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甄士隐(论文文献综述)
杨旸[1](2022)在《从“宝玉”的“来历”理解贾宝玉的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贾宝玉形象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他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方式不是来自于现实生活,而是来源于他的神话出身。女娲所"生"赋予了他极为不同的思想性格,赋予了他区别于所有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特质、情感方式和人生方式等等。曹雪芹担心读者不能完全理解贾宝玉的神话来源,特别用了五个"来历"强调贾宝玉思想性格与神话的关系。贾宝玉的"来历"决定了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决定了贾宝玉的潜意识,决定了贾宝玉所有的思想行为,也决定了《红楼梦》最深刻的批判性主题。曹雪芹以对贾宝玉"来历"的反复强调,提示读者要高度重视贾宝玉形象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独特性。
张明明[2](2020)在《《红楼梦》高潮艺术论》文中研究指明《红楼梦》的叙事高潮概念是一个伴随着《红楼梦》创作、刊行、评点、传播与接受,而渐趋成熟与定型的概念。根据核心人物、主要矛盾、余波影响、事件转捩点、小说旨归等界定“高潮艺术”的关键词,可梳理出六大高潮事件,即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祭宗祠开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和贾府抄家。这六大高潮事件分别以贾元妃、贾宝玉、贾珍与贾母、王夫人与王熙凤、林黛玉与薛宝钗、贾政为核心人物,多次使用皴染、横云断山、特犯不犯、伏脉千里、一树千枝等艺术手法,围绕着贾府中兴、后继无人、祖恩耗尽、理想世界遭到现实世界侵袭、情的毁灭、家族败亡等重大问题,共同演绎着家族兴衰与宝黛情缘两条主线上的故事。其中,元妃省亲既是贾府衰落过程中政治中兴的高潮,也是小说由“风月宝鉴”主题向宝黛爱情与贾府兴衰主题的过渡,还为后续其他高潮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与土壤,尤其是大观园的修建,为宝黛情缘的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撑;宝玉挨打是宝玉人生路上“情悟”哲学的关键,也是世俗与脱俗冲突的高潮,更是小说“以人补天”失败的高潮;祭宗祠开夜宴是贾府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该高潮过后,小说的叙事主调由欢乐、融洽转向忧忿、哀怨,叙述的重点转向对各方矛盾斗争的书写;抄检大观园的爆发标志着贾府内部矛盾的炽热化,是贾府“自杀自灭”的高潮、是“世俗世界”对“理想世界”戕害的高潮、是贾府婢女遭遇悲剧的高潮,也是贾府抄家的凄惶预演;黛死钗嫁是整部小说“梦幻情缘线”的核心,宣告了“木石前盟”的失败,代表着爱情、诗心以及青春的结束;贾府抄家是家族衰败的制高点,是家族兴衰线与宝黛爱情线最后的交点,是对小说其他高潮的总照应。上述高潮事件既富于变化性,又合于统一性,在遵循生活与艺术规律的基础上,都有开端、有铺垫、有发展,“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矛盾冲突最激烈、核心人物形象最饱满、主旨表达最鲜明的情节,才会将故事推向高潮,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观者情绪。高潮事件之后,情节也不会戛然而止,而是放缓或加快后续影响,增强整部小书的厚重感,使情节富有节奏感。同时,还要不断加入新的情节链,转换枢纽,别开一境,从而牵引出后续高潮事件。无论家族兴亡线,还是宝黛情缘线,都在阐述幻灭与毁灭,这是《红楼梦》高潮艺术的统一性;因各高潮事件侧重点不同,幻灭的表现形式和幻灭的内容不同,这又是《红楼梦》高潮艺术的变化性。通过探究《红楼梦》高潮事件始末及其起承转合间的艺术特征,可以发现,小说的高潮事件应具备结构的匀称性、手法的反复多样性、情节的相似与差异的统一性、人物形象的定型性四方面特点,且这四方面应统一于小说主线、服务于小说主旨。这既是裁夺诸多事件是否为高潮事件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处理高潮事件时,技法高低的又一标准。
刘华梅[3](2020)在《《红楼梦》与儒家伦理的修治之道研究》文中指出儒家伦理包含着修己与治人的二维结构,而这个二维结构又笼罩在天命与道德信念之中。天命是儒家全部思想的总根基,也是修己治人的边界与可能性所在。《红楼梦》这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传统社会儒释道三大主流传统都有着反思的意义。就儒家伦理而言,《红楼梦》也构成了对修己之道和治人之道的分别反思。自修身之道而言,无论对圣人、还是对具有君子人格的修养者,作者传达出的是正面认可的、欣赏护持的态度,此亦是作者对于儒家修身之道的态度。而对治理之道的关切,《红楼梦》是经由贾府命运的推演来展现的。夫妇、父子是家庭关系的主要构成。传统治道以夫、父为纲,而小说将此治理原则作了分别的批判与审视,从而打破了三纲的固有格局,从而为重建社会秩序找到了思想契机。《红楼梦》对儒家伦理的反思,既有对其一贯之道的整体反思,又有对修己与治人的分别观察。《红楼梦》对儒家修治之道的分别反思,自是富于真知灼见、得预其流的前卫反思。本文拟通过对《红楼梦》作品中修身治家的人物予以分析和正面的肯定,同时就儒家修身、齐家、三纲等级秩序的推进逻辑,在审视中对其治理逻辑及治道本身,也表明自己的存疑。最后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尝试性地对儒家修治之道予以提升总结,以追求修治之道为宗旨的儒家经典,必得有价值和行为的支撑,方能变为修身与齐治平实践。以期通过儒家伦理“修己治人”的实践与理论的维度,阐释《红楼梦》中儒家伦理的真实态度,既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汲取《红楼梦》与儒家思想的正态价值观的人伦养分。
晋广娟[4](2020)在《部编本高中语文小说整本书阅读研究 ——以《红楼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整本书阅读本来就是我国古代先贤们一直在进行的阅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教材的单篇教学曾经占据了语文教学的主体,学生基本上阅读的是单篇文章,篇幅较短。在这样的环境中,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和整本书不被学生青睐,因此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近些年的课改,又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到整本书阅读上,并且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每个教师必须面临的教学任务,也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重要课程,同时整本书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新时代有内涵的接班人。2017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十八个任务群,其中十八个任务群之首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举措引起了高中各校和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部编本教材已经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郑重编写在设置的单元系列。至此,各个学段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上,还得把整本书阅读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本人作为一名已经有三年教学经历的老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有益。本文在梳理整本书阅读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部编本高中教材,对小说整本书阅读进一步探究,探析阅读教学相应的指导原则和策略。以教材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为例,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细读文本和吸取在阅读教学上有一定成效的一线教师的经验去探究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指导原则和方法策略。希望能给一线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除绪论外,笔者的论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从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概念展开,先分析了整本书阅读提出的背景以及本文研究的整本书阅读的概念,随后探索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着重探讨了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般路径,从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确立、策略构建和指导过程展开。第三部分为第三章,以部编本教材整本书阅读研讨单元的《红楼梦》为例,探索《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具体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和分层次的教学实施过程。
单文丽[5](2020)在《《红楼梦》的“梦境”叙事研究》文中提出从《红楼梦》这个伟大的作品诞生之初,学者们对其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民国时期各个派别如评点派,题咏派,索隐派等都争相传播自己的观点,后来又有胡适等人的新红学创建发展,加之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研究的热情更是高涨,在当今开放、文化繁荣的时期,很多新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对《红楼梦》文本的研究也是更加多元深刻,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以《红楼梦》这部作品为代表去探索“梦境”的渊源以及内涵,进而分析其叙事方法和思想内容。首先,此书开始即点明历过梦幻后隐去真事,直接告知读者,文中所写皆是梦幻虚无之事,不可当真,所以“梦境”创作的虚幻手法与文本是密不可分的。自先秦两汉开始,人们对“梦”就有所关注,最初只是出现在甲骨卜辞或者一些简单的文字中,只是作为一种占卜的材料或者作为一件真实的事来记录,后来不断发展,很多书籍中都出现了对“梦境”的借用,“梦境”便与各种文学创作融合,成为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唐时传奇作品,宋朝的话本小说,元朝的杂剧,明清小说,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学题材都出现了“梦境”的情节。本文在对《红楼梦》“梦境”进行分类的同时,还与不同时代的作品相联系,可以深层次的理解此书“梦境”背后的文化含义与实际广泛的诉求,继续探索“梦境”中“虚”“实”关系,进一步分析叙事的不同特点及其神秘的心理因素和与宗教的联系。
张树颖[6](2019)在《清代《红楼梦》传奇剧本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嘉道以降,《红楼梦》是此时期传奇创作中的重要题材。《红楼梦》传奇虽然改编小说,但从传奇文本对应小说文本来看,不仅有内容上的改编,而究其内容背后的“言旨”来看,也有很大的区别。本文用叙事学的方法对比《红楼梦》传奇对小说内容、言旨的改编,并究其改编的内在缘由。传奇在内容与言旨上的新变,不仅因为两者的文体不同,也与作家所处的时代,其创作目的密切相关。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晰研究对象、梳理研究现状以及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改编传奇中的叙述要素。分别是:叙述方位、叙事时间、叙述层次。三个叙述要素在改编传奇与小说中呈现出巨大差异,笔者将改编之后的差异一一呈现,并通过分析,探究不同文体与作家在处理这些要素时侧重的不同方面。第三部分从故事要素进行分析,故事要素包括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笔者参照了改编理论对情节改编的研究方法,将其按照“度”的方式进行划分;人物对比方面,首先从“角色”进行讨论,这是戏曲与小说一个很大的区别,因为戏曲中不需作者的渲染,角色本身就已经赋予了人物类型化、褒贬性的非黑即白的形象特色。其次,从几类人物在不同传奇文本中的呈现,可以看出传奇作者对人物的不同评价态度与角色定位。第四部分讨论《红楼梦》中三个隐形叙事线索:梦、玉与镜、花园,在传奇中的叙事作用。因为文体、“言旨”不同,所以它们在小说与传奇中承担不同的功能与作用。第五部分探究的重点是叙事中的“情与理”。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一部反对程朱理学的小说。只有回到康熙时期的程朱理学语境下,我们才更能意识到曹雪芹思想的伟大。但嘉道时期曲家们的生活与思想都是在程朱理学的背景下展开,于是在传奇中体现出一种“崇尚自由”与不自觉地“服理”的矛盾。《长生殿》与《桃花扇》为传奇另辟一条悲剧式但依旧为大团圆结局的新道路,《红楼梦》改编传奇虽然再现小说结尾中展现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局,却总也逃不出一种另类的悲剧式大团圆结尾,这种另类的大团圆即是从汤显祖的“二梦”就已经形成,南洪北孔将其推向新高度的——在“悟道”中的大团圆结局。
李丹丹[7](2018)在《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大书,200多年,卷帙浩繁的各类研究,已经成功的推动“红学”以学科之名跻身20世纪三大显学行列。本论题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超越红学内、外部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本论题首先将《红楼梦》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性别意识、思想价值流通、交汇、融合、辩论的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家族意识与虚构话语共生,父权规范与性别反抗并举,对伦理秩序的眷恋和反抗共在,儒家正统意识与异己边缘话语交错,价值认同危机与救赎意识并存,使文本呈现出各种文化结构因子与不同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错扭结和相互牵制。概括地说,在这个文本构成的张力场中,一边是来自社会现实语境固化的规范性力量,一边是曹雪芹试图拒绝、对抗并完成救赎的本真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具体呈现为男性/女儿、现实/理想、污浊/真纯、礼/情(欲)、儒/道、虚无/存在等方面的对抗,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这种反抗,但更重要的是呈现了这些力量之间的争斗、拉锯与妥协。这反映了曹雪芹在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而此正是其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故而,本论题选择“身份认同”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是纵向的贯穿,试图用“身份认同”统领上述各个话题,使之在“身份”的问题上呈现一定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追问,旨在具体考察曹雪芹如何体感上述互相矛盾的重重“意义”/“价值”?如何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中确定自我的“身份”和“立场”?并继续追问为何《红楼梦》能够容纳多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为何能同时并存于精细繁复的叙述之中?其对于繁复多样的叙事策略的调用,是否源自于他对各种身份价值选择的犹疑和徘徊?同时,小说文本显现出来的多重复调特征(包括美学与价值)是否也正来自于曹雪芹在各种身份立场之间保持的张力?本论题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学界关于“何为红学、红学为何”的论争和红学当前纷繁复杂的学术场域现状出发,清理不同论争话语背后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模式,具体阐释“身份认同”问题如何卷入红学的语境、作者、文本与意义阐释之综合研究中,进而提出并阐释在红学中启用新方法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阐释。第一章: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重点考察曹雪芹满汉的双重身份(既是贵族世家又是包衣仆人)和曹家在清代政治上的独特恩宠/失宠的兴衰经历,如何构成曹雪芹创伤心理的来源和书写的动机。另外,家族史实在文本中的进入,如何造成了《红楼梦》研究中独特的文学、历史(自传说)分殊对立的研究立场?从小说虚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自传说为何不能成立?又该如何认识《红楼梦》作为小说虚构的本质?虚构叙事的技巧是如何将具有自传性的经验转化为普遍性的经验?从自传说向自传性小说的生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来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而存在。本章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清理《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有何复杂关联?第三章:从思想价值认同方面,也即是将《红楼梦》放置在清中叶儒、佛、道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方面清理儒学发展至理学,原本具有思想活力的儒家文化如何陷入僵化的危机,曹雪芹对待儒家的矛盾态度,是否形象的反映了清初儒学内部从程朱理学开始的内在性裂变?另一方面清理儒学的制度化与皇权的高涨造成了士人怎样的心理创伤?学而优必须仕,但当入仕无途时,士人该如何选择?《红楼梦》如何反应了其在儒道佛各家思想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徘徊?隐入佛道为何不能?与此同时,回到小说文本中,具体考察“补天石被弃”的神话如何隐喻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失败,在抛“母”入“父”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双重背叛(一是对母性代表的混沌天然性灵的背叛,一是对父系代表的“象征秩序”的背叛)。进而考察因这种背叛产生的自我忏悔、矛盾、犹疑、痛苦能否与中国精神思想演变史中“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进行连接?而贾宝玉在文化取向上选择的女儿纯洁论或者说审美诗意,如何被文本赋予“形而上”的意味?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救赎的尝试?第四章:将身份认同上升至“终极关怀”的层面,分别从叙述策略、乌托邦叙事动机几个层面,来探讨《红楼梦》对人的存在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索。一方面,借助叙事学分析小说的神话结构、谶纬模式铺叙出的“宿命论”如何与小说主体、人物角色的自主意识构成叙事张力?另一方面,通过将《红楼梦》放置在中国精神史的流变中,去考察《红楼梦》提出了怎样的终极价值认同难题,其对大观园乌托邦式的设计能否成为在价值虚无中确定价值的一种尝试?最后,借助昆德拉对小说存在意义的解读,认为《红楼梦》在终极价值认同上的贡献,即是以回忆书写本身完成对自我、读者创伤的疗治,完成对荒诞虚无的对抗,完成对诗性价值的肯定。
孙树勇[8](2017)在《《红楼梦》空间意象研究》文中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充满诗意的小说。小说通过大量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文学空间的创设,表现了独特的意象化的美学效果,为作者创作意图的实现、思想内涵的提升、情节叙事的演进、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小说整体艺术气息的散发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本文拟通过对小说所构建的空间意象的挖掘,深入探寻文学空间的创设对进一步认识小说文学价值的重要意义,从分析小说中具有独特文学文化意味的若干文学空间入手,为更好地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提供一个新的路径。本文秉承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研究视角,有机选取了自然景观空间、建筑空间、梦幻空间和以“门”和“轿子”为代表的空间构件四类小说中的典型空间,通过对它们所体现的文化意味和象征意味的挖掘,以点带面,进而揭示意象化的文学空间创设是《红楼梦》,乃至中国古代小说独特审美特征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共分五章,除绪论与第五章之外,分别针对《红楼梦》中出现的自然景观空间意象、建筑空间意象、梦幻空间意象和意象化的典型空间构件进行文本、文献和文化整合一体的分析。绪论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明晰了“意象”、“文学空间”与“空间意象”的概念,进而厘清了文学空间与典型环境、空间意象与意境在概念上的区别,为本文立论奠定了理论基础。结合《红楼梦》小说文本,对小说空间意象的基本营构方式和营构技巧进行概说,结合《红楼梦》的主线与主题,为以空间意象为切入点进行小说研究找到了现实依据,进而得出以空间意象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红楼梦》甚至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结论。此外,还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一章,自然景观空间意象。这部分将研究视角放在对《红楼梦》中自然景观所构成的叙事空间的意象化解读上。从分析自然景观空间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入手,通过对典型意象文化内涵的解读和对文本的细读,概括出自然景观空间意象在小说中体现的主要特点,进而提出其在作品中发挥了引人入胜的叙事作用、塑造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揭示人物命运的预言作用和倾吐胸臆的抒情作用。第二章,建筑空间意象。这部分将研究视角集中在贾府和大观园这两处小说情节展开的主体空间上,通过对这两组建筑空间布局的系统梳理,挖掘出作者建筑安排的文化背景,进而明晰《红楼梦》建筑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以此为依据,结合小说情节和人物性格,对建筑空间中所体现出的象征意味和文学色彩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提炼出建筑空间布局对于彰显小说思想性和艺术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梦幻空间意象。这部分瞄准以“梦”境为代表的《红楼梦》中的梦幻空间,详细统计和分析了小说文本中出现“梦”的各类情况,通过对《红楼梦》中“梦”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的梳理,以梦幻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比较为基本研究视角,突出探讨以“太虚幻境”为代表的仙界空间的文学意味,从中探寻曹雪芹的人生理想及其小说创作的基本意图。第四章,空间构件的意象化书写。这部分选取了“门”和“轿子”这两种典型空间构建展开研究。在总结“门”和“轿子”在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意味的基础上,抓住小说中较为典型的“门”和“轿子”构成的叙事场景进行文学解读,突出了其空间功能及对人物性格塑造、情节演进、小说美学意蕴的作用。由点及面,总结出了以“门”和“轿子”意象为代表的空间构件所蕴含的文学意味。第五章,《红楼梦》的空间意象与中国古典美学。这部分以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性特征为视角,通过对本文所论空间意象类型的全面总结,概括了诸部分分析的主要特点和结论,并就此提出哲理性、象征性和荒诞性是小说空间意象研究的切入点、立足点和着力点,进而提出建立叙事文学空间意象学理论的现实构想,以期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路径。
张莉铃[9](2017)在《《红楼梦》出家人群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家人作为我国宗教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而出现的一个的社会群体,普遍承载着当时社会独特且深刻的宗教文化意蕴。作为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红楼梦》中的出家人在小说中关于宗教的综合描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对《红楼梦》的创作具有独特的意义,系统研究这一群像对深化《红楼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三个部分对《红楼梦》中出家人群体进行研究。首先,对出家人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本文采用广义的出家人含义即“脱离尘世生活,去做僧、尼和道士的人”。而《红楼梦》中的出家人既包含了一出场即为僧、道、尼的人物,还包含了随着小说情节发展而出家入道的遁世者。据此,笔者对整部书中的出家人群体进行较详尽的统计和明确划分。其次,将关注的重点转移至出家人本身,在统计的基础之上对小说中的出家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各类出家人的出家状态进行详细阐释,重点分析不同阶层的四种类型化出家人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分析这些角色的设定在小说中的价值和作用。最后,通过书中出家人群体的分析,挖掘《红楼梦》中出家人在小说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展现曹雪芹构建的出家人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指向。同时展现小说主次分明、疏密相间的结构安排和缜密体系,体现小说艺术结构和主题价值的统一。《红楼梦》中出家人群体的设置对于小说原型叙事框架的构建,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梦与觉的主题意蕴的凸显都有重大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可凭借小说的描写,了解清代中期各个阶层尤其是底层出家人的生存状况和出家人群体的世俗化特征,一窥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演变趋势。
朱增泉[10](2016)在《《红楼梦》前四回诗钞——《红楼梦诗词全钞》选读之一》文中提出导语:《红楼梦》的写法很奇妙。我们如今看小说,看电影,看电视连续剧,最怕先知道结果,再往下看就索然无味了。《红楼梦》非常了不起的一条就是先把结果告诉你,却让你打开书一读就放不下手,这是古今作家中无人能及的。《红楼梦》前五回,都是在介绍故事和人物的来龙去脉:第一回介绍通灵宝玉的来历,第二回介绍贾氏这个封建大家族如何从宁国公和荣国公一路繁衍下来,第三回介绍宁、荣两府豪门大宅如何连栋横街的气派,第四回介绍贾、
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甄士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甄士隐(论文提纲范文)
(1)从“宝玉”的“来历”理解贾宝玉的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宝玉来源于“宝玉”的独特“来历” |
二、五个“来历”的不同意义 |
三、强调“来历”的深层意义 |
四、结语 |
(2)《红楼梦》高潮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二节 已有成果及现状 |
一、“高潮”的定义 |
二、《红楼梦》高潮艺术研究巡礼 |
第三节 《红楼梦》结构分析 |
一、八十回本《红楼梦》结构 |
二、一百二十本《红楼梦》结构 |
三、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高潮艺术的异同 |
第一章 家族势力振兴的高潮——元妃省亲 |
第一节 元妃省亲高潮艺术 |
一、省亲前层层铺叙 |
二、省亲中悲喜交集 |
三、省亲后牵引出更多“虚热闹” |
第二节 元妃省亲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内涵:以“势”补天的高潮 |
二、高潮拐点:由“风月宝鉴”向“红楼故事”过渡 |
三、高潮影响:成为后续高潮事件的必要条件 |
第二章 世俗与脱俗冲突的高潮——宝玉挨打 |
第一节 宝玉挨打高潮艺术 |
一、顿挫之笔,层层造势 |
二、痛怛之情,竭力渲染 |
三、柔情脉脉,自然收束 |
第二节 宝玉挨打在父子冲突关系中的高潮艺术 |
一、众父子关系爬梳 |
二、贾政与宝玉父子关系爬梳 |
三、宝玉挨打在父子关系中的高潮艺术 |
第三节 宝玉挨打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特征:宝玉对“意淫”的执念达到顶点 |
二、高潮内核:世俗与脱俗的冲突 |
三、高潮影响:关涉后续高潮事件的走向 |
第三章 由盛转衰的高潮——祭宗祠开夜宴 |
第一节 贾府现状 |
一、贾府权势达到巅峰 |
二、经济支撑力达到极限 |
三、人丁最兴旺、支派最繁盛 |
四、仪礼约束力最明显 |
第二节 祭宗祠开夜宴的高潮艺术 |
一、以陌生化手法渐次写出煊赫气势 |
二、以烘云托月之法写出欢乐与冷清 |
第三节 祭宗祠开夜宴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本质: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
二、高潮导向:叙事基调由欢乐转向哀怨 |
第四章 “自杀自灭”的高潮——抄检大观园 |
第一节 抄检大观园高潮艺术 |
一、抄检前不断蓄势 |
二、抄检中运笔“特犯不犯” |
三、抄检后“提按顿挫” |
第二节 抄检大观园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表征:“内囊”耗尽的顶点 |
二、高潮内涵:“自杀自灭”的高潮 |
三、高潮本质:“理想世界”被毁灭的高潮 |
四、高潮外延:贾府婢女悲剧的高潮 |
第五章 灵与肉毁灭的高潮——黛死钗嫁 |
第一节 宝黛爱情心路概况 |
一、爱的试探:砸玉剪穗鉴痴心 |
二、爱的发展:赠帕题诗表痴心 |
三、爱的成熟:情婢试玉乱痴心 |
四、爱的毁灭:焚稿成婚释痴心 |
第二节 黛死钗嫁高潮艺术 |
一、破败之事,连连爆发 |
二、一死一娶,悲惨难名 |
第三节 黛死钗嫁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内涵:爱情之情的毁灭 |
二、高潮本质:诗灵诗心的毁灭 |
第六章 贾府衰败的高潮——贾府抄家 |
第一节 抄家前的诸种预兆 |
一、外部环境不断恶化 |
二、内部“自杀自灭”愈演愈烈 |
第二节 贾府抄家高潮艺术 |
一、抄家前危机四伏 |
二、抄家中凄惶无比 |
三、抄家后“树倒猢狲散” |
第三节 贾府抄家在全书中的高潮意义 |
一、高潮内涵:家族的衰败 |
二、高潮终结:对其他高潮的归结 |
第七章 《红楼梦》高潮艺术规律 |
第一节 六大高潮特点探究 |
一、结构层面:位置较为均匀 |
二、手法层面:反复多样 |
三、情节层面:关涉全局 |
四、人物层面:定型人物 |
第二节 高潮艺术的成因 |
一、“一回两事”的式微与“大旨谈情”的朦胧 |
二、作者的文化观念与现实遭际 |
三、悲剧精神的内在要求 |
主要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列)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红楼梦》与儒家伦理的修治之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楼梦》中的天命与道德信念 |
第一节 《红楼梦》中的天命观 |
一、儒家的天命观 |
二、贾宝玉的命运对儒家天命观的演绎 |
第二节 《红楼梦》的道德信念 |
一、儒家的道德信念 |
二、《红楼梦》的道德信念 |
第二章 《红楼梦》与儒家的修身之道 |
第一节 修身为本 |
一、修己治人与内圣外王 |
二、学修不二 |
三、重义轻利 |
第二节 君子之人格美 |
一、禀性恬淡的真君子 |
二、义利二字却还识得 |
第三章 《红楼梦》与儒家的治人之道 |
第一节 《红楼梦》中的男女有别 |
一、男性之负 |
二、青春少女之正 |
三、男女的正负易位及其后续影响 |
第二节 《红楼梦》中的齐家之问 |
一、夫妇有别 |
二、父子有亲 |
三、家之难齐 |
结语 |
第一节 《红楼梦》对儒家修治之道的区别对待 |
一、对儒家修身之道的肯定 |
二、对儒家治道的存疑 |
第二节 《红楼梦》对儒家修治之道的洞察及可以商榷之处 |
一、对儒家核心价值的洞察与剔决 |
二、儒家内部分层的洞察 |
三、从超越《红楼梦》自身的局限来看《红楼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4)部编本高中语文小说整本书阅读研究 ——以《红楼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整本书阅读相关问题概述 |
第一节 高中整本书阅读的涵义 |
一、整本书阅读的提出 |
二、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
一、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 |
二、整本书阅读的基本原则 |
第二章 小说整本书阅读研究 |
第一节 小说整本书阅读的目标设定 |
一、部编本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小说篇目 |
二、新课标对小说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
三、小说整本书阅读的目标设定 |
第二节 小说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构建 |
一、批注式阅读策略 |
二、对比式阅读策略 |
三、专题式阅读策略 |
四、批判性阅读策略 |
五、跨界阅读策略 |
第三节 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指导过程 |
一、确定书目 |
二、细读文本 |
三、研读文本 |
四、展示成果 |
第三章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教学设计 |
第一节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 |
一、阅读版本确定及价值 |
二、阅读方法指导 |
三、对《红楼梦》的总体把握 |
第二节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 |
一、《红楼梦》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 |
第三节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过程 |
一、阶段突破一——“初读”识全貌 |
二、阶段突破二——“研读”咀精华 |
三、阶段突破三——“研讨”悟深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红楼梦》的“梦境”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红楼梦》“梦境”的模式及与前代作品间的联系 |
第一节 仙境之梦 |
第二节 情爱之梦 |
第三节 生死离别之梦 |
第四节 社会之梦 |
第二章 《红楼梦》“梦境”叙事 |
第一节 “梦境”的叙事的特点 |
一 “梦境”叙事的超越性 |
二 叙事话语的多样 |
三 叙事的真实性 |
第二节 “梦境”叙事的心理因素 |
一 潜意识的焦虑 |
二 强烈的欲望 |
第三章 梦文化与儒释道 |
第一节 儒家之梦 |
第二节 道家之梦 |
第三节 佛家之梦 |
第四章 《红楼梦》中的“梦境” |
第一节 《红楼梦》“梦境”建构的文化基础 |
第二节 “梦境”描写对《红楼梦》意境的开拓 |
第三节 “梦境”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6)清代《红楼梦》传奇剧本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红楼梦》戏曲研究现状 |
(一) 清代《红楼梦》戏曲研究 |
(二) 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红楼梦》戏曲研究 |
(三) 五、六十年代的《红楼梦》戏曲研究 |
(四) 七十年代至今的《红楼梦》戏曲研究 |
三、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楼梦》故事要素在《红楼梦》传奇中的改编 |
1.1 《红楼梦》情节在《红楼梦》传奇中的改编 |
1.1.1 忠实原着——传奇与小说之情节直接对应 |
1.1.2 旧瓶装新酒——传奇对小说之故事情节改编 |
1.1.3 无中生有——传奇之情节新创造 |
1.2 《红楼梦》传奇中人物的改编 |
1.2.1 传奇“角色”与小说人物的对应 |
1.2.2 《红楼梦》传奇中人物形象对小说的改编 |
第二章 《红楼梦》与《红楼梦》传奇的叙述要素 |
2.1 叙述方位 |
2.1.1 《红楼梦》中的叙述方位 |
2.1.2 《红楼梦》传奇中的叙述方位 |
2.2 叙述时间 |
2.2.1 《红楼梦》中的叙述时间 |
2.2.2 《红楼梦》传奇中的叙述时间 |
2.3 叙述层次 |
2.3.1 《红楼梦》的叙述层次 |
2.3.2 《红楼梦》传奇的叙述层次 |
2.3.3 《红楼梦》中的“跨层”现象 |
2.3.4 《红楼梦》传奇中的“跨层”现象 |
第三章 梦、玉、镜、花园——隐形叙事线索在《红楼梦》传奇中的再现 |
3.1 梦的叙事手法与戏曲中的“戏中戏” |
3.1.1 记梦文学的传统 |
3.1.2 《红楼梦》中的梦 |
3.1.3 《红楼梦》传奇中的“四梦意识” |
3.1.4 梦与“戏中戏”的传奇结构 |
3.2 玉与镜——物的功能在传奇中的继承与转化 |
3.2.1 “玉”在《红楼梦》中的意义与作用 |
3.2.2 “玉”在《红楼梦》传奇中的意义与作用 |
3.2.3 “镜”在《红楼梦》中的意义与作用 |
3.2.4 “镜”在《红楼梦》传奇中的意义与作用 |
3.3 唱词与布景中的花园——《红楼梦》传奇舞台的建筑空间叙事 |
3.3.1 《红楼梦》中的三座花园 |
3.3.2 《红楼梦》传奇中花园的再现与作用 |
第四章 “有情”的世界与理学的声音——《红楼梦》传奇中的言情旨归 |
4.1 《红楼梦》时代理学的再现 |
4.1.1 清代程朱理学的两种声音 |
4.1.2 《红楼梦》传奇改编程朱理学的两种声音 |
4.2 《红楼梦》传奇中“言情”的三种声音 |
4.2.1 言情的声音一:“至情” |
4.2.2 言情的声音二:““理”规范下的情 |
4.2.3 言情的声音三:“情欲” |
4.3 《红楼梦》传奇改编中的“失落·追忆·乐园” |
4.3.1 嘉道时期传奇已趋衰世 |
4.3.2 传奇曲家改编《红楼梦》的原因 |
4.3.3 《桃花扇》与《长生殿》对《红楼梦》传奇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红学——一个聚讼纷纭的学科场域 |
第一节 走向文化诗学的阐释 |
第二节 对“文献、文本、文化”融合路径的可能性探索 |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和论文研究思路 |
一、有关红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身份的弥散——“身份”与作为一个叙述文本的生产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小说文本的历史性 |
一、文化归属上的旗人身份与贵族世家的形成 |
二、贵族的“世家”意识与《红楼梦》的美学品味 |
三、包衣身份与抄家带来的心理创伤 |
第二节 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旗人生计与小说的再叙述 |
一、贾府的经济收入与清代经济体制 |
二、贾府的经济支出与危机凸显 |
三、旗人生计问题之艰与贾府之衰败 |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作为一部小说的《红楼梦》 |
一、究竟何为“虚构”?文学的虚构如何可能? |
二、梦的立意与小说的写法:《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一 |
三、真、假辩证法与小说的写作策略:《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二 |
四、文学虚构的本质与必要 |
第四节 从史学范畴的“自传说”到小说领域的“自传性小说” |
一、自传?还是自传性小说? |
二、从自传到自传性小说如何可能? |
三、自我、经验与文学的重构——自传性文学的发生机制 |
四、叙述分层:叙事学理论对自传性小说的支持 |
第二章 性别认同的安排——性别规则与叙事形式 |
第一节 方法与背景 |
一、《红楼梦》性别研究的方法 |
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
第二节 性别·美学·修辞——《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
三、作为“纯洁”象征的艺术——用“诗词”驱逐男性 |
四、“大观园图”作为“玷污”的入口:当大观园“入画”时 |
第三节 性别·情/礼·秩序——情/礼兼备与对伦理/道德秩序的审视 |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
三、“情/礼”兼备——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
四、母权与花园闺阁——女儿国的内在形式与法度 |
五、大观园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
第四节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一、地陷东南/贾府末世、女娲补天/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
二、流血不止(疾病)与家族血脉的渐枯——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
三、从女儿乐园到货利田庄——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
四、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第五节 性别·欲望·叙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书写轨迹——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
第三章 精神思想角色认同的失落——《红楼梦》对儒、道危机的阐释 |
第一节 儒的困境与曹雪芹文化认同危机的生产 |
一、政统、道统的合谋与文人的普遍性失语 |
二、皇权的高涨与文人的进退难题 |
三、《红楼梦》提出的思想难题 |
四、读书何为?——当儒学进入权力中心 |
五、进入仕途么?——贾雨村的启示 |
第二节 “归隐”是否可行?——文人能否脱离社会角色的扮演? |
一、中国文人儒道互补的超稳定心理结构 |
二、《红楼梦》对佛、道的反思和批判 |
三、走向审美和诗意:《红楼梦》的家园意识与乡愁 |
四、情与悟的辩证与启示 |
第三节 进入“象征秩序”——贾宝玉的自我认同危机 |
一、从“女娲弃石”到进入“象征秩序”的心路历程 |
二、“爱”和“温柔”的名义:逃离象征秩序的双重艰难 |
三、叛离的痛苦与对真实存在的发现 |
第四节 “女儿”——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
三、宝玉偏至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至选择 |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
第四章 存在与虚无——终极关怀的认同延宕 |
第一节 叙述分层、叙述主体的意图转移与价值多元的表达 |
一、叙事套盒与《警世阴阳梦》、《姑妄言》 |
二、叙述分层的出现与《红楼梦》价值意义的多元性 |
三、叙述责任的转移与《红楼梦》亦真亦假虚构叙事效果的形成:从超超叙述层的“作者自云”——超叙述层的石头、空空道人、曹雪芹 |
四、叙述跨层与价值多元的辩难:从超叙述层的一僧一道到主叙述层的红尘众生 |
第二节 时间·宿命感·主体性 |
一、时间与小说叙述艺术 |
二、命、力与《红楼梦》的叙述张力 |
三、前五回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命与力 |
四、林黛玉的命/力挣扎与生命诗意美感的诞生 |
五、贾宝玉的抗争意识与死亡美学 |
第三节 乌托邦冲动——桃花源、后花园、大观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探寻 |
一、政治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的出现 |
二、情欲世界的开启——后花园的象征谱系 |
三、本真存在的叩问——大观园的乌托邦意涵 |
四、“自然”:作为乌托邦批判现实的力量 |
五、再解读:敞开“终极存在”中的乌托邦力量 |
第四节 意义追寻与人的存生本质——《红楼梦》作为精神史的线索 |
一、刘小枫的价值追问——意义追寻为何是人的存在本质? |
二、《红楼梦》精神史索隐——面对历史(世界)之恶,诗人何为? |
三、“赤子之心”的讨论与宝玉“出家”的再解读 |
第五节 对抗虚无与重建自我的方式——《红楼梦》的回忆书写 |
一、回忆:生命的形式与美学的形式 |
二、回忆书写的心理治疗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红楼梦》空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
一、意象的产生、内涵及其特征 |
二、文学空间与空间意象 |
三、空间意象与意境 |
第二节 《红楼梦》空间意象的设计与布局 |
一、宏观意象 |
二、中观意象 |
三、微观意象 |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内容与基本方法 |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二、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
三、本选题的基本方法 |
第四节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
一、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本选题的学术价值 |
第一章 自然景观空间意象 |
第一节 自然空间,全部《红楼梦》故事的肇兴之地 |
一、一个源于大自然的人间情史 |
二、比拟自然景观的人物品格 |
三、回归大自然的人物命运 |
第二节 自然景观空间意象布局的特点 |
一、古朴自然的童趣性 |
二、层层皴染的递进性 |
三、比拟自然的借喻性 |
第三节 自然景观空间意象的功能与作用 |
一、引人入胜的叙事作用 |
二、塑造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
三、揭示人物命运的预言作用 |
四、倾吐胸臆的抒情作用 |
第二章 建筑空间意象 |
第一节 贾府的建筑空间 |
一、贾府建筑的空间布局 |
二、贾府建筑空间的意象性书写 |
第二节 大观园的建筑空间 |
一、大观园的建筑景观 |
二、大观园建筑景观空间布局的文学意味 |
第三章 梦幻空间意象 |
第一节 《红楼梦》“梦”意象的构成 |
一、《红楼梦》中“梦”的统计 |
二、《红楼梦》中“梦”的分类 |
三、《红楼梦》中“梦”的做梦之人 |
第二节 《红楼梦》中“梦”意象的呈现方式 |
一、以梦写“梦” |
二、不梦之“梦” |
第三节 《红楼梦》中梦幻空间意象的象征意味 |
一、甄士隐的梦中仙界 |
二、太虚幻境之梦 |
第四节 余论 |
第四章 空间构件的意象化书写 ——以“门”、“轿子”意象为例 |
第一节 “门”——具有多重象征意味的空间构件 |
一、怡红院的门 |
二、潇湘馆的门 |
三、凤姐家的门 |
四、“门”意象在《红楼梦》中的普遍存在 |
第二节 “轿子”——表现私人空间的典型意象 |
一、《红楼梦》中轿子意象的类型及其文化渊源 |
二、《红楼梦》中的轿子意象的文学意味 |
三、对“轿子”意象私密特征的拓展分析 |
第五章 《红楼梦》空间意象与中国古典美学 |
一、蔚为大观的《红楼梦》空间意象 |
二、《红楼梦》空间意象营构的美学传统 |
附录 |
一、附表 |
附表 1《红楼梦》前八十回所见“梦”字表 |
附表 2《红楼梦》前八十回所见“门”字表 |
附表 3《红楼梦》前八十回所见“轿子”意象统计表 |
二、附图 贾府建大观园后总平面图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期刊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四 网络资源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红楼梦》出家人群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红楼梦》中出家人群体的界定及统计 |
1.1 出家人的定义 |
1.2 出家人的统计 |
1.3 僧道庙庵的统计 |
2.《红楼梦》中出家人群像的分析 |
2.1《红楼梦》中出家人群体的几种状态 |
2.1.1 在事实出家与形式出家之间游离 |
2.1.2 在自愿出家与被迫出家之间挣扎 |
2.1.3.超越于凡尘之外的得道者 |
2.2 《红楼梦》中出家人群像分类探析 |
2.2.1 全知全能的度化型角色 |
2.2.2 勘破红尘的遁世型角色 |
2.2.3 冷漠贪婪的市侩型角色 |
2.2.4 微如草芥的受欺型角色 |
3. 《红楼梦》中出家人群像的结构功能及社会意蕴 |
3.1 结构功能 |
3.1.1 出家人诗词隐喻其悲剧命运导向 |
3.1.2 出家人前后勾连促进小说情节发展 |
3.2 社会意蕴 |
3.2.1 展现对清代社会出家人的命运关照 |
3.2.2 反映清代社会出家人的世俗化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甄士隐(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宝玉”的“来历”理解贾宝玉的形象[J]. 杨旸.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01)
- [2]《红楼梦》高潮艺术论[D]. 张明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3]《红楼梦》与儒家伦理的修治之道研究[D]. 刘华梅.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部编本高中语文小说整本书阅读研究 ——以《红楼梦》为例[D]. 晋广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红楼梦》的“梦境”叙事研究[D]. 单文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清代《红楼梦》传奇剧本的叙事研究[D]. 张树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7]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D]. 李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8]《红楼梦》空间意象研究[D]. 孙树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红楼梦》出家人群像研究[D]. 张莉铃.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10]《红楼梦》前四回诗钞——《红楼梦诗词全钞》选读之一[J]. 朱增泉. 神剑,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