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伦贝尔市防旱抗旱的思考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来全[1](2021)在《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文中指出持续的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许多地区区域水文周期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全球范围内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干旱发生频率、强度和范围均显着增加。蒙古高原地处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在东亚乃至全球碳循环中有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干旱缺水对植被生产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制约蒙古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蒙古高原干旱综合监测能力和区域尺度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估算精度,探清蒙古高原绿色植被生产力对干旱的响应关系对该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气-植被-土壤”角度出发,以植被生态系统与干旱之间的响应关系为研究主题,首先利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和GPP之间的潜在关系,构建三种基于SIF的GPP估算模型,通过地面观测数据筛选最优GPP估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输出的GPP数据集对研究区G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其次,利用Copula函数有效耦合土壤湿度和气象数据构建MMSDI干旱监测指数,系统分析了1981~2018年蒙古高原干旱发生强度、范围和频率以及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空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并从区域环境及大气环流角度探讨了干旱影响因素;再次,分析了植被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干旱胁迫下GPP的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干旱和GPP之间的相关性,从脆弱性角度建立了损失率曲线定量化分析了干旱造成的GPP损失量。最后,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气候模式计划(Scenario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6,CMIP6)数据对未来不同排放情境下蒙古高原干旱和植被GPP进行了预估。本研究技术手段提高了蒙古高原GPP和干旱监测精度,解决了干旱对不同植被生长状态影响大小的精确表征等关键性问题,可以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与植被交互作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估算与全球碳循环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SIF的GPP模拟及其时空演变研究将降尺度后的GOME-2 SIF数据与Tropomi SIF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后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R2=0.87);多种影响因素下的CNN-BP卷积神经网络GPP回归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对蒙古高原的GPP模拟存在较大优势,能够有效提高GPP模拟精度;蒙古高原2007~2018年区域生长季GPP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从东北向西南依次递减,其中GPP高值区集中在呼伦贝尔市的东部林区。春季和秋季GPP以0.44 g Cm-2/a和0.45 g Cm-2/a的速率缓慢增长,夏季GPP以1.52 g Cm-2/a的速率呈显着增长趋势。(2)蒙古高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三种土壤湿度格网数据(ERA-5、GLDAS、FLDAS)与实测站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ERA-5产品在捕捉蒙古高原土壤水分特征占一定优势。利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耦合ERA-5土壤湿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了修正的干旱检测指数(Modified Multivariate Standardized Drought Index,MMSDI),并利用历史灾情数据和SPEI进行了比对验证,结果显示MMSDI指数在蒙古高原大范围干旱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1981~2018年期间蒙古高原MMSDI整体呈显着下降趋势(MMSDI-12斜率-0.397/10a,P<0.05),并在199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干旱程度明显加剧;空间上除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外其它地区干旱均有增加的趋势,且蒙古国干旱情况严峻于我国内蒙古地区;不同季节干旱加剧程度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影响蒙古高原短期干旱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土壤湿度、降水和大气饱和水汽压差。(3)蒙古高原GPP对干旱的响应研究生长季各植被类型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其中草地植被最为敏感,灌丛、农田和沙地植被次之,针叶林和阔叶林敏感性较差;利用ARx自回归模型分析,从干旱到半湿润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力与AI指数呈对数关系(R2=0.88),表明蒙古高原植被的恢复力随着生态系统的湿润程度而增强。而植被的抵抗力指标在干旱到半湿润地区(R2=0.79)呈现抛物线形状的拟合线,在AI值0.28附近达到峰值。说明蒙古高原干旱区和半湿润区植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好,而半干旱区的植被抵抗力较弱;GPP与MMSDI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短时间尺度MMSDI主导草地GPP波动,草地可作为短时干旱发生的“指示器”。灌丛、农业植被和沙地植被的GPP波动主要受中时间尺度的MMSDI影响。而针叶林和阔叶林GPP受长时间尺度干旱影响为主,与短时间尺度的MMSDI呈负相关关系;从干旱胁迫下的植被GPP损失率曲线分析,夏季草地GPP损失率较高。林区GPP损失率介于在0~40%区间,而灌丛、农业植被和沙地植被GPP的损失率介于草地和林区之间;2007~2018年期间蒙古高原典型草原GPP因干旱导致的损失量最为严重,累计达1.4×107g Cm-1。(4)未来干旱情景下的蒙古高原GPP预估与分析基于CMIP6全球气候模拟数据,经过筛选验证计算获取到了未来不同排放情境下的MMSDI数据集,结果显示蒙古高原年平均MMSDI值随三种同情景排放浓度增大而持续降低。空间上,降低趋势的面积均由研究区东部向西部逐渐扩大。21世纪初期与末期发生干旱的频率大于中期,研究区西部干旱发生频率大于东部;构建了基于多时间尺度MMSDI的GPP估算模型,并对蒙古高原未来GPP进行了预估。发现在未来三种排放情景下GPP均值都高于GPP历史均值。时间上,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GPP速率减小。空间上,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蒙古高原西部与中部地区植被GPP减小趋势大于其东部,其中内蒙古地区植被GPP呈现降低趋势且范围逐渐扩大。
张娜[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经验与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顽疾,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从新中国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将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带领人民群众与贫穷落后进行了长期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在这场持久战中,栉风沐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贫困难题,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扶贫成就。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全国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等因素,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个案性和示范性,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与全国各地一同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这是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历史性跨越,对于内蒙古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内蒙古力量的表现。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在总结内蒙古扶贫工作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的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出内蒙古脱贫成就,如内蒙古地区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部贫困旗县“脱贫摘帽”等。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内蒙古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根源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与科学领导,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依托于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等。最后,启示内蒙古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加强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发挥各族人民的致富智慧、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从而夯实内蒙古扶贫成就,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扶贫工作。
彭健[3](2021)在《内蒙古东部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预估》文中指出气象干旱是因水分收支失衡而引发的自然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东部干旱频发,为了减小干旱带来的影响,明确内蒙古东部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42个气象站1960-2019年记录的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内蒙古东部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潜在蒸散量近60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对内蒙古东部干旱进行表征,分析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960-2019年内蒙古东部年际干旱呈不显着加重趋势。干旱强度较大区域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西南部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一带。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地区集中分布在赤峰市西南部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宁城县一带。季节尺度干旱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不尽相同。春季,干旱整体呈缓解的态势,其中1960-1980年干旱加剧,1980年以后旱情缓解。兴安盟南部、通辽市大部,赤峰市东南部干旱强度相对较大,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地区集中分布在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夏季,1960-1985年、1985-2000年和2000-2019年,干旱变化趋势分别为加剧、缓解、和加剧。秋季,1960-1970年干旱加剧,1970年以后,整体上干旱得以缓解。夏季和秋季,内蒙古东部受旱程度表现出一致性和全域性,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地区分别位于赤峰市西南部和通辽市南部、呼伦贝尔市南部和兴安盟北部。冬季,干旱呈缓解态势,但近几年SPEI呈下降趋势,干旱有所加剧。干旱强度较大区域位于呼伦贝尔市大部、通辽市南部以及赤峰市西南部,干旱发生频率较大地区分布在兴安盟东南部科右中旗地区。内蒙古东部干旱未来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年尺度干旱在未来维持1960-2019年变化趋势的可能性较大。呼伦贝尔市中部和西部、兴安盟西北部、通辽市南部和赤峰市西部,干旱化趋势将继续延续。春季,呼伦贝尔市西北部满洲里-海拉尔-额尔古纳-图里河一带春季干旱持续性相对较强。夏季,呼伦贝尔市西部、中部和北部、兴安盟东部干旱化趋势持续性较强。秋季,舍伯吐-通辽-科左后旗地区干旱持续性较强。冬季,内蒙古东部在未来气候变化过程中将持续湿润,但在兴安盟西南部、通辽市北部和赤峰市北部湿润化持续性较弱。本研究对内蒙古东部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进行分析,明确了年、季节尺度干旱强度和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各地区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进行预估,为制定防旱、抗旱、治旱对策的提出提供了科学依据,以减少因旱灾造成的损失。
乌兰图雅[4](2021)在《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各种灾害事件频发,且呈现连续重叠演化态势,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远比单一灾害事件大而深远。在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是最常见且分布最广泛的典型气象灾害,这两种气象灾害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耦合作用,其后果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以往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研究中将两种灾害结合研究的很少,大多以单一灾种的研究为主。因而结合灾情数据、干旱积雪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内蒙古牧区作为研究区,以灾害系统理论为基础理论,进行旱灾、雪灾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耦合特征研究,并对牧区减灾防灾提出针对性建议。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1978~2015年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损失年际变化呈现相同的周期性,旱灾发生1~2年内雪灾发生的连发耦合特征,旱灾损失与雪灾损失时间规律上呈现年内灾情累积放大特征。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重叠,灾情放大区主要集中在锡林郭勒盟北部;旱灾灾情严重地区为西部牧区;而雪灾灾情严重地区互补于旱灾灾情严重地区,分布在东部牧区。(2)2000~2015年内蒙古牧区整体处于轻旱状态;积雪覆盖率在10%-36%之间波动变化。内蒙古牧区除东南部牧业旗干旱较严重外,干旱强度的分布有较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东向西干旱强度逐渐增大。内蒙古牧区中东部积雪覆盖率最高,有两个主要积雪中心,为锡林郭勒盟北部与呼伦贝尔市西部;中部积雪覆盖率稍低于中东部,但高于南部与西部;南部与西部积雪覆盖率最低。内蒙古牧区干旱强度与旱灾灾情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积雪覆盖率与雪灾灾情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同期干旱与积雪强度是引起旱灾、雪灾年内连发的主导因素。(3)1986~2015年内蒙古牧区承灾体脆弱度随时间变化波动且呈上升趋势。承灾体脆弱度值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牧区中东部地区,其余地区承灾体脆弱度较低。内蒙古牧区承灾体脆弱度较高的牧业旗旱灾发生后雪灾发生情况更加频繁。在长时间序列变化中2000年前旱灾、雪灾损失随承灾体脆弱度的增加而增加,2000年后旱灾、雪灾损失随承灾体脆弱度的增加而下降。(4)1986~2015年内蒙古牧区防灾减灾能力呈现显着上升趋势。防灾减灾能力值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牧区西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其余地区防灾减灾能力较低。防灾减灾能力高的地区旱灾、雪灾损失少,在长时间序列变化中随防灾减灾能力的增加旱灾、雪灾损失呈现下降趋势。(5)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重叠类型区为中部地区,旱灾为主类型区为西部地区,雪灾为主类型区为东部地区。旱灾、雪灾重叠类型区应完善气象站台、利用现代技术大力提高旱灾、雪灾监测能力。旱灾、雪灾连发,灾情被累积放大而造成巨大损失,加强饲草料基地为主的草原建设,为防灾减灾储备好饲草料。旱灾为主类型区必须在灾前完善水利设施设备,各部门与气象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合作。雪灾为主区冬春雪灾高发季节来临之前应储备好饲草料,将老弱牲畜出栏避免灾情加重,提高牧业商品率,经济有效的达到防灾减灾目的。
武淑娜[5](2019)在《旱作农田保耕保水调控对土壤水热及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阿荣旗是内蒙占东北部的主要农作区,春旱严重成为限制当地农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保水措施来提升土壤水热及作物产量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豆为供试材料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和保水剂(SAP)、免耕(M)、秸秆覆盖(TS)、地膜覆盖(TP)以及地膜覆盖加施PAM(TPP)、秸秆覆盖加施PAM(TSP)、秸秆覆盖加施SAP(TSS)和地膜覆盖加施SAP(TPS)等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和对大豆生理特性及产量等的作用效果,以期为旱作地区大豆田保蓄水的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与传统耕作(CK)相比施加PAM和SAP的土壤保水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生育期内含水率在10.31%~26.85%之间;SAP处理下的土壤贮水量总体优于PA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介于9.17~11.11kg/(mm.hm2)。各处理产量均大于CK,总体较CK增产26.56%~65.51%,施加保水材料下0~100cm 土体水分与产量极显着正相关。(2)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可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在M和TS处理时表现为一定的降温效果;TP处理表现出增降温双重效应;0~100cm 土体内总含水率在8.26%~23.00%之间变化,TS和TP处理保水效果相对较好。TS处理时产量(3282.62kg/hm2)达到最高,各处理产量之间差异显着;WUE在9.30~11.32kg/(mm.hm2)范围内变化,TS处理为最大。全生育期内0~20cm 土壤均温与同深度土层内土壤水分呈显着负相关,保耕措施利于平抑土壤温度波动。(3)保耕和保水措施调控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全生育期0~100cm 土体内含水率在9.68%~25.76%之间;土壤耗水量相对较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WUE在10.42~12.30kg/(mm·hm2)间变化;不同生育时期的大豆干物质增长速率存在差异,各处理对其总量的影响表现为TSP>TSS>TPP>TPS;株高、茎粗、LAI在结荚期达最高;TSS处理可以显着提高旱作大豆的产量(3845.24kg/hm2)。土壤水分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受土壤水分影响明显。(4)PAM施用量为67.5kg/hm2或SAP施用量为90kg/hm2时保水效果较好,其中SAP的作用效果优于PAM;TS与TP处理的土壤水热状况与大豆生长好于M处理;以TSS作为最终优选耕作方式。
裴巍[6](2017)在《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及时空变异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旱灾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自然灾害,正深刻地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之一。农业是受旱灾影响最大的产业,旱灾严重威胁区域的粮食安全。本文以我国耕地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省份——黑龙江省为例,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干旱、脆弱性及旱灾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改进SPEI干旱指数、粮食产.量视角下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改进投影寻踪模型对区域农业干旱、旱灾脆弱性及旱灾风险进行评价和时空变异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深入分析了农业旱灾风险理论,梳理和界定了农业干旱、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农业旱灾风险的定义及内涵。①农业干旱与土壤蓄水与农作物生理因素有关,具体指在农作物生长期内,由于降水持续减少或蒸发量较大而导致水分盈亏量亏缺,水分盈亏量持续低于农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临界水量,进而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威胁的现象。②农业旱灾脆弱性是承灾体的一种状态,具体定义为农业系统承灾体在干旱威胁时所表现出的易于受到伤害和损失程度,包含暴露性、灾损敏感性以及适应能力三个部分。其中暴露性指农业系统中暴露于干旱威胁下承灾体的数量、价值及分布等;灾损敏感性指农业系统受致灾因子影响的程度;适应能力表示应对干旱的影响,农业系统减少潜在损失的能力,与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抗旱能力等有关。③农业旱灾风险是致灾因子的危险性经农业系统承灾体的脆弱性转变成农业旱灾风险的一般过程,是农业干旱与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综合体现。(2)基于SPEI干旱指数构建思想,构建了标准降水作物蒸散指数(SPCEI),并将其应用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干旱评价及时空变异研究之中。①分析了 SPEI干旱指数的优势及局限性,优势在于SPEI考虑了蒸散量对于干旱的影响及SPEI具备多种时间尺度;局限性在于没有考虑到不同作物覆盖和下垫面持水量对蒸散的影响。②在考虑SPEI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基于SPEI构建思想,考虑不同作物覆盖及下垫面持水量对蒸散的影响,构建了标准降水作物蒸散指数(SPCEI),并从指数构建的理论角度分析了 SPEI与SPCEI的差异,说明了 SPCEI的适用条件。③将SPCEI应用于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齐齐哈尔市的农业干旱评价及时空变异分析之中。以市内克山站、齐齐哈尔站和泰来站为研究基点,以旱地作物玉米和大豆为例,以两种作物四个生育周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齐齐哈尔市不同作物角度、不同生育周期的农业干旱时空变异特征。在分析过程中,首先根据实际数据选取了拟合分布函数,又分析了实际数据下SPCEI和SPEI的异同,其次分析了干旱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上看,趋势不明显,与SPEI的结果类似;从空间上来看,北部地区较为湿润,中南部比较干旱,且南部干旱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3)构建了粮食产量视角下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的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异研究之中。①根据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以区域农作物面积代表暴露性,以回归的方法从粮食产量中分离出旱灾致灾因子影响下的敏感产量代表灾损敏感性,以粮食产量中趋势性分量代表适应能力,构建农业旱灾脆弱性模型。②进一步提出了单元旱灾脆弱性和区域旱灾脆弱性的概念,并说明该方法适用于粮食产量具有一定的趋势性以及粮食产量对旱灾致灾因子敏感的地区。③以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齐齐哈尔、大庆、黑河及绥化地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单元脆弱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区域脆弱性呈上升趋势。从空间上看,西南部的齐齐哈尔和大庆单元旱灾脆弱性较高,齐齐哈尔和绥化地区区域旱灾脆弱性较高。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适应能力的提高以及暴露性的不同。(4)基于Friedman-Tukey投影寻踪模型思想,构建了基于信息熵的投影寻踪模型与基于聚类分析的投影寻踪模型。并将基于聚类分析的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地区)的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及时空变异研究之中。①基于信息熵的投影寻踪模型:参考Friedman-Tukey投影指标要求投影点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思想,以信息熵度量投影点的离散程度,构建了基于信息熵的投影寻踪模型,模型分析表明,与标准差相比,信息熵能更好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并将窗口半径限定在0到ln2之间,为采用穷举法确定窗口半径提供了可能。②基于聚类分析的投影寻踪模型:分析了目前投影寻踪模型中窗口半径确定方法的不足,用标准差Sz度量投影点的整体分散程度,用改进了的局部密度Dz度量局部聚集程度。在构建局部密度Dz时,引入了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高维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并引入聚类矩阵来表征聚类结果,依据聚类结果构建局部密度Dz,从而解决了局部密度窗口半径不易确定的问题。该模型将善于分类的聚类分析方法与善于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相结合,吸取了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丰富了投影寻踪理论。③利用鸢尾花数据将两种模型与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两种模型稍优于原模型。④在实例分析中,将基于聚类的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黑龙江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价之中,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旱灾风险的时间变化性和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绥化、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佳木斯的风险程度较高,这些地区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粮食产区,暴露性和敏感性较大。大兴安岭、伊春和牡丹江地区农业旱灾风险较低,这些地区暴露于孕灾环境中承灾体的数量较少,在同等致灾因子的影响下,潜在损失较低。时间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黑龙江省总体.风险高于全国风险,且各个地区旱灾风险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暴露性决定了旱灾风险有增加趋势,适应能力决定了旱灾风险有降低趋势。进一步分析得到,暴露性进一步增大的程度有限,而适应能力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农业旱灾风险将会有降低的趋势。
冯万玉,翟琇,赵举,赵沛义[7](2015)在《内蒙古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文中认为水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安全,而且与民生息息相关。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全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农业灌溉用水约3600亿m3,水分生产效率平均1kg/m3,仅为发达
赵殿飞[8](2014)在《伊春市山洪灾害防治应用与实践》文中指出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区,为国家重点林区,经统计,全市共有702条河流,是黑龙江省暴雨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受气候和地域等因素影响,伊春市山洪灾害频频发生。本文以嘉荫县为例,以嘉荫县山洪灾害防御为研究对象,以点带面,在总结前期工作和深入开展调研基础上,围绕林区山区山洪灾害防御现状,通过实地踏查、调查与评估等,做好安全区与危险区的划分;通过山洪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建立,科学确定预警和转移指标,完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积极探索山洪灾害防御举措,重点解决山洪灾害来临时人民群众“该跑”和“会跑”的问题,提高全民防洪减灾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管谦[9](2013)在《内蒙古兴边富民行动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发起了一场以民富边兴、国强邻睦为主旨的兴边富民行动,各级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实施,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疆建设工程,增加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扶持贫困地区广大边民生产生活以改变中国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状态和解决边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使边疆地区生产力尽快发展起来、广大边民生活尽早富裕起来。兴边富民行动是新闻媒体、党政部门和学术机构关注的对象:中国媒体向来关注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情况,为了解其推进的具体情况,《中国民族》杂志在国家民委有关部门支持下开设了创办50年来规模最大的系列报道栏目——《兴边富民行动·走读边境中国》;边疆各级政府尤为重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成效是一年一度政府工作报告及诸多党政领导调研报告中关注的话题;学术界针对兴边富民行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召开了诸如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2001年)、兴边富民行动理论和实践学术研讨会(2009年)等重要学术会议对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情况进行了研讨,以期为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提出政策调整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研究者针对边境具体地区兴边富民行动实施绩效还进行过专门探讨。但总体而言,以综合评价模型来研究兴边富民行动绩效的做法明显不足,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本研究以《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为依据在明确界定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绩效内涵和结构基础上运用分析法建构兴边富民行动绩效多指标评估体系,经专家赋权法确定各项评估指标的权数后再查阅统计年鉴、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等官方资料采集评估指标数据最终确立了内蒙古“十一五”兴边富民行动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边境旗市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效果进行加权指数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一,各旗市间的综合绩效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各旗市一级指标绩效间均存在着不平衡性——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三,兴边富民行动绩效综合指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基础设、人民生活、社会事业、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生态环境和安定团结等方面,只有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才能提高综合得分。
么红杰[10](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提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二、呼伦贝尔市防旱抗旱的思考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伦贝尔市防旱抗旱的思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植被生产力研究进展 |
1.3.2 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
1.3.3 气候变化与植被生产力相关研究进展 |
1.3.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 |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二章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特征 |
2.1.2 土地利用现状 |
2.2 研究方法 |
2.2.1 变化趋势率 |
2.2.2 森氏斜率与M-K趋势检验分析法 |
2.2.3 IDW空间插值 |
2.2.4 干燥度指数 |
2.2.5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
2.2.6 Copula联合分布函数 |
2.2.7 留一交叉验证法 |
2.2.8 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自回归模型 |
2.2.9 精度评估方法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气象数据 |
2.3.2 DEM数据 |
2.3.3 土壤湿度数据 |
2.3.4 MODIS数据 |
2.3.5 GLASS数据 |
2.3.6 土地利用数据 |
2.3.7 SIF数据 |
2.3.8 野外生物量实测数据 |
2.3.9 CMIP6气候模式数据 |
第三章 基于SIF的GPP模拟及其时空演变研究 |
3.1 蒙古高原GOME-2 SIF数据降尺度处理 |
3.1.1 GOME-2 SIF数据的降尺度 |
3.1.2 GOME-2 SIF降尺度结果验证 |
3.2 基于SIF数据的GPP遥感估算模型构建 |
3.2.1 基于线性关系理论的SIF-GPP估算模型的建立 |
3.2.2 基于CNN-BP卷积神经网络的SIF-GPP估算模型的建立 |
3.3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
3.3.1 2007~2018年蒙古高原GPP时间变化特征 |
3.3.2 2007~2018年蒙古高原GPP空间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古高原干旱综合监测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1 MMSDI干旱指数的构建 |
4.1.1 土壤湿度数据的验证 |
4.1.2 MMSDI指数的构建 |
4.1.3 MMSDI指数的验证 |
4.2 MMSDI时空变化特征 |
4.2.1 年尺度MMSDI时空变化特征 |
4.2.2 生长季MMSDI时空变化 |
4.2.3 季节尺度MMSDI时空变化特征 |
4.3 干旱空间分布特征(EOF分解展开) |
4.4 干旱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气象因子对干旱影响相关性分析 |
4.4.2 干旱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遥相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蒙古高原GPP对干旱的响应研究 |
5.1 GPP对干旱的敏感性分析 |
5.1.1 植被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 |
5.1.2 干旱胁迫下植被稳定性分析 |
5.2 植被对不同时间尺度MMSDI的响应关系 |
5.2.1 时间尺度上的响应 |
5.2.2 空间尺度上的响应 |
5.3 干旱胁迫下不同植被GPP的损失估算 |
5.3.1 干旱损失率曲线构建与验证 |
5.3.2 2007~2018 年夏季因旱GPP损失量估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未来干旱情景下的蒙古高原GPP预估与分析 |
6.1 未来气候模式选取 |
6.2 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境情景下干旱特征 |
6.2.1 SSP1-2.6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
6.2.2 SSP2-4.5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
6.2.3 SSP5-8.5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
6.3 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GPP的时空变化特征 |
6.3.1 基于多尺度MMSDI指数的未来GPP预估模型构建 |
6.3.2 不同情景下GPP的时间变化趋势 |
6.3.3 不同情景下的GPP空间变化趋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政策与建议 |
7.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经验与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1.选题依据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重难点 |
3.创新点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 |
1.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
2.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观点 |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 |
2.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 |
3.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的历史考察 |
(一)内蒙古扶贫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
1.内蒙古扶贫工作的特殊性 |
2.内蒙古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的历史沿革 |
1.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 年) |
2.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 年) |
3.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年) |
4.“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年) |
5.扶贫开发新阶段(2001-2012 年) |
6.精准扶贫阶段(2013-至今)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特征 |
1.具有战略性 |
2.具有发展性 |
3.具有实效性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历史成就及经验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所得成就 |
1.贫困人口数量逐年下降,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
2.贫困旗县全部摘帽,贫困得到整体性解决 |
3.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
4.各类专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脱贫途径拓宽 |
5.树立起扶贫榜样,培育了扶贫精神 |
(二)内蒙古地区扶贫工作历史经验 |
1.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 |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成功的动力源泉 |
3.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
4.内蒙古人民的辛勤劳动是成功的坚实基础 |
(三)内蒙古地区扶贫工作启示 |
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
3.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群众路线 |
4.必须加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5.必须发挥贫困群众致富智慧 |
6.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无缝对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内蒙古东部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可行性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2.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及土地利用类型 |
2.1.4 植被生态类型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
3.2.2 干旱强度和干旱站次比 |
3.2.3 Sen斜率估计 |
3.2.4 Mann-Kendall检验法 |
3.2.5 小波分析法 |
3.2.6 R/S分析法和Hurst指数 |
3.2.7 SPEI指数适用性评价 |
4.影响干旱的主要因素时空变化 |
4.1 温度时空变化 |
4.1.1 年平均温度时空变化 |
4.1.2 季节平均温度时空变化 |
4.2 降水时空变化 |
4.2.1 年降水量时空变化 |
4.2.2 季节降水量时空变化 |
4.3 日照时数时空变化 |
4.3.1 年日照时数时空变化 |
4.3.2 季节日照时数时空变化 |
4.4 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 |
4.4.1 年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 |
4.4.2 季节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 |
4.5 小结 |
5.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
5.1 干旱时间变化特征 |
5.1.1 不同时间尺度SPEI变化特征 |
5.1.2 SPEI时间变化特征 |
5.1.3 干旱强度和干旱范围时间变化特征 |
5.2 干旱空间分布特征 |
5.2.1 干旱强度空间分布 |
5.2.2 干旱频率空间分布 |
5.3 小结 |
6.内蒙古东部干旱变化趋势预估 |
6.1 1960-2019 年SPEI变化趋势空间分布 |
6.2 基于Hurst指数的SPEI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
6.3 基于SPEI周期变化特征的干旱预估 |
6.4 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旱灾研究进展 |
1.2.2 雪灾研究进展 |
1.2.3 旱灾、雪灾关联现象研究进展 |
1.3 灾害系统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第3章 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灾情时空特征 |
3.1 旱灾灾情时空特征 |
3.1.1 旱灾灾情频次时空特征 |
3.1.2 旱灾损失时空特征 |
3.2 雪灾灾情时空特征 |
3.2.1 雪灾灾情频次时空特征 |
3.2.2 雪灾损失时空特征 |
3.3 旱灾、雪灾灾情耦合特征 |
3.3.1 旱灾、雪灾灾情频次耦合特征 |
3.3.2 旱灾、雪灾损失量耦合特征 |
第4章 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灾情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致灾因子与旱、雪灾灾情的关系 |
4.1.1 致灾因子时空特征 |
4.1.2 干旱与旱灾灾情的关系 |
4.1.3 积雪与雪灾灾情的关系 |
4.1.4 干旱与积雪的时空关系 |
4.2 承灾体与旱、雪灾灾情的相关关系 |
4.2.1 承灾体时空特征 |
4.2.2 承灾体与旱灾灾情关系 |
4.2.3 承灾体与雪灾灾情关系 |
4.3 防灾减灾能力与旱、雪灾灾情的相关关系 |
4.3.1 防灾减灾能力时空特征 |
4.3.2 防灾减灾能力与旱灾关系 |
4.3.3 防灾减灾能力与雪灾的关系 |
第5章 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系统区域差异分析 |
5.1 旱灾、雪灾重叠类型区特征及防灾措施 |
5.2 旱灾为主类型区特征及防灾措施 |
5.3 雪灾为主类型区特征及防灾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旱作农田保耕保水调控对土壤水热及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保水材料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2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旱作农田保水材料用量优化研究试验设计 |
2.3.2 旱作农田保护性耕作研究试验设计 |
2.3.3 旱作农田保耕保水联合调控试验设计 |
2.4 观测项目及方法 |
2.4.1 气象资料 |
2.4.2 土壤指标观测 |
2.4.3 大豆生长指标测定 |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旱作条件下保水材料优化用量研究 |
3.1 不同PAM与SAP施用量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
3.1.1 旱作大豆各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变化 |
3.1.2 旱作大豆表层及耕层土壤含水率变化 |
3.1.3 旱作大豆全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变化 |
3.1.4 旱作大豆全生育期土壤耗水变化规律 |
3.2 不同PAM与SAP施用量下旱作大豆生长及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3.2.1 旱作大豆株高的变化 |
3.2.2 旱作大豆茎粗的变化 |
3.2.3 旱作大豆LAI的变化 |
3.2.4 旱作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5 旱作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3.2.6 旱作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PAM和SAP施用量的响应 |
3.3 本章小结 |
4 保耕条件下耕层土壤水热及作物生长变化规律研究 |
4.1 保耕条件下耕层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
4.1.1 全生育阶段不同处理各层土壤温度变化 |
4.1.2 全生育期耕层土壤均温变化 |
4.1.3 各生育阶段耕层土壤剖面温度变化 |
4.1.4 各生育阶段土壤温度日变化 |
4.1.5 典型天气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
4.1.6 生育期内土壤积温变化特征 |
4.1.7 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差异变化特征 |
4.2 保耕条件下耕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
4.2.1 生育期土壤剖面水分变化规律 |
4.2.2 生育期耕作层土壤贮水量变化 |
4.2.3 生育期耕作层土壤阶段耗水量变化 |
4.3 保耕条件下耕层作物生长及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4.3.1 保耕条件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
4.3.2 保耕条件对大豆茎粗的影响 |
4.3.3 保耕条件对大豆LAI的影响 |
4.3.4 保耕条件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的影响 |
4.3.5 保耕条件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3.6 保耕条件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作物特性研究 |
5.1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下土壤水分变化 |
5.1.1 生育期土壤剖面水分变化规律 |
5.1.2 生育期耕作层土壤贮水量变化 |
5.1.3 生育期耕作层土壤阶段耗水量变化 |
5.2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旱作大豆生长及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5.2.1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
5.2.2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茎粗的影响 |
5.2.3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LAI的影响 |
5.2.4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2.5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5.2.6 保耕和保水联合调控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旱作大豆土壤温度、水分以及作物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
6.1 保水材料作用下各要素间相关性分析 |
6.1.1 土壤水分与产量及产量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6.1.2 土壤水分与大豆生长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6.2 保耕作用下各要素间相关性分析 |
6.2.1 大豆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相关性分析 |
6.2.2 土壤温度与大豆产量及产量要素相关性分析 |
6.2.3 土壤温度与大豆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 |
6.3 保耕与保水联合调控下各要素间相关性分析 |
6.3.1 土壤水分和大豆产量及产量要素相关性分析 |
6.3.2 土壤水分和大豆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及时空变异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干旱研究 |
1.3.2 脆弱性研究 |
1.3.3 旱灾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行政区划 |
2.2 气象条件 |
2.3 人口与经济 |
2.3.1 人口概况 |
2.3.2 经济概况 |
2.4 水资源概况 |
2.5 数据来源 |
3 农业旱灾风险理论框架分析 |
3.1 干旱 |
3.1.1 干旱定义 |
3.1.2 农业干旱理论分析 |
3.1.3 干旱监测与评价 |
3.2 脆弱性 |
3.2.1 脆弱性定义 |
3.2.2 农业旱灾脆弱性理论分析 |
3.2.3 脆弱性评价 |
3.3 旱灾风险 |
3.3.1 旱灾定义 |
3.3.2 农业旱灾理论分析 |
3.3.3 农业旱灾风险内涵与评价 |
3.4 农业旱灾风险理论框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改进SPEI的区域农业干旱评价及时空变异研究 |
4.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域简介 |
4.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4.1.2 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2 SPEI干旱指数的优势与局限性 |
4.2.1 SPEI简介 |
4.2.2 优势及局限性 |
4.3 改进SPEI的农业干旱指数构建 |
4.3.1 作物蒸散量计算 |
4.3.2 标准降水作物蒸散指数(SPCEI) |
4.3.3 SPCEI干旱指数分析及应用条件 |
4.4 齐齐哈尔市农业干旱时空差异分析 |
4.4.1 旱地作物的选取及生育期划分 |
4.4.2 拟合分布的选取 |
4.4.3 SPCEI与SPEI对比分析 |
4.4.4 农业干旱时空变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粮食产量视角下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异研究 |
5.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概况 |
5.1.1 黑龙江省作物播种面积 |
5.1.2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 |
5.1.3 黑龙江省农业投入与灌溉条件 |
5.2 旱灾脆弱性模型构建 |
5.2.1 粮食产量分离 |
5.2.2 暴露性 |
5.2.3 灾损敏感性 |
5.2.4 适应能力 |
5.2.5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方法 |
5.2.6 模型适用条件 |
5.3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农业旱灾脆弱性时空差异分析 |
5.3.1 敏感性产量 |
5.3.2 粮食产量分离方法对比分析 |
5.3.3 农业旱灾脆弱性时空变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改进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及时空变异研究 |
6.1 投影寻踪模型简介 |
6.2 基于信息熵的投影寻踪模型 |
6.2.1 信息熵简介 |
6.2.2 模型构建步骤 |
6.2.3 模型分析 |
6.3 基于聚类分析的投影寻踪模型 |
6.3.1 目前窗口半径确定方法的不足 |
6.3.2 模型构建步骤 |
6.3.3 模型分析 |
6.4 模型对比分析 |
6.5 黑龙江省农业旱灾风险时空差异分析 |
6.5.1 指标体系构建 |
6.5.2 时空差异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减灾策略 |
7.1 农业干旱角度减灾策略 |
7.1.1 农艺技术角度减灾策略 |
7.1.2 农田灌溉角度减灾策略 |
7.1.3 生态环境建设角度减灾策略 |
7.2 农业旱灾脆弱性角度减灾策略 |
7.2.1 暴露性角度减灾策略 |
7.2.2 灾损敏感性角度减灾策略 |
7.2.3 适应能力角度减灾策略 |
7.3 农业旱灾风险角度减灾策略 |
7.3.1 干旱监测评估角度减灾策略 |
7.3.2 农业用水管理角度减灾策略 |
7.3.3 农业保险角度减灾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内蒙古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 |
(一)农业需水量与实际供给量矛盾突出 |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 |
(三)地下水超采情况严重 |
(四)农业水资源管理落后 |
三、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对策 |
(一)高效利用天上水 |
(二)合理利用地表水、控制开发地下水 |
(三)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
(四)大力开发和推广生物节水 |
(五)大力发展节水农艺技术 |
(六)强化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 |
(七)科学布局粮食主产区 |
(8)伊春市山洪灾害防治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基本情况 |
1.3 灾害损失 |
1.4 山洪灾害成因 |
1.5 山洪灾害特点 |
1.6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
第2章 调查与研究 |
2.1 现状调查 |
2.2 划分危险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警指标的确定 |
3.1 雨量预警指标 |
3.2 水位预警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监测预警系统33本章小结 |
4.1 水情和雨情监测 |
4.2 监测方式 |
4.3 监测站布设 |
4.4 信息传输通信网 |
4.5 监测设施设备 |
4.6 监测预警平台 |
4.7 预警系统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案编制及宣传演练 |
5.1 预案编制 |
5.2 组织指挥机构 |
5.3 宣传培训演练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内蒙古兴边富民行动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提出研究的问题 |
0.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0.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0.4 文献综述 |
0.4.1 兴边富民行动研究的动态 |
0.4.2 综合评价研究的理论概述 |
0.4.3 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实践 |
0.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兴边富民行动概述 |
1.1 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概述 |
1.1.1 政策产生的历程 |
1.1.2 重点实施的工程 |
1.2 兴边富民行动在内蒙古的实施 |
1.2.1 实施过程 |
1.2.2 实施项目 |
1.2.3 实施成效 |
第2章 构建兴边富民行动绩效评估多指标体系 |
2.1 政策内涵及绩效结构 |
2.2 指标体系预期功能及遴选原则 |
2.3 指标体系设计方法及操作步骤 |
2.4 兴边富民行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解释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蒙古兴边富民行动绩效指数来源及计算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标准化处理方法 |
3.3 综合绩效指数计算方法 |
第4章 内蒙古兴边富民行动绩效测评结果分析 |
4.1 综合评价兴边富民行动绩效指数 |
4.1.1 解释内蒙古兴边富民行动绩效排名变化情况 |
4.1.2 分析内蒙古边境旗市兴边富民行动绩效水平 |
4.2 分析一〇年一级指标的发展水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兴边富民行动指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呼伦贝尔市防旱抗旱的思考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D]. 来全.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扶贫工作经验与启示研究[D]. 张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内蒙古东部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预估[D]. 彭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内蒙古牧区旱灾雪灾研究[D]. 乌兰图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旱作农田保耕保水调控对土壤水热及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D]. 武淑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及时空变异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裴巍.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5)
- [7]内蒙古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J]. 冯万玉,翟琇,赵举,赵沛义. 北方经济, 2015(06)
- [8]伊春市山洪灾害防治应用与实践[D]. 赵殿飞.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9]内蒙古兴边富民行动绩效评估研究[D]. 管谦.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2)
- [10]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