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垦科技成果网上交流洽谈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冯飞[1](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时刻,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迎来自由贸易港?
丁冬[2](2020)在《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稻米又称作“水稻”,是中国三大主粮之一,同时也是吉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稻米的安全稳定生产在保障粮食安全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且已成为影响吉林省市场稳定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从市场看,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对稻米的消费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从政策看,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宏观配套支撑政策密集出台,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稻米加工转化升级、开辟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新路径创造了新的机遇;从技术看,现代农业科技与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稻米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形态、市场空间、商业模式、营销渠道,为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从体制机制看,吉林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强力推动稻米安全生产,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挖掘微观市场主体的最大潜力。这些都为稻米全产业链的路径优化指引了新方向。稻米全产业链是在传统产业链的基础上,由其上游、中游、下游组成的,连接稻米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的一种商业模式,打造由田间到餐桌的所有稻米生产主体、收储主体、加工物流主体以及消费主体等有机链接起来的完整功能系统。一条完整、领域多元、安全监控有效的稻米全产业链,能够促进生产主体产出更加优质的稻米产品、降低交易成本,大幅度提高全链效益。吉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优势与气候,为稻米生产提供了优势条件,因而,吉林省是中国主要的稻米生产基地之一,产出的稻米产品的质量在市场上属于中高档层次。但是,随着消费结构以及市场的复杂变化,现有的稻米全产业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消费主体日益提高的多样化价值需求,现有的稻米全产业链路径也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而,现有稻米产业链的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创新与优化。目前,吉林省稻米的生产经营逐渐进入品质化时代,越来越重视优质稻米产业标准化发展。但是,由于稻米市场环境的多变以及国际贸易新局势等,使得稻米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都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面临着稻米全产业链上游生产成本高、潜在风险水平较高、新型经营主体大局意识不强;产业链中游稻米加工产能过剩、研发能力不足、物流基础建设不到位;产业链下游稻米产品同质化严重、吉林品牌建设管理混乱、融资渠道不够多样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可见,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只有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通过上游、中游、下游及环节间衔接的协同转型升级,提升链条成员实现协同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从全产业链增值的角度寻求出路,基于稻米全产业链的增值机理提出路径优化策略,并通过一定的保障措施,才能促进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能力得以顺利优化。由此,作者在研究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的过程中,从消费主体的需求出发,以实现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整体增值为主线,以吉林省实际省情农情为导向,突破“自上而下”的传统产业链运行模式,主张“整体价值增值”的管理思路,对现有产业链进行延伸与优化。稻米全产业链的增值路径优化需顺应吉林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时代新形势,通过增值价值的重新分配,强化链条全体成员的参与积极性,缓解局部产业链目标利益与整体目标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近期目标利益与长远目标利益之间的矛盾,使稻米全产业链上原有主体的比较收益均获得提升。通过综合考量传统价值创新、损失减少、新动能探索、总成本降低以及各环节的潜在风险控制等因素,使处在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核心企业基于目标协同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的优化。作者依据产业价值链理论、价值网与价值星系理论、模块化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目标协同理论等,综合分析国内外粮食全产业链增值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界定了稻米全产业链的内涵与管理目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稻米全产业链进行定位。此外,作者通过系统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现状及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全产业链上游生产环节、中游加工流通环节、下游渠道拓展环节为价值载体,提出六大增值模块——衍生产品增值模块、现代农业服务增值模块、个性化品牌溯源增值模块、范围经济增值模块、信息化创新平台增值模块和环节衔接增值模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套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系统分析框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提出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规律,剖析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的增值机理。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吉林省全产业链的增值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综合考量传统价值创新、损失减少、新动能探索、总成本降低以及各环节的潜在风险防控状况,构建衡量全产业链增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价值模型与“三维”钻石模型。最后,从“互联网+新型运营模式”、“现代农业服务+技术创新”、“全链增值+绿色信息化平台”、“产业集群+品牌增值”、“标准化流程+新动能”、“全链风险预警+监控”等角度提出增值路径优化策略,并结合顶层设计、激励机制分配、管理路径创新、“双链融合”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促进优化路径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祝安琪[3](2020)在《Z银行向“智慧银行”转型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Nowadays,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and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normalization,new financial formats driven by Internet,big data,5g and other emerging technologies are in the stage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accompanied by intensified competition.The entry of foreign banks has intensified the competition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The demand for customer financial servi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diversified,and the competition in products,services and customers of bank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In the new form,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bank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o suppor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Taking Z bank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mart banks un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plus finance".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in structure.First,i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smart banks.Through the theory and theory suppor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mart bank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it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scheme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mart banks,and then takes Z bank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concludes with practical cases.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commercial banks to smart banks,the difficulties are analyzed in depth.At last,an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plan is formulate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rt banks.At the same time,relevant target path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rt banks,and the construction goal of continuous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banks to smart banks in the future is prospected.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banking work,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Z bank’s offline smart outle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Internet channels,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Z bank to smart bank,and provides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to smart bank.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to smart bank,from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task of e-bank to the stage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data construction and smart construction of bank management,i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mart Bank of commercial bank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multiple synergies and the supporting upgrading scheme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compliance system.Combined with the Internet plus new background of banking transformation,we innovate banking finance to boost and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nk’s overall efficiency and business mode.We reintegrate and reestablish traditional physical outlets,integrate online offline multi-channel construction,and use financial technology and big data strategy to create a new mode of smart banking.
汪娟[4](2020)在《罗平“花之眼”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对乡村建设的大力支持,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旅游时代到来,农业公园成为乡村旅游的首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本文梳理了农业公园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对农业公园相关概念、相关理论、景观再生设计原则、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对场地的背景分析、区位分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经济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借鉴荷兰库肯霍夫公园、迪拜奇迹花园、山东兰陵国家公园的相关成功案例,提出了“一核、一带、四片区”的空间格局,划分为民族风情区、花海休闲区、花海游憩区、农业文创区四个功能分区,并对场地竖向分析、视线分析、道路系统、植物景观等进行了专项规划,选取重要旅游项目景观节点,对其设计构思、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效果图等进行深化设计。本文通过对农业公园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探索以农业环境为依托,农业生产体验为核心吸引力,以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公园,探索文化再生、经济再生和景观再生的农业公园发展路径。
景俊海[5](2020)在《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12日在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文中指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9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工作的重要讲话
张黔生[6](2019)在《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对于一项农产品来说,只有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守住了健康的底线,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以及涉茶人员的不断增加,普洱茶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不同山头、不同树种、不同加工工艺都使得普洱茶价格产生了很大差别,这使得普洱茶的竞争,逐渐聚焦在质量方面。我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茶叶食品安全标准的建设、茶叶生产领域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及茶产品日常质量安全监管等政策措施的制定,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如何将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政策进行有效、合理地链接,构建一套可供操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体系,与种植农户、加工企业、销售者、政府部门等密切相关,也关系到每一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鉴于此,提出针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研究,在分析可追溯行为管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涉及普洱茶质量安全各利益相关者可追溯行为的管控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分析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在综述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普洱茶发展现状及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应用SCP理论进行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分析,从普洱茶产业链视角确定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基于MARS模型分析各责任主体的影响因素。第二,明确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必然受到来自于产业链上不同主体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又因主体的不同而产生差异。首先通过从动机、能力、角色感知和情境因素四个方面提取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然后分别针对种植者、生产者、销售者和监管者四类责任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这四类责任主体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最后提取四类责任主体共性影响因素,为下一章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设计奠定基础。第三,构建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一个可供操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是提升普洱茶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前提。基于上一章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法检验各指标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联系数,明确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键影响因素,以种植者、生产者、销售者和监管者四类责任主体为中心,从点-线-面构建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和表面层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第四,以云南景迈山古树普洱茶为例,进行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在概述景迈山古树普洱茶的基础上,进行核心层、中间层和表面层的建设分析,检验在探讨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的合理性和实践性,通过景迈山的古树茶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策略和实施过程分析,基于8D理论进行质量改进,从而实现管控目的。论文的创新在于把政府宏观管理与产业链的内部控制相结合,融入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明确管控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个体要素突破带动全局,通过实验法体现整个管控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系统实现全要素、全时段、全过程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借鉴。
王佳[7](2019)在《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特色小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风头正劲。特色小镇以产业为前提,而产业融合发展是当下的趋势,因此,对产业融合下特色小镇研究的必要性也随之显现。本文开展对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提出,首先就特色小镇的发源及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针对不同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进行了特征分析,提出产业融合对特色小镇发展的影响,针对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基于对“田园城市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和小城镇规划理论”的运用,通过对法国格拉斯特色小镇、美国硅谷特色小镇集群、浙江余杭艺尚小镇、成都华侨城安仁古镇等国内外特色小镇案例的研究,总结出它们在小镇选址、产业导入、产业融合方面的经验,提出小镇从规划建设到成功运营的六大要素并应用于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实际研究中。结合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现状条件,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发展定位、指导思想并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产业融合视角提出小镇的主导产业与产业构建:一方面依托当地资源文化特色发展旅游产业,另一方面依托核桃产业基础,打造农业产业,实现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及运动健康产业相融合的配套及衍生产业。同时,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规划大理石门关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布局。论文最后,笔者对本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靳晓辉[8](2019)在《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职能发挥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设创新型城市”自2006年正式提出以来,引起了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各大城市都在努力朝着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奋进,地方政府也通过各种形式的行动举措推动目标落实。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发展,各地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着成效。作为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职能范围愈加广泛、职能作用更加突出,然而政府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政府对自身角色定位模糊,职能越位、缺位、发挥不充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问题会成为城市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阻碍。科学准确的政府职能定位与高效到位的政府职能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三螺旋创新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及创新型政府理论为基础,提出地方政府必须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紧迫感,在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遵循以人为本、合法合理、高点定位、担当作为的原则,继而依据本原则明确了地方政府应履行的主要职能,即战略引导职能、服务供给职能、沟通协调职能以及主体激励职能。文章以青岛市为例,青岛市政府通过出台政策、搭建平台、集聚资源、营造环境等系列举措积极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结合走访调研得到的相关资料,发现政府在完善高新产业发展链条、政策落实、创新协调、主体激励方面存在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更是帮助青岛及其他城市政府更好的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文章借鉴波士顿、东京、伦敦、深圳及上海政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地方政府应重视顶层设计,发挥好引导作用;转变思想观念,发挥好服务作用;推动互动合作,发挥好协调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好激励作用。
张莞[9](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刘泽[10](2018)在《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根据我国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工业带动农业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经济进行的改革。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由于其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等各种优势使其具有丰富的稻米资源,在其基础上又具有着现代化的稻米生产方式,但是在稻米的生产过程中,稻米相关产品的加工企业的转化率却相对较低;个别企业打着龙头企业的旗号却起不到龙头的作用。如何将其丰富的农业稻米资源转化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将建三江地区的稻米发展成产业,调整建三江的现代农业结构,落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举措,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而拉动建三江地区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建三江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详细论述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对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些问题表现在稻米生产品种单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稻米产业化链条短且农产品附加值低,稻米相关产品品牌打造和宣传力度不够,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及资源与环境约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为此,为解决建三江稻米生产、加工的风险,稻米产业化从业人员人员素质不高,农户、农企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本文结合建三江地区的实际条件,从指导原则、具体措施、措施实施的保障机制三个方面系统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体措施如下:依托于建三江地区现有的优厚条件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大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以使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大力践行农业供给侧的改革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企业带动农业,加速三产融合,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点突破,突破现有的农业发展瓶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点,最终实现以“农业创精品、工业强园区、三产优服务、城乡抓统筹、民生造福祉”为发展思路,以促进稻米产业化发展不断进步为出发点,最终解决建三江地区在稻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二、农垦科技成果网上交流洽谈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垦科技成果网上交流洽谈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
二、“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 |
三、2021年主要工作 |
(一)关于自由贸易港早期安排 |
(二)关于科技创新 |
(三)关于扩大开放 |
(四)关于现代产业体系 |
(五)关于促进投资 |
(六)关于要素保障 |
(七)关于乡村振兴 |
(八)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
(九)关于社会事业 |
(十)关于民生工作 |
(十一)关于平安建设 |
名词解释 |
(2)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与全产业链 |
2.1.2 粮食产业链与稻米全产业链的内涵界定 |
2.1.3 新型稻米绿色产业链的概念 |
2.1.4 价值链的内涵 |
2.1.5 产业链增值的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2.2 系统工程分析理论 |
2.2.3 价值网与价值星系理论 |
2.2.4 模块化理论 |
2.2.5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分析 |
2.2.6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流动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的运行现状与问题 |
3.1 当前中国稻米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与格局 |
3.2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发展的现有模式 |
3.2.1 链条式发展模式 |
3.2.2 链族式发展模式 |
3.2.3 链网式发展模式 |
3.3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的运行现状 |
3.3.1 吉林省稻米生产与仓储环节现状 |
3.3.2 吉林省稻米加工流通环节现状 |
3.3.3 吉林省稻米营销管理环节现状 |
3.4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运行的现存问题 |
3.4.1 产业链上游存在的问题 |
3.4.2 产业链中游存在的问题 |
3.4.3 产业链下游存在的问题 |
3.4.4 环节衔接存在的问题 |
3.5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不足的原因剖析 |
3.5.1 内因分析 |
3.5.2 外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规律与机理分析 |
4.1 稻米全产业链核心主体的价值需求分析 |
4.1.1 生产经营主体 |
4.1.2 加工物流服务主体 |
4.1.3 消费主体 |
4.1.4 监督管理主体 |
4.2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模块化构成与系统分析 |
4.2.1 衍生产品增值模块 |
4.2.2 现代农业服务增值模块 |
4.2.3 个性化品牌溯源增值模块 |
4.2.4 范围经济增值模块 |
4.2.5 信息化创新平台增值模块 |
4.2.6 环节衔接增值模块 |
4.2.7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系统分析 |
4.3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规律 |
4.3.1 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过程 |
4.3.2 全产业链增值的演化规律——基于Logistic模型 |
4.4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机理分析 |
4.4.1 主要环节增值角度——基础 |
4.4.2 链条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约束 |
4.4.3 新型动力强化角度——动力 |
4.4.4 目标协同增值角度——保障 |
4.4.5 综合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5.1 当前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环境PEST分析 |
5.1.1 政治环境 |
5.1.2 经济环境 |
5.1.3 社会环境 |
5.1.4 技术环境 |
5.1.5 增值环境综合分析 |
5.2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影响因素的分类 |
5.3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 |
5.3.1 增值影响关系分析 |
5.3.2 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 |
5.4 关键影响因素指标辨析与指标体系构建 |
5.4.1 成本因素 |
5.4.2 价值因素 |
5.4.3 稳定因素 |
5.4.4 风险因素 |
5.4.5 创新服务因素 |
5.4.6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能力综合评价 |
6.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 增值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6.3.1 层次分析法(AHP) |
6.3.2 价值分析法 |
6.3.3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 |
6.4 基于AHP的权重确定 |
6.4.1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构建与权重确定 |
6.4.2 二级指标判断矩阵构建与权重确定 |
6.5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能力综合评价 |
6.5.1 确定增值能力因素集与评语集 |
6.5.2 构建二级指标模糊评价矩阵ijR |
6.5.3 多级模糊运算 |
6.6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模型设计与策略 |
7.1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模型设计 |
7.1.1 增值路径优化的价值模型——数理 |
7.1.2 增值路径优化的“三维”钻石模型——定性 |
7.2 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的思路框架 |
7.3 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的策略 |
7.3.1 “互联网+新型运营模式”路径 |
7.3.2 “现代农业服务+技术创新”路径 |
7.3.3 “全链增值+绿色信息化平台”路径 |
7.3.4 “产业集群+品牌增值”路径 |
7.3.5 “标准化流程+新动能”路径 |
7.3.6 “全链风险预警+监控”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路径优化的保障措施 |
8.1 通过顶层设计进行布局优化,加强管控与监督 |
8.1.1 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
8.1.2 拓宽投融资渠道,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8.1.3 加强稻米核心环节的监控,促进“亲、清”政商服务 |
8.2 完善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处理好各主体间利益关系 |
8.2.1 建立链型分配激励机制 |
8.2.2 明晰全产业链的成本分担责任 |
8.3 创新稻米全产业链管理路径,促进稻米产品的多样化属性 |
8.3.1 形成稻米全产业链自治式溯源与管理创新路径 |
8.3.2 发掘稻米的多样化属性促进稻米衍生产品增值 |
8.3.3 合理利用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规律 |
8.4 打造“双链融合”工程,促进新型人才培育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指标专家打分问卷 |
附件2 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能力评语集调查问卷 |
附件3 全产业链增值指标AHP判断矩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3)Z银行向“智慧银行”转型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智慧银行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智慧银行 |
2.1.2 智慧银行线上渠道 |
2.1.3 智慧银行线下渠道 |
2.2 智慧银行的特征和意义 |
2.2.1 智慧银行的特征 |
2.2.2 发展智慧银行的现实意义 |
2.3 智慧银行建设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1 战略管理理论 |
2.3.2 互联网金融理论——二八定律和长尾经济理论 |
2.3.3 顾客价值理论 |
2.3.4 平台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Z银行向智慧银行转型的环境条件分析 |
3.1 Z银行简介 |
3.2 Z银行智慧银行发展概况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发展现状和特点 |
3.2.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 Z银行向智慧银行转型的SWOT分析 |
3.3.1 转型的优势(S) |
3.3.2 转型的劣势(W) |
3.3.3 转型的机会分析(0) |
3.3.4 转型所面临的威胁(T) |
第4章 Z银行向“智慧银行”转型的路径分析 |
4.1 金融科技和智能设备的应用 |
4.1.1 5G商用、生物特征识别、人工智能技术等更新应用 |
4.1.2 智能柜台、移动柜台、自助设备、手持终端等更新应用 |
4.2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
4.2.1 数据平台建设 |
4.2.2 大数据积累 |
4.2.3 网络安全建设 |
4.3 业务流程优化再造 |
4.3.1 “银行+”智能服务生态圈 |
4.3.2 金融产品的创新 |
4.3.3 客群沙盘建设 |
4.4 数字化经营模式转型 |
4.4.1 营销和客户渠道的数字化 |
4.4.2 运营和流程的数字化 |
4.4.3 业务模式的数字化 |
第5章 加快Z银行向“智慧银行”转型的保障措施 |
5.1 加快人才引育 |
5.1.1 专业化队伍梯队建设 |
5.1.2 人才库选育机制 |
5.1.3 培训平台线上线下优化 |
5.2 强化技术保障 |
5.2.1 优化金融科技设备 |
5.2.2 搭建快速响应体系 |
5.2.3 开放式IT服务 |
5.3 重塑组织架构 |
5.3.1 智慧银行的顶层架构搭建 |
5.3.2 岗位设置与部门的有效整合 |
5.3.3 转变绩效考核模式 |
5.4 创新组织文化建设 |
5.4.1 创新思想战略布局 |
5.4.2 大数据俱乐部等员工之家的建设 |
5.4.3 员工智慧化管理体系 |
5.5 风险管控的配套措施 |
5.5.1 推进风控模式转型 |
5.5.2 强化智能设备管理 |
5.5.3 落实信息安全管控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罗平“花之眼”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选点与意义 |
1.3.1 研究选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概念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 |
2.1.2 农业公园 |
2.1.3 基本特征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再生理论 |
2.2.2 农业美学理论 |
2.2.3 旅游融合理论 |
2.3 农业公园再生设计原则 |
2.3.1 三产融合原则 |
2.3.2 生态性原则 |
2.3.3 文化性原则 |
2.3.4 艺术性原则 |
2.4 景观再生设计特征 |
第三章 前期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文化分析 |
3.1.4 社会经济发展 |
3.2 场地分析 |
3.2.1 GIS空间分析 |
3.2.2 场地现状分析 |
3.3 旅游发展条件 |
3.3.1 旅游资源类型 |
3.3.2 旅游综合评价 |
3.3.3 旅游市场分析 |
3.4 SWOT分析 |
3.5 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对策 |
3.5.1 景观视觉再生 |
3.5.2 景观生态再生 |
3.5.3 景观植物再生 |
3.5.4 场地资源再生 |
3.5.5 景观文化再生 |
3.6 案例借鉴 |
3.6.1 国内案例 |
3.6.2 国外案例 |
第四章 总体规划设计 |
4.1 设计依据 |
4.1.1 法律法规 |
4.1.2 相关标准 |
4.1.3 相关规划 |
4.1.4 相关文件 |
4.2 总体设计 |
4.2.1 设计原则 |
4.2.2 设计范围 |
4.2.3 设计定位 |
4.2.4 形象定位 |
4.3 总体规划设计 |
4.3.1 空间布局规划 |
4.3.2 总体规划方案 |
4.3.3 功能区分布规划 |
4.4 专项规划 |
4.4.1 道路规划 |
4.4.2 竖向规划 |
4.4.3 视线分析 |
4.4.4 供水排水规划 |
4.4.5 公共服务设施 |
4.4.6 植物景观规划 |
4.4.7 生态设计 |
第五章 深化设计 |
5.1 民族风情区设计 |
5.1.1 节点详细设计 |
5.1.2 小品大样 |
5.1.3 效果图展示 |
5.2 花海休闲区设计 |
5.2.1 节点详细设计 |
5.2.2 小品大样 |
5.2.3 效果图展示 |
5.3 花浪游憩区设计 |
5.3.1 节点详细设计 |
5.3.2 效果图展示 |
5.4 农业文创区设计 |
5.4.1 节点详细设计 |
5.4.2 小品大样 |
5.4.3 效果图展示 |
5.5 导视系统设计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文化专题研究 |
附录B 产业政策研究 |
附录C 基于AutoCAD地形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研究 |
1.3.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影响因素研究 |
1.3.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 |
1.3.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1 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
2.1.2 MARS模型、结构方程与灰色关联 |
2.2 文献综述 |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综述 |
2.2.2 茶叶质量安全综述 |
2.2.3 可追溯系统研究综述 |
2.2.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研究 |
3.1 普洱茶发展概况 |
3.1.1 普洱茶的历史 |
3.1.2 普洱茶的市场发展 |
3.1.3 普洱茶的生产组织模式 |
3.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及问题 |
3.2.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 |
3.2.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存在的问题 |
3.3 基于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普洱茶发展分析 |
3.3.1 普洱茶的市场结构分析 |
3.3.2 普洱茶的市场行为分析 |
3.3.3 普洱茶的市场绩效分析 |
3.3.4 SCP框架下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分析 |
3.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 |
3.4.1 普洱茶产业链 |
3.4.2 四个责任主体 |
3.4.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分析 |
3.4.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4.2 研究设计 |
4.2.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2.2 相关指标分解 |
4.2.3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发放 |
4.3 问卷数据统计与检验 |
4.3.1 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4.3.2 信效度分析和相关因子分析 |
4.4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分析 |
4.4.1 模型建立 |
4.4.2 研究模型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 |
5.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键影响因素 |
5.1.1 灰色关联方法 |
5.1.2 影响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灰色关联评价 |
5.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设计 |
5.2.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思路 |
5.2.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核心层 |
5.2.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中间层 |
5.2.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表面层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以景迈山古树普洱茶为例 |
6.1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概况 |
6.1.1 景迈山古树茶简介 |
6.1.2 景迈山古树茶茶叶收购方式 |
6.1.3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加工概况 |
6.2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核心层建设 |
6.2.1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选择 |
6.2.2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策略 |
6.3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中间层建设 |
6.3.1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可追溯信息采集 |
6.3.2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可追溯信息采集证明 |
6.4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表面层建设 |
6.4.1 问题初步了解 |
6.4.2 质量改进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问卷调查表 |
附录 A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种植者) |
附录 A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生产者) |
附录 A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经销商) |
附录 A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政府监管部门、协会) |
附录 B 景迈山古树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实施的相关原始记录和像片 |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
(7)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范围内掀起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 |
1.1.2 特色小镇是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经济的新平台 |
1.1.3 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建设具备良好基础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社会意义 |
1.3.3 文化意义 |
1.3.4 经济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综述法 |
1.6.2 实地考察法 |
1.6.3 案例研究法 |
1.7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概念与基础理论分析 |
2.1 中外特色小镇概念差异 |
2.2 国外特色小镇发展背景 |
2.2.1 国外特色小镇产生原因 |
2.2.2 国外特色小镇分类 |
2.2.3 国外特色小镇驱动机制 |
2.3 国内特色小镇发展背景及概念界定 |
2.3.1 三部委对特色小镇的培育要求 |
2.3.2 浙江的特色小镇 |
2.3.3 本文对特色小镇概念的界定 |
2.4 国内不同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及其发展特征 |
2.4.1 特色资源开发型特色小镇 |
2.4.2 传统产业提升型特色小镇 |
2.4.3 旅游产业发展型特色小镇 |
2.4.4 新兴产业聚集型特色小镇 |
2.5 产业融合对特色小镇发展的影响 |
2.6 特色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
2.6.1 产业定位模糊,盲目复制 |
2.6.2 注重建设、后期产业运营及产业融合不足,缺乏持续造血能力 |
2.6.3 规划不足,特色缺失 |
2.7 相关理论基础 |
2.7.1 田园城市理论 |
2.7.2 产业融合理论 |
2.7.3 小城镇规划理论 |
3 国内外特色小镇案例研究 |
3.1 国外特色小镇案例研究 |
3.1.1 “农业+工业+旅游”——以法国格拉斯特色小镇为例 |
3.1.2 “高科技+教育”——以帕罗奥多特色小镇为例 |
3.1.3 “农业+旅游+文化”——以西班牙胡斯卡小镇为例 |
3.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3.2.1 “服装+时尚+轻工业+会展+文化”以——浙江余杭艺尚小镇为例 |
3.2.2 “文博+旅游+影视+农业+文化”——以成都华侨城安仁古镇为例 |
3.3 国内外特色小镇案例分析总结 |
4 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的要素 |
4.1 基于五大维度的选址 |
4.2 基于三大策略的产业导入 |
4.3 引导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
4.4 基于地方特色的文化融入 |
4.4.1 将乡村文化底蕴融入小镇创建中 |
4.4.2 将特色小镇运营作为改善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 |
4.5 基于合理功能布局的空间划分 |
4.6 可持续的保障体系 |
4.6.1 组织保障 |
4.6.2 资金保障 |
4.6.3 人才保障 |
5 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规划与设计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历史人文 |
5.1.3 石门关景观资源 |
5.1.4 石门关产业经济发展 |
5.1.5 石门关旅游业概况 |
5.1.6 研究区现状概况研究总结 |
5.2 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的SWOT分析 |
5.2.1 小镇发展的优势(strength)分析 |
5.2.2 小镇发展的劣势(weakness)分析 |
5.2.3 小镇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5.2.4 小镇发展的威胁(threats)分析 |
5.3 发展思路 |
5.3.1 发展定位 |
5.3.2 发展理念 |
5.3.3 指导思想 |
5.3.4 规划原则 |
5.4 产业构成与产业融合 |
5.4.1 产业构成 |
5.4.2 产业发展策略 |
5.4.3 产业融合研究 |
5.4.4 产业体系构建 |
5.5 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的空间规划设计 |
5.5.1 功能分区与总体规划 |
5.5.2 入口综合服务板块规划 |
5.5.3 慢飨主题生活板块设计 |
5.5.4 关口休闲度假板块设计 |
5.5.5 核桃原乡体验板块设计 |
5.5.6 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交通组织 |
5.5.7 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6 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规划实施政策保障 |
5.6.1 组织保障措施 |
5.6.2 资金保障措施 |
5.6.3 人才吸引政策 |
6 小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附录一:大理石门关特色小镇规划范围图 |
附录二:大理石门关特色小镇外部交通分析图 |
附录三:大理石门关特色小镇内部交通分析图 |
附录四: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功能分区图 |
附录五: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总平面布局图 |
附录六: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外通规划图 |
附录七: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特色交通规划图 |
附录八: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服务设施规划图 |
附录九: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入口服务板块总平面 |
附录十: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入口服务板块综合服务中心鸟瞰 |
附录十一: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慢飨主题生活板块总平面 |
附录十二: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慢飨主题生活板块总鸟瞰 |
附录十三: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关口休闲度假板块总平面 |
附录十四: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关口休闲度假区功能分区图 |
附录十五: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核桃原乡体验板块鸟瞰总平面 |
附录十六: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核桃原乡体验板块鸟瞰 |
(8)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职能发挥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创新型城市的界定 |
二、地方政府的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三螺旋创新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创新型政府理论 |
第二章 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职能作用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紧迫性及原则 |
一、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紧迫性 |
二、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原则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职能 |
一、战略引导 |
二、服务供给 |
三、沟通协调 |
四、主体激励 |
第三章 青岛市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考量 |
第一节 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起步阶段 |
二、探索阶段 |
三、全面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举措 |
一、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体系 |
二、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 |
三、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 |
四、营造高质量的创新环境 |
第三节 政府在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的高新产业发展链不完善 |
二、政策落实存在“空转” |
三、产学研协调机制不健全 |
四、财政金融激励作用较弱 |
第四章 国内外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益举措 |
一、美国波士顿:发挥人才与资本市场的力量 |
二、日本东京: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 |
三、英国伦敦:塑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 |
第二节 国内城市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 |
一、深圳:以自主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
二、上海:推动资本、资源、要素融合发展 |
第三节 国内外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有效发挥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重视顶层设计,发挥好引导作用 |
一、因城施策,科学制定发展战略 |
二、完善链条,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
第二节 转变思想观念,发挥好服务作用 |
一、强化创新政策服务 |
二、优化人才管理服务 |
三、完善创新载体服务 |
第三节 推进互动合作,发挥好协调作用 |
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
二、加强区域协同创新 |
第四节 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好激励作用 |
一、建立多渠道的创新投入体系 |
二、健全多元化的创新激励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10)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建三江地区 |
2.1.2 农业产业化 |
2.1.3 稻米产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公共资产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现状及优势 |
3.1 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1 形成了专业化布局的稻米特色产业群 |
3.1.2 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产业化发展模式 |
3.1.3 培育出实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3.1.4 农业产业化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3.2 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
3.2.1 优越的自然条件 |
3.2.2 较高的稻米现代化发展水平 |
3.2.3 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 |
3.2.4 大规模的稻米产业的生产组织 |
3.2.5 广阔的农产品市场前景 |
3.2.6 政府全面的政策支持 |
3.3 本章小结 |
4 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4.1 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稻米生产品种单一 |
4.1.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
4.1.3 产业化链条短且农产品附加值低 |
4.1.4 品牌打造和宣传力度不够 |
4.2 稻米产业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4.2.1 自然灾害的风险较大 |
4.2.2 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 |
4.2.3 稻米产业化从业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
4.2.4 农户、农企贷款难、融资难 |
4.3 本章小结 |
5 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措施及保障机制 |
5.1 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
5.2 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
5.2.1 促进稻米种植品种的多样化发展 |
5.2.2 降低稻米生产风险 |
5.2.3 注重环境协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 |
5.2.4 通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
5.2.5 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农产品附加值 |
5.2.6 着力打造稻米精品品牌 |
5.3 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措施实施的保障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农垦科技成果网上交流洽谈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工作报告[N]. 冯飞. 海南日报, 2021
- [2]吉林省稻米全产业链增值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D]. 丁冬. 吉林大学, 2020(08)
- [3]Z银行向“智慧银行”转型的对策研究[D]. 祝安琪. 南昌大学, 2020(01)
- [4]罗平“花之眼”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D]. 汪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1)
- [5]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12日在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J]. 景俊海.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6]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D]. 张黔生.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7]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理苍山石门关特色小镇为例[D]. 王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地方政府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职能发挥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靳晓辉. 青岛大学, 2019(02)
-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建三江地区稻米产业化发展研究[D]. 刘泽.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