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匀市区酸雨现状及成因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丁宇[1](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徐曼[2](2019)在《基于GIS技术的彭州市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与社会发展呈正相关,由于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水土流失、盐碱化、水土流失以及酸雨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区域生态和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地和水资源,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相当大。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每个地区的现状及其适应外部干扰的能力。它是生态系统分析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区划的基础。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基于生态敏感度的彭州市湔江流域中段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土壤侵蚀敏感性、酸雨敏感性和地质灾害敏感性三个方面对湔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首先确定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其次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收集有关数据,最后根据查阅有关文献,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得出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的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打分和赋值。分别确立了3个目标层和12个因子层。2)利用GIS相关软件来绘制生态敏感度评价区域分析图。最终利用地图叠加技术得出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结果:一共有五级分区:分别是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敏感区。3)在此基础之上,再根据湔江流域的相关资料以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提出四级内江流域景观保护分区,分别是重点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洪秀萍[3](2018)在《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文中指出氟化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环境中过量的氟化物不仅对动植物产生危害,而且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煤炭分布非常广泛,在煤炭分布区常出现氟污染,汞污染及砷污染共存现象。从区域上来说,中国西南不仅是酸雨的重灾区,而且该区的氟污染和酸污染与煤炭分布存在重叠。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选取贵川交界区域、宁夏贺兰山及内蒙古乌达这三个中国典型富煤区,以该区域煤炭、地表土、植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调查了不同形式氟污染与酸污染现状,探讨了氟污染与酸污染成因机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龙潭组煤总硫含量较高,氟含量正常;但煤样总体偏酸,pH均值5.74,其中天然露头煤普遍呈强酸性,pH均值达到3.86;相比之下,矿井煤趋于中性或微碱性,pH均值7.26;相应地,天然露头煤富集硫酸盐,总均值高达12136μg/g,矿井煤则相对贫硫酸根,总均值限于2739μg/g。晚二叠世龙潭组煤系地层天然出露风化黏土偏酸具有普遍性,pH总均值5.84;硫酸盐含量也显着高于对照区,总均值1778μg/g;氟含量较高,总均值751μg/g;风化土中酸的存在形式可能为酸性硫酸盐如KHSO4或NaHSO4。典型煤系地层出露山谷及燃煤型地氟病严重流行村—贵州织金县荷花村测定结果与云贵川基本一致,譬如地表土和日常拌煤黏土呈显着酸化,pH均值低至4.90;硫酸盐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非病区地表土,总均值达到4465μg/g,且与酸度呈正相关,暗示了荷花村土样中的酸很可能以酸性硫酸盐形式存在;氟含量也偏高,总均值达到1284μg/g。同期采集的荷花村煤系地层出露煤也呈显着酸性,黏土层黏土也呈现高氟高酸。2.宁夏贺兰山羊氟中毒区地表土中氟含量总均值为707μg/g,显着高于当地氟背景值;牧草氟含量为218μg/g,表明羊氟中毒可能与地表土及牧草高氟息息相关。地表土中硫酸根均值是1771μg/g,而p H均值为5.92,与当地背景值相比,该区硫酸根含量显着偏高,酸性明显较强。表明:贺兰山北段地表土存在酸污染及硫酸根污染,并伴随氟污染。3.内蒙古乌达煤火及其附属高耗煤工业园引起270km2范围内的乌达行政区及外围地表尘和地表土总氟,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相对当地背景值呈现不同程度的提升:(1)地表尘中氟含量,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高于区域背景值,以煤矿区和工业园最为严重,扩散区城区和农场也受到一定影响。(2)地表土受污染也较为严重,同地表尘中浓度类似,其氟含量,酸度及硫酸盐含量等均显着高于区域地表土背景值,且重污染区集中在工业园和矿区污染。(3)进一步分析发现受酸污染影响,乌达区及工业园地表土质发生根本性改变,由原生态的碳酸钙型转变为硫酸钙型;城区和农场受污染较小,土质未发生明显改变。4.分析发现高氟地球化学背景对周边环境及动植物造成明显影响:(1)云贵川交界以典型高氟区织金县荷花村为例,分析发现荷花村采集的树叶,树皮及蘑菇中氟含量高于参照区雷屯村,其氟来源可能为高氟地表土。(2)宁夏贺兰山羊氟中毒区牧草样品中氟含量超过我国含氟量标准及前人报道的羊氟中毒区牧草氟含量数据;羊粪样品中氟明显高于典型氟污染区包头的羊粪氟值,说明该区存在氟污染。(3)乌达煤火区火点附近雾冰藜的叶氟含量总均值达到687μg/g,茎氟516μg/g;远离火点的煤田公路沿线雾冰藜的叶氟为146μg/g,茎氟108μg/g,表明乌达煤田可能存在空气氟污染与土壤氟污染,污染源是区内地下煤层自燃及地表矸石山自燃。5.在获得以上三个区域实际测定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扫面电镜(SEM/EDS)及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紧密仪器并结合室内试验得出了相关重要结论:(1)扫描电镜观察到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露头煤中确实富含黄铁矿;扫描电镜也观察到煤系地层相关黏土中有大量黄铁矿,TOF-SIMS分析进一步证实黏土中确实富含黄铁矿,且黄铁矿存在普遍风化,如在黏土样DF2T-1中检测到酸性风化产酸式硫酸盐(HSO4-)。(2)对煤样在400℃下加热,均检测到HF,且以天然露头煤释放HF浓度最强,且发现HF释放浓度与煤的酸度显着正相关,表明酸性可能促进了HF释放;进一步选取部分煤样进行室内模拟燃烧实验,实验条件接近西南农村燃煤环境,结果发现硫酸雾释放。6.根据前面四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氟污染与酸污染协同机制,此机制可以归纳为煤中硫如黄铁矿经过不同途径部分风化氧化成硫酸或酸性硫酸盐,一定条件下,此物会分解煤中氟化物而优先以HF形式释放。因此,氟污染与酸污染伴随出现,酸污染引发氟污染,而酸污染在化学形式上主要为硫酸型污染,酸的主要来源为煤中硫风化氧化,其反应模式为S(1)H2SO4(1)H+(1)HF,即硫氧化协同氟释放。7.不同区域酸的来源不一样,因而氟与酸污染模式也不一致:云贵川地表氟污染主要是晚二叠世煤系地层广泛自然出露,导致煤层及其黏土层中硫长期风化成酸,酸加剧地层中氟释放,导致大区域水系沉积物高氟,进而引起区域氟地球化学背景异常,为自然成因;而中国西南燃煤造成的地氟病则是这种自然成因与人为利用相叠加的结果,譬如当地村民常敞炉燃烧高酸露头煤并掺拌高氟高酸黏土一起燃烧,如此燃料体系在燃烧过程中很可能产生气态和气溶胶态HF形式,加剧氟释放从而加剧当地农村居室氟污染及人体氟暴露;在宁夏贺兰山主要是长期的煤炭开发,煤炭利用及煤层自燃引起的,主要是人为成因;而内蒙古乌达地表高氟高酸则是煤炭开采引起的,可能是由此加剧的煤火与高耗煤工业园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但主要是人开发煤炭活动的结果。
田熠[4](2017)在《新《环保法》下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重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引起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保护生态环境也成为政府五项职能中的重要一部分,党和政府对环保的高度重视表现出当今环境污染治理的严峻形势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依笔者所见,在众多环境污染问题中,水污染问题是一个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大污染问题,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和集中解决。可见,水污染防治的意义之重大。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环保法》中提出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这是用法律武器对社会大众关于企业相关环境信息知情权的保护。有助于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保护环境免受污染,从而避免公众利益受到侵害。本文基于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布现状和舆论监督现状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清水河流域的污染企业关于水污染信息公开状况的分析和研究,突出公众参与对舆论监督影响作用。笔者通过对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的实地调研,总结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先论述了选题研究的背景信息和研究意义。在对国际、国内文献的查阅和总结论述中,发现并探讨本论文的理论根源,包括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理论,并确定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其次,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做了详细的解析,结合国外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中的经验,强调公众参与对于促进舆论监督,促使企业环境信息更进一步公开的重要性,为接下来重点分析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为了舆论监督能够更好地促使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进一步公开,必须提高公众参与做好充足的铺垫。再次,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对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参与观察、记录、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社会公众舆论监督的实行程度做出分析,总结出公众对清水江流域水污染状况的认知程度和水污染企业的信息公开程度的评价,再在这些清水河流域水污染企业信息和舆论的收集整理基础上,分析清水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对舆论监督造成的影响,以及清水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探讨了其中的成因。最后提出提高公众参与水平,促进舆论监督,促使企业水污染信息进一步公开。
程佳惠,李金娟,孙广权,张维,张燕美[5](2015)在《典型酸雨城市降水、降尘中阴阳离子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文中提出对贵州省都匀市2013年3月—2014年2月降水和降尘样品的p H值及主要阴阳离子(NH+4、K+、Ca2+、Na+、Mg2+、F-、Cl-、NO-3、SO2-4)进行测定,分析其分布规律及相应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降水和降尘水溶液p H的加权平均值分别是5.47、5.06.Ca2+、SO2-4是降水和降尘的主要离子,均值分别是141.29μeq·L-1、191.67μeq·L-1,52022.33 mg·kg-1、87590.52 mg·kg-1.降水和降尘中的总离子浓度、[SO2-4]/[NO-3]、[SO2-4+NO-3]/[Ca2++NH+4]以及NH+4、K+、Na+、F-、NO-3、SO2-4浓度在冬季达到最大,且其[SO2-4]/[NO-3]均都大于3,表明都匀市酸雨类型仍为燃煤型.从季节的变化上看,降水和降尘中的NH+4、K+、Na+、F-、SO2-4、Ca2+、Mg2+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0.降水和降尘中[SO2-4+NO-3]/[Ca2++NH+4]表现出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SO2-4+NO-3]/[Ca2++NH+4]与p H相关系数|r|﹥0.80,与降雨量、污染物来源、能源使用等有关.
赵晓韵,李金娟,孙哲,王红宇,刘文冬,袁旭[6](2014)在《贵州典型酸雨城市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特征》文中认为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采集了贵州省典型酸雨城市—都匀市的大气降水,分析了其中pH、阴阳离子及重金属元素等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都匀市降水存在一定酸化现象,40.4%降水样品pH<5.6。阴离子以SO42-和NO3-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180.7μmol/L、50.7μmol/L,SO42-/NO3-值为1.4415.62,降水属于硫酸-硝酸混合型。阳离子以NH4+是最主要的,平均值为129.8μmol/L,占无机阳离子总量的50.8%。降水中重金属元素(Cu、Zn、As、Cd、Pb、Cr)含量较低,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Hg的含量偏高。降水中总离子浓度表现为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中化学组分以CaSO4、MgSO4、NH4SO4、Ca(NO3)2等为主。Ca2+与Mg2+主要来自陆源性颗粒物,NO3-、SO42-、F-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及金属冶炼,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燃煤以及人为活动污染。
王彤[7](2014)在《附面层效应对混凝土抗硫酸侵蚀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酸雨问题日益突出,已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的酸雨成分是以燃煤产生的硫氧化物,也即是以硫酸型酸雨为主。生物硫酸侵蚀主要发生在污水处理系统,硫酸是由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侵蚀所消耗的硫酸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而自我补给。,因此,研究硫酸对混凝土或水泥胶砂的侵蚀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根据混凝土长期浸泡试验得到的大量试验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硫酸侵蚀混凝土侵蚀机制与作用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如下:结合反应边界层假设以及混凝土耗酸速度随时间变化理论公式,进一步推导出了混凝土耗酸量随时间变化理论公式及数据拟合公式。通过对浸泡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附面层出现前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证明了耗酸量随时间变化公式包含进了附面层效应的影响,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求得产生附面层效应的理论时间点,与试验产生附面层效应的实际时间点进行比对,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先后关系及成因,这为今后如何解决提早发生附面层效应,进而尽快降低混凝土的耗酸速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获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硫酸侵蚀结构材料提供了基础,为硫酸)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早日解决提供了理论支持。本论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078175)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E038M)的组成部分。
杨军昌,常岚[8](2012)在《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南山地是世界上三个连片喀斯特地区之一,亦是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本研究分析了西南山地人口资源的相互关系,西南山地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问题,探究了其发展面临问题的影响因素,并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的模式构建、战略选择、实现机制,力图探求解决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发展瓶颈。
牛建刚[9](2008)在《一般大气环境多因素作用混凝土中性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处于一般大气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业化的进程,导致全球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环境中CO2浓度的加大以及酸雨范围的扩大,使混凝土的中性化问题越来越受关注。混凝土中性化是钢筋锈蚀的前提条件,一般大气环境下混凝土中性化和钢筋锈蚀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研究内容。此外,混凝土结构总处于承载状态下,结构的应力状态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影响。研究受荷状态下粉煤灰混凝土在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时的中性化性能,为进一步研究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与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奠定了基础,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及其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选取一般大气环境下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力学因素(弯曲荷载)和环境因素(CO2和酸雨)组合,设计了多因素耐久性试验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单一、双重和多重影响因素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的中性化性能,揭示了它们的作用机理和性能退化规律,最终建立了一般大气环境粉煤灰混凝土结构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从扩散传质角度分析了气态的CO2和液态的酸雨与混凝土发生中性化反应的过程,揭示了混凝土碳化和混凝土遭受酸雨侵蚀中性化的机理。在对全国酸雨成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试验室模拟酸雨溶液的配制方法以及采用浸烘循环制度加速酸雨侵蚀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国内外耐久性试验加载装置的优缺点,确定了适合于多因素耐久性试验的加载方式,为开展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中性化试验研究,以及建立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开展了粉煤灰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各种因素(水胶比、粉煤灰掺量、浇筑面)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规律的影响以及CO2二维扩散作用对构件角区碳化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粉煤灰混凝土酸雨侵蚀模拟试验,采用混凝土表层溶蚀、质量变化、力学性能降低和中性化深度等评价指标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的酸雨侵蚀规律,分析了不同酸雨侵蚀影响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不仅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剥蚀、骨料外露,还使混凝土质量减小、强度降低、中性化深度加大。首次考虑酸雨和CO2的共同作用,在分析混凝土酸雨侵蚀机理、碳化机理以及二者共同作用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试验模式,通过一般大气环境中酸雨侵蚀和碳化共同作用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在酸雨侵蚀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的性能退化规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耦合效应,得出了混凝土酸雨侵蚀和碳化共同作用的机理。考虑应力状态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了一般大气环境承载混凝土在不同侵蚀介质作用下的耐久性能,通过承载混凝土试件的快速碳化试验、酸雨侵蚀试验、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循环试验,分析了弯曲荷载水平对粉煤灰混凝土侵蚀规律及中性化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中性化弯曲应力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粉煤灰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在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模型的推导,建立了粉煤灰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混凝土水化过程、碳化机理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模型参数——完全碳化时单位体积混凝土吸收二氧化碳的量m0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工程中常用粉煤灰混凝土的简化实用公式;基于气体在混凝土中扩散机理的分析,给出了另一个重要的模型参数——二氧化碳在混凝土中有效扩散系数De的计算公式。从传质学理论入手,首次建立了酸雨侵蚀混凝土中性化理论模型,研究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从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确立了酸雨侵蚀粉煤灰混凝土有效扩散系数DA的计算公式。以混凝土碳化作用为主,首次建立了一般大气环境下考虑酸雨作用和荷载影响的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值和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模型为一般大气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志辉[10](2008)在《黄土区大气沉降及其化学成分监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工农业的加速发展使大气中主要是N和S成分含量增高,在欧洲,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硫沉降形成的酸雨对农业发展产生危害,并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由对酸沉降的监测扩展到对大气沉降的监测。N沉降对生态系统的利弊虽然尚未有定论,但已有的模拟试验表明N沉降对各生态系统的影响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表现在在作物吸收总N的比例越来越大。但在黄土地区对这部分N的监测研究现在还相对落后。对大气沉降成分的监测与研究,在发达国家相当普遍。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已经相当严重,采取措施以减少污染和恢复大气原始成分,自不消细说。但最现实的做法还应该是追踪监测大气成分的变化趋势,借此研究并预测对环境,生态系统及各种作物主要是农作物的正负影响,并做出应对措施。因此,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陕西省气象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陕西省大气成分监测网,希望为陕西及我国的大气成分研究与环境变化提供依据并作出贡献。试验在陕西省杨凌、洛川两地设点用干湿沉降自动收集器采集2006-2007年的大气降水、降尘。两地分别代表了关中平原和黄土旱塬两个地区。然后分别测定降水、降尘中不同形态N含量;降水中K+、Na+、Ca2+、Mg2+、NH4+、NO3-、SO42-等主要离子;降尘中不同盐分的沉降通量。杨凌地区2006年总降雨量为507.8 mm,总N沉降通量为20.6 kg/(hm2·a),相当于51 kg尿素。洛川地区2006年6月-2007年5月总降雨量为579.5 mm,总氮沉降通量为12.8 kg/(hm2·a),相当于32 kg尿素。两地都以湿沉降为主,湿沉降月动态变化表现为和降雨同步出现在6-9月份,降尘输入N规律不是太明显。NO3--N都有相当量的沉降,NH4+-N沉降杨凌地区要明显高于洛川地区说明杨凌地区农业施肥量和NH3的挥发量要高于洛川。两地氮沉降总量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少。陕西杨凌和洛川地区2006-2007年大气年降水的年均pH值分别为6.05和6.45,出现酸雨的频率分别为38%和29%,低pH值在8、9、10月份都有出现,这与其他地区基本一致,2006-2007年杨凌、洛川两地降水的电导率分别是0.085和0.170 mS/cm,远高于我国降水背景点瓦里关山[1]的平均电导率(0.015 mS/cm),也高于东部地区,杨凌地区降水中阳离子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NH4+、Ca2+、Na+、K+、Mg2+;阴离子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NO3-,SO42-。洛川地区降水中阳离子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a2+、Na+、Mg2+、NH4+、K+;阴离子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NO3-、SO42-。2006-2007年杨凌年总降尘量为103.0 t/km2 a,年月均值为8.6 t/km2 mo,最大和最小降尘量分别为10.2 t/km2 mo和6.9 t/km2 mo;洛川2006-2007年总降尘量为92.2 t/km2 a,年月均值为7.1 t/km2 mo,年最大和最小降尘分别为8.9 t/km2 mo和6.5 t/km2 mo。杨凌2006-2007年降尘中可溶性盐分沉降总量为10.97 kg/hm2,沉降量从大到小分别为Na、Ca、NO3—-N、K、NH4+-N、Mg、S和P;洛川2006-2007年降尘中可溶性盐分沉降总量为11.59 kg/hm2,沉降量从大到小分别为Ca、K、Na、NH4+-N、Mg、NO3—-N、S和P。两地降水是有效性N输入的主要途径,而降尘是有效性P输入的主要途径。试验表明降水、降尘输入的氮的逐渐增加,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生产及交通业的发展等,表现出人为活动对大气氮沉降的影响程度,且输入的量相当可观,应该在整体的氮素循环中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仅是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陕西地区虽然不是重酸雨区,但由于雨季的相对集中,年内仍然有低pH值的降水出现。可能降水中SO42-和Ca2+以沉淀方式存在,导致酸性降水的成因相对复杂。降水降尘中各种盐分含量丰富。大气沉降在全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更加显现。
二、都匀市区酸雨现状及成因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匀市区酸雨现状及成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
2.1.4 比较优势理论 |
2.2 相关研究 |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
4.1.1 经济发展历程 |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
4.1.3 竞争能力测度 |
4.1.4 影响因素分析 |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
4.2.1 人口城镇化 |
4.2.2 经济城镇化 |
4.2.3 整体城镇化 |
4.2.4 城镇空间拓展 |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
5.2.1 土地资源 |
5.2.2 淡水资源 |
5.2.3 矿产与能源 |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
5.3.1 “地—地”关系评价 |
5.3.2 “人—地”关系评价 |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
6.1.1 运输网络发展 |
6.1.2 专业化程度 |
6.1.3 运输距离 |
6.1.4 运输成本 |
6.1.5 运输能耗 |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实证模型选择 |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
7.3.1 总体发展思路 |
7.3.2 发展路径选择 |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GIS技术的彭州市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研究区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4.1 生态敏感度相关研究 |
1.4.2 地理信息数据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概念 |
2.1.1 生态学 |
2.1.2 景观生态学 |
2.1.3 城乡规划学 |
2.2 生态敏感性评价相关理论 |
2.2.1 土壤侵蚀敏感性 |
2.2.2 沙漠化敏感性 |
2.2.3 盐渍化敏感性 |
2.2.4 石漠化敏感性 |
2.2.5 酸雨敏感性 |
2.2.6 生境敏感性 |
2.2.7 地质灾害敏感性 |
2.3 地理信息技术概述 |
2.3.1 GIS概述 |
2.3.2 RS概述 |
2.4 层次分析法概述 |
2.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2.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2.4.3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主要生态问题 |
3.1 彭州市整体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特征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人文资源概况 |
3.2 研究区域实地调研概况 |
3.2.1 水质调查 |
3.2.2 驳岸调查 |
3.2.3 植被调查 |
3.3 研究区域主要生态问题 |
3.3.1 水土流失问题 |
3.3.2 酸雨问题 |
3.3.3 地质灾害问题 |
3.3.4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评价指标因子体系的建立 |
4.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
4.2.2 权重确定 |
4.3 评价等级划分 |
4.3.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4.3.2 评价等级关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数据的处理 |
5.1 数据的来源 |
5.2 遥感影像处理 |
5.2.1 数据处理平台 |
5.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5.2.3 图像分类与解译 |
5.3 GIS数据准备 |
5.3.1 行政边界图 |
5.3.2 Landsat8 卫星图 |
5.3.3 DEM高程数据 |
5.3.4 土地利用现状图 |
5.3.5 植被覆盖数据(NDVI) |
5.3.6 土壤类型图 |
5.3.7 坡度数据 |
5.3.8 降水插值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态敏感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
6.1 单因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
6.1.1 土壤侵蚀生态敏感度 |
6.1.2 酸雨生态敏感度 |
6.1.3 地质灾害生态敏感度 |
6.2 综合生态敏感度评价 |
6.2.1 评价方法 |
6.2.2 评价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区的分级保护策略 |
7.1 保护区分级 |
7.2 重点保护区 |
7.3 一级保护区 |
7.4 二级保护区 |
7.5 三级保护区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AHP专家打分表 |
全国土地利用分类代码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自然界中的氟 |
1.1.1 氟的地球化学特性 |
1.1.2 自然界中氟的来源与循环 |
1.1.3 氟的生物效应 |
1.2 氟污染研究现状 |
1.3 煤中氟的研究现状 |
1.3.1 煤燃烧过程中氟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
1.3.2 燃煤型氟中毒研究现状 |
1.4 酸污染与硫酸盐污染的危害及研究进展 |
1.4.1 酸沉降及其危害 |
1.4.2 土壤酸化现状 |
1.4.3 硫酸盐污染研究概况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 技术路线、完成工作量、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2 工作量 |
1.6.3 创新点 |
2 样品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云贵川交界区域 |
2.1.2 乌达矿区 |
2.1.3 贺兰山北段 |
2.2 样品采集与分布 |
2.2.1 云贵川交界处样品采集 |
2.2.2 乌达样品采集 |
2.2.3 贺兰山样品采集 |
2.3 样品处理与实验 |
2.3.1 样品处理 |
2.3.2 样品测试 |
3 中国西南出露煤系地层氟与酸 |
3.1 云贵川交界出露煤系 |
3.1.1 煤中硫含量与灰分产率 |
3.1.2 煤中氟含量 |
3.1.3 煤的酸度 |
3.1.4 煤中硫酸盐 |
3.1.5 煤中酸与硫酸盐 |
3.1.6 露头煤中汞异常 |
3.2 云贵川交界出露风化黏土 |
3.2.1 总氟含量 |
3.2.2 水溶氟含量 |
3.2.3 风化土中的硫酸根 |
3.2.4 风化土的pH |
3.2.5 风化土中酸的可能赋存形态 |
3.2.6 酸性水动态溶出土中氟的实验研究 |
3.3 中国西南区域地表高氟特性 |
3.3.1 荷花村地表高氟特性 |
3.3.2 西南高氟背景及地氟病可能流行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4 贺兰山北段羊氟中毒区氟地球化学背景 |
4.1 地表土与煤中氟含量 |
4.2 地表土中硫酸根含量 |
4.3 酸度 |
4.4 酸的可能赋存形态及来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乌海市乌达区地表氟与酸分布 |
5.1 乌达地表尘中氟与酸 |
5.1.1 地表尘中氟分布 |
5.1.2 地表尘中pH |
5.1.3 地表尘中SO_4~(2-)分布特征 |
5.1.4 地表尘中pH与SO_4~(2-)的关系 |
5.1.5 地表尘其他无机可溶离子 |
5.2 乌达地表土中氟与酸 |
5.2.1 地表土中氟分布 |
5.2.2 地表土中pH分布 |
5.2.3 地表土中SO_4~(2-)分布 |
5.2.4 地表土中无机水溶离子 |
5.3 地表尘与地表土的相关性 |
5.4 酸污染对地表土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氟地球化学背景对植物的影响 |
6.1 荷花村植物中氟含量 |
6.2 贺兰山北段高氟背景 |
6.2.1 贺兰山牧草中氟 |
6.2.2 羊氟中毒 |
6.3 乌达植物中氟含量 |
6.4 本章小结 |
7 氟与酸污染协同机制 |
7.1 燃煤过程中氟与酸释放 |
7.1.1 煤酸化成因 |
7.1.2 氟化氢释放 |
7.1.3 硫酸雾释放 |
7.2 云贵川交界晚二叠世煤系地层风化土酸化成因 |
7.2.1 风化土酸化的TOF-SIMS初步证据 |
7.2.2 氟化氢释放 |
7.2.3 煤系地层风化土酸性成因 |
7.3 氟与酸释放协同机制 |
7.4 中国西南燃煤型氟中毒成因机制探讨 |
7.4.1 煤中酸对氟释放的影响 |
7.4.2 煤系地层风化土对地氟病的可能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新《环保法》下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清水江水污染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舆论监督的内涵及外延 |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 |
二、舆论监督与公众参与的关联 |
(一)舆论监督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形式 |
(二)公众参与保障舆论监督有效运行 |
(三)舆论监督是实现公众参与的意义 |
三、舆论监督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影响 |
(一)舆论监督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程度更深 |
(二)舆论监督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效率更高 |
(三)舆论监督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效果更好 |
第三章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及新《环保法》中的相关规定 |
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 |
二、对新《环保法》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解读 |
(一)坚持强制公开 倡导自愿公开 |
(二)鼓励公众参与 监督信息公开 |
(三)诉讼救助渠道 保障公众利益 |
三、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经验和启示 |
(一)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经验 |
(二)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启示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现状 |
一、清水江流域地理位置概况 |
二、清水江流域水污染问题概况 |
(一)上游(重安江段)化工化肥类企业污染影响严重 |
(二)上游(剑江河段)化肥化工类企业污染残留严重 |
(三)中下游整体较好 但存在局部污染 |
三、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概况 |
(一)强制公开的情况 |
(二)自愿公开的情况 |
四、清水江流域公众参与舆论监督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公众参与的意识不高 企业水污染信息欠缺 |
二、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不畅 致使意见被忽视 |
三、公众表达的途径单一 舆论监督水平低 |
四、公众参与缺乏组织性 舆论监督影响有限 |
第六章 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面临问题的对策 |
一、重视公众环境教育 提升公众参与意识 |
二、健全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平台 完善公众舆论监督机制 |
三、搭建网络沟通平台 提高政府回应效率 |
四、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 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5)典型酸雨城市降水、降尘中阴阳离子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
2 采样和分析方法(Sampl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2.3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
3 结果和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 |
3.1 降水和降尘中阴阳离子分布特征 |
3.1.1 阴阳离子含量 |
3.1.2 降水和降尘中阴阳离子的季节变化 |
3.2 相关性分析 |
3.2.1 阴阳离子相关性 |
3.2.2 SO42-和NO3-比值的相关性 |
3.2.3 p H与[SO42-+NO3-]/[Ca2++NH4+]的相关性 |
4 结论(Conclusions) |
(6)贵州典型酸雨城市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采样与实验方法 |
1.3 数据质量控制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降水的酸度及其变化规律 |
2.2 降水中阴阳离子含量变化特征 |
2.3 降水中SO42-与NO3-浓度比变化 |
2.4 降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变化特征 |
2.5 相关分析 |
2.5.1 阴阳离子相关分析 |
2.5.2 重金属元素相关分析 |
3 结论 |
(7)附面层效应对混凝土抗硫酸侵蚀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工程背景 |
1.2.1 混凝土的耐久性 |
1.2.2 混凝土的生物硫酸腐蚀 |
1.2.3 混凝土的化学硫酸腐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我国稀硫酸侵蚀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稀硫酸侵蚀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1 关于附面层效应 |
1.5.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理论模型与附面层效应 |
2.1 引言 |
2.2 耗酸量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公式 |
2.2.1 反应边界层假设 |
2.2.2 扩散反应方程的建立 |
2.2.3 扩散反应方程的求解 |
2.3 硫酸侵蚀混凝土中的附面层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浸泡试验与数据分析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浸泡试验 |
3.2.1 试验介绍 |
3.2.2 试验现象 |
3.3 试验数据的拟合与分析 |
3.3.1 耗酸速度数据的拟合与分析 |
3.3.2 耗酸量数据的拟合与分析 |
3.3.3 粉煤灰、硅灰水泥胶砂浸泡试验数据的拟合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受硫酸侵蚀中产生附面层效应的时间点 |
4.1 引言 |
4.2 产生附面层效应的理论时间点 |
4.2.1 理论时间点的求解方法 |
4.2.2 理论时间点的求解 |
4.3 产生附面层效应的理论时间点与实际时间点的比对 |
4.3.1 两时间点的先后关系 |
4.3.2 实际时间点提前或滞后的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5.1.1 主要研究成果 |
5.1.2 创新点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作用机理 |
三、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特殊性 |
(一)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民族生存资源需求协调难度大 |
(二)人口发展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约束克服代价大 |
西南山地人口的现状和问题 |
一、西南山地人口的基本状况 |
(一)人口增长状况 |
(二)少数民族人口状况 |
(三)人口空间垂直分布状况 |
二、西南山地人口发展中的问题 |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面临压力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三)人口性别比失衡 |
(四)城市化水平较低 |
(五)贫困现象突出 |
西南山地资源环境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一、西南山地资源和环境的基本情况及特殊优势 |
(一)土地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矿产资源 |
(四)生物资源 |
1.植物资源 |
2.动物资源 |
(五)旅游资源 |
二、西南山地资源和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农业基础条件差和资源利用率低 |
(二)石漠化等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
(三)水土流失严重且治理难度大耗时长 |
(四)频发的自然灾害应急治理措施相对滞后 |
(五)水资源丰沛但开发利用率低制约经济发展 |
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面临问题成因的综合分析 |
一、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
二、历史人为活动的制约与影响 |
三、资源环境境况下的经济形态制约 |
四、自然条件与政策制度的制约与影响 |
五、区域合作发展上的体制机制约束影响深刻 |
(一)行政体制的约束 |
(二)机制上的障碍 |
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构建与战略选择 |
一、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与思路 |
(一)基本原则 |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3.坚持综合统一发展原则。 |
4.坚持动态和谐原则。 |
5.坚持多方面入手的原则。 |
6.坚持最终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 |
(二)基本思路 |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
2.强化污染治理,推动结构调整进程 |
3.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益 |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 |
二、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的模式构建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主导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
(二)多极互动的整体推进模式 |
三、促进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战略目标 |
(二)战略选择 |
1.阶段性不均衡战略 |
(1)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
(2)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
(3)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
2.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
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研究余论 |
一、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其他地区发展的关系与联系 |
二、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伦理承接与观念创新 |
三、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当前博弈与未来影响 |
(9)一般大气环境多因素作用混凝土中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
1.1.2 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状况 |
1.1.3 混凝土耐久性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混凝土碳化研究现状 |
1.2.2 酸雨侵蚀研究现状 |
1.2.3 承载混凝土中性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2 混凝土中性化机理 |
2.1 酸性物质在混凝土中的扩散传质 |
2.1.1 扩散传质方程 |
2.1.2 扩散传质过程求解 |
2.2 混凝土碳化机理 |
2.2.1 CO_2气体在混凝土中的扩散传质 |
2.2.2 混凝土碳化机理 |
2.3 酸雨侵蚀混凝土中性化机理 |
2.3.1 酸雨在混凝土中的扩散传质 |
2.3.2 酸雨侵蚀混凝土中性化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一般大气环境混凝土多因素耐久性试验内容和方法 |
3.1 一般大气环境混凝土多因素耐久性试验内容 |
3.1.1 耐久性因素选取原则 |
3.1.2 试验内容 |
3.1.3 需解决的问题 |
3.2 酸雨侵蚀试验的试验室模拟 |
3.2.1 我国酸雨成分的调查与分析 |
3.2.2 模拟酸雨溶液的配置 |
3.2.3 实验室酸雨侵蚀制度的设计 |
3.3 加载装置的选取 |
3.3.1 根据杠杆原理设计的荷载构架 |
3.3.2 根据虎克定律利用弹簧加载 |
3.3.3 拉杆加载系统 |
3.4 试验设备 |
3.5 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 |
3.5.1 原材料 |
3.5.2 混凝土配合比和抗压强度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4.1.1 试验目的 |
4.1.2 碳化试验考察因素及试件分组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步骤 |
4.2.2 碳化深度的测试方法 |
4.3 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试验结果 |
4.3.1 混凝土试件各面碳化深度测试结果 |
4.3.2 角区混凝土二维碳化深度测试结果 |
4.4 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试验结果分析 |
4.4.1 水胶比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
4.4.2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
4.4.3 浇筑面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
4.4.4 钢筋存在对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
4.4.5 CO_2二维扩散对角区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粉煤灰混凝土酸雨侵蚀试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5.1.1 试验目的 |
5.1.2 酸雨侵蚀试验考察因素及试件分组 |
5.2 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5.2.1 试验步骤 |
5.2.2 混凝土酸雨侵蚀评价指标 |
5.3 粉煤灰混凝土酸雨侵蚀规律研究 |
5.3.1 酸雨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外观侵蚀分析 |
5.3.2 酸雨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质量变化规律 |
5.3.3 酸雨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5.3.4 酸雨侵蚀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规律 |
5.3.5 粉煤灰混凝土在模拟酸雨溶液中的反应速度分析 |
5.3.6 最不利酸雨腐蚀环境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退化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
6.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6.1.1 试验目的 |
6.1.2 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试验内容及试件分组 |
6.1.3 试验方法 |
6.2 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混凝土质量变化规律 |
6.3 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6.4 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混凝土中性化规律研究 |
6.4.1 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试验混凝土中性化试验结果 |
6.4.2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的影响 |
6.4.3 不同试验模式下混凝土中性化规律 |
6.4.4 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耦合程度分析 |
6.5 混凝土酸雨侵蚀和碳化共同作用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承载混凝土中性化规律研究 |
7.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7.1.1 试验目的 |
7.1.2 承载混凝土中性化试验考察因素及试件分组 |
7.2 试验方法 |
7.2.1 弯曲荷载的施加和控制 |
7.2.2 中性化深度的测量方法 |
7.3 承载混凝土碳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7.3.1 承载普通混凝土碳化规律研究 |
7.3.2 承载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规律研究 |
7.3.3 粉煤灰掺量对承载混凝土碳化规律的影响 |
7.4 承载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7.4.1 弯曲荷载对承载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规律的影响 |
7.4.2 粉煤灰掺量对承载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规律的影响 |
7.4.3 承载粉煤灰混凝土酸雨侵蚀中性化规律研究 |
7.5 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下承载混凝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7.5.1 弯曲荷载对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混凝土中性化的影响 |
7.5.2 承载混凝土在酸雨和碳化共同作用下耦合程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8.1 影响粉煤灰混凝土碳化的因素 |
8.1.1 材料因素 |
8.1.2 环境因素 |
8.1.3 施工因素 |
8.2 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理论模型 |
8.2.1 理论模型的基本假定 |
8.2.2 理论模型的提出 |
8.3 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模型参数的确定 |
8.3.1 模型参数m_0的确定 |
8.3.2 模型参数D_e的确定 |
8.3.3 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模型 |
8.4 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模型的验证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9 一般大气环境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预测模型 |
9.1 酸雨侵蚀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模型的提出及其验证 |
9.1.1 酸雨侵蚀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理论模型的提出 |
9.1.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9.1.3 酸雨侵蚀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模型验证 |
9.2 一般大气环境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模型的提出及其验证 |
9.2.1 一般大气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模型的提出 |
9.2.2 一般大气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模型验证 |
9.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10.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10.3 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 |
(10)黄土区大气沉降及其化学成分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气氮沉降 |
1.1.1 氮沉降与生态系统氮饱和 |
1.1.2 氮沉降与土壤酸化 |
1.1.3 氮沉降与土壤有机氮矿化 |
1.1.4 氮沉降与土壤硝化作用 |
1.1.5 氮沉降与硝酸盐的淋溶 |
1.1.6 氮沉降与土壤氮气体损失 |
1.1.7 氮沉降与生物多样性 |
1.1.8 氮沉降与生态系统碳累积 |
1.1.9 氮沉降与土壤生物 |
1.1.10 氮沉降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 |
1.1.11 氮沉降增加与CO_2 浓度升高和O_3 浓度变化的协同效应 |
1.1.12 氮沉降与森林营养失调 |
1.1.13 氮沉降与森林胁迫 |
1.1.14 小结 |
1.2 大气酸沉降 |
1.2.1 酸雨的量化 |
1.2.2 酸雨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1.2.3 我国酸沉降现状 |
1.2.4 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危害 |
1.2.5 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和危害 |
1.2.6 酸雨对土壤的影响和危害 |
1.2.7 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危害 |
1.2.8 酸雨对建筑物和材料的影响和危害 |
1.2.9 小结 |
1.3 大气降尘 |
1.3.1 大气降尘的环境指示意义 |
1.3.2 国内外监测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地点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点 |
2.2 大气氮沉降监测仪 |
2.3 样品收集 |
2.4 样品的测定与分析 |
第三章 黄土区降水降尘输入农田土壤中的氮素评估 |
3.1 结果与讨论 |
3.1.1 杨凌地区降雨及N 沉降通量 |
3.1.2 杨凌地区N 沉降中各形态N 素 |
3.1.3 洛川地区2006 年6 月至2007 年5 月降雨量及总N 沉降量 |
3.1.4 杨凌地区2006 年N 湿沉降月动态变化 |
3.1.5 洛川地区2006 年6 月至2007 年5 月N 湿沉降月动态变化 |
3.1.6 杨凌地区2006 年N 降尘月动态变化 |
3.1.7 洛川地区2006 年6 月至2007 年5 月N 降尘月动态变化 |
3.2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区大气酸沉降及降水的成分特征分析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降水pH 值及酸雨年内变化 |
4.1.2 降水化学成分及年内变化 |
4.1.3 降水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4.2 小结 |
第五章 黄土区降尘及其元素成分特征分析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大气降尘量及年内变化 |
5.1.2 降尘中可溶性营养成分 |
5.1.3 降水降尘输入可溶性Fe~(2+)、Zn~(2+)的量 |
5.1.4 降水降尘输入生态系统有效性N、P、K 总量分析 |
5.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点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都匀市区酸雨现状及成因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2]基于GIS技术的彭州市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D]. 徐曼.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中国典型富煤区地表氟与酸污染现状与成因[D]. 洪秀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4]新《环保法》下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研究[D]. 田熠. 贵州民族大学, 2017(10)
- [5]典型酸雨城市降水、降尘中阴阳离子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J]. 程佳惠,李金娟,孙广权,张维,张燕美.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6)
- [6]贵州典型酸雨城市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特征[J]. 赵晓韵,李金娟,孙哲,王红宇,刘文冬,袁旭. 地球与环境, 2014(03)
- [7]附面层效应对混凝土抗硫酸侵蚀性能的影响[D]. 王彤.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8]西南山地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J]. 杨军昌,常岚.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2(00)
- [9]一般大气环境多因素作用混凝土中性化性能研究[D]. 牛建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10)
- [10]黄土区大气沉降及其化学成分监测[D]. 王志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