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湿陷性黄土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鹏[1](2021)在《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盾构隧道结构影响机制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极为广泛,其具有大孔性、水敏性、结构性等特殊工程性质,而我国地铁在湿陷性黄土城市(如西安、兰州、太原等)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地铁建设中将不可避免面临黄土的湿陷性问题。当地铁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时,其地基潜在的湿陷变形会严重威胁隧道结构的安全稳定,已成为当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铁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关键研究课题。本文依托西安地铁八号线,借助现场调研、数值分析与离心模型试验等手段对黄土地层的湿陷机制及盾构隧道基底处治技术展开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土压力增值系数理论对黄土地层湿陷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盾构隧道与地上建筑基底受力及结构差异发现,盾构隧道基底所受压力一般小于上部土层自重应力,结合盾构隧道周围黄土浸水湿陷的触发条件,对盾构隧道周边黄土地层的湿陷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盾构隧道周边黄土湿陷过程的分析模型。2、研究不同因素对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湿陷深度越大,对结构受力变形影响越大;邻近隧道结构的土体发生湿陷时,对结构受力变形影响更大;相同的湿陷条件,隧道埋深越大,湿陷对结构受力变形影响越小。3、通过室内试验验证简化Air-fall法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模拟天然黄土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的压缩性指标和天然黄土相似,p-δs曲线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与天然黄土的湿陷性系数之比约为1.45,这个比值可以为试验结果推测实际结果提供一定的依据。4、开展离心试验研究盾构隧道基底注浆处理对隧道结构内力及地表沉降变化的影响机制。试验表明,注浆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基底土层浸水湿陷后隧道结构的内力变化仍在安全范围之内,且地表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地铁隧道的运营安全。5、研究不同注浆参数对隧道结构受力、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浆范围变化引起隧道结构各点所受土压力最大变化可达87.7%,位移变化最大可达74.7%。注浆角度和注浆强度变化引起隧道结构各点所受土压力最大变化分别为21.5%,32.7%,位移变化最大分别为28%,10.8%。因此,在对注浆方案优化时,应优先增大注浆范围,而不是增大注浆角度或提高注浆强度。
杨露[2](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张少朋[3](2020)在《DDC深孔强夯技术在解决湿陷性黄土问题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在景中高速公路中研究深孔强夯(DDC)对湿陷性黄土处治的技术可行性研究,为湿陷性黄土区采用深孔强夯(DDC)处治湿陷性施工提供相关参数,形成行业内技术基础参考资料,为类似地质条件的深孔强夯(DDC)施工提供依据。
李敬德[4](2020)在《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依托正在修建的延庆至崇礼高速公路河北段,以ZT5标试验段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黄土路基病害成因,并对湿陷性黄土工程特性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研究,提出了地基强夯补强、路堤填筑强夯追密、填挖结合部土工格栅加筋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技术以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在室内土工试验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分析路堤横、纵断面不均匀沉降控制效果,并进一步对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对黄土填料以及地基黄土的颗粒级配、击实特性以及界限含水率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填料的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液塑限等物理指标。一是判定黄土填料是否满足高速公路对路基填料的要求。二是通过直剪试验和固结试验,从而确定黄土填料和地基黄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压缩模量等力学指标,为有限元数值模拟提供精确参数。(2)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高填方路堤在不同因素影响下不均匀沉降数值模拟,分别得到:a.高填方路堤横断面不均匀沉降量随填土高度增高而增大;b.高填方路堤横断面不均匀沉降量因地基材料压缩模量降低而增大;c.地基横向斜坡坡度比为1:4~1:7时,高填方路堤横断面不均匀沉降量随横向斜坡地基坡度比值增加而增大。(3)针对“V”型冲沟斜坡地基的加固,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分别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进行研究,旨在确定不同夯击能的有效加固深度、夯击点布置与间距、夯击击数与遍数;针对填挖结合部不均匀沉降控制,采用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利用土工格栅与土之间摩擦和锁定来提高路堤土的性能,以达到控制不均匀沉降的效果。同时,通过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土工格栅在同一强度下不同铺设层数时路堤的不均匀沉降进行模拟,从而确定最优铺设方案。(4)通过现场路基整体结构性能检测数据对比,得到试验段的弯沉值均小于设计弯沉值120(0.01 mm),黄土路基结构性能良好;同时,发现PFWD和贝克曼梁两种弯沉仪分别测得的动回弹模量和静回弹模量的图形曲线走势基本一致,也可以证明这两种仪器均能很好地完成路基回弹模量检测的工作。(5)对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填筑完成后)进行长期监测,从监测数据发现:a.冬休期间,路堤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7 mm/d;b.路面施工期间,路堤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188 mm/d;c.路面施工结束后,路堤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14 mm/d。说明路面施工时已进入路堤沉降稳定期。对路基(路面施工完成后)横、纵断面进行48d监测发现,各点累计沉降量均小于6 mm。
候航[5](2020)在《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塌方特征及处治措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黄土在我国广泛分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起秦岭、北至长城。干燥情况下的黄土土质均匀、压缩性比较小,但当黄土土层遭遇连续性降雨的侵蚀以及地下水的渗流时,黄土强度急剧降低,产生强烈的湿陷现象,对本地区的工程建设造成极大的威胁。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在黄土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工程设施,其中尤其以隧道为代表的地下工程受黄土湿陷的影响最大。基于此,本文针对黄土湿陷性的特点,总结了国内外湿陷性黄土隧道开挖过程中遭遇的难题及施工诊治措施。同时,以宁夏海原县赵家山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遭遇的塌方事故为依托,根据现场监控量测数据,总结了黄土隧道塌方的事故原因及具体诊治措施。通过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在还原了赵家山隧道塌方沉陷变形过程的前提下,对采用两种不同加固措施下的隧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不同加固措施的控制变形效果,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1)湿陷性黄土不但会降低围岩的承载力,而且会导致衬砌结构承受较大的水土压力。水流入渗黄土地层的方式可分为两种:静力入渗和运移优势通路入渗。对比静力入渗过程的缓和稳定,运移优势通路的入渗过程波动明显,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显着改变黄土土体的结构,容易让稳定的黄土结构产生变化及甚至黄土土层的不均匀沉降。(2)借助MIDAS/GTS-NX模拟了赵家山隧道ZK54+526~556段在实际开挖过程出现的变形及塌方情况。基于对现场监控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获得了两者的基本变形趋势一致且数值接近的结论(监测的最大拱顶沉降34.2cm,数值计算为38.8cm,相差11.86%),证明了数值模拟方式的可靠性。(3)结合现场实际监测数据,提出了两种措施进行赵家山隧道塌方处的加固:长管棚加固与双层小导管加固。基于数值方式可靠性的前提下开展了两种加固措施和未加固情况下的变形情况对比,综合来看长管棚加固的效果更好,其相对于双层小导管加固在最大地表(减少了7.4cm)、拱顶沉降(减少了19%)以及水平收敛(减少了15mm)等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因此,本文认为长管棚加固效果优于双层小导管加固效果,因此建议隧道的后续开挖中采用长管棚加固措施。(4)赵家山隧道围岩产生大变形及塌方的原因在于:黄土围岩的湿陷性明显,节理裂隙发育,在雨水的侵蚀浸泡下,围岩强度明显降低,初期支护强度明显偏低。赵家山隧道围岩塌方后发生后,实际上采取了回填塌腔并封闭掌子面的措施,对塌落土体进行临时支撑并根据隧道实际侵限状况,对侵限钢拱架进行换拱处理,之后优化塌落段的超前支护方式,加强隧道拱顶上方的支护效果,但是结合长管棚加固措施的方法来看,建议进一步进行长管棚加固措施。
王利明[6](2020)在《黄土湿陷对地铁结构稳定性影响机制及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安地铁建设中有大量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的情况,黄土潜在的湿陷变形会严重威胁隧道结构的安全稳定。因此正确评估黄土湿陷对隧道衬砌结构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现行规范的黄土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更适用于地面建筑物地基处理,直接用于地铁隧道地基处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本文以西安地铁十号线(杨家庄-水景公园区间)为工程背景,通过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研究不同湿陷工况下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特征,通过有限元分析地基不同处治深度下黄土湿陷对隧道结构破坏程度,寻求湿陷性黄土地铁地基处理的合理深度,制定地基剩余湿陷量的控制标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现有湿陷性黄土隧道的研究,分析黄土湿陷性对盾构隧道结构在变形及受力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结合《地铁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盾构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标准以及隧道管片裂缝宽度标准和计算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中地基处理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得出规范中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主要适用于地表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对于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处理评价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2.以西安地铁十号线为工程背景设计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浸水湿陷条件下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上覆黄土全幅湿陷时衬砌整体受力相对均匀,拱顶处弯矩值轴力值变化最为明显,上覆横向半幅湿陷衬砌受力较上覆全幅湿陷数值有所减小,湿陷一侧受力相对未湿陷一侧较大,受力最大处为衬砌湿陷一侧拱肩。隧底全幅湿陷时,衬砌受力整体受力相对均匀,拱顶左拱肩及仰拱处受力增加,其他测点处的受力呈减小趋势,拱顶处受力增加最为明显。隧底横向半幅湿陷时,衬砌整体受力较隧底全幅湿陷时均有所增加,湿陷一侧拱脚处受力变化最为明显。上覆和隧底全幅湿陷时,隧道主要发生竖直方向的沉降,横向半幅湿陷时,隧道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有偏移,隧底横向半幅湿陷时,隧道向湿陷一侧偏移,上覆横向半幅湿陷时,隧道向未湿陷一侧偏移,因此当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时要谨慎处理。3.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系统开展了不同浸水湿陷条件下隧道结构受力及变形分析研究,得出各种湿陷工况均会对隧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幅湿陷引起的沉降比半幅湿陷引起的沉降要大;隧底湿陷引起的沉降要大于周边及上覆湿陷引起的沉降。隧底及周边湿陷对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比上覆湿陷要大,半幅湿陷对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比全幅湿陷更大。无论隧周湿陷还是隧底湿陷,都可能对隧道结构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及隔水防渗措施,避免湿陷性黄土的浸水湿陷带来的不利影响。4.以地表三轴搅拌桩处治为隧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深度下黄土湿陷对隧道结构的受力及变形影响,结合隧道结构控制标准,分析得出隧道地基合理处理深度。通过4组不同工况的分析研究得出,随着处理深度的增加,地基承载力增加,剩余湿陷量减小,管片横向变形及竖向变形都随之减小。从模拟结果分析发现随着处理深度逐渐增加,地基处理对湿陷量减小的作用逐渐变小,因此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地基处理深度对于黄土地区地铁隧道修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结果可知,隧底湿陷性黄土处理厚度为隧底湿陷黄土层的65%80%。
薛晓辉[7](2020)在《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隧道受开挖卸荷、地表强降雨、农田灌溉、人为活动、沟谷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富水段,导致围岩劣化程度较高,诱发隧道衬砌开裂、剥落、渗漏水、空洞等病害的形成,严重威胁隧道服役性能。为深入研究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研究富水黄土隧道结构劣化规律,建立了修正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并从细观、宏观角度分析了围岩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从围岩-结构相互作用角度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搭建了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提出了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典型富水黄土隧道工程案例,采用多种手段对衬砌裂缝、渗漏水、空洞及层间脱空状况进行现场调研,总结分析裂缝几何形态及分布位置、渗漏水类型及分布位置、空洞及层间脱空的轴向尺寸的基本特征,并定性分析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的表现形式及基本模式,为研究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方法提供基础性资料。(2)基于现有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考虑裂缝宽度w、裂缝深度d、富水体厚度h0、空洞半径r0等参数对衬砌结构荷载分布的影响,建立修正的荷载-结构分析理论模型,并辅以数值模拟手段验算了52种工况,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揭示富水黄土隧道衬砌结构性能劣化规律,为衬砌结构性能劣化处治提供理论支撑。(3)采用高精度μCT扫描系统对不同含水量及浸水时间下黄土孔隙度、各向异性度等细观参数进行测试,并利用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不同浸水时间下黄土黏粒含量、Zeta电位、离子浓度、抗剪强度等宏观参数进行分析,从而从宏细观角度全面揭示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影响因素及规律,进一步诠释了黄土强度随浸水时间呈“勺形”变化并在浸水第5d达到最低值的根本原因,为确定围岩劣化处治最佳时机提供理论支撑。(4)研发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依托实际工程,设计地表水下渗、周边裂隙水入渗、地下水位上升等富水工况,通过量测隧道围岩压力、衬砌结构弯矩、轴力及整体变形等参数,从结构-围岩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规律,并以深埋两车道隧道为例,给出了围岩注浆范围为4m、重点加固拱脚及仰拱部位的劣化控制标准。(5)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分布式光纤”相结合的手段、“洞内有线+洞外无线”的组网方式搭建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依托实际工程,利用该监测系统对隧道围岩、初支、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进行全面监测,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拟合,进一步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规律。(6)在已有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基础上,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基于地下水平衡理论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与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病害快速修复技术,并利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处治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了富水黄土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为制修订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规范提供借鉴。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度高,导致隧道结构受力不均衡,严重威胁服役性能,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处治措施,可为黄土地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郇康[8](2019)在《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西禹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对已运营十多年的公路路基和路面病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重点调研了该高速公路的路基、边坡以及路面病害情况,在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西禹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类型和特征,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西禹高速公路病害的预防和养护措施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并对类型道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提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和对策。论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研究了黄土的工程特性以及其对高速公路的影响。西禹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因此对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黄土工程特性对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2、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基病害及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基病害及使用现状调查,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西禹高速公路路基病害主要以小范围的边坡冲沟和排水系统的局部表面损坏为主,整体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较好。通过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养护措施。3、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面病害及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西禹高速公路目前的路面病害以裂缝、坑槽和车辙为主,部分路段的裂缝、坑槽和车辙病害比较严重,对路面质量和行车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路面裂缝以横向的沥青温缩裂缝为主,路面坑槽以水损害性坑槽为主。针对此类病害,通过分析产生裂缝、坑槽和车辙的原因,研究了路面病害的防治和养护措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技术建议和预防措施。4、在以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西禹高速公路的整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种处治方法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可以为类似道路的病害防治起到借鉴作用。
寇甄涛[9](2019)在《黄土半填半挖地基变形破坏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缓解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我国西北地区许多城市采取了“填沟造地、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在黄土沟谷填筑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半填半挖建筑场地。该类场地内地基土差异较大,场地内建筑破坏与地基变形均异于均质土地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黄土地区半填半挖建筑地基的变形机理、沉降计算方法、差异沉降敏感性、场地地基处理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对黄土地区典型半填半挖场地的调查,将半填半挖地基分为填土-黄土、填土-黄土-填土、黄土-填土-黄土三类,不同的地基类型对应的沉降特征和上部建筑的破坏形式也不同,填土区沉降明显大于黄土区,且建筑物裂缝分别表现为单斜形、反八字形、正八字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半填半挖地基和建筑物的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2)分析监测案例发现,传统的分层总和法并不能准确预测半填半挖场地内建筑的沉降。实际上在填挖交界处常存在一软弱带,填挖交界处建筑物的变形应包含地基自身固结变形和沿软弱带的滑移。根据上述认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半填半挖场地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实际监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3)根据案例并结合工程经验,选取地基土的模量差异程度、基底压力、填方区基底面积占比、填土厚度和基础长宽比等五个影响因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均匀试验设计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上述因子对差异沉降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地基土的模量差异程度对差异沉降影响最大,基底压力影响最小,其余因素的影响水平因分析方法的不同而略有差异。(4)在地基差异沉降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半填半挖场地分别提出了适用于低层建筑、多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方案。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了通过调整填方区基底面积占比、基础长宽比、基础刚度等参数以有效控制差异沉降的措施。
王洋[10](2019)在《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变形处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复杂,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隧道时,基于湿陷性黄土力学性质的特殊性,隧道基底的承载力通常较难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隧道建成以后,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基底变形,基底变形除压缩变形外,更多的是湿陷变形。如果不对基底进行加固,在水的作用下,会使隧道基底发生较大的湿陷变形,最终导致隧道衬砌结构环、纵向开裂等较为严重的病害,直接对隧道在运营期的使用安全产生威胁。因此,从保证隧道结构长期安全稳定的角度来讲,积极探索针对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基底变形处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托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定远1#隧道,对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变形处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质特点,以隧道基底加固方案的控制参数研究为切入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基底加固方案。然后针对旋喷桩和挤密桩加固设计分别给出控制参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出采用旋喷桩加固隧道基底可以改善隧道衬砌结构及围岩变形特性,从而提高衬砌结构稳定性的结论。最后总结了旋喷支护结构变形的破坏机制及优化方案,提出通过在两侧拱脚区域采用旋喷桩加固,可有效降低该部位黄土围岩的湿陷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隧道因基底围岩湿陷性而造成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提高了两侧拱脚区域围岩的承载力,改善了围岩的受力变形特性及力学性状,有利于提高隧道衬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2)在对大量黄土隧道病害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不同隧道基底沉降的病害类型,结合近几年甘肃省建成通车的黄土隧道沉降病害的处治实践,提出了锁脚支撑+横向支撑梁方案、混凝土灌注桩+横向支撑梁+锁脚支撑方案、钢管桩+横向钢筋混凝土支撑板+锁脚支撑方案、钢管桩+仰拱加深方案及钢管桩+基底注浆方案五种沉降处治及控制措施。(3)从运营安全、便于检修维护的角度出发,提出湿陷性黄土隧道中心水沟和检查井的优化布设方案,及施工缝、沉降缝的防排水构造优化。将中心水沟设置在隧道超车道中线仰拱底部,避免了侵占仰拱填充,提高了隧道结构的完整性并保证中心水沟位于隧道仰拱下方。为防止拱脚纵向施工缝处渗漏水,在富水黄土地段,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优化处理。同时,针对传统防水施工工艺及防水材料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结构设计进行构造优化,取消施工缝、变形缝之间的膨胀止水条,改为梯形背贴式可排水橡胶止水带,变形缝处增加蝶形中埋式止水带,以提高施工缝、变形缝防排水效果,降低渗漏水病害。
二、湿陷性黄土处治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陷性黄土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盾构隧道结构影响机制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陷性黄土相关理论研究 |
1.2.2 黄土湿陷对隧道工程影响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3 黄土隧道基底处治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室内试验 |
2.1 工程概况 |
2.2 黄土室内试验 |
2.2.1 天然黄土的物理性质 |
2.2.2 天然黄土的力学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盾构隧道结构影响机制分析 |
3.1 盾构隧道与地上建筑异同分析 |
3.1.1 盾构隧道与地上建筑基底受力异同 |
3.1.2 盾构隧道结构与地上建筑结构异同分析 |
3.2 盾构隧道周围黄土地层湿陷机制分析模型 |
3.3 隧道周边黄土地层湿陷数值模拟 |
3.3.1 数值模拟软件的选用 |
3.3.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3.3 数值模拟工况 |
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1 不同浸水深度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2 不同浸水范围条件下数值模拟分析 |
3.4.3 不同隧道埋深条件下数值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及制样方法有效性验证 |
4.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4.1.1 相似三大定理 |
4.1.2 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 |
4.1.3 离心模型试验误差分析 |
4.2 试验设备及数据量测采集系统 |
4.2.1 TLJ-3 型离心机简介 |
4.2.2 试验设备 |
4.2.3 数据量测及测试元件 |
4.3 简化Air-fall制样方法研究黄土湿陷变形有效性验证 |
4.3.1 离心试验模型常用黄土制样方法 |
4.3.2 简化Air-fall制样方法及制样过程 |
4.3.3 湿陷性系数及压缩特性指标分析 |
4.4 简化Air-fall制样方法制备离心试验模型有效性验证 |
4.4.1 盾构隧道周边黄土地层湿陷地表沉降分析 |
4.4.2 盾构隧道周边黄土地层湿陷基底土压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盾构隧道基底处治技术研究 |
5.1 盾构隧道基底处治方案比选 |
5.1.1 盾构隧道基底处治局限性分析 |
5.1.2 盾构区间隧道基底处治方法比选 |
5.2 试验方案及过程 |
5.3 黄土地层盾构隧道基底注浆处理离心试验结果分析 |
5.3.1 注浆处理前后对结构内力影响对比分析 |
5.3.2 注浆处理前后对地表沉降影响对比分析 |
5.4 黄土地层盾构隧道注浆处理数值模拟研究 |
5.4.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5.4.2 注浆法数值模拟工况设置 |
5.4.3 不同注浆范围下数值结果分析 |
5.4.4 不同注浆角度下数值结果分析 |
5.4.5 不同注浆强度下数值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条件 |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
2.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新构造运动 |
2.3 工程地质分区 |
2.3.1 Ⅰ类区 |
2.3.2 Ⅱ类区 |
2.4 特殊性岩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
3.2.1 路肩边沟不洁 |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
3.2.3 土路肩损坏 |
3.2.4 路缘石缺损 |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
3.3.1 盐渍土 |
3.3.2 湿陷性黄土 |
3.3.3 软弱土 |
3.3.4 杂填土 |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
4.2.2 病害调查结果 |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
4.3.1 横向裂缝 |
4.3.2 纵向裂缝 |
4.3.3 块状裂缝 |
4.3.4 路面车辙 |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
5.1.3 裂缝修补办法 |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DDC深孔强夯技术在解决湿陷性黄土问题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简介 |
2 黄土基本物理性质 |
3 处理方法的初步选定 |
4 试验方案及组织 |
4.1 试验机械、填料的选择 |
4.2 施工参数的选择及试验方案 |
5 试验方法 |
6 处理效果分析 |
6.1 挤密效果 |
6.1.1 挤密效果试验 |
6.1.2 各级夯击能下挤密有效半径试验 |
6.2 自重湿陷性和湿陷性 |
6.3 剪切强度 |
6.4 试验结果分析及总结 |
7 本项目大面积施工参数、施工机械的选定 |
8 研究总结 |
(4)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区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研究现状 |
1.2.2 山区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研究现状 |
1.3 本次研究所做的工作 |
1.3.1 研究的重点及关键技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
2.1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特征 |
2.1.1 鸡爪沟定义及特点 |
2.1.2 湿陷性黄土地基特点 |
2.1.3 陡坡路堤定义及特点 |
2.1.4 高填方路堤定义及特点 |
2.1.5 半填半挖路基定义及特点 |
2.2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病害特征调查 |
2.2.1 宝兰铁路黄土路基病害调查 |
2.2.2 青兰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 |
2.2.3 山西省某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 |
2.3 复杂条件下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主要因素分析 |
2.3.1 斜坡地基坡度的影响作用 |
2.3.2 压实度不均匀的影响作用 |
2.3.3 路堤高度的影响作用 |
2.3.4 路基刚度差异的影响作用 |
2.3.5 水的影响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延崇高速黄土填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3.1 依托工程概况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概况 |
3.2 延崇高速公路黄土填料特性试验研究 |
3.2.1 颗粒分析实验 |
3.2.2 界限含水率—液塑限试验 |
3.2.3 击实试验 |
3.2.4 直剪快剪试验 |
3.2.5 固结试验 |
3.2.6 湿陷性试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4.2 本构模型 |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几何模型构造和参数确定 |
4.3.2 网格划分及初始条件 |
4.4 不同因素对路堤不均匀沉降影响和安全性分析 |
4.4.1 路堤填筑高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2 地基性质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3 地基斜坡坡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4 施工建议 |
4.5 强夯法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有限元分析 |
4.5.1 动荷载输入和边界条件 |
4.5.2 参数介绍和模型建立 |
4.5.3 模拟结果分析 |
4.5.4 强夯法处治路堤不均匀沉降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研究 |
5.1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设计原则 |
5.2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斜坡地基 |
5.2.1 湿陷性黄土斜坡地基试夯 |
5.2.2 强夯参数及要求 |
5.2.3 强夯效果检测评价 |
5.3 高填方黄土路堤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 |
5.3.1 高填方黄土路堤填筑控制标准 |
5.3.2 鸡爪沟地形路基分层填筑工艺 |
5.3.3 高填方黄土路堤分层压实质量检测 |
5.3.4 高填方黄土路堤分层强夯夯沉量检测 |
5.4 纵向填挖结合部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 |
5.4.1 土工格栅的种类 |
5.4.2 土工格栅加筋机理 |
5.4.3 土工格栅试验检测 |
5.4.4 土工格栅铺设要求 |
5.4.5 土工格栅加筋效果及铺设方法 |
5.5 “V”型冲沟防排水处治技术 |
5.5.1 路侧冲沟回填 |
5.5.2 冲沟上、下游排水 |
5.5.3 冲沟底部排水 |
5.5.4 边坡防护形式 |
5.5.5 防水土工合成材料应用 |
5.6 小结 |
第六章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修筑效果检测及分析 |
6.1 黄土路基结构性能检测方法 |
6.1.1 便携式落锤弯沉仪检测 |
6.1.2 贝克曼梁弯沉仪检测 |
6.2 湿陷性黄土路基整体结构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
6.2.1 路基结构性能检测方案 |
6.2.2 路基结构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
6.3 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监测内容及方法 |
6.3.1 沉降监测布置原则 |
6.3.2 沉降监测布置和监测方法 |
6.3.3 沉降监测频率要求 |
6.3.4 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
6.3.5 沉降控制要求 |
6.4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6.4.1 典型断面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6.4.2 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塌方特征及处治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及特征分析 |
1.2.2 黄土隧道塌方处置方法分析 |
1.2.3 湿陷性黄土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湿陷性黄土隧道塌方事故统计分析 |
2.1 湿陷性黄土隧道塌方事故统计分析 |
2.1.1 黄土分布 |
2.1.2 湿陷性黄土隧道塌方事故统计 |
2.1.3 黄土湿陷特性 |
2.2 依托工程简介 |
2.2.1 隧址区地形地貌 |
2.2.2 隧址区气候及水文地质概况 |
2.2.3 隧道设计及施工概况 |
2.3 赵家山隧道工程建设难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赵家山黄土隧道塌方特征及处置措施分析 |
3.1 湿陷性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特征 |
3.2 赵家山黄土隧道塌方现场概况 |
3.3 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分析与塌方处置方案 |
3.3.1 塌方原因分析 |
3.3.2 塌方处置方案 |
3.4 小结 |
第四章 浅埋黄土隧道塌方段处治效果数值计算分析 |
4.1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4.1.1 基本假设 |
4.1.2 计算参数 |
4.1.3 尺寸及边界条件 |
4.1.4 施工过程模拟 |
4.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2.1 地表沉降分析 |
4.2.2 拱顶沉降分析 |
4.2.3 水平收敛分析 |
4.2.4 围岩及加固体应力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赵家山黄土隧道施工变形及处治现场测试分析 |
5.1 概述 |
5.2 现场测试目的 |
5.3 现场测试方案及判别标准 |
5.3.1 测试方案 |
5.3.2 判别标准 |
5.4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
5.4.1 侵限情况 |
5.4.2 位移监测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黄土湿陷对地铁结构稳定性影响机制及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湿陷性的研究现状 |
1.2.2 黄土湿陷对隧道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隧底剩余湿陷量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铁结构控制标准的提出及现有湿陷性黄土评价方法研究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2.1.1 西安地铁十号线线路概况 |
2.1.2 沿线地质条件 |
2.1.3 沿线水系 |
2.2 黄土湿陷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
2.2.1 上覆黄土湿陷 |
2.2.2 周边黄土湿陷 |
2.2.3 隧底黄土湿陷 |
2.3 地铁隧道控制标准 |
2.3.1 盾构隧道管片受力及变形标准 |
2.3.2 管片裂缝标准及计算 |
2.4 剩余湿陷量的控制标准的研究 |
2.4.1 湿陷量计算的研究 |
2.4.2 湿陷性黄土评价的研究 |
2.4.3 剩余湿陷量的控制标准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湿陷对隧道结构影响模型试验分析 |
3.1 模型试验目的 |
3.2 相似比的确定 |
3.3 模型试验地层材料的选配 |
3.3.1 湿陷性黄土的配制 |
3.3.2 液塑限的测量 |
3.3.3 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4 湿陷系数的测定 |
3.3.5 压缩模量的测定 |
3.4 模型隧道衬砌的模拟 |
3.4.1 配制衬砌模型原材料的选择 |
3.4.2 模型衬砌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 |
3.4.3 模型衬砌配筋的计算 |
3.4.4 模型衬砌的制作 |
3.5 试验工况设置 |
3.6 模型装配及试验步骤 |
3.6.1 模型箱及监测仪器 |
3.6.2 试验步骤 |
3.7 结果分析 |
3.7.1 上覆黄土全幅湿陷 |
3.7.2 上覆黄土横向半幅湿陷 |
3.7.3 隧底黄土全幅湿陷 |
3.7.4 隧底黄土横向半幅湿陷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湿陷性对隧道结构影响有限元分析 |
4.1 ABAQUS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 本构模型的选取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4.2.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2.2 参数的确定 |
4.3 模拟工况设计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上覆黄土湿陷 |
4.4.2 隧道周边黄土湿陷 |
4.4.3 隧底15m黄土全幅湿陷 |
4.4.4 隧底15m黄土横向半幅湿陷 |
4.4.5 隧底15m黄土纵向半幅湿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底湿陷性黄土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研究 |
5.1 盾构地基处理方法比选 |
5.1.1 盾构施工工艺 |
5.1.2 盾构隧道地基处理方法介绍 |
5.1.3 盾构隧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 |
5.2 有限元分析参数设定 |
5.2.1 工况设定 |
5.2.2 模型建立 |
5.2.3 参数的确定 |
5.3 结果分析 |
5.3.1 隧底15m湿陷性黄土 |
5.3.2 隧底12m湿陷性黄土 |
5.3.3 隧底9m湿陷性黄土 |
5.3.4 隧底6m湿陷性黄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研究 |
1.2.2 围岩性状演化机理研究 |
1.2.3 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研究 |
1.2.4 隧道服役性能监测技术研究 |
1.2.5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状况调研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现场调研方案 |
2.2.1 调研范围 |
2.2.2 调研内容及方法 |
2.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3.1 衬砌裂缝几何形态 |
2.3.2 衬砌裂缝分布位置 |
2.3.3 渗漏水类型 |
2.3.4 渗漏水分布位置 |
2.4 围岩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5 服役性能劣化特性分析 |
2.5.1 劣化表现形式 |
2.5.2 劣化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水黄土隧道结构性能劣化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基础 |
3.2.1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3.2.2 衬砌结构计算方法 |
3.2.3 衬砌安全性验算方法 |
3.3 考虑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 |
3.3.1 衬砌裂缝力学计算模型 |
3.3.2 渗漏水力学计算模型 |
3.3.3 衬砌背后空洞力学计算模型 |
3.4 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数值分析 |
3.4.1 模拟方案设计 |
3.4.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黄土微观结构的基本特性 |
4.3 围岩性状劣化的细观机理研究 |
4.3.1 CT扫描技术基本原理 |
4.3.2 CT试验设备 |
4.3.3 试验基本方案 |
4.3.4 试样制作 |
4.3.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围岩性状劣化的宏观机理研究 |
4.4.1 黏粒含量测试 |
4.4.2 Zeta电位测试 |
4.4.3 离子浓度测试 |
4.4.4 抗剪强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5.2.1 相似定理 |
5.2.2 相似常数的基本定义 |
5.2.3 相似条件关系的建立 |
5.2.4 相似关系的建立 |
5.3 围岩相似材料研究 |
5.3.1 围岩相似材料的选择 |
5.3.2 围岩相似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5.4 隧道衬砌模型制作 |
5.4.1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的选择 |
5.4.2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5.4.3 隧道衬砌模型的制作 |
5.5 模型试验箱及监测布设 |
5.5.1 试验模型箱设计方案 |
5.5.2 测试项目及传感器布设 |
5.6 模型试验工况方案 |
5.6.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 |
5.6.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 |
5.6.3 大断面黄土隧道 |
5.6.4 试验具体步骤 |
5.7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7.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3 大断面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4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控制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搭建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围岩及初支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2.1 振弦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
6.2.2 监测方案 |
6.2.3 传感器现场安装 |
6.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3.1 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 |
6.3.2 监测方案 |
6.3.3 传感器现场布设 |
6.4 监测系统搭建技术 |
6.4.1 组网框架结构 |
6.4.2 数据传输原理 |
6.4.3 监测系统软件平台 |
6.4.4 技术优势 |
6.5 工程应用 |
6.5.1 工程概况 |
6.5.2 监测系统布设 |
6.5.3 监测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性能劣化的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现有技术 |
7.2.1 围岩加固 |
7.2.2 衬砌渗漏水处治 |
7.2.3 衬砌结构加固 |
7.3 基于地下水平衡理念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 |
7.3.1 工程背景 |
7.3.2 制定处治方案 |
7.3.3 可控注浆施工工艺 |
7.3.4 处治效果评价 |
7.4 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4.1 工程背景 |
7.4.2 基于性能劣化机理的隧道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5 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水文地质情况调查研究 |
2.1 黄土的工程特性 |
2.1.1 黄土的组成 |
2.1.2 黄土的湿陷性和水理性简介 |
2.1.3 黄土特性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 |
2.1.4 黄土湿陷防治对策 |
2.2 西禹高速公路的自然环境 |
2.2.1 西禹高速公路概况 |
2.2.2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概况 |
2.2.3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气象和水文条件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
3.1 黄土路基边坡病害分析 |
3.1.1 坡体损坏 |
3.1.2 坡面损坏 |
3.2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病害调查与数据分析 |
3.2.1 路基边坡病害调查 |
3.2.2 路基边坡病害数据分析 |
3.3 路基边坡病害防治措施 |
3.3.1 坍塌、崩塌的防治 |
3.3.2 滑坡的防治 |
3.3.3 坡面损坏的防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 |
4.1.1 裂缝 |
4.1.2 坑槽与沉陷 |
4.1.3 车辙 |
4.2 西禹高速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数据分析 |
4.2.1 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
4.2.2 沥青路面病害数据分析 |
4.3 沥青路面病害的治理养护 |
4.3.1 裂缝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
4.3.2 路面坑槽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
4.3.3 路面车辙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
4.4 现场调查总结与西禹高速公路总体评价 |
4.4.1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现场调研小结 |
4.4.2 对西禹高速公路的总体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黄土半填半挖地基变形破坏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填方区变形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沉降变形理论研究现状 |
1.2.3 敏感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4 填方区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半填半挖地基变形及建筑破坏机理 |
2.1 填土-黄土地基变形及建筑破坏 |
2.2 填土-黄土-填土地基变形及建筑破坏 |
2.3 黄土-填土-黄土地基变形及建筑破坏 |
2.4 地基变形机理分析 |
2.4.1 填土-黄土地基变形分析 |
2.4.2 填土-黄土-填土地基变形分析 |
2.4.3 黄土-填土-黄土地基变形分析 |
2.5 建筑变形机理分析 |
2.5.1 填土-黄土地基上墙体破坏分析 |
2.5.2 填土-黄土-填土地基上墙体破坏分析 |
2.5.3 黄土-填土-黄土地基上墙体破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半填半挖地基差异沉降计算方法 |
3.1 计算理论概述 |
3.2 计算模型与假定 |
3.3 计算方法研究 |
3.4 数值计算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填半挖地基差异沉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1 单因素法分析 |
4.1.1 分析因素选取 |
4.1.2 单因素法分析结果 |
4.2 均匀设计试验分析 |
4.2.1 各因素选用方案及设计表选用 |
4.2.2 均匀设计试验结果 |
4.2.3 回归方程的检验 |
4.2.4 回归方程预测与验证 |
4.3 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 |
4.3.1 灰色系统理论 |
4.3.2 各因素关联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半填半挖地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
5.1 地基处理控制措施 |
5.1.1 低层建筑地基处理措施 |
5.1.2 多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案 |
5.2 填方区基底面积占比控制研究 |
5.3 基础长宽比控制研究 |
5.4 基础刚度控制研究 |
5.5 结构设计控制研究 |
5.6 场地防排水控制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变形处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黄土隧道基底变形病害调查研究 |
2.1 黄土隧道病害类型 |
2.2 黄土隧道基底变形病害 |
2.2.1 黄土隧道基底变形病害类型 |
2.2.2 黄土隧道基底变形病害成因 |
2.3 本章小结 |
3 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加固方案及控制参数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湿陷性黄土隧道旋喷桩加固设计及控制参数仿真分析 |
3.3 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加固方案 |
3.3.1 旋喷桩加固方案 |
3.3.2 挤密桩加固方案 |
3.4 湿陷性黄土隧道加固设计及控制参数 |
3.4.1 湿陷性黄土隧道旋喷桩加固设计及控制参数 |
3.4.2 湿陷性黄土隧道挤密桩加固设计及控制参数 |
3.5 加固方案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均匀沉降处治措施研究 |
4.1 锁脚支撑+横向支撑梁方案 |
4.2 混凝土灌注桩+横向支撑梁+锁脚支撑方案 |
4.3 钢管桩+横向钢筋混凝土支撑板+锁脚支撑方案 |
4.4 钢管桩+仰拱加深方案 |
4.5 钢管桩+基底注浆方案 |
4.6 防排水新工艺、新技术研究 |
4.6.1 中心水沟与检查井设置方案优化 |
4.6.2 富水黄土地层拱脚纵向施工缝防排水优化 |
4.6.3 施工缝、变形缝防排水优化 |
4.7 处治效果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湿陷性黄土处治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盾构隧道结构影响机制及处治技术研究[D]. 黄文鹏. 长安大学, 2021
-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3]DDC深孔强夯技术在解决湿陷性黄土问题中的运用[J]. 张少朋. 价值工程, 2020(16)
- [4]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 李敬德.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浅埋湿陷性黄土隧道塌方特征及处治措施分析[D]. 候航. 长安大学, 2020(06)
- [6]黄土湿陷对地铁结构稳定性影响机制及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研究[D]. 王利明. 长安大学, 2020(06)
- [7]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D]. 薛晓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8]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D]. 郇康. 长安大学, 2019(07)
- [9]黄土半填半挖地基变形破坏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D]. 寇甄涛. 长安大学, 2019(01)
- [10]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变形处治措施研究[D]. 王洋.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