学教师访谈
        4.4.2 访谈结论
    4.5 调查结论
        4.5.1 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欠佳
        4.5.2 藏族教师、年龄大、教龄长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薄弱
        4.5.3 教师对化学专用信息技术软件及工具掌握情况欠缺
        4.5.4 教师自身和学校情况是影响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因素
5 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5.1 加大对基础设施及化学网络资源的建设
    5.2 转变藏区化学教师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
    5.3 采用多种方式健全激励机制
        5.3.1 减轻藏区化学教师教学负担,以评促学激发教师学习动力
        5.3.2 组织各类比赛,采用奖励制度提高化学教师积极性
        5.3.3 建立师徒制,营造信息技术学习良好氛围
    5.4 改善培训机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
        5.4.1 结合藏区中学化学教师特点设置培训内容
        5.4.2 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6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附录 B: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查问卷中五个维度的问题项
附录 D:访谈提纲
致谢

(10)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3 研究述评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4.6 本章小结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2 本章小结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6.1 研究方法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6.5 本章小结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关于“数字西藏”信息化发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信息化2.0时代西藏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 李新房,李静,孙淑文.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我国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平测度及短板分析[D]. 陈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数字西藏”建设中的数据共享使用问题研究[J]. 刘恒,尹君,才让东知.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4]中囯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D]. 秦涵祺.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西藏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周春君.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6]信息技术融合西藏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拉萨市中学为例[D]. 德珍. 西藏大学, 2021(12)
  • [7]西藏中小学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影响因素研究[J]. 彭鲜. 西藏教育, 2021(02)
  • [8]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9]西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D]. 陈雪萍.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10]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数字西藏”信息化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