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家族禁忌习俗的医学文化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雷欢[1](2021)在《渝东南酉水流域岭村多元医疗体系的医学人类学研究》文中指出
陈源[2](2021)在《湘西州土家族风俗习惯法律保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袁昌曲[3](2018)在《近四十年来国内少数民族饮食史研究概述》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少数民族饮食史研究,经历了兴起(19801990年)、发展(19902000年)、繁荣(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少数民族饮食史研究主要从整体、区域和微观三个层次不断深化,但总体而言,还需在通史性着作、区域比较研究等不同层面深入开拓研究。
尹春芬[4](2016)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从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已初步显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低。在新常态下,为了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步伐和可持续发展,特色村寨必须在继续加强物质投入的基础上,用长期的、发展的战略性眼光来重视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促进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有效、高效、持续转化,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是将人力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根据当前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绩效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湖北省利川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实证研究目标,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的现状,系统梳理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少数民族人才开发、培养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加快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决策、“文化+”开发模式、开发路径和具体措施,期待通过研究能对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人才的健康成长,对推动特色村寨建设、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构建了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是连接与融合,是架接与再造,是文化与其它行业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性的所有部分;“文化”就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这一模式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劳动者在教育或培训中以学习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掌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的内在结构与精神实质,在工作中充分开发、利用民族优秀文化,并融合发展到其它行业或企业中,从而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核心软实力即人才优势。此模式构建的基本目的是以增强人才竞争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具体目标,以提高全体村民文化素质为基本目标,以提高特色村寨文化内涵为战略目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终极目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把文化提升到核心的、第一的、首要的地位上来。为了充分利用特色村寨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顺利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文化资源为中心来配置各种资源要素,这样才能激发特色村寨的各种文化要素,体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就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开发模式进行了个案分析。新河村以茶叶产业为基础,与山民歌、坝漆相融合,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张高寨以自然人文景观为基础,结合传统节日文化,以土家族文化作产业延伸进行村寨的旅游开发,这是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比较典型的文化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借鉴意义。对于新河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支柱产业”开发提出了民族文化本位战略、多种途径灵活结合、以特色产业为主导、重视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扶持“草根人才”开发等。对张高寨的人力资源“文化+特色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处理好传统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街接问题以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建立特色文化人才评价体系辅以“文化+内部要素”开发”;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并集中开发重点项目等。非遗传承人作为活的文化,作为人的文化资本的最鲜明的代表,同时,这也是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内部要素”开发模式的典型代表。非遗传承人可能是村寨的核心或独特村民,可能是建设企业的核心员工或独特员工,对于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及创造品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期望通过对这一类特定人力资源的开发的思考,抛砖引玉,触发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思路。
刘尧峰[5](2015)在《土家族武术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家族是一个天性韧勇、骁勇善战,拥有浓烈尚武精神的山地民族,长期以来一直生活于我国中部湘鄂渝黔边接壤地区。在严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磨砺下,土家族人民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本文以历史学研究为基础,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以及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考察、个案研究以及归纳演绎等具体研究方法。纵向寻绎了土家族先民尚武的历史记忆,并论证了其崇武尚勇民族性格形成的社会历史归因;横向解析了土家族本体武术文化的整体风貌及其文化内涵,梳理了土家族民俗民风中的武术文化因子,并对相关武术拳种进行了深度的个案解析。最后,文章分析了社会变迁背景下土家族武术文化不断弱化的现实归因,并提出了其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认为:第一,追根溯源,土家族的主体是由先秦巴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而来的,巴人是土家族的主源,土家是巴人的干流。土家族武术文化作为在土家族内部氤氲而成的一种文化事象,其本身不仅属于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土家族传统文化所不可分割的体系,就其内容体系而言,土家族武术文化又包括本体武术文化和相关武术文化两个部分。第二,土家族的历史是一部盛武的历史,崇武尚勇、贵兵轻死是自巴人到土家一以贯之的民族性格,尚武精神成为其民族生命发展的神经中枢,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手段。早在先秦时期,巴人虎部就曾协助黄帝轩辕逐鹿中原,而武王伐纣和汉王刘邦北定三秦的战争则更加凸显了其民族凌厉的兵锋。及至土司制度时期,为了扞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土家族土兵又慨然应诏,南平倭寇,北拒满骑,彰显了其民族刚烈的武风和赤诚的爱国情怀;历史上的土家族曾拥有昌明的兵器文化,高超的军事武技,成为其民族尚武精神的物质表征和文化缩影;而巴蔓子、秦良玉、彭翼南、田九霄和陈连升等土家族英雄人物,则完美地诠释了土家族武将所具有的马革裹尸信念及其定国安邦的远大志向,成为土家族武术人文精神的生动实录。第三,土家山地民族崇尚武勇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其民族生活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就自然环境来说,土家族长期生活于莽莽苍苍的武陵山区,要想征服和改造自然,在险峻的高山大川中生息繁衍,就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和百折不挠的勇武精神。就社会环境而言,土家族作为偏隅一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始终摆不脱被压迫、受剥削和被征调的命运,其历史是与军事战争相生相伴的,战争的残酷性决定了土家族对尚武精神的极度重视。同时又由于他们长期受到强健彪悍之民风遗俗的熏陶,“野蛮”对他们的性格来说也就是情理当中的事情了。总之,严酷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频繁征战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强健彪悍之民风遗俗等,成为了土家族崇尚武勇民族性格形成的现实归因。第四,受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特质的影响,土家族的图腾信仰、英雄崇拜、神话传说、巫傩祭仪、丧葬习俗、神歌戏曲以及民族舞蹈等民俗文化事象中都深深地纹刻着武术文化的印迹,土家族的民风遗俗为其武术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土家族武术文化作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其民族尚武精神的内核与实质。第五,土家族武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拥有较为宏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就其文化特色而言,土家族武术突出的体现为浓郁的民族性、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的交融性、独特的技击性以及武德的制约性;余门拳和铁木拳是流传于广大土家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两个传统武术拳种,余门拳起源于华佗的五禽戏,铁木拳为元代蒙古英雄铁木真所创。在各自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拳师的不断创新与补益,最终分别形成了这两个技术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理论体系较为完备的土家族优秀武术拳种,二者与土家族其他稀有武术拳械一起,成为了土家族山地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随着社会变迁的不断加剧,由于生存土壤的缺失和代际传承的脆弱无力,在现代体育的强势冲击下,脱胎于军事战争和原始狩猎活动的土家族武术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有鉴于此,土家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保护好其日益萎顿的文化空间,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拓展新的生存空间,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平台。
罗钰坊[6](2013)在《土家族传统妇幼医药知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对兴安村的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妇幼医药知识是在传统背景下,民间大众为对抗疾病、维系健康、繁衍后代而逐渐创造、积累的一套有关妇女和幼儿疾病的认知系统与治疗实践。世代居于崇山峻岭的土家人,根据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创造、总结了一套极具特色的传统妇幼医药知识。土家族传统妇幼医药知识存续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具有巫医结合、注重日常保健和使用药用植物等特色;拥有简便廉验、低副作用、注重服侍的人文关怀等优势。在土家族的历史长河里,传统妇幼医药知识为维系土家族妇女和幼儿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医学人类学中文化解释等理论和后现代反思批判的观点对土家族传统妇幼医药知识及其现代价值进行研究。医学人类学强调疾病的文化建构,认为人们的疾病症状与治疗同其所处的文化及人们赋予文化的意义密切相关。因此,土家人在解释疾病产生原因时兼具自然病因与超自然病因,形成“二元”病因观。在“二元”病因观的指导下形成了相异的妇女、幼儿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自然病因疾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日常保健和对药用植物的利用;超自然病因疾病的防治集中于巫术仪式的使用及对日常禁忌的遵守。这类知识是历代土家人智慧的结晶,有着医药学、生态保护和社会整合等价值。而医药学价值表现得最为突出,包括弥补现代妇幼保健医疗体系的缺陷、满足人们对绿色和自然医疗的需求以及注重人文关怀等。现代科技武装下的现代医疗并非无所不能,其某些不足已日益显露。如对某些妇女和幼儿所患疑难杂症的束手无策、现代妇幼保健医疗体系资源分配不均、医患关系紧张化等。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有责任对现存的医疗体系进行反思。通过对现代医疗体系的解构以建构新的医疗模式。土家族传统妇幼医药知识所具有的优势和价值为人们反思问题、建构新局面提供可能。一方面能有利于我们反思现代医疗的不足,挖掘传统医学的价值,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共生互补的多元医疗模式。
邓海松[7](2010)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对土家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以湖北省建始县土家族文化发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作用于当地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土家族文化正是其中的一支。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对土家族文化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指引和推动作用。笔者经过长时期的调研与思考,对土家族文化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大的框架下,通过对建始县土家族文化产生的土壤、独特结构特点及其传承和发展等分析研究,探寻建始县土家族文化现代化发展规律、特点和途径。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式,剖析建始县土家族族民内心深处的思想动机,诠释土家族文化内容,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发展,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这是研究建始县土家族文化的主要意义。文章共分为五章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介绍了研究意义、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和建始县土家族文化的历史背景,属于理论研究的基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土家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反映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对建始县土家族文化的影响意义。第三部分是以分析土家族文化现代化发展为主要内容,体现党的文化政策对土家族文化的正确引导——发展的外因,指出土家族文化发展具有的基础——发展的内因,内因与外因相互结合所取得的民族文化优秀成果。
谭清华[8](2009)在《当代土家族农村地区婴儿养育方式的变迁研究 ——以鄂西南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文化变迁的一项具体研究,全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揭示出土家族当代农村地区婴儿的养育方式的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和原因,以引起对当地婴儿的养育方式的反思。本文通过对当代土家族农村地区婴儿主要养育方式的变迁的梳理,对当地婴儿养育方式的变迁特点进行归纳,对相关的变迁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当地的婴儿养育方式对其人格、体格、智力等方面会出现的影响提出了试探性的建议,得出了相关的启示,还就相应的养育方式提出了一些思考。文章认为,虽然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导致了土家族广大的农村地区物质文化方面的迅速变迁,但作为生育文化一部分的育儿方式表现之一——婴儿的养育方式的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它作为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生育民俗表现之一,一旦形成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因此尽管现在的人们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大量地使用着现代化的产品,接触了新潮的思想,但由于文化堕距的作用,人们还是在自然而然地或是不由自主或多或少地沿袭着前几代甚至是十几代人的对待婴儿的传统养育方式。人们应该从婴儿一出生就对其实施良好的教育和影响,重视婴儿各方面的养育质量,充分地进行潜能开发。这就要求提高家长的育儿素质,从而为培养健康、活泼、聪明的下一代奠下基础、作好准备,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给婴儿创设更好的成长条件,从而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开拓出一片广阔且美妙的前景。
李然[9](2009)在《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西自古以来便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多族群聚居区,土家族、苗族作为世居此地的主体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文化互动频繁。当代,随着民族识别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湘西的族群结构和族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变迁。本文旨在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运用族群理论和族群关系理论对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文化互动的背景、形式、内容、过程、动因、模式进行描述和分析,探讨土家族、苗族族际间的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为构建湘西和谐民族文化、和谐民族关系、和谐社会提供对策和建议。本文分如下几部分:前言主要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对与本论题相关的族群认同和族群关系理论进行梳理,对本论题及其相关的学术前史进行总结。第一章介绍了湘西概貌,从自然生境、生计方式、经济社会状貌、民族格局等方面探寻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生境和人文环境,展示当代两族文化互动的平台。第二章回溯了土司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史,从而和当代的文化互动与族群关系进行参照对比。在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史的追述中,以改土归流为界,重点从湘西土家族、苗族在全国和湘西族群结构中的地位演变、族群边界变化、族群文化互动三个角度来分析,既展示不同阶段的特点又发现其中的变迁。第三章概括和分析了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的主要形式。从族群通婚,社区中的交往,政治领域的整合,经济交往,文化活动中的共同参与6个方面展示土家族、苗族发生文化互动的条件与场域。第四章分析了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中的文化认同。土家族、苗族的文化认同经历了相互了解、赞扬、借用、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几个阶段。认同与互动的结果使两族文化趋同。导致文化认同增强的原因主要是建国以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推动、民族文化保护政策、市场经济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文化生态共生性的基础、旅游业对土家族、苗族文化的需求、学校教育的普及、人口流动性增强。第五章探讨了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偏见。本章概括了土家族、苗族文化偏见的表现形式。文化偏见集中表现为:双方对优秀文化事象族属性的争夺、对对方部分优势文化的否认、对对方落后文化要素的误读与泛读。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历史遗留下来的族群隔阂、教育水平的差异、资源占有的不均衡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文化偏见。第六章讨论了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族群关系。随着文化的趋同,当代族群边界主要依靠语言、风俗、信仰来维持,同时也有文化边界的再创造。族群边界的变化使得湘西族群关系呈现出族群的法律身份与文化身份的错位、多民族成分家庭的增多、多民族家庭子女民族身份选择的多样化的新格局。第七章通过对湘西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和归纳了我国多民族、多族群聚居区文化互动关系模式。重点分析了汉族在两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中的作用。总结出“共生与和谐”、“竞争与冲突”的多维族群关系模式,并对族群关系从团体多元主义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走向进行展望。结语对构建湘西和谐文化和和谐民族关系进行了思考,反思了当代湘西民族文化同化与多元化的博弈。最后,对湘西和谐社会、和谐族群关系建设提出了从文化互动多样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完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发挥民族精英对族群关系的特殊作用的几点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和文献收集获取资料。在材料的分析中注意主位与客位观点的相结合,进行深描,努力发现蕴含其中的真实意义。本文的价值主要在于:第一,研究领域的拓展。本文是对世居湘西、联合自治地方的两个自治民族间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的研究,是对湘西传统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首先,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两个具体族群间的互动展开研究,发现文化在族群间竞争与合作关系中的作用。其次,引入族群概念,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在资源分享、分配与竞争中的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最后,注重分析汉族、汉文化在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和族际关系中的作用。第三,理论的整合与创新。本文通过湘西独特的族群状况具体的实证研究,完善族群理论,促进族群理论的应用。对中西族群关系理论进行整合,将西方族群关系理论的“中心——边缘”、“权力——冲突”研究模式与我国的族群关系理论的“共生——和谐”研究模式进行整合。
莫代山[10](2008)在《医学人类学与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学人类学在西方发展迅速,自上世纪60年代引入中国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体现在土家族疾病治疗的文化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者不深入、缺乏实地调查等弊端,值得进一步深入。
二、土家族禁忌习俗的医学文化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家族禁忌习俗的医学文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3)近四十年来国内少数民族饮食史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数民族饮食史研究阶段 |
(一) 兴起阶段 (1980~1990年) |
(二) 发展阶段 (1990~2000年) |
(三) 繁荣阶段 (2000年至今) |
1. 以整体为视角, 撰写了一批饮食着述 |
2. 以区域为视角, 产生了一批区域饮食史成果 |
3. 以微观为视角, 涌现了一大批各民族研究成果 |
二、少数民族饮食史研究展望 |
(一) 撰写通史性着作 |
(二) 深化区域比较研究 |
(三) 开拓各民族研究新成果 |
(4)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概况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内容框架 |
四、创新与展望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人力资本 |
(二)人力资源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一)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 |
(二)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
(三)当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
(四)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五)国内的人力资本研究 |
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程 |
(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概状 |
四、文化资本理论 |
五、分析与评价 |
小结 |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之关系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成绩 |
(一)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显着改善 |
(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
(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 |
(四)特色村寨建设模式逐渐形成 |
二、人力资源开发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作用 |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脱贫致富 |
(二)有利于人口数量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 |
(三)有利于村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
(四)人力资源开发是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动力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意义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要求 |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
小结 |
第三章 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概况和问题分析:基于利川市五个村寨的调查 |
一、利川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
(一)利川市概况 |
(二)利川市五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概况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存量状况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
(一)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薄弱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意识不强 |
(三)特色村寨人口大量外流 |
(四)特色村寨各类人才匮乏 |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各级政府统筹力度不够 |
(二)特色村寨人才培训经费不足 |
(三)特色村寨人才培训资源整合不力 |
(四)高等教育专业滞后于特色村寨建设 |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构想 |
一、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 |
(一)客观性原则 |
(二)前瞻性原则 |
(三)动态性规律 |
(四)适度性规律 |
(五)层次性原则 |
二、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开发构想 |
(一)“文化+支柱产业” |
(二)“文化+特色旅游” |
(三)“文化+民居建筑” |
(四)“文化+地方医药” |
(五)“文化+现代科技” |
(六)“文化+内部要素” |
三、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内涵 |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含义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基本要求 |
四、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构建意义 |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构建目标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实施的意义 |
(三)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现实困境 |
小结 |
第五章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认知 |
(一)充分认识人力资源战略地位 |
(二)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
(三)确立人力资源开发重点目标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育对策 |
(一)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开发 |
(二)加强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
(三)加强各类教育主体的统筹协调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统筹 |
(一)完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
(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
(三)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
(四)完善人力资源统筹运行机制 |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
(一)完善政策和法律 |
(二)建设人力资源信息库 |
(三)完善考评机制 |
(四)优化监督机制 |
小结 |
第六章 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个案分析 |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支柱产业”模式的个案研究:以新河村为例 |
(一)新河村的基本情况 |
(二)新河村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三) 新河村的人力资源“文化+支柱产业”开发对策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特色旅游”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张高寨为例 |
(一)张高寨的基本情况 |
(二)张高寨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三)张高寨的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特色旅游”对策研究 |
三、“文化+内部要素”模式实证研究:以利川灯歌传承人为例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述 |
(二)利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遗产传承人的现状及反思 |
(三)非遗传承人人力资源“文化+内部要素”开发 |
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土家族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缘起与依据 |
1.1.1 文化繁荣与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 |
1.1.2 完善土家族传统文化系统研究的需要 |
1.1.3 丰富武术文化理论宝库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1 研究对象 |
1.3.1.2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1.3.3.1 研究重点 |
1.3.3.2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的理论假设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 |
1.5.1 文化人类学理论 |
1.5.2 文化空间理论 |
1.5.3 社会变迁理论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关于武术文化的相关研究 |
1.6.1.1 关于武术文化内涵的研究 |
1.6.1.2 关于武术文化传播的研究 |
1.6.1.3 关于传统武术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
1.6.1.4 关于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 |
1.6.1.5 关于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研究 |
1.6.2 关于土家族文化的相关研究 |
1.6.2.1 有关土家族族源的研究 |
1.6.2.2 有关土家族宗教文化的研究 |
1.6.2.3 有关土家族军事文化的研究 |
1.6.2.4 有关土家族文学艺术的研究 |
1.6.2.5 有关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
1.6.2.6 有关土家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
1.6.3 关于土家族武术文化的相关研究 |
2.土家族武术文化的界定 |
2.1 文化 |
2.2 武术文化 |
2.3 土家族武术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民族寻根——土家族族源及其早期发展 |
3.1 土家族的族源 |
3.1.1 有关土家族族源的学术争鸣 |
3.1.1.1 巴人说 |
3.1.1.2 土着说 |
3.1.1.3 乌蛮说 |
3.1.1.4 多元说 |
3.1.2 土家族族源的确立 |
3.2 土家族的早期发展 |
3.2.1 早期巴人时代 |
3.2.2 封建社会前期 |
3.2.3 封建社会后期 |
3.3 本章小结 |
4.天性韧勇——土家族尚武精神之历史寻绎 |
4.1 以战扬武——土家族尚武精神的历史红线 |
4.1.1 土家先民巴人主要军事活动 |
4.1.1.1 中原逐鹿——巴人武姿跃动 |
4.1.1.2 牧野兴师——巴人兵锋凌厉 |
4.1.1.3 陈仓暗度——巴人勇当先锋 |
4.1.2 死不旋踵,南征北战的明代土兵 |
4.1.2.1 南征倭寇——东南战功称第一 |
4.1.2.2 北拒满骑——血洒浑河忠义嘉 |
4.2 雄兵利器——土家族尚武精神的物质表征 |
4.2.1 先秦巴人的青铜兵器 |
4.2.1.1 巴人青铜兵器的出土 |
4.2.1.2 巴人青铜兵器的种类 |
4.2.2 明代土兵征战兵器 |
4.3 军事武艺——土家族尚武精神的文化缩影 |
4.3.1 先秦巴人军事武艺 |
4.3.2 明代土兵军事武艺 |
4.4 本章小结 |
5.武魂昭昭——征战疆场的土家族武将 |
5.1 割头保土——奇志苦节巴蔓子 |
5.2 志安社稷——巾帼女豪秦良玉 |
5.3 浩气长存——忠烈英雄陈连升 |
5.4 本章小结 |
6.适者生存——土家山地民族崇尚武勇的归因 |
6.1 严酷恶劣之自然环境的磨砺 |
6.1.1 土家族生存的山地自然环境 |
6.1.2 严酷的生存环境锻造出强健之体魄和勇武的个性 |
6.2 兵祸连连之社会环境的砥砺 |
6.2.1 反抗压迫之民族自卫战争 |
6.2.2 抵御外侮之国家正义之战 |
6.3 强健彪悍之民风遗俗的熏陶 |
6.4.本章小结 |
7.巫风武影——土家族民俗民风中武术文化遗存 |
7.1 图腾崇拜——土家族白虎信仰中的武术文化元素 |
7.2 人神对话——土家族巫傩文化中武术文化的另类表达 |
7.3 丧葬习俗——土家族武术独特的文化空间场域 |
7.4 神话传说——土家族英雄崇拜中演绎出的武术文化基因 |
7.5 神歌戏曲——土家族文艺作品中渗透出的武术文化踪迹 |
7.6 舞武同源——土家族民间舞蹈中折射出的武术文化音符 |
7.7 本章小结 |
8.武风烈烈——土家族山地武术文化风貌 |
8.1 土家族武术的发展历程 |
8.1.1 土家族武术的发生 |
8.1.2 土家族武术的发展 |
8.1.2.1 封建社会前期的土家族武术 |
8.1.2.2 封建社会后期的土家族武术 |
8.1.2.3 近现代社会中的土家族武术 |
8.2 土家族武术拳种概览 |
8.3 土家族武术的文化特征 |
8.3.1 浓郁的民族性 |
8.3.2 鲜明的地域性 |
8.3.3 文化的交融性 |
8.3.4 独特的技击性 |
8.3.5 武德的制约性 |
8.4 土家族武术名家人物小传 |
8.5 本章小结 |
9.见微知着——土家族武术典型拳械个案研究 |
9.1 朴实无华的土家余门拳 |
9.1.1 余门拳的源流与传承 |
9.1.2 余门拳的技术体系与文化内涵 |
9.1.2.1 功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9.1.2.2 手型步型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9.1.2.3 手法腿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9.1.2.4 套路运动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9.1.2.5 余门拳技击法则表达的文化内涵 |
9.2 刚猛如铁的土家铁木拳 |
9.2.1 铁木拳的源流与传承 |
9.2.2 铁木拳的技术体系与文化内涵 |
9.2.2.1 礼仪规范及其文化内涵 |
9.2.2.2 功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9.2.2.3 手型步型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9.2.2.4 手法腿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9.2.2.5 套路运动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
9.2.2.6 铁木拳技击法则表达的文化内涵 |
9.3 土家族其他稀有武术拳械 |
9.3.1 土家鸡形拳 |
9.3.1.1 源流探析 |
9.3.1.2 技术体系及风格 |
9.3.2 蛮刀藤牌 |
9.3.2.1 源流探析 |
9.3.2.2 技术体系及风格 |
9.3.3 燕尾斧 |
9.3.3.1 起源探析 |
9.3.3.2 技术体系及风格 |
9.3.4 宫天梳 |
9.3.4.1 源流探析 |
9.3.4.2 技术体系及风格 |
9.3.5 烟斗杆子 |
9.3.5.1 源流探析 |
9.3.5.2 技术体系及风格 |
9.3.6 八角拐 |
9.3.6.1 源流探析 |
9.3.6.2 技术体系及风格 |
9.4 本章小结 |
10.社会变迁背景下土家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10.1 社会变迁背景下土家族武术文化的生态危机 |
10.1.1 生存土壤的不断缺失 |
10.1.2 代际传承的脆弱无力 |
10.1.3 现代体育的强劲冲击 |
10.2 土家族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10.2.1 保护土家族武术的文化空间 |
10.2.2 拓展土家族武术的生存空间 |
10.2.2.1 土家族武术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空间 |
10.2.2.2 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空间 |
10.2.2.3 依托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
10.2.2.4 开拓全民健身与公共服务体系的空间 |
10.3 本章小结 |
11.结论与研究展望 |
11.1 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12.参考文献 |
13.致谢 |
14.附录 |
14.1 学习经历 |
14.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6)土家族传统妇幼医药知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对兴安村的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传统妇幼医药知识研究 |
(二)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的研究 |
(三)土家族传统妇幼医药知识的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借鉴的理论及关键概念的解释 |
(一)借鉴的理论 |
(二)关键概念的解释 |
五、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七、田野点与调查简况 |
(一)兴安村简介 |
(二)田野调查简况 |
第一章 土家族对妇幼疾病产生原因的解释 |
一、自然病因观 |
(一)瘟气所侵 |
(二)个人体质 |
(三)与生活相关的外部因素 |
(四)情感因素 |
二、超自然病因观 |
第二章 土家族妇女保健与妇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一、妇女各个生理周期的保健 |
(一)经期保健 |
(二)孕育期保健 |
(三)产褥期保健 |
(四)绝经期保健 |
二、妇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一)土家族妇女疾病的诊断方法 |
(二)土家族妇女疾病的治疗方法 |
第三章 土家族育儿知识与幼儿疾病诊断和治疗 |
一、土家族的育儿知识 |
(一)育儿习俗中的人生礼仪 |
(二)日常禁忌 |
(三)儿童饮食与食疗 |
二、土家族幼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一)土家族幼儿疾病的诊断方法 |
(二)土家族幼儿疾病的治疗方法 |
第四章 土家族传统妇幼医药知识的现代价值 |
一、医药学价值 |
(一)弥补现代妇幼保健医疗知识系统 |
(二)满足人们对“绿色”、“自然”疗法的需求 |
(三)注重人文关怀 |
二、社会整合价值 |
三、生态保护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语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附录 C: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7)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对土家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以湖北省建始县土家族文化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对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意义 |
1.1 选题原因及其研究意义 |
1.2 理论概念 |
1.3 研究综述 |
1.3.1 民族文化政策研究综述 |
1.3.2 土家族文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主体内容和基本特点 |
2.1 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主体内容 |
2.1.1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
2.1.2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2.1.3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
2.1.4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2.2 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基本特点 |
2.2.1 纵向挖掘、梳理继承 |
2.2.2 横向发展、扶持优秀 |
2.2.3 政策引导、法律保护 |
2.2.4 政府主导、民族自治 |
第3章 建始县土家族文化产生的环境、表现载体和发展特点 |
3.1 建始县土家族文化产生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
3.1.1 建始县地理环境 |
3.1.2 建始县人文环境 |
3.2 建始县土家族文化的种类和表现载体 |
3.2.1 土家族文化的主要种类 |
3.2.2 土家族文化主要表现载体 |
3.3 建始县土家族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
3.3.1 群体观念,“和”“公”为主 |
3.3.2 向心观念、“孝”“忠”为重 |
3.3.3 中庸之道、乡民稳定 |
第4章 建始县土家族文化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价值取向 |
4.1 挖掘、发展——土家族音乐、舞蹈、戏剧多姿多彩 |
4.1.1 土家族音乐 |
4.1.2 土家族舞蹈 |
4.1.3 土家族戏剧 |
4.2 传承、创新——土家族信仰、节俗、建筑焕发时代生命 |
4.2.1 土家族信仰 |
4.2.2 土家族节俗 |
4.2.3 土家族建筑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对土家族文化发展的主要作用 |
5.1 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原则性促进了建始县土家族文化的多样性 |
5.1.1 土家族文化的自身发展 |
5.1.2 土家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消化 |
5.1.3 土家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
5.2 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发展性推动了建始县土家族文化的现代化 |
5.2.1 土家族文化的现实性分析 |
5.2.2 土家族文化现代化的基础 |
5.2.3 土家族文化现代化的趋势 |
5.3 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的先进性引领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
5.3.1 导向——从传承到创新 |
5.3.2 激励——从固守到发展 |
5.3.3 辐射——从本土到走出去 |
5.3.4 提升——从生活性到思想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当代土家族农村地区婴儿养育方式的变迁研究 ——以鄂西南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问题的学术前史 |
(一) 国内与生育有关的研究 |
(二) 土家族生育文化研究 |
三、本文的主旨、结构与创新 |
四、所用基本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基本理论与观点 |
(二) 主要的研究方法 |
五、调查情况 |
(一) 调查对象的选定 |
(二) 调查地现状的基本情况 |
六、相关问题说明 |
(一) 基本概念的厘定 |
(二) 时间的界定 |
(三) 关于文中地点的说明 |
第一章 当代婴儿养育方式的变迁 |
一、妇女孕前保健观念的变化和孕期禁忌 |
二、产后“坐月子”风俗习惯的变迁 |
(一) 时间上的变化 |
(二) 饮食上的变化 |
(三) 产妇自身清洁卫生情况的变化 |
(四) 产妇受照顾情况的变化 |
三、婴儿养育方式的变迁 |
(一) 诞生地点和方式的变迁 |
(二) 新生儿的护理习俗的变迁 |
(三) 满月至周岁期养育方式的变迁 |
第二章 婴儿养育方式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 |
一、当地婴儿养育方式变迁的特点 |
(一) 人们对生育观念在认识上渐向科学转变 |
(二) 对待婴儿的养育方式由粗放式渐向精细化过渡 |
二、婴儿养育方式变迁原因的分析 |
(一) 外在原因 |
(二) 内在原因 |
第三章 养育方式对婴儿成长的影响 |
一、养育方式对婴儿的影响 |
(一) 对婴儿人格形成的影响 |
(二) 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
(三) 对婴儿的智力开发方面的影响 |
二、对婴儿抚养方式方面的相关建议 |
(一) 对婴儿良好人格形成的抚养方式的建议 |
(二) 关于婴儿良好体格形成方面的建议 |
(三) 有关婴儿智力开发方面的建议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访谈对象大致资料(按访谈顺序排列) |
附录B 婴儿养育方式变迁研究调查提纲 |
附录C 婴儿养育方式调查问卷表 |
附录D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论题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主旨、内容及创新 |
第一章 湘西概貌 |
第一节 自然生境 |
第二节 生计方式 |
第三节 经济社会状貌 |
第四节 民族人口及分布格局 |
第二章 土司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概要 |
第一节 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 |
一、土司时期土家族苗族在族群结构中的地位 |
二、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的交往互动 |
三、土司时期土家族苗族族群边界的变化 |
第二节 改土归流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 |
一、改土归流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湘西土家族苗族在族群结构中地位演变 |
二、改土归流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边界的变化 |
三、改土归流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湘西土家族、苗族之间的文化互动 |
第三章 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 |
第一节 两族通婚 |
一、通婚的基本情况 |
二、族际通婚的基本分析 |
三、政府政策 |
四、公众态度 |
五、族际通婚中的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两族非正式组织的相互进入:社区中的社会交往 |
一、居住情况 |
二、同校情况 |
三、工作交往 |
四、消费格局 |
五、娱乐活动中的交往 |
六、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中的交往:莲花庵、土地堂与天王庙 |
七、个人自发的社会交往:社交网络 |
第三节 政治领域的整合 |
一、土家族与苗族联合自治 |
二、两族干部交流 |
第四节 两族经济交往 |
一、农业生产中的互助与学习 |
二、墟场中的交易 |
三、新型产业中的合作 |
第五节 文化活动中的共同参与 |
一、共同参与民族节日:土苗同乐 |
二、两族文艺节目同台献艺:土风苗韵 |
第四章 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认同 |
第一节 两族文化认同 |
一、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
二、对对方文化的赞扬 |
三、对对方文化的借用 |
四、对自身文化不足的认识 |
第二节 两族文化的趋同 |
一、生产、生活习俗趋同 |
二、信仰文化中相同要素的增多 |
三、语言的一致化趋向 |
四、基层社会组织的一致化 |
五、苗族土家化与土家族苗化 |
第三节 两族文化认同增强的原因 |
一、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作用 |
二、民族文化保护政策 |
三、市场经济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
四、文化生态的共生性的影响 |
五、旅游业发展对土家族、苗族文化的需求 |
六、学校教育的普及 |
七、人口流动性增强 |
第五章 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偏见 |
第一节 苗族、土家族彼此文化偏见的表现 |
一、偏见及其特征 |
二、苗族、土家族彼此文化偏见的表现 |
第二节 文化偏见的中心 |
一、优秀文化事象的族属性争夺 |
二、对对方部分优势文化的否认 |
三、对对方落后文化要素的误读与泛读 |
第三节 文化偏见的原因 |
一、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
二、历史留下的民族隔阂 |
三、教育水平差异 |
四、政治资源占有不均衡 |
第六章 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 |
第一节 族群边界变化 |
一、语言 |
二、风俗 |
三、信仰 |
四、当代族群文化边界的再创造 |
第二节 族群关系新格局 |
一、族群的法律身份与文化身份的错位 |
二、多民族成份家庭的增加 |
三、多民族家庭子女民族成份选择的多样化 |
第七章 多民族社区族群文化互动关系模式 |
第一节 汉文化在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中的作用 |
一、汉文化的传播与两族对汉文化的借用 |
二、汉文化在两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多维的族群关系模式 |
一、共生与和谐 |
二、竞争与冲突 |
三、族群关系走向:从“团体多元主义”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结语 对构建湘西和谐文化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
第一节 反思:同化与多元化的博弈 |
一、土家族苗族族群文化的同化趋势 |
二、土家族苗族对湘西文化多元的维持 |
三、土家族苗族文化借用汉文化自觉进行文化改造 |
第二节 对策 |
一、文化互动方式多样化 |
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
三、完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 |
四、发挥民族精英对族群关系的特殊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医学人类学与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西方医学人类学轨迹 |
2 医学人类学在中国 |
3 土家族疾病及其处置知识的文化研究 |
四、土家族禁忌习俗的医学文化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渝东南酉水流域岭村多元医疗体系的医学人类学研究[D]. 雷欢. 西南大学, 2021
- [2]湘西州土家族风俗习惯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 陈源. 吉首大学, 2021
- [3]近四十年来国内少数民族饮食史研究概述[J]. 袁昌曲.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4]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D]. 尹春芬.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4)
- [5]土家族武术文化研究[D]. 刘尧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15(05)
- [6]土家族传统妇幼医药知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对兴安村的人类学考察[D]. 罗钰坊. 中南民族大学, 2013(05)
- [7]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对土家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以湖北省建始县土家族文化发展为例[D]. 邓海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2)
- [8]当代土家族农村地区婴儿养育方式的变迁研究 ——以鄂西南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村为例[D]. 谭清华. 中南民族大学, 2009(S2)
- [9]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D]. 李然. 中央民族大学, 2009(12)
- [10]医学人类学与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文化研究[J]. 莫代山.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