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网络带宽 管理到波长级别

有效利用网络带宽 管理到波长级别

一、有效利用网络带宽 管理到波长级(论文文献综述)

崔秀国,贾伟,马军棋,王超凯,黄康勇,李祥[1](2021)在《全光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网络业务发展趋势和全光网发展现状,分析了全光网的架构和关键特征,提出了未来全光网的发展方向,包括自动化、智能化、高可靠和城域延伸趋势;同时,研究了支撑全光网演进的基础关键技术,包括光层调度技术、光层数字化技术和电层调度技术,其中光电协同运作可以充分满足低时延、大带宽和安全可靠的网络需求。随着WSS成本的快速显着降低,ROADM将从骨干网络逐渐走向城域边缘网络,实现全光网的广泛部署。

朱恒卓[2](2021)在《100G OTN技术在本地传输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5G移动互联网、超高清视频、云计算、物联网、VR、AR以及企业专线等各种新兴业务爆发式增长,对运营商本地传输网带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地传输网现有的传输技术已经无以为继。同时5G回传网络速率后期将提升至100Gb/s,以10Gb/s、40Gb/s为主的本地传输网将难以满足全业务运营的业务需求,新一代的100G OTN系统在理论及硬件上已经成熟,且已经大规模应用到一级干线网络上,在传输带宽快速增长的压力下,本地传输网规模部署100G OTN势在必行。论文根据本地传输网的特点和业务发展需求,探讨可行的100GOTN设计方案和应用策略。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从本地传输网技术现状和业务需求入手,结合100G OTN的技术原理和发展状况,提出了基于CD-ROADM技术的100G OTN设计方案,对CD-ROADM、交叉调度系统及高速率传输系统三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2)结合X市本地传输网现状和100G OTN系统建设需求,从组网设计、业务路由策略、设备选型、保护方式、电源设计等几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3)对基于CD-ROADM技术的100G OTN系统进行了电交叉、WSS插损、WSS维度、衰耗、色散、OSNR等指标的综合测试,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基于CD-ROADM技术的100G OTN系统的可行性。论文设计实施的本地传输网100G OTN系统方案可以满足未来新兴业务超低时延、超大带宽、快速开通、一跳直达的要求,对于今后在运营商的规模部署是十分有益的,对于同类本地传输网网络规划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陈成[3](2020)在《光空分复用系统中双向传输及ROADM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IP网络的集成速度日益加快,因此网络的扩展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波分复用(WDM)光传输的容量增长明显放缓,系统实验接近非线性光纤传输的香农极限,限制了全光通信的发展。由此引入空间模式维度,基于空间自由度的空分复用(SDM)技术被认为是进一步提升传输容量的重要方案,其中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MDM)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因为光纤中各个模式相互正交,MDM技术利用这种正交性,将每个模式作为独立的信道加载信号,从而有效地提高传输容量和频谱效率。同时随着传输容量的快速增长,对交换系统也带来了压力和动力,由于电子交换技术达到瓶颈,人们便引入了光子技术,其中可重构光分插复用(ROADM)技术可以灵活地进行业务疏导、路由选择和监视等功能,能够显着的提高整个网路的透明性、吞吐量、生存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在研究光传输交换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如下结构:一种是无多进多出(MIMO)WDM-MDM带宽可调的光纤双向传输系统,利用6模式选择光子灯笼(PL)分别作为模式复用器与解复用器,选取LP21模式和LP01模式2个非简并模式作为正向传输信道,LP02模式和LP01模式作为反向传输信道,同时通过光开关控制选择LP11的2个简并模式作为正反向传输信道,从而实现12.5km的双向带宽可调传输。该结构通过光交换矩阵调节传输模式数来调节带宽。我们还对该系统结构进行实验搭建,并在C波段和L波段上对系统传输性能进行测量,3个模式的模间交调均小于-24d B,分析了12.5km多模光纤(MMF)传输的误码率和眼图性能,得出了当LP01模式和LP11a模式在接受功率低至-17d Bm和-16d Bm时,2路模式信号的误码率都能达到10-3的结论。验证了该传输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适用于低成本大容量等通信场景。另一种是新颖的SDM-OADM结构,光节点是一个简单的两层体系结构,具有全光多粒度交换,业务疏导,通道分插和在线监控等功能。我们演示了多芯光纤(MCF)级和光纤级交换,光纤级粒度和波长级粒度业务疏导,通过搭建实验系统,测量其传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光信号在该交换系统中平均传输损耗为-10.5d B,平均串扰为-40d B,平均误码率(BER)为10-10,证明该结构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眼图测试单元监测光信号的传输质量,从得到的眼图可验证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通信质量。

鲁鹏[4](2020)在《四川省某地市城域100G OTN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光传送网(OTN)的规划研究是通信技术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网络规划设计的成果将决定地区网络演进方向,影响地区电信业务的发展模式。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信业务形态已发生巨大变化,电信新型业务形态对运营商传送网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承载要求,现有传送网能力和业务发展需求之间已经矛盾凸显。运营商现有城域传送网通道速率不超过10Gbit/s,系统容量多为40×10G,而新型业务需要提供10Gbit/s以上的传输速率以及更高的交叉容量OTN平面。现网汇聚层为环型而县乡以下层面多为链型结构,网络安全性较差,业务路由单一保护能力较弱,而新型业务则对传送网的安全性和业务保护能力要求极高。此外,现网系统还存在设备型号老化、运维困难可靠性不佳,系统平面不具备灵活拓展能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制约运营商新型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分析需求,推导城域100G OTN系统规模;2、规划城域OTN技术路线、系统架构、系统配置,通过仿真试验取得系统参数;3、对城域OTN系统性能进行全面测试与评估。本文以某地市级运营商市场数据为模型,采用线性回归法对电信业务三年内承载需求进行测算。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和传送网现状,采用技术方案比选方法,确定城域100G OTN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结构上分为核心和汇聚两个网络层级,覆盖全市业务汇聚局点,并延伸覆盖重要业务发展区。系统交叉容量达到80×100G,配置完善的信道监管和业务保护机制。核心层和汇聚层呈环网架构,业务通道配置光层倒换和电层交叉倒换双保护机制,根据中继光缆部署情况,系统结构逐步向MESH组网演进并引入ROADM技术。本课题在地市级运营商的城域100G OTN系统投入运行后,对系统单机接口和系统性能进行全面测试,测试数据显示系统符合OTN网络技术标准,经评估新系统已到达设计预期,可以满足电信新型业务开通与承载保护需求,系统整体设计思路贴合运营商实际发展需求,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孟阳[5](2019)在《少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性能监控关键技术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其重中之重。作为信息网络基础架构的核心一环,模分复用技术的少模光纤(Few Mode Fiber,FMF)通信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对少模光纤传输链路中光性能监控的两个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少模光纤通信中的模间色散监控新方法以及支持模式交换的可重构全光多粒度光网络性能监控方案。首先,对少模光纤中一种模间四波混频(Inter-Mode Four-Wave mixing,IM-FWM)非线性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具有两种空间模式的少模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并在少模光纤中获得了模间四波混频模式和波长位置的各种组合以及它们的相位匹配条件。受到模间四波混频原理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模间色散监控方法,推导出监测原理,分析了闲频波功率与模间色散(DMGD)的关系。采用仿真软件Optisystem 7.0构建了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少模光纤传输系统,实现在15-50 ps/km的范围内进行模间色散(DMGD)仿真监测。该方法能够对少模光纤通信中的模间色散进行在线监控,具有实时性,系统简单可靠且灵敏度高。其次,对于支持模式交换的多粒度光交叉连接结构(Multi-Granular Optical Cross-connect,MG-OXC),本文设计一种针对于可重构光网络中数字信号的性能全面监控方法,将眼图测试仪器或一种眼图测试单元配置在全光网光节点上,就可以对支持模式交换的光网络中的各种性能进行全面监控,该方法对光数据信号协议和码率透明且能对各种光性能劣化进行鉴别。本文重点讨论了上述两个关于少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关键的技术问题,为基于少模光纤的多粒度光传输系统在未来被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胡明[6](2019)在《某运营商在5G时代OTN和PTN网络规划与评估》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固定数据等业务的飞速增长,尤其是提出通信行业的5G概念之后,5G的战略制高点争夺战已风起云涌,中国各大运营商也已经逐步展开布局。放眼全球5G的技术层面早已投入巨额研发,而我国在此领域更是获得突出成就,在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方面获得整个产业制高点。然而,5G的到来势必对传统通信网络,特别是基础传送网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顺应时代的变革,把握时代契机,采用何种通信技术,最终规划建设出高效、安全、可靠的传送网络是5G时代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运营商的城域传送网构成。目前,我国运营商的城域传送网主要由OTN和PTN两张网络组成。OTN采用光波道承载用户信号的传输,也是骨干传输网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承载PON网络、SDH网络、CMNet网络、CDN网络和PTN网络的上行。PTN则采用分组报文全网络IP化技术来传输,提供面向可靠性的和QoS要求较高的业务接入,用于基站和重要集团客户的专线业务接入。接着,本文对比分析了OTN和PTN相关技术的演进,以及两种技术在各自网络中的优势,讨论了传输网络的整体架构,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以通辽移动传输网络为例,分析了通辽移动传输网络目前的现状问题和改进方向,通过业务需求的预测和计算,推理出城域传送网工程建设的需求,归纳了网络的建设原则和思路。其次,针对主城区西部汇聚盲点和5G初期的大容量大带宽业务需求,提出短期OTN 100GE+PTN 100GE过渡到中远期OTN超100GE+PTN N*100GE的建设策略,阐述了在核心汇聚层扩容7波100GE波道,满足承载网上行;主城区西部扩环加点OTM站,解决区域汇聚盲点;市到县按旗县拆分环路,分别独立拥有100GE带宽的OTN和PTN建设方案。最后,本文采用技术优化评估与经济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提出的建设方案进行评估。发现随着5G基站的进一步规模部署以及未来4K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和车联网等业务的接入,通辽市现有核心、城域和本地OTN、PTN网络已不能满足5G业务的迅猛发展,需提升OTN汇聚层的覆盖范围和环路容量;现网OTN环路剩余波道已不能满足客户业务发展需求,选择大容量OTN建设势在必行。本建设方案不仅可以提升网络的整体传输容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减少工程建设的投资,更为后续运营商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所提建设方案依据充分,条件符合,势在必行,对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市移动通信业务进而促进全自治区在5G时代下经济和信息化发展都是必要可行的。

吴宾[7](2019)在《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继交换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数据通信、导航定位、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和深空探测等技术的进步,星间、星地大容量信息传输的需求不断增长,多种类型星间与星地数据中继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原有的卫星微波通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激光通信技术在中继卫星之间建立高速激光链路,从而形成激光-微波混合卫星网络,成为未来空间信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卫星的关键载荷,需要支持多通道、不同类型信号的中继和交换等功能。传统的卫星转发器越来越接近电子速率的极限,限制了信号交换与处理速率的进一步提高,而采用微波光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卫星转发器的体积、重量和功耗,实现大带宽和超高速的交换和信号处理。同时,利用其并行处理的特性能够有效提高卫星转发器微波信号的处理能力,如多频本振分发、多通道信号低损伤变频和波束间交叉互连等功能。因此,将微波光子技术应用于未来激光-微波混合网络的中继系统中,成为下一代高频段、多波束、大容量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交换中面临的系统结构、弹性带宽交换和星上波长变换、多通道频率变换、星地高速链路的并行传输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理论与实验研究,具体完成的创新性工作如下。(1)设计了卫星激光-微波混合交换系统结构,提出了基于业务分布的弹性带宽优化分配策略,在仿真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波长选择开关的弹性带宽交换实验系统,验证了系统频谱资源灵活配置和弹性带宽交换的能力。该方案能有效提高网络的频谱利用率,适用于未来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不同粒度业务的灵活高效交换。(2)提出了一种基于光频梳的中继交换全光波长变换方案,分析了波长变换的原理和实现技术。对搭建实验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光频梳与波长选择开关配合,系统能实现“点到多点”的波长变换和频隙级的波长分配,各通道传输的基带数据误码率均低于10-9。该方案可降低各节点之间因波长冲突造成的业务阻塞,从而提高星间光链路的传输容量。(3)提出了基于抑制载波双边带和基于可重构单光频梳的星上并行多频段变频方案,分析了星上频率变换实现的原理,设计了适用于多波段宽带卫星的转发器系统结构。搭建了基于微波光子学的星上多频段变频实验系统,以Ka波段信号变频至其他卫星工作波段信号为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该变频方案输出不受波分复用通道限制,采用并行变频的方式,降低了星上负载的功耗和系统复杂度。(4)提出了一种星地高速链路数据并行传输技术。通过向并行信道添加同步信息,实现了四路微波信号的同步控制;基于自行设计的Virtex-6系列FPGA硬件平台,对该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接收端能恢复出5Gbps速率的原始基带数据,验证了四路并行数据的同步性。同时,设计并研制了基于RocketIO的空间光通信阵列高速光收发器,实现了 6.25Gbps的高速串行通信,其具有集成度高、调试灵活和扩展性强等特点。

蔡文亮[8](2019)在《OTN技术在抚州联通传输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技术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光传输网,是基于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技术和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技术不能满足网络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光传输技术。OTN具有SDH和WDM的技术优势。同时,它能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提供大颗粒服务,并监控端到端的性能和故障。随着大颗粒高带宽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和OTN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OTN构建更高效可靠的传输网络是电信运营商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阐述和分析了OTN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以及OTN与SDH、WDM的关系,提出了OTN网络规划的基本要素和规划过程。重点介绍了OTN技术在传输网络中的应用。在对抚州联通的传输网现状和未来3年城域网容量要求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OTN网络作为抚州联通传输网的设想。最后,详细介绍了抚州联通传输网的相关部署方案,如拓扑结构、网络保护方案、服务通道配置等。目前,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可以满足抚州联通未来3-5年光宽带、4G业务和后期5G业务的发展需求,效益评估结果表明,OTN技术是目前抚州联通应对传输网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

董宁[9](2019)在《铁路光传输网络中OTN交换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铁路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展和业务种类的不断丰富,网络承载的流量也随之迅速升高。铁路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着列车的安全,所以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流量的迅速增长会造成现有网络的带宽不足,导致部分业务阻塞,进而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转,威胁铁路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合铁路通信网络的结构和带宽分配情况,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设备将面临较大的带宽压力。因此,有效利用WDM网络的带宽和相应设备的升级成为铁路光网络重要的研究方向。由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技术衍生的OTN交换(OTN Switching)技术通过 ODU(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的交叉连接实现不同业务的流量梳理,并将不同的低速率业务复用至同一波长上传输,能够有效降低网络阻塞率,提高网络传输质量。本文主要研究OTN交换技术及其应用于铁路通信网络的性能,以及 KSP(K Shortest Paths)和 RWA(Routing and WavelengthAssignment)等算法以完成网络资源分配和性能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本文主要研究OTN交换技术,分析OTN交换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研究了 OTN交换技术与WDM网络融合的三种主要架构,通过示例说明OTN交换技术的功能和效果。(2)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等级的k最短路径算法LL-KSP(Link Level based K Shortest Pathsalgorithm)。结合铁路通信网络的分层和链路等级特点,该算法根据链路带宽划分相应的链路等级,并为业务优先分配高等级链路,从而有效利用网络中的高质量传输资源,优化网络的传输质量。(3)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维度性能指标的RWA算法MDPI-RWA(Multi-dimension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RWA 算法是光网络中重要的资源分配算法,能够为业务分配路由和波长资源并得出相关的网络性能参数。为评估网络性能,在传统计算网络平均阻塞率MBP(Mean Blocking Probability)的基础上,该算法加入了评估业务运行情况的平均带宽阻塞率MBBR(Mean Bandwidth Blocking Ratio)和衡量网络中链路负载均衡状态的Jain公平性指数JFI(Jain’s Fairness Index)。该算法从业务和网络负载分布等多维度更全面地衡量网络性能。(4)本文通过仿真算法对比OTN交换技术场景与无该技术的传统WDM场景,采用部分铁路汇聚层网络拓扑为背景,展示两种场景下的MBP和JFI数值。结果显示,OTN交换技术通过流量梳理能够有效降低网络阻塞率,均衡网络中的负载。其次,本文还研究了配备OTN交换的节点数量与MBP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网络改造升级提供参考。在两种不同拓扑下,随着OTN交换节点数量的上升,网络MBP值均随之下降,网络性能得到提升。同时,OTN交换的节点数量存在阈值,即超过该阈值后网络性能的提升不明显,阈值的数值与网络拓扑等网络状态相关。

唐明光[10](2015)在《第一篇 广电网络建设/改造中的NGB技术》文中研究表明1三网融合要求广电有线网络建设/改造的目标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面临行业内外的竞争加剧,为了应对这一竞争环境,除了体制方面的改造、完善外,在网络建设/改造中应达到如下三个目标:1)能适应融合业务运营2)能应对竞争环境的发展和变化3)能面对用户的多种个性化需求1.1融合业务运营目前,广电有线行业正处于"后平移时代",即从电视数字化到全业务网络化的关键时期。电视数字化阶段,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有限,效果也不明显,很难使用户改变传统的

二、有效利用网络带宽 管理到波长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效利用网络带宽 管理到波长级(论文提纲范文)

(1)全光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网络业务发展趋势和全光网发展现状
2 全光网发展演进
    2.1 全光网架构和关键特征
    2.2 全光网未来发展趋势
        2.2.1 网络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
        2.2.2 更高可靠性网络能力
3 全光网关键技术及发展
    3.1 光层调度技术
        3.1.1 WSS技术介绍
        3.1.2 WSS技术演进
        3.1.3 WSS交换引擎
        3.1.4 WSS快速切换
        3.1.5 WSS未来发展趋势
    3.2 光层数字化技术
    3.3 电层调度技术
4 结束语

(2)100G OTN技术在本地传输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架构
第2章 本地传输网技术分析
    2.1 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
    2.2 分组化传输技术(PTN/IPRAN)
    2.3 波分复用(WDM)
    2.4 光传送网(OTN)
    2.5 传输网技术的相互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D-ROADM技术的100G OTN系统研究
    3.1 CD-ROADM的研究设计
        3.1.1 传统ROADM
        3.1.2 C-ROADM
        3.1.3 D-ROADM
        3.1.4 CD-ROADM
        3.1.5 CDC-ROADM
        3.1.6 CD-ROADM的设计
    3.2 交叉调度系统的研究设计
    3.3 高速传输系统的研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X市100G OTN设计方案
    4.1 X市本地传输网的现状
    4.2 存在的问题分析
    4.3 业务需求
    4.4 发展思路
    4.5 组网设计
        4.5.1 网络节点设计
        4.5.2 光缆路由设计
        4.5.3 网络架构设计
        4.5.4 网络拓扑设计
    4.6 业务路由策略设计
    4.7 保护方式设计
        4.7.1 网络保护
        4.7.2 网络恢复
        4.7.3 网络保护和恢复的设计
    4.8 电源设计
    4.9 设备配置设计
        4.9.1 系统工作波长范围
        4.9.2 波长选择光开关的设计
        4.9.3 耦合器/分光器的设计
        4.9.4 本地组上下路功能模块的设计
        4.9.5 光纤放大器的设计
        4.9.6 波长转换器的设计
    4.10 设计图纸
    4.11 本章小结
第5章 100G OTN系统性能测试
    5.1 CD-ROADM测试
        5.1.1 WSS插入损耗测试
        5.1.2 WSS维度测试
    5.2 OTN电交叉集群测试
        5.2.1 业务框间交叉能力测试
        5.2.2 验证交叉板倒换能力测试
    5.3 传输性能测试
        5.3.1 传输指标测试
        5.3.2 业务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光空分复用系统中双向传输及ROADM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光纤通信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
        1.1.2 空分复用技术的发展
    1.2 基于PL的双向光纤传输系统研究现状
    1.3 ROADM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光传输交换技术
    2.1 光纤双向传输技术
    2.2 光交换技术
        2.2.1 光交换的原理
        2.2.2 光交换技术的分类
    2.3 光交换网络和交换节点
        2.3.1 光交换网络
        2.3.2 节点设备OADM功能与结构
        2.3.3 节点设备OXC的功能和结构
    2.4 ROADM结构特性及原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L的双向传输实验研究
    3.1 双向光纤传输系统设计
        3.1.1 网络节点设备
        3.1.2 双向传输系统的结构设计
    3.2 双向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3.2.1 传输模式性能测试
        3.2.2 误码率测试及讨论
    3.3 双向带宽可调传输的实现演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粒度SDM-ROADM实验研究
    4.1 SDM-ROADM结构和工作原理
    4.2 SDM-ROADM实验系统及性能分析
    4.3 多粒度交换和业务疏导演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四川省某地市城域100G OTN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OTN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1.2.1 OTN技术国内外进展
        1.2.2 OTN技术的发展历程
    1.3 电信业务概述
    1.4 本课题主要工作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OTN网络概述及需求分析
    2.1 OTN网络技术
        2.1.1 OTN技术概述
        2.1.2 OTN网络架构
        2.1.3 100GOTN关键技术
        2.1.4 100GOTN系统应用
    2.2 OTN网络规划
        2.2.1 规划准备
        2.2.2 规划流程
    2.3 电信业务承载需求
        2.3.1 电信业务分类
        2.3.2 新型业务承载要求
        2.3.3 业务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地市城域100GOTN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传送网现状及问题分析
        3.1.1 网络现状
        3.1.2 问题分析
        3.1.3 设计思路
    3.2 城域100GOTN系统设计
        3.2.1 设计方法和要点
        3.2.2 组网及波道设计
        3.2.3 设备选型及业务板卡配置
        3.2.4 城域100GOTN系统设置
        3.2.5 城域100GOTN系统仿真
    3.3 城域100GOTN系统实现
        3.3.1 电源系统部署
        3.3.2 通信系统部署
        3.3.3 系统定级与安全防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地市城域100GOTN系统测试
    4.1 100GOTN系统测试
        4.1.1 性能指标
        4.1.2 系统测试
        4.1.3 测试结论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系统仿真全业务段输出光学业务参数

(5)少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性能监控关键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网络发展历程和趋势
    1.2 光网络技术及光性能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1.2.1 少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性能监控发展现状
        1.2.2 色散监控的现状分析
    1.3 本论文内容和组织架构
第二章 少模光纤通信网络的监控原理
    2.1 少模光纤的分类
    2.2 光纤模式理论
    2.3 少模光纤非线性分析
        2.3.1 交叉相位调制和模态自相位调制
        2.3.2 四波混频
        2.3.3 波导缺陷
    2.4 少模光纤产生四波混频的理论分析
    2.5 两个空间模式的IM-FWM
    2.6 模间色散与模间四波混频的关系
    2.7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少模光纤传输系统中模间色散监控
    3.1 基于四波混频的少模光纤链路色散监控方法
        3.1.1 16QAM少模光纤传输系统的搭建
        3.1.2 少模光纤模间色散与模间四波混频的关系
    3.2 基于FWM的模间色散监控仿真曲线
        3.2.1 不同色度色散对模间色散曲线的影响
        3.2.2 不同噪声比对色散曲线的影响
        3.2.3 不同线宽对色散曲线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重构多粒度全光网络性能整体监控
    4.1 超级信道
    4.2 支持模式交换多粒度全光网络中光性能整体监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进一步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6)某运营商在5G时代OTN和PTN网络规划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简介
    1.2 建设必要性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技术理论
    2.1 城域传送网
    2.2 OTN技术
    2.3 PTN技术
第3章 某移动公司网络现状及需求
    3.1 网络现状
    3.2 工程建设需求
    3.3 业务需求与预测
第4章 网络建设规划与策略
    4.1 城域传送网存在的问题
    4.2 城域传送网建设目标
    4.3 城域传送网建设原则
    4.4 城域传送网建设策略
    4.5 城域传送网目标架构模型分析
第5章 OTN和 PTN网络建设方案
    5.1 系统建设原则
    5.2 设备类型选择
    5.3 OTN和 PTN建设方案
第6章 本建设方案的评估
    6.1 本建设方案的优化评估
    6.2 本建设方案的经济评估
    6.3 本建议方案的工程财务评估
    6.4 本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估
第7章 总结
    7.1 总结
    7.2 存在的问题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7)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继交换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缩略表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卫星微波光子技术理论基础
    2.1 微波信号光调制技术
        2.1.1 光调制技术分类
        2.1.2 基于DD-MZM的外调制技术
    2.2 微波信号光域频率变换技术
        2.2.1 基于级联IM的频率变换方案
        2.2.2 基于双驱动MZM的频率变换方案
        2.2.3 基于双平行MZM的频率变换方案
    2.3 卫星微波光子链路非线性失真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交换系统结构与链路性能优化研究
    3.1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与交换节点总体结构
        3.1.1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
        3.1.2 混合交换节点
    3.2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与链路非线性失真抑制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卫星激光-微波网络弹性带宽交换与全光波长变换技术研究
    4.1 卫星激光-微波混合链路弹性带宽交换方案
        4.1.1 基于业务分布的弹性带宽优化分配策略
        4.1.2 频谱分配策略性能对比
        4.1.3 基于WSS的弹性带宽交换实验和结果分析
    4.2 基于OFC的卫星全光波长变换方案
        4.2.1 波长变换技术
        4.2.2 全光波长变换原理与系统结构
        4.2.3 系统实验与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频光本振的卫星多频段频率变换技术研究
    5.1 多频段卫星中继转发器的结构与功能
    5.2 基于DSB-SC的卫星微波频率变换系统
        5.2.1 Ka波段信号的产生
        5.2.2 变频方案与系统结构
        5.2.3 实验结果
    5.3 基于可重构OFC的卫星多频段频率变换系统
        5.3.1 OFC的产生
        5.3.2 变频方案与系统结构
        5.3.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星地高速链路并行传输系统和高速光收发器的设计与研制
    6.1 星地高速链路并行传输与同步控制技术研究
        6.1.1 高速链路并行传输系统设计
        6.1.2 高速并行信道同步控制方案
        6.1.3 实验结果
    6.2 基于RocketIO的空间光通信高速光收发器的设计与研制
        6.2.1 GTX高速串行收发器
        6.2.2 基于RocketIO的自定义传输协议设计
        6.2.3 硬件设计与性能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OTN技术在抚州联通传输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1.3 OTN应用现状、技术演进及发展趋势
        1.3.1 OTN应用现状
        1.3.2 OTN技术演进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OTN技术
    2.1 基本概念和特点
        2.1.1 OTN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发展历程
        2.1.2 OTN技术特点及优势
    2.2 体系结构
        2.2.1 ROADM
        2.2.2 OTH
        2.2.3 G.709 封装与复用
        2.2.4 OTN子层介绍
        2.2.5 开销定义
        2.2.6 OTM映射及复用结构
    2.3 与SDH、WDM网络互通的实现方案
        2.3.1 OTN与现有SDH网络的互通性
        2.3.2 OTN与传统WDM设备的网络互通
第3章 OTN网络规划
    3.1 OTN规划四要素
        3.1.1 色散
        3.1.2 光功率
        3.1.3 光信噪比
        3.1.4 非线性效应
    3.2 OTN网络规划基本流程
        3.2.1 网络拓扑规划
        3.2.2 网络容量及保护规划
第4章 抚州联通OTN建设及部署方案
    4.1 总体方案
        4.1.1 建设思路
        4.1.2 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建设指导思想
        4.1.3 网络现状
        4.1.4 城域网容量需求
        4.1.5 传输网技术与设备选型
    4.2 OTN网络部署方案
        4.2.1 网络拓扑图
        4.2.2 网络保护方案
        4.2.3 传输系统设置
        4.2.4 业务波道配置
        4.2.5 传输系统现场验收指标
    4.3 抚州联通OTN光传输网建设方案效益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光网络发展趋势分析及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9)铁路光传输网络中OTN交换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同步数字体系SDH
        1.1.2 波分复用WDM
        1.1.3 光传送网络OTN
    1.2 OTN交换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安排
2 OTN交换技术
    2.1 OTN包含的概念
    2.2 OTN交换技术的优势
    2.3 OTN交换技术与WDM网络的融合
        2.3.1 OTN交换与WDM融合的具体架构
        2.3.2 OTN交换的功能示例
    2.4 本章小结
3 多维度性能指标的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MDPI-RWA
    3.1 路由分配子问题
        3.1.1 三类路由分配算法
        3.1.2 Dijkstra算法及分析
    3.2 基于链路等级的k最短路径算法LL-KSP
        3.2.1 k最短路径问题
        3.2.2 LL-KSP算法描述
        3.2.3 LL-KSP算法示例
    3.3 波长分配子问题
        3.3.1 主要的波长分配算法
        3.3.2 波长分配的数学模型
    3.4 RWA算法描述
    3.5 多维度性能指标的RWA算法MDPI-RWA
        3.5.1 多维度性能指标
        3.5.2 仿真拓扑与相关设置
        3.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铁路通信网络中OTN交换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4.1 仿真场景与节点架构
        4.1.1 波长选择开关WSS
        4.1.2 光放大器OA
        4.1.3 应答器TSP
        4.1.4 光交叉连接OXC
        4.1.5 OTN交换矩阵
    4.2 两种场景下的网络性能对比仿真及分析
        4.2.1 无OTN交换的传统场景算法
        4.2.2 OTN交换场景
        4.2.3 两种场景下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OTN交换节点数量的仿真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第一篇 广电网络建设/改造中的NGB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网融合要求广电有线网络建设/改造的目标
    1.1 融合业务运营
    1.2 竞争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1.2.1 国家大环境
        1.2.2 技术环境的演进
        1.2.3 面对用户的多种个性化需求
2 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发展
    2.1 NGB建设的发展
        2.1.1 建设符合宽带双向和全媒体全业务的新一代广播电视有线传送网络NGB
        2.1.2 NGB十年规划
    2.2 上海东方有线NGB示范网
        2.2.1 概述
        2.2.2 建设NGB示范网的技术和市场环境
        2.2.3 东方有线NGB示范网建设的总体考虑
        2.2.4 NGB技术技术选择
        2.2.5 基于NGB开展三网融合业务的探索和实践
3 NGB骨干网技术——OTN光传输网
    3.1 概述
        3.1.1 省际骨干网技术演进
        3.1.2 城域骨干网技术演进
        3.1.3 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产生背景
        3.1.4 ITU为何要制定OTN标准?
        3.1.5 OTN标准的产生
        3.1.6 OTN的特点
        3.1.7 OTN与SDH、WDM、Ethernet关系
    3.2 OTN技术介绍
        3.2.1 OTN分层/分域结构
        3.2.3 OTN分层结构
        3.2.4 电层技术
        3.2.5 OTN的交叉功能
    3.3 OTM映射及复用结构
    3.4 广电网络为什么需要OTN
        3.4.1 骨干网对带宽需求
        3.4.2 高效承载和低成本运维需求
        3.4.3 网络扁平化架构需求
        3.4.4 OTN的技术优势
    3.5 OTN网络的主要应用场景及如何部署和规划
        3.5.1 应用场景
        3.5.2 OTN组网模型
    3.6 OTN设备简介
4 NGB接入网技术:三个Eo C标准及应用
    4.1 广电网络承载的业务
        4.1.1 广电网络承载的业务类型
        4.1.2 从运营的角度分类
        4.1.3 各典型业务带宽需求
        4.1.4 业务承载端到端Qo S参考要求
    4.2 C-DOCSIS
        4.2.1 DOCSIS技术产生的背景
        4.2.2 DOCSIS技术的劣势
        4.2.3 C-DOCSIS概念
        4.2.4 C-DOCSIS标准
        4.2.5 系统功能模型
        4.2.6 C-DOCSIS组网
    4.3 HINOC
        4.3.1 HINOC标准范围
        4.3.2 HINOC技术简介
        4.3.3 HINOC物理层参数
        4.3.4 MAC层
        4.3.5 HINOC1.0信道解决方案
        4.3.6 HINOC的产业化现状
        4.3.7 HINOC应用场景
        4.3.8 正在研发的HINOC2.0基本技术指标
    4.4 C-Homeplug AV (C-HPAV)
        4.4.1 C-Homeplug AV主要特性
        4.4.2 标准进展
        4.4.3 C-HPAV标准规定的系统基本功能为
        4.4.4 C-HPAV系统协议框架
        4.4.5 C-HPAV标准主要优势
        4.4.6 Home Plug AV-Eo C电缆网络设计
        4.4.7 在网络施工及运营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5 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简介
    5.1 TVOS开发组成员
    5.2 TVOS达成的目标
    5.3 TVOS的意义
    5.4 TVOS功能特点
    5.5 TVOS技术架构

四、有效利用网络带宽 管理到波长级(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光网络技术发展与演进[J]. 崔秀国,贾伟,马军棋,王超凯,黄康勇,李祥.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12)
  • [2]100G OTN技术在本地传输网中的应用[D]. 朱恒卓. 山东大学, 2021(12)
  • [3]光空分复用系统中双向传输及ROADM技术研究[D]. 陈成.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4]四川省某地市城域100G OTN系统设计与实现[D]. 鲁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少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性能监控关键技术探究[D]. 孟阳.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6]某运营商在5G时代OTN和PTN网络规划与评估[D]. 胡明. 吉林大学, 2019(03)
  • [7]卫星激光—微波混合网络中继交换关键技术研究[D]. 吴宾.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8]OTN技术在抚州联通传输网中的应用[D]. 蔡文亮. 南昌大学, 2019(02)
  • [9]铁路光传输网络中OTN交换技术的应用研究[D]. 董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第一篇 广电网络建设/改造中的NGB技术[J]. 唐明光. 中国广电技术文萃, 2015(02)

标签:;  ;  ;  ;  ;  

有效利用网络带宽 管理到波长级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