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岩市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盛钟,熊宇珍,张运雄,郑伟,林培峰,郑建英[1](2021)在《龙岩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在收集龙岩市辖区内2015—2019年种苗生产、供需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龙岩市种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种苗供给趋势,提出了调整和优化种苗供给结构的对策,以期为龙岩市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金星星[2](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钟斐[3](2019)在《长汀县生态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贫困地区容易陷入贫困——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中,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减贫的双重压力。脱贫攻坚必须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实惠。本文以长汀县生态扶贫工作为实例,通过文献资料查阅、调查研究、面板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长汀生态扶贫现状,包括机制和成效等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长汀已初步构建起生态扶贫机制,并且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都取得了发展。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长汀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水平低于扶贫开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不平衡发展。探究减贫过程中扶贫主客体、资金、产业发展、管理考核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协调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提升生态扶贫成效的对策建议。这是落实中央推进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地方操作方式,为未来长汀县在保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寻找突破深度贫困的路径,适当调整生态扶贫策略,构建可持续扶贫模式,给予借鉴。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阐述研究意义,介绍研究内容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长汀县生态扶贫现状。本章研究了长汀县开展生态扶贫减贫运行机制,构建了扶贫开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型分析长汀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减贫的成效。第四部分,长汀县生态扶贫存在问题分析。从扶贫主体、贫困户、资金、产业发展、运行机制等方面展开。第五部分,国内外生态扶贫案例经验借鉴及启示。第六部分,提出对策建议。第七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
张盛钟,詹林星,赖春渊,熊宇珍,郑建英[4](2019)在《龙岩市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林业保障性苗圃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种苗生产单位。本文通过对龙岩市林业苗圃基地种苗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龙岩市种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加快建设林业保障性苗圃提供参考。
朱静静[5](2019)在《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福建省是我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也是信息化建设领域的试点省份,具有较好农业信息化基础,但整体上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存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不够深入、农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研究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与水平,提出切实有效的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信息生产力理论、信息市场理论、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为基础,通过走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等部门,查阅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资料,分析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构建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分析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福建省农村拥有良好的光纤、电视、移动电话、广播、电信网络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拥有“淘宝镇”24个、“淘宝村”189个、农产品电子商务比较发达;已建设运行了13个农业行业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延伸到9个设区市以及全省的69个县(市、区),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拥有上传企业基地119家,农业管理过程信息化、农业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设施农业占地总面积仅为福建耕地面积的2.27%,设施灌溉面积占灌溉耕地面积的9.10%,拥有的农业机械以果树修剪、机动脱粒机为主,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2)农业信息化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福建省已建立了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180个、现代化农业智慧园14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1个、信息进村入户试点20个,初步积累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3)构建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即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信息化人才、农业经济基础;13个二级指标,即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计算机数量、彩色电视机数量、移动电话数量,每周广播播出时间、电视播出时间,广播、电视覆盖率,人均电信业务总量,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比重,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数占总专业技术人员数的比重,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4)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表明,由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20132017年分别提高了54.43%、68.48%,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现阶段影响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于农业经济基础,农业信息化人才及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小。贡献较大的4个二级指标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76.6%(变异系数法)、93.8%(熵值法),贡献大小顺序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人均电信业务总量,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受教育程度以及农业技术人员的缓慢增长制约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5)SWOT分析表明,福建省发展农业信息化具有农业综合效益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结构优化及地理区位优势;劣势为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不高、农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人才缺乏、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各级政府出台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数字福建”建设等政策以及政府的资金投入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机遇;面临的威胁为信息意识薄弱、农业劳动力不足、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6)通过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以及战略组合分析,提出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主要包括: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抓好示范点建设与推广工作;建立农业信息化建设激励机制。
闫蓬勃[6](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刘依川[7](2019)在《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对草地资源盲目的开发利用,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本研究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实地调查,从景观格局、地形分布、植物群落和生态安全评价等角度研究福建省草地资源的特征及其生态安全状态,利用景观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探讨草地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地形分布指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探讨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实地调查了典型草场内草本植物的组成,明确了草地资源的植物群落特征,并结合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提出了福建省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为福建省未来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草业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福建省草地资源以零星草地为主,细碎化特征明显,厦门市、漳州市和泉州市草地斑块的破碎度、形状复杂度和聚集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各设区市草地分布存在H-H和L-L两种空间自相关类型。通过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海拔和坡向是影响草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因素。从典型草场实地调查来看,生态涵养功能是草地资源的主要功能,放牧和旅游是草场的主要利用方式,草场中的草本植物以禾本科为主,豆科植物分布较少,且质量等级较低。通过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分析,全省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为0.386,生态安全状态一般,且内陆地区的草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境内草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一般,局部地区有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发生。
马瑜,高孟菲,于浩[8](2018)在《龙岩市林下经济不同模式的扶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下经济作为林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推进林业产业升级、促进林民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龙岩市作为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高,拥有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天然资源。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在发展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增长,为当地林农实现脱贫致富提供新思路。分析了林下经济不同模式在扶贫过程中的贡献值,利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研究其扶贫效果,从而为龙岩市扶贫政策的制定及不同区域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性指导和建议。
张盛钟,郑建英,卢春英,范桂华[9](2018)在《龙岩白砂现代林业示范苗圃规划与实施效果评价》文中认为通过对龙岩白砂现代林业示范苗圃建设条件与市场需求的分析,确定了示范苗圃营建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原则,按照"基础设施完善、栽培设施先进,培育品种优化,苗木质量优良"要求,结合实际进行合理布局,将苗圃生产区分为设施栽培区、容器小苗培育区、绿化大苗培育区、大田育苗区和容器大苗培育区等5个功能区。投入产出分析表明,规划总面积7.07 hm2,总投资1 133.00万元。示范苗圃建成后,每年可繁育各类优质苗木105万株,新增产值304.4万元,实现年均税后利润195.11万元;投资利润率17.2%,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8.5年。
马瑜[10](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全国范围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为了更好更快的打赢扶贫攻坚战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随后2015年在“十三五时期”扶贫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的重要内涵就是结合地区实际资源禀赋,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用“造血式”扶贫替代“输血式”扶贫方式,因地适宜地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龙岩市是福建省的红色革命老区,山区面积广,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增大了当地农业风险和贫困地区脱贫的难度。同时,龙岩森林覆盖率高,林地空间广阔,拥有着丰富的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资源禀赋。相较于传统的农业和林业单一的生产方式,林下经济将林、农、牧、渔、副有机结合,具有发展形式多样,投入成本小,进入门槛低,投资回报期短的优势,容易被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接受。将林下经济发展与扶贫相结合,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在发展能力,引导其脱贫致富,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扶贫方式。本文基于反贫困理论、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民生林业理论,并查阅大量的文献,以实地调研中收集到的龙岩市贫困现状和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首先,对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概况和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林下经济不同发展模式的扶贫的实践效果。其次,应用熵权法与TOPSIS模型,构建龙岩市林下经济扶贫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发展三个维度,细分13个指标对龙岩市7个县(区)在2013、2016年度林下经济扶贫成效进行综合成效评估。主要研究结论显示:(1)林下经济扶贫经济增长显着(2)林下经济扶贫对龙岩市各县(区)的社会进步成效显着;(3)林下经济扶贫的生态成效取得了较大的成果;(4)林下经济扶贫综合成效增长较快,但区域差异较大。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林下经济扶贫的政策优化建议:坚持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完善扶贫保障机制;优化林下经济发展布局,提高林下经济扶贫成效;提高贫困群体内生发展能力。
二、龙岩市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岩市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龙岩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林木种苗供给现状 |
1.1 种苗生产供应 |
1.1.1 种子生产。 |
1.1.2 苗木生产。 |
1.1.3 种苗监管。对龙岩市种苗监管情况总结如下。 |
1.2 造林用苗需求 |
1.2.1 造林绿化。 |
1.2.2 用苗需求。 |
2 种苗供给的突出问题与原因分析 |
2.1 种子方面 |
2.2 苗木方面 |
2.2.1 区域性林木种苗供需不平衡。 |
2.2.2 种苗生产结构不合理。 |
2.2.3 苗木生产先进性、示范性、创新性不强,缺乏科技支撑。 |
2.2.4 林业保障性苗圃体系建设机制不健全。 |
3 种苗供给趋势预测 |
3.1 造林绿化 |
3.2 种子供给 |
3.3 苗木供给 |
4 调整优化种苗供给结构的对策 |
4.1 种子生产方面 |
4.2 苗木生产方面 |
4.2.1 建议出台实施“订单生产”的制度政策,按照“乡土化、珍贵化、良种化、大苗化”总体目标育苗。 |
4.2.2 建设保障性苗圃。 |
4.2.3 创新“五定一补”、招投标及第三方评估验收等管理机制,推进保障性苗圃建设,提高苗圃生产效益。 |
4.3 种苗监管 |
4.4 种苗科技 |
4.5 苗木供需对接 |
4.6 政策与资金扶持 |
(2)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明的进程 |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
2.3 主要研究动态 |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5.1 人地关系理论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3 文化生态理论 |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
3.1.1 内涵 |
3.1.2 内涵解析 |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2 内容框架 |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
3.3.1 综合评价模型 |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
3.4.1 研究区概况 |
3.4.2 研究区识别 |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
4.3.5 小结 |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4.5.6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
5.1 综合集成评价 |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2 空间效应分析 |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
6.2.4 空间聚类法 |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 |
8.4 问题和展望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长汀县生态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难点 |
1.6 文献综述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生态贫困 |
2.1.3 生态扶贫 |
2.1.4 绿色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与PPE怪圈 |
2.2.2 益贫式增长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长汀县生态扶贫现状 |
3.1 长汀县基本情况介绍 |
3.1.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3.1.2 贫困状况 |
3.1.3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 |
3.2 长汀县生态扶贫的机制 |
3.2.1 基本原则 |
3.2.2 主要任务 |
3.2.3 生态扶贫主要模式 |
3.3 长汀县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扶贫成效评价 |
3.3.1 长汀县生态扶贫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2 建立生态扶贫综合评价模型 |
3.3.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长汀县生态扶贫存在问题分析 |
4.1 扶贫参与主客体方面 |
4.1.1 缺乏绿色发展理念 |
4.1.2 扶贫干部绿色发展能力不足 |
4.1.3 社会组织力量较弱 |
4.1.4 贫困户绿色减贫内生动力不足 |
4.2 资金方面 |
4.2.1 资金投入不足 |
4.2.2 资金具有分散性 |
4.2.3 资金监管不到位 |
4.3 产业发展方面 |
4.3.1 基础设施薄弱 |
4.3.2 产业链不完善 |
4.3.3 缺乏品牌效应 |
4.4 管理考核与运行机制方面 |
4.4.1 基层疲于应付 |
4.4.2 缺乏法律保障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生态扶贫案例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日本水上町生态文化减贫 |
5.2 福建宁德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
5.3 贵州六盘水“三变”改革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提升长汀生态扶贫成效的对策建议 |
6.1 增强生态扶贫意识培育,完善多元扶贫体系 |
6.1.1 增强绿色发展意识 |
6.1.2 转变扶贫观念 |
6.1.3 完善多元扶贫体系 |
6.2 加大投入,增强物质保障 |
6.2.1 扩大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金融入 |
6.2.2 加大生态扶贫资金投入 |
6.3 夯实产业基础,构建特色生态产业体系 |
6.3.1 生态农业 |
6.3.2 生态工业 |
6.3.3 生态服务业 |
6.4 完善管理考核机制,加强法治保障 |
6.4.1 完善生态扶贫管理考核机制 |
6.4.2 加强生态扶贫法制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4)龙岩市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苗圃基地种苗生产现状 |
1.1 林业苗圃基地分布概况 |
1.2 2016—2018年造林绿化苗木供需情况 |
1.3 2016—2018年造林绿化苗木树种结构情况 |
1.4 2016—2018年各区域性造林绿化实际用苗情况 |
2 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建设机制不健全 |
2.2 区域性林木种苗供需不平衡 |
2.3 种苗生产结构性不合理 |
2.4 苗木生产缺乏科技支撑 |
3 发展思路与对策 |
3.1 发展思路 |
3.1.1 指导思想。 |
3.1.2 发展目标。 |
3.1.3 战略布局。 |
3.1.4 建设任务。 |
3.2 发展对策 |
3.2.1 建立健全体系建设机制。 |
3.2.2 制订建设规划,开展建设试点。 |
3.2.3 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发展活力。 |
3.2.4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提高工程造林的良种使用率。 |
3.2.5 提高专业技术队伍水平,确保保障性苗圃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和创新性。 |
(5)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1.2.2 农业信息化理论 |
1.2.3 农业信息化研究领域 |
1.2.4 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
1.2.5 农业信息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2.2.2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
2.2.3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SWOT分析 |
2.2.4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3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 |
3.2 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 |
3.2.1 设施农业面积 |
3.2.2 设施灌溉面积 |
3.2.3 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 |
3.3 农产品流通过程信息化 |
3.4 农业产业过程管理信息化 |
3.5 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情况 |
3.5.1 福建省农业网站服务情况——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为例 |
3.5.2 12316 农业信息服务 |
3.5.3 农业信息综合服务情况 |
3.6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建设现状 |
3.6.1 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
3.6.2 省级现代化农业智慧园建设情况 |
3.6.3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情况 |
3.6.4 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建设情况 |
4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
4.1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2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数据 |
4.3 指标权重计算 |
4.3.1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
4.3.2 熵值法确定权重 |
4.4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
4.4.1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 |
4.4.2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一级指标 |
4.5 小结 |
5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S) |
5.1.1 农业产值快速增长、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
5.1.2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5.1.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 |
5.1.4 地理区位优势 |
5.2 劣势分析(W) |
5.2.1 全省农业设施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 |
5.2.2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示范点发展不均衡 |
5.2.3 缺乏复合型农业信息化人才 |
5.2.4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 |
5.3 机会分析(O) |
5.3.1 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 |
5.3.2 “数字福建”的建设目标为推动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
5.3.3 政府的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 |
5.4 威胁分析(T) |
5.4.1 农业信息化意识薄弱,培训指导工作不到位 |
5.4.2 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 |
5.4.3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
5.5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
5.5.1 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
5.5.2 劣势-机会(WO)战略组合 |
5.5.3 优势-威胁(ST)战略组合 |
5.5.4 劣势-威胁(WT)战略组合 |
5.5.5 战略组合分析矩阵 |
6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分析 |
6.1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 |
6.1.1 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力度 |
6.1.2 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确保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有效运营 |
6.1.3 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
6.1.4 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有序的农业信息市场 |
6.2 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 |
6.2.1 推广大田种植业信息技术应用 |
6.2.2 推进设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
6.2.3 加强畜禽养殖业信息化管理 |
6.3 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提高农业信息化应用推广能力 |
6.3.1 培养引进农业信息化人才 |
6.3.2 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 |
6.4 进一步抓好示范点建设与推广工作 |
6.4.1 抓好农业物联网、智慧园示范建设工作 |
6.4.2 抓好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作 |
6.4.3 抓好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建设工作 |
6.5 建立农业信息化建设激励机制,保障农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树种规划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
4.3 小结 |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国内外草地资源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外草地资源现状研究 |
2.2 国内草地资源现状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地理概况 |
1.2 社会经济概况 |
2 福建省草地资源概况 |
2.1 草地资源的面积与类型 |
2.2 草地资源分布与质量状况 |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主要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草地资源景观格局分析 |
1 景观格局分析法 |
1.1 景观格局指数 |
1.2 因子分析 |
1.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2 草地资源空间结构与分布 |
3 草地景观格局分析 |
3.1 草地斑块破碎度 |
3.2 草地斑块形状复杂度 |
3.3 草地斑块空间聚集度 |
4 草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1 相关性分析法 |
1.1 地形分布指数 |
1.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2 不同类型的草地分布特征 |
3 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3.1 草地分布与海拔 |
3.2 草地分布与坡度 |
3.3 草地分布与坡向 |
4 草地地形分布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1 群落特征调查法 |
1.1 草场基本概况 |
1.2 确定调查路线 |
1.3 样地的选择与样方的设置 |
1.4 草地植被组成的调查 |
1.5 草地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 |
2 典型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1 大姆山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2 白溪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3 天湖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4 鸳鸯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1 生态安全评价法 |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3 综合评判标准 |
2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2.1 各子系统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2.2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龙岩市林下经济不同模式的扶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龙岩市林下经济不同模式的发展概况 |
2.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2.2 林下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 |
2.3 林下经济不同模式的发展情况 |
2.3.1 林下经济不同模式产值变化 |
2.3.2 林下经济不同模式产值比重变化 |
2.3.3 林下经济不同模式产值增长速度 |
3 龙岩市林下经济不同模式的扶贫效果分析 |
3.1 林下种植扶贫效果 |
3.2 林下养殖扶贫效果 |
3.3 林产品采集加工扶贫效果 |
3.4 森林景观利用扶贫效果 |
4 结论与对策 |
4.1 结论 |
4.1.1 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并存 |
4.1.2 林下经济扶贫经济增长显着 |
4.1.3 拓宽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率 |
4.1.4 林下经济扶贫成效显着, 但各区域林下经济不同模式发展不均衡 |
4.2 对策 |
4.2.1 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水平, 促进规模化经营 |
4.2.2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产品附加值 |
4.2.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为林下经济扶贫创造条件 |
4.2.4 因地制宜, 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
(9)龙岩白砂现代林业示范苗圃规划与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规划区概况 |
1.1 自然地理情况 |
1.1.1 地理位置。 |
1.1.2 气候。 |
1.1.3 地形地貌及坡向。 |
1.1.4 土壤及植被。 |
1.1.5 水源。 |
1.1.6 基础设施。 |
1.2 建设单位概况 |
2 建设条件与市场需求分析 |
2.1 建设条件分析 |
2.1.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
2.1.2马尾松研究和应用推广走在全国前列。 |
2.1.3 具有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 |
2.1.4 苗圃选址条件优越。 |
2.1.5 科技支撑水平高。 |
2.2 市场需求分析 |
2.2.1 龙岩市植树造林苗木需求分析。 |
2.2.2 龙岩市现有苗木生产供应能力分析。 |
2.2.3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
3 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
3.1 指导思想 |
3.2 建设目标 |
3.3 建设原则 |
4 项目建设方案 |
4.1 圃地建设总体布局 |
4.2 苗圃生产区规模与苗木培育目标 |
5 实施效果评价 |
5.1 生态效益 |
5.2 社会效益 |
5.3 经济效益 |
5.4综合评价 |
(10)精准扶贫背景下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精准扶贫的界定与内涵 |
2.1.1 贫困 |
2.1.2 精准扶贫 |
2.2 林下经济的界定与属性 |
2.2.1 林下经济内涵 |
2.2.2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
2.3 林下经济扶贫的理论基础 |
2.3.1 反贫困理论 |
2.3.2 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 |
2.3.3 民生林业理论 |
3 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关系研究 |
3.1 龙岩市精准扶贫情况 |
3.1.1 贫困概况 |
3.1.2 龙岩市精准扶贫开展情况 |
3.2 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概况 |
3.2.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3.2.2 林下经济发展成效 |
3.2.3 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 精准扶贫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关系 |
3.3.1 精准扶贫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要求 |
3.3.2 林下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 |
4 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及其对扶贫的影响 |
4.1 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4.1.1 林下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 |
4.1.2 林下经济不同模式的发展情况 |
4.2 龙岩市林下经济不同模式的扶贫效果 |
4.2.1 林下种植扶贫效果 |
4.2.2 林下养殖扶贫效果 |
4.2.3 林产品采集加工扶贫效果 |
4.2.4 森林景观利用扶贫效果 |
4.3 龙岩市不同区域林下经济发展的扶贫效果 |
5 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的扶贫成效实证分析 |
5.1 林下经济扶贫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扶贫成效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
5.1.2 指标选取与释义 |
5.2 评价方法与模型选择 |
5.2.1 熵权法指标权重确定 |
5.2.2 评价模型选择 |
5.3 数据获取与标准化处理 |
5.3.1 数据获取 |
5.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4 综合成效评价方法 |
5.4.1 基于熵权法的权重计算 |
5.4.2 TOPSIS模型综合成效评价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实证结果 |
5.5.2 分析与讨论 |
6 促进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坚持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完善扶贫保障机制 |
6.2 优化林下经济发展布局,提高林下经济扶贫成效 |
6.2.1 加强林下种养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 |
6.2.2 提高林下产品采集加工产业化水平 |
6.2.3 积极扶持森林景观利用产业发展 |
6.3 提高贫困群体内生发展能力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龙岩市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龙岩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J]. 张盛钟,熊宇珍,张运雄,郑伟,林培峰,郑建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21(03)
- [2]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长汀县生态扶贫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钟斐.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4]龙岩市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问题与对策[J]. 张盛钟,詹林星,赖春渊,熊宇珍,郑建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9)
- [5]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朱静静.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6]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D]. 刘依川.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8]龙岩市林下经济不同模式的扶贫效果研究[J]. 马瑜,高孟菲,于浩. 安徽农学通报, 2018(22)
- [9]龙岩白砂现代林业示范苗圃规划与实施效果评价[J]. 张盛钟,郑建英,卢春英,范桂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2)
- [10]精准扶贫背景下龙岩市林下经济发展研究[D]. 马瑜.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