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商人捐资兴学的方式及其办学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唐凯艳[1](2019)在《近代鄞东潘火桥蔡氏家族慈善公益事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鄞东潘火桥蔡氏家族原先过着耕读传家的生活。进入近代以来,其族人陆续赴上海经商闯荡。在实业方面,蔡氏族人参与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宁波纬成织布局、蔡同德堂、蔡仁茂玻璃洋铁铺、惇叙银行的投资建设,在棉纺织业、国药业、玻璃业、金融业等新式行业中均获得了不俗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增。蔡氏家族逐渐转型成为颇具代表性的近代商业家族。同众多宁波帮的发展轨迹相似,蔡氏家族经商致富后不忘桑梓,积极造福乡里,所行善举包括水利建设、社会救助、文教事业等方面。考虑到族内子弟甚繁,蔡筠历时10年修建占地2102亩的蔡氏树德堂义庄,用以赡养族内鳏寡孤独。为保证同族、异性贫寒子弟可以顺利入学,蔡筠修建敦本、星荫义塾。蔡筠的善举为潘火桥蔡氏家族成为“甬水名宗”奠定了基础。其后代继承蔡筠美德,亦继续行善。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蔡氏家族捐助灵桥重修、它山堰水利的治理,参与义赈,创办蔡氏旅沪同宗会帮助贫苦族人,捐助友人出国游学等等。慈善教育事业是蔡氏家族参与的另一项重要事业。自蔡筠在树德堂义庄内设敦本义塾,免费支持族内子弟入读初小,后辈出资改良扩建敦本小学、星荫小学,建立星荫幼稚园,发起成立效实中学、大公职业学校,有力地振兴了地方教育事业。蔡氏家族热衷慈善公益事业的原因,既有身处宁波独特地理位置、时代潮流、近代格局变乱的影响,也承袭于从小受到的行善传统、个人信仰熏陶等因素,是社会历史背景和家族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慈善公益活动提高了家族在当地社会的地位和名望,对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地方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考察蔡氏家族建立的慈善公益事业,对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区少铨(Au Siu chuan)[2](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刘磊,李慧娟[3](2019)在《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商人办学活动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地区几乎完全是在日俄两大帝国的控制之下发展的,商人办学受到日俄控制,举步维艰,夹缝中努力拼搏,取得了可喜的业绩。正是由于他们的坚守,东北地区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进一步的发展,故有必要对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商人的办学活动、办学特色、东北商人办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等进行梳理与探究。
王韶华[4](2018)在《民国时期《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我国教育发展迅速,然而也面临诸多难题,其中之一为教育经费缺乏。为缓解经费困难,教育部颁布《捐资兴学褒奖条例》,鼓励慈善之士捐资兴学。《捐资兴学褒奖条例》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推动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块。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捐资兴学褒奖条例》颁布的背景和历史演变,以及基本类型。该条例颁布的成因与清末办学相似,为经费缺乏,所以民国成立之后颁布条例鼓励捐资。不少省份为配合中央政府,颁布地方《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第二部分为《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的内容。有褒奖对象、褒奖形式、褒奖程序等。褒奖对象分个人褒奖和团体褒奖。褒奖方式有三种,一为金、银质奖章,二为省政府或者中央颁发的奖状,三为匾额褒奖。根据捐资人群和地域差别,中央政府形成了教育部、华侨委员会以及蒙藏委员会三个管理机构管理褒奖事宜。第三部分为《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的特点。条例根据捐资主体设置相应的机关,显示捐资主体范围广、褒奖机关多的特点。政府授予的奖项标准详尽,层次分明,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第四部分为《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的成效,即捐资数额的统计,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统计数据。根据民国时期编撰的《教育年鉴》,从1912-1949年间,除中日战争初期外,社会各界捐资数额持续增长。
王少辉[5](2017)在《以国立求生存:私立成华大学研究(1945—1952)》文中研究表明清末国人以与西方进行"学战"为目的,倡设私立大学。以后见之明观之,私立大学最终"不行于吾国",其"何以不行于吾国"由此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国人自办私立大学,往往自命负有某种教育或社会理想,在民国时期也曾一度居半壁江山之地位。随着国民政府国家教育文化预算的建立,国立大学纷纷实现"国款办国学",完成"再国立化"。私立大学因为缺乏相对稳定的财源,相形之下,在师资、设备等方面逐渐处于劣势。社会上亦形成歆羡"国立"的心理。抗战前后,"请改国立"成为部分私立大学的一种生存策略。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抗战胜利后"永久留川",易名"成华",私立成华大学由此立校。学生以此为契机发动风潮,请求政府接办,理性地追逐"国家"名号背后蕴含的实利。国民政府受限于财政能力无法因应私立大学的请求,学生"以国立求生存"的诉求暂时潜伏。私立成华大学由四川地方实力人物掌控,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地域性"色彩,远离中央政权,只得依托地方办学。川籍校董利用其在军政商各界编织的社会网络,为学校筹措办学资金。但以此种方式募集的经费或是建立在私人关系上的人情往来,或带有较强的功利目的,且以一次性、随机性捐赠为主,远无法满足私立大学持续性的运转需要。校董们不仅身兼数职,且领有多校董事头衔,故不能专责于学校事务。国共内战爆发、地方财政恶化、持续恶性的通货膨胀、公众淡薄的公益意识、成华大学本身办学成绩不彰等内外因素相互交织,边缘私立大学渐步入过分依赖学费办学的生存困局,办学定位亦随之迷失。私立大学依靠社会资源办学,远离政治喧嚣,本应处于国家权力系统的边缘地带。但川省地方实力派与地方党团势力发生抵牾,私立成华大学身处其间,校园空间亦随之成为政治角逐的场域。学校本身的生存危机成为政治动员的一大法宝,"请改国立"风潮再起,学潮与政潮相互激荡,大学难以"独善其身",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共建政后,私立成华大学在大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体制、招生、毕业生就业等多个方面,受到新政权的监管与改造;学校自身也积极迎合政府需要突出其以财经系科为重点的办学特色,进而不断获得西南文教部的经费补助,向死而生的过程中呈现出些许生气,"名实"亦发生错位,最终以"公立化"作结。西方私立大学因政治与宗教的二元格局、社会自治的传统与机制,得以始终保有独立性与自治性,并维持充足的生存空间。近代中国社会却在"国进民退"中无力抵御国家权力的下移,且未能建立起公众持续捐款、学校吸取社会资源再回馈社会的良性循环与制度性机制。身处其间的私立大学不得不向国家政权靠拢,"以国立求生存"。
田谧[6](2017)在《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文中指出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商业总体上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商业教育更是被排除在正统的学校教育之外,只能以家庭教育和学徒制形式得以延续并缓慢发展。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小农经济遭到破坏,近代工商业出现并逐步受到重视,学校商业教育才在中国出现并发展起来,并最终纳入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之内。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成型阶段、制度确立阶段以及进一步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都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从横向看,社会政治变革、近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政府的商业政策,都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从纵向看,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从萌生以后,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在办学层次、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等诸方面不断完善和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为对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发展商务”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在缺乏近代商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商业知识教育杂糅于外语教学内容中,洋务学堂、教会学校中的商务英语教学成为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嚆矢。其中,张之洞在自强学堂中开展的商业教育活动是洋务派进行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典型案例。甲午战争结束,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并提出“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和“恤商惠工”的新型观念,催生了正规的高等商业教育机构的崛起。这一时期在南京建立的江南储才学堂所进行的商业教育活动,从教学层次与科目等方面来说,已具备诸多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特征,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逐步成型。维新运动失败以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再次启动全面改革,开始“新政”。“新政”期间清廷不仅通过建立近代商业行政管理体制,制定各种保护商业发展的法律规程,鼓励成立各种商会组织等手段促进“重商政策”的落实,还在壬寅癸卯学制中确立了商业教育体系,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制度的确立。民国成立以后,国体政体的变更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及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近代性的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使高等商业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经过民国初期在实业教育变革带动下的初步改革,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实施,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彻底实现了制度的现代化,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工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府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到抗战前,高等商业教育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教学质量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梳理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高等商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具有制度化不断增强、借鉴性和本土性同时并存、受商业政策与商业发展状况影响明显等特点。其成就主要表现在逐步形成了完整教育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同时也存在办学经费的匮乏、区域发展不均衡等明显的局限。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办好高等商业教育,必须坚持办学特色、鼓励民间投资办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国家要制定政策鼓励商业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等商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闫瑞兴[7](2016)在《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艰难道路中,乡绅是极其重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本研究主要从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的背景、历程、个案、启示四个方面来论述乡绅牛友兰在兴县的办学活动。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外相关研究、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五个方面。第二章从兴县乡绅办学的源流和原因进行考察,认为"提升社会地位"、"实现教育救国"是推动乡绅办学的外部因素。"物质基础优势"、"政府政策支持"是激发乡绅办学的内发力量。第三章通过对乡绅牛友兰的个人成长历程及主要办学活动,即北坡二高和兴县中学的创办描述了乡绅牛友兰在兴县参与办学的具体情况,展示了乡绅牛友兰在兴县乃至整个山西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基于乡绅牛友兰创办的兴县中学在兴县教育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因此选取兴县中学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从"经费来源"、"师资选聘"、"课程设置"、"学生培养"四方面对兴县中学进行具体考察。第五章是启示部分,以乡绅牛友兰创办兴县中学为依托,对乡绅办学的当代启示进行深入的审视,并试图通过对兴县中学在办学过程中"经费"、"师资"、"课程"、"学生"四个方面的状况进行分析,来揭示乡绅办学对社会办学的启示。通过对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的系统考察分析,不但使今人了解乡绅在办学过程中的曲折变化,认识民国时期对新式教育的认知态度,而且有利于我们借鉴民国时期乡绅办学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办学中去,为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张敏[8](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在研究鲁商的诸多着作中,还没有一本完整的关于鲁商教育的着作,受清末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鲁商的教育活动也很活跃。清末民国时期的鲁商受不同教育传统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受教育水平,但基本上都接受过教育,大部分是弃儒从贾者,也有的已经受到新文化的洗礼,开始接受新式西学教育。致富后的鲁商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对子女、对职工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在家庭教育方面,注重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播和传统宗祠、族谱的教育实效,重视家风建设。在职工的教育方面则注重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商业技能和商业道德,对学徒制也有所发展和创新,体现了鲁商职业教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清末民国时期鲁商进行了一系列的办学活动,或创立义学,或为书院捐资,或集资创办学校,究其原因,有着时代动因也有商人与教育发生关联的内在力量,既有救亡图存时代的推动,又有出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鲁商的一系列办学活动,不仅为自已经营的商号或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关心教育事业的风气。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办学形式有商会办学、会馆办学、多元化的教育捐助办学。办学活动有着办学的宗族性、教育办学方式的多样性、办学的地域性等特色。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职工培训活动和教育活动,本论文特别选取了东亚公司作为个案研究。从《东亚声》、《东亚铭》、《东亚精神》、《方舟》等方面进行分析。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教育活动具有着不可抹杀的积极意义,在职业技能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家庭教育、地方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看到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活动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局限性,譬如着力培养的是封建人才,其过重的义气之风已不适合扩大商业和生产规模的需求。
宋文博[9](2014)在《上海市政府对私立普通中小学校管理研究(192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立学校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上海作为我国最早开埠通商口岸,也是近代以来全国最大的商贸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市私立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无论数量还是规模,在上海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都占有主导地位,且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上海私立普通中小学校快速发展,一方面使更多的学龄儿童接受教育,弥补了公立学校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导致私立学校办学比较混乱,质量参差不齐。很多私立学校受利益驱使,盲目扩大规模,办理比较腐败;大部分私立学校都存在办学经费缺乏、教学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成绩较差等问题;此外在上海众多私立中小学校中申请立案学校较少,且部分私立学校位于租界境内,上海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办理秩序比较混乱。这就迫切需要上海市政府对上海市私立普通中小学校进行整顿,从而进一步规范私立学校办学。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后,上海特别市教育局即着手调查全市私立中小学校,并开始进行整顿。1927~1937年间上海市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程,从规范私立学校校董会的设立到严令私立学校申请立案,从补助私立学校到协助提高教学质量,从指导私立学校教学到严格规范教职员任免和考核,从鼓励兴办私立学校到指导私立学校毕业生升学和就业,规程涵盖了私立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在上海市政府对私立普通中小学校严格监督管理下,私立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更加规范、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学校经营状况也获得极大改善、学生构成更加多源、经费种类和来源更趋多样。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了解那一时期上海市私立普通中小学校发展盛况,以及给整个上海市民精神风貌带来积极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1927~1937年间在上海市政府管理下上海市私立普通中小学校发展概貌,并就当时上海市政府出台一系列管理措施以及在政府管理下私立学校如何从完善自我、规范办学以及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等问题作一些探讨,从而为目前我国民办学校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一点启示和借鉴。
何志军[10](2014)在《江西近代私立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人与外国教会的共同努力下,江西近代私立教育兴起并不断发展。受近代中国社会大背景以及江西地域因素影响,其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主要经历了清末的初步创立、民国初年的迅速发展、国民政府时期的整顿发展及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衰落消亡五个阶段,每一时期又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江西近代私立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极力鼓励民间兴学,在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规范管理的同时,又给予扶持奖惩力度。受此影响,学校自身则通过开拓经费来源渠道、构建管理体系、完善师资力量和创建特色文化等措施获得较大发展,一批优秀的私立学校脱颖而出。纵观江西近代私立教育整体发展,取得了较大发展成就,但其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政府的不当作为、整体办学层次较低、地域分布不均、学校经费来源不足、教学环境差等问题。私立教育作为江西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弥补公立教育的不足。其发展不仅扩大了近代江西教育规模、深化了近代教育变革、完善了近代教育体系,推动江西社会的近代化。同时其经验教训为当今江西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从政府层面来看,应该依法规范管理,加大扶持力度;从学校自身讲,必须拓宽资金来源,打造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健康持续发展,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为此笔者将文章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江西近代私立教育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主要从五个不同时期介绍江西近代私立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主要对桂桥小学、心远中学和南昌葆灵女中三所学校进行个案研究。第四部分主要从江西近代私立教育的历史地位、存在问题和启迪进行评析。
二、近代商人捐资兴学的方式及其办学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商人捐资兴学的方式及其办学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鄞东潘火桥蔡氏家族慈善公益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一章 蔡氏家族的历史沿革 |
一、蔡氏家族概述 |
二、蔡氏家族的近代转型 |
三、蔡氏家族的近代形态 |
第二章 蔡氏家族的慈善公益事业 |
一、兴修水利 |
二、赈灾救荒 |
三、其他慈善公益事业 |
第三章 蔡氏家族与地方教育事业 |
一、建立义塾 |
二、创建幼稚园、小学 |
三、捐资兴办中学、职业学校 |
第四章 蔡氏家族的慈善公益事业评析 |
一、蔡氏家族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动因 |
二、蔡氏家族慈善公益事业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十九世岘苔公墓志铭》(张之洞撰) |
二、《二十三世仁初公五十寿序》(聂其杰撰) |
三、《鄞县蔡君仁初墓表》(鄞县高振霄撰、潮阳陈运章书) |
四、《蔡君雨潮家传》(张寿镛撰) |
五、1921-1924年蔡氏旅沪同宗会会员题名录 |
致谢 |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3)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商人办学活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代东北商人的界定与划分 |
二、近代东北商人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关于晚清民国时期东北教育及商人办学的研究 |
四、商人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情况 |
五、结语 |
(4)民国时期《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学术史回顾 |
1.选题缘由 |
2.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内容、价值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3.研究方法 |
三、史料收集、创新和不足 |
1.史料搜集 |
2.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捐资兴学褒奖条例》概述 |
第一节 颁布原因 |
1.历史原因 |
2.现实原因 |
第二节 条例的类型 |
1.中央政府颁布 |
2.地方政府颁布 |
第二章 《捐资兴学褒奖条例》内容 |
第一节 褒奖对象 |
1.褒奖个人 |
2.褒奖团体 |
3.褒奖华侨 |
第二节 褒奖形式 |
1.褒章奖励 |
2.褒状、匾额奖励 |
第三节 褒奖程序 |
1.教育部专案 |
2.侨务委员会办理 |
3.蒙藏委员会备案 |
第三章 《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特点 |
第一节 主体特征鲜明 |
1.捐资主体多样 |
2.褒奖机关多样化 |
第二节 章程规制完善 |
1.褒奖层次分明 |
2.条例程序完善 |
第三节 适应时代变化 |
1.捐资金额的增长 |
2.捐资方式灵活 |
第四章 《捐资兴学褒奖条例》成效 |
第一节 中央层面的成效 |
1.民众捐资成效 |
2.社会团体捐资成效 |
第二节 地方层面的效应 |
1.捐资五百元以下者 |
2.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以国立求生存:私立成华大学研究(1945—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及主要史料 |
一、"改国立"诉求初现:由光华到成华 |
(一) "永久留川"的兑现还是无奈之举? |
(二) 易名风潮 |
(三) 学校社会基础的"地方化" |
小结 |
二、依托地方:边缘化私立大学的生存困局 |
(一) 王兆荣长校——"欣欣向荣"的成华 |
(二) 经费筹措与办学困境 |
(三) 院系扩充受挫与定位迷失 |
小结 |
三、"请改国立"风潮:私立大学生存危机的加剧 |
(一) 团校矛盾 |
(二) 风波再起 |
(三) 学潮的平复与学校的惨淡经营 |
小结 |
四、名实错位:私立大学向死而生 |
(一) 成华的改造与调整 |
(二) 私立大学"公立化":经费来源的变更 |
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丰富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内容与领域 |
(二)促进当代中国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 |
二、概念的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概念界定 |
(二)概念辨析 |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空间的界定 |
(三)教育层次的界定 |
四、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商业教育史着作 |
(二)商业教育史论文 |
(三)文献史料类 |
(四)相关史料 |
五、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点 |
第1章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萌芽(1840—1895) |
1.1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本土渊源 |
1.1.1 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形式 |
1.1.2 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内容与教材 |
1.1.3 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
1.2“大变局”下的商业转型与新商业观的出现——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 |
1.2.1 商业的变化 |
1.2.2 新商业观的萌生 |
1.3 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嚆矢——商务英语教育 |
1.3.1 官办商务英语教育 |
1.3.2 教会办商务英语教育 |
1.3.3 社会办商务英语教育 |
1.4 自强学堂——张之洞高等商业教育思想的试验场 |
1.4.1 张之洞的工商业教育思想 |
1.4.2 张之洞的商业教育实践 |
1.4.3 张之洞与自强学堂的商业教育经验 |
1.5 萌芽时期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特点 |
1.5.1 学校级别单一 |
1.5.2 课程设置新旧并存 |
1.5.3 商科尚未独立 |
第2章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成型(1895—1898) |
2.1 商业教育的实践基础与舆论准备 |
2.1.1 实践基础 |
2.1.2 舆论准备 |
2.2 早期实业教育思潮的兴起与高等商业教育初步发展 |
2.2.1 早期改良派实业教育思想中的高等商业教育 |
2.2.2 维新派的实业教育思想中的高等商业教育 |
2.2.3 早期实业教育思潮对高等商业教育初步发展的影响 |
2.3 商业教育中的新现象——近代商人参与办学 |
2.3.1 近代商人参与办学的主要动因 |
2.3.2 近代商人捐资办学的方式 |
2.3.3 近代商人参与办学的特点 |
2.4 高等商业教育的成型——以江南储才学堂为例 |
2.4.1 江南储才学堂的创设原因 |
2.4.2 江南储才学堂的开办 |
2.4.3 江南储才学堂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2.5 成型时期的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特征 |
2.5.1 近代性逐渐显现 |
2.5.2“会通中西”的课程设置原则 |
2.5.3 商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
第3章 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制度的确立(1898—1911) |
3.1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制度确立的背景 |
3.1.1 近代商业体制的确立 |
3.1.2 近代商业思想的传播 |
3.2“癸卯学制”建立的近代商业教育体系 |
3.2.1 分级教学,体现“高等”特征 |
3.2.2 分科教学,体现“商业”特征 |
3.2.3 前后相继,体现衔接特征 |
3.2.4 统一管理,体现规范特征 |
3.3 清末高等商业教育多样化的办学主体和培养途径 |
3.3.1 国立高等商业教育 |
3.3.2 公立高等商业教育 |
3.3.3 教会办高等商业教育 |
3.3.4 商会办高等商业教育 |
3.3.5 个人办高等商业教育 |
3.3.6 高等商业留学教育 |
3.4 高等商务学堂——盛怀宣的高等商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
3.4.1 盛怀宣的高等商业教育思想 |
3.4.2 高等商务学堂——盛怀宣的高等商业教育实践 |
3.5 清末高等商业教育的特征 |
3.5.1 规范制度得以建立 |
3.5.2 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
3.5.3 中文教材开始出现 |
3.5.4 投资办学主体多样 |
第4章 民国时期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1912—1937) |
4.1 民初高等商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
4.1.1 时政背景 |
4.1.2 经济背景 |
4.1.3 教育背景 |
4.2 民初实业教育改革中的高等商业教育变化 |
4.2.1 实业教育改革的原因 |
4.2.2 民初高等商业教育改革的内容 |
4.2.3 民初教育改革对高等商业教育的影响 |
4.3“壬戌学制”与高等商业教育 |
4.3.1“壬戌学制”制订的背景——以职业教育为中心 |
4.3.2“壬戌学制”内容 |
4.3.3“壬戌学制”对高等商业教育的影响 |
4.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商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4.4.1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政策的调整 |
4.4.2 学校数量不断增加 |
4.4.3 管理不断规范 |
4.4.4 上海商学院——民国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变革的样本 |
4.5 民国高等商业教育的特点 |
4.5.1 密切联系社会 |
4.5.2 办学形成特色 |
4.5.3 严控教学质量 |
第5章 历史经验与启示 |
5.1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特点 |
5.1.1 制度化不断增强 |
5.1.2 借鉴性和本土性同时并存 |
5.1.3 受商业政策与商业发展状况影响明显 |
5.2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成就与局限 |
5.2.1 成就 |
5.2.2 局限 |
5.3 反思与启示 |
5.3.1 办学模式多元化,学校发展各具特色 |
5.3.2 资金来源多渠道,学校发展自由灵活 |
5.3.3 政策制度倾斜实践,课业设计联系实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的背景 |
2.1 兴县乡绅办学的源流 |
2.2 兴县乡绅办学的原因 |
2.2.1 提升社会地位 |
2.2.2 实现教育救国 |
2.2.3 物质基础优势 |
2.2.4 政府政策支持 |
第三章 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的历程 |
3.1 乡绅牛友兰的成长历程 |
3.2 乡绅牛友兰的办学活动 |
3.2.1 北坡二高的创办 |
3.2.2 兴县中学的创办 |
第四章 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的个案 |
4.1 兴县中学的经费来源和学费标准 |
4.2 兴县中学的教师选聘和教学特色 |
4.2.1 兴县中学的教师选聘 |
4.2.2 兴县中学的教学特色 |
4.3 兴县中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 |
4.3.1 兴县中学的课程设置 |
4.3.2 兴县中学的教学管理 |
4.4 兴县中学的学生培养和爱国运动 |
4.4.1 兴县中学的学生培养 |
4.4.2 兴县中学的爱国运动 |
第五章 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的启示 |
5.1 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对社会办学的启示 |
5.2 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对学校建设的启示 |
5.2.1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经费机制 |
5.2.2 严格教师选聘提升专业素养 |
5.2.3 改革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 |
5.2.4 增强爱国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时间和鲁商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传统 |
第一节 教育文化背景 |
第二节 鲁商的受教育水平和道德修养 |
第三节 重视家庭教育 |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教育 |
第二节 学徒制向职业学校的转变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办学活动 |
第一节 鲁商办学的原因 |
第二节 鲁商的办学活动 |
第三节 鲁商的办学形式 |
第四节 鲁商办学的特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鲁商的职工培训和教育活动个案——以东亚公司为例 |
第一节 东亚公司的职工培训活动 |
第二节 东亚公司的教育活动 |
结语 |
第一节 鲁商投身教育活动的意义 |
第二节 鲁商教育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上海市政府对私立普通中小学校管理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资料、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内容和结构 |
第一章 1927~1937 年上海私立学校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私立学校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清末民初上海教育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上海市政府成立后教育机构的设置 |
第二章 上海市政府对私立普通中小学校的管理 |
第一节 依法对私立学校进行整顿 |
第二节 加强对私立学校教学管理 |
第三节 给予私立学校补助扶持 |
第三章 政府管理下私立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效果综合评估 |
第一节 私立学校办学成果及特色 |
第二节 私立学校办学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江西近代私立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江西近代私立教育兴起与发展的历史环境 |
一、 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 |
二、 政府鼓励兴办近代教育 |
三、 新的社会群体的推动 |
四、 江西古代私人办学传统的沿袭 |
第二章 江西近代私立教育发展历程 |
一、 初步创立时期 |
(一) 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 |
(二) 初成体系,尚不发达 |
二、 迅速发展时期 |
(一) 捐资兴学,稳步发展 |
(二) 进步较大,良莠不齐 |
三、 整顿发展时期 |
(一) 整顿与动荡中前进 |
(二) 整体提高,曲折发展 |
四、 持续发展时期 |
(一) 在战争环境中持续发展 |
(二) 持续发展中逐渐显现衰落迹象 |
五、 衰落消亡时期 |
(一) 中等教育的整顿改造 |
(二) 初高等教育的停滞 |
第三章 江西近代私立学校的个案研究 |
一、 融贯中西的桂桥小学 |
(一) 桂瑞藩与桂桥小学 |
(二) 桂桥小学的管理体制 |
(三) 桂桥小学的办学特色 |
二、 贯穿江西近代私立教育的心远中学 |
(一) 熊育钖与心远中学 |
(二) 心远中学的办学特色 |
(三) 心远中学的办学成效 |
三、 教会色彩的南昌葆灵女中 |
(一) 葆灵女中的发展脉络 |
(二) 葆灵女中的另类管理 |
(三) 葆灵女中的办学特色 |
第四章 江西近代私立教育的评析 |
一、 江西近代私立教育的历史地位 |
(一) 完善江西近代教育体系 |
(二) 深化近代江西教育变革 |
(三) 推动江西近代化进程 |
二、 江西近代私立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地域分布不均 |
(二) 办学层次较低 |
(三) 各级政府的不当作为 |
三、 对当今江西民办教育的启迪 |
(一)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管理 |
(二) 自身多渠道筹集资金 |
(三) 形成优势,打造特色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近代商人捐资兴学的方式及其办学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鄞东潘火桥蔡氏家族慈善公益事业研究[D]. 唐凯艳.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商人办学活动研究综述[J]. 刘磊,李慧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01)
- [4]民国时期《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研究[D]. 王韶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5]以国立求生存:私立成华大学研究(1945—1952)[D]. 王少辉. 山东大学, 2017(01)
- [6]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D]. 田谧. 河北大学, 2017(08)
- [7]乡绅牛友兰兴县办学活动研究[D]. 闫瑞兴. 山西大学, 2016(05)
- [8]清末民国时期鲁商教育研究[D]. 张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9]上海市政府对私立普通中小学校管理研究(1927-1937)[D]. 宋文博. 东华大学, 2014(07)
- [10]江西近代私立教育研究[D]. 何志军. 齐齐哈尔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