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开发区:国际资本聚焦新热点

南通开发区:国际资本聚焦新热点

一、南通开发区:国际资本聚焦新热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秋玉[1](2018)在《跨国并购对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2014年开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已位居全球首位,但创新能力相对较差、产品附加值较低。为此,在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再工业化”以及日本《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等国家产业创新升级计划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国务院于2015年5月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从企业层面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管理者认为,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前途;企业开展独立自主研发创新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漫长过程;而照搬日韩“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传统赶超模式,则在发达国家防范中国的时代背景下难以为继,以技术引进为目的的合资企业并没有给我国企业带来国外核心技术。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利用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企业冲击带来的对外投资机会,根据全球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的时代趋势,尝试借助跨国并购这种“走出去”方式,快速获取国外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高端市场等资源。从现实情况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对国外企业的跨国并购,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自身研发资源不足、对高速变化的国际市场反应太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学者对知识生产、转化应用、创新网络研究的关注程度空前增强。创新活动与区域创新生态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创新网络直接影响创新绩效的高低。因此,分析全球——地方多维创新网络的空间特征、发展演化过程、内部作用机理、优化途径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界、经济地理学界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本文综合依据创新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借助1985-2017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联合发明专利数据以及2015201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2016年上海宝马展、2017年中国国际机器人展的访谈资料,综合运用社会网络软件UCINET、Gephi和空间分析软件ArcGIS,对我国工程机械产业跨国并购前后的创新网络特征、发展变化、内部作用机理、优化途径,特别是我国企业创新网络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网络的异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跨国并购重塑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全球—地方创新网络。(1)从创新主体构成看,跨国并购之后,通过学习和共享被并企业的知识和人才,收购外国企业的中国企业创新资源大幅度增加,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上升;(2)从网络结构看,创新网络呈现出极不均匀的层级特征和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处于核心的主体拥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多样化的研发伙伴,而集团内合作数量的增加导致创新网络呈现出模块化特征;与此同时,由于工程机械产业所涉及的技术门类较多,具有多元集成和产品定制的特点,基于产业链的DUI合作成为最主要的创新实现方式;(3)从空间结构看,科技资源不均匀空间分布驱使企业主体在更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企业垂直合作网络不断向全球延伸,获取国外创新资源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德国成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海外创新平台。但水平创新合作却仍以国家尺度为主,省域尺度的重要性最低。珠三角、长三角和青岛城市群是我国创新实力最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收购国外企业最多的区域;(4)从劳动地域分工来看,中国企业集团总部和被并购国外企业所在地成为企业集团重要的研究基地,而企业的生产活动受成本控制等因素影响,多位于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第二,并购目标属性、并购整合程度、资源配置成效是影响企业创新网络的重要因子。企业跨国并购一般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企业自身所缺创新资源,精选并购对象。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合作关系企业;第二阶段,包括人才交流、联合研发活动缓慢启动在内的弱整合,大体保持企业创新网络的规模和结构稳定;第三阶段,新的以中国跨国集团公司为主体、以研发联合中心、生产基地、销售基地等为辅助的全球创新网络初具雏形,并购双方之间的技术转移和创新互动渐趋紧密,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第四阶段,全球---地方企业创新网络发育成熟。研发中心一般位于企业总部或被并购企业所在的发达地区,而生产基地多位于成本较低的欠发达地区,销售基地多位于发达的重要市场。企业集团内的产研一体化、产业链合作达到较高水平,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第三,并购策略和整合措施直接影响创新网络的空间规模和发展水平。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外主要收购悠久历史、营销网络完整(遍布全球)、技术优势显着的西方老牌企业。借助跨国并购,中国企业通过学习被并购企业的知识、吸收其人才、利用当地的创新资源,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级,占据网络结构洞位置,大幅度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原有国内企业创新网络扩展至全球,并逐步建成以中国企业为中心、模块化特征显着的等级式创新网络。从跨国并购视角出发,透视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是一个全新的科学命题。本文从创新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跨国并购的实践,对总部在中国的创新网络从地方向全球拓展的过程、空间特征、影响因子、利弊得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重视跨文化高技术人才培养、品牌营销等优化创新网络的对策建议。然而,由于受多方面条件限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展望未来,需要搜集更多数据和实证资料,开展跨国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特点和作用机理的比较分析,判别经济外交政策和关系等因素对基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企业全球——地创新网络发展的影响。

陈艳华[2](2018)在《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动分工的层次和水平日益深化。全球生产网络因其在更广泛的研究体系下解释了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全球产品产业内分工格局以及世界生产组织的新变化,成为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以台资企业为载体,通过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产生的空间关联网络,在促进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不仅为研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在后进国家(或地区)自主构建的跨界生产网络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且由于台海局势不断变化,这一研究在体现跨界生产网络一般性特点的同时,又将凸显其特殊性。同时,进行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组织模式、机理的研究,是将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区位论、企业空间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复杂模型理论等进行融合与发展的有益尝试,可拓展全球生产网络地域性集聚的研究范畴,进一步丰富这一领域的理论构筑和实证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亦可为我国实现由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到自主构建次级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战略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延续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理论优势与传统,基于时间维、空间维、结构维等多种尺度,分析了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模式。文章首先从全球维度上定量界定了台商投资大陆在两岸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出研究大陆台商投资的问题确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次,分别选取在大陆台资制造业比重居前三位的电子信息、机械、石化产业以及台资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宏观统计数据与微观企业数据,尤其是收集整理了 11853家台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变异系数、ESDA、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系统全面地刻画了台资电子信息、机械和石化等三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大陆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924家两岸母子联系企业、518家上市(上柜)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12家福建台资典型企业等数据,结合复杂网络模型、典型案例分析、深度调研与访谈等方法,从企业母子联系、制造业价值链、价值链-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视角切入,揭示了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模式及其关联规律。

张欣炜[3](2017)在《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已进入真正的"城市时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据根据联合国经社会《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统计,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人口规模多于50万的大城市,表明大都市区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亚洲的城市化率并不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较大,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最主要的贡献者,并且亚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同样具有大城市化特征。目前,西方国家对于都市区化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建构了丰富多样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关注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深入,集聚与扩散双重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发生快速而剧烈的演化,都市区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现象在沿海的大部分城市以及内陆部分中心城市尤其明显。但对于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却出现了统计口径的问题,长期以来,如何衡量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一直是中国城市研究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是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实质上是城市—区域,尤其是1982年我国市代管县体制实行后,中国的市域范围远远超过城市真正的规模。因而我们有必要提出中国的都市区界定方案,作为对中国都市区化进程进行研究的空间单元,同时结合国内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聚焦典型案例,从产业、人口通勤等相关联的维度系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特点下的都市区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介绍都市区概念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外应用现状入手,对国内外都市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归纳提出本文对都市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理解。随后通过对都市区形成发展相关理论的分析介绍,归纳出全球化、城市化、郊区化影响下中国都市区化的形成机制与分析框架,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部分,论文将宏观分析与中微观案例相结合,希望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目标:第一,在保证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特点,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第二,对界定出的中国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功能专门化特征以及空间演变等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对2000年以来中国都市区化进程特征有宏观认知;第三,以代表性大都市区上海为研究案例,从"产业空间分工-人口空间重构与通勤行为"这一视角探讨都市区的产业空间分工与通勤特征,识别核心都市区范围,并总结都市区中国化的模式、特征与形成机制。论文共分八章对以上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其中前三章为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第四章到第五章从宏观尺度对我国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进行研究;第六章到第七章论文选取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都市区化开展最深入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代表性城市进行中微观尺度的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重点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核心的研究目标、以及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全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并对使用的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是都市区相关概念的介绍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首先,论文在介绍都市区概念源起的基础上,论述了都市区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应用与演变。其次,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都市区学术层面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对其主要代表性观点和演化趋势进行评述。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于都市区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第三章是对有关都市区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及全文理论框架的构建。从西方传统的郊区化近域推进理论,到东亚地区特有的都市区模式(Desakota);从经济学基于劳动空间分工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机制,到政治学、社会学从行为者视角进行分析的框架,本章对西方关于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的逻辑思路。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从宏观视角对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及演变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将首先对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及城市统计口径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完善和细化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并界定出全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中国都市区化格局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五章对第四章界定出的大都市区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以及空间发展格局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都市区化动态进程。在分析的维度上,一方面通过六普数据和五普数据的比较,从时间维度观察中国大都市区的演变;另一方面文章对于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分析,选取大区域、省域、市域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以反映不同空间尺度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第六章与第七章选取代表性城市上海作为案例,以企业、个人两个行为主体为对象,从中微观实证视角分析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在工业化的引导下,生产力布局对都市区空间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引领作用,"生产空间"已成为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第六章首先介绍了上海经济和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生产力的总体空间布局,随后以三个年度经济普查为数据来源,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相当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第七章则从产业布局转向人口格局与通勤,在分析了 2000-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地铁刷卡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通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而制造业在郊区的集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促成了大都市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通勤流最多的联系还是出现在近郊区(包括远郊区的近郊部分,如松江)与中心城区之间,从而形成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最后力图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提出都市区可以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两部分,而外围区则可根据通勤情况进一步分为通勤区以及一般的外围地带,其中中心区与外围的通勤区可以构成大都市区中的核心都市区。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基本结论和主要启示,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创新尝试:(1)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确立的城乡统计口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宁越敏等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界定对2000年中国大都市区进行了界定。2010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城乡划分标准较"五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六普"人口统计的新特点,本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2)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大都市区化阶段的论断。以论文界定出的128个都市区范围为基础,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特征、空间发展格局演变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提出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与以往用市域或市区为统计口径的研究相比,以都市区为口径的研究无疑更准确的反映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3)以上海为典型案例,分析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分工。以2004、2008、2013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支撑,结合较少发生空间变动的邮区作为空间单元,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上海都市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认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4)通过地铁通勤流界定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总结大都市区一般空间结构模型。论文利用上海市地铁刷卡的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的通勤范围、空间流向以及主要职住地进行分析,首次界定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分析了就业—居住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5)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都市区形成发展的机制。与西方传统的都市区化过程不同,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明显具有城市化与郊区化并存的二元动力结构特征,乡镇工业化与制造业的郊区化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都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而人口居住郊区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区的集聚,促进了外围郊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政府、企业、个人是这些复杂空间作用中的行为主体。

赵子铭[4](2013)在《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人们通过特有集中方法形成的产业集聚,进而以其拥有的国内国际竞争优势引领行业市场。这为发展经济、增强区域乃至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深化,国内及全球市场中多种经济成分的竞争日趋激烈;经过加入世贸组织后数十年的探索实践,全球化合作与竞争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加速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和迫切要求更加突出。如今,传统工业革命以来的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逐渐被未来发展学派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替代。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它抓住了当前我国快速工业化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一样方兴未艾。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经济开发园区也又一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同时由于历史和发展规律的原因,中国开发区也处于重要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调整同在,发展仍是主旋律,调整将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中国开发区只有通过积极调整转型,才能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布局的优化,实现产业管理能力、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实现中国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工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已成为我国占主要地位并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的煤基产业。随着煤制油、甲醇制烯烃,煤电一体化、IGCC多联产系统等技术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煤基经济及产业园区对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保障能源安全,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循环经济学、清洁生产理论、生态工业学、嵌入式直接投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学科对全国煤基产业竞争格局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有特色的阜阳煤基产业集聚区的布局框架。通过对全国、安徽、阜阳煤基产业尤其是煤化工产业的层次分析,演绎和推理出现阶段煤基产业的发展态势与发展方向。从而科学制定出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对阜阳煤基产业经济的SWOT分析,明确指出了阜阳煤基产业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并制作出了阜阳煤基产业及主产品耦合链图。通过对比分析阜阳与外阜的资源禀赋条件及阜阳地处中原开发区、皖北重点开发区、国家扶贫区等优惠政策叠加优势尤其是后发展区位优势,提出阜阳煤基产业园区发展应首先聚集全市范围内煤基企业标准化入园;并积极服务好昊源化工集团、晋煤集团等煤基龙头企业榜样性入园。通过对中国经济现状及阜阳煤基产业发展的定性分析,建立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的钻石模型对阜阳煤基产业经济行业及全球竞争力进行针对性分析,更加清晰、直观的掌握了产业园区的主动竞争态势,更准确的指导规划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布局及循环产业链建立,更有效地指导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提出煤基园区开发与新型城镇建设同步,开发性融资与园区建设同行的政府与企业耦合式合作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地方政府园区开发性资金短缺的发展障碍和产业园区运行管理效率问题。提出园中园经营模式,在基础设施和基本要素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大型央企项目融资与招商渠道优势,引进台塑集团等全球着名企业,牵领台湾产业园、医疗耗材产业园、国际物流园等,从子园区顶层设计开始就引进全球最先进规划理念和经营制度,有效分散经营风险,发挥全球500强企业的市场辐射与产业带动作用。

朱元秀[5](2013)在《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后,长三角地区以其经济迅猛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但与此同时,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开始凸显:2004年,长三角地区出现较大范围的“用工荒”;2007年,无锡发生大面积蓝藻事件;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资对长三角地区的投资热情开始降温,长三角地区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随着支撑长三角经济发展要素条件的变化,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未来的20-30年时间内,长三角地区能否顺利完成转型,华丽转身,关系到长三角区域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建成。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是直线式的,转型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进程中转折跃升的“惊险一跳”。工业革命以前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这种“惊险一跳”表现并不明显。然而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由此带来的阶段性跃升和转变也更加频繁和突出。因此,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深处出发,运用现代化相关理论以及社会变迁理论,可以为我国当前转型的科学定位和系统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世界现代化进程,从历史深处探源寻求转型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以期为我国当前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然后在对我国当前转型科学解读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进行理论探源与实证分析。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转型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现代化诸因素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现代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变迁,它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还包括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向高层次演进,转型即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因此,转型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适应并阶段性提升的结果。另一方面,虽然现代化是整体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却很难将各方面同步推进。现代化的各因素的不同步发展,必然会造成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发展的不平衡、不和谐。这种不平衡、不和谐,正是深层次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具有体现,它推动着现代化的演进,使得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转型正是现代化诸因素矛盾与冲突的必然结果。(2)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的第四次转型,这是一场全面、多元、复合转型。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期间共出现三次模式大转换,阶段性特征明显。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的第四次转型。这次转型与前三次不同,不再是单一的经济体制或政治体制转变,而是一场全面、多元、复合转型,是适应全面现代化要求的“五位一体”转型,需要推进现代化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个领域的协调发展。(3)转型是长三角“时空共振”下的的必然选择,是“时空二维”与“内容五维”转型的统一。从时间演化角度分析,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长三角转型发展的必然性;从空间演变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决定了长三角空间结构优化和转型的必要性。因此,转型是长三角“时空共振”下的必然选择,它首先是“时空二维”转型的内在统一;其次在现代化内容上,又是相互关联的“五位一体”转型,是“时空二维”与“内容五维”转型的统一。(4)当前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众多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是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长三角的转型,不仅是理论上已经进入“转折点”,更是现实中各种矛盾与问题不断加剧的必然选择。本文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转型的现实依据主要有五点:经济增长效率低下,难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占比偏低,高投资和出口导向模式不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城市群集聚效应不高,区域空间结构有待优化。(5)近年塞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各领域的转型进展仍不够协调。本文依据现代化的发展诉求,建立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静态的转型发展水平(TDL)和动态的转型发展指数(TDI)两个指标。指标体系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组合赋权,并据此对长三角转型发展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横向的静态比较,计算了2000、2005、2011年三个时点上长三角及全国沿海部分省市的转型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无论是作为区域整体的长三角地区,还是区域内部的江浙沪三省市,其转型发展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尤其在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等方面,效果显着,表现为我国沿海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纵向的动态分析,计算了长三角及三省市的转型发展指数,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呈现良好的变化趋势,但是各领域的转型并不完全协调和同步,三省市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基本相同,主要是经济增长效益与经济结构优化进展较慢,滞后于整体转型的步伐;(6)长三角转型发展面临众多制约因素,同时又拥有良好的现实机遇。当前制约长三角转型的因素主要有:传统发展观念、制度的缺陷、发展战略的缺陷、较弱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行政区经济的阻碍等。在面临众多制约因素的同时,长三角也拥有良好的现实机遇,主要体现在:城市层面,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区域层面,多重倒逼机制有利于促进长三角转型;国家层面,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区域转型;国际层面,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7)长三角转型发展内容繁多,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明确转型的重点和关键对策。长三角地区转型内容众多,纷繁复杂,而且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因此需要深刻理解各方面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顶层设计,从整体的高度全面谋划长三角转型发展。这就需要从众多的转型内容中抓住转型的重点和方向,本文通过图解分析,寻找长三角转型的关键词和发展的重点,认为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社会公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核心城市功能,发展平台经济、推进区域一体化等应该是长三角未来转型发展的重点所在。

郑春勇[6](2012)在《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产业转移,是当前国内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也是一个为许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所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研究的核心旨趣在于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来考察政府在国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总结其规律性,探讨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建议。自建国伊始,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现象就一直存在。比较典型的是发生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和转轨时期的“东锭西移”。这两次区域产业转移,虽然时代背景不同、政府干预的方式不同,但均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效果不甚理想。而当前国内正在发生的产业转移与以前的区域产业转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为,现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正在逐步转型,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正在付诸实践,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破解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等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着手的重点工作。但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形势来看,我国面临的处境并不乐观: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发达国家推行制造业再造和产业回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开始凸显,不仅发达国家争相到印度、越南等国进行投资,就连我国沿海省市的产业也纷纷向这些地区转移。由此导致我国陷入了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总量减少、中西部地区可能错失发展机遇的困境。就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而言,呈现出北上、西进和区域整合的基本态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产业转移,并采取了不少干预措施。在中央政府层面,从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和工信部的相关举措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立体式干预特点。同时,在干预方式上,注重树立典型;在干预手段上,偏重政策引导;在领域选择上,突出国计民生重点行业和特殊领域;在产业布局上,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在方向顺序上,从东到西,中部试验、西部推行,中西并举。此外,在中央政府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政策传导路径的差异还形成了三种作用机制,大致为:中央政府——央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中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在地方政府层面,产业转出地政府、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表现区别较大,即使同为转出地或同为承接地,政府介入产业转移的力度也各不相同,由此,也就形成了四种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主动调整、被动适应、积极引进、消极承接。其中,前两种是产业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后两种是产业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但是,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又是在动态变化的。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会相互转化,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也会相互转化,甚至转出地政府的行为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会转化成承接地政府的行为模式。政府干预对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意大利、韩国等国政府推动本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做法。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应该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要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促进部际协作、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加强省部合作、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在操作层面,应该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同时,要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还应该适当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刘玥[7](2010)在《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因此港口的地位日益重要,功能日益丰富,作用日益突出。沿海区域经济的竞争,实际上也是港口经济的竞争。海南省作为一个岛屿省份,内外物质的交流必须依赖海上运输,可见港口是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同时,海南省港口资源丰富。建省以来,海南港口建设得到空前的发展,港口经济总量和相关产业及服务得到快速的发展。当前海南港口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加强海南港口经济发展研究,对于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提升环北部湾地区以及泛珠三角合作区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中国-东盟自由区的建立、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实施国家南海资源开发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工作是依据区域经济理论,运用经济学、交通运输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研究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的现状,找出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港口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提出符合海南省经济发展的港口经济发展战略,力争对海南港口做出合理的布局和分工,力求提出符合海南港口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为以后港口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智勇[8](2010)在《大城市簇群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聚集区布局及优化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大城市的工业发展近20年来都在从中心城区走向郊外相对集中发展,针对中部地区大城市内聚型城市区域化背景以及部分大城市簇群式空间发展的特征,本研究以构建适宜于簇群式城市工业聚集区布局的结构优化模型为重点,系统探讨了中部地区内聚型工业化、城镇化大城市背景下工业布局一般规律,并提出了簇群式空间发展背景下工业聚集区结构优化模型和优化对策。本研究主要运用实证分析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借鉴运用地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相关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大城市工业聚集区的成长过程、基本格局和特征,总结当代大城市工业聚集区布局的基本模式,提出大城市工业聚集区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并由此探讨大城市簇群式空间发展背景下工业聚集区布局优化对策。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设置了“大城市工业布局的实证分析”、“大城市工业布局的结构优化模型”及“大城市工业布局的优化对策”三个板块进行研究。在第一个板块“大城市工业布局的实证分析”研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1990年代以来武汉城市工业用地开发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近20年武汉城市工业用地开发的实证研究,揭示武汉城市工业用地开发特征、空间发展规律以及武汉城市工业用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分析现阶段武汉城市工业空间基本格局、发展特征以及工业空间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第二个板块“大城市工业布局的优化模型”研究中,通过多种结构模式的提出、评价与选择,构建大城市工业聚集区布局结构优化模型。并选择适合于武汉城市簇群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聚集区结构优化模型。在第三个板块“大城市工业布局的优化对策”中,针对适宜于武汉大城市簇群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聚集区结构优化模型,提出具体优化对策。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观点,并指出本研究之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杨大海[9](2009)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2003年提出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这为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在东北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必将成为拉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的引擎。论文从区域经济学中有关互动发展的理论入手,分析国内外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在深入论述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地区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在互动发展方面的情况,深入挖掘双方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开展互动的现实依据、空间与产业等互动优势,以及在互动合作中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探索和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地区进一步互动发展模式,并提出推进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分八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内容和技术路线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二部分是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评述。区域互动发展的理论主要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港口与腹地互动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共生理论等。这些理论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国内外区域互动发展的经验借鉴。对国内外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指出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启示。明确了一是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二是一个经济区或城市群必须有一个或两个龙头城市,通过龙头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三是制定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四是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五是建立区域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六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第四部分是互动现状分析。运用城市流方法对东北地区各城市的城市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沿海地区与东北腹地各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状况。同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指出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第五部分是互动效应分析与评价。应用logistic模型,通过对沿海港口货运量与腹地GDP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对沿海与腹地互动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指出沿海与腹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动方式由单向向双向转变,互动模式也由单一模式(港口和腹地)转向多种模式(混合)互动。第六部分是进一步互动的模式构想。明确提出了产业互动、港口与腹地互动、功能互动、区域互动、要素互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六种模式。产业互动主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展开,并就海洋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现代金融业等互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进一步明确港口分工和互动层次,提升腹地经济水平等方面提出港口与腹地互动的构想。从明确沿海与腹地各自功能为突破口,提出推进沿海地区与腹地功能互动的构想。从加强沿海地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辽西经济区、长吉城市群、哈大齐城市群等重点区域互动,提出了区域互动的构想。从加强沿海与腹地资本、人才、项目、信息、市场等要素互动,提要了沿海与腹地要素互动构想。从加强交通、通讯、能源、水资源、环境保护一体化,提出沿海与腹地基础设施一体化模式构想。第七部分是互动的对策措施。从推进全面创新、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全域谋划东北区发展、建立东北各大中城市战略联盟、培育区域利益共同体、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八部分是结论与努力方向。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朱敏[10](2008)在《企业多产品竞争与市场的进入退出 ——对中外企业竞争的一个理论解释》文中指出市场开放吸引大量跨国企业直接投资,也引致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在本土市场竞争的问题。研究两者之间的竞争以及对市场可能的影响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通过开发个性化的产品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多产品竞争以及产品线选择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已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有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多产品竞争的微观视角,分析跨国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均衡的演变过程,力图揭示市场渐进开放过程中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竞争的特点以及市场均衡变动规律。本文研究认为,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竞争的基点是各自的比较优势,只有采用发挥比较优势的竞争策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因此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的竞争同样也表现为两者策略的博弈。顺着这一思路,本文构建一个基于比较优势的产品线选择模型,分析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市场竞争的产品线选择。理论分析后得出结论:跨国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选择技术领先战略,产品线的重心在高端产品,侧重高端市场的竞争;而东道国企业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选择成本领先战略,产品线的重心在低端产品,侧重低端市场的竞争。企业行为结果必然会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市场格局。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多期战略博弈是基于理性的企业行为,因而会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相对应的市场格局也会产生规律性的演变过程。考察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本文认为中外企业竞争形成的市场格局呈现出均衡和变动交替进行的演变过程,而市场格局可以分类为两个阶段:市场均衡阶段和市场变动阶段。由于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依托各自比较优势,选择不同长度产品线竞争,形成了本土企业主导低端市场、跨国企业主导高端市场的竞争格局。此时市场格局处于均衡阶段。低端产品在产品生命成熟期阶段市场需求下降与成本领先战略下产能扩张之间的矛盾促使供过于求、利润率下降的市场环境形成,进而导致本土企业寻求高端突破、产品线向高端市场延伸的行为,二元市场格局进入不稳定的变动阶段。而在跨国企业延伸高端产品线、收缩低端产品线,重新划分高端市场界限,构筑技术壁垒之后,市场格局重新回复到均衡阶段。从长期看,在本土企业不断侵入高端市场和跨国企业不断“创造”新的高端市场的进程中,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差距减小。最终,两元市场格局消失,本国市场走向完全开放,市场运作效率达到最优,而本土企业获得国际竞争力。在完成理论构建后,本文利用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中国彩电市场中外企业的竞争做出实证检验,得出比较理想的检验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应坚定不移地推行市场开放,不断放松管制,让市场主导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政府通过对市场开放进程速度的控制、鼓励和扶持技术创新等措施,来调整开放市场对产业的冲击。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将分析的主要问题、所采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几点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献回顾与评论部分,我们主要从多产品竞争模型发展轨迹,来回顾多产品竞争的理论脉络。第三章主要研究多产品竞争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从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多产品厂商形成的原因。其次,讨论了多产品厂商内部市场结构。接着,研究了多产品厂商与外部市场的相互影响。最后讨论了多产品厂商相互竞争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深入探讨厂商产品线的延伸收缩与细分市场的进入退出。依次分析了市场规模、比较优势等决定厂商伸缩产品线,进入退出市场的因素。并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厂商所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厂商行为以及市场均衡的影响。第五章探讨市场渐进开放与跨国企业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就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并论证制度的渐进放松是促使跨国企业大量进入的重要因素。此外分析了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各自的特点,并对两者的竞争要素进行优劣分析。第六章通过构建一个基于比较优势的产品线选择模型,分析在各有竞争优势的条件下,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各自采取怎样的多产品策略参与竞争。并运用了彩电市场的数据对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章解析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多阶段策略博弈形成的市场格局以及动态变动的过程。划分市场格局演变过程各个阶段,并把市场需求引入模型,通过模型推导论证市场格局演变的形成原因及相应的变动机制。并通过彩电市场中外企业销售结构的变动规律进行实证检验。第八章作为结论和政策性建议部分,是对前文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

二、南通开发区:国际资本聚焦新热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通开发区:国际资本聚焦新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1)跨国并购对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理论研究现状
        1.1.2 现有研究不足
        1.1.3 现实研究意义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基础和方法
        1.3.1 研究基础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创新网络的相关研究进展
    2.1 创新网络的格局
        2.1.1 网络主体
        2.1.2 网络结构
        2.1.3 空间结构
    2.2 创新网络的演进
        2.2.1 演进路径
        2.2.3 演进驱动力
    2.3 跨国并购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2.3.1 跨国并购的内涵
        2.3.2 基于citespace的图谱分析
        2.3.3 主题词共现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3.1 创新系统理论
        3.1.1 创新系统的分类
        3.1.2 全球创新系统
        3.1.3 创新系统的耦合
    3.2 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理论
        3.2.1 主要内涵与流派
        3.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3.2.3 动态能力理论
    3.3 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
        3.3.1 概念与流派
        3.3.2 分析维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跨国并购的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理论框架
    4.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实施的背景条件
        4.1.1 经济全球化
        4.1.2 国家战略实施
        4.1.3 创新需求驱使
    4.2 基于跨国并购的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发展过程
        4.2.1 阶段1:并购目标寻找阶段
        4.2.2 阶段2:资源弱整合阶段
        4.2.3 阶段3:合资实体建设阶段
        4.2.4 阶段4:网络联结拓展阶段
    4.3 跨国并购对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发展的影响
        4.3.1 创新资源整合
        4.3.2 创新环境改善
        4.3.3 技术权力升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主要特征与格局
    5.1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概况
    5.2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跨国并购
        5.2.1 并购动因
        5.2.2 产业并购现状
        5.2.3 并购主体特征
    5.3 中国工程机械并购企业的创新网络
        5.3.1 创新网络的数据介绍
        5.3.2 创新网络的主体
        5.3.3 创新网络的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影响的整体分析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数据
        6.1.2 研究方法
    6.2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主体的影响
        6.2.1 主体结构
        6.2.2 主体创新能力
        6.2.3 主体合作倾向
    6.3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构成的影响
        6.3.1 网络规模
        6.3.2 网络中心性
        6.3.3 网络结构
    6.4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的影响
        6.4.1 空间尺度演化
        6.4.2 跨国并购对中国创新网络空间格局的影响
        6.4.3 跨国并购对全球创新网络空间格局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影响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研究设计
        7.1.1 研究框架
        7.1.2 案例选取
        7.1.3 数据获取
    7.2 案例分析与编码
        7.2.1 案例分析原则
        7.2.2 案例分析步骤
        7.2.3 案例归纳与编码
    7.3 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的影响机理
        7.3.1 作用阶段
        7.3.2 作用机制
        7.3.3 全球-地方分工与互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跨国并购驱动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
        8.1.2 跨国并购影响全球-地方创新网络形成的路径
        8.1.3 跨国并购影响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创新网络的格局
    8.2 主要创新点
        8.2.1 论证了企业组织结构变动对创新网络演进的作用
        8.2.2 拓展了创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
        8.2.3 分析了跨国并购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创新网络的影响
    8.3 政策建议
    8.4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3 技术路线
4 研究数据与方法
    4.1 研究数据
    4.2 研究方法
5 研究创新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概念界定与辨析
    1.2 理论基础
2 文献综述
    2.1 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
    2.2 台商投资大陆的时空分布与格局演化的相关研究
    2.3 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的相关研究
3 研究述评 第二章 全球背景下台商投资大陆在两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
1 数据与样本
    1.1 样本选择
    1.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2 模型构建与检验
    2.1 VAR模型构建
    2.2 变量序列的协整检验
3 台湾在大陆外商投资中的地位
    3.1 TDI与大陆经济增长波动之脉冲响应函数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3.2 全球背景下TDI在大陆外商直接投资中的经济贡献地位
4 大陆在台湾对外投资中的地位
    4.1 台湾OFDI与台湾经济增长波动之脉冲响应函数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4.2 大陆在台湾对外投资中的经济贡献地位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陆台资企业的时空分布与格局演变特征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2 方法与模型
2 台资企业的时间序列演变阶段及特征
    2.1 台资制造业企业的时间序列演变
    2.2 台资服务企业的时间序列演变
3 台资企业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3.1 台资企业的总体分布特征
    3.2 台资三大类型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3.3 台资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分布
4 大陆台资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变
    4.1 台资企业空间格局总体特征
    4.2 台资企业热点区域的演变
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1.2 研究假设
2 数据
    2.1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2.2 数据来源
3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3.1 变量结构效度检验
    3.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3.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4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
    4.1 台资电子信息企业驱动机制之面板模型估计
    4.2 台资机械企业驱动机制模型之面板模型估计
    4.3 台资石化企业驱动机制之面板模型估计
    4.4 台资生产性服务企业驱动机制之面板模型估计
5 讨论
    5.1 基于行业的大陆台资企业空间分布驱动机制对比
    5.2 与以往研究进行对比及其理论解释
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企业母子联系视角的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特征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与空间化处理
    1.2 研究方法
2 台商千大企业在大陆的时空演变特征
    2.1 总体分布
    2.2 行业分布
3 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
    3.1 网络联系覆盖地域广泛
    3.2 网络联系呈三轴放射状的空间结构
    3.3 网络联系键的空间异质性显着
4 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复杂性的实证分析
    4.1 度及强度分布特征:无标度网络过渡期
    4.2 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小世界网络
5 讨论
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制造业价值链视角的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模式
1 跨国企业价值链“切割”及其组织模式
2 上市(上柜)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切割”与组织模式
    2.1 数据与空间化处理
    2.2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切割”
    2.3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组织模式
3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时空分布与空间组织
    3.1 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价值链的时空分布特征
    3.2 研究案例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制造业价值链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视角的大陆台资跨界生产网络空间组织模式及驱动机制
1 基于制造业价值链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全球生产网络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2.1 案例企业的典型性
    2.2 访谈与问卷设计
3 台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
    3.1 价值链嵌入式融合模式
    3.2 价值链延伸和嵌入式共存的融合模式
4 台资生产性服务业与本地制造业的融合
    4.1 以本地台资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融合模式
    4.2 以本地外资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融合模式
5 讨论
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 研究启示及政策建议
    2.1 宏观层面:台商投资在两岸
    2.2 微观层面:台商投资在福建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1: 大陆地区相关区域政策 附录2: 关于台资制造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状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3: 福建台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4: 福建台资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状况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都市区化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1.1.2 亚洲地区已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战场,拥有较多特大城市
        1.1.3 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都市区化现象初露端倪
        1.1.4 "城市"及相关概念混乱,为学者的研究与政府的管理决策造成不便
    1.2 研究缘起与目标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成果
        1.3.2 较好的反映中国城市的实际规模,便于进行比较研究
        1.3.3 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规划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篇章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主要数据来源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都市区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综述
    2.1 大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2.1.1 发端与起源——大都市区概念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
        2.1.2 借鉴与应用——其他国家对于都市区的界定
        2.1.3 比较与总结——发达国家对于都市区界定的特点
    2.2 国外学者对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2.2.1 郊区的出现——都市区研究的早期萌芽(1870年代-1920年代)
        2.2.2 郊区的填充——西方都市区研究的兴起期(1920年代-1940年代中期)
        2.2.3 郊区的蔓延与计量革命的爆发——都市区研究的快速发展期(194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
        2.2.4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都市区——都市区研究的成熟期(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
        2.2.5 文献评述与启示
    2.3 中国学者对都市区的研究
        2.3.1 对于都市区定义的理解
        2.3.2 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案
        2.3.3 关于都市区的发展阶段与空间结构研究
        2.3.4 对于中国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探索
        2.3.5 其它扩展概念的研究
        2.3.6 文献评述与启示
    2.4 对大都市区基本内涵与特征的理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传统的城市化发展空间阶段论——都市区演化的一般模型
        3.1.2 "Desakota"——亚洲人口稠密区都市发展的特殊形态
        3.1.3 工业-城市区位论——全球化时代从劳动空间分工视角看当代都市区形成
        3.1.4 城市增长机器——从政治经济学与行为者的角度诠释都市区发展
        3.1.5 为增长的规划——"后郊区化"时代的都市区
    3.2 全球化、郊区化、城市化与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
        3.2.1 全球化的劳动分工——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宏观背景
        3.2.2 郊区化与城市化——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双重动力
    3.3 政府、企业、个人——中国都市区形成的重要行为主体
        3.3.1 政府
        3.3.2 企业
        3.3.3 个人
    3.4 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本文的分析框架建构与实证设计
        3.4.1 中国都市区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3.4.2 实证设计逻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六普数据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
    4.1 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
        4.1.1 建成区
        4.1.2 城区与镇区
        4.1.3 市区
        4.1.4 郊区
    4.2 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口径
        4.2.1 中国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迁
        4.2.2 中国常用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及存在问题
    4.3 基于六普数据对于中国大都市区的简化界定方案
        4.3.1 "六普"对城乡人口划分的新变化
        4.3.2 基于"六普"数据的大都市区界定方法
        4.3.3 四种特殊形态的都市区
        4.3.4 界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00年以来中国大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研究
    5.1 总体情况
    5.2 人口规模结构特征
        5.2.1 总体特征
        5.2.2 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分布分析
        5.2.3 与其他统计口径下的比较分析
    5.3 人口就业结构与功能专门化特征
        5.3.1 人口就业与城市职能
        5.3.2 主要方法与数据来源
        5.3.3 分析结果
    5.4 空间发展格局——现状与演变
        5.4.1 大区域层面
        5.4.2 省域层面
        5.4.3 市域与都市区内部结构
        5.4.4 都市区化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重构与机制——以上海为例
    6.1 建国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都市区发展
        6.1.1 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6.1.2 上海生产力布局和大都市区空间变化
    6.2 上海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发展格局与演变
        6.2.1 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
        6.2.2 研究数据与基本思路
        6.2.3 总体发展情况
        6.2.4 制造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6.2.5 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6.2.6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6.2.7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经济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上海都市区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集聚
        6.3.1 研究数据与方法选择
        6.3.2 总体发展情况
        6.3.3 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6.3.4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变动特征
        6.3.5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6.3.6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
    6.4 上海都市区产业空间重构特点的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都市区分析——以上海为例
    7.1 研究背景与基础
        7.1.1 2000年-2010年上海人口的变动及郊区化
        7.1.2 研究的主要基础
    7.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2.1 数据来源
        7.2.2 通勤OD的识别方法与可视化处理
        7.2.3 中心性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借鉴
    7.3 上海都市区通勤特征的分析
        7.3.1 职住地的识别与特征
        7.3.2 通勤OD特征与可视化
        7.3.3 主要居住地站和就业地站通勤分析
        7.3.4 通勤网络节点的度数中心度、点出度与点入度分析
        7.3.5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
    7.4 从上海看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
        7.4.1 中心城建成区向郊区的蔓延
        7.4.2 离心方向通勤流的产生
        7.4.3 突破地区(地级以上)行政界线的情况不普遍
        7.4.4 中国都市区的一般空间结构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都市区可以较好反映城市实际发展规模,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开始显现
        8.1.2 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
        8.1.3 产业空间分工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
        8.1.4 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
        8.1.5 中心区、通勤区与一般外围地带构成了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三个层次,"核心都市区"逐步扩展
        8.1.6 中国都市区发展的行政化色彩较强
    8.2 主要启示
        8.2.1 都市区外围地带应当成为疏解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的主要载体
        8.2.2 融入全球劳动分工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都市区的发展
        8.2.3 官方层面建立都市区普查体系意义重大,并可作为界定城市群的基础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4)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际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预期创新性研究成果
        1.5.1 预期研究成果
        1.5.2 拟创新点
第2章 特色园区及相关理论发展实践
    2.1 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发展实践
        2.1.1 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与演变
        2.1.2 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2.2 清洁生产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2.2.1 清洁生产思想及学说
        2.2.2 清洁生产的发展实践
    2.3 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实践
        2.3.1 工业生态学基本内涵
        2.3.2 工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
        2.3.3 工业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起源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基础
    2.5 交易费用和工业共生理论
        2.5.1 交易费用理论
        2.5.2 共生系统中的企业交易成本
        2.5.3 共生系统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2.6 产业集群理论
    2.7 非平衡发展理论
    2.8 增长极理论
    2.9 核心—外围理论
    2.10 空间扩散理论
    2.11 FDI与嵌入式投资理论
第3章 经济开发区及煤基产业发展路径
    3.1 国内开发园区的发展
        3.1.1 国内开发园区发展背景
        3.1.2 国内开发园区发展历程
        3.1.3 国内开发园区的发展作用
        3.1.4 国内开发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3.1.5 国内开发园区发展的前景展望
    3.2 煤基产业的发展路径
        3.2.1 煤基产业与煤化工
        3.2.2 新型煤化工产业特点与发展
        3.2.3 新型煤化工产业链
        3.2.4 现代煤基产业发展趋势
    3.3 全国煤基产业园区分布及效益分析
    3.4 典型成功煤基产业园区经验启示
        3.4.1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3.4.2 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路煤化工园
        3.4.3 阳煤太化清徐煤化工园区
    3.5 安徽煤基产业经济发展路径
第4章 阜阳煤基经济及其园区产业发展
    4.1 阜阳市自然资源与经济概况
        4.1.1 阜阳市区位、资源与经济条件
        4.1.2 颖东区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
    4.2 阜阳煤基产业及其经济发展
    4.3 阜阳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4.3.1 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
        4.3.2 阜阳市经济开发区
        4.3.3 安徽颍东经济开发区
        4.3.4 国投新集口孜东矿
    4.4 阜阳经济产业园区对比分析
        4.4.1 各园区业态同质化现象严重
        4.4.2 园区招商普遍水平低下
        4.4.3 阜合产业园经验借鉴
    4.5 设立阜阳煤基产业园区项目风险评估
        4.5.1 政策性风险
        4.5.2 技术变革性风险
        4.5.3 市场变化性风险
        4.5.4 金融变化性风险
        4.5.5 决策管理性风险
        4.5.6 不可预见性风险
    4.6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项目SWOT分析
        4.6.1 Strengh
        4.6.2 Weakness
        4.6.3 Opportunity
        4.6.4 Threat
第5章 制度创新促推阜阳煤基产业发展
    5.1 产业集聚促成产业园区起步发展
        5.1.1 全市煤基产业标准化集聚
        5.1.2 扩大煤基龙头企业示范效应,
        5.1.3 引入先进产业规化理念,拓展煤基经济主导产业链
    5.2 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引领阜阳煤基经济可持续发展
        5.2.1 着力应用新型技术,引领园区产能跨越式增长
        5.2.2 大型央企和跨国集团嵌入式、规范化运作,确保产业园区产业稳定发展
        5.2.3 耦合式经营解决开发性资金短板,园中园模式分散经营风险
    5.3 钻石模型分析-营造园区核心竞争力
        5.3.1 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
        5.3.2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生产要素优势分析
        5.3.3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需求市场优势
        5.3.4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5.3.5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状况
        5.3.6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机会因素分析
        5.3.7 阜阳煤基产业园区政府因素分析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6.2 本文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介
附录2 论文发表及学术成果

(5)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迎来一个崭新的转型时代
        1.1.2 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平台
        1.1.3 长三角:全面转型刻不容缓
    1.2 研究目标
        1.2.1 探寻转型与现代化的内在关系:理论层面分析
        1.2.2 科学解读我国当前转型的内涵:转型的时代性
        1.2.3 分析长三角转型的理论与现实依据:转型的地域性
        1.2.4 研究长三角转型发展的主要对策:转型的针对性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区域界定及发展概况
        1.4.1 研究区域界定
        1.4.2 研究区域发展概况
    1.5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1.5.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5.2 研究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1.6.1 研究方法
        1.6.2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
        2.1.1 城市群、都市圈与大都市区
        2.1.2 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
        2.1.3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
        2.1.4 转型、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
    2.2 国内外关于转型发展的文献综述
        2.2.1 国外关于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研究综述
        2.2.2 国内对经济转型和转型发展的研究综述
        2.2.3 总结和述评
    2.3 现代化基础理论
        2.3.1 经典现代化理论
        2.3.2 新现代化理论
        2.3.3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2.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4.1 城市群理论
        2.4.2 区域空间演化理论
        2.4.3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2.4.4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5 经济学相关理论
        2.5.1 经济增长理论
        2.5.2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2.5.3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与变迁理论
        2.5.4 路径依赖理论
        2.5.5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5.6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6 发展社会学相关理论
        2.6.1 依附理论
        2.6.2 世界体系论
    2.7 述评和启示
第三章 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多维解构
    3.1 转型发展: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
        3.1.1 世界现代化进程回顾:三次现代化大浪潮
        3.1.2 转型发展: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2 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当前转型的科学解读
        3.2.1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阶段性演进与四次转型
        3.2.2 第四次转型:全面、复合、多元转型
    3.3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时空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3.3.1 时间维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分析
        3.3.2 空间维度:城市群空间发展阶段分析
    3.4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多维解构
        3.4.1 “时空二维”解构
        3.4.2 “内容五维”解构
        3.4.3 转型发展的动力
        3.4.4 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与现状评价
    4.1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凸显
        4.1.1 经济增长质量:效率低下,难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4.1.2 经济发展动力:居民消费占比偏低,高投资和出口导向模式不可持续
        4.1.3 发展的协调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
        4.1.4 资源环境的约束: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
        4.1.5 区域空间结构:城市群集聚效应不高,区域空间结构有待优化
    4.2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状评价
        4.2.1 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3 横向比较:与沿海其他省市及全国的静态比较——转型发展水平
        4.2.4 纵向比较:2000年以来的转型发展动态分析——转型发展指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现实机遇
    5.1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
        5.1.1 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
        5.1.2 制度缺陷的主要约束
        5.1.3 发展战略的缺陷
        5.1.4 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缓慢
        5.1.5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5.1.6 “行政区经济”的阻碍
    5.2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机遇
        5.2.1 城市层面: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为长三角转型带来战略机遇
        5.2.2 区域层面:多重倒逼机制促进和推进长三角转型
        5.2.3 国家层面: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区域转型
        5.2.4 国际层面: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优化产业结构,共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6.1.1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共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6.1.2 加强产业互动与自主创新,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6.2 关注民生福祉,保障社会公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6.2.1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6.2.2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促进城乡一体化
        6.2.3 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体制
    6.3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创新驱动
        6.3.1 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6.3.2 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6.3.3 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的新机制
        6.3.4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规范化与市场化
    6.4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区
        6.4.1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6.4.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6.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全面转型提高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6.5.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5.2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6.5.3 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契机,加快区域金融改革创新
        6.5.4 深化市场机制改革,消除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6.6 提升核心城市功能,搭建服务平台,推进区域一体化,加快形成区域网络化空间结构
        6.6.1 以“四个中心”建设为契机,提升上海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
        6.6.2 努力搭建各类高水平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平台经济
        6.6.3 强化区域联合,全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及成果
后记

(6)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的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
        三、 对相关研究的简单评价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二、 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三、 府际关系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 基本概念
        二、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及政府作用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的区域产业转移:“三线”建设
        一、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大三线”建设中区域产业转移的成效
        三、 “小三线”建设中的区域产业转移:以上海为例
        四、 “三线”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反思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区域产业转移:“东锭西移”
        一、 “东锭西移”的概况
        二、 “东锭西移”实施效益评估
        三、 “东锭西移”的个案分析
        四、 “东锭西移”中的政府表现及其评价
第三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
    第一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背景与动力
        一、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转型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四、 破解产业同构难题的任务
        五、 国际产业转移动向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特点与路线
        一、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主体
        二、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目标
        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类型
        四、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
        五、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总体路线
第四章 中央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依据
        一、 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 加快区域产业转移进程
        三、 减少产业转出的负面影响
        四、 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
    第二节 中央政府促进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举措
        一、 国务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二、 发改委: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三、 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和“万商西进”工程、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设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
        四、 工信部:引导纺织产业转移、编制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举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
    第三节 中央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
        二、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三种作用机制
        三、 中央政府干预区域产业转移的效果分析
        四、 影响中央政府干预效果的若干因素分析
        五、 中央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第五章 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其转化
        一、 转出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主动调整与被动适应
        二、 承接地政府的两种行为模式:积极引进与消极承接
        三、 地方政府不同行为模式之间的转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典型案例分析:广东“双转移”
        一、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背景
        二、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举措
        三、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成效
        四、 广东推行“双转移”的困境
    第三节 地方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 地方政府干预的对内效果
        二、 地方政府干预的外在效果
        三、 地方政府干预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国外区域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典型经验
    第一节 美国的区域产业转移
        一、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二节 意大利北方向南方的产业转移
        一、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意大利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三节 韩国首都圈向地方的产业转移
        一、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进程
        二、 韩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
        三、 启示
第七章 关于改善政府在区域产业转移中作用的探讨
    第一节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的总体分析
        一、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距离的影响
        二、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方向的影响
        三、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领域的影响
        四、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时机的影响
        五、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转移效益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内部协调
        一、 分层定位各级政府的职能
        二、 促进部际协作
        三、 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
        四、 加强省部合作
        五、 发展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
    第三节 政府介入区域产业转移的时机与限度
        一、 根据产业转移成熟度来选择政府干预的时机
        二、 在区域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政府作用
        三、 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
        四、 满足企业和企业家的合理诉求
        五、 把握政府干预的合理限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学术成果

(7)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港口经济的文献综述
    2.1 港口经济相关概念及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2.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3 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环境及状况分析
    3.1 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3.1.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1.2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3 竞争环境分析
    3.2 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3.2.1 海南省港口的基本状况
        3.2.2 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3.2.3 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3.2.4 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 国内外港口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分析
    4.1 新加坡港口经济发展经验
        4.1.1 新加坡港概述
        4.1.2 "智慧岛"发展计划
        4.1.3 新加坡港物流发展模式
        4.1.4 重工业与轻工业相结合的临港产业
    4.2 香港港口经济发展经验
        4.2.1 香港港口概述
        4.2.2 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自由港
        4.2.3 香港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4.2.4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
    4.3 台湾港口经济发展经验
        4.3.1 台湾港口概述
        4.3.2 合理的港口布局适应经济发展
        4.3.3 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的发展战略
        4.3.4 建设发达的出口加工区和临港工业区
5 海南省港口经济的发展战略
    5.1 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5.1.1 指导思想
        5.1.2 基本原则
    5.2 海南省港口经济的发展战略
        5.2.1 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
        5.2.2 差异化发展战略
    5.3 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5.3.1 加快港口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5.3.2 拓宽港口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和建设经营
        5.3.3 构建统一高效的港口管理体系
        5.3.4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5.3.5 提高海南港口信息化水平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8)大城市簇群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聚集区布局及优化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历史积累
    1.2 研究背景
    1.3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趋势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2 1990 年代以来武汉城市工业用地开发的实证研究
    2.1 武汉城市工业用地开发实证分析
    2.2 武汉城市工业用地开发特征及空间发展规律
    2.3 武汉城市工业用地开发及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3 现阶段武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分析
    3.1 武汉城市工业空间基本格局
    3.2 武汉城市工业空间布局特征
    3.3 武汉城市工业空间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武汉城市工业空间未来发展趋势
4 大城市簇群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聚集区结构优化模型
    4.1 城市簇群式空间发展趋势
    4.2 相关案例分析
    4.3 城市工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4.4 城市工业聚集区布局结构的理论模式探讨
    4.5 城市工业聚集区布局结构的优化模型
5 大城市簇群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聚集区结构优化对策
    5.1 推动城市与区域工业聚集区整体化发展
    5.2 构建城市工业聚集区合理的空间格局
    5.3 培育动力充分的拓展廊道
    5.4 注重工业聚集区区域生态隔离
6 结语
    6.1 结论
    6.2 存在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已有研究基础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3.1 研究意义
        1.3.2 学术价值
        1.3.3 应用价值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总体评价
    1.5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基础理论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1.1 世界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
        2.1.2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明显
    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点轴开发理论
        2.2.3 网络开发理论
        2.2.4 核心—边缘理论
        2.2.5 梯度推移理论
    2.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4 港口与腹地互动理论
    2.5 比较优势理论
    2.6 竞争优势理论
    2.7 产业集群理论
    2.8 共生理论
    2.9 小结
3 国内外沿海地区与腹地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3.1 国外实证分析
        3.1.1 世界五大都市圈
        3.1.2 都市圈的特点
        3.1.3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3.2 国内实证分析
        3.2.1 我国三大经济区
        3.2.2 三大经济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3.3 对东北经济区的启示
    3.4 小结
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现状分析
    4.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的历史沿革
        4.1.1 阶段划分
        4.1.2 综合评述
    4.2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
        4.2.1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
        4.2.2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
    4.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现状分析
        4.3.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
        4.3.2 东北地区发展现状
        4.3.3 基于城市流理论的东北地区各城市空间联系定量测度
        4.3.4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现状及SWOT分析
    4.4 小结
5 辽宁沿海港口与东北腹地互动的效应评价
    5.1 Logistic模型
    5.2 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
    5.3 相关模型的建立
    5.4 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5.5 小结
6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构想
    6.1 产业互动模式
        6.1.1 互动基础
        6.1.2 产业互动的思路及原则
        6.1.3 产业互动构想
        6.1.4 主要产业互动
    6.2 港口与腹地互动模式
        6.2.1 沿海港口与腹地互动发展现实基础
        6.2.2 推进港口与腹地互动策略
    6.3 功能互动模式
        6.3.1 发挥大连保税港区对东北腹地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辐射带动作用
        6.3.2 进一步提升东北腹地产业承接能力
    6.4 区域互动模式
        6.4.1 沿海地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互动
        6.4.2 沿海地区与辽西地区互动
        6.4.3 沿海地区与长吉城市群互动
        6.4.4 沿海地区与哈大齐城市群互动
        6.4.5 沿海重点工业园区与腹地互动
    6.5 要素互动模式
        6.5.1 资金(本)互动
        6.5.2 人才互动
        6.5.3 项目互动
        6.5.4 信息互动
        6.5.5 市场互动
    6.6 基础设施一体化模式
        6.6.1 交通一体化
        6.6.2 通讯一体化
        6.6.3 能源一体化
        6.6.4 水资源一体化
        6.6.5 环境保护一体化
    6.7 小结
7 推进沿海与东北腹地互动的对策措施
    7.1 推进区域全面创新
    7.2 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7.3 全域谋划东北经济区发展大计
    7.4 建立东北各大中城市战略联盟
    7.5 大力培育区域互动利益共同体
    7.6 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作用
    7.7 小结
8 结论及努力方向
    8.1 结论
    8.2 今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图表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10)企业多产品竞争与市场的进入退出 ——对中外企业竞争的一个理论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思路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框架结构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企业多产品竞争: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产品线与多产品竞争
    第二节 产品的水平差异
    第三节 产品的垂直差异
    第四节 产品的混合差异
    第五节 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竞争
第三章 基于比较优势的企业多产品竞争
    第一节 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多产品厂商成因的理论探讨:基于三个产品点的线形模型
    第三节 多产品厂商与单产品厂商竞争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四节 一个多产品厂商与N个单产品厂商的竞争
    第五节 多个多产品厂商之间竞争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产品线伸缩与细分市场的进入退出
    第一节 多市场模型的构造
    第二节 市场规模与企业产品线的缩伸
    第三节 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目标市场的进入退出
    第四节 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多产品厂商产品线的变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渐进市场开放下跨国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竞争
    第四节 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各自竞争优势的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比较优势的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多产品竞争
    第一节 基于比较优势的多产品策略选择模型
    第二节 彩电行业中外企业多产品竞争策略差异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外企业竞争中市场的进入退出与动态均衡的演变
    第一节 开放进程中外资进入的竞争性行业市场格局演变特征
    第二节 市场动态均衡的理论推导
    第三节 市场均衡格局周期性演变的特征
    第四节 对彩电行业两元市场格局变动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性建议
    第三节 本文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南通开发区:国际资本聚焦新热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国并购对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为例[D]. 王秋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2]大陆台资企业空间格局及跨界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研究[D]. 陈艳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D]. 张欣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4]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D]. 赵子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6)
  • [5]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D]. 朱元秀.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6]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郑春勇. 南开大学, 2012(07)
  • [7]海南省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刘玥. 海南大学, 2010(01)
  • [8]大城市簇群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聚集区布局及优化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王智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2)
  • [9]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杨大海. 辽宁师范大学, 2009(11)
  • [10]企业多产品竞争与市场的进入退出 ——对中外企业竞争的一个理论解释[D]. 朱敏. 复旦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南通开发区:国际资本聚焦新热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